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2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2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2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2

(总分:4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1,分数:22.00)

1.名词解释21-28小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良渚文化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1936年首次发现于浙江省余杭县良渚镇遗址而得名。分布地点在长江下游的太湖地区,距今约5300年至4200年。其主要文化特征是:陶器以泥质灰胎黑皮陶为主;农业工具进步,已种植水稻、花生、芝麻、蚕豆、毛桃等;手工业制品精巧,有玉琮、玉璧等象征权力的贵重礼器。房屋为干栏式建筑,贫富分化现象明显产生。)

解析:

3.光武度田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汉光武帝时期因度田而引发的地方豪强与中央对抗的事变。土地问题是西汉中后期留下来的重要社会问题。东汊光武帝于建武十五年下令核查土地,引发了地方豪强叛变。光武帝采取分化与镇压相结合的政策,平息了叛乱。度田事件显示出地方豪强势力的强大。)

解析:

4.八王之乱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晋皇族内部因争夺政权而引发的动乱。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惠帝即位,贾皇后为独揽大权与辅政的外戚杨骏发生矛盾。291年,贾皇后杀死杨骏,统治阶级内部开始了一连串的政治残杀和战争,先后有八个分封为王的皇族参与进来,历时16年之久。306年东海王另立怀帝,八王之乱结束。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使得五胡乘虚而入。)

解析:

5.北府兵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东晋在招募北方流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支军队。接受驻地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的军府指挥,拱卫首都建康,称为北府兵。该军为当时的精锐部队,士兵皆骁猛勇敢,屡战屡捷。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进攻东晋,东晋以北府兵为主力,在淝水之战中击败前秦军队。后成为南朝刘宋政权创立的军事基础。)

解析:

6.宇文泰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魏大臣。代郡武川鲜卑人。参加过鲜于惰礼起义,后投贺拔岳,镇压关陇人民起义。贺拔岳死后被拥立为主帅,迎魏孝武帝,定都长安,建立西魏。后毒死孝武帝,另立元宝炬为帝,以丞相、尚书令、大冢宰专朝政。重用汉族士人整顿吏治,兴办屯田,推行府兵制和均田制,又攻取了益州、江陵等地,扶植后梁,为建立北周王朝打下了基础。)

解析:

7.《史通》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史评类史书。唐刘知几撰。成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

解析:

8.陈桥兵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的兵变。后周显德七年(960年),赵匡胤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为名,领兵出征。大军刚出开封,军队在陈桥驿发生哗变,赵匡胤在被黄袍加身后,回师开封,周恭帝被迫禅位,赵匡胤称帝。陈桥兵变为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解析:

9.耶律楚材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3世纪蒙古国大臣。成吉思汗取金中都时召用,随成吉思汗西征。窝阔台时深受信任,定君臣礼,立燕京等十路征收课税使,推行赋税制。1231年任中书令。随窝阔台灭金,废屠城旧制。设编修所、编籍所,编印儒家经典,召名儒讲经。耶律楚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的恢复和发展的政策与措施,为蒙古国巩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及以后蒙古统一全国做出了可贵的贡献。著作有《湛然居士集》等。)

解析:

10.南明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明亡后其残余力量先后在南方建立的政权的统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占北京,明思宗朱由检自杀,明朝灭亡。同年5月,福王朱由菘在南京称监国,1645年改元弘光,5月清军攻占南京。同时唐王朱聿键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权,朱聿锲在广州建立绍武政权,桂王在广东肇庆建立永历政权;其中永历政权存在时间较长,至永历十五年(1661年)灭亡。)

解析:

11.宋学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宋代以阐释发挥儒家经义名理为主要特征的学术流派。从北宋中期起,儒学领域出现了新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汉唐学者专事经学笺注的传统遭到废弃,对以贞观年间钦定的《五经正义》为代表的经学旧说产生怀疑,群儒奋起,开创了以己意解经的新时代,逐渐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儒学。清代学者推崇汉代的考据之学,对宋代理学家空疏的弊病肆意攻击,称之为宋学,以示与汉学相区别。)

解析:

二、简答题(总题数:5,分数:10.00)

12.简答题31-34小题。(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3.简述吕不韦对秦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吕不韦(约公元前290一前235年),卫国濮阳人。原为阳翟大贾,在赵都邯郸遇见做人质的秦公子子楚,他以为奇货可居,因而参与政治投机。他人秦活动,得秦王宠幸的华阳夫人支持,立子楚为太子。子楚即位为庄襄王,任吕不韦为相,封文信侯,食邑10万户。庄襄王死后,赢政(即

秦始皇)年幼即位,尊吕不韦为“仲父",执掌政权。秦始皇亲政后,他因缪毒政变牵连,被秦始皇免去职务。后来因恐秦始皇深究,饮鸩而死。 (2)吕不韦对秦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国家的统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提倡“义兵”改变了尚首功、计首授爵的大屠杀政策;重视兴修水利和农业生产科学化,提高了粮食亩产量;招贤纳士为秦收罗人才;以杂家思想代替残暴寡恩的法家思想等。) 解析:

14.简述侨置郡县的原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永嘉南渡及以后的一段时间中,中原地区的人口南逃的极多,仅登录于官府户籍的,就约有70万人。还有相当数量被控制在大地主手中,作为私家奴役的人口,未登于户籍。也有不少漂流不定的人口,叫作“浮浪人”,亦没有户籍。这些南渡的人口叫作侨人、侨户。侨人的绝大多数是按照宗族、乡里相聚而居的,侨姓士族、地主往往是侨人的自然首领或主人,他们以拥有侨人作为自己的势力。 (2)东晋统治者为了控制侨人,也为了维护侨姓士族的利益,在侨人比较集中的地区,暂时借地重置了许多侨人的原籍州、郡、县,并仍用旧名,叫作侨州、侨郡、侨县,简称“侨置”或“侨立”。初置侨州、郡、县时,规定侨人有户籍的,免除赋役,这对招徕北人和鼓励登录流人于户籍都起了一定的作用。) 解析:

