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听课笔记教学内容
《传统文化与领导艺术》课程大纲

传统文化与领导艺术课程大纲课程受益:1、读史使人明智,知古可以鉴今。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得文明史当中,从庞大帝国得管理、跨洲际得远征,到宏伟工程得组织实施,无一不体现着管理得思想与智慧。
2、历史不会重复它得事实,但就是历史会反复重复它得规律。
课程融合了中国古代典籍中耳熟能详得故事与人物,以独特得眼光,妙语解读历史背后得领导智慧,在修身、选人、用人、授权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内容深入浅出、旁引博证,在风趣幽默得语言背后,展示了一幅关于领导智慧与韬略得精彩画卷!3、传统文化中得管理思想、领导到底忙什么、仁者无敌、以与为胜、妙在人与、超越亲仇、知止为福、自我修炼、凭什么说了算、心服口服、宽严有度、需求为本、公平奥秘、激励之道。
培训对象: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经理,主管,部门骨干,储备干部培训时长:一天(6H/天)培训方式讲授+观瞧视频+小组研讨+古文学习课程大纲:一、传统文化中得领导艺术(一)传统文化得特征1、中华文化硕果累累结论:中国传统文化没有管理学,但从来不缺管理;案例:长城工程里体现得管理智慧2、透过现象瞧本质结论:于无字处读经典案例:《聊斋志异》得困惑3、管理无处不在结论:任何职位与角色得人,都需要学习“管理”(二)中华管理学得特点1、解读《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得管理智慧■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人本管理就是中华管理学得精髓■对干部管理得原则:“舍小过,举所知”—-孔子■任人唯贤VS任人唯亲■任人唯知■东西方管理精髓得比较:人本管理VS规范管理扩展:人本管理与规范管理得适用情况3、中华管理思想有待发掘■中国得管理思想往往就是隐晦得,未成系统,所以难以整理与提炼4、中华文化未形成管理思想得原因■中华文化含蓄内敛■中华传统文化得影响,管理就是帝王之术5、中国管理思想得核心:■道:价值观、自我修养、做事得原则与准则■术:做事得具体方法与技巧6、中国古代英雄得类型■文英雄:张良、陈平、刘伯温、诸葛亮…■武英雄:项羽、韩信、关羽、吕布、李元霸…■领导英雄:刘邦、刘备、宋江、唐僧…二、王侯将相—-领导就是干什么得(一)何谓领导:领导得核心四要素1、领导者如何对她人施加影响2、领导者如何让她人自愿跟随与服从3、领导者如何帮她人设定并实现目标4、领导者如何让她人努力工作(二)领导工作得核心1、日程、关系网、沟通——哈佛大学得研究结论分析:对哈佛大学研究结论得分析与质疑2、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得领导者职责案例:宓子贱与巫马期结论:用贤者易,用力者劳;易则久,劳则伤。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课后感教学提纲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课后感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经典中,蕴涵着丰富的道德(立身处世、为人修养)、文化、思想、哲学和语言资源,是中华古文明领先世界的根本,而在那卷卷累牍中,确不乏众多优秀的管理宝库依然闪耀,给今人以启迪。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课程的学习,使我更深刻地理解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中的相通之处。
通过对典籍案例的分析,在那或八股、或文言、或白话的故事里可萃取出当下人们所常用的管理策略、典型场景的应对之策和解决建议以及领袖管理的成功思维。
给我个人印象和启发最大、最深的即是西游记的故事——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从长安出发,历经千难万险,最终完成取经的任务,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项目实施管理的全流程,具有“特定性”和“过程性”的标志特征。
在一个项目团队中,团队成员有各具不同的背景,有着不同的特长和性格特征。
如何充分发挥每一位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特长,保证成员的发挥能够与项目目标保持一致,却是每位项目经理在团队管理中所必须处理好的关键问题。
而在《西游记》中,处处可以找到生动、鲜活且成功的案例。
将各角色的职责、工作侧重进行逐一细化分工,并对各个角色制定“定制化”的管理方式——孙悟空,相当于企业中的能人,有个性、有想法、执行力很强,当然也很敬业、重感情,但因这类人能力强,通常也是成员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给他们施以“紧箍咒”就是经理人可否掌握局面的血滴子。
首先,要立规矩。
规矩就是权威、就是紧箍咒,是让他们对企业有认同感,进而激发起更大的执行力的不二法器。
猪八戒虽然平日好吃懒做,取经路上“散伙”二字不离口,但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看,他们的八面玲珑却是玄奘与悟空之间的润滑油。
现代企业要有序发展,八戒这类人必不可少,从某种程度上可增加唐僧作为领导的协调和管理作用。
而对待沙僧这类“劳模”,应该是一个企业或团队的基础,应多给与肯定,这样他们的担子才挑得更稳,在团队中,一些重复性高的琐碎工作是他们可以胜任的,但不能授予过高权力,如有重用,往往会造成企业或团队的重大战略决策的失误。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教程

❖ ,不良情绪会传染,领导情绪失控基 层灾难发生,
❖ 亲!就算手握真理也请有话好好说!
