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型烟雾探测器的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光电式烟雾报警器设计

光电式烟雾报警器设计

光电式烟雾报警器的设计【摘要】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

烟雾报警器也随之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本设计是利用单片机结合传感器技术而开发设计了这一烟雾报警系统。

论文中主要针对烟雾报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部件进行了介绍,对它的主控电路和外围设备电路之间的接口技术做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报警器、80C51、烟雾传感器Abstract: With the modern home with fire,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creases, the frequency of home fires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Smoke detectors have also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occasions. This design is bined with the use of single-chip sensor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nd design of the smoke alarm system. The main thesis of the smoke alarm system for the various ponents are introduced, its control circuit and peripheral equipment circuit interface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have been the focus of introduction.Keywords: 80C51, smoke sensor alarm.目录1 绪论31.1烟雾报警器的发展及现状31.1.1 火灾探测技术31.1.2 火灾探测器的发展趋势31.2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41.3论文内容42基于C51单片机的烟雾报警的设计方案62.1任务分析62.2设计方案62.2.1方案设计思想62.2.2 总体框图73.1主控电路设计73.1.1 80C51系列73.1.2 80C51的基本结构83.1.3 80C51单片机的的封装和引脚93.1.4 80C51单片机的时钟103.1.580C51单片机的复位113.2外围接口电路设计123.2.1 NIS-09烟雾传感器简介123.2.2 AD574A简介143.2.3 AD574A与80C51单片机接口电路163.2.4声光报警电路173.3总电路设计184 软件实现204.1编程KEIL环境介绍204.2程序流程204.3程序215 调试245.1调试的步骤245.2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25结束语27谢辞28参考文献291 绪论1.1烟雾报警器的发展及现状1.1.1 火灾探测技术火灾作术为一种在时空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引发的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社会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烟雾传感器实验实验报告(3篇)

烟雾传感器实验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烟雾传感器的原理和特性;2. 掌握烟雾传感器的应用领域;3. 学会使用烟雾传感器进行烟雾浓度检测;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二、实验原理烟雾传感器是一种将烟雾浓度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

当烟雾浓度超过设定阈值时,传感器输出高电平信号,表示有烟雾存在;当烟雾浓度低于设定阈值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表示无烟雾。

烟雾传感器通常采用光散射原理进行检测。

当烟雾进入传感器内部时,部分光线被散射,散射光被传感器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

根据散射光的强弱,可以判断烟雾浓度。

三、实验器材1. 烟雾传感器(MQ-2型)1个;2. Arduino开发板1块;3. 连接线若干;4. 电源适配器1个;5. 气球若干;6. 烟雾发生器1个(可选)。

四、实验步骤1. 将烟雾传感器连接到Arduino开发板的模拟输入端(A0);2. 将Arduino开发板连接到计算机,并安装Arduino IDE;3. 编写程序,设置烟雾传感器的阈值,并实时读取模拟输入端的数据;4. 通过串口监视器查看烟雾浓度变化情况;5. 使用气球或烟雾发生器模拟烟雾,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变化;6. 调整阈值,观察烟雾浓度与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当无烟雾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信号,串口监视器显示“无烟雾”;2. 当有烟雾时,传感器输出高电平信号,串口监视器显示“有烟雾”;3. 通过调整阈值,可以控制烟雾浓度检测的灵敏度。

六、实验结论1. 烟雾传感器可以有效地检测烟雾浓度,并在有烟雾时输出高电平信号;2. 通过调整阈值,可以控制烟雾浓度检测的灵敏度;3. 本实验验证了烟雾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为后续烟雾报警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烟雾对人体的危害;2. 烟雾传感器对温度和湿度敏感,实验时尽量保持环境温度和湿度稳定;3. 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阈值。

实训烟雾报警器技术报告

实训烟雾报警器技术报告

一、实训背景与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火灾事故的发生频率和危害性逐渐增加。

为了提高火灾预防和应对能力,实训烟雾报警器技术应运而生。

本实训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烟雾报警器,掌握烟雾检测原理、报警器设计与实现等相关技术,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训内容与步骤1. 烟雾检测原理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烟雾检测的基本原理,包括光电式、离子式、电化学式等检测方法。

