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
高一生物课本第三章知识点

高一生物课本第三章知识点第三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在高一生物课本的第三章中,介绍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本篇文章将深入探讨该章节中的重要知识点。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1. 细胞膜:位于细胞的外部,起到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2. 细胞质:细胞内的液体基质,包含细胞器和溶质。
3. 细胞器:包括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负责细胞内的各种生物活动。
4.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包含遗传物质DNA。
5. 线粒体:负责细胞内的能量转化,产生ATP。
6. 内质网:通道系统,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
7. 高尔基体:储存、加工和分泌物质。
8. 溶酶体:参与细胞内的物质降解。
二、细胞的功能1. 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活动的关键过程,包括物质合成、能量转化和废物排泄等。
2. 细胞分裂:生物体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基础,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方式。
3. 物质吸收和排泄:细胞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的吸收和排泄,维持内外环境的平衡。
4. 蛋白质合成: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合成蛋白质,参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5. 能量转化:线粒体通过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转化为能量(ATP),维持细胞的正常代谢。
6. 遗传信息的传递:细胞核中的DNA携带了遗传信息,通过细胞分裂传递给后代细胞。
三、细胞的特殊功能1. 核糖体的合成:核糖体位于细胞质中,负责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2. 细胞骨架的支撑:细胞骨架由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组成,维持细胞形状和细胞器的位置。
3. 细胞的运动:通过细胞骨架和鞭毛、纤毛等结构实现细胞的定向运动。
4. 细胞间的粘附和通信:细胞通过细胞间连接、细胞骨架和细胞外基质等结构实现粘附和通信。
四、细胞的生命活动调控1. 基因的表达:细胞通过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实现遗传信息的表达。
2. 信号传导: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和信号分子进行信息的传递和调控。
3. 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周期的进行由多个细胞周期素和相关蛋白质的调控。
遗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总结

遗传信息的传递一、基因的复制1、 场所:细胞核2、时间:细胞分裂间期。
(即有丝分裂的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3.基本条件:① 模板:开始解旋的DNA 分子的两条单链(即亲代DNA 的两条链); ② 原料:是游离在细胞中的4种脱氧核苷酸;③ 能量:由ATP 提供;④ 酶:DNA 解旋酶、DNA 聚合酶等。
4.过程: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形成子代DNA5.特点:①边解旋边复制;②半保留复制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7.精确复制的原因: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
8.意义: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二、基因的转录转录的定义:以DNA 双链中的一条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mRNA 的过程。
场所:主要在细胞核中。
基本单位:四种核糖核苷酸。
时期: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过程:1.DNA 双链解开,DNA双链的碱基暴露出来。
2.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DNA 一条链的片段碱基互补配对(RNA 聚合酶),两者氢键结合。
3.新结合的核糖核苷酸链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 中。
4.合成的mRNA 从DNA 链上释放,而后,DNA 双链恢复。
能量:由ATP 水解提供。
