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辞与敬辞用

合集下载

常用敬辞和谦辞大全(集合版)

常用敬辞和谦辞大全(集合版)

敬辞谦辞——敬辞: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贤弟、贤侄等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

如:奉送:赠送奉还:归还奉劝:劝告奉陪:陪同——谦辞家”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

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

如舍弟:称弟弟;舍妹:称妹妹;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

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

如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

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常见谦辞与敬辞

常见谦辞与敬辞

5.下面是一则留言,其中有两处用得不够妥当,请将其序号填在 横线上,并进行修改。 小李同学: 您好! 今天,我于百忙之中①,到你的班级致谢,不巧的是你不在,真是 遗憾②。那天,我丢失了钱包,十分着急,多亏你拾金不昧,使我 的钱包得以璧还③。我万分感谢。今略备薄礼④——笔记本,聊表 谢意,望笑纳⑤。 祝:学业有成! 高三十二班 王超 应该修改的是 改为 ① 删去 改为 ③物归原主
“敬”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 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 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 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 事。 “请”字一族。用于希望对方做某事。如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 答问题;请坐——请求对方坐下;请进——请对方进来。 “屈”字一族。如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屈就(多用于 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光”字一族。表示光荣,用于对方光临。如光顾(多用于商家欢 迎顾客)——称客人来到;光临——称宾客到来。 “俯”字一族。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俯察—— 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俯 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2.敬辞 “令”字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尊称对 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 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令阃——尊称 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时。如拜读——指阅 读对方的文章 ;拜辞——指向对方告辞;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 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 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 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 送;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 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 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 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常用谦辞和敬辞

常用谦辞和敬辞

常用谦辞和敬辞一、谦词主要谦词可用一副对联概括:“敝鄙卑小不愚拙,敢见家老晚舍寒”;横批是:“贫贱过后”。

1、“敝”敝人:谦称自己;敝姓:谦称自己的姓;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敝处:谦称自己的家乡、住处或办公场所;XXX: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2、“鄙”鄙人;谦称自己;鄙见:自己的见解;鄙意:自己的意见;XXX:犹老朽。

老人自称的谦词。

3、“卑”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卑寒:谓位卑家贫;卑陋:低矮简陋;卑人:地位低下的人;卑职:对上级的自称。

4、“小”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注意:小人又指人格卑鄙的人,但不当谦词用);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XXX:自称谦词,宋元时民间口语。

(也作平常;轻微讲。

如非同小可);小弟:兄弟或男性与朋友相互之间的自称谦词。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5、“不”不才: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不佞:没有才智的;不肖:没有出息的;不敢当:平常交往中,对别人的招待、称赞承当不起时,可说“不敢当”6、“愚”愚:自我谦称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或向比本人年轻的人称本人;XXX:老人自谦之词;XXX:相对于长者的自我谦称;XXX指己见;愚见:本人的看法;愚意:对自己意见的谦称。

7、“拙”拙见:谦称本人的看法;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著、拙作:谦称本人的文章;XXX:旧时谦称本人的妻子。

8、“敢”敢问:表示冒昧地向对方询问问题;敢请:表示冒昧地请求对方做某事;敢烦:表示冒昧地麻烦对方做某事;(这里的“敢”其实是“不敢”的意思。

)9、“见”赐教:客气话,指教(我);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10、“家”家父:谦辞,对别人称本人的父亲,又称家尊、家严、家君;家母:谦辞,对别人称本人的母亲,又称XXX;家兄:称兄长;家姐:称姐姐;XXX:称叔叔。

11、“老”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都用于老人自我谦称; 老粗:谦称本人没有文明;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本人;老衲:老和尚自称;老臣:老官员自称;老部下:相对于老领导老上级时的自称。

谦辞和敬辞大全归纳

谦辞和敬辞大全归纳

谦辞和敬辞大全归纳光临:称宾客来到。

如:欢迎光临。

莅临:一般用于贵宾,来到,亲临。

如:敬请莅临指导。

惠临:表示别人至自己这里去,敬辞。

例如日前惠临,失迎为歉。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如:家具展销,敬请惠顾。

惠存:获赠人相片、书籍、纪念品时用的敬辞,恳请对方留存。

惠书:表示别人加惠于自己。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送给财物,则表示对别人施予的敬佩、敬重。