行为引导
❖ 乐观是需要行为来引导的
❖ 心理学家米切尔·霍德斯说:“其实,我们周围 的环境从本质上说是中性的,是我们给他们加 上了或积极或消极的价值,问题的关键是你倾 向选择哪一种?”
绝不多干甚至偷懒耍滑。 ❖ 人手:态度好比较忠诚,但是能力有限,只能做一般工作 ❖ 人渣:有能力,道德败坏心术不正搬弄是非,借助外力清除
❖ 总结:人才需要归属感,人物需要成就感,人精和人手只要 有待遇就可以了。
目录
茶水禅的故事
1、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 为之。
2、令我们疲惫的,不是遥远的路 程,而是我们鞋子里小小的沙粒。
❖ 偏袒 ❖ 狭隘 ❖ 犹豫 ❖ 自大 ❖ 教条 ❖ 怀疑 ❖ 软弱
综合案例:《西游记》
结 束语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 幸福感=效用/欲望 ❖ 生活上知足常乐;事业上精益求精。 ❖ 做人淡泊;做事执著。
❖ 事业的边界,陈子不做楚相 ❖ 有所为有所不为,止是战略的境界,也是人生的境界
❖ 案例:猴子爬杆儿
踢猫效应
❖ 老板把阿三骂了,阿三回家骂了老婆, 老婆生气骂了儿子,儿子心情糟糕把 养的小猫踢出门外,小猫惊慌失措横 穿马路,对面来了一辆车,因为躲猫 把一个路人撞死了。灾难就是这样 发生的
成功是一种心态
1、澹泊明志,宁静致远 2、静修身,俭养德 3、一寸光阴一寸金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 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漫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将复何及!
