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中楼板设计总结

合集下载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作为建筑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结构设计在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的工程实施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和解决建筑结构设计的挑战。

一、基础设计问题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基础设计是尤为重要的一环。

常见的基础设计问题包括地基不坚实、沉降过大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遵循以下几点:1.合理选择基础类型: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的结果,合理选择适应地质条件的基础类型,比如扩展基础、桩基础等。

2.增加基础的承载能力:可以通过增加基础的面积、减小基础的应力等方式,来增加基础的承载力。

3.进行地基处理:通过改良地基的方式,如振动加固、土体填充等,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二、梁柱设计问题梁柱作为承载整个结构的重要构件,其设计问题可能导致结构的不稳定和失效。

以下是常见的梁柱设计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1.梁柱配筋不合理:在梁柱的配筋设计中,要注意合理控制受力区域的应变和应力分布,以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2.梁柱尺寸设计不当:在设计梁柱的尺寸时,应综合考虑结构的受力特点、结构的审美要求等因素,以保证结构的正常工作和安全性。

3.纵横向承载力的设计:要根据具体结构的要求和使用环境的要求,合理考虑梁柱的纵向与横向承载力,以确保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楼层结构设计问题楼层结构是建筑物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其设计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以下是常见的楼层结构设计问题及相应解决方案:1.楼板设计不合理:楼板设计应满足预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挠度要求。

通过合理选择楼板材料、增加楼板厚度等方式,可以解决楼板设计中的问题。

2.楼层高度设计问题:根据楼层用途和设计要求,合理控制楼层高度,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楼梯与走廊设计:楼梯和走廊在楼层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安全性、通行便利性等因素。

建筑设计中的楼板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楼板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中的楼板规范要求在建筑设计中,楼板是连接各个楼层的重要承重结构,其规范要求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楼板的设计、材料、施工等方面来探讨建筑设计中的楼板规范要求。

一、楼板设计的规范要求1. 承载能力:楼板在设计时必须满足承载建筑本身及负荷的要求。

根据建筑类型和使用功能的不同,楼板的承载能力要求也不同,需要根据地震、风荷载等情况进行合理的计算和设计。

2. 确保稳定和安全:楼板在设计中需要考虑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对于跨度较大的楼板,可能需要在楼板中设置梁或其他结构以增强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隔声和隔热:楼板除了需要具备承载能力外,还需要考虑隔声和隔热的要求。

特别是在多层住宅和商业建筑中,楼板必须能够有效隔离上下层之间的噪音和温度传递。

二、楼板材料的规范要求1. 混凝土楼板:混凝土是最常用的楼板材料之一,其制作需要满足相关国家或地区的混凝土标准。

混凝土楼板的强度、密度、抗裂性等性能参数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2. 预应力混凝土楼板:为了增强楼板的承载能力,预应力混凝土楼板常被采用。

其设计和制作应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包括预应力筋的选用、锚固技术等。

3. 钢筋混凝土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广泛应用于大跨度和高层建筑中,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对于钢筋混凝土楼板来说,钢筋的型号、布置、混凝土强度等参数都需要符合规范要求。

三、楼板施工的规范要求1. 防水和防潮:楼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防水和防潮处理。

对于地下楼板,需要采用防水材料进行覆盖,以防止地下水渗透。

而对于湿度较高的区域,如厨房和浴室等,楼板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潮措施。

2. 施工工艺:在楼板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来操作。

包括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厚度的控制、铺设预应力筋的工艺等。

同时,也需要对现场施工进行质量控制和检验,确保楼板的质量达到规范要求。

3. 安全施工:在楼板施工过程中,安全是重中之重。

必须遵守相关的施工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人的身体安全和材料的正确使用。

合肥绿地中心250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管理总结

合肥绿地中心250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管理总结

合肥绿地中心250米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管理总结[关键词]结构优化楼承板含钢量超限结构体系1项目概况合肥绿地中心位于合肥市包河区南二环与宿松路的交叉口,本项目由南北 2两个地块组成,项目规划 257 米超高层一栋(D 座),80 米高度甲级办公楼 1 栋,100 米高度甲级办公楼 1 栋,130 米高度甲级办公楼 1 栋,住宅 4 栋,以及 12 万平方米的商业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2.3 万平方米。

