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完整版
铜、银、锌、镉、汞

铜、银、锌、镉、汞实验目的1.试验并了解ds 区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及对热稳定性2.了解铜、银、锌、镉、汞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的特征3.了解Cu(Ⅱ)与Cu(Ⅰ),Hg(Ⅱ)与Hg(Ⅰ)的相互转化条件4.了解铜、银、锌、镉、汞的离子鉴定实验提要ds区元素包括铜、银、锌、镉和汞。
它们的价电子层结构分别为(n-1)d10ns1和(n-1)d10ns2。
在化合物中常见的氧化值。
铜为+2 和+1,银为+1,锌和镉为+2,汞为+2 和+1。
这些元素的简单阳离子具有或接近18e的构型。
在化合物中与某些阳离子有较强的相互极化作用,成键的共价成分较大。
多数化合物较难溶于水,对热稳定性较差,易形成配位化合物,化合物常显不同的颜色。
例如,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均较难溶于水,且易脱水变成氧化物。
银和汞的氢氧化物极不稳定。
常温下即失水变成Ag2O(棕黑色)和HgO(黄色)。
黄色HgO加热则生成桔红色HgO变体。
Cu(OH)2、Zn(OH)2和Cd(OH)2在常温下较稳定,但受热亦会失水成氧化物。
浅蓝色Cu(OH)2在80℃失水成棕黑色CuO,白色Zn(OH)2在125℃开始失水成黄色(冷后为白色)的ZnO,白色Cd(OH)2在250℃变成棕红色的CdO。
Zn(OH)2呈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Cu(OH)2呈较弱的两性(偏碱),Cd(OH) 2和Hg(OH)2(HgO)呈碱性,而AgOH为强碱性。
Cu2+、Ag+、Zn2+、Cd2+、Hg2+与Na2S溶液反应都生成难溶的硫化物,即CuS(黑色),Ag2S(黑色),ZnS(白色),CdS (黄色)和HgS(黑色)。
其中HgS可溶于过量的Na2S,与S2−生成无色的HgS22−配离子。
若在此溶液中加入盐酸又生成黑色HgS沉淀。
此反应可作为分离HgS的方法。
根据ZnS、CdS、Ag2S、CuS和HgS溶度积大小,ZnS可溶于稀酸,CdS溶于6mol•L−1HCl 溶液,Ag S和2 CuS溶于氧化性的HNO3,而HgS溶于王水。
ds区元素

1ds区元素1.1 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铜和银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Cu(Ⅰ)和Cu(Ⅱ)的相互转化。
(2)掌握锌和汞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Hg(Ⅰ)和Hg(Ⅱ)的相互转化。
(3)了解镉的重要化合物性质。
(4)了解含汞、镉废水的处理。
ds区元素包括铜族元素(铜、银、金)和锌族元素(锌、镉、汞)。
这两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与其它过渡元素有所不同,为(n-1)d10n s1~2。
由于它们的次外层d能级有10个电子(全满结构),而最外层的电子构型又和s区相同,所以称为ds区。
1.2 铜族元素通性和单质1.2.1概述ⅠB族元素包括铜(Cu)、银(Ag)、金(Au)三种元素,通常称为铜族元素。
铜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n-1)d10n s1。
最外层与碱金属相似,只有1个电子,而次外层却有18个电子(碱金属有8个电子)。
因此与同周期的ⅠA族元素相比,铜族元素原子作用在最外层电子上的有效核电荷较多,最外层的s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比碱金属元素原子要强得多,所以铜族元素的电离能比同周期碱金属元素显著增大,原子半径也显著减小,铜族元素单质都是不活泼的重金属,而相应的碱金属元素的单质都是活泼的轻金属。
表 1.2-1 碱金属与铜族元素比较自然界的铜、银主要以硫化矿存在,如辉铜矿(Cu2S),黄铜矿(CuFe S2),孔雀石[Cu2(OH)2C O3]等;银有闪银矿(Ag2S);金主要以单质形式分散在岩石或沙砾中,我国江南、甘肃、云南、新疆、山东和黑龙江等省都蕴藏着丰富的铜矿和金矿。
