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
人教高中语文 必修五 2.5 滕王阁序典故梳理

《滕王阁序》之典故梳理王勃的《滕王阁序》是一篇典范的骈体文,文章引用典故达三十多处,经梳理归类如下: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
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文章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作者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
1、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
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
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2、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稚是洪州高士,“陈蕃为(豫章)太守……唯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3、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
张令其语。
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
’荀答口:‘日下荀鸣鹤。
’”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4、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120典故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120典故-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120典故(一)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1.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6.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
《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
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
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
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
高中语文专题:经典文学典故

高中语文专题:经典文学典故1.【哀鸿】出自《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看到使者,皆倾诉悲苦,如鸿雁哀鸣之声。
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2.【班马】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撤走。
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国军营里有马的叫声,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
""班马"为离群之马,后多用在送别诗中抒发惜别之情。
如李白的《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3.【比翼鸟】传说比翼鸟只有一只眼、一只翅膀,所以一定要两只鸟在一起才能飞,用来比喻夫妻生活和谐美满。
如唐代白居易的《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4.【首阳采薇】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纣,孤竹国君的儿子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以臣弑君,就拦马谏阻。
商亡之后,二人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最终饿死。
后以此比喻人坚守气节。
5.【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
6.【东篱】出自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后多以"东篱"表现归隐之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适的情致。
7.【东山高卧】东晋谢安辞官隐居东山。
后以"东山高卧"泛指隐居。
如唐代李白的《梁园吟》∶"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
"8.【杜康】相传杜康是周朝时酿酒术的发明者,被称作酒祖。
后以"杜康"作为酒的代称。
如曹操的《短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9.【高山流水】相传春秋时期的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
人教高中语文 必修五 第2单元 滕王阁序陈情表典故

滕王阁序1、徐孺下陈蕃之榻。
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
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结构匀称、节奏整齐。
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西汉梁孝王刘武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课文中说的“睢园”。
彭泽指陶渊明,他曾做过彭泽令,喜欢饮酒,所以说“彭泽之樽”。
文中引用这两个典故,是为了表示在座的宾客好比是当年聚集在睢园(梁园)里的文人雅士一样饮酒赋诗,他们豪爽善饮的气概超过了陶渊明。
3、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这个分句是借诗人曹植、谢灵运来比拟参加宴会的文士。
“邺水朱华”用了曹植的典故。
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
“邺水朱华”两句是写宴会之文,意思是说,参加宴会的文人学士,就像当年的曹植,写出“朱华冒绿池”一般的美丽诗句,其风流文采映照着谢灵运的诗笔,意谓可以和谢灵运相比。
临川,指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这两句直译就是:“向夕阳西下之处远望长安,在云雾缭绕之间遥看吴郡。
”表面上就是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往西可以望见长安,往东可以望见苏州。
但它同时又是用典,还应有深层含义。
表层就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视野开阔,此意可和上文的“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呼应。
含蓄地表达自己象陆机一样少年高才,而同时又流露了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感慨。
5、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南溟”,指南方的大海,出自《庄子•逍遥游》”,“天柱”,传说中的擎天之柱,出自《山海经•神异经》。
天柱,极言其高。
“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两句,通过玄想宇宙的广漠洪荒,来衬托人生的渺小,从而引发下文的感慨。
6、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帝指天帝,阍指守门人。