15.简论唐代开元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裁汰冗官,整顿吏治。唐玄宗即位之初,即裁汰冗员,整顿吏治。玄宗专门颁布了《整饬吏治诏》,对地方官的政绩进行严格考核,以定升降黜陟。开元末年,还修订了《大唐六典》,作为行政法典,明确规定各级政府机构的组织建制、职权范围及人员编制,实行官员定额编制,保证行政效率。 (2)抑制食封贵族。开元三年(715年),玄宗规定,封家的租调改归政府统一征收,由封家在京城或州治领取,封家亦不得再向封户催索或放高利贷。后来又规定,凡子孙承袭实封的,户数减十分之二。这些措施对食封贵族的势力起了一些抑制作用。(3)压制佛教势力。武则天、中宗、睿宗时期,崇佛过度,佛教势力得到恶性发展。开元二年(714年),玄宗接受姚崇的建议,下令淘汰天下僧尼,强制还俗。同年八月,玄宗还下令禁止新造佛寺,禁止民间铸造佛像经,并禁止贵族官僚与僧尼交往。 (4)兴修水利,重视农业生产。开元年间,全国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玄宗还在各地大兴屯田,全国共有军屯992屯,垦田面积达500万亩左右。 (5)检田括户,限制土地兼并。针对武周以来均田制日趋破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的情况,开元九年(721年),玄宗任命宇文融为劝农使,大力检括逃户和籍外占田。这一措施既增加了政府收人,也对改变占田不均的情况、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解析:

16.简评张居正改革。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主要内容 (1)考成法。万历元年(1573年)十一月,张居正推出考成法。规定六部、都察院各衙门,凡属应办的公事,都要根据事情缓急,立定期限办理,设置文簿登记存照,依限办完注销。考成之法贵在“考”,考核的程序是以部院考察抚按,以六科监督部院,以内阁督察六科,所以内阁就总揽了行政和监察责任,内阁首辅掌控了官员的命运。考核的目的是整顿吏治,裁汰冗员,提高行政效率,以便其改革措施的推行。 (2)整饬边防。在整饬边防方面,张居正支持王崇古的建议,改善同蒙古的关系,封蒙古俺答汗为顺义王,命名其城为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并在大同等地设立茶马互市,与蒙古进行贸易。又调抗倭名将戚继光镇守蓟门,用李成梁镇守辽东。 (3)整治水利。万历六年(1578年),张居正起用先前总理河道都御使潘季驯治理黄河、淮河,并兼治运河。潘季驯在治河中贯彻了“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原则,很快取得了预期的治水效果。 (4)清丈土地。清丈田地是整顿赋役的一项措施。万历八年(1580年)十一月,下令清查全国土地。凡勋戚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等,一律丈量。最后的清查结果是,全国总计田亩七百万顷。(5)一条鞭法。一条鞭法是整顿赋役最重要的措施,主要是解决“役"的征收问题。做法是把一部分力役摊入田赋征收,田赋和力役都折银征收。由于赋、徭折银特别是徭役折银的实现,使赋、役合并征收成为可能。 (二)历史意义张居正的全面改革,旨在解决明朝两百余年发展中所积留下的各种问题,以巩固明朝政权。(1)考成法的推行,使内阁得以控制整个权力机关,裁汰冗官、

清理驿递、核实田亩、整顿赋税等重大措施得以顺利推行。 (2)整治水利的措施,使河水不再人淮,大大减少了水灾,保障了农业生产,多年弃地得以变为良田。 (3)清丈土地的结果虽有浮夸之处,但其中也确有增加的部分,即清查出了一部分豪强地主隐瞒的田地,有利于抑制地主逃税现象,改变赋税不均的状况。

(4)一条鞭法的推行,减少了赋税的征收环节,简化了手续。而徭役在各地不同比例地由田亩承担,减轻了人丁的负担。)

解析:

三、论述题(总题数:4,分数:8.00)

17.试论秦汉时期地方行政制度及其演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秦之郡县制。秦始皇废除了封国建藩制度,将战国后期已实行的郡县制推行到全国,把全国分为36郡,秦末增至40余郡(京畿不设郡,设内史以别于其他诸郡)。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政事和军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并掌军事;还有监御史,为中央派遣之监察官吏。 (2)西汉之郡国并行制。刘邦在剪除异姓王的同时,又陆续分封了九个刘姓子弟为王,史称同姓王。同时,刘邦在地方上继续实行郡县制。于是,西汉初年,郡县制与诸侯王国并行的制度,被称为“郡国并行制”。当时的郡只有十五个,主要设置在旧秦国的疆域之内和魏、韩、楚的西部地区。王国的政权机构和中央基本相同,除太傅和丞相由中央任命外,自御史大夫以下的各级官吏,都由诸侯王自己任命。诸侯王还有一定的军权,有财政权,可在国内征收赋税。诸侯王国和郡都直属于中央。郡国并行制引发了严重的诸侯王国问题,直至汉武帝时期才最终解决。 (3)东汉之州郡县制。刺史为汉武帝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设置,以监察地方。时刺史无固定治所,刘秀改革使刺史有固定治所,实际上成为比郡高一级的行政长官,可以处理地方政务,不通过三公,可直接上奏皇帝,这就将地方行政管理直接置于皇帝的控制之下,并逐渐形成州、郡、县三级管理制度。)

解析:

