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放线菌病,肺放线菌病的症状,肺放线菌病治疗【专业知识】

合集下载

易误诊为肺癌的肺放线菌病临床分析

易误诊为肺癌的肺放线菌病临床分析

e ui sr gi n acm n. f i i ns a a l cn r db ioahlg a nig.0ptns 4 . % )na eed— f s n ,nl eehne etDent da oiw sm i y o fme yhs pto i f dns2 aet( 17 i lw r e f o i k i e g s n i t oc i l i l
s a c e d n iyCh n s rma u mo a c io c ss c s sf m 9 5 t 0 9, n er s e tv n l ssw sma e Re u t A- e r h d t i e t i e ep o f i r p l n r a tn my o i a e r 1 9 o2 0 a d a r t p c ie a ay i a d . s l y y o o s
至今的相关文献报道 , 回顾性分析国内肺放线菌病的临床资料 。结果
织 学确 诊 为 主 , 中 2 其 0例 ( 17 ) 手 术 明 确 诊断 。结 论 4.% 经
4 8例肺放线 菌病 中, 主要症 状有咳嗽 、 喀痰、 咯血 、 胸痛
和低热 。C T主要表现为单侧的肺实变或肿物影 , 其内有空洞或含气征 、 低密度 区, 胸膜增厚或积液 , 环形强化 等。本组以病理组
20 2
}床肺科 杂志 缶
21 0 1年 2月 第 1 6卷第 2期
易 误 诊 为 肺 癌 的 肺 放 线 菌 病 临 床 分 析
张百华 赫捷 王永 岗
总结我 院确 诊的 3 例及 国内 19 95年
【 摘要 】 目的 探讨肺放线菌来自I 临床特点及与肺癌的鉴别诊断 以减少误诊 。方 法

放线菌治疗方案

放线菌治疗方案

放线菌治疗方案第1篇放线菌治疗方案一、方案背景放线菌病是一种由放线菌属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常见于皮肤、软组织、骨骼等部位。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放线菌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了较大挑战。

为提高放线菌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制定一套合法合规的放线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二、治疗原则1. 早期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尽早明确诊断。

2. 联合用药:针对放线菌的耐药性,采用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3. 足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疗程,确保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4. 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5. 监测与评估: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1. 轻度感染:(1)首选药物:红霉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等。

(2)联合用药:可选用两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如红霉素+克林霉素。

(3)疗程:10-14天。

2. 中度感染:(1)首选药物:阿莫西林、头孢曲松、亚胺培南等。

(2)联合用药:可选用三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如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克林霉素。

(3)疗程:14-21天。

3. 重度感染:(1)首选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等。

(2)联合用药:可选用四种抗生素联合应用,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万古霉素+克林霉素。

(3)疗程:21-28天。

四、注意事项1. 治疗期间,患者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2.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监测抗生素血药浓度,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3. 疗程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病情复发及转归。

4. 针对放线菌耐药性问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疗效。

五、总结本方案旨在为放线菌病患者提供一套合法合规的治疗措施,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加强对放线菌耐药性问题的关注,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肺放线菌病的CT影像表现