其中,光电式烟雾检测器因其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成为本实训的主要选择。

2. 烟雾报警器设计根据烟雾检测原理,我们设计了烟雾报警器的基本结构,包括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报警装置和电源模块等。

(1)传感器:选用MQ-2型半导体可燃气体传感器,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导率的变化来检测气体浓度,电阻的减小代表气体浓度的增加。

(2)信号处理电路:采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单元,通过ADC0809芯片将传感器输出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便于进一步处理。

(3)报警装置:当检测到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单片机控制蜂鸣器和LED灯同时工作,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4)电源模块: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作为电源,保证报警器在无外部电源的情况下仍能正常工作。

3. 电路搭建与调试根据设计图纸,我们搭建了烟雾报警器的实际电路,并进行调试。

调试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整电路参数和传感器灵敏度,使报警器在正常情况下不发出报警信号,而在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时能够及时发出报警。

4. 系统测试与评估在完成电路搭建和调试后,我们对烟雾报警器进行了系统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报警器能够准确检测烟雾浓度,并在烟雾浓度超过预设阈值时及时发出报警信号,达到了预期目标。

三、实训成果与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成功设计和制作了一款烟雾报警器,掌握了烟雾检测原理、报警器设计与实现等相关技术。

以下是本次实训的主要成果:1. 掌握了烟雾检测原理和传感器应用技术。

2. 学会了基于单片机的报警器设计与实现。

3. 提高了电路搭建和调试能力。

烟雾报警器报告

烟雾报警器报告

烟雾报警器报告1. 概述烟雾报警器是一种能够及时发现烟雾并发出警报的设备。

它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商业场所等各种建筑中,起到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烟雾报警器的原理、工作方式以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2. 烟雾报警器的原理烟雾报警器基于光电传感器工作原理。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光源、光敏传感器和控制电路。

当烟雾进入烟雾报警器的探测室时,烟雾中的微小颗粒会散射光线,光线会被光敏传感器检测到。

控制电路会根据光敏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判断是否有烟雾存在,并触发报警器发出警报。

3. 烟雾报警器的工作方式烟雾报警器主要包括火警报警和故障报警两种工作方式。

3.1 火警报警当烟雾报警器探测到室内的烟雾超过一定程度时,它会立即触发火警报警。

通过触发内部的声光器件,烟雾报警器会发出响亮而刺耳的声音和强烈的闪光灯信号,以提醒人们火灾的发生。

同时,烟雾报警器还可以通过与消防设备或手机APP等设备联动,及时向相关人员发送警报信息。

3.2 故障报警除了火警报警,烟雾报警器还会进行定期的自检。

一旦发现自身故障或低电压情况,烟雾报警器会触发故障报警。

故障报警通常是通过声音或闪烁灯光来提示用户。

当用户听到故障报警声音或看到闪烁灯光时,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如更换电池或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查。

4. 烟雾报警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为了确保烟雾报警器的正常工作以及用户的安全,以下是一些使用注意事项:•安装位置:烟雾报警器应该安装在天花板中央位置,远离门窗和空调出风口。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敏感度和减少误报。

•定期测试:为了确保烟雾报警器的正常工作,建议每月进行一次测试。

按下测试按钮,观察是否能听到报警声音和看到闪烁灯光。

•定期更换电池:对于使用电池供电的烟雾报警器,应该定期更换电池以防止电池耗尽导致无法及时发出报警信号。

通常建议每半年更换一次电池。

•定期清洁:由于长期使用会导致烟雾报警器积灰和污垢,建议每季度进行一次清洁。

烟雾报警器 开题报告

烟雾报警器 开题报告

烟雾报警器开题报告引言随着人们对家庭安全的重视,烟雾报警器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安全设备,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烟雾报警器的原理、组成以及功能,并提出一种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新型烟雾报警器设计方案。