18.试分析淝水之战前后南北政局的特点及其变化。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淝水之战前的南北政局。西晋灭亡以后,司马氏在江南重建政权,史称东晋(317—420年)。士族琅琊王氏在东晋建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说。东晋建立前期,曾多次出兵北伐,以祖逖和桓温的北伐最为著名。在北方,从刘渊建国到北魏统一北方(304—439年)的130多年的时间里,各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和汉族官僚地主,在混战割据中纷纷建立政权,历史上叫作十六国时期。前秦是氐族苻氏所建。至苻坚继位后,在汉族士人王猛的辅助下,进行政治、经济改革,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整顿,出现了大乱以来最为繁荣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前秦出兵消灭前燕、前凉、代,统一了北方。 (2)淝水之战后的南北政局。中国南北分立的局面继续维持。东晋乘胜北伐,收回黄河以南故土,但不久,因丞相谢安去世和前线主帅谢玄退隐而转为守势。前秦元气大伤,苻坚于385年被羌族姚苌所杀,各族纷纷独立,中国北方重新陷入分裂混乱的局面,先后成立了十国。直到439年北魏重新统一北方。而东晋则延续了数十年,直至420年被刘裕篡位,改国号为宋。中国的南北朝时期开始。)

解析:

19.论述科举制度的演变及其历史作用。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一)演变过程(1)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选官不问门第。隋炀帝即位后,创立进士科,这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 (2)唐代制度发展完备,分为常举和制举。常举即常设取士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制举是皇帝特别下诏举行的考试,时间、科目都临时决定,现任官也可应试,登科即可授官。武则天时又增设武举。 (3)宋代扩大了进士录取名额,提高登第士人的待遇。为防止考官徇私和举人舞弊,对考官实行锁宿制度,对试卷推行糊名、誊录法,并严禁举人夹带、代笔、举烛等行为。从开宝六年(973年)起,举人经礼部试(省试)之后,增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雍熙二年(985年),又创殿前唱名赐及第之制。 (4)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廷试)三个不同层次的考试。与前代相比,明代科举考试的特点是:一是考试内容变化,即从四书五经中选取考试题目;二是将八股文确定为考试文体。 (5)清代科举基本沿袭明制,至清末,政府开始变革科举制度。百日维新期

间清政府下令改革科举考试的内容,增加考查外国政治制度和技艺的新内容。至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兴办学堂,推广新式教育。(二)历史作用(1)科举制度的推行,从根本上推翻了两晋南北朝时豪门世族垄断政治权力的局面,科举制度最大限度地网罗全国优秀人才,扩大了统治政权基础。 (2)科举制使儒学保持了作为主流文化一统天下的地位,从而又对政治产生了巨大的维护作用。 (3)通过科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从而使整个社会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内在运行机制。 (4)科举制造就的士绅阶层保持了中国传统社会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平衡,科举制造成的社会流动机制,使中国农村有着自主性的文化系统。)

解析:

20.试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经济重心的南移是古代史上跨越几个朝代、持续数百年的重要历史现象。其基本过程是秦汉以前,经济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唐代安史之乱后到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连年,南方经济得到稳定发展;两宋时期,南方最终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1)秦汉时期,北方为全国经济重心所在,南方则十分落后。西晋末年,大批中原人口南迁,推动了南方的开发,尤其是长江下游“三吴”地区的经济开发。但是,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即使是长江下游地区,也仅是局部开发成功,经济基础依然相当薄弱。而同一时期的北方地区,尽管经受了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但经济基础较好,很快从几次衰退中恢复,维持着总体上高于南方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实力。 (2)安史之乱是影响南北经济地位消长的一个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大事件。安史之乱以后,北方黄河流域成为藩镇割据混战的角逐场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比较缓慢。但江南地区相对比较安定,北方人民为了逃避战乱,大量南迁,使南方不仅增加了劳动人手,还获得了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所以唐朝后期,南方的经济发展迅速,逐渐超过了北方。 (3)到了两宋之际,经济重心南移全面实现。南宋能够在临安建都,说明南方的经济重心地位已经确立。南方经济重心的确立,取决于由北方迁徙而来的掌握比较先进生产技术的劳动者的大量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南方自然条件的相对优越性。经济的发展带来文化的进步。)

解析: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1

历史学专业基础综合(中国通史)历年真题试卷11 (总分:2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名词解释(总题数:10,分数:20.00) 1.名词解释21-28小题。(分数: 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2.山顶洞人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中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化石。1930年发现,1933~l934年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由裴文中主持进行发掘。距今约1.8万年,化石至少属于8个人类个体,他们的体质形态已明显地表现出黄种人的特征。这一时期的石器比旧石器中期更加精细,形状对称、均匀,刃部锋利,小型石器较多。石箭镞则表明他们已经开始使用弓箭。另外,在山顶洞人遗址还发现了磨制骨针和燧石,反映出已经掌握了缝纫技术和人工取火的方法。) 解析: 3.周朝的封建制度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西周时期分封诸侯的制度。西周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是在周公当政和成康时期进行的。所封诸侯都在王畿以外,各建邦国。受封者共分三类: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诸侯隶属于天子,有镇守疆土、捍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封国内是君主,也实行分封制。封国内的层层分封制也是与宗法制度相结合的,也就是嫡长子继承制。最重要的封国有:卫、齐、鲁、宋、燕、晋等。周初分封在于用众多的诸侯国以藩屏周,监视被征服的各地民众,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 解析: 4.《削藩策》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上奏的以削弱诸侯王势力为内容的策论。晁错建议,借诸侯王犯错误之时,削减诸侯王的封地。景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削楚王戊的东海郡,削赵王遂的常山郡,削胶西王印的六个县,成为七国之乱的导火线。) 解析: 5.《轮台罪己诏》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汉武帝晚年颁布的政令。汉武帝时期,繁苛征敛和土地兼并造成大量的白耕农破产,加之长期对外战争,人力物力损失严重。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拒绝了桑弘羊在轮台扩大屯田的建议,下诏罪己。从此,汉武帝停止了对外征伐,转向对内政的整顿,实行“息民重农”政策。任田千秋为相,又以赵过为搜粟都尉,推行代田法,发展生产。汉武帝政策的转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社会逐步安定下来,生产得以恢复发展。) 解析: 6.淝水之战 (分数:2.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383年东晋与前秦间的一次决定性战役。前秦在基本统一北方的基础上,于383年由秦王苻坚亲率大军攻晋,东晋命谢安、谢玄率军迎战。双方在淮河对峙。结果晋军大获全胜,前秦数十

