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放线菌病24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放线菌诺氏菌医学微生物学典型实例

放线菌诺氏菌的治疗策略与药物选择
要点一
治疗策略
要点二
药案。
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青霉素G、氨苄西林等,也可选 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
放线菌诺氏菌的预防措施与控制方法
预防措施
加强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的感染源 ,提高免疫力。
VS
放线菌诺氏菌医学微生物 学典型实例
• 放线菌诺氏菌的简介 • 放线菌诺氏菌的生物学特性 • 放线菌诺氏菌的致病性与感染机制 • 放线菌诺氏菌的诊断与治疗 • 放线菌诺氏菌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放线菌诺氏菌的简介
放线菌诺氏菌的分类与特点
放线菌诺氏菌属于放线菌门,是一种 革兰氏阳性、无芽孢的需氧型微生物。
放线菌诺氏菌的新型检测技术与方法
总结词
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型检测技术与方法在放 线菌诺氏菌的检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详细描述
近年来,质谱技术、基因芯片技术、荧光原 位杂交技术等新型检测技术在放线菌诺氏菌 的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技术具有操 作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为临床诊断和 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随着技术的不 断进步,相信会有更多新型检测技术应用于 放线菌诺氏菌的检测中。
放线菌诺氏菌在未来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总结词
放线菌诺氏菌作为一种具有重要医学价值的 微生物,在未来医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详细描述
放线菌诺氏菌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广泛的应 用价值,包括抗菌药物的开发、生物材料的 制备以及生物治疗等。此外,随着基因编辑 技术的发展,对放线菌诺氏菌进行基因改造 有望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未来,随着 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相信放线菌诺氏
放线菌诺氏菌的繁殖方式与生长特性
易误诊为肺癌的肺放线菌病临床分析

e ui sr gi n acm n. f i i ns a a l cn r db ioahlg a nig.0ptns 4 . % )na eed— f s n ,nl eehne etDent da oiw sm i y o fme yhs pto i f dns2 aet( 17 i lw r e f o i k i e g s n i t oc i l i l
s a c e d n iyCh n s rma u mo a c io c ss c s sf m 9 5 t 0 9, n er s e tv n l ssw sma e Re u t A- e r h d t i e t i e ep o f i r p l n r a tn my o i a e r 1 9 o2 0 a d a r t p c ie a ay i a d . s l y y o o s
至今的相关文献报道 , 回顾性分析国内肺放线菌病的临床资料 。结果
织 学确 诊 为 主 , 中 2 其 0例 ( 17 ) 手 术 明 确 诊断 。结 论 4.% 经
4 8例肺放线 菌病 中, 主要症 状有咳嗽 、 喀痰、 咯血 、 胸痛
和低热 。C T主要表现为单侧的肺实变或肿物影 , 其内有空洞或含气征 、 低密度 区, 胸膜增厚或积液 , 环形强化 等。本组以病理组
20 2
}床肺科 杂志 缶
21 0 1年 2月 第 1 6卷第 2期
易 误 诊 为 肺 癌 的 肺 放 线 菌 病 临 床 分 析
张百华 赫捷 王永 岗
总结我 院确 诊的 3 例及 国内 19 95年
【 摘要 】 目的 探讨肺放线菌来自I 临床特点及与肺癌的鉴别诊断 以减少误诊 。方 法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影像学诊断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CP)影像学诊断卡氏肺囊虫性肺炎(Pneumocystis carinii pneumonia,缩写为PCP)是一种由于卡氏肺囊虫感染引起的肺部疾病。
