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

合集下载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完整版自然辩证法是哲学中的分支学科,它主要研究自然界和自然规律的存在和发展,以及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天文学、地质学等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和方法。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之间互相联系、相互作用,只有通过互相作用才能发挥全面的功效,所以自然界是辩证发展的。

自然辩证法是概括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哲学基础。

自然辩证法五大基本范畴第一范畴:肯定和否定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秉持着肯定和否定两种属性。

世界之所以会存在,就是因为两种属性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了无数的物质形态。

例如,正电和负电交互作用便可以形成电流,这便是两种属性的肯定与否定的结晶。

第二范畴: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自然界中的事物虽然是经过肯定和否定的因素交互作用产生的,但是若没有外部条件的配合,一切都将无从谈起。

例如,种子虽然有自身的生长潜力,但若没有土壤、水分、气温等外部条件的配合,便难以生长出植物。

第三范畴:量与质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的形成和转化,必然经过不同程度的量和质的变化。

例如,水在温度低于零度的情况下会形成冰,而在温度高于零度的情况下会变为水蒸气,这就是量和质的转化过程。

第四范畴:可能性和现实性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可能成为另一种事物,但这种转化的可能性是否最终变为现实,则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以及量质的变化等,这就是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第五范畴:必然性和偶然性自然界中许多事物都是以必然性为基础的,就像由水蒸气形成云朵、由降水形成河流一样,这些变化是按照自然界一定规律而发生的。

但是,也有许多事物是偶然发生的,例如一颗陨石从天而降,这种变化是具有偶然性的。

自然辩证法核心思想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矛盾普遍存在,并且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自然界中任何一种事物,包括自然规律、自然现象、生命、思维等等,都是由矛盾组成的。

这些矛盾包括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它们构成了事物的本质和全部。

另外,自然辩证法还认为,自然界的事物是整体的,任何一种事物都是在整体中发挥其作用,并受到整体的制约与支配。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名词解释1.辩证法:是关于事物矛盾的运动、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的哲学学说,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2.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科学技术为中介的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3.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4.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建立在古代生产力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辨证法的自然观,它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最初思想渊源。

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16-18世纪的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根据牛顿经典力学等自然科学成果,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自然观。

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渊源。

6.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9世纪的自然科学成果,批判的继承了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吸收了法国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德国唯心主义自然观中的合理因素,概括和总结自然界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所形成的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7.系统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及其演化的观点,是以系统科学等为基础,对自然界系统的存在方式和演化规律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8.人工自然观:是关于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总的观点,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对人工自然界的存在、创造与发展规律及其与天然自然界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当代形态之一。

9.生态自然观:是关于人与生态系统辨证关系的总的观点。

是在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依据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成果,对自然界及其人类的关系进行的概括和总结。

10.反科学:违反科学发展规律的一种伪科学论点,表达的是一种怀着批判的高度直接反对、质疑科学的精神。

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

自然辩证法 完整版

概念:(二到六,ppt上没有)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根本观点和思维方式,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二.古代自然哲学的概念?古代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哲学学说。

古代人积累的自然知识综合地表现为自然哲学。

古代的自然哲学反映着那些哲学与科学还未分化,它既是哲学,又是自然知识的特殊形态。

三.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的过程?技术创新:是发明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

是改进现有或创新的产品,生产过程或服务方式的技术活动。

过程:既包括从发明到生产技术的转化过程,或者称之为技术本身的创新过程,又包括经济过程、管理与组织过程。

这一过程是连续渐进的过程,同时又显现出一定的阶段性。

技术创新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阶段,其创新内容要发生变化。

四.星云假说:星云假说认为太阳起源于一片原始星云,由原始星云逐渐生成的学说。

五.地质渐变论:以地球的缓慢变化这样一种渐进作用,来说明整个地球,地球表面和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说明他们的变化都是自然力作用和演变的结果,具有时间演变的历史。

六.实用科学:古代的实用科学是尚未与技术分化的一种知识形态,技术包含知识,知识带有明显的实用性。

简答题:一.怎样理解自然辨证法的地位和性质?自然辩证法性质:自然辩证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支学科。

