氢氟酸的危害及其防护
化学品氢氟酸使用安全

一、氢氟酸简介1、氢氟酸: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2、特性:无色透明液体,属于中等强度偏弱酸,有刺激性气味、有毒二、氢氟酸的危害急性危害1、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
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
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疼痛剧烈。
2、眼:眼接触高浓度氢氟酸后, 局部剧痛, 并迅速形成白色假膜样混浊, 如处理不及时可引起角膜穿孔。
3、呼吸道: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
慢性危害1、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减退。
2、可有牙齿酸蚀症3、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
三、氢氟酸的防护工程控制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隔离操作加强设备维护设置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个人安全防护用具呼吸系统防护: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脸部防护:防护面罩身体防护:化学防护服手部、脚部防护:耐酸碱手套、雨鞋其他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工作结束后,洗净身体暴露部分作业前涂抹葡萄糖酸钙软膏(未佩戴防护用具)等四、氢氟酸操作注意事项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破损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化学品药液,做好管制及时回收了解应急处理设备位置及使用五、氢氟酸的急救措施灼伤特点浓度在20%以下者皮肤红斑而疼痛可能迟至24小时发生20%-50%者一般在1-8小时内发生红斑及疼痛,而50%以上,皆立即发生红斑,亦会迅速破坏肌肉组织急救措施1、眼睛接触:一分钟内为最佳使用时间(勿超过3分钟);请直接使用六氟灵,勿以清水冲淋。
未能及时使用六氟灵的话,请务必先以清水进行紧急冲洗15-30分钟。
2、皮肤接触:以大量自来水冲洗15-30分钟以上,然后局部以葡萄酸钙乳胶按摩四十分钟以上。
眼睛接触氢氟酸应急处理流程:眼睛被氢氟酸溅到使用六氟灵清洗打开六氟灵瓶盖,瓶口对准眼睛进行冲洗,让冲洗液自然流下3分钟内。
氢氟酸的防护措施

氢氟酸(HF)是一种强酸,对人体和环境都具有严重的腐蚀性和毒性。
在处理氢氟酸时,需要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 个人防护装备:穿戴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防护面罩或面具、安全护目镜或面屏等。
确保遮盖皮肤和防护呼吸系统。
2. 通风设施:在操作区域内设置有效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动并排除有害气体。
3. 储存和处理:氢氟酸应储存在密闭容器中,并远离不相容的物质。
在处理过程中要避免产生氢氟酸蒸气或溅出液体。
4. 食品、饮水和吸烟禁止:在工作区域内严禁进食、饮水和吸烟,以防止误食或吸入有害物质。
5. 紧急处理:如发生泼洒或接触到氢氟酸,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的部位,并立即就医。
6. 培训和意识:对于处理氢氟酸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意识教育,确保他们了解氢氟酸的危害性,并知道如何正确应对紧急情况。
氢氟酸的危害及处理

13
1994年一位澳大利亚的科学工作者把100毫升70%(?)的氟化 氢溶液洒在右腿上,他立即冲洗伤处甚至跳进游泳池直至得到救 助。为了活命,右腿截肢,不幸的是两周后他还是死了。
3
氢氟酸毒理学简介
4
临床表现
皮肤损害程度与氢氟酸浓度,接触时间,接触部位及处理方法有关。浓度越高,接 触时间越长,受害组织越柔软或致密,作用就越迅速而强烈。 1、接触 30% 以上浓度的氢氟酸,疼痛和皮损常立即发生。 2、接触低浓度时,常经数小时才出现疼痛及皮肤灼伤。局部皮损最初呈红斑,随 即转为有红晕的白色水肿,继而变为淡青灰色坏死,而后复以棕褐色或黑色厚痂, 脱痂后形成溃疡。手指部位的损害常转为大疱,甲板也常同时受累,甲床与甲周 红肿.严重时甲下水疱形成,甲床与甲板分离。高浓度灼伤常呈进行性坏死,溃疡 愈合缓慢.严重者累及局部骨骼,尤以指骨为多见。
2013年12月27日安徽郎溪一中高一化学备课组举办了一个氢氟 酸雕刻玻璃画制作比赛,因为未知原因,有些孩子的手接触到 了氢氟酸并且感到不适。化学老师告诉学生冲洗即可。直到学 生在化学吧爆料,多位网友直接报警,学校才组织学生去南京 治疗,此时距事发已经将近2天时间。幸而学生治疗后并无大 碍。
12
谢谢观看,请批评指正
高能预警!!!