G C T C GA RNA DNA产物:mRNA(rRNA、tRNA)三、基因翻译(一)基因翻译: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场所:细胞质基质中(核糖体rRNA)参与者:tRNA(携带反密码子的“三叶草”)(二)密码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每三个这样的碱基称作1个密码子。
种类:64个,其中3个终止密码子(UAA、UAG、UGA),2个起始密码子(AUG 甲硫氨酸、GUG缬氨酸)过程:1.mRNA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携带着氨基酸的tRNA与起始密码子互补配对。
2.携带着其他氨基酸的tRNA以同样的方式,遵循互补原则进行排列。
遗传信息的传递PPT课件

A + 氨 T 基 酸 + P 酶 M 2+ g 氨 酰 - A M P - 酶 复 合 物 + PP
氨 酰 - A M P - 酶 复 合 物 + t R N A 氨 酰 - t R N A + A P + 酶 M
47
48
2.肽链合成的起始
以原核生物为例: ①起始密码子:AUG ②起始复合物的形成:70S起始复合物
此外,还有用于起始和延伸的各种蛋白质因子结合的部 位。
38
• 核糖体有三个tRNA结合位点: 氨酰-tRNA进入A位(除用于起始的那个) 肽酰-tRNA和起始氨酰-tRNA进入P位 去氨酰-tRNA通过E位脱出
39
原核细胞70S核糖体的A位、P位及 mRNA结合部位示意图
肽酰基位
氨酰基位点(A
点(P位)
核苷酸编码蛋白质多肽链中的一个氨基酸,这三个核苷酸就称 为一个密码子或三联体密码子。 ✓64组密码子中,有三组密码子不编码任何氨基酸,而是多肽 链合成的终止密码子:UAG (效率低)、UAA(效率高)、 UGA (效率中); ✓AUG (Met)和GUG (Val)可兼作起始密 码子——兼职性
4
5
2、密码子的简并性:
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个 氨基酸的现 象称为简并(degeneracy);对应于同一氨基酸 的不同密码子称为同义密码子(synonymous codon )。
61种氨基酸编码密码子中,除甲硫氨酸 (AUG)和色氨酸(UGG)只有1个密码子外,其余 均有1个以上的密码子。
密码的简并性可以减少有害突变 。
6
Amino acids have 1-6 codons each
动物医学-动物遗传学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课件

复制方式
参与物质
一般过程
复制方式
•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 在DNA复制时,双螺旋中的每一条链都可以作 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一条互 补新链。两个子代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是 新合成的,另一条来自亲代DNA分子,即子代 DNA分子双链中保留了一条亲本链,这种复制 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寻觅“转化因子”实验设计
Ⅱ.1944年,埃弗里
S型活细菌 实验结论
蛋白质 +
R 型细菌
多糖 +
R 型细菌
DNA +
R 型细菌
R 型细菌
R 型细菌 R 型细菌 S 型细菌
“转化因子”是S 型细菌的DNA
Rockefeller Research Institute
Oswald T. Avery
Maclyn McCarty
• 1957年Taylor将蚕豆苗放在含3H标记的胸苷 培养液中生长,使DNA都标上3H,然后转人 正常培养液中生长。分离各代细胞的染色体 并作放射自显影,所得结果表明,真核生物 DNA也是按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
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
(CsCl gradient centrifuge)
N15
DNA
复 制
RNA(病毒)
转录、翻译 蛋白质(病毒)
第一节 遗传物质是DNA
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Ⅰ. 1928年,格里菲思用两种不同类型
DNA分子结构与遗传信息传递

DNA分子结构与遗传信息传递DNA(脱氧核糖核酸)是构成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分子。
它在生物体内起到了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作用。
了解DNA分子结构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对于深入理解生命的本质和进化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DNA分子的结构是由由两股螺旋状的链组成的。
这两股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纽带着。
每个DNA螺旋由一系列的碱基组成。
DNA分子的碱基包括腺嘌呤(A)、胸腺嘧啶(T)、鸟嘌呤(G)和胞嘧啶(C)四种。
这四种碱基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构成了DNA的序列,也就是遗传信息的基础。
DNA的双螺旋结构使得它具有复制和传递遗传信息的能力。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会通过复制过程制造出一份完全相同的拷贝。
这样每个新细胞都能够获得完整的DNA遗传信息。
DNA的遗传信息在细胞内是通过基因来携带和表达的。
基因是DNA的一个特定区域,它包含了编码特定蛋白质的信息。
一个基因通常由多个密码子(三个连续的碱基)组成,而每个密码子对应一个特定的氨基酸。