肺放线菌病的CT影像表现

肺放线菌病的CT影像表现CTimagingmanifestationsofpulmonaryactinomycosis俞㊀丽ꎬ陶敏敏ꎬ高芙蓉ꎬ汪黎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总队医院放射科㊀浙江㊀嘉兴㊀314000㊀㊀ʌ摘㊀要ɔ㊀目的㊀分析肺放线菌病的CT表现特点ꎬ以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ꎮ方法㊀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5例肺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表现特点ꎬ其中1例行平扫检查ꎬ4例在平扫基础上行增强扫描ꎮ3例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确诊ꎬ2例经手术治疗ꎮ结果㊀4例患者病灶位于右肺下叶ꎬ1例病灶位于左肺上叶ꎻ4例病灶位于胸膜下ꎬ大多与胸膜粘连ꎮ行增强扫描后ꎬ病灶呈明显环形强化ꎬ内见空洞影和气泡影ꎮ结论㊀肺放线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点ꎬ仔细观察病灶的影像表现ꎬ并结合临床ꎬ提高对本病的认识ꎮʌ关键词ɔ㊀肺放线菌ꎻ体层摄影术ꎬ螺旋计算机中图分类号:R379.1ꎻR814.4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 ̄9011(2020)06 ̄1108 ̄02㊀㊀放线菌是由放线菌属中某些种属引起的一种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ꎬ致病的有衣氏(以色列)放线菌ꎬ其对人致病性较强ꎬ以局部扩散ꎬ化脓或肉芽肿性炎症ꎬ多发脓肿和窦道瘘管为特征[1]ꎬ而牛放线菌引起者较少ꎬ侵犯皮肤多见ꎬ好发于面颈交界处ꎬ开始为结节ꎬ以后形成脓肿小瘘管ꎬ极少侵犯肺及消化道[2]ꎮ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5例肺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ꎬ总结其CT影像特点ꎬ以提高放射科医师对本病的诊断准确率ꎮ1㊀资料与方法1.1㊀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8年12月诊治的5例肺放线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ꎬ均为男性ꎬ年龄50~56岁ꎬ病程7天~4个月之间ꎬ所有患者均有咳嗽㊁咳黄痰㊁部分痰中带血ꎬ2例患者有吸烟史㊁饮酒史ꎮ1.2㊀检查方法采用GE16排CT扫描ꎬ层厚7mmꎬ螺距0.625ꎬ120kVꎬ250mAꎮ增强扫描使用非离子型碘佛醇对比剂ꎬ70~100mlꎬ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注射ꎬ扫描延迟时间分别是26s㊁60s㊁120sꎮ2㊀结果2.1㊀影像表现1)发病部位:病灶位于右下肺4例ꎬ其中1例为跨叶间裂生长(图1)ꎬ左上肺叶1例ꎬ病灶大多位于作者简介:俞丽(1979 ̄)ꎬ女ꎬ浙江绍兴人ꎬ毕业于温州医学院医学影像专业ꎬ本科学历ꎬ主治医师ꎬ主要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肺叶外周胸膜下ꎻ2)病灶形态:5例患者均为单发病灶ꎬ呈结节灶或肿块影ꎬ肿块边界大多模糊ꎬ边缘不规则ꎬ与邻近胸膜关系密切(图2)ꎻ3)病灶密度:CT表现呈软组织密度影ꎬ肿块内密度不均匀ꎬ出现小空洞ꎬ病灶边缘呈磨玻璃样改变ꎬ经增强后病灶呈明显环形异常强化ꎬ其内坏死区不强化ꎬ周围炎性反应区呈轻度异常强化(图3)ꎻ4)胸膜改变:4例均位于肺叶外胸膜下区ꎬ与胸膜关系密切ꎬ并致相邻胸膜反应性增厚ꎬ但无1例胸膜及肋骨侵犯ꎮ2.2㊀病理表现粘膜组织伴肉芽组织增生ꎬ炎细胞浸润ꎬ见较多渗出㊁坏死组织和大量菌丝ꎮPAS(+)ꎬ六胺银(+)ꎮ3㊀讨论㊀㊀放线菌是革兰阳性的原核生物类群ꎬ以菌丝体呈放射状态著称ꎬ肺放线菌病男性青壮年多见ꎬ与酗酒ꎬ口腔卫生不良ꎬ长期吸烟ꎬ有创操作ꎬ体内异物及一些药物的大量应用等其危险因素有关ꎬ肺放线菌病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ꎬ胸痛ꎬ咳痰ꎬ痰中带血丝ꎬ体温升高等ꎬ起病时间较长ꎬ咳黄色颗粒样物ꎬ称为硫磺颗粒ꎬ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ꎮ本病的确诊需要依靠病理学检查ꎬ在病变组织中发现放线菌菌丝及硫磺颗粒是确诊本病的依据[3]ꎮ肺放线菌病的CT表现ꎬ根据肺放线菌病的病变发展㊁病理特点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如下:1)病变早期常表现为外周肺组织的斑片状ꎬ片状肺部炎性浸润改变ꎬ多发结节状不规则高密度影ꎬ边界多为模糊ꎬ周围可见磨玻璃影(晕征)ꎻ2)中晚期病变呈8011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年第30卷第6期㊀JMedImagingVol.30No.62020图1㊀右肺放线菌病ꎮ图1A冠状位病灶形态不规则ꎬ跨叶间裂生长ꎮ图1B矢状位病灶形态不规则ꎬ跨叶间裂生长㊀图2㊀右肺放线菌病ꎮ图2A肺窗平扫ꎬ病灶位于胸膜下区ꎬ呈类球形ꎬ单发ꎮ图2B纵隔窗ꎬ病灶与胸膜关系密切ꎬ其内见空泡影㊀图3㊀右肺放线菌病ꎮ图3A增强动脉期ꎬ病灶呈中度环形强化ꎬ坏死区无强化ꎬ并见小类圆形气体影ꎮ图3B增强静脉期ꎬ病灶呈环形薄壁强化ꎬ并见小类圆形气体影团块状伴实变ꎬ内部可见多发斑片状低密度区形成[4 ̄5]ꎬ可合并周围支气管扩张ꎬ典型者可见中心空洞并液体及小类圆形气体影ꎬ气体分布与重力无关且悬浮存在ꎬ不形成气液平面ꎬ称为 空洞 ̄悬浮气泡 征象ꎻ3)病灶呈大范围的实变可以跨叶并扩散入相邻近的肺叶[6]ꎻ4)病灶常与邻近的胸膜粘连ꎬ并致邻近胸膜局限性增厚ꎬ同侧少量胸腔积液ꎬ部分可侵犯肋骨ꎻ5)病灶经增强后呈薄状环形强化ꎬ其内液化坏死区无强化ꎬ强化模式与肺部炎性病变强化大致相仿ꎮ肺放线菌需与以下疾病相鉴别:1)肺脓肿:肺脓肿空洞多为厚壁ꎬ可见液平ꎬ可累及多个肺段ꎬ但少见跨叶间裂改变ꎬ无 空洞 ̄悬浮气泡 征象ꎻ2)肺癌:病灶有分叶ꎬ毛刺ꎬ血管集束征ꎬ胸膜凹陷征ꎬ癌性空洞壁常有壁结节ꎻ3)浸润型肺结核:肺结核常伴有钙化ꎬ引流支气管征ꎬ空洞内壁光整ꎬ病灶周围有卫星灶ꎬ增强后无强化或轻度强化ꎮ㊀㊀综上所述ꎬ肺放线菌病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ꎬ并密切结合临床ꎬ必要时行纤支镜或CT引导下穿刺活检检查可减少不必要的外科手术ꎬ减少患者痛苦ꎮ参考文献:[1]柴晓明ꎬ杨秀荣.肺放线菌病的CT诊断及误诊分析[J].中华放射学杂志ꎬ2013ꎬ47(6):509 ̄512.[2]崔书安ꎬ徐宝亮ꎬ仲伟英..肺放线菌病1例[J].医学影像学杂志ꎬ2002ꎬ12(4):257 ̄257.[3]王自强ꎬ顾海霞ꎬ张海燕.肺放线菌病的CT表现[J].医学综述ꎬ2014ꎬ20(9):1716 ̄1717.[4]KimTSꎬHanJꎬKohWJꎬetal.Thoracicactinomycosis:CTfea ̄tureswithhistopathologiccorrelation[J].AJRꎬ2006ꎬ186(2):225 ̄231.[5]陈刚ꎬ张林ꎬ叶宏飞.肺放线菌病的诊断与治疗11例报告[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ꎬ2005ꎬ34(2):187 ̄189. [6]张金娥ꎬ赵振军ꎬ何辉ꎬ等.胸部放线菌病的影像学特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ꎬ2009ꎬ25(6):1015 ̄1017.(收稿日期:2019 ̄03 ̄20)9011医学影像学杂志2020年第30卷第6期㊀JMedImagingVol.30No.62020。

