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
孝敬父母主题班教案三篇

孝敬父母主题班教案三篇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1“孝敬父母”主题班会目标:1让学生知道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及应有的家庭责任感。
2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关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重点:懂得孝敬父母是子女在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过程:一说话引入1同学们,大家知道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敬父母是子女在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是子女的天职和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却有不少人丧失良知,未能很好地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
2讲述报纸上《七旬父母将五名子女告上法庭》的事情。
3听了这真实的事例后,你们有什么感想,你认为他们做得对吗?为什么?二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2投影出示《新三字经》① 学生齐读“为人子,方少时。
尊长辈,习礼仪。
能温席,小黄香。
爱父母,意深长。
亲养儿,多辛苦。
报春晖,寸草心。
②让学生讲《小黄香》的故事。
3老师作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感情。
是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并花费了不少血汗和汗水将我们哺育成人。
若没有父母的悉心照料和苦心教导,我们能够茁壮成长吗?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作为子女的是怎样报答也报答不完的。
三应该怎样孝敬父母1出示《新三字经》,齐读“孝父母,不能忘。
爱父母,生孝情。
存孝意,献孝心。
父母心,知体谅。
心里话,不隐瞒。
求上进,父母安。
孝父母,不能忘。
” 2结合《新三字经》小组讨论。
3说说怎样孝敬父母。
四自我反省及今后做法1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些不足之处今后如何改正。
2根据平时的观察,表扬班上孝敬父母的好同学。
3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
(可有《花木兰代父从军》,《朱德总司令孝敬父母》,《陈毅外长爱母亲》,《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之一——杜瑶瑶的故事》,《争孝》等) 五总结1通过今节班会课的讨论,大家应该知道了对父母的养肓之恩要报答,要懂得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2班会目的:根据学校政教处关于开展公民道德教育的活动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
《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

《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通用6篇)《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篇1教案(二) 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教学背景〗1、国家教育部去年颁布了《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学校抓住不同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其重点教育内容之一。
“孝道”历来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最基本的内容,也是中国传统美德中做人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教育大纲》的要求,对于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教育。
2、如今的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一来到世上就被父母当成掌中宝呵护着,认为父母给儿女做牛做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不明白父母对自己的希望和期待;他们总觉得父母唠叨、麻烦,埋怨父母不理解自己,却从来不会从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那就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的思想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教学目的〗1、让学生了解父母之爱,感受父母之情,体验亲情的无私和伟大,即让学生懂得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2、让学生学会如何去理解父母、尊敬父母、体谅关心父母,与父母和谐相处,从现在做起从点滴以实际的行动孝敬父母,即让学生懂得怎样去孝敬父母。
〖教学重点〗怎么样孝敬父母〖教学过程〗一、听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创设情境导入主题附歌词: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他)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离不开,咱的妈。
你身在(那)他乡住有人在牵挂,你回到(那)家里边有人沏热茶,你躺在(那)病床上有人(他)掉眼泪,你露出(那)笑容时有人乐开花,啊,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问:为什么不管你多富有,无论你官多大,到什么时候也不能忘?引出主题:孝敬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孝敬父母二、感受父母崇高、无私和伟大的爱: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感念亲恩)a、初步感受1、让学生看图片,认识两个人:父亲,母亲。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通用10篇)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篇1活动目的:从国学经典中挖掘有用题材,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教育,即懂得知孝。
教育和教诲学生孝顺父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做起。
活动形式:讲故事问问题行动要求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孩子们,是谁把你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又是谁把你们养了这么大?在这十年中,父母为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艰辛与心血啊!你能说说父母为了你所做的一些让你感动的事吗?二、问卷小调查。
三、以后你打算怎样做?相机引出主题班会。
四、你对“孝顺”一词如何理解?1、古代孝顺父母的含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2、现代孝顺父母的含义:孝顺,就是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五、你认为什么是孝顺父母?(学生回答)六、看看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二十四孝”故事两则)(一)、故事一:亲尝汤药(二)、故事二:卧冰求鲤(三)、学生谈谈心中的感受七、全班同学诵读以下孝顺父母的名言警句: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八、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孝顺父母的?(学生回答,引导:你每天都为父母做过些什么?)九、教师总结:孝敬父母从点滴做起‘并不是轰轰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
作家毕淑敏曾言孝心无价。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色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好字。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孝老爱亲》主题班会教案内容通过队会活动,激发队员从小树立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好习惯。
《孝老爱亲》班会1一、指导思想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__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主要内容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先锋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小小真心话。
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2、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
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
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
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3、各班组织学生代表慰问敬老院孤寡老人。
三、总体要求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
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
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孝老爱亲》班会2一、活动背景:如今的少年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长辈呵着护着,从不知生活的艰辛劳累,不知长辈的希望和期待。
2024年《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通用