D 座超甲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 13.2万m2,建筑高度为 257m,地下三层,地上五十七层,结构体系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

2 设计参数本工程抗震设防为乙类,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基本风压0.35KN/ m2(50年一遇)。

基本雪压0.6 KN/ m2,地面粗造度类别为C 类。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场地类别二类,场地特征周期0.35s。

3 结构体系本工程平面尺寸长X宽为45.8mX45.8m,结构总高度为242.65m,长宽比为 1,高宽比为 5.3,标准层核心筒面积占总面积24.4%。

结构体系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主要构件类型:混凝土核心筒外墙最大厚度1000mm,核心筒墙体仅仅在四角设置十字形型钢型从负一层至第19层,外框柱为型钢混凝土柱,地上部分,外框结构梁为钢梁(主梁高:1000/700,次梁高:600),外框采用开口型压型钢板楼承板,核心筒内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承板;地下部分:核心筒内外楼板均采用现浇混凝土楼承板,柱子为型钢混凝土柱。

标准层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标准层结构平面图表1 柱子截面尺寸变化表2 核心筒外墙墙体厚度尺寸变化4 楼承板选型分析由于本工程梁为钢结构梁,固不易采用一般现浇混凝土楼板。

针对楼板荷载值和梁间距大小,设计三种适合本工程的楼承板,进行了经济性、施工便利性、施工质量的保证性以及进度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关键词:结构设计楼板剪力墙框架一、楼板设计常见问题楼板是房屋中的水平承重构件,支承在墙或柱上,不仅向墙或柱传递荷载,同时也是墙或柱在水平方向的支撑。

因此,板的设计问题必将连带梁、墙、柱等构件的安全。

若对整个设计考虑不周,很容易出现设计质量问题,有的还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隐患。

(一)板承受线荷载时弯矩计算问题在民用建筑中,常常在楼板上布置一些非承重隔墙。

有些设计人员错误地将隔墙的总荷载除以板的总面积。

实际上,大楼板设计中常常将该部分的线荷载换算成等效的均布荷载后,进行板的配筋计算。

另外,板上隔墙顶部处理常采用立砖斜砌顶紧上部分的楼、屋面板,这样会给上部的板增加了一个中间支承点,使其变为连续板,支承点上部出现了负弯矩,而在板的设计中又没考虑该部分的影响,致使板顶出现裂缝。

(二)现浇板的裂缝问题工程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的变形。

如温度变形、收缩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变形等,此类因变形引起的裂缝几乎占到全部裂缝的80%以上。

在变形作用下,结构抗力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拉性能,当抗拉应力超过设计强度时,应验算裂缝间距,再根据裂缝间距验算裂缝宽度。

1.现浇板板厚宜控制在跨度的1/30,最小板厚不宜小于110mm(厨房、浴厕、阳台板最小厚度不小于90mm)。

有交叉管线时板厚不宜小于120mm。

2.宜采用较小直径密度分布的方式进行布筋,为防止温度及收缩引起的应力影响,应适当提高配筋率,这样可提高混凝土体的极限拉伸应变及混凝土抵抗干缩变形的能力,防止因混凝土自身收缩出现大量的应力集中点,使局部出现塑性变形产生裂缝。

3.屋面层阳角处、东西单元房间和跨度≥3.9m时,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阳角处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跨度≥3.9m的楼板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跨度<3.9m的现浇楼板上面负弯矩钢筋应一隔一拉通。

外墙转角处应设置放射钢筋,配筋范围应大于板跨的1/3,且长度不小于2.0m,每一转角处放射钢筋数量不少于7根,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结构设计经验总结

YJK弹性板参数说明弹性板荷载计算方式:有限元方式仅适用于定义为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的楼板,不适合弹性膜或者刚性板的计算。