必修二历史知识框架结构总结图

必修二历史知识框架结构总结图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必修二历史知识框架结构总结图》的内容,具体内容:理解的要求是"深"。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希... 理解的要求是"深"。这就要求历史学习时应精读、细读、有重点地阅读;要善于综合阅读,诸如历史地图、历史材料、图片乃至注释都应有目的地读一读;下面由我为你提供的,希望大家喜欢。 欣赏 1 2 3 4 5 必修二历史知识点一 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 1、原始农业的产生:"刀耕火种"、"火耕" 2、距今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 3、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牛耕在春秋末年兴起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目

前发现最早的铁犁具是战国时期的。汉代已在全国范围普遍推广牛耕(二牛抬杠一牛挽犁),而且耕犁基本定型。 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①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 ②奴隶社会(夏商周):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发展过程: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 瓦解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的发展) 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形成:战国时期,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必修二历史知识点二 小农经济的含义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它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一直延续到中国近代。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干扰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

【内部资料】华中师范大学中国通史考研真题

注:07~11为统考 1999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牛李党争、容闳、靖难之役、投下、改土归流、《胜之书》 二、论述 论述明朝嘉靖时期政治的腐败与张居正整顿政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 论述清朝前期(康熙至乾隆)强化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措施和手段 试析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及其效果 简论九品中正制 2000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卿大夫、约法三章、厂卫、乾嘉学派、《瀛寰志略》、《筹办夷务始末》 二、论述 简述元朝的对外关系 试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 试析张居正改革 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对外态度和观念的变化 2001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长平之战、党锢之祸、魏晋玄学、《元和郡县图表》、张格尔、五族共和 二、论述 试述宋代商业的发展(经济史必答题) 简述鸦片战争前清代西方传教士的活动 试述北宋中期(庆历至熙宁)变法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效果 简述康熙帝 2002年专门史-中国通史 一、名词解释 百家争鸣、《通典》、五均六筦、葵丘之盟、萨尔浒之战、《天朝田亩制度》 二、论述 简述南北朝时期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 试析元代兴衰的历史教训 简述清末新政 华中师范大学1999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史】 以汉唐或者宋元的食盐专卖制度为例,说明中国古代转卖制度的“全部专卖法”与“局部专卖法”在内容、作用等方面的区别2、请说明唐代赋役制度由租庸调制演变为两税法的社会经济原因3、请分析比较宋元市镇发展与明清市镇发展的不同特点4、甲午战争前后,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的原因有何异同? 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史】 1、请比较说明汉代口赋制度、魏晋户调制、唐租庸调制、唐两税法等四项赋役制度之间的变化 2、简述宋元明清官私对外贸易及官方政策的演变 3、请结合史实,阐述中国近代机器工业产生和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意义 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历史学考研真题【经济专门史】 1、试论汉唐之间货币流通制度的主要变化与商品经济兴衰的关系 2、略论宋明间中国海外

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描述差异之根源及教学应对之道_以_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为例

!" 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描述差异之根源 及教学应对之道 ———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 史 平 #嘉兴市教育研究院,浙江嘉兴!$%&&&’ 李德藻先生的《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比较》 ($) 一文,抓住“对西周分封制描述的差异”“关于皇帝制度描述的差异”“关于‘君’‘相’关系描述的差异”作了比较。这种案例分析确能给人较大启发,尤其 是提出“在新课改中一定要抛弃以教材为本的观念,使用 任何一种教科书都要有自己的教学处理”($) ,这是很有价 值的。美中不足的是,李先生没有对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而在笔者看来,这种探讨应当是更有意义的,它至少可以为新课程实施者提供应对之思路。由于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依据均是新课标, 不妨先把新课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表述实录如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的特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上述文本,是编写教科书相关章节的指导思想,问题在于,教材编者可以有不同解读,由此高中历史教师们不得不面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陈述明显不同、甚至观点迥异的教科书。 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而论,中国古代社会经历过哪些主要的社会形态?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新课标并没有给出明确结论,这就既给新教科书的编写者以很大的自由,也给关注这一问题的人们留下了较大的争议空间。四种版本的主编者学术观点不同,对新课标的解读也就不同。各自编成的教科书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及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这一重大问题的描述也就出现了明显差异。 人民版与岳麓版对新课标的解读结论大体相同,换 言之,其主要学术观点是一致的,因而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描述也大体相同:完全回避了 “五种社会形态说”,不再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加以叙述。 众所周知,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史学界出现了一 个引人注目的新趋势:不少学者“日益重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研究历史。……这一趋势在高等教育中已蔚 然成风”(*) 。如在上个世纪+&年代中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教司决定组织编写两部新的中国通史教材,其中北京 大学张岂之教授主编的五卷本《中国历史》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主编的五卷本 《中国通史教程》正在由复旦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这两部高校教材均没有沿用“五种社会形态说”,而是根据中国文明演进所特有的历程作出了新的划分(!)。张教授曾明确指出:“一部中国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文明史。具体来说,这是中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演进 历史。”(%)对中学历史教育而言,更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这种趋势不但已在开始试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 会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得以体现,而且也开始在高考的文综测试中得到体现,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撰写的对*&&%年高考文综试卷 的评价报告明确指出, “*&&%年历史试题凸现了这一特点(指从文明演进角度来研究历史———笔者注)”(*) 。 【收稿日期】*&&,-&"-*, (关键词)四种教科书,描述差异根源,新课程实施,应对建议(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 历史教学123456789:;<2=>总第0$%期?@A B5C 0$% *&&,年+期B5C +D *&&,关注新课改