惠然肯来:敬辞,表示欢迎客人来临。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赠人,在加所刻时用的客气话,存有求教的意思。

期望对方缅齐意见予以废止。

斧正:请人改文章,敬辞。

读到:敬辞,写作。

例如:读到大作,得益不深。

赐教:敬辞,给予指教。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

例如:有何见教。

祺:吉祥,书信末尾的套语。

如:敬颂近祺。

教导祺:用作给老师写信给,信末祝语。

敬候:敬辞,等候。

如:敬候回音,敬候光临。

敬贺:敬辞,祝贺别人。

恭候:敬辞,等候。

如:恭候光临。

忝列于:Monestier,则表示假使他人,自己自绝。

例如:忝列于门墙。

汗颜:因羞愧而出汗,泛指惭愧。

如:深感汗颜。

可致电(问):敬辞,则表示别人(多就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查问。

例如:有关录取具体情况,可以说道“咨询”,也可以说道“可致电”。

垂爱:敬辞,称对方(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良苦用心:书面语,给下级或晚辈示范点,搞榜样。

例如:良苦用心后世。

海涵(包涵):大度包容(用于请人特别原谅)。

如:招待不周,还望海涵。

伏惟:下对上(皇上)陈述自己的见解时用的敬辞。

例如:伏惟陛下年甫弱冠。

为荷:承受恩惠(多用于书信里表示客气)如:请给予帮助为荷。

钧裁:敬辞,用作晚辈对上辈,下级对上级。

足下:书信中称呼朋友的敬辞。

谦辞与敬辞大全及释义

谦辞与敬辞大全及释义

谦辞与敬辞大全及释义谦辞和敬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文化里重要的一部分。

因为谦辞和敬辞不仅可以表达出一个人的客气,而且还可以带来一种礼貌和有礼的氛围。

因此,谦辞和敬辞的使用一直十分普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谦辞和敬辞的具体内容。

谦辞是用来表示尊重,表达一种虚心或客气的话语,它体现了一种尊重他人、重视别人观点以及客气待人的态度。

谦辞用词明确而又语意宽泛,可以表达礼让、恭敬或较高礼貌的态度,从而表现出一个人的礼貌。

例如:“请多多关照”,“尊敬的同事”,“你是最棒的”等。

敬辞也有一定的格式,是用来表达尊重、恭敬、礼貌和感谢等感情的。

它的表达形式比谦辞更加明确,如“您辛苦了”,“多谢您的帮忙”,“恭敬的问候”等。

谦辞和敬辞可以用各种方式表达,如礼貌地向别人道谢、礼貌地向别人请教、尊重别人,在介绍自己时,使用谦辞和敬辞这种表达方式可以表现出一种有礼貌的态度,这样会给人们留下一种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礼貌。

除了说话之外,谦辞和敬辞也可以用在书面语上,书面语中一定要使用一些合适的谦辞和敬辞,这样可以给读者留下一种深刻的印象,而且也可以使读者明白文章的含义。

例如:“敬请谅解”,“谢谢您的耐心阅读”,“衷心祝福”等。

正确使用谦辞和敬辞,不仅可以表示对对方的尊重,也可以使对方感到舒适和满意,这是一种民间普遍的礼貌,也是文明人之间必要的交流方式。

因此,只要大家能够恰当地使用谦辞和敬辞,就可以大大增加拉近彼此的距离。

在使用谦辞和敬辞时,除了要注意表达形式的不同之外,还要注意使用的场合和用语的对象,以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心意,不同的谦辞和敬辞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对象,只有恰当的应用才能表达出最好的礼貌。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应该已经对谦辞和敬辞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它们既可以表达出一种虚心或客气,又可以表达一种尊重他人以及恭敬的态度,而且在文明交流中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使用谦辞和敬辞时,还要注意使用的场合和用语的对象,只有恰当的应用才能体现出一种有礼貌的态度,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印象。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用法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用法

