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科学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作用
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

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首先,实验动物学对于人们了解人类生理和病理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实验动物的生理、解剖、生化和免疫特性与人类非常相似,因此可以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研究来探究人类生理和疾病的发生机制。
例如,通过对小鼠模型的研究,科学家可以了解和研究心血管疾病、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其次,实验动物学对于发展和评估新药物的作用也非常重要。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实验动物可以作为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评估的模型。
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药物给药实验,可以了解药物的药代动力学、毒性和疗效,为药物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抗癌药物的研发就离不开实验动物模型,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究,科学家可以评估药物对癌细胞的杀伤效果、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从而提高药物疗效和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此外,实验动物学在研究人类遗传疾病和基因治疗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实验动物的基因操作和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以模拟人类的遗传疾病,并为研究和治疗人类遗传疾病提供有效的手段。
例如,基因敲除小鼠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免疫缺陷病、遗传性疾病等,并开发相应的治疗方法。
此外,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基因治疗研究也为人类的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最后,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还体现在其对于研究人类行为和认知的影响。
人类行为和认知的研究对于心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实验动物的行为和认知特性的研究,可以了解和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记忆、学习等心理活动,为解决人类的心理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持。
例如,通过对小鼠的行为实验,科学家可以了解小鼠的认知过程、学习能力等,并研究和发展相应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非常重大。
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和研究人类生理、病理、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实验动物学也为研究人类遗传疾病、基因治疗、人类行为和认知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平台。
常用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最早用于这方
表 1 其他常用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3 年第 07 期 7
专论与综述
面研究的动物即家免,如利用纯胆固醇溶于植物油中喂饲家 兔,可引起家兔典型的高胆固醇血症,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冠 状动脉硬化病。
大鼠对营养物质缺乏敏感,可发 生典型缺乏症状,是营养学研究使用最早、最多的实验动物。
大鼠常用于药物毒力、药效评价、新药筛 选等研究。
可复制成各种肿瘤模型,是肿瘤实验研究 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易患肝癌,可用二乙基亚硝胺、二甲 基偶氨苯(DAB)复制大鼠肝癌,用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复制 大鼠食管癌等。
大鼠是研究支气管肺炎、副伤寒的重要实 验动物。对流感病毒、麻疯、霉形体、巴氏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葡萄球菌、念 珠菌、黄曲霉菌等比较敏感,适合复制多种细菌性和病毒性
吸虫、锥虫、疟疾等寄生虫病的研究。 许多近交系小鼠自发性肿瘤发病率很
高,与人体肿瘤接近,进行药物筛选比移植性肿瘤可能更为 理想。另外,严重免疫缺陷小鼠,如裸鼠、SCID 小鼠可接受各 种人类肿瘤细胞的植入,直接用于人类肿瘤生长、转移及治 疗的研究。
小鼠毛色变化多样,其遗传学基 础已研究得比较清楚,因此常用小鼠毛色做遗传学分析。此 外,许多小鼠具有遗传疾病,如小鼠黑色素瘤、家族性肥胖、 遗传性贫血、尿崩症等,这些疾病与人类发病相似,可用作人 类遗传疾病的动物模型。
用于某些药物或毒物对胎儿后期发育影响的实验;由于豚鼠 对组织胺敏感,能引起支气管痉挛性哮喘,常用于平喘药和 抗组织胺药物的研究等。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各领域中的应用[教育]