自然辩证法地位:自然辩证法不同于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也不同于各门科学技术,但它又是两者的纽带和桥梁。

如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各门社会科学的中间环节一样。

二.如何理解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首先,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但它又不像各门自然科学那样去探讨自然界某种特定运动形式的规律,而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运动变化规律,是关于自然界的总观点,它考察整个自然界存在的系统形式和层次结构,研究自然界的演化过程和自组织机制,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 人工自然界在总体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 有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历程,它的发展既遵循 天然自然界的规律,又遵循其自身的特殊规 律
• 正确认识技术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通过 研究、开放和应用生物技术和生态技术,采 用生态科学和系统科学的方法,创建资源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型的人工自然界。
44
人工自然观的意义
系统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自然 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23
一、 系统自然观产生的现代自然 科学基础
世纪之交的物理学革命(相对论、量子力学) 分子生物学 系统科学
24
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
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 环理论、分形理论、混沌理论 等一系列在自然观上具有根本 变革性质的新学科、新理论。
25
47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 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
的直接的理论来源。
48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
•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 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 3.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 • 4.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
49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
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
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 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 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 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
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
12
• 它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 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
32
整体大于它的各部分的总和
33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层次性
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都是按层次结构组织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中,自然界的规律和变化如同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网络,包含着无数的因果联系和相互作用。

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想体系,试图探索自然界的运行规律和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各种变化和发展。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历史渊源以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自然辩证法源自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提倡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全面观察和认识,强调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

自然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孤立存在的实体。

它强调整体性思维,即一切都是一个整体的部分,没有绝对的孤立存在。

自然辩证法还强调事物间的矛盾与统一,认为矛盾不仅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也是统一的基础。

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渊源自然辩证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的思想。

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万物流动不已,一切都在不断发展演变之中。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也有所体现,例如老子、庄子等的理论强调了整体性思维和矛盾统一的思想。

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在当代社会,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反映出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控制还存在不足。

自然辩证法的思想对于指导我们正确处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站在整体性思维的角度,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自然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处理人类与自然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只有把握好自然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运作规律,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愿我们能够以自然辩证法的视角,更好地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的本质?基本理论观点?自然辩证法是关于研究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理论体系,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成果与活动进行哲学概括与总结的产物。

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

学科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

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自然界、科学技术及其方法论研究中的应用。

内容: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基本理论观点: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劳动创造人;劳动产生科学技术;科技革命推动工业社会的发展。

基本观点的发展:1、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本观点;3、科学技术是自然发展史与人类社会发展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互作用的中介;4、社会发展经历不同的历史阶段,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有所不同。

自然界中的辩证运动:1、所谓自然界包括,无人的世界即天然自然,被科学所认识的自然即人化自然,被技术所改造的自然即人工自然,被产业所生产的自然即社会自然;所谓辩证运动即。

2、科学,技术,工程,产业:辩证运动的手段。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有助于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更全面理解科学技术,开拓思维;与自然和谐发展。

1、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指将科学技术创新作为国家发展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靠科学技术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以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通过制度、组织和文化创新,积极发挥国家创新体系的作用,形成强大国际竞争优势的国家。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内涵是什么?①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通过各个自然领域的特殊自然规律和个别过程表现出来.②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F.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是什么?自然辩证法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研究自然界的存在、运动、变化的原因、机理和规律。

包括自然界即宇宙的形成、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

研究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研究逻辑思维的规律。

探究科学思维方法,如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工程概念,一体化思想。

探究自然科学间的相互关系,探究理论、方法、工程、技术、实验、科学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天就事物发展的内因、外因存在的关系、方式、特征、联系。

研究内因通过外因而发生作用的机制和条件。

研究促进矛盾转化的过程、因素、条件、动力和能量。

最终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谈谈你对辩证法的认识和学习体会?欧洲革命风暴以后,恩格斯系统的总结了十九世纪自然科学发展的新成就,并且对其在哲学的道路上进行了探索,从而揭示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创立了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与方法。