1. 烟雾报警器的原理烟雾报警器是一种能够检测烟雾并发出警报的设备。

它的原理基于烟雾颗粒对光的散射和吸收特性。

一般来说,烟雾报警器可以分为离子式和光电式两种类型。

1.1 离子式烟雾报警器离子式烟雾报警器利用放射性源产生的α粒子电离空气,形成电离室,当烟雾进入电离室时,会导致电离室中的电离程度发生变化,从而触发报警装置。

1.2 光电式烟雾报警器光电式烟雾报警器使用光电传感器来检测烟雾。

它工作时,首先发出一个红外光束,然后通过光敏电池来检测光束是否被烟雾阻挡,一旦光线被烟雾阻挡,报警装置会被触发。

2. 烟雾报警器的组成一个典型的烟雾报警器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构成:2.1 烟雾传感器烟雾传感器是报警器的核心部件,用于检测烟雾浓度和触发报警信号。

根据烟雾报警器的类型,可以使用离子式传感器或光电传感器。

2.2 报警器报警器是烟雾报警器的声光部分,当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时,会触发报警器发出声音和光线,提醒用户注意火灾风险。

2.3 电源烟雾报警器需要一个稳定可靠的电源供电,以保证其正常工作。

通常,烟雾报警器使用电池或者直接连接到电网。

3. 新型烟雾报警器的设计方案基于传感器技术的新型烟雾报警器方案可以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设计方案:3.1 多传感器组合新型烟雾报警器可以采用多种传感器的组合,如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等。

通过多传感器的组合,可以更准确地检测火灾风险,并及时发出警报。

3.2 无线通信技术新型烟雾报警器可以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用户的手机或者云端服务器。

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实时监控家庭的安全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3 智能化控制新型烟雾报警器可以配备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基于PSoC的智能光电式烟雾探测器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PSoC的智能光电式烟雾探测器的设计与实现

的缓慢变化 。 火警 面板上配置 了一个 指示器 ( 网络化 配置) 用 ,
于显 示具有较 高感应值 的探测器 , 以便对其进行检 查、 清理和 /或立 即更 换。所 以,如果火警面板 支持接 收每 个探测器信 息, 客户就 能够远 程检查每个探测器 的状态 。 仅在配备 了网
基于可编程数字模拟 模块构建 了大量 的用户模 块, 如可编 程
块 ,2 , ls , RM等周边外 围模块组成 。 1C F ah S A 因此 ,S C除了能 PO
实现一般 MU的功能外 ,还可通过可编程模拟和 数字模块 灵 C 活地实现嵌入式系统所需 的模拟与数字外 围功能 。为 了方便
用 户 简 单 而 快 速 地 实 现 模 拟 数 字 外 围 功 能 的 设 计 ,y r s C p es
运 算 放 大 器 , 比较 器 , 6至 l 的 模 数 和 数 模 转 换 器 ,滤 波 4位
络探 测器 时才 具有这个功 能。 当使用传统非 网络探测器 ( 仅有
中继输 出、 出火警 信号 的功 能) 则 应配 备特殊测试 按钮 发 时, 以启动手动感 应腔 测试程序 。用 户需要定期 ( 如每 月一次) 按 这个按钮检查探测器是否正常。 在检 测过程中, 空的感应腔会 进行测量并将 结果与高、 闽值进行对 比。若响应 阈值过低 , 低 则可能是光源或光接收器损 坏或过渡污染 。 若响应阈值过高 , 则感应腔轻微污染需要清理 。 在感应腔中使用 红外光 电二极管及 LD作 为感应元件。 E 在 设计时要注意不能让外部光源进入感应腔 内部 。使用 L D激 E 活光 电二极管 。L D管与光电二极管成一定的角度 ,以免使 E
L D的定向光线射入
计, 感应腔内的反射控 制在最小值 。在这种情况下 , 在没有烟