5
氟化氢腐蚀
HF烧伤急性期,主要是肌体组织变白变质,轻度水 肿,大范围炎症。
慢性期,表层组织坏死变黑,继而脱落
6
氟化氢腐蚀
7
急救措施
迅速脱去污染衣物,淋浴冲洗最多一 分钟后,戴上防护手套涂抹葡萄糖酸 钙凝胶按摩皮肤或用六氟灵擦洗持续 15分钟直至疼痛减轻。
8
送医
以下是我根据网上资料总结的一些经验 送医的黄金时间只有24小时,越早越好。低浓度的氟化氢腐 蚀初期没有特别大的症状。 最好送至防化医院,若送至普通医院,治疗化学腐蚀的科室 是烧伤科。 送治及时的会皮下注射葡萄糖酸钙水溶液(需专业医师控制 区域钙浓度),要挖掉被严重灼伤的组织。 送治不及时的通常要截肢保命。 关注血钙浓度,及时做血液透析。 长期服用钙片(数月乃至数年)。
氢氟酸对人体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措施(最新版)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氢氟酸对人体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措施(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氢氟酸对人体的危害及应急处理措施(最新版)氢氟酸的应急处理方法为: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氢氟酸的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氢氟酸的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超过30℃,相对湿度不超过85%。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监测方法: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氟试剂-镧盐比色法氢氟酸的各项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关于氟化氢和氢氟酸如何正确防护

关于氟化氢和氢氯酸如何正确防护由于氟化工生产中涉及很多危险性较高的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存在泄漏、中毒、爆炸等安全隐患。
氟化氢是氟化工生产的伴生气。
氟化氢是无色、不可燃气体,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生成氢氟酸,溶解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
氢氟酸(HF)是一种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能够与很多金属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氢气,存在燃爆风险。
根据GBZ230—2010《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的划分,氟化氢属于高度危害介质。
一、氟化氢的危害与防护1.氟化氢的危害足•种极弛I的腐蚀剂.勺剧,&它能无色的气体,f∣1住C中,只叫KihX3ppm就会产4押J激的味JIn颊腐蚀性、GiiiWftrk j 狐化依危(1)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
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
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
(2)本品灼伤疼痛剧烈。
(3)眼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角膜穿孔。
(4)接触其蒸气,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等。
(5)慢性影响: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蝴,嗅觉减退。
可有牙齿酸蚀症。
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少见。
(6)氟化氢具有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引起鼻咽喉性炎症,严重者可有鼻中隔穿孔。
(7)骨骼损坏引起骨病。
(8)氟化氢能穿透皮肤向深层渗透,形成坏死和溃疡,且不易治愈。
长期处于弱氟化氢环境,也会产生腐蚀和氧化现象,从而伤害人体组织。
2.氟化氢遇水可形成氢氟酸,为无色透明有刺激性气味的发烟液体,有剧毒、有腐蚀性,能强烈地腐蚀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体。
为避免因过量的氟化氢遇水蒸气而形成氢氟酸,应在现场环境中安装气体检测变送器实时检测氟化氢气体浓度,以便更有效管控氟化氢气体的品质。
3.紧急处理与防护立即脱去污染立即提起眼脸迅速脱离现场川水漱口,给的衣着,用大用大量流动iif至空气新^处。
饮牛奶或蛋清,法流动i∣'i水:中水或生理盐水保持呼吸道通迅速就医。
氢氟酸储存防范措施

氢氟酸储存防范措施简介氢氟酸是一种极具腐蚀性和毒性的化学品,常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
由于其危险性较高,储存和处理氢氟酸需要采取严格的防范措施,以确保安全。