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用法1.敬辞的使用在古代社会,人们之间有着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尊重他人是非常重要的。

敬辞的使用成为了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古代常见的敬辞用法:1.1."君""君"是对上级或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的尊称,常用于称呼君主、国君、官员等。

例如:国君曰"吾君",对官员称"___"。

1.2."卑职""卑职"是一种自谦的方式,常用于自称。

这种谦虚的用法表达了对对方地位的尊重,并同时展现了自己的谦逊。

例如官员对君主说"卑职敢问陛下…"。

1.3."恩典"在交流中,表示对他人恩惠的尊敬也是一种重要的敬辞用法。

通过表示对恩典的感激,可以体现对对方的敬意。

例如:"给予恩典"、"恩泽深重"等表达方式。

2.谦辞的使用古代人们也强调了谦虚礼让的重要性,谦辞的使用在交流中起到了平衡地位关系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古代常见的谦辞用法:2.1."愚""愚"是一种自谦之词,用于表达自己的无知或不够聪明。

此种表达方式发自内心地谦虚,以示尊重对方的智慧或见识。

例如:"愚不敢当"、"愚见"。

2.2."敢问"在向对方提问时,古代人们常使用"敢问"一词,表达自己的谦逊和对对方知识的敬意。

这种谦辞用法体现了彼此之间的尊重和礼貌。

2.3."胆敢""胆敢"是一种谦虚的表达方式,表示自己的胆量或决心不够大。

通过使用这个词,表达者向对方示意自己对某事的顾虑和尊重。

例如:"胆敢不敢独断"。

总结古代社会中的敬辞和谦辞用法对于维系社交关系、展现尊重和礼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古代常用的敬辞与谦辞

古代常用的敬辞与谦辞

古代常用的敬辞与谦辞一、敬辞类(一)令1.令尊:称对方的父亲。

2.令堂:称对方的母亲。

3.令郎:称对方的儿子。

4.令爱:称对方的女儿。

也作令嫒。

(二)惠1.惠顾:惠临;敬称他人的光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

2.惠存:敬请对方保存。

3.惠赠:对方赠予(财物)。

(三)垂1.垂问:表示对方(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2.垂询: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3.垂念:指上对下的挂念;指别人对自己的挂念。

4.垂爱:指上对下赏识爱护;指别人对自己的赏识爱护。

(四)赐1.赐教:给予指教。

2.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复。

(五)高1.高见:高明的见解。

2.高论:3.高寿:4.高龄:5.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6.高朋:对友人的敬称;贵宾。

7.高邻:对邻居的敬称。

(六)贤1.贤弟:可以表示对自己弟弟的尊称;对自己结拜义弟的尊称;称平辈或晚辈。

2.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

1.奉送:赠送。

2.奉还:归还。

3.奉劝:劝告。

4.奉陪:陪伴;陪同做某事。

(八)其他类1.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说)。

2.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3.赏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

4.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5.贵姓:问人姓氏。

6.贵庚:问人年龄。

7.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8.大驾:对他人的敬称,大驾光临。

谦辞类:(一)家1.家父: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2.家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家母: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5.家慈:对人称自己的母亲。

(二)舍1. 舍弟:对人称自己的亲戚。

2.舍妹:对人称自己的亲戚。

(三)小1.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2.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3.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4.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四)愚1.愚兄:2.愚见:称自己的见解或意见。

也说愚义。

1.拙作:用于称自己的文章。

2.拙著:用于称自己的著作。

3.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六)敝1.敝人:对人谦称自己。

常见的敬辞谦辞及应用

常见的敬辞谦辞及应用

尊称篇尊称,也叫敬称,一般指比较尊敬的称呼。

例如,小王尊称王医生为神医。

针对不同的对象,称呼可有多种。

称呼帝王时,一般有“陛下、大王、王、上、君、天子、万乘、圣主、主上、元首、九重天”等等。

对一般人,则有“公、君、足下、子、先生、夫子、丈人、阁下、长者、台端、孺人、大人、兄台”等等至于古代对对方的父亲称令尊、尊公、尊大人,对对方母亲称令堂、太君,对对方的妻子称令正,对对方妻父称泰山、冰翁,对对方兄弟称昆仲、昆玉、令兄(弟),对对方的儿子称令郎、令嗣、哲嗣、少君、公子,对对方的女儿称千金、玉女、令爱等等,因多见于口语,不再一一列举。