这些氨基酸的排列方式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遗传信息的传递涉及到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一条链被复制成RNA(核糖核酸)分子。
RNA分子是一条临时性的信息中介分子,它携带着DNA的信息从细胞核进入到细胞质中。
在翻译过程中,RNA的信息被翻译成特定的氨基酸序列,从而合成出具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一个高度精确和复杂的过程。
细胞中有许多酶和蛋白质参与到这个过程中,以确保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
错误的遗传信息传递可能导致基因突变,进而导致细胞功能紊乱和疾病的发生。
因此,维持DNA的稳定性和遗传信息的准确传递对于细胞和生物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DNA分子结构与遗传信息传递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对DNA序列的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遗传信息如何影响生物体的功能和性状。
这种理解对于人类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通过分析DNA序列,我们可以发现与特定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从而为疾病的早期检测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遗传学第四版复习题答案

遗传学第四版复习题答案遗传学第四版复习题答案遗传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和变异。
在学习遗传学的过程中,练习复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检验理解的有效方法。
以下是对遗传学第四版复习题的答案解析,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一章:遗传学基础1. 遗传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遗传信息的传递、变异和表达。
遗传信息通过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转化为RNA,再通过翻译转化为蛋白质。
2. 遗传物质是DNA分子,它由四种碱基(腺嘌呤、鸟嘌呤、胸腺嘧啶和鳟嘧啶)组成的链状结构。
3. 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是由两条互补的链通过碱基间的氢键相互结合形成的。
4.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DNA的复制实现的。
DNA的复制是在细胞分裂过程中进行的,通过DNA聚合酶酶的作用,在每个新生DNA分子上合成一条互补的链。
5. 突变是指遗传信息发生的突然而持久的变化。
突变可以是基因突变(影响单个基因)、染色体突变(影响染色体结构)或基因组突变(影响整个基因组)。
第二章:遗传信息的传递1. 遗传信息的传递是通过遗传物质DNA的复制和细胞分裂实现的。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DNA通过复制产生两条互补的新DNA分子,然后分配给两个新的细胞。
2. 有丝分裂是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四个阶段。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纺锤体形成和染色体分离都是重要的步骤。
3.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数分裂的目的是减少染色体数目,以保持种群的稳定。
4. 配子是生殖细胞,它们通过减数分裂形成。
在配子中,每对染色体的一个成员来自母亲,另一个来自父亲。
5. 配子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具有两个亲代的遗传信息。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发育,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个体。
第三章:基因的遗传规律1. 遗传规律是描述基因传递和表达的规律。
孟德尔的遗传规律是遗传学的基础,包括显性和隐性、分离和自由组合、等位基因和基因型。
2. 显性和隐性是指基因表现的方式。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全)

1、氨基酸的活化,形成 氨酰 –tRNA
“氨酰-tRNA合成酶”
①氨基酸 + ATP 氨酰-AMP-酶 + PPi ②氨酰-AMP-酶 + tRNA 氨酰-tRNA + AMP + 酶
2、肽链合成的起始
①起始氨基酸 及 起始氨酰-tRNA的合成: E.Coli等原核生物(Prok)为fMet(甲酰甲 硫氨酸)及fMet-tRNAf ②mRNA链上起始信号 (即起始密码子 AUG) 的识别 ③起始复合物 (核糖体+mRNA+起始氨 酰-tRNA) 的形成
2、 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终止 端粒(telomeres)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所 特有的结构,一段DNA序列与蛋白质形成的 一种复合体。 功能: ⑴保证线性DNA的完整复制 ⑵保护染色体末端 ⑶决定细胞寿命(端粒的截短或丢失是细胞衰 老和老化的重要原因),胚系细胞含端粒酶, 体细胞不表达端粒酶。