它主要侵犯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尤其是艾滋病患者。
PCP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影像学表现1. X线胸片PCP的X线胸片表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浸润期、间质期和晚期。
在浸润期,胸片表现为肺纹理增粗和模糊,可见片状、颗粒状和网状浸润阴影,呈双侧对称分布,以肺野外周区域为主。
在间质期,胸片表现为肺纹理清晰,但在结构上仍然有增厚,呈双侧对称性和网状分布。
在晚期,胸片表现为肺纹理恢复正常,间质变薄,但可出现肺囊性病变和肺气肿等并发症。
2. CT扫描CT扫描是PCP影像学诊断的金标准,可以更准确地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
在早期PCP病例中,CT扫描显示为双侧肺泡实变,呈磨玻璃影或类似肺炎的斑点状影像。
随着病情的发展,实变区域逐渐扩大,可见大片磨玻璃影像。
在晚期PCP病例中,CT扫描显示肺部病变范围扩大,出现肺泡壁裂隙和囊泡形成,形成特征性的“蜜蜂窝状”改变。
3. 其他影像学检查除了X线胸片和CT扫描,还可以通过核磁共振(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PCP。
MRI可以显示肺部病变的微小改变,而PET可以定位肺部感染灶和评估炎症的活动度。
卡氏肺囊虫性肺炎是一种严重的肺部感染疾病,影像学诊断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X线胸片和CT扫描是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显示肺部的病变范围和性质。
MRI和PET等辅助检查也可以提供更多的信息。
及早进行影像学诊断有助于及时治疗和改善患者的预后。
肺真菌病的CT影像学表现的探讨

近年来 由于广谱抗生素 、 免疫 抑制剂 、 肾上腺皮质 激素 、
细胞毒 药物等 的广泛 使 用 , 以及 器官 移植 的 日趋普 及 , 菌 真 感 染逐渐地增多 。肺真菌病 的致 病菌 繁多 , 同菌 种有不 同 不
的影 像学表现 , 也有相似 的影像学表 现 , 特异性 征像较 少 , 常
王 官 良, 海 燕 , 海 青 , 广平 毛 何 鄢
( 江 省 临 海 市 台 州 医院 放 射科 浙 浙江 临海
.
370 ) 100
【 关键词】 肺疾病; 真菌性;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中图分 类号 i 5 1R 1 .2 R 6 ; 844 文献标识码 : B 文 章编号 :06— 0 12 1)4 55— 3 10 9 1(000 —08 0 例结节周 围见 磨玻璃 样 阴影 , 晕 轮 ” ( 3 4 。本 组病 呈“ 征 图 ,) 例表现 为结节 者 1 , 3例 2例 为 曲菌球 病且 均 为单发 结节 ;1 1 例为隐球菌病 , 多发结 节 的 7例 , 中 1 其 例结 节 较多 , 2例伴
咯血为 主 , 部分 患者伴 有 发热 , 部分 患 者体检 发 现而 无明 少
显症状 。其 中两 位 患者 分 别 有养 家 鸽 、 禽 史。3 家 2例病 例
中: 手术病理证 实 1 例 , I 3 C1 引导下经皮肺 内病灶 穿刺活 定位
组织检查证 实 1 、 7例 纤支 镜组织 活检 2例 , 理诊 断为肺 曲 病 菌球病 1 例 , 隐球 菌病 1 , 放线菌病 3例。原有基础 3 肺 6例 肺 疾病者 4例 , 中肺结核 3例 , 气管扩张征 1 其 支 例。其余病例 未提供 基础疾病 。 胸部 C 检查采用 G i t ed1 T机 , T E Lg s e 6C hp 全部病 例均于 深吸气 末 自肺尖至肺底行 1r 0 m层 厚常规 C a T连续扫描 , 扫描
肺放线菌病的影像学表现

6例 患 者 均 来 自 2004年 1月 ~2012年 8月 间我 院住 院患 者 ,其 中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最 小 38岁 ,最 大 56岁 , 平 均 46岁 。病 程 5 d~8个 月 。4例 男 性 都 有 11~30年 的 吸 烟 史 ,1例 有拔 牙病 史 ,2例有 长期 服用 激 素病 史 ,1例 有 白 内障手术病史 ,1例 在 1个月前行宫 内节育器取 ¨{手术 。主要 临 床 表 现 咳 嗽 、胸痛 6例 ,发 热 3例 ,其 中 1例 高热 ,咳 痰 5例 ,其 中 2例 痰 中带 血丝 。1例剧 咳 、咳 大量 黏液 脓性 痰 。 1.2仪 器 与 方 法
2013年 2月第 51卷 第 4期
· 医学 影 像 ·
肺放线菌病 的影像学 表现
张 淑 芳 陈 瑛 张 永 东 深圳 市 石岩 人 民医 院放 射科 ,广东 深圳 5"18108
【摘 要】目的 探讨 肺 放线 菌病 的影 像 学表 现 ,提 高本 病 的诊 断 准确率 。 方 法 综合 分析 2004年 1月~2012年 8月