![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各领域中的应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ed09ab4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15.png)
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地位及作用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基础和重要支撑条件。
目前,几乎所有的生命科学领域的科研、教学、生产、检定、安全评价和成果评定都离不开实验动物,实验动物被称为"活的仪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现代科学的带动下,实验动物学已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新兴学科,其发展和应用程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部门或行业,特别是生物医学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1世纪将是高科技激烈竞争的年代,现代医学及生物高科技已成为时代竞争的热点和制高点,因此,实验动物科学倍受重视。
发达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以促进实验动物学的发展。
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如美国生物科学课题投资的40%涉及实验动物,60%的生物学课题需要实验动物。
美国肿瘤研究中心,每年的研究经费为2.2亿美元,而需要利用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课题占1.4亿美元。
有人统计,我国生物医学科研课题的60%以上需要实验动物。
由此可见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所占的重要位置。
1.生物医学方面实验动物学与医学、生物学的关系尤为密切,生物医学上的许多重大发现和成就都与实验动物息息相关。
正如巴甫洛夫所说:"没有对活动物进行的实验和观察,人们就无法认识有机界的各种规律。
"对于医学科学来说,探讨危害人类健康的各种疾病的发病、治疗与治愈机制及其生理、生化、病理、免疫等方面的机制,无一不是通过动物实验而阐明或证实的。
如在癌症的研究中,由于在肿瘤的移植、免疫、治疗等研究中使用了裸鼠、悉生动物和无菌动物,对各种肿瘤的致癌原因,尤其是化学致癌物质、病毒致癌,肿瘤的病毒、免疫、治疗等方面研究有了极大的进展。
计划生育研究中有相当大的工作量是在动物身上完成的。
外科中器官的移植,必须先在动物身上反复进行实验。
其它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肥胖症、糖尿病、肝炎、老年病、艾滋病等都需运用相应的动物模型来进行实验研究,来阐明各方面的机理,最后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动物实验报告(一)2024

动物实验报告(一)引言概述:动物实验在科学研究和医学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本文将概述动物实验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动物实验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接下来,将探讨动物选择、实验设计、条件控制和实验操作等重要方面。
最后,总结动物实验在现代科学中的重要性。
一、动物实验的目的和意义1. 探索未知领域:动物实验可以帮助科学家探测新的领域,并揭示相关的生物学和医学机制。
2. 加深对生理过程的理解:通过观察动物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和功能。
3. 为疾病研究提供模型:动物实验可以提供疾病研究的模型,从而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4. 药物研发:动物实验为药物研发提供了测试场所和安全性评估。
5. 理解基因和遗传等因素:通过动物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基因和遗传方面对动物行为和生理的影响。
二、动物实验的伦理和法律问题1. 道德考量:进行动物实验时需要遵守伦理规范,确保动物的福利受到尊重和保护。
2. 法律法规:制定法律法规能够约束动物实验,确保其合法性和道德性。
3. 代替原则:发展替代方法和技术可以减少对动物实验的依赖,达到替代或减少使用动物的目标。
4. 伦理审查:动物实验需要经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和批准,确保实验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5. 转化医学:将动物实验的结果转化为医学应用时需要严格考虑其伦理和法律问题。
三、动物选择1. 物种选择:根据研究需要和伦理考虑选择适当的动物物种进行实验。
2. 动物模型的相似性:选择与人类生理相似的动物模型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3. 遗传背景:考虑到动物的遗传背景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选择具有一定遗传背景的动物进行实验。
4. 年龄和性别:动物实验中,年龄和性别的选择对于研究结果和数据分析至关重要。
5. 动物数量:根据实验的目的、可行性和伦理要求合理控制动物数量,避免浪费和虐待。
四、实验设计1. 研究目标:明确实验的研究目标,以便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
2. 控制变量:在动物实验中,控制变量可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实验动物科学的定义

实验动物科学的定义一、引言实验动物科学是一门研究利用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学科。
它综合运用生物学、医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多学科知识,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来获取对人类疾病、药物、环境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