基于A5303的光电烟雾探测器设计

基于A5303的光电烟雾探测器设计
第2 4卷第 6期 21 0 1年 l 2月
常 州 工 学 院 学 报
J u a fCha gz ou I s t t fTe h l g o r lo n n h n t u e o c no o y i
VO . 4 No. 12 6 De 2 1 c. 01
作者简 介: 门秀萍 (9 l 18 一
)女 , , 硕士 , 讲师。
3 2
De in o o o lc rc S o e De e t r Ba e n A5 0 sg fPh t ee ti m k tc o s d o 3 3
M EN u pi Xi - ng ( co l fMaae n cec dE gneig, h i nvri f iac E o o c, eg u2 3 3 ) S h o o ng met i ea n ier An u iesyo nne& c nmisB nb 3 0 0 S n n n U t F Absr c : i a e r s n a n v l o o lc rc s ok tc o sg wh c o n y m e t h o t a t Th sp p rp e e  ̄ o e ph t e e ti m edee t rde i n, i h n to l est e l w
po rr q ie n , u lo r aie a i un t n o mo e d tco n lr s t m. c e i n i f we e ur me t b ta s e lz st b sc f c o fs k ee tra d a am yse Su h d sg so he i se dy pe f r a c d s n r c c blt ta ro m n e a  ̄o g p a t a i y. n i i

烟雾报警器实验报告

烟雾报警器实验报告

一、摘要本实验旨在设计和实现一款基于光电式烟雾传感器的烟雾报警器。

通过分析烟雾报警器的原理,设计电路图,并选用合适的电子元件,完成了烟雾报警器的制作。

实验过程中,对电路进行了测试和调试,验证了报警器的功能。

最终,该烟雾报警器能够有效检测到烟雾并发出声光报警,为火灾预防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引言烟雾报警器作为一种重要的消防设备,能够及时检测到火灾发生时的烟雾,发出警报,为人员疏散和消防扑救提供宝贵的时间。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烟雾报警器的种类和功能也在不断丰富。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制作一款基于光电式烟雾传感器的烟雾报警器,了解烟雾报警器的原理和制作方法,提高对火灾预防的认识。

三、实验原理烟雾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烟雾对光的散射或吸收,从而判断烟雾的存在。

当烟雾进入报警器内部时,光电传感器会检测到光线的减弱或散射,进而触发报警电路,发出声光报警。

四、实验器材1. 光电式烟雾传感器2. 单片机3. 声光报警模块4. 电阻、电容等电子元件5. 电源6. 调试工具五、实验步骤1. 电路设计:根据烟雾报警器的原理,设计电路图。

电路主要由光电传感器、单片机、声光报警模块、电阻、电容等元件组成。

2. 元件选型:根据电路图,选择合适的电子元件。

光电传感器选用光电式烟雾传感器,单片机选用STC89C51,声光报警模块选用普通声光报警模块。

3. 电路制作:按照电路图,将元件焊接在面包板上。

4. 电路调试:接通电源,观察报警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如果报警器不能正常工作,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元件是否损坏,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5. 功能测试:将烟雾引入报警器内部,观察报警器是否能够及时发出声光报警。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路测试:经过多次调试,电路连接正确,元件无损坏,报警器能够正常工作。

2. 功能测试:将烟雾引入报警器内部,报警器能够及时发出声光报警,达到预期效果。

七、结论本实验成功设计并制作了一款基于光电式烟雾传感器的烟雾报警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微波光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光电型烟雾探测器的设计姓名: 陶辉 20114712 专业班级:电子科11-1班指导老师:士兴小组成员:陶辉钟小康袁传翰国建凌峰日期: 2013-2014学年第3学期第1-2周一、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发展概况近十几年来,世界各国都对火灾的预防、报警和控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产品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

探测器的性能和系统的联动控制日趋完善,可靠性越来越高。

模糊控制、小波、神经网络等先进的理论方法越来越多地用于火灾的判定。

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较普遍的一类火灾探测器,而光电感烟探测器是利用起火时产生的烟雾能够改变光的传播特性这一基本性质而研制的。