以《自然辩证法》为标志,恩格斯阐述了自然界、自然科学的客观辩证法以及概括总结了自然界辩证法的理论与方法。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与歪曲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认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全盘否定,是对社会历史领域辩证法的歪曲。

恩格斯认为人受自然界和社会规律的制约,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是为了更加正确的掌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从而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中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

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有《自然辩证法》(尚未完成)一书,是恩格斯多年来对自然科学研究的总结。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是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规律性。

通过对各个自然领域的内容和发展过程表现出来的规律进行总结和观察,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程做出历程哲学概括。

自然辩证法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两大方面:
一是自然观,即对自然界辩证法的研究;要求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其中包括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规律观以及自然发展史和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划分、联系、交错、转化等等;使人们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

二是自然科学观,即对自然科学辩证法的研究。

要求探讨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在自然界各种过程中的丰富多样的表现及运用。

自然辩证法主要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法论方面研究自然科学认识过程、认识方法和自然科学认
识发展的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方面研究作为社会现象之一的自然科学在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

自然辩证法不但把科学看作是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探讨其在一定社会中发展和发挥作用的规律,而且也把与科学紧密相关的技术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来研究。

自然辩证法关于技术论的研究,就是从总体上探讨技术的性质和特点、技术发展的条件和规律以及技术和其他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1.自然辨证法(定义)、研究对象、学科内容?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定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定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定义)?3.学习自然辨证法的意义与方法?A31.系统的定义?自然系统的一般特性?A41.自然界烟花的周期性(定义)?2.人工自然的一般特征?3.人工自然的演化机制?4.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5.协调发展的必要性?A51如何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2.科学问题(定义)、特征、分类、来源、科学问题的地位?3.选题(定义)、意义、步骤、原则、要求?A61.科学事实(定义)、特点、作用2.科学观察(定义)、特点、作用3.科学实验(定义)、特点、类型、基本程序、要求A91.形象思维(定义)、类型、作用2.直觉思维(定义)、形式、特点、局限性A101.科学假说形成的方法论原则、形成模式、检验方法?2.科学理论(定义)、特征、结构与要素B11.怎样理解自然辨证法各项科学内容间的相互关系?2.辩证法的基本思想?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自然辨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什么?5.科学思维的方式有哪几种?6.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7.科学性认识的特征是什么?8.科学认识活动的基本构成是什么?9.科学认识的总体结构是什么?10.科学发展的形式有哪几种?B211.科学问题产生的途径(来源)?12.系统的基本规定?13.系统要素、结构和环境对功能的影响?14.试述科研选题的意义、步骤和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6.学习辩证法有何重要意义?17.举例说明推动自然界演化发展的动力在于自然界中?B318.阐述系统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19.技术的二重属性?20.科学事实的特点及作用?21.科学定律的作用?22.科学假说的作用?23.科学理论的特征有哪些?24.科学选题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5.科学实验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26.在人类历史上,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B427.评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特征及其重大意义?28.什么是自然辨证法?29.试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重大意义?30.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B531.谈谈你对科学价值的认识?32.结合自身专业阐述在选题过程中应如何贯彻有关原则(自己结合专业)33.结合实际论述如何消除科技应用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34.何为自然观?它与自然科学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B635.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哪几个重要形态?试评述古朴和机会主义自然观?36.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37.论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38.试阐述系统自然观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39.什么是系统?如何理解系统是自然界物质的普遍存在方式?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40.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有何重大意义?B741.从生态自然观的产生说明这种自然观是对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42.