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对于人类健康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动物的定义实验动物是指在科学实验中使用的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兔子、猪、猴等各种动物。
实验动物的选择要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实验动物科学的意义1. 科学研究: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实验动物还可以用于生物学、生理学、遗传学等基础研究,促进科学的进步和发展。
2. 药物研发:实验动物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药物的研发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实验验证和测试,其中包括药物的毒性实验、药效实验等。
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研究,可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新药的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3. 疾病研究:实验动物在疾病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模拟人类疾病的实验,可以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寻找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实验动物还可以用于进行疫苗研发、疾病预防和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四、实验动物保护与伦理实验动物科学在使用实验动物的过程中,必须遵守一定的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
实验动物应该得到适当的保护和关怀,不得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研究人员应该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采用替代方法,提高实验的效率和准确性。
五、实验动物科学的发展趋势1. 替代方法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替代方法在实验动物科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替代方法包括体外细胞模型、计算机模拟等,可以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使用,提高实验效率。
2. 3R原则的推广:3R原则即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改进(Refinement)。
这个原则提倡在实验动物科学中尽量使用替代方法,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并改进实验条件,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
实验室动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

实验室动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生命科学是指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在实验室动物的帮助下,生命科学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
实验室动物常常被用于药物开发、基因研究等其他领域。
在本文中,将探讨实验室动物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及其对生物学和医学的潜在影响。
实验室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例如,昆虫被广泛用于生物学和行为学的研究,而小鼠则成为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工作马”。
实验室动物通常被饲养在特定的温度、湿度和照明条件下,以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重现性。
实验室动物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已经被证明在人类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在最初的药物研究中,实验室动物通常被用于评估药物的毒性和剂量效应。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使用实验室动物来研究基因表达和生物化学反应。
例如,使用转基因小鼠或昆虫来研究人类基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此外,实验室动物还被用来研究癌症和心脏病等疾病。
实验室动物还在教育和科学普及中有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实验室动物的行为和生命过程,科学家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和其他生物的行为和生理机制。
这种理解影响了很多领域,包括神经科学、心理学、医学和生物工程学。
同时,通过反复验证和总结,实验室动物的研究结果可以形成一些重要的基础学科知识,如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从而为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然而,与实验室动物研究相关的问题也日益引起社会关注。
