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学案

合集下载

第4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学案

第4节离子反应第1课时学案

第4节《离子反应》学案【目标要求】(1)了解离子反应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2)能正确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并能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新知探究】1、离子反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如果离子之间结合能生成、或(挥发性物质),或者离子参与反应,本质是使溶液中某种或某些离子浓度,就会发生离子反应。

1、生成沉淀①Na2SO4溶液与Ba(OH)2溶液: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②MgCO3与NaOH溶液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③澄清石灰水与Na2CO3溶液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2、生成弱电解质④CH3COONa溶液与盐酸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⑤NH4Cl溶液与NaOH溶液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3、生成气体⑥NH4Cl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⑦Na2CO3溶液与盐酸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⑧盐酸与锌粒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⑨KI溶液与溴水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0电解饱和食盐水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1Cu、Zn放到硫酸铜溶液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12FeCl2溶液与酸性KMnO4溶液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典型例题】例题1、试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CuCl2溶液与Na2S溶液②、NH4Cl溶液与稀NaOH溶液③、NH4Cl溶液与稀NaOH溶液加热④、FeCl3溶液与Fe练习:试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①、锅炉水垢中Mg(OH)2的生成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③、CH3COONa溶液与稀H2SO4④、石灰乳与Na2CO3溶液例题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碳酸钡与盐酸反应2H+ + CO32- = H2O + CO2↑B.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硫酸混合Ba2+ + SO42- + H++ OH-= BaSO4↓+ H2OC.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l2 + 2OH- = Cl- + ClO-+ H2O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CO2 + Ca(OH)2 = CaCO3↓+ H2O例题3、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 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Al3+Na+NO3-Cl- (B) K+Na+Cl-NO3-(C) K+Na+Cl-AlO2- (D) K+NH4+SO42-NO3-【课堂检测】1、下列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化学高中离子反应教案设计

化学高中离子反应教案设计

化学高中离子反应教案设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掌握离子反应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3.能够正确地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教学重点:
1.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

2.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1.掌握离子反应的相关规律和原理。

2.能够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

教学准备:
1.黑板、彩色粉笔。

2.教材中有关离子反应的知识点。

3.实验材料和化学试剂。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实例或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离子反应的概念和过程。

2.讲解:简要介绍离子反应的定义和特点,解释离子反应的基本过程和步骤。

3.示范:通过实验或者实例,演示离子反应的过程,并指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4.练习:让学生进行相关练习,培养学生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的能力。

5.讲评:对学生练习的结果进行讲评,并指出错误和改正方法。

6.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离子反应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后续:
1.巩固:通过相关练习和实验,巩固学生对离子反应的理解。

2.拓展:引导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离子反应的知识,拓展他们的学习深度和广度。

3.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加深他们对离子反应的认识和理解。

离子反应学案1

离子反应学案1

江苏省口岸中学2012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专题二第一单元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本专题共2课时)第一课时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电离、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使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和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使学生能正确书写简单的离子方程式。

4.使学生掌握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

【知识体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凡是在或在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叫做电解质。

非电解质:在和在状态下都不能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注意:⑴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是指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⑵电解质一定是指本身含有离子或能生成离子的化合物。

有些化合物水溶液能导电,但溶液中离子不是它本身电离产生的,不属于电解质,而是非电解质。

如CO2、SO2、SO3、NH3等,但它们与水反应生成的产物H2CO3、H2SO3、H2SO4、NH3·H2O本身能电离,是电解质。

⑶“熔化或溶解于水能否导电”是判断化合物是否是电解质的依据,只要具备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对于一些难溶物质(如BaSO4),由于溶解度太小,很难测出溶液的导电性,但将BaSO4熔化成液态时,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能导电,它们是难溶的电解质。

⑷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该条件必须满足能使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即“溶解于水或熔化状态”。

其中熔化状态是指金属氧化物、碱、盐等离子化合物的熔化状态,而不是指硫酸、氯化氢等共价化合物的熔化状态。

另外溶液也必须是物质的水溶液,而不是其他溶剂的溶液,如NaOH溶于甲苯得到的溶液就不能导电。

⑸一切酸碱盐都是电解质,乙醇、蔗糖,甘油等大多数有机物都是非电解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强电解质:在能的电解质。

弱电解质:在只有的电解质。

⑴离子化合物(如强碱和大部分盐类)及某些(如强酸)为强电解质,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弱酸、弱碱、极少数盐类)为弱电解质。

离子反应学案-最新公开课

离子反应学案-最新公开课

课题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学案(一)班别: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认识一些常见的强弱电解质;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从电离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3、了解非电解质的概念,懂得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4、掌握强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书写。

