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学生,从赏识学生开始

合集下载

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素质教育提倡鼓励教育,事实上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也是一种和谐教育,通过在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关系,为学生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学生放得开,不拘束,学习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如何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的感受和体会有以下四点:一做良师益友要学会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开始。

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的人格。

作为教师,要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尊重学生的人格,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他们就会尊重老师,相信老师,听老师的话,就会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这样,学生也就有了接受教育的心理基础,教师也才能够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

在尊重的基础上工作就会顺利得多。

中国有句俗话“ 好言一句三冬暖”,尊重能给人以温暖,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感到友善,产生信赖感。

教育家艾玛逊指出:“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

”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共同讨论,教学才能相长。

二做良师益友要善于赏识学生。

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即使是所谓“差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

别林斯基在《新年的礼物》中也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

”作为教师,要舍得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情感投入,寄予合理的期待,提出恰如其分的要求,给予其足够的温暖,以便发挥每位学生的最大的潜能。

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找回自尊心,给他们讲“你敬人一尺,别人就会敬你一丈”的道理。

实践告诉我们,面对学生,决不能吝啬你的赞美,一句鼓励的话,或许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赞美永远是不过时的交往艺术。

让尊重和赏识鼓舞学生前行

让尊重和赏识鼓舞学生前行
极 性 和 主动 性 。从 课 改 理 念 的学 习到 深 入 课 堂 实 践 , 我受益匪浅:
这一次 的失败打垮 了我的精神 , 原本我就是一个不 太 自信 的
课改 为我扬起成长之帆 , 我痛苦着 , 成长着 , 快乐着 。

人, 这使我更对 自己失去了信心 , 我觉得 自已不 会 课了 , 不敢走
杏 坛沙龙
2 0 1 3 - 0 7
让 尊 重 和 赏 识 鼓 舞 学 生 前 行
文/ 王 文 洁

要: 在人 际交往 中, 大家都渴望获得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 小学生也不例外。虽然他们 的年 龄比较小, 但是他们 同样 需要得 到理
解, 得 到尊重。
关键词 : 尊重; 赏识; 鼓舞 ; 教 育

个 人 的名 字 — — 小 刚 。这 孩 子 真是 太 淘 气 了 , 几 乎 没 有 一 天 消 了 呢 ? 如 果 不 是 露 出 一个 小 边 的话 , 这 一 百 元 怕 是 我 们 真 的 找 不
停的 , 学生三天两头告他状 , 可把我气 坏了。我找他谈话 , 没用 ; 大 到了。” 说完, 我抬头望望小刚 , 发现小 刚的眼圈红红的 , 向我投来 声训斥 , 没用 ; 联系家长 , 没用。正 当我无计可施想要放弃 的时候 , 感激的 目光 。 我对他又开始 了新 的期待。 从此 以后 , 我慢慢地 寻找
明, 但是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改正 , 老师不把这件事告诉 任何人 , 但 的闪光点 , 孩子就一定能够在我们 的教育下茁壮成长。
老师要看你以后的行动 , 你能改吗?” 他点 了点头 , 哭了 , 说: “ 李老
( 作 者单位 吉林省 通化 市兴 华教 育 中心通 钢一 小 )

用尊重与赏识呵护学生的成长

用尊重与赏识呵护学生的成长

用尊重与赏识呵护学生的成长班主任的工作艰辛而琐碎,在我带班的两年中,很多人认为我这个班主任当得太容易了,特别是一些刚带班的班主任常一脸羡慕地对我说;“郭姐,你真是太幸运了,有这几个班干,班主任干得太容易了。

”当班主任真有必要面面俱到,苦口婆心吗?提到班干,脑中总闪现出几个鲜活的面孔,在此,我只想谈谈我们班体委——王莉的成长过程。

王莉报到的第一天就令我印象深刻。

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染着一头金色的长发,听着mp3,右耳挂着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七八个耳钉,涂着黑色的指甲,蹬着拖鞋,以满不在乎的语气说:“就在这里报名呀!”填完表格后,转身就离开了,甚至没有看我一眼,我顿时感到头痛,心想,这个孩子肯定不是等闲之辈,一看就知道是个叛逆的女孩子,一个人就可能把整个班搞得鸡犬不宁,我该怎样感化她呢?一下就把她的名字记住了。

与其将来我跟在后面收拾残局,不如让她自加责任感,自我约束。

于是在晚上开第一节班会课时,我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任命她当体委。

当我在班级宣布:“由于明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大家还没学会咱校的新操,但我们要观操,看学姐、学长们是怎样做操的。

这样咱们就得选个临时体委,等军训完我们相互了解后再民主选举好不好?请王莉站起来让大家认识一下。

”同学们把目光都投向了王莉,并且不约而同地鼓掌,显然她有点受宠若惊,又有点迷惑不解地望着我,我只是以目光告诉她,我相信她!接着我在班内简单地介绍了学校的校规校纪,并强调了一下,不要佩戴首饰挂件,想看看第二天王莉的反映。