本文将介绍氢氟酸储存的基本要点和相关的防范措施,以提供参考。
氢氟酸的危险性氢氟酸(HF)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
它可以腐蚀皮肤、眼睛和呼吸道组织,严重时还可能导致内脏损伤。
另外,氢氟酸能够与金属反应并产生可燃气体,增加了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因此,在储存氢氟酸时,必须采取合适的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和最小化潜在的危害。
储存容器选择氢氟酸的储存容器应具备以下特点:1.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够抵御氢氟酸的侵蚀;2.具备足够的密封性,能够防止氢氟酸的泄漏;3.容量适中,便于储存和搬运;4.防护性能好,可以抵御外界破坏的风险。
常见的氢氟酸储存容器有玻璃瓶、塑料瓶、不锈钢容器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容器,并确保容器表面整洁无污染。
储存条件为确保氢氟酸的安全储存,需要考虑以下因素:储存环境氢氟酸应储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良好的地方。
避免阳光直射、高温和潮湿环境,以免引发化学反应和加速腐蚀。
防火防爆应将氢氟酸与易燃物品、可燃物分开储存,以防止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同时,储存区域应与明火、点燃源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防止泄漏氢氟酸易与空气中的水汽反应产生有毒的氢氟酸雾,因此在储存容器上方应设置排气装置,将有害气体排至安全区域。
密封储存容器并定期检查,以确保无泄漏情况发生。
标记和警示储存区域应有清晰的标识和警示标志,提示危险品的种类和注意事项。
工作人员应熟悉标识和警示标志的含义,并了解应急处理措施。
安全操作措施在储存和处理氢氟酸时,必须遵守以下安全操作措施:1.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避免直接接触氢氟酸和其气体。
2.进行操作前先熟悉氢氟酸的性质和危险性,并清楚了解相关急救措施。
3.在操作期间,尽量避免氢氟酸的飞溅和气体的吸入。
氢氟酸泄露应急处理方法

氢氟酸泄露应急处理方法一、氢氟酸的危害及泄露原因氢氟酸是一种极具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其对皮肤、眼睛、呼吸道等部位都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
当氢氟酸泄露时,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非常重要。
氢氟酸泄露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设备故障、操作不当、容器破裂等。
在进行危险品运输或存储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泄漏事故。
二、应急处理前的准备工作1.安全撤离:首先需要确保人员安全,及时将周围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佩戴防护装备:在进行应急处理时,需要佩戴防护服、手套、面罩等防护装备,避免接触到化学品。
3.调查情况:了解泄漏情况和泄漏物质的性质和数量,确定应急处理方案。
三、应急处理方法1.紧急切断泄漏源:在发现泄漏时,应立即切断泄漏源,避免泄漏物质继续扩散。
2.隔离污染区域:将污染区域隔离开来,防止泄露物质进一步扩散。
3.通风换气:打开门窗或使用通风设备进行换气,降低气体浓度。
4.中和处理:对于氢氟酸泄露,可以使用碱性物质进行中和处理。
常用的中和剂有碳酸钠、石灰等。
在使用中和剂时需要注意控制反应速度,避免产生过多的热量和有害气体。
5.清理污染物:将泄漏物质清理干净,并将其储存在密闭容器内。
对于污染的地面、墙壁等表面也需要进行清洗消毒。
6.处置废弃物:将清理后的废弃物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四、事后处理1.记录事故情况:对于发生的事故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安全评估:对事故后的环境和设备进行安全评估,确保没有留下任何安全隐患。
3.事故分析: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4.加强培训:对于相关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五、预防措施1.加强设备检修: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加强操作培训:对操作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和考核,避免因操作不当引起泄漏事故。
3.加强管理监督: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氢氟酸应急处理

氢氟酸应急处理氢氟酸是一种极具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危害十分严重。