铜族元素密度较大,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小,导电性好,延展性好,尤其是金。
1克金可抽3公里长的金丝,可压成0.1微米的金箔,500张的总厚度比头发的直径还薄些。
金易生成合金,尤其是生成汞齐。
铜是宝贵的工业材料,它的导电能力虽然次于银,但比银便宜得多。
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铜用在电器、电机和电讯工业上。
铜的合金如黄铜(Cu-Zn)、青铜(Cu-Sn)等在精密仪器、航天工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ds区铜族与锌族元素

M+(g)
M2+(g)
/(kJ ·mol–1) /(kJ ·mol–1)
铜 Cu 3d104s1 1.90
-582
-2121
银 Ag 4d105s1 1.93
-485
-
金 Au 5d106s1 2.54
-644
-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一分。
铜族元素最外电子层结构与碱金属一样,都只 有一个S电子。但是次外层电子数不同,铜 族元素为18电子构型。由于18电子构型对 核的屏蔽效应比8电子构型的小得多,使得 铜族元素的原子有效核电荷较多,对最外层 的一个S电子吸引力比碱金属要强得多,因 而同族元素原子相应的电离能高得多,具有 金属半径小密度大等特点。
AgNO3和某些试剂反应,得到难溶的化合物,如:白
色Ag2CO3、黄色Ag3PO4、浅黄色Ag4Fe(CN)6、桔黄色
Ag3Fe(CN)6、砖红色Ag2CrO4。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一分。
7. 金的化合物
Au(Ⅲ)是金的常见的氧化态,如:
AuF3,AuCl3,AuCl4–,AuBr3,Au2O3 ·H2O等 AuCl3无论在气态或固态,它都是以二聚体Au2Cl6的
键型 离子 过渡 过渡 共价
晶格类型 NaCl NaCl NaCl ZnS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四:十六点 一分。
AgCl、AgBr、AgI都有感光分解的性质,可作感光材料。
hν
2AgX
2Ag+X2
AgX hν
银核 AgX
对苯二酚 米吐尔
Ag AgX
Na2S2O3 Ag
定影
α-AgI是一种固体电解质。把AgI固体加热,在418K时发生相 变,这种高温形态α-AgI具有异常高的电导率,比室温时大四个数 量级。实验证实AgI晶体中,I–仍保持原先位置,而Ag+离子的 移动,只需一定的电场力作用就可发生迁移而导电。
实验三十四ds区:铜银锌镉汞

实验三十四 ds区:铜 银 锌 镉 汞一、实验目的l.了解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和热稳定性。
2.了解铜、银、锌、镉、汞的配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3.掌握Cu(I),Cu(II)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转化条件。
4.熟悉Hg22+,Hg2+的转化,并了解锌镉汞离子的鉴定反应。
二、实验原理铜银锌镉汞分别属ds区中IB和ⅡB列。
在水溶液中分别可以Cu2+、Ag+、Zn2+、Cd2+、Hg2+、Hg22+的水合离子存在,也可以它们的某些配离子存在。
Cu(I)在高温或干态时表现稳定,在水溶液中只可以某些配离子形式存在。
1.Cu2+、Ag+、Zn2+、Cd2+、Hg2+与常见试剂NaOH、NH3·H2O、KI的反应参见附录十七。
重点注意以下几个异同点。
(1)由于它们的氢氧化物热稳定性相差甚大,因而与NaOH作用分别得到Cu(OH)2、Ag2O、Zn(OH)2、Cd(OH)2、HgO。
Cu(OH)2在加热时分解生成黑色的CuO。
这些氢氧化物的酸碱性按Cu—Ag—Zn—Cd—Hg的顺序碱性增强。
Zn(OH)2为典型的两性。
Cd(OH)2则主要呈碱性反应,仅缓慢溶于热的浓强碱。
Cu(OH)2也呈两性,但其碱性大于酸性。
(2)与适量氨水反应时,Cu2+生成相应的碱式盐沉淀。
Ag+生成AgO沉淀。
Zn2+、Cd2+生成Zn(OH)2、Cd(OH)2,而Hg2+则生成氨基汞盐的沉淀物。
与过量的NH3·H2O反应大都生成氨配合物。
但HgNH2Cl不溶于过量NH3·H2O,硝酸氨基汞在有大量铵盐存在时可溶于过量NH3·H2O。