世界上火灾自动探测报警技术己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1890年英国人研制成功了感温式火灾探测器,开创了历史上火灾探测技术的先例。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感温探测器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这一时期探测器的主要类型有:定温探测器、差温探测器和差定温组合式探测器。

探测技术主要是根据感温探测器的采集的温度信号,判定它是否超过某一阈值。

但是由于感温探测器的灵敏度较低,探测火灾的速度比较慢,尤其对阴燃火灾往往不响应,因此,它无法较好地实现火灾早期报警的要求。

自20世纪40年代瑞士西伯乐斯公司研制出第一只离子感烟探测器,并组建了世界上第一家生产火灾报警设备厂,火灾自动报警技术开始了真正有意义的推广和发展。

到20世纪70年代,离子型感烟火灾探测器将感温火灾探测器排挤到次要地位,火灾信号传输为多线制,包括N+1线或更多线。

火势蔓延往往始于烟雾,感烟探测技术使人类在实现火灾早期报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20世纪70年代末,由于离子感烟探测器的放射性问题以及抗干扰能力及稳定性差、误报率高的问题,一种更新的光电式感烟探测器得到了大力研制和发展,并逐渐打破离子式感烟探测器的垄断局面。

通常,离子式感烟探测器更适合侦测焰火,而光电式对缓慢的阴燃火比较敏感。

这一时期的火灾探测技术主要是根据感烟探测器采集的烟雾信号,判定是否超过某一阈值。

随后,火灾探测报警技术逐渐进入智能化时代。

目前感烟式火灾探测器有离子感烟式、光电感烟式、激光感烟式等几种型式。

独立式光电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是目前世界上应用较普遍的一类独立工作的火灾探测报警器,它不但可以在火灾初期发现火灾,同时解决了离子火灾探测器放射源辐射,解决了污染问题。

到目前为止,火灾探测报警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应用科学,在建筑、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已成为人类同火灾作斗争的重要手段,在预防火灾、保护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二、烟雾报警器的原理和工作结构光电型烟雾探测器主要由光学探测室及相关电路组成,由红外发光元件、红外光接收元件、光学探测暗室组成。

光电感烟机理如下: 烟粒子和光相互作用时,粒子以同样波长再辐射己经接收的能量,再辐射可以在所有的方向上发生,但通常在不同方向上其强度不同,这个过程称为散射。

光学探测室Z形遮光部件及其它构件组合成探测室的光学暗室腔,最大限度的减弱环境光线的影响。

同时它也形成烟颗粒迷宫,一方面烟颗粒容易流入,另一方面烟进入后相对不易流出,以减少外界气流的影响。

光电型烟雾探测电路模块是通过一对红外线发射和接收二极管实现的,其电路原理如图所示。

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在930nm波段,由微处理器I/O引脚驱动,也可以由专用振荡电路提供脉冲,控制红外发射二极管发出脉冲光,红外光在无烟颗粒存在的情况下,由于遮光板的阻光作用,光线不能射入接收元件,接收元件接近无信号输出(实际当中由于不能完全避免的杂散光的存在,接收元件有微弱信号输出)。

火灾发生时,有烟颗粒进入光学探测室,红外光经烟颗粒散射并到达接收二极管,产生电流信号,信号通过经过两级放大,光电信号被放大数十倍,使得探测电路的灵敏度很高。

光敏二极管接收到散射光信号随烟雾浓度增加而加大,经过微处理器嵌的 ADC做模数转换后作为烟雾传感数据。

报警器采用延时的工作方式,烟雾检测报警器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二极管构成烟雾传感器,ADC0808进行A/D转换,配合外围电路构成烟雾报警系统。

报警器系统结构如图2-1。

图 2-1可燃烟雾报警器系统结构框图该系统的工作由烟雾信号采集及放大电路将采集到的烟雾浓度信息转化为放大的模拟电信号。

模数转换电路再将该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识别的数字信号后送入单片机。

单片机对该数字信号进行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当输入A/D转换器的放大信号不为零时,启动报警电路。