肺真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肺真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肺真菌病的症状有哪些?常见症状:咳嗽、胸痛、咯血、低热、脓肿、脓痰、痰中带血、盗汗、压痛、肺实变、肺纤维化、出血性梗死1.肺放线菌病主要由以色列放线菌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病变。

以色列放线菌为厌氧的丝状菌,菌丝集结成1~2mm大小呈黄白色的所谓“硫磺”颗粒,此为肺真菌病的特点,颗粒出现在脓液痰或瘘管壁的组织中,为诊断肺真菌病的可靠根据。

长期以来放线菌归入真菌病内,因本菌具有细菌特点,用青霉素治疗敏感,也可列入细菌病中。

肺真菌病分布遍及世界各地农民中多见以色列放线菌寄生于正常人的口腔黏膜、龋齿周围、扁桃体隐窝及结肠等处而不发病,如口腔卫生不良,或当外伤拔牙,口腔细菌病毒感染时,可继发放线菌感染,并蔓延至面部、颈部,形成瘘管。

肺部感染是吸入口腔污染物所致。

肺部放线菌病不多见,约占15%;面部颈部病变占50%以上,在颌颈处出现肿块,继而形成脓肿,穿破成为窦道;腹部放线菌病约占25%,常在回盲部形成肿块。

放线菌可引起支气管肺炎、肉芽肿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脓肿及软化病灶,或瘢痕纤维化肿块如侵及胸膜,有胸腔渗液或脓胸侵犯胸壁可形成胸壁脓肿和瘘管。