因此,在处理氢氟酸事故时必须要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对化学事故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防范。
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氢氟酸应急处理的措施和方法。
一、安全措施1.戴上呼吸器,避免吸入高浓度氢氟酸蒸汽和气体;2.穿戴好全套防护服和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氢氟酸;3.切勿用水直接清洗而形成酸雾,应当用酸雾吸收剂或其他能够吸收氢氟酸的物质对酸雾进行处理;4.尽可能开启通风柜和其他防护设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氢氟酸在室内滞留。
二、急救措施1.停止污染源排放:将泄漏点区域封闭,尽量不让氢氟酸蒸汽逸出,同时进行紧急关闭阀门等措施,以防止氢氟酸继续泄漏,造成污染。
2.迅速进行紧急清理:如继续泄漏氢氟酸,则需要立即进行迅速清理:如撒布氢氧化钙粉末或堵住泄漏物的孔洞等措施。
3.进行必要的医疗处理:如皮肤或眼睛接触到氢氟酸,需立即就医,通过使用清洗液和药物等方式进行处理。
4.进行妥善处理:对于氢氟酸泄漏和污染,需要进行整合和包装处理,按规范进行运输和安全储存。
三、设施要求1.设立氢氟酸应急处理部门和专业队伍,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与操作规程;2.配备专业的氢氟酸应急设备,如防护衣、呼吸器、安全眼镜以及酸雾吸收剂等;3.建立应急通讯网络进行应急信息的实时传递、汇总、评估与发布;4.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氢氟酸应急处理能力和水平,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
以上就是我对氢氟酸应急处理的一些措施和方法的介绍,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应对氢氟酸事故时,需要提前做好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同时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制度和队伍,以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损害机理
• 氢氟酸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H+和F-产生: —H+:立即伤害 对人体组织产生脱水和腐蚀
—F-:次发性伤害 F-渗透性极强,和钙离子形成不解离
的盐,致使血浆钙离子、镁离子浓度下降及骨质 脱钙,引起组织液化、坏死,破坏钠钾平衡,引 起剧烈疼痛。
7毫升无水氟化氢即可结合正常人体内 所有游离的钙离子。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 避免与碱类、活性金属粉末、玻璃制品接触。 ➢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 了解应急处理设备位置及使用 ➢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应及时回收等。
八、应急至 安全区,并进行隔离, 严格限制出入。
•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 • 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 尽量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 尽可能尽快切断泄漏源。 • 防治泄漏物品扩散,
➢手指部位的损害常转为大疱,甲板也常同 时受累, 甲床与甲周红肿。严重时甲下水 疱形成, 甲床与甲板分离。
➢深部灼伤或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 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疼痛剧烈。
➢高浓度灼伤常呈进行性坏死, 溃疡愈合缓慢。 严重者累及局部骨骼,尤以指骨为多见。
➢眼:
眼接触高浓度氢氟酸 后, 局部剧痛, 并迅速形 成白色假膜样混浊, 如处 理不及时可引起角膜穿 孔。
个体防护
•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注意:面罩屏板不能为玻璃制品。
•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个体防护
•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业前涂抹防氢氟酸软膏(未佩戴防护
➢如吸入蒸气或接触皮肤能形成溃疡难愈 合。
➢人摄入1.5g 氢氟酸可致立即死亡(动物 实验)。
➢吸入高浓度的氢氟酸酸雾,引起支气管 炎和出血性肺水肿。
➢氢氟酸也可经皮肤吸收而引起严重中毒。
四、健康损害 及其机理
➢急性损害:
➢ 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灼伤初期皮肤潮红、干燥。 创面苍白,坏死,继而呈紫黑色或灰黑色。
10亿倍。 目前世界最强酸:六氟合锑酸
酸性约是浓硫酸的2×1019倍! 多数超酸共同点:氟!
