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花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金色花》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金色花》1. 介绍金色花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歌,通过对田野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坚韧。
在这首诗中,诗人借助金色的花朵,表达了对农民艰苦劳作的敬佩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 古朴的农村生活诗中描绘了一个古朴、宁静的农村场景,金黄的麦浪在风中摇曳,映衬着一片片金色的花海,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这个场景给人一种淳朴自然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画家的画布之中。
3. 丰富的意象和抒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来描绘田野的景象,比如“麦浪”、“金色的花”等等,这些意象逼真地展现了自然的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诗歌的抒情也非常深沉,通过对农民的艰苦劳作和大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劳动者的敬佩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 自然与人的关系金色花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自然的美丽,更是一种生命力的象征。
在农民艰苦劳作的田野上,金色花顽强地生长着,逆风而行,给人以力量和勇气。
这种生命力与农民艰苦劳作的精神相互映衬,使人不禁对自然的神奇力量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产生深思。
5. 个人观点金色花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自然景观,更是一种精神的寓意。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们常常忽视了对自然的理解和感悟,忽视了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敬佩。
金色花诗中所赞美的精神,正是我们现代人所需要的,它提醒我们应该珍视自然,尊重劳动者,让我们的内心更加纯净、深沉,有了一种可贵的生命力。
总结金色花这首诗虽然是描写田野风光的,但在其中蕴含着对自然的崇敬和对劳动的敬佩,给我们以启迪和教益。
希望我们能够通过这首诗,更加珍视自然,尊重劳动者,以一种更加平和、包容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同时也期待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能开出一朵金色花,散发出生命的美丽和坚韧。
金色花,那是一种生长在田野上的小花。
它的花瓣金黄灿烂,散发着清新的清香。
在阳光的照耀下,金色花显得格外美丽动人。
而在这片金色花海中,我们看到了农民艰苦劳作的身影。
农民们在金色的田野上辛勤劳作着,他们弯着腰,插着秧苗,撒着籽粒,收获着丰硕的果实。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金色花》课件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音短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深入探究,发掘想象美
我们刚才用不同的方式读了这首散文诗,知道这首散文诗 为我们创设了一幅幅情境交融的画面。现在我们用自己的语 言来描述一下这些画面。
深入探究,发掘想象美
清晨白露未晞,林荫小道撒满了金色花,期间飘出一 个修长的身影,她的湿发柔顺地伏在两肩,发丝间的 水滴轻轻飘落,亲吻着林间绿色的小草。妈妈悄无声 息地伫立在庭院里,她慢慢地把双手放在胸口。你看, 她在向神祷告了,空气中充满着她轻柔的话语。突然 妈妈的双眉微微上扬,这香气来自何方?我屏住气息, 一声儿不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 会活动家。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 《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1913年获得诺贝 尔文学奖。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 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 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这是孩 子对母爱的回报。快乐、活泼的孩子沐浴着母爱,想 要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他懂得,母 爱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
合作探究,品味文章
6.第④-⑦段按时间顺序写“我”与母亲的三次嬉戏,表现了 “我”怎样的情感?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金色花》课件

可以看着母亲工作,可以让母亲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 母亲读书时读到的书页上。孩子懂得,母爱是无私的, 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母亲夸奖,但求 母亲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一味地撒娇,总是想 瞒着母亲。
3.疏通文意,概括各部分内容。
变成金色花,和母亲捉迷藏(1-3) 母亲祷告,散发香气
三次嬉戏(4-7) 母亲读书,投影遮阳 突然跳出,恢复原形
和母亲对话,母子感情深厚(8-9)
回 报 母 爱
主题概括
这首散文诗以“假 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 花”生发想象,按时 间顺序描绘了一天之 中孩子与母亲三次嬉 戏的画面,在亲昵的 氛围中,表达了孩子 对母亲的爱,表现了 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 性的美好与圣洁。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金色花
学习目标
1.了解泰戈尔的文学常识; 2.理解并积累词语; 3.反复诵读,理解主题,品味情感; 4.珍爱亲情,培养健康审美情趣。
词语积累
倾诉 嬉戏 瞻仰 荫蔽 磨擦
顷刻 匿笑 屋檐 荫庇 繁衍
稚嫩 匿名 赡养 祷告 膝盖
幼稚 隐匿 林阴 庭院 履行
笑嘻嘻 销声匿迹 绿阴 摩擦 悲欢离合
诗歌诵读
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
而再、再而三地不让母亲知道? 3.疏通文意,概括各部分内容。
合作探究
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作者把孩子想象成金色花,是因为金色花是圣树上
的花朵,以此赞美孩子的可爱;那金黄的色彩,象征着 母爱的光辉,也象征着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
《金色花》说课稿(精选4篇)

《金色花》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金色花》说课稿(精选4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金色花》说课稿1一、说教材首先谈一谈我对于教材的理解,《金色花》是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4课的一篇文章。
《金色花》是一首散文诗。
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的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对外界充满好奇,思维活跃,乐于表达,愿意交流。
但他们的阅读时间相对比较缺乏,很难养成较科学的阅读方法,再加上年龄比较小,阅历比较少,所以进入感悟、欣赏层次比较低,表达自己阅读感受的能力比较差。