学习重点、难点:电解质的概念,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导学过程】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是因为它们在溶液中发生了,产生了。

想一想:什么是电离?物质发生电离需要什么条件?是不是所有物质都能够电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叫做电解质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叫做非电解质马上行动:一、讨论分析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是非电解质?①金属铜②固态NaCl ③SO3④H2SO4⑤碳棒⑥酒精水溶液⑦KOH溶液⑧蔗糖⑨ KOH ⑩MgO电解质:非电解质:二、铜片、石墨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SO3的水溶液能导电,SO3是电解质吗?归纳总结: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研究的是,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②电解质导电是有条件的,即电解质必须在或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④酸、碱、大部分盐和活泼金属氧化物是电解质⑤非金属氧化物、大部分有机物为非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试一试: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下列物质的电离HCl— H2SO4—NaOH — Ba(OH)2—MgCl2 — NH4Cl—归纳:酸、碱、盐定义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电离时能生成和的化合物叫做盐[思考与交流]1.NaHSO4溶液能电离出H+和Na+,NaHSO4属于酸吗?练习:1、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该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硫酸 B.干冰C.蔗糖 D.硫酸钡2、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书写错误的是()A.Ca(OH)2=Ca2++2OH—B.NaOH=Na++O2—+H+=H++Cl— D.K2SO4=2K++SO4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C.硫酸钡难溶于水,但硫酸钡属于电解质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部分电离,故二氧化碳属于电解质4、下列物质的导电性能最差的是()A.熔融氢氧化钠 B.石墨棒C.盐酸溶液D.固体氯化钠5、向Ba(OH)2溶液中逐滴滴入稀H2SO4,则溶液的导电能力()A.逐渐变小 B.先变大后变小C.逐渐增大D.先变小后变大6、在溶液导电性实验中,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硫酸至过量,开始时灯泡由明变暗了,但后来又重新变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B.溶液的导电性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有关C.灯泡最暗时溶液中无自由移动的离子D.往氢氧化钡溶液中滴加盐酸与滴加硫酸时现象相同7.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CO2 B.Cl2 C.BaSO4 D.NaOH溶液8.电解质是()A.导电性很强的物质B.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C.可溶性盐类D.在溶于水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9.下列电离方程式错误的是()A.NaHSO4Na++H++SO42-B.NaHCO3Na++H++CO32-C.MgCl2Mg2++Cl2- D.Ba(OH)2Ba2++2OH-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熔融态的氯化钠能导电,所以氯化钠是电解质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C.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硫是电解质D.将硫酸钡放入水中不能导电,所以硫酸钡不是电解质作业:1、课本P33-P34第1、3 、4题做在书上P34第8题做在作业本。

2023年《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3篇

2023年《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3篇

2023年《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3篇《离子反应》教学设计1一、设计思路: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对溶液的导电性,电解质、复分解反应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知道了电解质在溶液中能电离出离子,知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离子反应及其条件的探讨,在进行--时,充分利用探究实验的功效,采用实验、观察、思考与交流等方式,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掌握好本课时的内容。

这样做,一方面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实验使学生的认识经历感性认识再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的认识有了一个飞跃,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意识。

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实验探究的方法,掌握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获得知识,让学生体验科学知识获得和形成的过程与方法,体会成功的获得知识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发生的条件四、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六、教学准备1、实验仪器:试管、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

2、实验药品:0.5mol/lcuso4溶液、0.5mol/lnacl溶液、0.5mol/lna2so4溶液、0.5mol/lbacl2溶液、1mol/lnaoh溶液、1mol/lhcl溶液、0.5mol/lna2co3溶液3、学生准备:2人为一组,用最优化组合配置。

4、本节课设置在化学实验室中上,分组提供实验仪器和药品。

5、学生每人一分学案七、教学过程【引入】三国时期,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蜀军由于误饮哑泉水、个个不能言语,生命危在旦夕,巧遇老叟,指点迷津——饮用万安溪安乐泉水、终于转危为安,渡过难关,哑泉水为何能致哑,万安溪安乐泉水又是什么灵丹妙药呢?原来哑泉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人喝了含铜盐较多的水就会中毒。

新教材高中化学 2.2 离子反应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化学 2.2 离子反应学案(1)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2.2 离子反应1、理解溶液中电解质之间的反应其实质是离子反应2、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理解离子方程式实际可以代表一类反应1、能正确的将化学方程式改为离子方程式;2、能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初中学习的常见可溶盐有,常见的沉淀有。

将氯化钾和硝酸钠的固体分别溶于水,得到两者的溶液,再将两个溶液混合,最后将混合后的溶液蒸干,我们将得到什么固体呢?结果:原因(学习后填写):实验1-3:向盛有2mL Na2SO4溶液的试管中加入2mL BaCl2溶液,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填写下表。