2024年《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道德与法治》教材第九单元“家庭·学校·社会”中的第二章“孝敬父母”,具体内容包括:孝敬父母的意义、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的方法和途径。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意义,认识到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2. 使学生掌握如何孝敬父母的基本方法和途径,提高家庭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敬长辈的良好品质,增强道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孝敬父母的含义,并将孝敬父母付诸实践。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孝敬父母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培养家庭责任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随堂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孝敬父母的感人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孝敬父母的意义。
2. 理论讲解:讲解孝敬父母的意义、如何孝敬父母,以及孝敬父母的方法和途径。
3. 例题讲解:分析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孝敬父母的具体表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如何孝敬父母,并进行课堂分享。
5. 实践环节: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1. 《孝敬父母》2. 内容:(1)孝敬父母的意义(2)孝敬父母的方法和途径(3)实践孝敬父母的具体行动七、作业设计(1)如何孝敬父母?(2)你打算如何将孝敬父母付诸实践?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孝敬父母观念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孝敬父母主题活动,将孝敬父母的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上的孝敬父母典型事迹,进行情感教育。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孝敬父母的含义,并将孝敬父母付诸实践。
2024年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

2024年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主题:做个孝顺的孩子一、课堂导入(约10分钟)1. 导入视频:播放一段相关的孝敬父母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到孝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提问引导:老师提问学生们是否知道什么是孝顺,孝顺的表现方式有哪些?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同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二、课堂讲解(约15分钟)1. 孝顺的定义:解释什么是孝顺,解释孝顺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 孝顺的表现方式:- 尊敬和顺从父母: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决定,对家长有礼貌并顺从其要求。
- 关心和照顾父母:关心父母的健康和生活需求,主动为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 学业上的努力: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让父母引以为傲。
- 尊重家庭价值观:遵守家庭规定和价值观,不违背家庭的原则和价值观。
- 经济上的承担:适当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尽自己的能力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
三、小组讨论与分享(约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孝顺案例进行讨论。
案例包括对父母的孝顺表现,以及这种表现带给父母和孩子本身的影响。
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3. 老师对每个案例给予点评,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孝顺程度。
四、情景表演与讨论(约20分钟)1.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情景表演,表演关于孝顺的场景,例如父母生病时的照顾、考试成绩不理想时的坦诚与反思等。
2. 每个小组表演完毕后,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3. 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建议。
五、小结与回顾(约10分钟)1. 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并总结出如何做个孝顺的孩子的关键要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关心和孝顺父母,践行所学的知识。
六、课后作业(约5分钟)1. 学生回家后,用书面形式写一篇《我的孝顺经历》,记录自己在生活中对父母的孝顺行为,以及这些行为给自己和父母带来的影响。
2. 下节课学生可以进行分享,相互交流孝顺的经历和学习成果。
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活动精品教案5篇