2.肺曲霉菌病曲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土壤、植物空气中正常人呼吸道、皮肤、外耳道等处也可找到曲菌,一般不致病。

致病菌绝大部分为烟熏色曲霉菌,少数为黑色、白色和小巢形曲霉菌肺真菌病多继发于支气管囊肿、支气管扩张、尘肺、结节病和肺脓肿等病发病与职业有关,如家禽饲养、酿酒等工作。

临床上曲霉菌感染有3种类型(1)变态反应型如曲霉菌支气管肺炎等,过敏体质者吸入大量孢子后,数小时内出现哮喘、低热、咳嗽有痰等。

胸部X线检查显示游走性浸润。

脱离接触后症状在3~10天后自行消退。

用激素治疗肺部病变迅速消失,再接触可再发生。

反复发作后晚期可致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肺气肿等。

(2)败血症型表现为坏死性支气管肺炎、出血性梗死、脓肿形成及血行播散等,多见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和器官移植的病人,如肿瘤或白血病的晚期患者,预后严重。

肺放线菌病的影像学表现

肺放线菌病的影像学表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一 般 资 料
6例 患 者 均 来 自 2004年 1月 ~2012年 8月 间我 院住 院患 者 ,其 中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最 小 38岁 ,最 大 56岁 , 平 均 46岁 。病 程 5 d~8个 月 。4例 男 性 都 有 11~30年 的 吸 烟 史 ,1例 有拔 牙病 史 ,2例有 长期 服用 激 素病 史 ,1例 有 白 内障手术病史 ,1例 在 1个月前行宫 内节育器取 ¨{手术 。主要 临 床 表 现 咳 嗽 、胸痛 6例 ,发 热 3例 ,其 中 1例 高热 ,咳 痰 5例 ,其 中 2例 痰 中带 血丝 。1例剧 咳 、咳 大量 黏液 脓性 痰 。 1.2仪 器 与 方 法
2013年 2月第 51卷 第 4期
· 医学 影 像 ·
肺放线菌病 的影像学 表现
张 淑 芳 陈 瑛 张 永 东 深圳 市 石岩 人 民医 院放 射科 ,广东 深圳 5"18108
【摘 要】目的 探讨 肺 放线 菌病 的影 像 学表 现 ,提 高本 病 的诊 断 准确率 。 方 法 综合 分析 2004年 1月~2012年 8月
期 间 我 院 6例 肺放 线 菌病 的临 床 资料及 影 像学 征象 。 结 果 所有 6例患 者均 行胸 部 CT平 扫 检查 ,其 中 5例行
强化 扫 描 ,均 表 现为 肺 外 围胸膜 下 的 团块 状 影 ,大 多 与胸 膜 黏 连 ,病 变 多为 囊 实性 ,内见 空洞 影 和气 泡 影 ,增 强
扫描 ,病 灶实 性 部 分强 化 ,囊性 部 分无 强化 ,3例患 者行 CT引导 下经 皮 穿刺 活 检确 诊 ,3例 行 手术 切 除后 病理 确
诊 。 结论 肺放 线菌病 的影像学 表现有 一定特点 ,仔 细观察病 灶 的影像 表现 ,密切结 合临床 ,能够 提高诊断 准确率 。

肺放线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肺放线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

肺放线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肺放线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肺放线菌病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肺放线菌病如何诊断鉴别,肺放线菌病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肺放线菌病常见检查:常见检查:肺通气显像、肺灌注显像、心肺功能运动试验(CPET)、肺显像、肺部检查、肺毛细血管楔压、肺容量测定、肺弥散功能测定(DL)、痰液细菌培养、痰液细菌涂片检查、痰液显微镜检查、胸部平片、胸部CT检查*一、检查1、血液检查血白细胞升高,血沉增快。

2、病原学检查从痰、脓液或窦道分泌物中可见直径为0.25~3mm的黄色颗粒。

低倍镜下观察呈圆形,中央颜色较淡,排列成放射状,类似孢子。

将颗粒压碎作革兰染色,油镜下可见革兰阳性Y形分支细菌丝。

将含有硫黄颗粒标本在厌氧条件下,置于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可见病原菌生长,结合生化反应和菌种鉴定。