期 间 我 院 6例 肺放 线 菌病 的临 床 资料及 影 像学 征象 。 结 果 所有 6例患 者均 行胸 部 CT平 扫 检查 ,其 中 5例行
强化 扫 描 ,均 表 现为 肺 外 围胸膜 下 的 团块 状 影 ,大 多 与胸 膜 黏 连 ,病 变 多为 囊 实性 ,内见 空洞 影 和气 泡 影 ,增 强
扫描 ,病 灶实 性 部 分强 化 ,囊性 部 分无 强化 ,3例患 者行 CT引导 下经 皮 穿刺 活 检确 诊 ,3例 行 手术 切 除后 病理 确
诊 。 结论 肺放 线菌病 的影像学 表现有 一定特点 ,仔 细观察病 灶 的影像 表现 ,密切结 合临床 ,能够 提高诊断 准确率 。
肺放线菌病5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男 5例 , 龄 3 年 8~7 5岁 。症 状 : 嗽 咳 痰 5例 , 热 3 咳 发
者 经 大 剂 量 青 霉 素治 疗 均 有 效 , 一 例 肺 癌 复 发 合 并 肺 放 线 除
菌病死亡外 , 其余预后 良好 。且 该死亡患者 尸检证实肺癌 复
发并广泛转移 , 而组织 内未检出放线菌 , 说明药物治疗放线菌
图 1 胸部 C T切除病灶
新 生物 完 全 阻 塞 管 腔
停药改中药治疗 , 情加重病 灶扩大 , 予大剂量 青霉素后 , 病 再
虽病情好转 , 出现青霉 素脑病 , 但 予手术治疗 。另一例治疗中
出现青霉素脑 病 , 再次出现咯血 , 予手术切 除病灶 。例 1胸部
C T右 上 叶 后 段 不 张 例 , 1支气 管镜 下 见 右 上 叶 后 段 息 肉样 新 生 物 完 全 阻塞 管腔 ; 2右 上 叶后 段 病 灶 经 皮 肺穿 刺 。 例
炎等 。而典型的咳痰硫磺颗粒少 见 , 明肺放线菌临床 典型 说
表现 者 少 见 。影 像 学 改 变 亦 无 特 异 性 与 肺 炎 、 脓 肿 、 癌 、 肺 肺
肺结核相似 , 容易误诊 。本组病例初拟诊为肺炎 , 肺癌 。文献
中拟 诊 肺 结 核 3例 , 癌 3例 , 炎 2例 , 脓 肿 2例 。 痰 直 肺 肺 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放线菌丝 。本病多缓慢起病 , 其症状体 征取决于受 累的部 位, 病程 可持续几 年 。胸 片或胸 C T无特 异性 , 酷似 肺炎 、 肺
肺放线菌病2例及文献复习

1 , 次 x线 胸 片 及 肺 部 C 年 多 T显 示 右 肺 下 叶炎 症 。 淋巴结肿大 。③病理学改变 : 表现为坏死性 、 化脓性
经 头孢类 抗 生 素 、 西 沙星 等药 物 治疗后 症 状好 转 , 组织 炎性 细 胞 如 中性 粒 细胞 、 核 细胞 、 巴细胞 浸 莫 单 淋 但 右 下 叶 片状 影 吸收 不 明显 。纤 维 支气 管 镜 检 查 : 润 ; 部分 为 化脓 性 肉芽 肿样 改变 , 可 见硫 磺 颗粒 及 并
丙 沙 星针 04 , 脉 滴注 , 天 1 。 1 月后 复查 肺 肺脓 肿 、 炎 、 .g 静 1 次 个 肺 气管扩 张 、 转移 性肿 瘤等 。
部C T示 病 变 基 本 吸 收 , 查 气 管 镜 病 变 已基 本 吸 3 治 疗 4 例 患 者 确 诊 后 大部 分 用青 霉 素 治 复 . 3 2 收 。继 续 以阿 莫西 林 片 05 , .g 口服 , 天 3 ; 丙沙 疗 , 1 次 环 部分 患 者联 用磺 胺 类药 物 , 少数 应 用多 烯 环素 或 星 片 05 , . 口服 , 天 2 。治疗 3 月 , g 1 次 个 随访 半 年 未 林 可霉素 , 治愈 。 均
原发性苏黎世放线菌感染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原发性苏黎世放线菌感染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摘要】放线菌病是指放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病程表现为慢性,部分表现为亚急性,由于其为口腔黏膜正常菌群,多通过口腔黏膜突破导致发病,因此多发生在面颊部、颈部,占所有患者中的60%,肺部、腹部、皮下局部均可发病,但相对罕见,其中皮下局部发病报道较少,本例患者表现为腋窝下包块,最终通过抽出分泌物培养、涂片、鉴定为苏黎世放线菌。
【关键词】放线菌;腋窝脓肿;苏黎世放线菌【中图分类号】R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4-0067-021.资料与方法患者,胡某峰,男,23岁,因“右侧腋窝包块伴红肿疼痛5天”到重庆市某镇医院就诊,给予输注左氧氟沙星治疗5天,症状无减轻,右侧腋窝疼痛加重,右上肢活动受限。
为进一步诊治,于2018年5月21日到我院就诊,以“右侧腋窝脓肿”收入院。
入院查体:T 37.3℃,P 90次/分,R20次/分,BP:137/90mmHg。
急性痛苦表情,步入病房,右侧腋窝皮肤红肿,皮温高,皮下扪及一包块,约5.0x3.0cm,质中,无明显波动感,明显压痛。
体表包块彩超提示:右侧腋窝皮下低至无回声区,考虑脓肿。
胸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
血常规:WBC15.44x109/L,N0.79.44L。