帝阍就是天帝的守门人。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此“帝”亦指天帝。
帝阍原是屈原辞赋中想象的神灵。
《离骚》:“吾令帝阍开关兮,倚阊阖而望予。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出现的典故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中语文古诗文中出现了许多典故,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典故总结归纳:
1.望庐山瀑布: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比喻看见瀑布的壮丽景色,
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2.江畔独步寻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比喻在困苦的境遇中
寻找快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3.夜泊牛渚怀古: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比喻在旅途中思念故
乡和亲人,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4.登鹳雀楼: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比喻人生如梦,时光易逝,
表达对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5.赤壁怀古: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怀古》,比喻历史兴衰无常,表达对历
史和英雄人物的缅怀之情。
6.青玉案·元夕:出自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比喻人生如梦,时光易
逝,表达对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7.静夜思: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比喻在寂静的夜晚思考人生,表达
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8.登高: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比喻人生如梦,时光易逝,表达对时光
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比喻离别之
情难以割舍,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10.春夜喜雨: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比喻春雨滋润万物,表达对大
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这些典故不仅丰富了古诗文的内涵,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5滕王阁序典故整理

《滕王阁序》典故盘点1、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97-169),名稚,字孺子。
江西丰城人。
东汉时名士,满腹经纶而淡泊名利,时称“南州高士”。
徐孺子小时候就很聪明。
十五岁时来到今丰城、南昌、进贤三县交界的槠山,拜当时著名学者唐檀为师。
唐檀去世以后,徐孺子便在槠山过起长期的隐居生活,一面种地,一面设帐授徒。
他曾一度外出远游,向大儒樊英、黄琼请教,得益非浅,使他成为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之一,受到地方官员多次举荐,但他都谢绝了。
徐稚非常清高自持。
据《资治通鉴》载,徐稚早年拜黄琼为师,可当黄琼做了大官之后,徐稚就主动与黄琼断绝了来往,专心在家务农而不再交游士林。
至黄琼死后,稚往吊之,哭得很伤心,但他不通报姓名,以至在场的人六七千人都不认识他。
东汉名臣陈蕃到豫章做太守(147),立志做一番大事,一到当地就急着找名流徐孺子请教天下大事,随从劝谏应该先到衙门去,结果被他臭骂。
当时徐稚已年过50岁,当陈蕃派人将他从槠山请来时,专门为他准备了一张可活动的床,徐稚来时放下,走后挂起。
因此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把徐稚作为江西“人杰地灵”的代表。
今南昌市有名胜孺子亭,原是徐孺子垂钓之处,为豫章十景之一。
1979年建成孺子亭公园。
这个典故主要是说徐孺子的,因为他是江西人,而陈蕃是河南人,是通过陈蕃的礼贤下士来陪衬徐孺。
顺便说到,将徐孺子称为徐孺是古汉语中的节缩,节缩的目的是为了使结构匀称、节奏整齐。
节缩在古汉语中多用于姓名。
本篇下文还有“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意”是“杨得意”的节缩,“钟期”是“钟子期”的节缩。
2、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
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
西汉梁孝王刘武,刘邦的孙子,文帝的儿子,景帝的同胞兄弟,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
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建了一座很大的梁园,即课文中说的“睢园”。
梁孝王自小享尽荣华富贵,也为保卫汉室江山立下了大功。
平息了七王之乱后,遂在梁国大兴土木。
高中语文必修的成语典故

高中语文必修的成语典故具有传承性、定型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要求服务于社会的语言做相应的发展,自然也就造成了成语的发展和变化。
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语文必修的成语典故,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必修的成语典故篇一:师出无名公元前220xx年,刘邦率军攻占秦都咸阳,推翻秦朝统治。
不久,项羽率大军进入咸阳,杀了秦朗的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
接着,他派人向他所拥立的楚怀王禀报了入秦的情况。
怀王表示,按以前的约定办:谁先打败秦军、攻人咸阳,谁就当秦王。
项羽虽然是后进咸阳的,但他倚仗自己兵马强大,所以自封为西楚霸玉;而将刘邦封为汉王,让他到道路险阻、人烟稀少的巴蜀之地去。
同时,给了楚怀王一个徒有虚名的尊号——义帝。
但不久,又暗中指使人把义帝杀死。
项羽的这些举动,引起了诸侯王的强烈不满。
汉王刘邦领兵到了洛阳,董公对刘邦说:“我听说顺德的昌盛,逆德的灭亡。
没有正当理由,做大事就不能。
项羽无道,杀了他的君王,为天下人所怨。
您乘此率军征伐,四海之内都会仰慕你的德行。
这样,您就同从前的周武王讨伐殷纣王一样,兴的是仁义之师。
”从此,刘邦与项羽进行了长期战争。
高中语文必修的成语典故篇二:始作俑者战国时,有一次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
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
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高中语文必修的成语典故篇三:集思广益公元220xx年,蜀主刘备去世,临死前他把军国大事都托付给了丞相。
(完整版)高中语文课文典故汇总

课文典故搜理1、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文章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文章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了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文章借此表达作者不甘沉沦的思想。