各高校2010年近代史考博试题

大学2010年近代史考博试题 中国近代史 一、名词解释 军机处谭嗣同东南互保杂志废两改元中东路事件 三面红旗经济特区 二、论述题(四选三) 1.简论中国同盟会 2.列举并点评戊戌变法史料 3.结合研究动态,论述抗战期间中国外援情况及意义 4.结合研究动态,分析建国前中国土地政策演变的原因、概况及意义 16—19世纪中外关系史 1.简论鸿章 2.清政府前期、后期天主教会政策演变 3.在鸦片战争围选取一选题,分析研究成果、资料及研究思路 大学2010年近代史博士试题 中国近代史 1.论述近代城乡关系 2.简论清末新式学堂 3.谈谈近代史研究现状及问题 中国现代史 1.民国军阀政治论析 2.简论三十年代中西文化论战 3.论述二、三十年代外国在华投资 2010年南开大学考博试题 中国近现代史 第五、六题为必做题,前四题选两题。 一、材料题(25’) 1894年-1895年,薛福成到欧洲诸国,就政体和君主政体做了一番比较,请你结合清末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下文的看法 二、材料题(25’) 材料引自《史学略论》,共有三个题目: 1、标点。 2、就划线的人和事进行简单的名词解释(叶德辉、康有为、梁启超、?、皇朝三编、 九通)。 3、结合你所掌握的史实,谈一下划线人物在戊戌变法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简述晚清“重商主义”思潮(25’) 四、近二十年来介石研究(25’) 五、简评蔡元培与大学的教育理念(25’) 六、图表题(25’) 自1750年—1950年中国GDP趋势图 一些经济学家通过分析自1750年以来中西重要国家的GDP变化趋势,发现清帝国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时,GDP占世界的23%,并不想我们原来所说的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清 王朝面对西方国家的侵略一败涂地。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中国通史(2)答案重点

试卷代号:5132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中国通史(2)》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 2011.07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林则徐《四洲志》 2、《北京条约》 3、曾国藩、内军械所 4、军用、民用 5、蒸汽、化学鉴原 6、左宗棠、伊犁 7、京师大学堂 8、东南互保 9、科举制10、《青年杂志〉11、国民党一大12、中央13、整风运动14、15、定息16、七千人大会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A 2、B 3、C 4、B 5、D 6、D 7 、B 8、B 9、B 10、D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太平天国运动的纲领性文件。1853年冬颁布。以解决土地问题为核心,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改革设想。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反映了农民对土地的渴求和希望摆脱封建剥削压迫,平等与温饱的强烈愿望。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性,又因其绝对平均主义的主张,具有违反社会发展规律的落后性和空想性。 2、1861年,由清政府设立,全称为“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理衙门管理向外国购买军火、船舰、机器,以及海关税收、聘用洋员、派遣留学生等一切活动。它实际上成了位于六部之上的行政机构,地位和作用不在军机处之下。此后清政府通过总理衙门加紧了与西方列强的联系,而西方列强通过这一机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3、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改明年为洪宪元年,准备于元旦登基。其行径遭全国人民反对。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华革命党武装反袁,恒影响不大。年底,蔡锷等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发布讨袁檄文,护国战争爆发。在人民支持下,护国军节节胜利,各省纷纷独立。日本等国为维护其在华权益,劝袁暂缓称帝。袁的亲信也对袁离心离德。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袁被迫取消帝制,仍为大总统。1916年6月,袁病死。护国运动未改变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但粉碎了袁的复辟帝制,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4、1936年12月初,蒋介石亲赴西安,他强令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全部开赴陕北前线进攻红军。张学良、杨虎城反复劝说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均遭蒋介石拒绝。12月12日,张、杨毅然发动“兵谏”,在西安郊外的华清池拘捕了蒋介石。接着向全国发出通电,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释放一切政治犯等八项主张。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政治形势及其错综复杂。中共中央以民族大义为重,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应张、杨的请求,派周恩来率代表团赴西安参加谈判。在中国共产党、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的斗争以及宋子文等人劝说下,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条件。25日,张学良亲自陪同蒋介石返回南京。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的结束,对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巨大的作用。 5、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革命文学团体,1909年成立于苏州,其主要骨干大都是同盟会员,柳亚子是其中杰出代表。1923年解体。 6、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举行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废除封建星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土地按乡村人口平均分配,并归个人所有。各解放区迅速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土改运动高潮。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1874年日本出兵进攻台湾,中日签订《北京专约》; 1875年马加莉率英国武装探路队入侵云南;1876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 1886年英军进攻西藏隆吐山; 1865年阿古柏进攻新疆; 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入新疆,到1878年受复兴将大部分领土,1881年中俄签订《伊犁条约》,1884年清政府间新疆省。 2、《马关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一)清政府承认朝鲜“独立”,即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和澎湖列岛给日本;(三)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四)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船可以沿内河驶入上述各口;(五)日本人可在中国通商口岸任便设立工厂,其产品运销内地时,只纳进口税,免征各项杂税。 《马关条约》为日本吞并朝鲜,进而入侵中国创造了条件。割占辽东半岛和台湾,大大助长了列强侵华的野心,成为列强瓜分中国的信号。2亿两白银的赔款,是清政府极为沉重的负担。为了偿付巨额赔款,清政府除了加紧压榨百姓外,还开始大借附有政治条件的外债,从而在政治上、经济上更加依附于列强。4个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列强得以深入长江流域广大地区,直接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允许日本在化投资设厂,为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提供了条约依据,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序大大加深了,标志着帝国主义侵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提议,制定了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当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的照耀我们各项工作的灯塔,各项工作离开它,就要犯右倾和左倾的错误。” 五、论述题(共16分) 从7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共创办了20多个民用企业,包括采矿、冶炼、纺织等工矿业和航运、铁路、电讯等交通运输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总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漠河金矿和汉阳铁厂。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大都采取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招集商股作为资本,购买新式机器,雇佣工人从事生产劳动,产品主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以赚取利润为目的。因而,它们与军事工业不同,已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都由洋务派倡办,由他们所委派的代表以总办、会办等名义把持经营管理大权,产品往往首先满足官府或军事工业的需要,因而,它们又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内部充满着封建性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这些企业在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对外国资本主义也有很大的依赖性。但是,它们毕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大机器生产,为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奠定了微薄的基础,对中国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它们在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方面,也收到了某些积极的效果。