第二天一大早,王莉就带着学生来到指定地点观操,并认真清点人数,最令我惊喜的是,挂件及耳钉都取下来了,穿着也正规多了。

接下来,她投入了紧张的军训中,我特别请教官多训练王莉,教她喊口号,指挥学生,而王莉也没有令我失望,十分努力,军训时非常认真。

由于没选其他班干,她就主动负责其他工作。

在班内树立了威信,军训后被同学们正式选为体委。

真正令同学们对她改观的是新生健美操比赛。

用尊重和欣赏使学生健康成长

用尊重和欣赏使学生健康成长

用尊重和欣赏使学生健康成长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研究人格理论的心理学家所倡导的观点之一是:人格的基础是自尊和自信。

学生是充满独特个性色彩的生命体,他们有思想、有情感,需要鼓励与喝彩,渴望重视与关心。

教师应该用真诚、热爱、赏识学生的心,去发现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在能力,使学生建立建全完善人格。

一、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个体只有尊重学生的差异,才能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学生,就要承认和接受他们的差异,不能强求一致。

教师必须承认并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各类学生都得到关注和尊重,获得应有的发展。

只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品格差的学生。

而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需要关爱和帮助,尤其需要尊重。

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与自己纵向比较,鼓励学生超越自我。

不以成绩做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对待成绩差的同学,我不单看他们的成绩而是去看他所作的努力,经常给他们鼓励,不让自己的要求超过他们的能力,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同时让他们感受到“我是班级的一份子,我为班级的卫生、纪律、各种比赛做出了贡献。

班级因我而骄傲,我为班级而自豪。

”二、给学生重新开始的机会每个人在新的环境都会尽量掩盖自己的缺点,表现自己的优点,给别人一个好印象。

新生入学就是一个好契机,让学生有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新生入学的第一天,我就对他们讲,所有过去的辉煌和黯淡都已经过去,现在一切要从头开始。

老师,不问你过去,只看你现在和未来。

班级里有一名男同学,他原来与同学打架,与老师顶嘴,上课时扰乱课堂,领着班级同学“罢课”。

开学的第一天见到他,很中规中矩的样子,懂事的忙前忙后,在班级指挥同学做这做那。

只是说话的时候会小心的试探我,看我是否知道他劣迹斑斑的过去。

虽然我在开学前就已经了解他的情况,但是仍表现得对他的进去一无所知的样子。

看他露出了如释重负的样子,我就知道他应该是想被人认可想被老师喜欢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对待他和对待别的同学一样,有错误我会批评他,有进步会表扬他。

在他与同学发生争执的时候,不是他的错误我会相信他,如果是他的错误也我照常批评决不姑息。

尊重差异赏识学生发言稿(3篇)

尊重差异赏识学生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教育话题——尊重差异,赏识学生。

教育是塑造灵魂、启迪智慧的事业,而每一位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潜能。

因此,尊重学生的差异,赏识他们的发言,是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一、尊重差异,理解个性1. 个体差异的普遍性在教育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即使是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是教育过程中必须面对的现实。

2. 尊重差异的重要性尊重差异,意味着我们要接纳学生的个性,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以下是尊重差异的重要性:(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尊重学生的差异,意味着我们能够根据他们的兴趣和特长,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尊重差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

(3)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

尊重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

二、赏识学生,发现潜能1. 赏识教育的内涵赏识教育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它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鼓励学生发挥潜能。

赏识教育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感受到关爱和支持。

2. 赏识学生的重要性赏识学生,有助于以下方面:(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赏识教育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他们勇往直前的动力。

(2)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赏识教育有助于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赏识教育鼓励学生相互尊重、关爱,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尊重差异,赏识学生,实践策略1. 教师方面(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

(2)尊重学生的发言,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

班主任如何赏识学生

班主任如何赏识学生

班主任如何赏识学生赏识学生就是要感受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欣赏激励学生,出发点是爱。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该丢掉那些无意的讽刺、挖苦,多一些有意的赏识、激励,从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不同学生都能在愉悦的学习状态中成长。

那么班主任应如何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我根据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相信学生班主任一定要公平评价,要用信任的眼光看待学生。

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看到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

应当把自己的心交给每个学生,更应当留意班级中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不因他们安分守己而忽略他们。

事实证明,他们中的多数人经过精心培育都有望进入优生行列。

比如我班的覃理健同学,他刚到这个班时,学习成绩极差,而且很懒。

据原来班主任教师说,他还有打架的问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他很灵活,反应快,动手能力强,就是怕动脑,而且对学习没有信心。

为了让他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我决定从引导他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抓起。

刚开始,他对于公式的应用能力极差,我就鼓励他通过动手做实验理解应用公式,并且在班上大力表扬他主动学习的做法。

这样一来,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成绩有了变化,也有了信心。

二、尊重学生尊重学生是赏识激励学生的前提。

尊重学生的基础是了解学生,熟知学生。

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倾听学生的心声,做后进生最信赖的朋友。

后进生由于长期受到冷落、责难,他们在老师面前常表现出不满、反感、抵触、对立,其实他们内心深处是十分矛盾的,他们期待着老师的理解、关心、信任和尊重,班主任要真诚对待他们,做他们的知心朋友。