端粒酶含有RNA和蛋白质(起DNA聚合酶的 作用)两种组分,RNA分子约159bp,含有 多 个 CyAx 重 复 序 列 , RNA 分 子 用 作 端 粒 TxGy链合成的模板。 端粒酶是一种反转录酶,它只合成与酶自身的 RNA模板互补的DNA片段。
3、 复制终止后DNA的加工
进行修饰,防止降解
DNA损伤(DNA突变)
1、点突变 2、插入、缺失(移码突变) 3、链断裂、两链交联
DNA修复
错配修复:通过Dam甲基化酶修复复 制过程中的错配。 直接修复:光复活作用和鸟嘌呤修复 切除修复:在复制前对错误碱基进行 切除,然后互补合成缺口片段 重组修复:在复制后利用另一模板链 进行重组,互补合成缺口片段 SOS修复:修复大面积的损伤,会导 致错误碱基,但能增加存活率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知识点内容总结归纳

第一章: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1. 生物科学的发展历程:从古代的观察与描述,到现代的实验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科学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2. 生物科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生物科学的发展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推动了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还为人类社会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3. 生物伦理与人类未来:生物科学的发展引发了许多伦理问题,如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
我们需要在追求科学进步的同时,关注生物伦理问题,确保人类的未来。
第二章:细胞的分子组成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2. 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主要由蛋白质、核酸、脂质和糖类等分子组成。
这些分子在细胞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3. 细胞的代谢:细胞通过代谢过程,将外界物质转化为能量和生物大分子,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三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1. 遗传信息的传递:遗传信息通过DNA分子在生物体内传递,DNA复制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2. 遗传信息的表达:遗传信息通过基因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化为蛋白质分子,发挥生物学功能。
3. 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等机制,生物种群逐渐适应环境变化。
第四章:生命的起源与进化1. 生命的起源:关于生命的起源,目前有多种假说,如化学进化论、生命起源的热液喷口理论等。
2. 生命的进化:生物通过进化过程,逐渐适应环境变化,形成多样性的生物世界。
进化论是生物科学的重要理论之一。
3.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起源于非洲,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逐渐形成了现代人类。
人类进化过程中,智力、语言和工具使用等特征逐渐发展。
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群和生物个体等不同层次的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录过程----终止 转录过程 终止
• 终止子:强终止子和弱终止子 终止子: • RNA聚合酶因为遭遇富含 配对区,不 聚合酶因为遭遇富含GC配对区 配对区, 聚合酶因为遭遇富含 能继续前移,RNA分子从模板上脱落 分子从模板上脱落, 能继续前移,RNA分子从模板上脱落, RNA-DNA杂交体解体 DNA重新形成 RNA-DNA杂交体解体,DNA重新形成 杂交体解体, 双螺旋,核心酶释放出来,转录终止。 双螺旋,核心酶释放出来,转录终止。 • ρ因子非依赖性终止 • Proof Reading
35 3 5
5 3
3
5 3 5
3 5
3 5
参与物质
• DNA复制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等过程中, 复制的起始、延伸和终止等过程中, 复制的起始 有许多特异的蛋白质参与,主要包括: 有许多特异的蛋白质参与,主要包括:
– DNA聚合酶(DNA 聚合酶( 聚合酶 Polymerase) )
• 原核生物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I、II、III 聚合酶: 聚合酶 、 、 • 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DNA聚合酶:α、β、χ、δ、ε 聚合酶: 聚合酶
– ρ因子依赖性终止