如何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43.现代生态学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提供了哪些科学结论?44.如何理解科学的本质?45.科学知识有哪些构成要素?说明它们的特点与相互关系?46.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47.科学问题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科研选题的原则?48.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与特征?49.构成技术的基本要素主要由哪些?50.技术体系有哪些特征?C11.简述自然辨证法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2.系统的涵义是什么?如何描述一个系统?如何理解系统的普遍性?3.电子也是一个系统,你如何看待?4.如何理解系统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5.系统的结构在何种意义上决定功能?6.如何理解有序与无序?如何理解熵?7.如何理解自组织与他组织?两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吗?8.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演化需要什么条件?9.系统的演化是确定性与随机性的统一,你如何看?10.如何理解系统的“突现”性质?11.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是什么?12.评论生态中心主义的主要观点?13.简述生态自然观的核心思想?14.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5.如何理解科学?科学是自然科学吗?何为人文社会科学?C216.为何科学的哲学研究成为理解科学本性的重要方面?17.科学事实与经验事实和客观事实的区别是什么?18.观察渗透理论说明观察完全是主观的吗?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19.如何正确认识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20.演绎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21.归纳法的基本内容及其中的问题是什么?如何正确看待归纳法?22.为什么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23.科学问题有哪些来源(途径)?24.科研选题有哪些基本原则?25.回溯推理的前提条件是什么?26.科学假说的特征和作用是什么?27.在科学假说的检验中证实,确证和伪证之间的关系怎样?C328.证伪一个科学理论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吗?29.如何看待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30.如何区别科学与伪科学?31.技术的基本界定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加以理解?32.技术人工客体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对于理解技术设计有什么意义?33.技术与科学的关系如何理解?技术与科学的区别核心是什么?34.理解技术问题的核心是什么?技术问题如何进行情景分析?35.常规技术设计中哪些方面的知识使之可以区别于科学知识?36.技术规则有什么特点?其评价的核心是什么?37.社会需求是推动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吗?38.是否只有科学有了新突破,才带来技术的发展?你如何看待技术发展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C439.技术创新等同于技术发明吗?为什么?技术创新与技术发明的区别?40.什么事科学共同体?41.简述默顿提出的科学家的社会规范的内容42.结合实际谈谈决定科学家在科学共同体内分层等级结构中位置的因素?43.运用科学奖励系统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科学研究的激励机制?44.古代自然观的基本特点?C51.什么是系统?四要素是什么?D11.自然辨证法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科技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科技方法论2.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3.自然系统的一般特性?4.天然自然的性质、规律、系统特性?5.人与自然的基本观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意义?D21.科学问题(定义)2.为什么说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与动因?(科学问题的地位)3.科学研究选题的重要意义?4.科学事实(定义)(作用)(特点)5.归纳方法(完全归纳)(不完全归纳)和演绎方法6.形象思维的作用7.直觉思维(形式)(特点)(作用)D31直觉思维(局限性)(产生的根据)2.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联系3.科学假说(定义) 科学(定义) 自然科学(定义)4.科学理论(定义)及其特征、发展模式5.社会诸因素对科学技术的影响?M11.简述什么是自然辨证法?2.简述恩格斯《自然辨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主要内容?3.简述古代自然观的特性?M24.简析形而上学自然观?5.试述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的发现过程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产生所作出的贡献?M36.简述影响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7.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M48.结合自己的专业,试述选题过程中应如何贯彻好有关的原则?9.简述科学观察应遵循的原则?M510.试述把握机遇需要研究者具备哪些素质?11.简述假说如何发展为理论?12.自然辨证法对现代科学研究影响?M713.14.科学、技术各自的内涵、性质及两者的关系?M91.自然观(社会条件)(科学基础)(基本内容)(特点)?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形而上学自然观的意义?3.天然自然;怎样认识物质性、系统性、层次性、规律性?4.怎样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M105.人和自然为什么要协调发展,能不能协调发展,怎样协调发展?6.科学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动因其原因是什么?7.科研选题的步骤是什么?8.科学事实的定义?M119.科学抽象的方法?10.逻辑思维与非逻辑思维的关系?11.归纳与演绎(定义)(特点)(辩证关系)M1212.分析与综合(定义)(特点)(辩证关系)13.思维方法(定义)(类型)(作用)(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区别)14.直觉思维(定义)(特点)(作用)(局限性)(产生的根据)15.构建科学理论的方法(定义)(特点)(假说和理论的区别)M13H1科学理论的结构与要素?H2建立理论体系的原则和方法?16.科学技术的性质?M1417.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机制?18.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19.科学技术的社会职能?20.科学技术的社会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