在全麻下行了右侧腋窝脓肿切开引流术,术中见:右侧腋窝皮下脓腔,约5.0x3.0x3.0cm,脓腔内有分隔,且切开过程发现包块坚硬,切开困难,切开后有颗粒样物质流出,脓液立即行快速现场评价(raPID on~site evaluation,ROSE)检查,将分泌物送微生物室细菌培养及涂片(电话沟通怀疑放线菌病)。
术后诊断:右侧腋窝脓肿。
因疑诊腋窝下放线菌病,在引流同时,根据《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指南》及《ABX指南: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予以替卡西林钠3.2g ivdriP q8h抗感染、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术后观察2天,患者手术切口生长良好,无脓液渗出,术后第3天微生物室报告:分泌物培养出放线菌(图1、图2),并送检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质普分析提示苏黎世放线菌,经静脉抗感染5天后好转出院,并制定了6个月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放线菌病24例临床及影像学分析并文献复习
发表时间:2013-02-22T11:22:52.79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4期供稿作者:高万本[导读] 肺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属肺霉菌感染的一种。
高万本(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四川绵阳 621000)
肺放线菌病是一种少见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属肺霉菌感染的一种。
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肺放线菌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
为探讨肺放线菌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诊断方法,结合我院近年诊治的1例肺放线菌病,以及国内近18年(1989~2006年)文献报道的肺放线菌病23例[1-18]进行综合分析并进行文献复习。
1 临床资料
24例肺放线菌病均径病理证实。
其中男15例,女9例,年龄11~87岁,平均年龄49岁。
临床表现:24例均有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其中伴胸痛者10例,伴发热者8例,咳痰带血者3例,痰中带黄色颗粒者2例,盗汗者1例。
发病部位:病变位于左肺上叶8例,左肺下叶3例,位于右肺上叶6例,右肺中叶3例,右肺下叶2例,双肺均有病变2例。
病程1个月~5年不等。
影像学表现:12例表现为肺部实质性肿块或球形病灶,边缘有分叶,周围无卫星病灶;1例病变向上经胸廓入口侵犯至颈根部;5例表现为肺部片状阴影伴胸腔积液;3例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改变;2例肺部有空洞改变;1例表现为气管及纵隔向患侧移位。
临床诊断及治疗:15例术前误诊为肺癌,2例误诊为结核球,4例误诊为肺化脓症,2例镜检确诊为本病,1例术中冰冻切片为恶性,术中行扩大切除,术后病检为放线菌病,术后半年复发,再次行手术扩大切除。
20经例手术治疗,4例保守治疗,术后均作病理检查,确诊后给予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
术中见患肺与胸壁粘连,尤以肿物处明显,肿物大小各不相同,形态各异,无包膜,质地坚硬,并与健肺粘连,浸润生长。
标本大体所见:肿物部位成灰白色或灰黄色,实性,挤压有少量脓液溢出。
光镜下见病变肺组织类似化脓性肉芽肿样改变,有大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其间可见大小不等的坏死区,坏死区边缘可见成团粉染的无结构团块,其中大部分成蓝紫色,周围部分排裂成放射状,末端呈球形膨大,PAS染色团块无结构物阳性反应,病变周围的肺组织类似大叶性肺炎肉质性变及纤维化。
其中7例光镜观察到硫磺颗粒,2例观察到放线菌丝,3例痰培养见霉菌生长。
2 讨论
肺放线菌病是由以色列放线菌感染所致,致病菌一般寄生于健康人龋齿及扁桃体小窝内,常因吸入口腔分泌物而得病。
放线菌从支气管蔓延到肺,先引起支气管肺炎,后形成肉芽肿,并侵入胸膜或胸壁软组织,常形成脓胸或胸壁窦道,如并发其他细菌感染,病变常迁延不愈。
肺放线菌病发病部位多变,病程复杂[18]。
临床表现以肺部慢性炎性表现多见,偶有咳黄色颗粒者,症状不典型。
影像学改变与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相似,易误诊。
本组病例除2例诊断正确,其余22例均误诊。