思考题:转录与复制的比较??? 思考题:转录与复制的比较???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第三节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Translation:从DNA到蛋白质的遗传信 : 到蛋白质的遗传信 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从mRNA上的核苷 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从 上的核苷 酸到多肽链上的氨基酸, 酸到多肽链上的氨基酸,这种遗传信息 的传递从核酸语言转变成氨基酸语言, 的传递从核酸语言转变成氨基酸语言, 因此被称为翻译即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因此被称为翻译即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 主要元件:核糖体、mRNA和tRNA 主要元件:核糖体、 和
• • • 原核: 复制、 原核: θ复制、滚环复制 真核: θ复制、滚环复制 真核: 复制、 线粒体DNA:D环复制 线粒体 : 环复制
– 真核生物末端 真核生物末端DNA复制:端粒(Telimere)、 复制:端粒( 复制 )、 端粒酶( 端粒酶(Telomerase) )
第二节 转录
• • • • 基本概念 转录过程 转录后加工 转录与复制的比较
– – – 复制方式:半保留、 复制方式:半保留、半不连续复制 过程:起始、延伸、终止 过程:起始、延伸、 参与物质: 参与物质:酶和蛋白质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复制特点比较
• 不同点: 不同点:
– 复制起点:原核单起点,真核多起点 复制起点:原核单起点, (Replicon) ) – 速率:原核比真核快 速率: – 复制方式
转录过程----起始 转录过程 起始
(-35) (-10)
转录起 始点
Closed binary complex
启动子-核苷三磷酸 酶-启动子 核苷三磷酸 启动子
Open binary complex
转录过程----延伸 转录过程 延伸
• 核心酶沿模板 核心酶沿模板DNA链3‘-5’方向移动,并 链 方向移动, 方向移动 按模板的碱基序列,配入四种核苷酸, 按模板的碱基序列,配入四种核苷酸, 使新合成的RNA链沿着 链沿着5‘-3’方向延伸。 方向延伸。 使新合成的 链沿着 方向延伸
• 解链酶(Helicase) 解链酶( )
– 通过水解 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解开双链 获得能量解开双链 – 水解ATP的活力依赖于单链 的活力依赖于单链DNA的存在 水解 的活力依赖于单链 的存在
• 单链结合蛋白(Single Strand Binding protein, 单链结合蛋白( , SSB) )
(CsCl gradient centrifuge)
N15
DNA
N14
Semi-Conservation Replication
M. Meselson and F. W. Stahl, Sciences 44:675, 1958.
•DNA聚合酶具有 聚合酶具有5‘---3’合成活性,所以新 合成活性, 聚合酶具有 合成活性 链的合成方向是5‘---3’。 链的合成方向是 。 •聚合酶催化的合成与解链方向一致时, 聚合酶催化的合成与解链方向一致时, 聚合酶催化的合成与解链方向一致时 才能连续进行新链的合成。 才能连续进行新链的合成。
DNA的半保留复制 的半保留复制
A T C G A T C G A T C G T A G C T A G C T A G C A T C G T A G C
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 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
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 DNA半保留复制的证据
• 1958年,Meselson和Sthahl利用14N标记大肠 1958年 Meselson和Sthahl利用 杆菌DNA的实验; DNA的实验 杆菌DNA的实验; • 1963年,Cairns用放射自显影观察到完整的 1963年 Cairns用放射自显影观察到完整的 正在复制的大肠杆菌染色体. 正在复制的大肠杆菌染色体. • 1957年Taylor将蚕豆苗放在含3H标记的胸苷 1957年Taylor将蚕豆苗放在含 培养液中生长, DNA都标上 培养液中生长,使DNA都标上3H,然后转人正 常培养液中生长。 常培养液中生长。分离各代细胞的染色体并 作放射自显影,所得结果表明,真核生物DNA 作放射自显影,所得结果表明,真核生物DNA 也是按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 也是按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
– 阻止单链 阻止单链DNA分子恢复双链 分子恢复双链 – 又称为双螺旋反稳定蛋白(Helix destabilizing protein) 又称为双螺旋反稳定蛋白( )
一般过程
• DNA复制的起始 复制的起始 DNA复制的延伸 复制的延伸 DNA复制的终止 复制的终止
无特异终止信号 环状单向复制在起点 附近终止 线状和环状双向复制 终点不固定
启动蛋白复合体的形 成 解链酶的加入 复制泡的形成 引发酶加入形成引发 体 RNA引物合成,第一 引物合成, 引物合成 解螺旋 链开始复制 前导链合成
后随链RNA引物的合成 引物的合成 后随链 冈崎片段的合成 RNA引物的去除和冈崎 引物的去除和冈崎 片段的连接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复制特点比较
• 相同点: 相同点:
OK
5‘ 3‘
3‘ 5‘
3‘
5‘
解链方向 3‘ 5‘
How?