4、今兹捧袂,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作者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6、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中华古今注》说,吴大皇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文章借此夸赞王将军。
7、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
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
文章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8、徐孺下陈蕃之榻: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世人景仰,时陈蕃为豫章太守,平素不接宾客,只待徐孺来访时,放下榻,平日将榻挂起。
文章借此夸赞洪州人物俊美。
9、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
《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
张令共语。
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
'荀答口:‘日下荀鸣鹤。
'”文章借此表现作者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10、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史记?贾谊传》记载,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
作者借此表达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
11、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史记》记载,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了,不能做官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的典故一、出自神话传说的典故1.腾蛟起凤:《西京杂记》卷二说董仲舒梦蛟龙入怀,乃作《春秋繁露》。
又说杨雄作《太玄》,梦见自己吐出凤凰,飞集书上。
《滕王阁序》借此形容孟学士文章.之美。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相传衡山有回雁峰,雁至此就不再南飞,待春而归。
《滕王阁序》.借此说明水边断断续续地传来一阵阵惊寒的雁声。
3.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古代传说广州有水名贪泉,人喝了这里的水就会变得贪婪。
《庄子.外物》记载的处在涸辙里的鲋鱼求救的故事。
《滕王阁序》借此表达不甘沉沦的思想。
4.喜托龙门:传说鲤鱼跳过龙门,就可以变为飞龙。
《滕王阁序》借此表示,由于谒见了名人而抬高了自己的身价。
5.紫电清霜:《中华古今注》说,吴大帝孙权有宝剑六,其二名紫电。
据《西京杂记》卷一云,汉高祖斩白蛇剑,每十二年一加磨,锋刃常莹若霜雪。
6.望帝春心托杜鹃:传说中的古代蜀帝,名杜宇,死后其魂化为杜鹃,又名子规,啼声甚哀。
7.蓝天日暖玉生烟:《长安志》云:蓝天山在长安县求南三十里,其山产玉,又名玉山。
8.沧海月明珠有泪:化用南海鲛人得故事。
《博物志》云: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织,其眼能泣珠。
9.江娥啼竹素女愁:江娥,一本作湘娥,舜之二妃,舜崩,二妃以泪挥竹,竹尽斑。
素女,古代神话中女神,善鼓瑟。
10.女娲炼石补天处:共工氏怒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于是炼五彩石补天。
11.吴质不眠倚佳树:月宫里的吴质,靠在树上不睡觉。
12.乌鸟私情:乌鸟反哺之情。
13.死当结草:《左传.宣公十五年》记载,晋大夫魏武子与临死时,嘱咐他儿子把武子的爱妾杀了殉葬。
魏子没有照办而把她嫁了出去。
后魏子与秦将杜回作战,看见一个老人纬草,把杜回绊倒,杜回因此被擒,魏颗夜梦这个老人,说他是那个再嫁之妾的父亲。
后比喻真心实意地感恩报德。
李密《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14.比干:商朝纣王的叔父。
《史记·殷本经》载,纣王淫乱,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
迺(乃)强谏纣。
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
剖比干,观其心。
15.思舜帝殛鲧用禹之义:鲧因治水无功,被舜杀死;后来舜又用鲧的儿子禹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6.楚杀得臣而文公墓:春秋时楚国大将得臣,带兵同晋文公作战失败,楚成王逼他自杀;晋文公听到了这个消息极为高兴。
17.飞霜六月邹衍:邹衍,战国人。
相传他对燕惠王很忠心,燕惠王却听信谗言把他囚禁了。
他入狱时仰天大哭,正当夏天,竟然下起霜来。
18.东海曾经孝妇冤:事见《汉书·于定国传》,记东海孝妇蒙冤被杀,郡中大旱三年。
19、.凤鸟不至,河不出图,我已矣夫:凤鸟不飞来,黄河不出现八卦图,我要完了。
传说凤鸟在舜的时代和周文公时代出现过。
凤鸟的出现,象征着天下太平,圣主将要出世。
又上古伏羲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上驮着八卦图出现,图的出现,是圣人受命而王的预兆。
20、若敖之鬼馁而:《左传·宣公四年》,楚国令尹子良的儿子越椒长相凶恶,子良的哥哥子文认为越椒长大后会招致灭族之祸,要子良杀死他,子良没有依从。
子文临死时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
21.地崩山摧壮士死: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
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
回到梓潼的时候,看到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
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
22.连理枝、比翼鸟: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
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老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思爱夫妻的比喻。
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
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服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他衣服,结果撑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
不久,两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
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23.虞美人:罂粟科一年生丛生草本花卉,亦称丽春、寒牡丹。
相传此花系西楚霸王项羽爱妾虞姬自刎坟下碧血所化,故有闻虞兮歌而起舞之说。
辛弃疾有诗曰: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
只今草木忆英雄。
亦有英雄惜英雄之意,清代有人以虞姬口吻占诗曰:君王意气江东,贱妾何堪入汉宫。
碧血化为江上草,花开更比杜鹃红。
该诗角度新颖,情切动人。
24.精卫:古代神话。
炎帝的女儿在东南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
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25.碧血:借指为正义事业所流的血。