HgCl2+2NH3 HgNH2Cl↓+NH4Cl(白色)2Hg(NO3)2+4NH3十H2O HgO·HgNH2NO3↓+3NH4NO3(白色)Hg22+与过量氨水反应时,同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氨基汞化合物和汞。
2Hg2(NO3)2+4NH3+H2O HgO·HgNH2NO3↓+2 Hg↓+ 3NH4NO3(3)Cu2+与I-反应即生成Cu2I2白色沉淀,此处I-既作还原剂又作沉淀剂。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以下是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无机化学实验报告,仅供参考。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1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学习目标】认知目标:把握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技能目标:把握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正确使用汞;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题目的能力。
【教学安排】一课时安排:3课时二实验要点:1、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天生和性质;2、锌、镉、汞硫化物的天生和性质;3、铜、银、锌、汞的配合物;4、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重点、难点】Cu+ \ Cu2+及Hg22+\ Hg2+相互转化条件;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教学方法】实验指导、演示、启发【实验指导】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天生和性质1、铜、锌、镉操纵:0.5mL 0.2 mol;L-1MSO4;2 mol;L-1NaOH;; ;2 mol;L-1H2SO4; ;;2 mol;L-1 NaOH指导:离子Cu2+实验现象H2SO4NaOH溶解释及原理Cu2+ +OH-=Cu(OH)2; Cu(OH)2+2H+=Cu2++2H2O Cu(OH)2++OH-=[Cu(OH)4]2-Zn2+ +OH-=Zn(OH)2;方程式同上溶溶浅蓝; 溶Zn2+Cd2+结论白; 白; 溶不溶Cd2+ +OH-=Cd(OH)2; Zn(OH)2、Cu(OH)2具有两性,以碱性为主,能溶于浓的强碱中天生四羟基合M(Ⅱ)酸根配离子。
Cd(OH)2碱性比Zn(OH)2强,仅能缓慢溶于热浓强碱。
2、银、汞氧化物的天生和性质操纵::0.5 mL 0.1 mol;L-1 AgNO3 ;2 mol;L-1NaOH;;;+ 2 mol;L-1HNO3(2 mol;L-1 NH3;H2O):0.5 mL 0.2 mol;L-1 Hg(NO3)2 ; 2 mol;L-1NaOH;;;+ 2 mol;L-1HNO3(40% NaOH) 指导:离子实验现象解释及原理Ag+Ag2O褐;HNO3溶溶无色氨水溶NaOH 不溶Ag2O+ 4NH3 + H2O =2Ag(NH3)2+ +2OHHgO + 2H+=Hg2+ +H2O-Hg2+HgO 黄;结论AgOH、Hg(OH)2沉淀极不稳定,脱水天生成碱性的Ag2O、HgO。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实验 ds 区金属(铜、银、锌、镉、汞)一、实验目的:1、了解铜、银、锌、镉、汞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
2、掌握Cu(Ⅰ)、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3、试验并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Hg2 2+ 和Hg 2+ 的转化。