传统文化及现代领导艺术

赵玉平老师这个在名家论坛上播的视频,让我收获良多,自己费尽心思找到了赵老师这个视频的文稿,特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加油!相信我们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
——郭中杰2012年5月25日第一集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大家好!很高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领导干部的修养与管理艺术”这样一个话题。
大家都知道,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为人类留下了非常多的辉煌成果。
值得我们去反思,去探索。
我们认为在这些成果当中,管理成果和管理文化是一个华彩的篇章。
我通过这个很短的讲课,希望能提供给大家一个探索的门径,同时也希望能通过我不成熟的解读,给大家在生活,和事业中起到一些比较有意义的借鉴。
我首先用三句话来形容一下传统文化的大致特征。
第一句:中华管理硕果累累。
有人就会说,在中国没有一个标准的管理学,没有规范的管理体系,在这里,我讲两个词,一个叫管理,一个叫管理学。
管理和管理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说现代意义上的系统的管理学确实是来自西方,而我们中国从来不缺管理,而且我们的管理是非常厉害的,非常令人钦佩的,是值得我们研究和继承的。
大家想一想,多民族的国家那种跨洲际的远征,比如说从万里长城到京杭大运河等这些宏大的项目,都是管理的成就,比如说万里长城,这么大一个项目,它的项目管理,进度控制,后勤供应,人才培训、质量控制等等,都有一些管理上宝贵的东西。
这是两千年以前的事啦,所以我们说中华五千年文化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博大精深的管理成果和管理智慧,需要我们用现代管理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和探索,值得我们去研究。
第二句:于无字处读经典。
文字有可能是我们看到的是表象,但从字背后则能让我们看到事物的发展规律。
大家都知道,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主要在山东,因为这个地方产生了最经典的三种文化人物,第一种圣人:孔子、孟子、孙子包括诸葛亮都是山东人。
第二种人是响马:梁山好汉。
第三种人就更经典了,这种标志性人物是什么呢?叫狐狸精。
山东淄博市,是专门写狐狸精的,我们来探讨一下狐狸精文化,有一个外国女作家,写了一篇文章,《从“聊斋志异”看中国男人的爱情观》。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领导力中的运用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领导力中的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领导力中的运用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国家,中国历史上曾经涌现出无数杰出的领袖人物,他们的成功与成就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影响。
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不断开放与变革,加上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冲击,我们如何将传统文化运用到现代的领导力中,以激发更多的领袖才能?这是值得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一、以仁爱为本,倡导人性化的领导中国传统文化在一开始就强调以仁爱为本,注重人类本性和情感的活化,故而,在运用传统文化领导力的过程中,人性化、温情的领导风格是重要的。
目前各大企业家和领导人们纷纷提倡“人性化管理”,这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所倡导的。
例如在古代,孔子曾说:“聘礼礼而后人,人而后远人,远人而后君子。
” 意即“礼以信人,信人之美在于礼,目的是为了达到可亲可信可爱之人”的思想。
如何用“礼”与人雷同,“用制度管理人”如此“非人的管理方式”古代理學派都不支持,他們要以“仁”来治理人,使人管理人,要以“爱人如己”的精神与标准来对待人。
这样的方式才能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能够建立更健康的企业文化。
二、亲民亲才亲事业,构建“知行合一”的管理体系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知行合一”,在管理上强调领导者自身修养和实践,注重通过个人的修行和实践来提高领导力,构建“知行合一”的管理体系。
与此同时,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桃李互动,善于寻求优秀的人才来进行管理。