将培养的菌株注入小白鼠腹腔,4~6周后可见腹腔内有许多小脓肿,切片可见"硫黄颗粒",镜检可见革兰阳性分支菌丝。

3、X线表现为支气管肺炎,肺实变,其间有多个小透光区。

亦可表现为团块状阴影,若经血行播散,则表现为肺内粟粒性病变。

晚期有肺纤维化、胸膜增厚。

病变蔓延到肋骨和脊椎时,可见到骨膜炎征象,肋骨或脊椎破坏。

*以上是对于肺放线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肺放线菌病应该如何鉴别诊断,肺放线菌病易混淆疾病。

*肺放线菌病如何鉴别?:*一、鉴别本病应与肺结核、支气管癌、肺脓肿、奴卡氏病菌病、肺癌等鉴别。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肺放线菌病应该做哪些检查,肺放线菌病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肺放线菌病”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肺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其实人的生命是非常脆弱的,因为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所以机体调节的速度跟不上,所以就会让身体有所变化,有的时候感冒了就会引起肺炎的发生,诊断为肺真菌感染,那么肺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1.肺放线菌病青霉素治疗本病有效,早期确诊治疗适当的可以痊愈。

因病变区有纤维瘢痕组织,血供差,需长期治疗(疗程1~3个月,甚至更长至病灶痊愈),大量药物(青霉素每天600万~2000万U)。

此外可合用磺胺类药及碘化钾,链霉素、氯霉素也有效。

放线菌感染已造成组织破坏,形成脓肿的需手术治疗,包括胸壁脓肿引流,脓胸引流,窦道及肋骨切除等,手术前后均需给大量青霉素治疗。

2.肺曲霉球病须用两性霉菌B与氟胞嘧啶联合治疗。

曲菌球是否手术要全面考虑原发病变的情况,如已有咯血,必须切除。

术间要注意胸腔曲霉菌污染及经支气管播散问题。

近年来常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控制曲霉菌球的大咯血,疗效较好,但与其他病种大咯血的栓塞治疗比较,曲霉菌球的大咯血复发率较高。

血止后如患者全身及肺部情况允许手术的,仍以肺切除为佳。

3.肺诺卡菌病治疗上磺胺嘧啶为首选药物,视病情轻重给4~9g/d,使药物血浓度达到0.1~0.15mg/L。

给药量需足够,疗程6~12个月,1个月后如病情好转可适当减少药量。

复方磺胺甲基异?唑、四环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红霉素及庆大霉素等也有效。

磺胺类与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有协同作用。

局限性病变及有脓肿形成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可行肺切除及引流。

肺真菌感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这些治疗肺真菌感染方法,不知道大家有所了解了吗,肺部感染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会更加影响身体健康,所以一定要提起重视,积极的去治疗,这样才能减少痛苦。

肺放线菌病5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肺放线菌病5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浆 细 胞 , 为纤 维 性 病 变 。 累 及 胸 膜 , 引 起 胸 膜 炎 或 脓 胸 , 外 可 并 可 穿 破 胸 壁 形 成 瘘 管 。痰 中可 有 硫 磺 颗 粒 , 液 中还 可 发 脓
男 5例 , 龄 3 年 8~7 5岁 。症 状 : 嗽 咳 痰 5例 , 热 3 咳 发
者 经 大 剂 量 青 霉 素治 疗 均 有 效 , 一 例 肺 癌 复 发 合 并 肺 放 线 除
菌病死亡外 , 其余预后 良好 。且 该死亡患者 尸检证实肺癌 复
发并广泛转移 , 而组织 内未检出放线菌 , 说明药物治疗放线菌
图 1 胸部 C T切除病灶
新 生物 完 全 阻 塞 管 腔
停药改中药治疗 , 情加重病 灶扩大 , 予大剂量 青霉素后 , 病 再
虽病情好转 , 出现青霉 素脑病 , 但 予手术治疗 。另一例治疗中
出现青霉素脑 病 , 再次出现咯血 , 予手术切 除病灶 。例 1胸部
C T右 上 叶 后 段 不 张 例 , 1支气 管镜 下 见 右 上 叶 后 段 息 肉样 新 生 物 完 全 阻塞 管腔 ; 2右 上 叶后 段 病 灶 经 皮 肺穿 刺 。 例
炎等 。而典型的咳痰硫磺颗粒少 见 , 明肺放线菌临床 典型 说
表现 者 少 见 。影 像 学 改 变 亦 无 特 异 性 与 肺 炎 、 脓 肿 、 癌 、 肺 肺
肺结核相似 , 容易误诊 。本组病例初拟诊为肺炎 , 肺癌 。文献
中拟 诊 肺 结 核 3例 , 癌 3例 , 炎 2例 , 脓 肿 2例 。 痰 直 肺 肺 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现放线菌丝 。本病多缓慢起病 , 其症状体 征取决于受 累的部 位, 病程 可持续几 年 。胸 片或胸 C T无特 异性 , 酷似 肺炎 、 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放线菌病,肺放线菌病的症状,肺放线菌病治疗【专业知识】疾病简介肺放线菌病(pulmonary actinomycosis)系由厌氧的以色列放线菌感染肺部引起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