二、实验用品:仪器:试管、烧杯、离心机、离心试管固体药品:碘化钾、铜屑液体药品: HCl(2mol/L、 浓)、 H2SO4(2mol/L)、 HNO3(2mol/L、 浓)、 NaOH(2mol/L、 6mol/L、 40%)、氨水(2mol/L、浓)、CuSO4(0.2mol/L)、ZnSO4(0.2mol/L)、CdSO4(0.2mol/L)、 CuCl2(0.5mol/L) 、 Hg(NO3)2(0.2mol/L) 、 SnCl2(0.2mol/L) 、 AgNO3(0.1mol/L) 、 Na2S(0.1mol/L)、KI(0.2mol/L)、KSCN(0.1mol/L)、Na2S2O3(0.5mol/L)、NaCl(0.2mol/L)、 金属汞、葡萄糖溶液(10%)材料:pH试纸、玻璃棒三、实验内容:(一)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1、铜、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在分别装有 0.5mL0.2mol/L CuSO4、ZnSO4、CdSO4 溶液的三支试管中滴加新配制 的2mol/L NaOH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及状态。
将各沉淀分成两份:分别加入2mol/L H2SO4 和2mol/L NaOH,观察现象。
CuSO4 + 2NaOH === Cu(OH)2↓(兰)+ Na2SO4ZnSO4 + 2NaOH === Zn(OH)2↓(白) + Na2SO4CdSO4 + 2NaOH === Cd(OH)2↓(白)+ Na2SO4Cu(OH)2 + H2SO4 === CuSO4 + 2H2OCu(OH)2 + 2NaOH === Na2[Cu(OH)4]Zn(OH)2 + H2SO4 === ZnSO4 + 2H2OZn(OH)2 + 2NaOH === Na2[Zn(OH)4]Cd(OH)2 + H2SO4 === CdSO4 + 2H2OCd(OH)2 酸性特别弱,不易溶于强碱中,只缓慢溶于热、浓的强碱中。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ppt

0.5 mL 0.1 mol ·L-1 AgNO3+2 mol ·L-1NaOH 棕↓
2 mol ·L-1HNO3 棕↓溶解
2 AgNO3 +2 NaOH→Ag2O(s)+ 2Na NO3 +H2O
Ag2O(s)+2 HNO3→2AgNO3+ H2O
2 mol ·L-1氨水 棕↓溶
Hale Waihona Puke Ag2O(s)+ 4NH3+ H2O →2[Ag(NH3)2]+ +2 OH-
❖ 在所得的溶液中,滴入几滴40%KOH溶液, 再与氨水反应,观察沉淀的颜色。
0.5 mL 0.2 mol·L1Hg(NO3)2滴加0.2 mol·L-1KI溶液
金红↓ Hg2++2I-→Hg I 2(s)
之后溶 解
Hg I 2(s) +2I- → [Hg I 4]2-
滴入几滴40%KOH溶 液再与氨水反应
无色 CuCl (s) + 2NH3 →[ Cu (NH3)2]+ 溶液
3 mL浓盐酸
?溶 液
CuCl (s) + HCl(浓) → [CuCl2]-+H-
3. 碘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
❖ 在盛有0.5 mL 0.2 mol ·L-1CuSO4溶液的试管中,边滴加0.2 mol ·L-1 KI溶液边振荡,溶液变为棕黄色(CuI为白色沉淀、 I2溶于KI呈黄色)。再滴加适量0.5 mol ·L-1 Na2S2O3溶液,以 除去反应中生成的碘。观察产物的颜色和状态,写出反应式。
在0.5mL 0.2 mol ·L-1 Hg(NO3)2溶液, 滴入1滴金属汞
Hg2+ +Hg → Hg22+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

Hg2++4SCN =Hg (SCN) 42
- -
-
Zn2++Hg (SCN) 42 =Zn[Hg (SCN) 4]↓
) (反应速度相当缓慢,如有Zn2+存在时,Co2+与试剂的反应加快。
四、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内容 操作 现象 解释
0.5 mL 0.2 mol·L-1 CuSO4 →过量 6 mol·L-1 NaOH→ → 1mL 10% 葡 萄糖溶液△→ ↓→ 两份 (黄↓→红↓) 2 mol·L-1 H2SO4 →静置→△ 1mL 浓氨水→静 置
[问题讨论] 1、使用汞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要用水封存?