三、氢氟酸毒理学简介
➢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一,对皮肤 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性。
➢皮肤与氢氟酸接触后,氟离子不断解离 而渗透到深层组织,溶解细胞膜,造成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乃至肌层液化坏 死。
➢氟离子还可干扰烯醇化酶的活性使皮肤 细胞摄氧能力受到抑制。
用品)等。
健康监护
• 可能接触氢氟酸的工作人员应每年进行职 业健康检查并建立职业健康档案。
• 职业健康检查项目应包括: 一般情况、内科常规检查、口腔科常
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血清 ALT、尿氟、骨密度、骨盆正位X射线摄片、 四肢长骨正侧位X射线摄片等(后三项选 检)。
七、操作注意事项
➢ 机械化、自动化、密闭化 ➢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 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氢氟酸的危害及其防护
武汉市石化医院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中心 任勇 二零一一年七月
一、什么是氢氟酸
➢氟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分子式:HF·H2O ➢分子量:20.2 ➢俗名:氟酸、白骨酸、
化骨水、洗钻水、除锈剂、酸洗液等。
二、氢氟酸的特性
➢ 无色透明发烟液体, 属于中等强度偏弱酸
➢ (氟化氢)有刺激 性气味、剧毒
知识补充二
➢哪种酸是世界上最强的酸?
最强的酸是王水??? 浓硝酸与浓盐酸1:3混合
“超强酸” 简单超强酸: 三氟甲磺酸(CF3SO3H )、氟硫酸(FSO3H)酸性是浓硫酸的 1000倍。
➢ 魔酸: 化学式:SbF5·HSO3F 氟硫酸和五氟化锑按1 :0.3(摩尔比)
混合时,它的酸性是浓硫酸的1亿倍。 按1 :1混合时,它的酸性是浓硫酸的
➢与金属氧化物、氢氧化钠和碳酸盐反应生成 金属氟盐
➢具有溶解硅和硅酸盐的性质,能强烈地腐蚀 金属、玻璃和含硅的物体
•√
➢三组反应式:
1) H2+F2=2HF (爆炸)
2) SiO2+4─→SiF4+2H2O
SiF4+2HF─→H2SiF6(强酸)
3) HF+H2O=H3O++F- K=6.9*10-4
HF+F-=HF2-
K=5.2
知识补充一
➢1.常见酸的酸有哪些? 酸性如何排列?
➢ 1)强酸: HClO4>HI>HBr≈H2SO4>HCl>HClO3>HNO3
➢ 2)中强酸: H2C2O4>H2SO3>H3PO4>CH3COCOOH(丙酮酸 )>HNO2
➢ 3)中等偏弱酸:
HF>HCOOH>C3H6O3(乳酸)>C6H5COOH(苯 甲酸)>CH2=CH-COOH(丙烯酸 )>CH3COOH>C2H5COOH(丙酸)>C17H33COOH( 油酸)>C17H35COOH(硬脂酸) >H2CO3>H2S>HClO>H3BO3>H2SiO3>C6H5OH( 苯酚)……H2O
五、用途及接触途径
• 用 途: • 测定二氧化硅含量、冶金金相分析、
硅化合物分析 • 制造氟化物(氟利昂、四氟乙烯等) • 铜类清洁剂 • 玻璃蚀刻 • 清洁剂等。
接触途径:吸入、食入、皮肤 存 在 于:生产(烷基化)、销售、使用及其它。
• 关键环节:
管线、阀门
装卸、储运
装置检维修
稀释、使用
六、氢氟酸的防护
工程控制
• 密闭化、自动化 • 注意通风 • 尽可能机械化、隔离操作 • 加强设备维护 • 设置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 设置中和池等
个体防护 • 呼吸系统防护:
从事可能接触氢氟酸作业时,佩戴自吸 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 呼吸器(全身防护服)。
➢呼吸道:接触其蒸气, 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 等。
➢慢性影响: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有鼻衄,嗅觉
减退。 ➢可有牙齿酸蚀症。
➢骨骼X线异常与工业性氟病。
• 慢性氟中毒——氟骨症
• 是由于过量的氟慢性长期通过消化道或呼 吸道进入人体而导致,在我国较常见。
• 主要临床表现:腰腿关节疼痛,关节僵直 ,骨骼变形以及神经根、脊髓受压迫的症 状和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