比如我班一个科任老师正在声情并茂地讲课,发现成绩极差的同学冲着窗外若有所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疾步走过去就是一巴掌,打得学生晕头转向。

“不想学是不是?好,干脆给我滚出去!”说着又是一拳。

我觉得事出有因,课后我就坐到学生的位子上向窗外一看,是一棵老杨树,叶子掉光了,没什么好看的。

我找覃小泉同学谈心并仔细询问原因,他眼泪噼里啪啦往下掉,很委屈地说:“我妈妈就是在树叶掉光的时候去世的,每年这个时候我都非常想念妈妈。

赏识学生,乃为师之本

赏识学生,乃为师之本

赏识学生,乃为师之本摘要:赏识学生是师爱博大的体现,乃为师之本。

赏识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它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以长处带动短处之势,让学生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觉醒。

教师要用一颗爱生如子之心,去赏识、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赏识教育;尊重;信任;激励;健康成长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科学教育理论的掌握,特别是近几年新的教育理念的学习实践,我的教育观念有了变化,开始重新审视学生以及我的教育生活。

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它说明在向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时候,这种批评往往是刺耳的,是难以接受的。

毕竟从心理上来说,谁都希望自己的想法、做法得到其他人的肯定。

这是人之常情,但是我们往往都是忽略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和大人一样,他们的自尊心是非常强的,而且重要的是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心理是不稳定的,是不成熟的,他们不能够良好地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所遇到的是是非非,教师和家长的有些做法,是他们现在这个年龄还不能理解的。

其实,赏识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

每个人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

相对而言的是抱怨教育,它的特点是注重学生的弱点和短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孩子自暴自弃,在“我是坏学生”的意念中沉沦。

不是好学生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学生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坏学生越来越坏。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后,我逐步将赏识教育的理解融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去。

教师担负着培育“四有”人才的神圣使命,因此必须做到:用一颗爱生如子之心,去赏识、激励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此乃为师之道。

作为教师要注意:在赏识学生的前提下,表扬要实事求是,应该想到他身上的缺点和不足,以便及时给予预防和弥补;批评学生时,要考虑到他的自尊心,不要毫不留情地向学生发泄怒气,应该想到他身上的闪光点和特长,以便及时因材施教,扬其长而避其短。

赏识教育教学实践(3篇)

赏识教育教学实践(3篇)

第1篇一、引言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赏识教育的内涵、实践方法以及成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二、赏识教育的内涵1. 尊重学生:赏识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选择和决定。

2. 信任学生:赏识教育认为每个学生都有无限潜能,教师应信任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空间。

3. 鼓励学生:赏识教育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进取心,鼓励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勇于尝试、不断进步。

4. 培养学生:赏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三、赏识教育的实践方法1. 营造和谐氛围:教师应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宽容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关爱。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潜能。

3. 适时表扬与鼓励: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激发学生创造力: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尝试、不断创新,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6. 强化家校合作: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教育合力。

四、赏识教育的成效1.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赏识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

2. 增强学生自信心:赏识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勇敢面对挑战,克服困难。

3.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赏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4. 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赏识教育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5.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赏识教育有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我国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五、结语赏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学生,从赏识学生开始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也不是一味地表扬学生,说学生好话。

教师对学生中存在的某些问题,不一针见血地进行批评,而采用点到为止,以理服人的方式,学生会愉快地接受批评,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人性中最深刻的禀赋是被赏识的渴望。

赏识学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促使其努力进取,化短处为长处而且能以更高的热情去接受新的事物。

一位其貌不扬的女学生经常描眉画眼,因一门心思打扮,影响了学习成绩。

一次上数学课,她又在画妆,我本想好好地批评她一顿,我想了想,说:“一个人打扮华丽而不学无术,一个人相貌平平却满腹经伦,你佩服那一个?”那女生说:“我佩服后者”。

接着我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也是如此。

如果腹中空空,华而不实,上课讲不出来,常讲错,我穿得再好,打扮得再好,同学们还会这么尊敬我,听我讲课吗?”这名女生马上收起了画妆的东西,开始认真地听我讲课,并且以后在我的课堂上,她再也没画妆了,我又多次鼓励她振作起来,忘掉过去,与同学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她的学习成绩提高得非常快。

教师心平气和地与学生讲道理,肯定正确的一面,用自己谦虚诚实的态度感染学生,使他们在言传身教中领悟了道理。

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赏识,而他们中的弱势群体尤其渴望赏识。

诸如一些性格内向,不善于交流,相貌平平,能力一般,沉默寡言,不好表现的学生,他们最容易被周围的人忽视,而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赏识。

教师批评学生,只要坚持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又能对症下药,学生就会愉快地接受批评,达到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