1、 选用什么试剂溶解? 物质 试剂 Cu(OH)2 稀 HCl CuS 热稀HNO3 CuBr2 氨水 AgI Na2S2O3
4、区别:Hg(NO3)2 、Hg2(NO3)2、AgNO3 物质 KI 液 过量氨水 Hg(NO3)2 红色↓ 白色↓ Hg2(NO3)2 灰色↓ 灰黑色↓ AgNO3 黄色↓ 先产生白色↓后溶解
2、Hg2+ 转化为Hg22+ 0.2 mol·L-1 Hg2+ →1 滴金属汞 清夜→0.2 mol·L-1NaCl 清夜→0.2 mol·L-1NH3·H2O
金属汞溶解 白色↓ 灰色↓
Hg2+ + Hg=Hg22+ Hg22+ +2Cl =Hg2Cl2↓白色
-
Hg22++2NH3+NO3-=[ NH2 Hg] NO3↓+2Hg↓+NH4+
Ag+
Ag2O 褐↓
HNO3 溶 溶 无色
氨水 溶 NaOH 不溶
Ag2O+ 4NH3 + H2O =2Ag(NH3)2+ +2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n2++S2-=ZnS↓
ZnS+2HCl=ZnCl2+H2S↑
ZnS+2HCl=ZnCl2+H2S↑
3ZnS+6HCl+2HNO3=3ZnCl2+2NO↑+3S↓+4H2O
·L-1CdSO4+1d1mol·L-1Na2S
沉淀+2mol·L-1HCl
沉淀+浓HCl
沉淀+王水
黄↓
沉淀不溶解
沉淀溶解
2.汞配合物的生成和应用
mol·L-1Hg(NO3)2+mol·L-1KI
沉淀+KI(s)
溶液+3d40%KOH+NH3·H2O
橙红↓
沉淀溶解
棕黄↓
Hg2++2I-=HgI2
HgI2+2I-=[HgI4]2-
NH +2K2[HgI4]+4KOH=Hg2NI·H2O↓+7KI+K++3H2O
mol·L-1Hg(NO3)2+mol·L-1KSCN
mol·L-1ZnSO4+2mol·L-1NaOH
沉淀+NaOH溶液
mol·L-1ZnSO4+2mol·L-1NaOH
沉淀+2mol·L-1H2SO4
白↓
沉淀溶解
白↓
沉淀溶解
Zn2++2OH-=Zn(OH)2↓
Zn(OH)2+2OH-=[Zn(OH)4]2-
Zn(OH)2+2H+=Zn2++2H2O
2.氯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
·L-1CuCl2+浓HCl+少量铜屑,加热至沸腾出现棕色溶液+50m水
沉淀+2ml浓NH3·H2O
沉淀+2ml浓HCl
棕色溶液 白↓
白↓ 无色溶液 蓝色溶液
白↓ 棕色溶液
Zn(OH)2+2NH +2NH3=[Zn(NH3)4]2++2H2O
·L-1Hg(NO3)2+2mol·L-1NH3·H2O
沉淀+2mol·L-1NH3·H2O
白↓
沉淀溶解
Hg2++2 NH3+NO =Hg(NH2)NO3↓+NH
Hg(NH2)NO3+2 NH3+NH =[Hg(NH3)4]2++ NO
CH2OH(CHOH)4COOH+2H2O
Cu2O +H2SO4=H2O+Cu2SO4
Cu2SO4=Cu +CuSO4
2Cu +2H2SO4+O2 2 H2O+2CuSO4
Cu2O +4 =2[Cu(NH3)2]++3H2O+2OH-
2[Cu(NH3)2]++1/2O2+4NH3·H2O=2[Cu(NH3)4]2++3H2O+2OH-
沉淀+2mol·L-1HNO3
mol·L-1AgNO3+2mol·L-1NaOH
沉淀+2mol·L-1NH3·H2O
棕↓
沉淀溶解
棕↓
沉淀溶解
Ag++2OH-=Ag2O↓+H2O
Ag2O+2HNO3=2AgNO3+ H2O
Ag2O+4NH3+H2O=2[Ag(NH3)2]++2OH-
mol·L-1Hg(NO3)2+2mol·L-1NaOH
1铜、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mol·L-1CuSO4+2mol·L-1NaOH
沉淀+NaOH溶液
mol·L-1CuSO4+2mol·SO4
蓝↓
沉淀溶解
蓝↓
沉淀溶解
Cu2++2OH-=Cu(OH)2↓
Cu(OH)2+2OH-=[Cu(OH)4]2-
Cu(OH)2+2H+=Cu2++2H2O