为了提高实验室动物的福利,各种保护措施已被设立。
例如,研究员必须遵守实验动物福利法,保证动物受到合理的照顾和处理。
而这些合理的要求则包括:一定的动物动态监测,良好的生活环境,具有生理和心理的满足现实需求,避免或及时处理疾病和痛苦。
总之,实验室动物在生命科学研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它们帮助我们理解生命现象的多个方面,从基础科学到疾病治疗的应用和生产素材的开发。
随着更多的实验室动物保护措施的实行,我们确信实验室动物在未来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将会更好地继续服务于人们。
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地位及应用

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中的地位及应用在医学和生物研究的世界里,有一个群体,大家可能不太重视,但其实它们的“贡献”大得不得了——那就是实验动物。
说实话,很多时候我们拿到一个新药、一个新疗法时,可能并不会去想,它背后可能有着成千上万只小老鼠、小兔子,甚至猴子的“牺牲”在支撑着。
它们可不是随便就被拿来做实验的,背后有着严密的伦理审查和严格的科学计划。
要知道,没有这些“小伙伴”的帮助,许多今天我们享受的医疗成果根本不可能实现,甚至可能还在纸上谈兵。
先说说实验动物学是什么。
简而言之,它就是研究如何使用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学科。
在医学领域,实验动物学可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你以为所有的医学进步都是书本上那些高深的理论来的吗?错!从疫苗的研发到新药的问世,从病理机制的探究到疾病的治疗,很多重大突破,离不开实验动物的身影。
你看那一只只小鼠,似乎很不起眼,可它们可是充当了无数医学奇迹背后的“幕后英雄”。
举个例子,很多疾病,比如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它们的治疗方法需要不断的实验、验证。
而要验证这些新方法、新药物是否有效,只有通过动物实验才能提前看看效果如何,能不能适应人体。
要知道,人体和动物的生理结构虽然不同,但基本的生物机制却是相似的。
也就是因为这些相似性,实验动物才能帮助科学家们提前发现药物的毒性,评估疗效。
但是,也有一些人可能会疑惑:我们就不能不做动物实验吗?哎,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替代方案的确在不断涌现。
比如一些细胞培养技术、计算机模拟实验等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动物的依赖。
但是,想要完全取而代之,恐怕还需要点时间和技术突破。
毕竟,动物实验能够模拟复杂的生理环境,很多技术短期内是无法完全复制这种效果的。
你看,动物实验的作用不仅仅是验证药物效果,它还帮助我们理解一些生理和病理过程。
比如,科学家们常用小鼠来研究基因如何影响疾病的发生。
通过改变小鼠的基因,观察它们是否会得某种疾病,科学家们能够找到一些遗传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进而为人类找到潜在的治疗目标。
我国动物实验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动物实验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起动物实验,人们总要想起那一只一只可爱的小白鼠、兔子,正由于它们的存在才造就了现今众多的科学冲破。
其实,实验动物并不止是白鼠、白兔,常见的还有猫、狗、马和灵长类动物如猩猩、狒狒等。
动物实验在医药学领域中占有者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份。
可是,由于我国依旧处于进展阶段,我国的动物实验领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目前人们对于是不是应该进行动物实验争辩不休,这是此刻乃至未来最令人困扰的问题。
一些反对动物实验的人的观点是:动物也是生命,所以不该该被拿来做实验,应像禁止人体实验一样禁止动物实验。
因为人们不顾动物的死活肆意制造,凭借的也只不过是那个大脑,最后把人类推向衰亡的,也正是那个“睿智”的智慧容器。
咱们因生理需要和故意知足自己的欲望与知识是不能够相提并论的。
动物们和人一样,生命是平等的,人类没有权利以除果腹之外的理由剥夺动物的生命。
第二,人做实验是屠戮似的批量杀害动物,医学院或是药学院光是学生实验一个学期学生用掉的小白鼠数以万计不止,全世界实验无数的生命因此而捐躯。
再次,实验动物都是人类刻意培育出来封锁群的动物,说简单一些就是让动物近亲成婚,更有许多品种的动物是人类培育出先天缺点的,比如缺乏T细胞的裸鼠、还有自发性高血压的大鼠、自发惊厥的实验动物等等,如此做极为不人道,能够说是违背自然规律。
更重要的是,实验动物从小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完全没有一个动物最大体的生存和选择的权利,而且很多实验要刻意复制疾病动物模型,就是人为让动物患病,分组、医治或不医治,最后还要处死,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
将心比心,若是自己被抓来做这种实验,谁能同意!可是,我以为动物实验是超级必要的。
因为,没有动物实验,就没有医药科技的进步,就没有人们现在的幸福生活。
第一,咱们来了解一下动物实验的重要性。
实验动物科学是研究有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份,也是生命科学进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在生命科学领域内,几乎所有的研究都要用到实验动物,借助实验动物去研究人类各类疾病的发生进展规律,医治控制办法;需要利用实验动物去承担安全性评价和效果实验;需要大量实验动物作为各个学科“活的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实验动物科学在生物医学发展中的作用生物医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预防与治疗人类的疾病,保障人民健康。
它是通过临床研究和实验室研究两个基本途径来实现的,而不论临床研究还是实验室研究均离不开使用实验动物。