病变以多发性脓肿和窦道形成,分泌物含有硫黄色颗粒脓液为特征,易形成纤维化。

颈面部和胸腹部病变约占1/3。

肺脏罹患放线菌感染,称为肺放线菌病。

本菌为正常人口腔、龋齿、扁桃体隐窝中的常存菌。

多数由于口腔卫生不良,吸入含有放线菌颗粒的分泌物而发病。

也可来自血行播散或腹部病灶的直接蔓延。

疾病病因一、发病原因放线菌属原核生物,具有细菌的特征,其增殖不是孢子形成或丝状芽生,而是通过细菌分裂复制,绝大多数为厌氧菌或兼性厌氧菌,因此在无氧环境中生长最好,在组织内生长则紧密聚集在一起,肉眼可见,称为颗粒,以色列放线菌是最常见病原菌,其他如赖氏放线菌、粘放线菌等也可致病。

放线菌常寄生于人体口腔黏膜、牙龈、扁桃体、结肠等处。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可因口腔分泌物吸入而侵入呼吸道,首先在支气管内引起病变,再侵入肺实质,亦可由于食管病变向纵隔蔓延,或腹部感染穿过膈肌波及胸膜和肺,在肺部引起化脓性肺炎,并经叶间隙、胸膜侵犯胸壁、肋骨,形成窦道。

也可侵入血循环,引起全身播散。

二、发病机制本病的病理特征是多发性脓肿、瘘管、肉芽增生和纤维性变。

病原菌入侵后,在组织内最先引起白细胞浸润,形成多发性小脓肿,脓肿穿破形成多个窦道,在脓液和窦道分泌物中可以见到硫黄颗粒,病变晚期,慢性肉芽组织增生,病变邻近组织纤维性变。

病变累及胸膜,引起胸膜炎或脓胸,并可穿破胸壁形成瘘管。

本病特点为破坏和增生同时进行,在病变结疤痊愈的同时,仍可向周围组织扩展。

症状体征一、临床表现多为缓慢起病。

开始有低热或不规则发热、咳嗽,咳出少量粘液痰。

随着病变的进展,肺部形成多发性脓肿时,则症状加重。

可出现高热、剧咳、大量粘液脓性痰、且痰中带血或大咯血,伴乏力、盗汗、贫血及体重减轻。

病变延及胸膜可引起剧烈胸痛,侵入胸壁有皮下脓肿及瘘管形成,经常排出混有菌块的脓法。

瘘管周围组织有色素沉着。

瘘管口愈合后在其附近又可出现瘘管。

如纵隔受累,可致呼吸或吞咽困难,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可有肺脓肿及胸腔积液体征。

二、诊断早期在临床和X线上无特征性改变,故较难诊断。

确诊主要依靠微生物学及组织学检查。

从脓汁、痰液或瘘管壁的组织中找到硫磺颗粒,或厌氧培养出致病菌可确诊。

本病较易与肺结核、支气管癌及肺脓肿相混淆;与奴卡氏病菌病在临床、X线表现及致病菌的形态方面颇相似,应注意鉴别。

奴卡氏菌常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很少形成胸壁瘘管,痰内无硫磺颗粒,属需氧菌。

单侧或双侧肺散在不规则斑片状浸润阴影,可融合成实变,其中有不规则透亮区,亦可伴有胸腔积液。

病变蔓延到肋骨和脊椎时,可见到骨膜炎征象,肋骨或脊椎破坏。

用药治疗一、西医1、治疗青霉素为首选药,剂量宜大。

多数病例治疗有效,部分由于硬结变化广泛,纤维变性部位的血管较少,故疗效较差,疗程应长。

青霉素1000万~2000万U/d,静脉滴注,2~3周或病情改善后减量200万~600万U /d,6周后给予苄星青霉素(长效青霉素)或红霉素口服。

轻症病例总疗程2~4月,重症病例6~12月,能减少复发。

青霉素阳性者可选择头孢唑林、林可霉素、红霉素。

药物治疗同时应进行外科引流和清创术。

慢性病灶可手术切除。

胸壁脓肿或脓胸必须切开引流。

久治不愈的放线菌性肺肉芽肿、纤维化、支气管扩张、胸壁或肋骨病变、瘘管等可采用手术切除。

2、预后目前尚无资料。

二、中医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肺阴亏损型:症状:干咳、声音嘶哑、痰中带血丝、胸部隐痛,骨蒸潮热与手足心热,两颧发红午后更著,盗汗,形体消瘦,口干喜冷饮,舌红脉细数。