梁板变形协调:对于弹性膜,一般可设置为不勾选此项。

但是对于弹性板3或者弹性板6,则应勾选此项。

因为设置弹性板3或弹性板6的目的是使梁与板共同工作,发挥板的面外刚度的作用,减少梁的受力和配筋,此时必须使弹性板中间节点和梁的中间节点变形协调才能实现这种作用。

考虑相对偏移(次梁点铰后负弯矩的由来):以前弹性板与梁变形协调时,计算模型是以梁的中和轴和板的中和轴相连的方式计算的,由于一般梁与楼板在梁顶部平齐,实际上梁的中和轴和板中和轴存在竖向的偏差,勾选此参数后软件将在计算中考虑到这种实际的偏差,将在板和梁之间设置一个竖向的偏心刚域,该偏心刚域的长度就是梁的中和轴和板中和轴的实际距离。

在生成数据后的计算简图中可以看到用粉色表示的弹性板和梁之间的竖向短线,就是它们之间的偏心刚域。

这种计算模型比按照中和轴互相连接的模型得出的梁的负弯矩更小,跨中承受一定的拉力,这些因素在梁的配筋计算中都会考虑。

地震内力按弹性板6计算:用户对恒活风等荷载工况计算时,对楼板习惯于按照刚性板、弹性膜的模型计算,这种模型不考虑楼板的抗弯承载能力,由梁承担全部荷载内力,此时的楼板成为一种承载力的安全储备。

但是从抗震设计强柱弱梁的要求考虑,常造成梁的配筋过大的不好的效果。

勾选此参数则软件仅对地震作用的内力按照全楼弹性板6计算,这样地震计算时让楼板和梁共同抵抗地震作用,可以大座弯矩,从而可明显降低梁的支幅度降低地震作用下梁的支座部分的用钢量。