新版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首过去一年的各种疲惫,困顿,不安,怀疑,期待等等全部都可以告一段落了,我真的是如释重负,终于可以安稳的让自己休息一段时间了。 虽然时间如此之漫长,但是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这可真是血与泪坚坚实实一步步走来的。相信所有跟我一样考研的朋友大概都有如此体会。不过,这切实的果实也是最好的回报。 在我备考之初也是看尽了网上所有相关的资料讯息,如大海捞针一般去找寻对自己有用的资料,所幸的是遇到了几个比较靠谱的战友和前辈,大家共享了资料和经验。他们这些家底对我来讲还是非常有帮助的。 而现如今,我也终于可以以一个前人的姿态,把自己的经验下下来,供大家翻阅,内心还是比较欣喜的。 首先当你下定决心准备备考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知识准备、心理准备、学习习惯做好学习计划,学习计划要细致到每日、每周、每日都要规划好,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另外,复试备考计划融合在初试复习中。在进入复习之后,自己也可以根据自己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我们的计划。总之,定好计划之后,一定要坚持下去。 由于篇幅较长,还望各位同学能够耐心看完,在结尾处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 山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15)中国通史 参考书: 《中国古代史》(第5版),朱绍侯、齐涛、王育济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

《中国近代史》,李侃等,中华书局,1994年; 《中国现代史》,王桧林,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中国史简编·古代卷》,安作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 《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先说英语,最重要的就是两个环节:单词和真题。 关于单词 单词一定要会,不用着急做题,先将单词掌握牢,背单词的方式有很多,我除了用乱序单词,我还偏好使用手机软件,背单词软件有很多,你们挑你们用的最喜欢的就好,我这里就不做分享了。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是最直观刺激的就是文字信息,所以根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来讲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利用重复,将这个文字信息与我们大脑之间形成一个条件反射,这样我们提取的速度也就会达到最快。 都说考研有很多生僻词义,其实不是的,很多都是书面语言常见意思,只是我们不熟悉书面语言而已。比如casualty表示伤亡,我们口语常见是casual 随意的。这种能力一定不是背单词搞出来的,而且需要扎扎实实坐下来读书。 关于阅读 第一次我阅读很差,对答案错了一大半。这次我阅读是满分。如何做到?我非常认同老钟的观点,不要再管命题人,不论谁命题,不论什么题型,都是围绕着你有没有读懂作者在说什么,题型的存在只是从不同侧面考察这一点。只有回到阅读本身,才会真的恍然大悟,而不是被定位的思想牵着盲人摸象。我算明白了为什么考研这么重视阅读,当你真的学会了读学术文章,你才会体会到一个研究者的乐趣。

2014年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博士入学考试题目,真题解析,复试真题,真题笔记

考博详解与指导 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古代史博士入学考试题目 中国通史: 1五经及其意义 2夏商周断代工程 3汉唐时期选官制度的变化及其特点 4五代以前的王位更替大多是以禅让的形式完成的,而五代以后则主要是以武力争夺实现的,试分析其原因。 5一条鞭法。 先秦社会历史文化 1郭店竹简的概况及对先秦史的意义,为什么一出土就成为热点? 2,谈谈你对文明起源的看法 3,战国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 4。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 1宫体诗发生发展的三个阶段 2《西游记》中的佛道思想 3科举制与唐代文学

1.What’s your name? 2.Does your name have any special meaning? 3.Where were you come from? 4.What kind of landscape surrounds your hometown? 5.What is the climate like in your hometown? 6.What is people’s favorite food in your region? 7.What do you do during the Spring Festival? 8.Can you describe one of the main festivals celebrated? 9.Tell me something about the customs of your hometown. 10.How long have you lived in XXX? 11.What place in XXX do you like best?Why? 12.Which is the best place you’ve been to China? 13.What is the biggest problem you will face? 14.Could you tell me something about your family?、 15.When will you get married? 16.What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should a post-graduate take? 17.What difficulties do your parents have concerning their old age? 18.Which kind of professor do you like best? 19.What does friendship mean to you?What kind of people do you make friend with? 20.What is your major? 21.How do you like your major? 22.When and where did you graduate?What qualifications have you obtained? 23.What impressed you most when you were at university? 24.What is the best university in your opinion? 25.Could you sum up your own study habits in a few points? 26.Do you think the subjects you are studying today are relevant to present-day society?Why? 27.What do you do for a living? 28.What are your job prospects? 29.If you had the opportunity to change your subject,what would you do with it? 30.What are your spare time interests? 31.How do you spend your weekends? 32.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What are the rules? 33.What kind of films do you like best? 34.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enjoy? 35.Where have you been traveling to?Which place interested you most? 36.Do you enjoy traveling?If yes.Where and why?