(血沉常增速,血红蛋白偏低。

)证候分析:肺为娇脏,喜润恶燥,肺阴不足,失于清肃,气逆作咳,但阴亏肺燥,故无痰。

燥热伤络而咯血,阴虚内热则过午低烧,因此有口干喜冷饮以清内热之需。

盗汗为睡中不动而汗出,为阴虚之象。

阴虚阳盛,迫汗外溢而有盗汗,舌红脉细数也是阴虚之候,此证多见于疾病初起阶段。

治法:养阴润肺,清热杀虫。

方药:月华丸加减。

沙参12克,麦冬12克,天冬10克,生地18克,百部15克,白芨20克,山药30克,云苓15克,川贝12克,菊花10克,阿胶15克(烊化),三七3克(冲服)。

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咯血加茜草,大、小蓟、三七。

盗汗加糯稻根。

虚火盛加黄芩、知母,遗精加锻牡蛎。

2、阴虚火旺型:症状:咳嗽、气急、痰粘而少、颧红、潮热、盗汗少寐、胸疼、咯血、遗精、月事不调、消瘦乏力、舌绛苔剥、脉沉细数。

(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偏低。

)证候分析:痨邪客肺,日久伤阴,肺伤咳甚,邪久化热,更损肺阴,故痰少而粘稠,不易咯出,甚至络伤而咯血痰。

轻者量少可为痰中带血,色鲜红,重则大口咯血,挟有血块,视为危候。

若有脾虚,水湿失布,聚湿为痰贮于肺,而症见咳嗽,多痰,则多见于肺脾兼虚者。

潮热为慢性定时发热,多由内伤所致,阴伤则火旺,水不制火,阳气升腾,证见两颧潮红而内热重,心烦而少寐,逼津外泄而盗汗重。

脉络不和、气血瘀滞而胸疼,相火偏亢而遗精,冲任失养而月事失调。

子盗母气,肺病及脾,生化失养,而见形体消瘦,肌肉疲倦少动。

舌绛苔剥,脉沉细数,是久病伤阴,脏气亏虚之象。

多见于病发日久的结核病患者。

治法:滋阴降火,抗痨杀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青蒿鳖甲散加减。

龟板10克,阿胶12克(烊化),冬虫夏草12克,胡黄连10克,银柴胡10克,百合30克,生地20克,麦冬12克,桔梗12克,贝母12克,当归12克,青蒿15克,知母12克。

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1、气阴耗伤型:症状:面色晄白,神疲体软,咳语声微,纳呆便溏,痰多清稀,畏风自汗与颧红盗汗并见,舌淡苔白有齿痕,脉沉细而少力。

(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显著降低。

)证候分析:久病之体,阴病损阳,致使气阴两伤,主要累及肺脾两脏。

肺不主气,脾失运化,则见体弱声微、面晄白,纳呆便溏诸证,脾虚水失输布,聚而多痰。

肺虚卫外不固,故而汗出畏寒,阳气衰则神疲体软,倦怠乏力,皮毛不固易发感冒,加之肺痨固有的阴伤颧红盗汗等证,从而形成气阴两伤证候,舌淡苔白有齿痕及脉沉细少力,皆为阴耗气伤之象。

此多见于久病不愈的结核病患者。

治法:益肺健脾,杀虫补虚。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太子参15克,云苓15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桔梗12克,百合30克,大枣10个,黄芪20克,莲子15克,当归12克,白芨20克,功劳叶12克。

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2、阴阳两虚型:症状:少气无力,消瘦面黄,声喑音哑,潮热盗汗,骨蒸痨热,泄溏便急,痰白沫状或血痰,心悸气短,寡言少欲,纳呆,自汗,滑精,闭经,苔黄燥,脉微细或虚大无力。