亲民亲才亲事业的管理方式,不仅能够使员工更有归属感,更能使管理者的智慧和才能被充分发挥。
在当下,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和扶持,可以是公司内部亲民;对人才的发掘和培养,则可以是亲才。
企业自身的目标与使命,就是事业,这个使命是企业的立身之本。
“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这样的理念,推动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深入融洽,也能够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成长。
三、以情动人,提升领导力和协调能力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说话艺术和员工的心理学都是很好的工具,可以增强领导者》的情感能力、个人魅力和心理调节能力;培养他们开放的心态,并从员工中赢得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中国传统文化与领导艺术

与先期建立的魏、吴政权鼎立天下,存在和延续了四十余年。
三、战略意图最为清楚的鲁肃
诸葛亮之后,战略意图最为清楚的当数东吴名士鲁肃。他对孙权 说:肃料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 以观天下之畔。目前,一要趁北方混乱,事多的良机,巢除黄祖,进 伐刘表,竟长江所极而据守之;然后,建号帝国,以图天下。东吴政 权的建立和扩大,正是执行了这一正确的战略主张的结果。
第二讲 现代哲学与领导艺术
一、三大规律 二、五大范畴 三、三大观点
一、三大规律
(一)对立统一规律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都包含矛盾的 两个方面,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事物的运动发展在于自身的矛盾运动,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一般 和个别)统一于客观事实。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 它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之中,是唯物辩证法科学体系的实质和 核心。 (二)变质变规律: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量变到 一定程度引起质变,产生新质,然后,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量 变是质变的基础和必要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质变规律揭示 事物发展的形式和形态。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 定,是事物内部的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矛盾斗争的结果,是事物自我发展的过 程,但是否定并不是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是克服和保留的统一。新事 物否定旧事物然后被更新的事物否定,一切事物都是如此“螺旋式”向前发 展。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即事物的发展表现为前 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五行相生相克矛盾的运动规律 金
生
金
生
土
生
水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

读赵玉平博士《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管人的艺术管理者要超越个人的力量极限去完成单个人无法完成的使命,这需要勇气与雄心;同时,管理又是要通过他人去完成目标的,这需要谦逊与包容。
人的行为是可以引导的,装傻时间长了就成了真傻,装快乐时间长了就成了真快乐。
所以,即使你不成功,至少也要像成功者那样去思考和行动。
企业必定像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业绩不断攀升,效率不断提高。
因此,管理者必须了解员工的需求,在合适的时候给予适当的激励,才能起到鼓舞员工干劲的作用。
领导者不需要事必躬亲,而应该只关注异常、不关注正常,只关注例外、不关注例行。
正常的事情、例行的事情,有制度、有下属管,不用领导自己管。
1、下属能畅所欲言:假如一名员工,无论对领导、同事、想说的话都能够自由随便地讲出来,对工作能够随便地发表意见、自由讨论,而且不管说了什么,都绝对不必担心有人会责备他,如此他便能很愉快地工作了。
不要让下属感觉到不当的压力,不要压制直言,让下属能够自由地发言,可以减少心理上的压迫感。
能够对上司直言的下属,都是对工作很热心、认真的。