反之则为正常工作状态。

三、AT89C51的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1)时钟电路:AT89C51单片机芯片部设有一个由反向放大器构成的振荡器,XTAL1和XTAL2分别为振荡电路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时钟可由部或外部生成,在XTAL1和XTAL2引脚上外接晶体振荡器Y,部振荡电路就会产生自激振荡。

系统采用的定时元件为石英晶体和电容组成的并联谐振回路。

晶振频率选择12MHZ,C1、C2的电容值取30pF,电容的大小起频率微调的作用。

时钟电路如图3-3。

图3-1 时钟电路(2)复位电路:单片机有多种复位电路,本系统采用自动复位(上电复位)与手动复位方式,电路如下图。

当上电时,C3充电,电源经过电容器C3 加到RESET引脚,使单片机复位;在正常工作时,按下复位键时单片机复位。

图3-2复位电路图3.1信号采集及前置放大电路在许多检测技术的应用场合,传感器输出的信号比较弱,而且其中还包括了工频、静电和电磁耦合等共模干扰,对这种信号的放大就需要放大电路具有很好的共模抑制比以及高增益、低噪声和高输入阻抗。

只有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过前置放大电路对其进行的放大、滤波、电平调整,才能满足单片机对输入信号的要求。

图3-3 LM324四运放引脚图和结构图设计中采用LM324作为电路的运算放大器。

LM324是价格便宜的带差动输入功能的高增益四运算放大器。

LM324的静态功耗小、价格低廉,可在较宽电压围的单电源或双电源下工作,其电源电流很小且与电源电压无关,四个运放一致性好;其输入偏流电阻是温度补偿的,也不需外接频率补偿,可做到输出电平与数字电路兼容。

红外发光二极管工作在930nm 波段,由微处理器I/O 引脚产生的方波驱动,红外光在无烟颗粒存在的情况下,由于遮光板的阻光作用,光线不能射入接收元件,接收元件接近无信号输出(实际当中由于不能完全避免的杂散光的存在,接收元件有微弱信号输出)。

火灾发生时,有烟颗粒进入光学探测室,红外光经烟颗粒散射并到达接收二极管,产生电流信号,信号通过经过两级放大(在两级放大之间放置了有滤波效果的电路即电阻R16与电容C10并联电路),光电信号被放大数十倍,使得探测电路的灵敏度很高。

123465U3HCNR200R13.5MR82MC12PC2100nF32184U1:AOPA2348SA56784U1:BOPA2348SAR43kR10100kR165MC1010PR115kR590kC810PR747kR151k图3-4 信号采集及前置放大电路图3.2 A/D 转换电路ADC0808是一种逐次逼近式8路模拟输入、8位数字量输出的A/D 转换器。

ADC0808的转换速度较快,完成一次的转换时间为100μs 左右,可对0-5V 的模拟信号进行转换。

多路开关可选通8个模拟通道,允许8路模拟量分时输入,共用一个A/D转换器进行转换,这是一种经济的多路数据采集方法。

如图3-6所示,ADC0808的主要引脚功能如下。

(1)IN0~IN7是8路模拟信号输入端。

D0~ D7是8位数字量输出端。

(2)A,B,C分别是ALE控制8路模拟通道切换,A,B,C分别与三根地址线或数字线相连,三者编码对应8个通道地址口。

C,B,A=000~111分别对应IN0~IN7通道地址。

(3)OE,START,CLK,EOC为控制信号端,OE为输出允许端,START为启动信号端,CLOCK为时钟信号输入端, EOC为转换结束信号端。

(4)Vref(+)和Vref(-)为参考电压输入端。

ADC0808虽然有8路模拟通道可以同时输入8路模拟信号,但每个瞬间只能转换一路,各路之间的切换由软件变换通道地址实现。

地址锁存与译码电路完成对 A、B、C 3个地址位进行锁存和译码,其译码输出用于通道选择,其转换结果通过三态输出锁存器存放、输出,因此可以直接与系统数据总线相连。

图3-5 ADC0808引脚图和部逻辑结构图A/D转换后得到的数据应及时传送给单片机进行处理。

数据传送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认A/D转换的完成,因为只有确认完成后,才能进行传送。