证候分析:脏腑之间有互相资生、制约的关系,因此在病理情况下,肺脏局部病变也必然会影响其他脏器和整体,故有“其邪展转,乘于五脏”之说,肺痨与脾肾两脏关系最为密切,脾为肺母,肺虚则耗夺脾气以自养,则脾亦虚,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以养肺,则肺虚更重,互为因果,终致肺脾同病,见神疲乏力、纳呆、便溏、畏寒、倦怠等症。

肾为肺之子,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子盗母气,致使肺气更为耗竭,而不能滋养于肾,终致肺肾两虚,肾阴亏虚,相火偏亢,扰动精室,则见梦遗,女子则月经不调等肾虚症状。

若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肝火偏旺,上逆侮肺,可见性急善怒,胁肋掣疼等症。

如肺虚心火乘克,肾虚水不济火,还可伴见虚烦不寐、盗汗、骨蒸痨热等症。

久延而病重者,可演变发展至肺脾肾三脏同病。

或因肺病及肾,肾虚不能纳气,或因脾虚及肾,脾不能化精以资肾,由后天而及先天,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运行,而致气虚血瘀,出现气短、喘急、心悸、唇绀、肢冷、浮肿等症,即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

此证见于肺脾肾三脏俱虚的患者,为气阴耗损发展而成,见于重症肺结核晚期。

综上所述,肺痨以阴虚为先,继可导致气阴两虚,阴阳俱虚。

以脏腑辨证而言,病之初起,为肺阴亏损,继之肺脾同病,气阴两伤,后期肺脾肾三脏交亏,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俱虚,并见心肝脏腑功能损害的严重证候。

治法:滋阴补阳,固本杀虫。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太子参15克,白术15克,山药30克,茯苓20克,黄芪30克,紫河车15克,当归15克,鹿角10克,龟板12克,白芍12克,白芨30克,功劳叶12克。

水煎服,1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

对症治疗:1咯血:中小量咯血,可用十灰丸、白艾粉、三七粉、仙鹤草素、安络血、6氨基己酸等药物。

大量咯血,可用脑垂体后叶素10单位加10%葡萄糖溶液20毫升,静脉推注或滴脉滴注,但有高血压及冠心病患者忌用。

咯血时采用患侧卧位,以防咯血淹肺的发生,或急作气管切开术吸除血液,以防窒息。

必要时可输血;如仅为痰中少量带血,不必特殊治疗。

2发热:高热者物理降温,酌情给予退热剂与皮质激素,继发感染用抗菌剂。

3盗汗:睡时服止盗汗片或颠茄酊0.3~0.6毫升(或片剂)。

中药用浮小麦、糯稻根各30克,碧桃干15克,红枣5~7个,水煎服。

4咳嗽咯痰:干咳用咳必清、可待因;痰多粘稠用氯化铵、蒸气或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也可用复方桔梗片,每次0.3克、每日3次,必要时加服扑尔敏。

激素的应用:一般不用激素,但病情较重者,为减轻毒性反应可加用。

成人剂量为强的松30毫克/日,分1~3次口服,长期使用激素者,症状减轻后,剂量应逐周递减,至4~6周停服,更重者,可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维持肾上腺皮质功能,剂量为25~50单位,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

预防和护理一、预防1、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品;2、注意口腔卫生,防止感染,如拔牙后应及时用抗生素等。

3、对病牙及扁桃体等病灶应早期治疗,以清除放线菌的发源地。

4、对于呼吸道炎症病变及胃肠道溃疡或炎症病变发生的穿孔,均在早期正确处理,避免形成放线菌的慢性感染病灶。

二、护理营养治疗:这是扶植正气的重要途径。

合理调配膳食,增强体质,以促使病情好转。

中医学认为“药补不如食补”,是有道理的。

体质锻炼:适当的体育锻炼,呼吸运动,有益于改善全身症状,促进肺脏功能恢复。

但不可过量,以防损害体质。

如简单的气功、呼吸操、散步等等。

并发病症一、并发病症常合并脓胸或膈下脓肿,逐渐扩散可形成肺胸膜瘘或脓胸。

饮食保健一、饮食在服用清内热的中草药时,不宜食用葱、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热性的食物;在治疗寒症时,应禁食生冷食物;服用含有地黄、何首乌的药物时,忌服葱、蒜、萝卜;服用含薄荷的中药时,不应吃鳖肉;茯苓不宜与醋同吃;吃鳖甲时,不宜配苋菜;服用泻下剂如大承气汤、麻仁丸时,不宜食用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驱虫类中药也应避免油腻食物,并以空腹药为宜。

在患病服药期间,凡是属于生冷、黏腻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辣椒等,都应避免食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