由于对其他荷载工况仍按照以前习惯的设置,保持恒活风等其他荷载工况的计算结果不变,这样做既没有降低结构的安全储备,又实现了强柱弱梁、减少梁的钢筋用量的效果。

因此,这也是一项有效的设计优化的措施。

勾选此参数后,除了地震作用内力计算外,其他计算内容均按照用户当前设置的楼板模型计算。

对地震内力计算,软件另外取用全楼所有楼板设置为弹性板6的模型,并考虑了弹性板与梁协调时梁向下相对偏移的影响。

结构设计荷载取值的归纳和总结

结构设计荷载取值的归纳和总结

结构设计荷载取值的归纳和总结:注:荷载规范里面存在加“*”,需参照“建筑装修面层做法”“全国民用建筑工程技术措施”一、关于板荷载(1)楼板1、一般楼板(不带地暖):[恒]:自重+(为普通细石砼楼面)[活]:*用途*空洞周围一跨、长度较长的建筑的板厚适当加大120且配筋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悬挑楼板[活]:取+,大房间取2、带地暖楼板:[恒]:自重+(常80厚采暖层)[活]:*用途3、*根据活动的人和设施状况,民用建筑楼面活荷载取值原则①活动的人很少,②活动的人较多且有设备,③活动的人很多且有较重设备,④活动的人很集中,有时很挤或有较重设备,⑤活动的性质比较剧烈,⑥储存物品的仓库,⑦有大型的机械设备,~4、各种用途的[活]荷载:A.*1(1) 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视情况取~)、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1(2) 试验室、阅览室、会议室、医院门诊室:休息室:(含贵宾休息室)EMI试验室:(经验)网络通信室:(经验)会所:(一般房间取,活动的人较多的房间取比较合适)①学校建筑:书画教室琴房音乐培训室耳光室广播室阶梯教室:(全国)科技教室多媒体教室乒乓球室信息服务箢便利店道具间多功能厅跆拳道练习馆屋顶溜冰场器材间①医院(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X光室:1、30MA移动式X光机2、200MA诊断X光机3、200kV治疗机4、X光存片室口腔科:1、201型治疗台及电动脚踏升降椅2、205型、206型治疗台及3704型椅消毒室:1、1602型消毒柜2、2616型治疗台及3704型椅消毒室:3000型、3008型万能手术床及3001型骨科手术台产房:设3009型产房血库:设D-101型冰箱A0.* 11 走廊、门厅:(1)住宅、宿舍、旅馆、医院病房、托儿所、幼儿园:(2)办公楼、餐厅、医院门诊部(3)教学楼及其他可能出现人员密集的情况(电梯门外审查师要求)A1.* 12 楼梯:(楼梯部分另详)(1)多层住宅(2)其他(消防疏散楼梯常用)A2.* 10 浴室、卫生间、盥洗室:(卫生间部分另详)A3.* 13 阳台:(阳台部分另详)(1)可能出现人员密集的情况(2)其他B.*2 教室、食堂、餐厅、一般资料档案室:(用餐地方)*9 厨房(1)餐厅的:(做饭地方)(2)其他的:(一般)C.*3(1) 礼堂、剧场、影院、有固定座位的看台:*4(2) 无固定座位的看台:房:*3(2) 公共洗衣房:*5(1) 健身房、演出舞台:*7 通风机房、电梯机房:(电梯部分另详)空调机房:发电机房、变配电房:10库房、药房等*房:微机电子计算机房D.*4(1) 商店、展览厅、车站、港口、机场大厅及其旅客等候车室:*5(2) 运动场、舞厅:厅:(应该指住宅厅)E.*6(1) 书库、档案室、贮藏室:(当>2m,每米高[活]≥m2)*6(2) 密集柜书库:(无过道)资料室:住宅书房:F.*8 汽车通道及客车停车库:客车:(1)单向板(Ln≥2m)和双向板(Ln≥3mx3m)(2)双向板、无梁楼盖(Ln≥6mx6m)消防车: (1)单向板(Ln≥2m)和双向板(Ln≥3mx3m)(2)双向板、无梁楼盖(Ln≥6mx6m)客车:载人<9人;消防车:满载总重300kN的大型卡车不符合上述情况,直接按车轮局部荷载计算板内力,客车局部荷载(*);消防车60/(*)地下室小型汽车停车库:;(2)楼梯1、板厚取0:[恒]:(平台板取,注意荷载两边倒)[活]:(消防楼梯、其他按荷规;*密集人流≥)2、也可以将荷载分成均布/集中荷载加到梁上。

简述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

简述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

简述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及设计要求一、引言楼板层是建筑物中承受荷载的主要结构之一,承载着人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等各种活动。

因此,楼板层的设计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从楼板层的基本组成和设计要求两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楼板层的基本组成1.混凝土梁:混凝土梁是楼板层中最重要的承重构件,它通过支座传递荷载到柱子上。

混凝土梁主要由钢筋骨架和混凝土砼组成,其截面形式多样,常见的有矩形、T形、L形等。

2.钢筋网:钢筋网是混凝土梁中的骨架,它可以增强混凝土梁的抗拉强度。

钢筋网通常由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交错编织而成。

3.保温材料:保温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楼板层的能耗,并且提高室内舒适度。

常见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挤塑板等。

4.隔音材料:隔音材料可以有效降低楼板层的噪声污染,提高室内舒适度。

常见的隔音材料有岩棉、玻璃棉等。

5.地面装饰层:地面装饰层是楼板层中最外层的一层,它可以提高室内美观度。

常见的地面装饰材料有地毯、木质地板、大理石等。

三、楼板层的设计要求1.承载能力:楼板层必须能够承受建筑物自身重量以及人员和设备的荷载。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楼板层的承载能力,以确保其安全性。

2.刚度:楼板层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过度挠曲或变形。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楼板层的刚度,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其刚度。

3.稳定性:楼板层必须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倾斜或倒塌。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楼板层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其稳定性。

4.防火性能:楼板层必须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以防止其在发生火灾时对建筑物和人员造成伤害。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楼板层的防火性能,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防火性能。

5.隔音性能:楼板层必须具有良好的隔音性能,以提高室内舒适度并降低噪声污染。

因此,在设计时必须考虑到楼板层的隔音性能,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其隔音性能。

6.保温性能:楼板层必须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并提高室内舒适度。

结构设计个人总结

结构设计个人总结

结构设计个人总结在结构设计方面,我有以下个人总结:首先,结构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技术要求,确定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框架和各种构件的布置和尺寸,以及建筑物在力学条件下的稳定性、刚度和抗震性能。