实验七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实验七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
一.目的要求
了解铜锌铬汞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酸碱性。
硫化物的溶解性
了解Cu(Ⅰ)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试验并熟悉铜银锌铬汞的配位能力及Hg(Ⅰ)和Hg(Ⅱ)的转化
二.实验原理
三.操作步骤
操作步骤
现象
结论、解释及方程式
一、铜、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沉淀溶解
Cd2++S2-=CdS↓
Cd+2HCl(浓)=CdCl2+H2S↑
3CdS+6HCl+2HNO3=3CdCl2+2NO↑+3S↓+4H2O
·L-1Hg(NO3)2+1d1mol·L-1Na2S
沉淀+2mol·L-1HCl
沉淀+浓HCl
沉淀+王水
黑↓
沉淀不溶解
沉淀不溶解
沉淀溶解
Hg2++S2-=HgS↓
HgS+12HCl+2HNO3=3H2[HgCl4]+ 2NO↑+3S↓+4H2O
三、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1.氨合物的生成
沉淀+2mol·L-1NH3·H2O
蓝↓
沉淀溶解
2Cu2++SO +2NH3·H2O= Cu2(OH)2SO4↓+2NH
Cu2(OH)2SO4+6NH3+2 NH = 2[Cu(NH3)4]2-+SO +2H2O
mol·L-1CdSO4+2mol·L-1NaOH
沉淀+NaOH溶液
mol·L-1CdSO4+2mol·L-1NaOH
沉淀+2mol·L-1H2SO4
白↓
沉淀不溶解
白↓
沉淀溶解
Cd2++2OH-=Cd(OH)2↓
Cd(OH)2+2H+=Cd2++2H2O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mol·L-1AgNO3+2mol·L-1NaOH
沉淀+mol·L-1KSCN
溶液+·L-1ZnSO4
白↓
沉淀溶解
白↓
Hg2++2SCN-=Hg(SCN)2↓
Hg(SCN)2+2SCN-=[Hg(SCN)4]2-
[Hg(SCN)4]2-+Zn2+=Zn[ Hg(SCN)4]↓
四、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1.氧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
mol·L-1CuSO4+6mol·L-1NaOH
沉淀+2mol·L-1NH3·H2O
棕↓
沉淀迅速溶解
2Ag++2NH3+H2O=Ag2O↓+2NH
Ag2O+4NH3+H2O=2[Ag(NH3)2]++2OH-
ZnSO4+2mol·L-1NH3·H2O
沉淀+2mol·L-1NH3·H2O
白↓
沉淀溶解
Zn2++2NH3·H2O=Zn(OH)2↓+2NH
至沉淀溶解
溶液+葡萄糖,水浴,加热
沉淀+·L-1H2SO4,加热至沸
沉淀+浓NH3·H2O
浅蓝↓ 深蓝溶液
黄 暗红↓
暗红↓ 黑↓
暗红↓ 无色溶液 蓝色溶液
Cu2++2OH-=Cu(OH)2↓
Cu(OH)2+2OH-=[Cu(OH)4]2-
[Cu(OH)4]2-+CH2OH(CHOH)4CHO=Cu2O↓+4OH-+
沉淀+2mol·L-1HNO3
沉淀+40%NaOH
黄↓
沉淀溶解
沉淀不溶解
Hg2++2OH-=HgO↓+H2O
HgO+2HNO3=Hg(NO3)2+H2O
二、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L-1ZnSO4+1d1mol·L-1Na2S
沉淀+2mol·L-1HCl
沉淀+浓HCl
沉淀+王水
白↓
沉淀溶解
沉淀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