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逐步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目标根据对于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设立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学会感恩他人。
四、教学重难点根据以上三维教学目标的确立,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为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纯朴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我本堂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设置情境法。
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首先,播放歌曲《鲁冰花》,接下来顺势导入本堂课的课题《金色花》。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本篇文章的兴趣。
(二)知人论世,整体感知教师进行范读并请学生思考:本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再次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本首诗的感情基调。
七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花》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花》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金色花》教案1一、教材的地位及作用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之《金色花》。
七年级上册是根据生活内容编排单元的。
第五单元是以亲情为主题,《风筝》写手足之间童年的故事;《羚羊木雕》写子女与父母的矛盾;《散步》写三代人的和谐美满;《世说新语》两则是写少年儿童成长中的聪明机智的故事;而《金色花》及《纸船》则是表现母爱的两篇诗歌;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它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
比较而言,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因此,本课时只讲授泰戈尔之《金色花》,而冰心的《纸船》则让学生课后比较阅读。
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
学习诗中奇特的想象不仅使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也为区别下个单元《郭沫若诗两首》中“想象”与“联想”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语文”,即“语言”和“文字”,因此积累生字词语应是每一篇课文的知识目标;根据单元目标中“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的要求,以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理,第二、三个目标则是掌握常用的朗读和背诵的方法以及掌握寓情于物的表现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教法:1、启发点拨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朗读,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2、美读感知法;新课标重视感性层面,重视美读,读出语气、语调和韵味。
在美读中,体会“想象”在诗歌中的作用,通过拓展练笔,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3、多媒体演示法:引入音像资料,制作课件,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4、板书辅助法。
学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1、充分预习,收集有关母爱的诗歌、名言,增大学生阅读的容量,锻炼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为上课的相关环节做好准备;2、针对七年级学生照搬参考书相关资料的现象,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参考书,筛选关键信息,作圈点勾画;3、结合自主、合作、质疑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归纳朗读和背诵的方法。
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金色花》(共6张PPT)

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 [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诗 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
活动家. 出生在西孟加拉邦 加尔各答市. 泰戈尔多才多艺, 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 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 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 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 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
论著.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 尔的《吉檀迦利》获得了诺
贝尔文学奖 .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 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 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做祷 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 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 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的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 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 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 来,又Zxxk成w 了组卷你网 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中“学你学科网 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孩子 圣洁
美丽
金色花
带来 美和 快乐
看妈妈工作
让妈妈嗅到 香
默默的 无私的
让妈妈看书 不伤眼睛
展开想象的翅膀,表达对母亲的爱。
仿照下面的例子写一个小节:
假如我变成了一艘船,我要带妈妈同游 世界,欣赏美好的景物-------
作业:
1、完成手工制作:剪(或画)一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之《金色花》课件

背景资料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版)。郑振铎译,略有改动。此诗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
期泰戈尔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
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贰
诵
读清字音
读
读准节奏
指 读出情感
点
读清字音
xī nì xiù gē
嘻 匿嗅 戈
嬉戏
2、妈妈在什么情况下,我与她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妈妈 嬉戏
做祷告时
我
散发香气
读书时
将影子投 在书页上
去牛棚时
变回孩子求 妈妈讲故事
3、“我”变成了金色花一天中与妈妈进行了三次嬉戏,这样构思,在写作上用的 是什么手法?有什么好处?