如果可使他们安心顺意,并形成能自由交谈之气氛环境的时候,公司自然显得朝气蓬勃。
2、下属能按照自我意志愉快工作:所谓自我意志工作,就是在没有一切外来的压制下,不被他人所压迫,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事。
人能够按照自我意志做事时,就有充实感、幸福感。
被压制者去工作,则工作是主人,人被工作所支配。
而照自己意志去工作时,自己是主人,由自己去支配事情,工作起来显然是有意义多了。
给老同志分饼,给年轻人画饼,和中坚力量一起吃饼。
这样就可以在有限的物质条件下提高整个团队的满意度。
3、下属的意见被尊重:无论何人,大家都希望自己的意见被采纳。
无论多么小的建议,若能对他说“啊!你的意见很好。
”接受其意见,则此人工作积极性必会大为提高。
所谓意见并非指在会议中提出来的建议,日常工作岗位上反映的心声更为重要,他们所谓的尊重并非要主管全盘地接纳意见,而是只要主管能确实倾听下属的意见即可,如果对他们所提意见无法接受,至少也要将无法接受的理由分析给他们听,直到他们欣悦诚服为止。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1]...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1]...](https://img.taocdn.com/s3/m/88aef231eefdc8d376ee328a.png)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赵玉平教授培训心得集团生产副总/郑松茂心得一:总经理要做什么研究确定日程安排(主要包括职业素质、工作重心、时间管理和精力管理),寻找、建立和维护关系网络,实际上是解决两个问题:做哪些事情和这些事情依靠哪些人来达成。
他必须具备一定的自我修养(大部分时间用于与人交往,交往的对象主要有上下级、同级、客户、供应商和优秀同行等),谈话话题十分广泛:交谈中总经理提了很多问题,很少在交谈中作重大决定,谈话包括着打趣玩笑,和其他的内容,而偶遇占很大的比重,这些谈话中基本不做任何命令,保持相对平等,总是希望通过谈话影响对方。
心得二:领导者的素质1、各行业的知识: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公司文化及制度;2、公司与行业中的人际关系(广泛稳定);3、信誉;4、要有全局观,分析判断能力和战略考虑;5、价值观:行为准则、公正评价;6、进取精神:自信总结:培养个性与见地。
心得三:团队建设1、对于下属及同行要重感情,多样化均衡;2、优秀团队的四要素:目标明确、角色认同、能岗匹配、支持指导;3、保持公平:当一个员工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所取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这个相对量将直接影响以后工作的积极性。
公平:是差异化而不是平均。
引导员工要有同平台比较。
心得四:领导者应具备1、决策的好;2、分的好;3、注重制度建设(制定好制度,别让下属有机会犯错);4、不乱评论下属的好坏();5、团队中较优秀的人需要保护(优秀的人比较容易被排斥和中伤);总结:一个人的幸福是从付出中来的,若是没有付出,即使拥有幸福,也是守不出的,早晚会走。
心得五:领导者应具备的风格1、谦虚:对自己的人要真实,对对手要谦虚,积累人脉;2、后发制人:在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先讲道理并做好准备,以达到后发制人;3、抓住关键问题:研究对手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准确把握,把事情简单化,分清差异性:用聪明人的方法战胜普通人,用普通人的方法战胜聪明人,用笨人的方法打败高人,用混账的方法打败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统文化与现代领导艺术北京邮电大学赵玉平第一章传统文化中的管理思想传统文化领导艺术的特征1、中华管理硕果累累(区别管理与管理学概念中国从来不缺少管理鲁文化圣人响马狐狸精)2、于无字处读经典3、管理无处不在中化文明中的管理思想特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南宋秘书监)1、人本管理是精髓孔子《论语》“赦小过举所知”——任人为知——优点可用缺点可控我国的管理是从人的利益观点立场出发的管理是来自人通过人为了人西方管理精髓:规范管理讲究制度标准、流程、方法东方管理精髓:人本管理注重人的内心、满意度、幸福感、人际关系的和谐管理没有最好只有合适,素质低,任务结构简单竞争环境不复杂用规范管理比较好;反之用东方的人本管理比较好2、管理思想宝库有待整理与开发3、在在着大量的隐喻和暗示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情感含蓄)——越需要感情的事情越含蓄政治传统(领导艺术——帝王之术)——不敢讲,怕危险中华文明管理的思想核心(两个)道——价值观、自我修养、做事原则仁和止静术——技巧、谋略、方法忠义权争三类英雄文英雄武英雄领导英雄第二章领导到底忙什么哈弗大学的一份研究领导的工作内容:日程关系网沟通总经理的12种典型行为:核心问题:一个管理者核心工作、战略重心应该定在哪里?经典案例:孔子二学生当领导汉代有一本书叫做《韩诗外传》,是当时的学者韩婴写的,里面记载的是“孔子二学生当领导的案例”,故事是这样的:鲁哀公时期,鲁国的单父县缺少县长,鲁哀公找到孔子,对孔子说:您门下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你就在你的学生中推荐一个当单父县地县长吧。