一、令敬辞,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

如: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令郎、令爱(媛):对别人儿女的敬称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令堂:敬辞,称对方的母亲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

如: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

如: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垂问、垂询:敬辞,表示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垂爱:(书)敬辞,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四、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请教:希望别人指教五、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

如:赐教:别人指教自己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

如: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朋:对方的朋友高亲:对方的亲戚高邻:对方的邻居高见:指别人的见解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华诞:别人的生日华厦:别人的房屋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 如:
请问:用于请求对方回答问题。 请教:用于请求希望别人指教
谦辞与敬辞用
敬辞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别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或华堂:别人的房屋 华宗:称人同姓。 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 如: 贤弟、贤侄等
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
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
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敬辞
十五、“屈”:屈驾(多用于邀请人):委屈大驾; 屈就(多用于请人担任职务):委屈就任; 屈居:委屈地处于(较低的地位);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十六、“光”: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如: 光顾(多用于商家欢迎顾客):称客人来到; 光临:称宾客到来。
敬辞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 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对方的亲戚。 二、“惠”: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 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 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五、“敢”,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
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六、“拙”,用于对别人趁自己的东西。如:
敬辞
三、“垂”: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 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 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 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拨冗:具有文言色彩的客套话。(指对 方)于繁忙之中抽出时间。
谦辞与敬辞用
谦辞
一、“家”, 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 戚。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家叔:称叔叔。
二、“舍”,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 戚。如: 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侄:称侄子;舍亲:称亲戚。
止步; 笑纳(用于请对方收下礼物):请接纳收下; 府上:称对方房屋; 指正(用于请人批评自己的作品或意见):指出
错误,使之改正; 久仰(多用于初次见面):仰慕已久; 璧还:归还物品,等等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 品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 等给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
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 拜辞:指告辞对方;
拜访:指访问对方;
拜服:指佩服对方;
拜贺:指祝贺对方;
拜识:指结识对方;
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 拜望:指探望对方。
十、“奉”: 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
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
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 奉告:告诉;
十七、“俯”:公文书信中用来称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俯察:称对方或上级对自己理解; 俯就:用于请对方同意担任职务; 俯念:称对方或上级体念;俯允:称对方或上级允许。
敬辞
十八、“叨”,如:叨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沾光; 叨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领教; 叨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打扰。 十九、“雅”,用于称对方的情意或举动。如: 雅教:称对方的指教; 雅意: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等送给人时):指正批评。
三、“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 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
谦辞
四、“老”,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 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奉还:归还; 奉陪:陪伴;奉劝:劝告;
奉送、奉赠:赠送;奉迎:迎接;奉托:拜托。
十一、“恭”: 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
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
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敬辞
十二、“贵”: 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贵干:问人要做什么;
贵庚:问人年龄;
贵姓:问人姓;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 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
垂范:垂示范例、树立典范,多用于他人,不能
用于自己。
谦辞与敬辞用
同仁:指同事或同行,还指和自己相同 处境的人。
二十、“玉”, 用于对方身体或行动。如: 玉体:称对方身体; 玉音(多用于书信):尊称对方的书信、言辞; 玉照:称对方的照片;玉成:成全。 二十一、“芳”,用于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 芳邻:称对方的邻居; 芳龄(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年龄; 芳名(多用于年轻女子):称对方的名字。
敬辞
此外还有 鼎力(用于请托或感谢):大力; 足下:称对方; 包涵:请人原谅; 斧正:请人改文章; 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
贵恙:称对方的病;
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
贵国:称对方国家;
十三、“大”: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
如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
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
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十四、“敬”: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
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