特别是医学科学从“经验医学”发展到“实验医学”阶段,动物实验就显得更加重要。
实验医学的主要特点是不仅对正常人体或病人(在不损害病人的前提下),而且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包括试管内,动物离体器官、组织、细胞的实验,尤其是整体动物的实验研究。
动物实验方法的采用及发展,促进了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解决了许多以往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和重大理论问题。
因此,那些认为医学的发展主要靠临床观察,动物实验可有可无,认为中医发展所走的道路就是一个有力证明的看法是得不全面的,动物实验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和临床观察一样,是医学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是缺一不可的,又是互相促进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只有经过严格的、系统的动物实验才能把医学置于真正的科学的基础上。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И。
Π。
Π。
aBлOB)曾经指出:“整个医学,只有经过实验的火焰,才能成为它所应当成为的东西。
”“只有通过实验,医学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这些论点,已经并且正在被医学发展的历程所证实。
一、近代医学发展与动物实验的关系有人把医学的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玄学阶段、经验医学即描述医学阶段,实验医学阶段和理论医学阶段。
当然这只能说是概括的划分,其间的重叠交叉是难免的,不能绝对化。
由于人类早期对自然现象认识能力的限制,最初医学只能是玄学的,而经验医学延伸的时间很长。
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就存在一个如何与疾病斗争的问题。
最初在既无医又无药的情况下,除了一些迷信方法外,人们最早尝试的方法可能是利用天然存在的各种动、植物资源来治病,有些可能成功,有些可能失败,由于当时人们活动局限于某一地区,所以这时医学完全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
当时医学发展只能靠师承口授,在这个阶段,人类为医学发展是付出了代价的,有一些人在治疗过程中因中毒而死亡。
随着人类文化发达就要求系统地辩认哪些动植物可以用来治疗病,哪些是有毒的,于是我国就出现了“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从神农到李时珍,他们研究的方法基本类似,或是根据以往的临床实践或是亲身试验。
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为医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但这种实验方法是手工业式的,它既费事又危险。
从我国秦汉的“神农本草”记载的369种药物到李时珍“本草纲目”的1892种药物耗费了一千多年的时间。
现在世界上一年新合成的化合物近十万种。
即使可以找到这么多自愿受试者,它的代价也高得令人不能接受。
一些剧毒化合物,它们仅需要几十微克就足以迅速致命,谁也不会主张人们试尝一下,这种局面就强迫我们不得不用动物来代替人进行试验。
事实上,不论在中国或西欧,人们早就用动物来试验一些药物的毒性。
这可以看做是基础医学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被迫发展与不自觉发展的阶段。
自二、三世纪起,盖凌(Calen)的学说统治欧洲医学一千多年,其错误和问题很多,但一直拖到中世纪还没有完全改正和解决。
中国医学则从纪元前几个世纪即开始了经验医学,并影响到整个中国及远东地区。
祖国医学因有自己的理论,自成体系而流传不衰,但缺乏实验研究的推动,所以发展速度也就比较慢。
随着文化发展,人们认识到要治疗疾病,除了研究药物外,还必须对人体有所认识,因此在16、17世纪开创了实验医学,近代医学才逐渐发展起来。
在西欧促进了解剖学的发展,安·维萨列斯(Andreas Vesalius)根据人体解剖的直接观察,出版了《人体解剖》巨著,对解剖学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而使人们能从人体实际结构来认识、治疗疾病,比以前大大进步了。
长期零散的实验也使人们认识到不同动物、同一动物在不同情况下对某一药物反应很不一样,这就促进了人们根据试验的目的,有意识地控制试验条件,以便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17世纪初期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和斯蒂芬·哈尔(Stephen Hale)用蛙、蛇等动物进行了血液循环的研究,第一次证明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系统,把动物实验提高到成为一门科学的水平,为生理学创建了实验方法及性质。
以后随着化学、物理、显微镜及其它工具的发明创造;动物实验在医学各个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实验医学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实验医学家如法国的克罗德·班纳(C•Bernard)、麦仁地(Majendie)的生理学药理学实验、德国的斯奈登(S•Chleiden)和斯旺(Schwann)的细胞观察、法国的路易·巴斯德(L•Pasteur)和德国的罗伯德·柯霍(R•Koch)的细菌、病毒及疫苗的发明和维尔啸(R•Virchow)的细胞病理学。
他们的基础医学研究为今日临床医学奠了基,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19世纪末期至本世纪50年代,医学科学工作者利用其它科学成就,努力创造新的技术与理论,形成了基础医学的繁荣昌盛时期,也即是医学逐渐上升为理论阶段的时间。
50年代之后,世界上许多临床医生、医疗单位都把注意力及科研力量投入到基础理论研究中去,因而临床及基础的分科得以越来越细,学科间互相渗透,互相交叉,导致了边缘学科和新学科的出现。