孔子问:“您想要什么样的人才?”鲁哀公说:“兢兢业业、勤政廉洁……”孔子遂推荐了他的学生巫马期,巫马期上任后工作十分努力,披星戴月,废寝忘食,兢兢业业工作了一年,单父县大治。
人们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不过,好景不长,正当鲁哀公想提拨巫马期的时候,巫马期却因为劳累过度病倒了。
于是鲁哀公又找到孔子,对他说:“你的这个学生什么都好,就是身体不好,你再给我找一个身体好,能连轴转的吧。
”孔子于是又推荐了学生宓子贱,宓子贱年纪轻轻,驾着车、弹着琴就开始去上任了。
上任第二天,他什么都没做,就在官署后院建了一个琴台,终日鸣琴,身不下堂,日子过得很滋润,卡拉OK天天唱,一年下来单父县大治。
鲁哀公很高兴,遂提拨了宓子贱。
后来,宓子贱探望师兄巫马期的时候,巫马期感慨道:“你我能力差不多,我就是身体没你好!”子贱说:“不,我们不一样。
你是怎么治理单父的?”巫马期说:“努力!”子贱说道:“你我能力相当,但是办事的方法却不同,你是用力,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你事必躬亲,努力的结果只能是勉强支撑罢了,到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的身体;而我是用贤,所以我很轻松,每天都过得很悠闲。
”这个例子真实贴切的印证了这样一句话:用贤者易,用力者劳,贤则久,劳则伤。
宓子贱和巫马期的对话揭示了领导艺术最核心的一个问题—领导者要通过别人完成任务,领导的核心工作不是调动自己的工作积极性,而是擅长于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正所谓“运筹于帷幄之中,决策于千里之外”。
例二:《史记。
高祖本记》刘邦曾谈论自己称霸天下的方法,原文是这样的: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群臣说服。
所以一位优秀的领导者并不需要有多么杰出的才能,懂得如何运用人才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做强者,但是从强者向超人跨越难度更大。
“自己是猪,练成大象,那是强者;自己是猪,培养出一群大象,自己还是猪,那是超人。
”这就是领导的艺术。
一位卓越的领导者首先是懂得用人、用贤的领导者。
领导要做的是从强者到超人的飞越战略重心通过别人完成工作一件事做到了——合格十件事做到了——优秀五十件事做到了——卓越一百件事做到了——找死唐李世民论隋朝灭亡由于杨坚(不是杨广)勤奋亡国两个缺点( A不明喜察(决断力和判断力) B凡事自任——能人没机会,年轻没成长平台)领导必须思考:如何搭建人才队伍如何搭建班子平台如何带这个队伍即用人的机制安排人的理念如何建合理安排干部队伍:宋江如何安排108好汉《水浒》72回英雄安排小事干人人的事干处处忙起来即企业可以有闲事不可以有闲人考核评比表彰奖励自查互查参观学习诺基亚企业管理人文化不断搅动(勺_领导)锅(企业)里的水总结:生命在于运动管理在于折腾第三章仁者无敌先已(个人修养——吸引力号召力)东方修养四个字仁(孔子)和止静(老子)核心《论语》仁字出现109次三个方面经典论述《颜渊》“仁者爱人”{感情方面、人际关系};《论语。
雍也》“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分享文化,忠}、《论言》。
卫灵公“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宽容理解,恕};《论语。
述尔》“仁远呼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动机论恶行看结果善行看动机}《孙子兵法。
计篇》当军事领导的五个关键字:道天地将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案例:《三国演义》41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即长坂坡)刘备曲折谋四川的故事——雕塑爱民之心仁的四个要求:善良动机抢别人的东西兑对别人(没有跟人分享)对别人没感情感情管理的误区1、爱的替代——动物学家在非洲发现能否小角马5分钟之内就会跑取决于角马妈妈的爱心拱得不倒了才不拱喝奶跑上跟着母马才给吃中国文化传统中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成长感觉替代——动机降低,感受降低2、爱的放纵——最好的资料《贞观政要》反案例唐玄宗喜欢杨贵妃《宇文士及传》当场作诗防小人(会抓机遇、口才好)李世民遗言“爱而知其短,恨而知其长”小人管生活君子管事业超越个人好恶春秋五霸之首齐恒公大臣管仲(原主要对手谋士)与鲍叔牙第四章以和为胜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中国管理思想:以和为本道术结合仁和止静忠义权争中国人如何理解和核心=两个理念 + 三个境界两个理念:1、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用功 = 将力量用在该用的地方懂得轻重缓急卫青成长案例2、条件转化互相包含《淮南子。