• 双链DNA分子解开成两条单链时,以3‘—5’模 双链DNA分子解开成两条单链时, 3‘—5’模 分子解开成两条单链时 板链复制5‘—3’互补链,其DNA的复制方向 互补链, 板链复制 互补链 的复制方向 (5‘—3’)和双链解链方向一致,可持续合成, )和双链解链方向一致,可持续合成, 最后形成一条连续的互补链,称为前导链 最后形成一条连续的互补链,称为前导链 (Leading strand)。 )。 • 以5‘---3’模板合成 模板合成3‘—5’互补链,由于复制的方 互补链, 模板合成 互补链 向与解链方向相反,因此不能连续合成! 向与解链方向相反,因此不能连续合成!
– 引发酶(Primase) 引发酶( )
• 催化合成 催化合成DNA复制起始所需的 复制起始所需的RNA引物 复制起始所需的 引物
– DNA连接酶(DNA ligase) 连接酶( 连接酶 )
• 通过形成磷酸二酯健连接冈崎片段形成后随链
参与物质
• 拓扑异构酶:I、II 拓扑异构酶: 、
– Top I使超螺旋的环状 使超螺旋的环状DNA解旋成不具超螺旋的环状 使超螺旋的环状 解旋成不具超螺旋的环状 DNA – Top II促使产生负向超螺旋并消除正向超螺旋 促使产生负向超螺旋并消除正向超螺旋
第三章 遗传信息的传递
• DNA的复制 的复制 • 转录与反转录 •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遗传信息的传递——中心法则 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的传递
DNA
转录 反转录 复制
RNA
翻译
Protein
中心法则
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复制、转录、翻译). 遗传信息传递的规律(复制、转录、翻译). 复 制 DNA 转录
• 模板链或反义链(antisense strand): 模板链或反义链( ): 作为转录模板的DNA单链 作为转录模板的 单链 • 编码链或有意义链(Sense strand):与 编码链或有意义链( ):与 ): mRNA具有相同序列的 具有相同序列的DNA单链 具有相同序列的 单链
R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聚合酶
复制方式
• 半保留复制 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
– 在DNA复制时,双螺旋中的每一条链都可以作 复制时, 复制时 为模板, 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合成一条互 补新链。两个子代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是 分子中, 补新链。两个子代双链 分子中 新合成的,另一条来自亲代DNA分子 分子, 新合成的,另一条来自亲代DNA分子,即子代 DNA分子双链中保留了一条亲本链,这种复制 分子双链中保留了一条亲本链, 分子双链中保留了一条亲本链 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RNA mRNA tRNA rRNA 转录、 转录、翻译 蛋白质(病毒) 蛋白质(病毒)
翻译
蛋白质
反转录 复 RNA(病毒) (病毒) 制
第一节 DNA的复制 的复制
第一节 DNA的复制 的复制
DNA的生物学功能 : DNA的生物学功能 核酸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 核酸是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蛋白质是生命活 动的体现者 1、 储存遗传信息: 储存遗传信息: 2、复制遗传信息: 复制遗传信息: 3、表达遗传信息: 表达遗传信息: 4、遗传变异: 遗传变异:
• 作用:在RNA合成中指导rNTP底物与模板DNA碱 在RNA合成中指导rNTP底物与模板DNA碱 合成中指导rNTP底物与模板DNA 基配对,以及催化磷酸二酯健的形成。 基配对,以及催化磷酸二酯健的形成。 •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复合酶(α2β β‘+ σ), 复合酶( 复合酶 + 具有全能性。 具有全能性。 •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真核生物R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I:核仁,28S 、18S & 5.8S rRNA I 核仁, –II:核质,mRNA & SnRNA II: II 核质, –III: 核质, tRNA、5S rRNA & SnRNA III: 核质, t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