分析现象Na2SO4和BaCl2的电离方程式混合前两溶液中的离子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实际上发生过程为。

1、离子反应的概念:2、离子方程式: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以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的反应为例)(1)写出化学方程式:;(2)将易溶于水且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其余物质仍以化学式表示:;电解质的拆分是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关键,在拆分时一定要注意以下问题:①。

②。

③。

(3)删去方程式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并将方程式化成最简:(4)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练习】根据上面的书写步骤,请同学们交流讨论填写下表:通过上述的改写过程,需要同学们在书写离子方程式的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1)可能出现某一侧所有物质均不能拆分的情况,例如③中所有生成物均不能拆分。

(2)一定要将方程式的系数化到最简,例如⑤⑧⑨。

【练习】将下面的化学方程式改为离子方程式:(1)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2)3Cu + 8HNO3 = 3Cu(NO3)2+ 2NO↑ + 4H2O上面两个方程式说明,离子反应还要注意的有:(1)同一侧的相同离子要合并,例如反应(1)中的H+。

(2)删去方程式两边的相同离子的时候,可能出现两边系数不同,只能删去一部分的情况,例如反应(2)中的NO3-。

高中化学 离子反应学案

高中化学 离子反应学案

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1.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2.知道酸、碱、盐的概念二、预习内容1概念:(1)在条件能导电的,称作电解质。

(2)在条件下都不能导电的,称作非电解质。

(3)有的化学反应称为离子反应.(4)电离方程式:。

2.写出下列各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1)H2SO4(2)Ba(OH)2(3)(NH4)2SO43.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电离时叫做酸。

电离时叫做碱。

电离时叫做盐。

三、提出疑惑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课内探究学案一、学习目标1、掌握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2、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并能熟练书写电离方程式。

3、从电离的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学习重难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

二、学习过程(一):电解质、非电解质【问题1】下列哪些物质能导电?结论与原因:①金属单质_________(填能、不能)导电,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固体及酒精________(填能、不能)导电,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NaCl、KNO3、NaOH在干燥的固体时不导电,而溶于水后却能导电了呢?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2】①上述表格中的氯化钠晶体、硝酸钾晶体、烧碱固体、大理石还有什么方法能使其导电?为什么?①葡萄糖固体熔化后能导电吗?为什么?小结: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讨论:下列物质哪些是电解质?哪些能导电?①金属铜①固态NaCl ①CO2①H2SO4①碳棒①酒精①KOH 晶体①熔融状态的KNO3①葡萄糖①氨气能导电的物质有:电解质有:结论:①:酸、碱、盐都是电解质①:单质、混合物不是化合物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①:CO2、氨气、SO3不是电解质,其水溶液虽然能导电,是其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导电。

一轮复习学案:2.2离子反应(第1课时

一轮复习学案:2.2离子反应(第1课时

一. 内容及其解析1.本节课要复习的内容是:电解质、非电解质与强弱电解质两个基本概念,以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解析: 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浓度大小(包括溶液酸碱性)的比较、离子反应能否发生、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等问题是高考久考不衰的热点。

这是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在今后的高考中仍将继续,在题量、题型、分值和难度上将保持相对稳定,一般不会有大的变动。

二. 考纲要求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考纲解读:本节知识常以选择题的方式对强弱电解质的判断、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进行考查。

在《考试大纲》中,它主要涵盖以下基本要求1、基本概念的应用2、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3、能应用离子的化学性质,书写新情境下的离子方程式。

因为中学化学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绝大多数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大多属于离子反应,所以有关离子反应的内容,在高考的各类题型(选择、填空、计算)中均有出现,每年必考,久考不衰,并且每年所占分值比例均很大。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通过复习,加深对电解质、非电解质与强弱电解质、离子反应概念和反应条件的认识,复习时注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弄清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才能准确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要能熟练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才能强化对离子方程式正误的判断,并通过适当练习巩固该部分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一)教学基本流程知识梳理→例题精析→目标检测(二)教学情景第I课时问题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比较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比较定义相同点不同点实例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都是化合物一定条件下能电离产生离子NaCl、H2SO4、NaOH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不能电离,不能导电蔗糖、酒精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强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部分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强酸:HCl、H2SO4、HNO3、HBr、HI、HClO4 ……………强电解质强碱:NaOH、KOH、Ba(OH)2 ………………大多数盐(含难溶盐):NaCl、CaSO4、KNO3、BaSO4、AgCl …………弱酸:HF、HClO、H2SO3、H2CO3、H3PO4、CH3COOH、……弱电解质弱碱:NH3·H2O、Cu(OH)2、Fe(OH)3、………………少数盐:Pb(CH3COO)2…………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子反应(第一课时)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电离、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懂得区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2、从电离角度理解酸、碱、盐的本质;
3、准确书写酸、碱、盐电离方程式;
4、能运用电解质的知识分析并关注身边中的化学问题。