四川大学650中国通史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四川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650中国通史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Hongxiu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360docs.net/doc/1b14141634.html,

【资料说明】 《中国通史专业历年真题解析(专业课)》系四川大学优秀历史学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首先说明一下,四川大学历史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近十几年来的情况如下:2007年以前是学校自主命题,2007年至2012年属于全国统考,2013年又重新开始学校自主命题。本资料节选2000年—2006年、2013年的考研真题并加以相关详细解析。由于统考部分试题及解析在网上便于查找,本资料就不再赘述。想了解的同学可自行在网上查阅。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大家都知道,2013年四川大学历史学开始统考后的第一年自主命题,看过今年试题的同学一开始都会感觉题量比较大并且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就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认真分析与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川大试题还是很侧重于基础的,70%的题目可以在课本上找到部分答案,而且部分题目还可以找到07年统考前,川大自主命题的一些影子。这不同于一些学校的试题,比如北京大学,理论性很强,说不会答,一点也答不上来。川大的试题,不管你复习的怎么样,一般都能答上一点,至于能答到什么程度,则因人而异。 其实,“试题很基础”----“试题很简单”----“能得高分”根本不是一回事。试题很基础,所以每个学生都能答上一二,但是想得高分,就要比其他学生强,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这容易吗?大家不要被试题表象所迷惑。很多学生考完,感觉超好,可成绩出来却很低,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把考的基础当成考的简单。其实这很像武侠小说中的全真教,招式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剑走偏锋的现象,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内功是不会成为大师的。我们只能说命题的风格是侧重考察基础的知识,但是,我们要答出亮点,让老师给你高分,这并不容易。 2.考试题型与分值 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从今年试题来看,川大的题目基本都是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二单元 英国成为霸主 工业革命 开始形成 从属于 第三单元 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农耕经济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农耕经济的重要补充 农耕时代的商业和城市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冶金、纺织、陶瓷等手工业的发展历程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各历史时期的商业 货币的发展 古代的对外贸易演重农抑商政策海禁 明清资本主义萌 芽的产生及缓慢发展 土地制度的发展演变 明清时期农耕经济的高度发展 最终形 初步 形 新 航 路 开 辟 西 欧 国 家 殖 民 扩 张 世 界 市 场 中 国 社 会 走 向 近 代 化 封建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洋务企业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曲折发展 沦陷区经济遭到日伪政权破坏 官僚资本“统制经济” 经 济 断发易服、报刊与电影、移风易俗 铁路、水运、邮政、电讯 生活 第二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二、【知识网络】 第四单元 社会主义经济体 制 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斯大林体制 二战后 国家干预经济 赫鲁晓夫改革1953 勃列日涅夫改革1974 戈尔巴乔夫改革 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 试图突破:二战后的改革 资本主义经济的改革 二战前 罗斯福新政 凯恩斯主义 人民资本主义 经营者革命 福利国家

第五单元 五、【知识网络】经济腾飞生活巨变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 八字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从GDP 看变 化 探索经济建设道路成功的探索 探索中的失误左倾错误 建国之 初百废 待兴 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公有制建立 恢复、发展国民经济 经 济全 球化 经 济 体 系 的 形 成 战 后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必要性 构成 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 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 币笔国际货币、金融体原因 过程 第一阶段(1952——1967) 第二阶段(1967——1993)欧共体 第三阶段(1993——)欧盟 历史意义 区 域 一 体 化 欧 洲 的 经 济 济 区 域 集 团 化 美 洲 与 亚 洲 的 经 东盟 1967年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2002年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 北美自由贸易区 1992年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亚太经合组织 1989年成立 1991年中国、台北、香港 经济全球化 含义 过程 开始 发展 深化(原因、表现、作用) 评价(积极、消极、认识)

新版青岛大学中国史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 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 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青岛大学中国史初试科目:(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663)历史学基础(中国史)

1.《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五版。 2.《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五版。 3.《中国通史教程(现代卷)》,齐涛主编,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五版。 先说说英语复习心得 一.词汇 词汇的复习流程其实都比较熟悉了,就是反复记忆。考研要求掌握5500的词汇量,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工,我建议考研词汇复习的参考书至少要有两本,一本是比较流行的按乱序编排的书,另一本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书,也就是所谓的分级词汇或分频词汇,我使用的是木糖的单词和真题,很精练,适合后期重点巩固使用,工作量也不是很大。为什么要使用分级词汇书呢,因为我们掌握词汇是服务于阅读的,题做多了就会发现,考研阅读考来考去大部分也就是那2000多个词,到后期一定要发现规律,把握重点。还有一点就是在做阅读的过程中要学会归纳形近词,有些词出现频率高而且很容易混淆,必须分清楚。 二.阅读理解 都说考研最难的是英语,英语最难的是阅读。那这阅读究竟难在哪里呢?以四六级作为比较,攻克四六级阅读的关键是词汇,只要一篇文章传达的意思你基本清楚,考题对应的细节你能找到,看得懂,基本上就没太大问题了。但考研英语还不止于此,它还要求就是我在最开始提到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知道,研究生是要查阅很多文献的,很多甚至是国外文献,这就要求我

【新课标Ⅱ卷】2020届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2020年高考模拟【新课标Ⅱ卷】 文科综合·历史 (考试时间:5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李零在《我们的中国》一书中提出了“西周的四合院”的研究视野,认为以西周为中心,东南西北被辐射地区可以视作西周的“前庭后院”,它们之间相互交流,人才往来,贵族通婚,形成了紧密的文化中心。该观点 A.认为西周政治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认为分封制标志中华民族形成 C.强调分封制孕育着国家统一的因素D.认识到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25.汉初,听任郡国自由铸币。文帝时“盗铸如云而起”。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铸钱,把全国各地私铸的钱币运到京师销毁。汉武帝的举措意在 A.强化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控制 B.打击猖獗的私铸钱币者 C.推动盐铁官营政策平稳实施 D.消除诸侯国割据的基础 26.宋太宗时大幅改革科举制度,若举人与考官有亲戚关系,则别置考场考试,称“别试”;将试卷上的考生姓名、籍贯、家世等封贴,以免考官徇私,称“弥封”。知贡举者受任后,锁居贡院与外界隔离,有时长达50天,称“锁院”。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参考人员日趋多元 B.考试程序趋向公正 C.官员选拔方式多样 D.防弊措施流于形式 27.明清时期,官员在君主面前的地位越来越低,但这并未使官僚队伍与君主离心离德,也没有影响官僚对皇帝和国家的忠心,反而还使这种忠心越来越强烈。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举制度日趋僵化 B.自然经济仍占主流地位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程朱理学影响根深蒂固 28.下图为1881年发行的开平矿务局股票,股票下面记载:“直隶爵阁督部堂李,批准设局招商开采煤铁等矿,札饰筹办等因,当经本局议定先后招集股银壹百贰拾万两,分作壹万贰千股,每股津平宝纹壹百两,一股至千股,皆