语出《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流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玉。
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
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
后来也用碧血、苌弘化碧比喻蒙怨而死或忠心不泯。
《窦娥冤》: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朱敦儒《木兰花慢》:化碧海西头,剑履问谁收。
课外补充27.沉鱼春秋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28.落雁汉元帝在位期间,南北交兵,边界不得安宁。
汉元帝为安抚北匈奴,选王昭君与单于结成姻缘,以保两国永远和好。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而去。
一路上,马嘶雁鸣,撕裂她的心肝;悲切之感,使她心绪难平。
她在坐骑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
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29.闭月汉献帝的大臣司徒王允的歌妓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
王允为宣扬他的养女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
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30.羞花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女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
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起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羞花称号由此而来。
31.抱柱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
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
后以喻坚守信约。
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32.金鸡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竖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
后便以多鸡借指大赦令。
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33.烂柯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他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
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
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个都不在世了。
后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二、出自历史故事的典故34.龙光射牛斗之墟:《晋书.张华传》记载:牛、斗二星之间常现紫气,张华请南昌人雷焕来看,雷焕说那是宝剑的光芒上通于天。
后来果然在南昌的丰城地下掘出了双剑,一名龙泉,一名太阿。
宝剑出土后,星间紫气也消失了。
《滕王阁序》借此来夸赞洪州地方很灵异。
35.徐孺下陈蕃之榻:《后汉书.徐稚传》记载:徐孺,名稚,字孺子,南昌人,东汉时名士,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
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专为徐孺设置一塌,平时挂起,只有徐孺来访才放下。
36.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日下,指京都,云间,指江苏松江。
《世说新语。
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张华)坐。
张令其语。
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
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
’荀答口:‘日下荀鸣鹤。
’《滕王阁序》借此表现期望自己被召见的心志。
37.奉宣室以何年,屈贾谊于长沙:《史记。
贾谊传》记载,贾谊曾任太中大夫,对当时国家大事多所建议,一时深受器重,后受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
汉文帝时,贾谊迁谪长沙,四年后,文帝把他征回长安,召见于宣室。
38.冯唐易老:冯唐,经常因为这样几篇文字而被人提到:其中一篇是初唐四杰之一的少年天才王勃所作的《滕王阁序》,在这篇传世杰作中,王勃发出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感慨;一篇是苏轼的《江城子/江神子密州出猎》中的一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也提到冯唐此人;还有一篇是左思在《咏史》中所叹: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冯唐以孝行著称于时,被举荐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
汉文帝说:我就得不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如果有这样的将领,我难道还忧虑匈奴吗?冯唐说:臣诚惶诚恐,我想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不会任用他们。
汉文帝大怒,起身回宫。
过了好长一会儿,才又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
我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惩罚太重。
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
文帝听了冯唐的劝谏很高兴,当天就让他拿着汉节出使,前去赦免魏尚,重新让魏尚担任云中郡郡守,冯唐也被任命为车骑都尉,掌管中尉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
汉景帝即位,让冯唐去做楚国的丞相,不久又被免职。
汉武帝即位后,征求贤良之士,众人举荐冯唐。
冯唐这年已90多岁,不能再做官了,于是任用他的儿子冯遂做了郎官。
39.李广难封:李广千百年来,李广成为怀才不遇的典型,而王维更是以一句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作为这场两千年前的封侯之争的结论。
《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其先曰李信,秦时为将,逐得燕太子丹者也。
故槐裏,徙成纪。
广家世世受射。
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
广从弟李蔡亦为郎,皆为武骑常侍,秩八百石。
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而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及孝景初立,广为陇西都尉,徙为骑郎将。
吴楚军时,广为骁骑都尉,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
以梁王授广将军印,还,赏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