例如内科分出了心血管、内分泌、呼吸、神经精神病等,外科分出了血管、心脏、泌尿、脑系、创伤、烧伤等;药理学分出了神经药理、生化药理、酶药理、多肽药理、分子药理、膜受体药理等等。
分出的学科往往是多学科的交叉,不但理论互相渗透,实验技术更是彼此不分,互相借助。
以神经生理学为喻:除微电极、显微操纵器及微电位记录和测定为其本身的特点外,利用电子显微镜、萤光染色显影、放射自显影以观察形态;利用放射免疫法、同位素示踪法、微电泳法、气相质谱仪等以测定各种化学变化;利用药物的膜受体原理及各种刺激、各种药物、神经阻断剂、受体兴奋剂等以探测神经细胞的冲动传导和递质及营养物质的运输和储藏。
这里必须明确指出,凡此种种实验方法和尖端技术绝大部分是通过在实验动物身上来进行医学各个领域不同方面问题研究的。
特别是50年代后发展了近交系、突变系、F1动物、无菌动物、悉生动物、SPF动物等后,实验动物在医学研究中应用更加深入广泛。
根据国际上有的部门统计,世界上生物医学研究论文的60%以上是采用实验动物来进行的。
以实验性科学为主的学科如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绝大部分论文是采用动物实验来完成的。
由此可见,动物实验在医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和推动性的作用。
二、医学上许多重大发现与动物实验的关系只要查阅一个医学发展史,就可清楚地看到,医学上许多重大的发现均和动物实验紧密相关。
特别是那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式的、开拓一个新的领域、导致医学的某一方面突飞猛进的革命性发现,哪一个不是通过实验,首先在实验室发现的呢?举例说:各种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免疫现象、镭和X-射线、化学治疗、抗菌素的发现、核酸与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肝癌病鼠AFP(α-Fetoprotein),比比皆是。
它们都是实验研究的成果。
特别是医学上几个划时代的成就,如传染病病原发现,预防接种,抗生素,麻醉剂,人工循环,激素的使用,脏器移植,肿瘤的病毒病原和化学致癌物的发现等都不开动物实验。
下面我们举一些例子,进一步说明动物实验在医学发展中所取的作用:1.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大量的人类疾病起因于传染原,证明微生物在传染病发病中的作用,并发展了细菌菌苗,抗毒血清等,在防治传染病的流行上起了重大作用。
用从病人体内分离出的微生物在实验动物上产生类似那些人类疾病的疾病,只有这一事实才确立了这些微生物和人类疾病的关系。
直接的成果是:公共卫生方法应用于预防疾病(如在伤寒病),预防免疫法的发现(如在白喉的破伤风),以及治疗传染病有效的抗血清的制备(如白喉、脑膜炎和肺炎)。
随后,发现用化疗药物和抗菌素可以治愈实验性受感染动物,这就立即使这些药物在人类疾病上得到应用,使治疗前景大为改观,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如果离开动物实验,人类至今不可能宣布天花已从地球上消灭。
2.通过动物实验,发现了抗原抗体反应,了解了免疫性紊乱疾患的本质和补体的作用,推动了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研究。
动物注射传染原后会产生有保护作用的抗体,这一发现立即引出了料想不到的发展方向。
人们发现,动物产生出一些不对抗活的微生物体,但对抗它们的特异的高分子的抗体。
我们对免疫性紊乱的疾患如哮喘,枯草热、血清病和过敏性休克等的现代概念,直接来自对动物模型的观察。
对抗体产生过程的了解形成了关于人类不同个体有不同血型的知识基础,首先导致输血法的应用成功,后来又引出对胎儿成红血细胞增多症的病因与治疗的知识,这种“Rh婴儿”疾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
循另一条途径进行的一实验构成了把一个人的组织或器官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的现代尝试基础。
对诸如风湿热和播散性红斑狼疮等疾病的了解,大部分得自从动物实验发展起来的免疫学理论。
一个新近的例子是,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是一种罕见但致命的疾病,对它的本质了解是以补体的研究为根据。
补体是增强免疫性的一些蛋白质的奇妙复合体,最初因它存在于豚鼠血清里面而终为人们所认识。
3.通过动物实验,创立了实验肿瘤学,发现了化学致癌物质和致癌病毒,推动了肿瘤学的研究,为肿瘤的防治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创立了实验肿瘤学,标志着人类与肿瘤作斗争的过程跨进了一个新阶段,从此,人体肿瘤的错综复杂的现象,可以在被控制和条件下进行探索。
在17-18世纪,人们成功地移植了动物肿瘤,为实验肿瘤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0世纪初,用煤焦油涂抹兔耳诱发现皮肤癌后,相继用一些多环碳氢化合物、偶氮染料、亚硝胺以及致瘤病毒或放射线等,几乎可以在动物中复制出所有与人类肿瘤相应的动物模型,为肿瘤研究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近二、三十年来世界各国对诱发性、移植性动物肿瘤的建立与利用有了新的发展,在肿瘤的生长特性、宿主反应、病因与发病原理、机体免疫性以及抗癌药物的筛选等重要领域中,作出了许多成绩。
动物身上移植人类肿瘤的成功,更为实验肿瘤的研究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4.通过动物实验,认清了一些多发病的基本性质,对根除和控制这些疾病趁着极大作用。
具有深远意义的是使用动物去确定那些广泛流行疾病的基本性质,象脚气病、糙皮病和坏血病是营养缺乏的后果。
曾使用各种实验动物来研究实验性的不完善饮食的影响,使维生素及其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上的重要性的得以发现。
用加有多种维生素的面包治疗佝偻病、坏血病和干眼病儿童,用维生素K治疗黄疸病的成人,因冠状动脉疾患而作抗凝血治疗的病人,均证明与动物实验结果完全一致。
在认识了糙皮病相当于狗的“黑舌病”之后仅几年,这种在美国南部死因占首位达三十年之久的疾病就得到了根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