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有着关键性影响。

其次,结构设计需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

不同的建筑物有不同的功能需求,比如住宅建筑需要提供居住空间,办公建筑需要提供办公空间,商业建筑需要提供商业空间等。

结构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确定不同的结构形式和材料选择。

第三,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技术要求。

不同的建筑物对于结构的技术要求也有所不同,比如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其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桥梁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等。

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技术要求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

第四,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力学条件下的稳定性、刚度和抗震性能。

结构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力学条件,合理设计结构的稳定性、刚度和抗震性能。

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在自重、荷载和风荷载等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五,结构设计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建筑物的节能和环保技术应用。

结构设计师需要选择可再生材料,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建筑物的碳排放。

最后,结构设计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

结构设计师往往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比如建筑师、土木工程师等,共同完成建筑物的设计。

团队合作和沟通对于结构设计的成功非常重要,建筑师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要求,协调各专业之间的关系,保证建筑物的整体设计效果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结构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求、技术要求、力学条件下的稳定性、刚度和抗震性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结构设计师需要与其他专业人员密切合作和沟通,共同完成建筑物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设计中楼板设计总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板总结
1 板设计
1)从受力计算角度,一般板厚取值为:双向板按L/40(边跨时可适当加厚)、单向板按L/35(连续板)、L/30(简支板)。

2)跨度较大的板(板跨大于4m 时)及异形板的板厚,根据周边支座情况,酌情加大(一般可加大10~20mm)。

3)当板内埋的管线比较密集时,板厚应可取120~150mm。

设计考虑加强部位,如转角窗、平面收进或大开洞的相临区域,其板厚根据情况取120~
150mm。

屋面板不小于120mm。

4)高层建筑地下室顶板取180mm(按嵌固在地下室顶板考虑);不嵌固时取160mm;覆土处顶板厚度不小于250 mm。

5)悬挑板的净挑尺寸不宜大于,否则应采取梁式悬挑。

注意与厚挑板的相邻板跨,其板厚应适当加厚,厚度差距不要过大(可控制在20~40mm以内)。

6)异形板的配筋应专门复核,不应直接简单采用PM的计算结果。

7)温度筋:较大板块的板面无筋区域,其温度、收缩应力较大,应在板面设配筋率不小于%的防裂构造钢筋。

8)挑板配筋:注意转角挑板配筋时的角部构造(阳角、阴角)。

挑板底部构造钢筋:当悬挑长度较小、板厚较薄时可不配筋。

2 板筋绘制
首先,对板计算参数进行调整,钢筋级别要确定,其次,根据裂缝挠度进行配筋,若不满足,需反过来调整板厚;每一层都要进行计算。

如果计算的模型中存在异形板,则计算的结果就不能参照了,必须把异形板单独拿出来计算,可采用理正计算单块异形板。

边界条件的设定:边跨为简支,中间跨为固支,楼梯旁边的板也为简支。

绘制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1.图层的设置,支座负筋与正筋需分层表示,便于查改;
2.支座钢筋锚入板内的长度,取板短跨的1/4,如果相邻板跨度不一样,支座钢筋锚入板内的长度,按跨度大的一跨取;
3.为了使图面整洁,一般对于按照构造配置的板筋,可以在图纸的文字说明里表示,图上只反映出需要计算的配筋;
4.板筋的配置选择以细而密为原则,可以控制裂缝。

板筋间距可以做到多而密,不建议采用间距为200的板筋;
5.当板跨度较小时,可以把支座钢筋拉通,利于施工,节约成本;
6.当相邻板标高不一致时,支座钢筋需要断开,各自锚固在梁内,并保证锚固长度;
7.悬挑板锚入简支板内的长度应不小于挑出的长度;()
8.异形板不管配筋是否按计算,最好把钢筋的布置方式画出来,这样施工时不会放错钢筋;
9.楼梯在楼层处的板筋需要与楼层处的板筋对应起来;
10.对于一些形状不正的结构,钢筋线的方向不要搞反;
11.卫生间盥洗室处板钢筋双层通长布置。