设计中采用中断方式进行数据传送。

扩展中地址锁存器使用74LS373。

74LS373是八D锁存器,常应用在地址锁存及输出口的扩展中。

其主要特点在于:控制端G为高电平时,输出Q0~Q7跟随输入信号D0~D7的状态;G下跳沿时,D0~D7的状态被锁存在Q0~Q7上。

由于ADC0808片无时钟,可利用AT89C51提供的地址锁存允许信号ALE经D触发器二分频后获得,ALE脚的频率是AT89C51单片机的时钟频率的1/6。

由于单片机频率采用6MHz,则ALE脚的输出频率为1MHz,在经二分频后为500kHz,恰好符合ADC0808对时钟频率的要求。

由于ADC0808具有输出三态锁存器,因此其8位数据输出引脚可直接与数据总线相连。

如图3-7所示,在单片机扩展连接ADC0808电路中,地址译码引脚A、B、C 分别与地址总线的低三位A0,A1,A2相连,以选通IN0~IN7中的一路。

将P2.7作为片选信号,在启动A/D转换时,由单片机的写信号和P2.7控制ADC的地址锁存和转换启动,由于ALE和START连在一起,因此ADC0808在锁存通道地址的同时,启动转换。

在读取转换结果时,用低电平的读信号和P2.7脚经一级或非门后,产生的正脉冲作为OE信号,用以打开三态输出锁存器。

转换结束信号EOC 经反向后送到单片机的INT0引脚,单片机读取A/D转换结果并将结果送P1.0端口显示。

图3-6 ADC0808与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图3.3总电路设计图100k图3-7 总电路图设计四、软件设计系统的软件的设计采用的是汇编语言,对单片机进行编程实现各种功能。

程序是在windows7环境下采用keil软件编写的,可以实现对八路数据的采集与处理,能实现对数据、地址的显示。

程序流程图如下图所示:主程序:ORG 0000HAJMP MAINORG 000BHAJMP ITOPORG 0100HMAIN:MOV R0,#30H;数据区首地址MOV R4,#08H;8路模拟信号MOV R1,#00H;模拟通道0MOV P2,#7FH;ADC0808片选端口地址MOV A,#00H;MOVX R1,A;启动ADC0808SETB PX1;LOOP: CJNE R0,#10H,L1;和阈值比较L1: JC L2;SETB P1.0;高于阈值置1LCALL START; P1.0端口产生脉冲报警AJMP L3;L2:CLR TR0;CLR ET0;CLR EA;CLR P1.0;L3: NOPJNB P3.3,LP;查询eoc状态LCALL RDAD;转换完成,读取a/d转换结果子程序 LP: SJMP LOOP;循环RDAD: MOVX A,R1;读取转换结果MOV R0,A;存入存INC R0;数据区地址加1INC R1;输入模拟输入通道MOVX R1,A;启动下一路通道转换DJNZ R4,LOOP1;8路未完,循环MOV R0,#30H;8路输入完成MOV R4,#08H;MOV R1,#00H;MOV A,#00H;MOVX R1,A;重新启动ADC0808LOOP1: RET;返回START: PUSH PSW;保护断点PUSH Acc; 保护断点MOV SP,#70H;设置堆栈指针MOV TMOD,#10H;设置T0为方式1 MOV TL0,#0CH;MOV TH0,#0FEH;SETB TR0;SETB ET0;SETB EA;POP Acc;POP PSW;RETITOP: CLR EA;关中断PUSH PSW;现场保护PUSH AccSETB EA;开中断MOV TL0,#0CH;T0重置初值MOV TH0,#0FEHCPL P1.0CLR EAPOP AccPOP PSWSETB EARETIEND五、结论本次设计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智能系统的主控制单元,辅之以适当的软、硬件模块设计完成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设计,实现火灾报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