据统计[10],从1971~1988年日本征集到的43例肺放线菌病例中,有30例(占70%)是通过肺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确诊的。
本组有15例(占63%)初始疑为肺癌、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张,治疗后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均无改善,最后经纤支镜检查、手术肺叶切除、肺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确诊。
说明本病早期确诊困难,误诊率高。
误诊原因有[17]:(1)多数临床医生和影像学医生认为放线菌感染较罕见,对其致病性重视不够,对病原菌缺乏认识。
(2)在工作中,分离临床标本中的放线菌比较困难,因为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营养竞争,这需要有标准的培养技术,控制合适的生长条件和针对某些菌采用特殊的培养基。
(3)使用不适当的检验方法导致检出率下降。
由于放线菌培养需要厌氧环境,而目前大多数医院开展的痰培养均是需氧培养,加上培养前用药影响,故痰培养均未能分离出放线菌。
(4)临床实验室仍未广泛应用检验放线菌较可靠的现代分类学方法[11]。
放线菌并非真菌,而类似细菌,菌种的鉴定不能仅靠形态学,必须结合生化反应。
如果标本在使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临床上又有高度怀疑放线菌病时,可适当延长厌氧培养时间,以提高阳性培养结果。
肺放线菌病可靠的诊断方法是作纤支镜活组织检查,检出放线菌或对咯出物及窦道流出物的涂片检查,找到硫磺颗粒,后者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但阳性率不高,本组阳性率为27%[17]。
胸水中培养出放线菌也可确诊。
参考文献
[1]沙宝康,戴法召.肺放线菌病1例报告[J].内蒙古医学杂志.1989,9 (2):63.
[2]张澜,崔忠厚.左下肺放线菌病误诊1例[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1995,11(3):118.
[3]刁晓源,冯端兴,乐万祥,等.肺放线菌病2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5,18(4):238.
[4]左万里.肺放线菌病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1例[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10):595.
[5]王军,王占东,吕建军.肺放线菌病1例[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1998,19(6):334.
[6]全亚群.肺放线菌病误诊为肺肿瘤1例[J].山西医药杂志,1998,27 (6):502.
[7]牟小芳,张进川.肺癌合并下呼吸道放线菌病1例[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8,21(7):391.
[8]王礼斌,熊健,汤服民.肺放线菌病误诊1例[J].实用医药杂志,1999,12(1):14.
[9]张文,田新平,曾小峰,等.肺放线菌病1例[J].中华传染病杂志,1999,17(2):144.
[10]王红霞,李敬孚.术后并发脓胸的肺放线菌病的治疗[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1995,15(2):11.
[11]阮继生,刘志恒,梁丽糯,等.放线菌研究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393.
[12]刘国媚,刘平,崔皖芳,等.原发生肺放线菌病临床分析[J].安徽医药,2001,5(1):41-42.
[13]卑贵光,刘智明,马洁韬,等.肺放线菌病的CT诊断[J].中华综合医学,2002,3(5):447-448.
[14]张光然.肺放线菌病2例误诊分析[J].临床经验荟萃,2002,P(5):25.
[15]崔书安,徐宝亮,仲伟英.肺放线菌病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2(4):257.
[16]线胤生,弓显凤.肺放线菌病例[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 (5):308—309.
[17]李少文,马琼凤,李庆安.肺放线菌病11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Medicine Edition),2004;27:32.
[18]陈刚,张林,叶宏飞.肺放线菌病的诊断与治疗11例报告[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5,34(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