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主题班会活动精品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来自《思想品德》教材第四章“家庭与孝敬”,具体涉及第三节“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我们将详细学习父母对子女养育之恩,探讨如何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感激和孝敬,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之爱伟大,培养他们感恩意识。
2. 培养学生孝敬父母优良品质,将其内化为日常行为。
3. 引导学生学会以实际行动表达对父母感激之情,促进家庭和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感恩与孝敬父母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重点:理解父母之爱,培养感恩意识和孝敬父母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资料、卡片、黑板。
2. 学具:学习笔记、彩色笔、作业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父母无私奉献视频,引起学生对父母之爱共鸣,导入主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让学生分享父母关爱自己实例,引导他们体会父母之爱。
b. 通过讲解教材内容,让学生解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c. 分析现代社会孝敬父母表现形式,强调实际行动重要性。
3. 例题讲解:a. 出示关于孝敬父母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思考。
b. 逐个讲解例题,强调解题思路和关键点。
4. 随堂练习:a.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b. 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解答他们在练习过程中遇到问题。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并进行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父母之爱——感恩、孝敬2. 孝敬父母实际行动:a. 关心父母身体健康b. 帮助父母分担家务c. 尊重父母意见,学会与他们沟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感恩父母,孝敬父母”作文。
b. 设计一份“孝敬父母行动计划”,包括具体行动、时间、效果等。
2. 答案:a. 学生作文示例:描述自己如何从生活中小事做起,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b. 孝敬父母行动计划示例: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小事,如倒杯水、捶背等。
2024孝顺主题班会教案内容

2024孝顺主题班会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深刻理解孝顺的内涵,树立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的意识。
2.培养学生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3.引导学生将孝顺理念融入日常生活,践行孝顺行为。
二、教学重点1.理解孝顺的内涵。
2.培养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3.践行孝顺行为。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孝顺的内涵。
2.如何让学生将孝顺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学准备1.PPT课件2.视频素材3.小组讨论话题4.课后实践任务五、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一段关于孝顺的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孝顺的氛围。
(2)引导学生分享视频中的感人瞬间,引发学生对孝顺的思考。
2.主题讲解(1)讲解孝顺的内涵,让学生明白孝顺不仅仅是听话、孝顺父母,还包括关爱、体贴、尊重等方面。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孝顺的具体表现,如:为父母分担家务、关心父母健康、陪伴父母等。
3.小组讨论(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孝顺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
(2)讨论话题示例:a.你认为孝顺父母最重要的是什么?b.你在生活中是如何孝顺父母的?c.你觉得如何在现代社会践行孝顺?4.分享讨论成果(1)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对分享内容进行评价和补充。
5.课后实践任务(1)布置课后实践任务:为父母做一件孝顺的事情,并记录下来。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孝顺,传递正能量。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视频、讨论、实践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孝顺的内涵,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学生在讨论环节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和经验,提高了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4.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情况,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高教学效果。
七、教学延伸2.结合中国传统节日,举办孝顺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承孝顺精神。
本节课以孝顺为主题,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孝顺的内涵,培养了关爱父母、感恩父母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个孝顺的孩子主题班会课教案
活动目的:
从国学经典中挖掘有用题材,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养成习惯教育,即懂得知孝。
教育和教诲学生孝顺父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做起。
活动形式:
讲故事问问题行动要求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孩子们,是谁把你们带到这个世界上的?又是谁把你们养了这么大?在这十年中,父母为你们的成长付出了多少艰辛与心血啊!你能说说父母为了你所做的一些让你感动的事吗?
二、问卷小调查。
三、以后你打算怎样做?相机引出主题班会。
四、你对“孝顺”一词如何理解?
1、古代孝顺父母的含义: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
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2、现代孝顺父母的含义:孝顺,就是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
五、你认为什么是孝顺父母?
(学生回答)
六、看看古人孝顺父母的故事:(“二十四孝”故事两则)
(一)、故事一:亲尝汤药
(二)、故事二:卧冰求鲤
(三)、学生谈谈心中的感受
七、全班同学诵读以下孝顺父母的名言警句: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
八、日常生活中,你是怎样孝顺父母的?
(学生回答,引导:你每天都为父母做过些什么?)
九、教师总结:孝敬父母从点滴做起‘并不是轰轰烈烈才是孝敬父母的。
作家毕淑敏曾言孝心无价。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也许是一顶纯黑色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本上的一个好字。
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个野果一朵小花。
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在“孝”的天平上是等价的。
十、在歌曲《感恩的心》中结束这次班会活动。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