【学习重点难点】:
电离及电解质的概念,电解质判断,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温故知新】
上一节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物质可以分为和,纯净物又可以分为和,当按化合物当按性质来分时,可分为为、、、等。

【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一位同学用音乐卡检测NaCl晶体、NaCl溶液、NaOH溶液、盐酸、酒精溶液是否能导电?并思考原因是什么?
温馨提示: 1.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2.测不同物质时铜片均需用蒸馏水洗涤,并用滤纸擦干。

完成实验探究后填写下表:
【问题探究】
1、NaCl晶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晶体中→离子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
2、NaCl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是:
3、熔融NaCl能否导电呢?原因是:
4、酒精溶液不能导电的原因:
一、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1、电离
(1)定义:
(2)电离条件:
2、电解质
(1)定义: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
(2)类别:
(3)导电条件:
(4)导电的本质:
3、非电解质
(1)定义:在水溶液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
(2)类别:
巩固训练:根据定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铁能导电,所以铁是电解质;液溴不能导电,它是非电解质。

② MgCl2溶液能导电,MgCl2溶液是电解质。

③ 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④ BaSO4难溶于水,是非电解质。

⑤液态HCl不能导电, HCl不是电解质。

⑥CaO溶于水能导电, 不是本身发生电离,但它是电解质。

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或非电解质的启示:
4、电离方程式:表示电解质电离过程的式子。

HCl = H+ + Cl- NaOH = Na+ + OH-
MgCl2 = Mg2+ + 2Cl- Na2SO4 = 2Na+ + SO42-
【问题探究】:书写电离方程式应注意什么问题?
书写电离方程式诀窍:
巩固训练:请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并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和盐。

5、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和盐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的化合物。

HNO3 H2SO4
碱: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的化合物。

KOH B a(O H)2
盐:电离时生成的化合物。

(NH4)2CO3 KClO3
温馨提示:弱酸的酸式酸根不可拆:
例如:NaHSO4 = Na+ + H+ + SO42-
NaHCO3 =
【问题探究】NaHSO4溶液能电离出H+和Na+,NaHSO4属于酸吗?
【化学与生活】
谨防电解质流失伤身体
在天气特别闷热的条件下,不仅需要预防中暑,更重要的是要防止人体内电解质流失,损害心、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运动后大量出汗,如果单纯补充水分,会事与愿违,越喝越渴,即达不到补水的目的,甚至会导致体温升高,小腿肌肉痉挛,昏迷等“水中毒”症状的发生,因此除了需要补充水分,更需要补充适当的电解质,以维持体内电解质的平衡。

运动后要喝电解质饮料——运动饮料,它不仅解口渴,更解体渴!
【学以致用】
1、以下有10种物质: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④氨气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⑧氯化钠⑨硫酸钡⑩氯气。

请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将以上物质进行分类。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所以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3、下列电离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Al2(SO4)3= 2Al3+ + 3SO42-
B.NaHSO3 = Na+ + HSO3-
C.HI = H+ + I-
D.Na2CO3 = Na+ + CO32-
4、实验表明,BaSO4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其导电的实质原因是()
A.是电解质
B.存在离子
C.存在电子
D.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5、下列物质中导电能力最差的是()
A.熔融的氢氧化钠
B.石墨棒
C.盐酸
D.氯化钾晶体
6、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一组是 ( )
A.CO2、SO2、HCl B.H2SO4、K2O、BaSO4 C.H3PO4、H2O、Cu D.NH3、CH4、NaCl
7、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CH3COOH
B.H2SO4
C.Cl2
D.SO2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 和Cl-
B.固体硫酸钠不能导电,所以它是非电解质
C.纯水几乎不导电,所以水是非电解质
D.蔗糖在水溶液或熔化时都不导电,它是非电解质
9、下列物质能导电的是(),属于电解质的是()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①铁②氯化钠溶液③KOH ④H2SO4⑤KOH水溶液
⑥干冰⑦蔗糖⑧熔融状态的KNO3⑨CaO
【课后作业】
1、家庭趣味小实验:把水、食醋、碱面或食盐溶液分别倒入杯中,自制电解质溶液导电装置。

2、了解更多电解质的用途,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化学与生命!
3、完成《教材完全解读》相关练习。

4、复习课本后面溶解度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