对于钢筋间距,一般板底钢筋的间距一般控制在150mm及以下,板顶钢筋控制200mm及以下的,对于支座有高差的,板支座高差小于等于30mm时,钢筋可以拉通,大于等于50mm,不宜拉通。

3 楼梯间平台板配筋(注意)
对楼层平台板,其配筋见楼层板配筋,其板厚与楼层板一致;对半平台板,其板厚根据楼梯样式而定,若为BT或CT或DT型板式楼梯,平台板最好与梯段板一致,但是若为AT型楼梯,则平台板与梯板没有必然联系,一般厚度取为100, 8@200双层双向配筋。

4 结构两端板由于受到较大扭转作用,其配筋最好双层双向拉通布置,在江苏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

5 对于塑性计算方法,塑性系数(支座弯矩与跨中弯矩之比)β=比较合理。

6 板钢筋为一级钢时,为弯钩,二、三级钢时为斜钩。

7 设弹性板并做整体分析
8 板的经济配筋率一般是%~1%。

9 最小配筋率及配筋面积(采用三级钢)
板厚100时,As=%*100*1000=200mm2,采用8@200=251mm2;
板厚120时,As=%*120*1000=240mm2,采用8@200=251mm2;
板厚150时,As=%*150*1000=300mm2,采用8@150=335mm2。

10 卧置在地基上的混凝土板,最小配筋率%,因板虽受弯矩,但板下有土作为支撑,受弯更有利;所以筏板基础中的筏板配筋,条基中的底板配筋,单独柱基础的底板配筋都应满足最小配筋率%。

11 降板时常见做法
a 板两边标高差小于等于30mm,两边板按连续计算,配筋取两边计算的大值,钢筋长度按大板跨度的1/4取,实际施工时钢筋是连通的。

b 板两边高差较大,已超出板厚的情况,比如卫生间沉板处,相连处支座定义为简支,钢筋长度按各自板块跨度大小的1/4取,构造配。

c 板两边高差在板厚范围内时,支座定义为固支,两边板按连续计算,配筋取两边计算的大值,钢筋长度按大板跨度的1/4取,施工时钢筋是断开的,但要求锚入梁内不少于La,梁考虑受扭。

》楼板计算跨度
板的计算跨度是指在计算弯矩时所应取用的跨度长度。

对于弹性力学理论,计算跨度取两支座反力之间的距离;对于塑性力学理论,计算跨度由塑性铰位置确定。

一般在实际设计时简化处理,偏安全地直接取支座中心线间距l。

》板设计绘图主要流程
1 估计板厚
2 整理荷载(恒荷载、活荷载、等效均布荷载)
3 理正或PKPM计算
4 根据计算结果绘图
》PMCAD计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PMCAD一般的双向板计算结果和理正等其他软件计算结果基本相同
2 单向板时长边配筋计算结果有误
3 异形板计算结果不是非常准确
》只要满足跨中弯矩加上支座弯矩之总弯矩大于ql2/8,就都是合理的,因为板内弯矩的分配是按照钢筋极度分布的,钢筋集中使用在支座,那么支座就会相应的多些承担弯矩,跨中相应少一些。

》挑板板厚的经验确定
挑板板厚的确定,一般经验为净挑跨度的1/12~1/10,后者用于轻挑板,这是针对荷载标准值为15KN/m2左右的取值。

挑板在一般民用荷载下,最大净挑尺寸不宜超过。

注意:悬挑构件的安全储备比常规构件要大些,所以要对计算结果乘以足
够大的放大系数,配筋配大些。

挑板的板厚一旦确定后,与其相邻的作为支座的板块板厚,应尽量与之相同或接近,不宜厚度小很多,否则挑板相邻的支座板块与挑板相接处,要构造加腋以平衡内外的负弯矩,同时也避免了挑板支座梁受扭或剪力墙的平面外受弯矩,现在一般内外板厚均取相同的板厚。

挑板下铁虽然正弯矩为0,可以按照最小配筋率%配下铁,但对于大挑板板下铁应配置足够的受压钢筋,以减少因板徐变而产生附加的挠度,笔者一般下铁配筋为上铁的1/3~1/2,而且间距为150mm左右(间距稍密些,为了防止混凝土板开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