2010,2012北师大古代文学考博试题

2012年北京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考博真题 第一场中国古代文学史 1、结合实例论述《诗经》对汉赋的影响。 2、试说明宋代科举对宋代散文的影响。 3、结合20世纪最新材料谈谈古代小说研究。(好像是,因为小弟是先秦方向的,最后一题我没选,所以印象不那么深刻了,呵呵) 第二场古典文献解读 一、阅读周必大《皇朝文鉴》序,回答下面问题。 1,这一题是给出《皇朝文鉴》序的影印版,然后让你用繁体字抄写一段,并加上新式标点。 2,结合唐宋以来的文学思想,谈谈周必大所定的“气全而理正”的观点。 3,结合周必大说明的《皇朝文鉴》序的编选标准和编选范围,谈谈你的看法。二,阅读阮元《四六丛话后序》,回答下面问题。 昔考工有言,青与白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良以言必齐偕,事归镂绘,天经错以地纬,阴偶继夫阳奇。故虞廷采色,臣邻施其璪火,文王寿考,诗人美其追琢,以质杂文,尚曰彬彬,以文被质,乃称戫戫,文之与质,从可分矣。懿夫人文大着,肇始六经,典坟丘索,无非体耍之辞,礼乐诗书,悉着立诚之训,商瞿观象于文言,丘明振藻于简策,莫不训辞尔雅,音韵相谐。至于命成润色,礼举多文,仰止尼山,益知宗旨,使其文章正体,质实无华,是犬羊虎豹,翻追棘子之谈,黼黻青黄,见斥庄生之论也。周末诸子奋兴,百家并骛,老庄传清净之旨,孟荀析善恶之端,商韩刑名,吕刘杂体,若斯之类,派别子家,所谓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者也。至于纵横极于战国,春秋纪于楚汉,马班创体,陈范希踪,是为史家,重于序事,所谓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者也。夫以子若彼,以史若此,方之篇翰,实有不同。是惟楚国多才,灵均特起,赋继孙卿之后,词开宋玉之先,隐耀深华,惊采绝艳。故圣经贤传,六艺于此分途,文苑词林,万世咸归范围矣。洎夫贾生枚叔,并辔汉初,相如子云,联镳西蜀;中兴以后,文雅尤多,孟坚季长之伦,平子敬通之辈;综两京文赋诸家,莫不洞穴经史,钻研六书,耀采腾文,骈音丽字。故雕虫绣帨,拟经者虽改修涂,月露风云,变本者妄执笑柄也。建安七子,才调辈兴,二祖陈王,亦储盛藻,握径寸之灵珠,享千金于荆玉。至于三张二陆太冲景纯之徒,派虽弱于当涂,音尚闻夫正始焉。 文通希范,并具才思,彦升休文,肇开声韵。轻重之和,拟诸金石,短长之节,杂以咸韶,盖时会使然,故元音尽泄也。孝穆振采于江南,子山迁声于河北,昭明勒选,六代范此规模,彦和着书,千古传此科律。迄于陈隋,极伤靡敝,天监大业之间,亦斯文升降之会哉。唐初四杰,并驾一时,式江薛之靡音,追庾徐之健笔。若夫燕许之宏裁,常杨之巨制,会昌一品之集,元白长庆之编,莫不并掞龙文,联登凤阁。至于宣公翰苑之集,笃挚曲畅,国事赖之,又加一等矣。义山飞卿以繁缛相高,柯古昭谏以新博领异,骈俪之文,斯称极致。赵宋初造,鼎臣大年,犹沿唐旧,欧苏王宋,始脱恒蹊。以气行则机杼大变,驱成语则光景一新。然而衣辞锦绣,布帛伤其无华,工谢雕几,□业呈其朴凿。南渡以还,浮溪首倡。野处西山,亦称名集,渭南北海,并号高文,虽新格别成,而古意寖失。元之袁揭,冕弁一世,则又扬南宋余波,非复三唐雅调也。 载稽往古,统论斯文,日月以对待曜采,草木以错比成华,玉十□而皆双,锦百两而名匹,明堂斧藻,视画绩以成文,阶戺笙筛,听铿鋐而应节。自周以来,体格有殊,文章无异。若夫昌黎肇作,皇李从风,欧阳自兴,苏王继轨,体既变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襄公二十年》记载,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 60 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 “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这说明 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 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 C.等级制度仍有一定的约束力 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2. 溢号是皇帝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称号,“溢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溢号 早已有之,秦始皇时一度废止,西汉时又恢复,其后历代相沿。这说明溢号 A. 真实反映了君王政治统治 B. 是削弱君主专制的主要手段 C. 旨在对君主行为加以约束 D. 口的是威慑天下并巩固统一 3. 在宋朝,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创作了大量以忧国、爱民、誓死抗金为主题的词作。 从元代以后,曾经难以登大雅之堂的元杂曲、话本、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却得到流传,并表现出诸多非议理学的倾向。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 文学家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情怀 B. 理学对宋元社会的影响至深 C. 宋元时期兼容开放的学术氛围 D. 民族关系成为文学表达的主题 4.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唐〕冯宿《全唐文·禁版印时宪书奏》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 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5.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唯无凶年之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