塞翁失马》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富僧不能出游的结果:过度准备,对执行力是一种抑制(过尤不及)状态与决心比具体的问题与目标更重要前进中完善看拟矛盾对立的两个问题设定条件之后可以相互包含与相互转换的角色定位:喜欢不过生父,悲不过孝子担当需要看角色和的三个境界:1、与天地和2、与自我和3、与他人和第五章妙在人和管理中的人际关系1、君子与小人的平衡诸葛亮《出师表》讲到国家管理“亲贤远小”概念远的问题 A、监控问题:宁远君子千里,不远小人一丈B、提升管控力亲贤冶小《吕氏春秋》孔子逸马 = 钟馗打鬼的概念2、能人与庸人的平衡庸人的作用: A、完成岗位职责B、可以做榜样:劳模当榜样展示态度、能人当榜样展示水平庸人当榜样《说苑》(《韩诗外传》)齐恒公——庭燎求贤齐桓公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
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求见者。
桓公曰:“‘九九’何足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
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
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
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夫太山不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
诗云:‘先民有言,询于蒭荛’,言博谋也。
”桓公曰:“善!”乃因礼之。
期月,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
结论:用好眼前人,招揽天下人,回报庸人,吸引能人用庸人显示的是:领导者的胸怀与政策的导向多样化人员的管理人员的多样化现代的管理理念就是人岗匹配理念有多高境界有多高事业就有多高胸怀有多广空间有多大3、亲人与仇人的平衡曹操与张秀的关系站在亲仇之上第六章亲仇之上曹操用张秀之事——张秀杀大儿子及大将典韦与其联姻每事能避则避不能避则事前准备统一北方《汉书》封一人而安天下刘邦——封雍齿(大牙)后封侄子真正的将军是会妥协与退让的给待遇由远及近亲人恩容易忘亲人仇仇上仇忽略亲人的付出,记住亲人的毛病说话捡狠的说发脾气捡厉害的来换位思考常拿亲人当外人方使亲人胜亲人对亲人的才华也容易淡忘记《左传》祁奚老先生举贤不避仇晋侯给身边的亲朋好友说真话搭平台——先展示自己承受力偏好张显特色点菜鱼贵的0.8 便宜的0.4 中间0.6基层同志不说真话需要理解鼓励身边的人说真话搭平台的两个原则:1、鼓励身边的人说真话2、千万不能事前鼓励,事后打击一个人不说真话是性格问题;几个人不说真话,是领导问题;一群人不说真说,是制度问题天时地利人和第七章知止为福财富不是人的追求幸福才是人的目标儒家观点出发提升修养七政——知止定静安律得《大学》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律律而后能得知是理性的觉醒与回归止是明白行为的边界和内心欲望的边界即给自己立规矩设限止的四种境界:1、管住自己的行动谨慎使用自己的优点道家两例:张良——立太子之事(不犯口)汉十年(公元前197年),汉王朝上层出现新危机。
刘邦想改立太子,当时,刘邦宠爱戚夫人,并察知吕后可能有异心,有代刘而王的迹象,所以刘邦想废吕后的儿子、太子孝惠,改立戚夫人的儿子赵王如意为国储。
朝野大臣,群起谏争,但均无法改变刘邦的废立之意。
眼看太子位将被剥夺,吕后急忙求救于张良。
张良考虑到太子一位,事关重要,不可轻易更立,当时天下初定,汉王朝统治根基未稳,最好能顺其现状,无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稳保江山。
基于这个大局考虑,张良决定帮吕后,保住太子之位,但继位之事,大臣岂可轻易介入,弄不好就会被杀头。
张良巧妙介入,用了一个迂回的策略,他知道,刘邦曾多次请很有名望的“商山四皓”出山入朝为官,均被拒绝,太子如果能躬身请来这四位高人,太子的位子就巩固了,果然,过后不久,经张良等的谋划,商山的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四位老人,伴随太子突然出现在宫廷,刘邦感到惊异,自己都请不来的这四老人,颇有名望的“商山四皓”,现在却跟随在太子左右,由此,刘邦知道,太子羽翼已丰,翅膀已硬,他自己也就非常明智地不再提易立太子的事了。
此后,太子终得嗣位,吕后为此对张良也勋口敬重。
自古以来,大臣干预立储之事,是最艰难最危险的,张良却干预得极为成功,这可能是历史上最巧妙的介入宫廷继位的高明策略。
聪明人能做傻事是大智慧聪明人能下笨功夫是大勤奋管住自己的欲望庄子——泥龟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