妈妈
我
嬉戏
做祷告时
散发香气 新奇
美好
想
读书时
象
去牛棚时
将影子投
在书页上
《金色花》- 泰戈尔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重点)
2、品味散文诗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 语的表达作用。(难点) 3、体会人间至深至爱的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乐趣。
壹
课 前 导 读
背景知识
金色花
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 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色碎花。
dǎo yǎn xī péng
祷 衍膝 棚
读准节奏
......笑 嘻 嘻 地 在 空 中 摇 摆, 又 在 新 叶 上 跳 舞,妈 妈,你 会 认 识 我 吗?
你 要 是 叫 道:“孩 子,你 在 哪 里 呀 ?”我 暗 暗 地 在 那 里 匿 笑,却 一 声 儿 不 响。
七年级语文教案《金色花》(优秀8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金色花》(优秀8篇)金色花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人间至亲至爱的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感受母爱,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本文朴实、清丽的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蕴藏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细致入微的体味母爱,并能表达出来。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讨论点拨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讲课之前先做一个智力小游戏,激发一下大家的想象力,热热身。
给你们两组词,请发挥想象,说一句话,把二者联系起来。
(出示多媒体)学生,蜜蜂;妈妈,花。
过渡语:同学们的想象真是丰富而奇妙,有一个孩子,他突发奇想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玩起了捉迷藏,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让我们共同走进泰戈尔的《金色花》一起看看吧。
二、走进作者与作品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
他一生创作丰富。
代表作: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吉檀迦利》。
此外,他还擅长作曲和绘画。
所作歌曲《人民的意志》,1950年被定为印度国歌。
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创作对中国诗歌(尤其是散文诗歌)的影响是广泛的。
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
本质属于诗。
它第一个特点是篇幅短小,不分行,不押韵,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充满诗的意境,有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第二个特点是内容的跳跃性,以凝练的语言营造诗情画意。
第三个特点是多用象征、暗示等手法扩大内容和容量。
三、感知课文1、学生朗读课文,出示要求:扫除字词障碍;有节奏;有感情。
(指明男女读,比比谁最棒)2、学生点评,并明确本文朗读时应用的感情,语调。
3、学生自由读课文,把握文章的内容,并用“我读出了一位xx的妈妈(孩子)”交流读书感受,并找到文章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宾德拉纳德·泰戈尔 [1861-1941]是印度著名的诗 人、小说家、艺术家、社会 活动家. 出生在西孟加拉邦 加尔各答市。 泰戈尔多才多艺, 一生创作了五十多部诗集,十 二部中、长篇小说,一百多篇 短篇小说,二十多个剧本,一千 五百多幅画,以及大量的歌曲 和文学、哲学、政治方面的 论著。一九一三年十一月,泰戈 尔的《吉檀迦利》获得了诺 贝尔文学奖 。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 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 识我么?
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 却一声儿不响。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 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 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的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 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 子的小小影子吗?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 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3、课外阅读泰戈尔《新月集》或 《飞鸟集》。
孩子 圣洁
美丽
金色花
带来 美和 快乐
看妈妈工作
让妈妈嗅到 香
默默的 无私的
让妈妈看书 不伤眼睛
展开想象的翅膀,表达对母亲的爱。
仿照下面的例子写一个小节:
假如我变成了一艘船,我要带妈妈同游 世界,欣赏美好的景物——
作业:
1、完成手工制作:剪(或画)一
朵金色花,把诗句抄到花上,带给 你妈妈。
2、背诵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