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及其化学性质
硅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硅的化学性质及应用硅(化学符号为Si)是一种非金属元素,是地壳中第二丰富的元素,占据地壳总质量的27.7%。
硅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许多领域广泛应用。
硅的化学性质1. 稳定性:硅是一种稳定的元素,不易与氧、氢、氮等元素发生反应。
它在高温下能够稳定地形成二氧化硅(SiO2),即石英。
石英是一种常见的硅矿石,也是硅的最稳定氧化物。
2. 氧化性:虽然硅在常温下不容易与氧发生反应,但在高温条件下,硅能与氧气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硅。
这个反应是非常剧烈和放热的,可以用于制备高纯度的二氧化硅。
3. 亲电性:硅是一种典型的亲电元素,容易与一些非金属元素如氧、氢、氮形成化合物。
它可以形成硅烷(SiH4)、硅氟烷(SiF4)、硅氯烷(SiCl4)等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应用,如气相沉积制备薄膜和半导体器件等。
4. 稀硫酸性:硅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硅酸盐和二氧化硫。
这种反应可以用于制备硅酸盐材料,如硅酸钠和硅酸铝等。
5. 溶解性:硅在强碱性溶液中不溶,但可以溶解在含有氢氟酸的溶液中生成氟硅酸盐。
这种溶解性可以被用于蚀刻硅器件或制备氟化硅材料。
硅的应用1. 半导体材料:硅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
硅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光电性能,在电子工业中广泛应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和半导体器件等。
2. 制陶材料:石英是硅的常见矿石和主要成分,具有高熔点、高硬度、耐高温等特点,因此被广泛用作陶瓷、玻璃、光纤等材料的主要成分。
3. 硅胶材料:硅胶是一种多孔性、无机硅氧链网络聚合物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它被广泛应用于干燥剂、隔热材料、食品加工和医疗器械等领域。
4. 高温润滑剂:由于硅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较低的化学反应性,硅酸盐和气相润滑剂可以在高温环境中使用。
这些润滑剂可用于高温轴承、发动机和刀具等高温设备的润滑。
5. 隔热材料:由于硅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高温性,硅酸盐纤维被广泛应用于隔热材料的制备。
高一硅及硅的化合物知识点

高一硅及硅的化合物知识点硅(Si)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14号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硅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介绍关于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
一、硅的基本性质硅是一种无色、硬度较高、脆性较大的固体物质。
它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不溶于水和大多数常见的溶剂,但能溶于热的氢氟酸和碱性溶液。
硅是一种良好的导热材料,同时具有半导体特性,因此在电子行业中有广泛应用。
二、硅的化合物及应用1. 硅石(SiO2):也称为二氧化硅,是硅最常见的氧化物。
硅石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常见于石英、石英砂等形式。
它是制备硅金属的重要原料,也用于制备玻璃、陶瓷等材料。
2. 硅酸盐:是一类以硅酸根离子(SiO4^4-)为主的化合物。
硅酸盐在岩石、矿石和土壤中普遍存在,如长石、石英等。
它们具有重要的地质作用,也用于制备建筑材料、陶瓷等。
3. 二氧化硅凝胶:是一种由硅酸盐制备得到的多孔固体材料,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度。
它被广泛应用于催化剂、吸附剂、保温材料等领域。
4. 硅油:是一种由聚硅氧烷链构成的有机硅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绝缘性和耐热性。
硅油常用于机械设备的润滑、电子元器件的封装等。
5. 硅树脂:是一类由有机硅聚合物构成的高分子材料,常用于制备塑料、胶黏剂等。
硅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汽车等领域。
6. 硅橡胶:是一种由聚硅氧烷和填充剂组成的弹性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候性和绝缘性。
硅橡胶常用于制备密封件、隔振垫等。
7. 硅材料在半导体工业中的应用:由于硅具有半导体特性,因此在半导体工业中,硅被广泛应用于制备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
三、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性硅及其化合物在现代工业和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应用价值。
硅材料的独特性能使其成为电子行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半导体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硅材料。
此外,硅化合物在建筑材料、化工原料、橡胶和塑料等领域也起着重要作用。
硅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硅的性质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1、硅的性质及制取
(1)硅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能与F2、HF、强碱等反应
2F2+Si=SiF4,
Si+4HF=SiF4↑+2H2↑,
Si+2NaOH+H2O=Na2SiO3+2H2↑。
②加热下能与O2、Cl2、C等反应
(2)硅的制取
特别提醒
(1)硅与碳相似,常温下化学性质都不活泼。
(2)虽然碳比硅活泼,但碳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存在,而硅只能以化合态存在,原因是硅是亲氧元素。
2、硅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特别提醒
(1)因为SiO2不溶于水,因此不能用SiO2与水反应制备硅酸。
(2)制备硅酸的原理是“强酸制弱酸”,这一原理可用来设计酸性强弱比较的实验,例如证明酸性:盐酸>碳酸>硅酸。
【名师点睛】硅及其化合物转化关系题中的突破口
(1)硅、二氧化硅的结构:如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
(2)硅、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如硬度大,熔、沸点高。
(3)特征性质
①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H2的非金属单质是硅。
②不与H2O反应、能与氢氟酸反应(或雕刻玻璃)的酸性氧化物为SiO2。
③难溶于水的无机酸是H2SiO3。
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引言概述:硅及其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无机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光电、能源等领域。
本文将探讨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以便更好地了解其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正文内容:一、硅的性质和用途1.硅的物理性质:重量轻、熔点高、导热性好等,适合用于高温和高压的环境。
2.硅的化学性质:稳定性高、不易与其他元素发生反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3.硅的用途:a.电子工业:硅是半导体材料的主要成分,用于制造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
b.建筑和材料工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玻璃等的生产中,硅起着重要作用。
c.化工工业:硅油、硅胶等化工产品的生产和应用。
d.制陶业:硅是制作陶瓷的主要原料之一。
e.冶金工业:硅用于合金制备,如不锈钢、铸铁等。
二、硅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1.二氧化硅(硅石):a.物理性质:高熔点、高热稳定性、高绝缘性等。
b.用途:塑料工业:作为增强剂和填充剂,提高塑料的强度和硬度。
医药工业:用于制备药品包衣材料,改善药品溶解速度。
食品工业:作为食品添加剂,提高食品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光电工业:用于制备光学玻璃、光纤等器件。
2.硅化氢:a.物理性质:易燃、有毒、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b.用途:电子工业:作为清洁气体,用于半导体制造过程中的清洗和溅射。
化学工业: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如氢化、羟基化等。
3.硅酸盐:a.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抗压性好。
b.用途:建筑工业:用于制备石膏板、瓷砖等建筑材料。
陶瓷工业:硅酸盐陶瓷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性能,可用于制作高温耐磨部件。
化学工业:用于制备玻璃纤维、光纤等。
4.硅烷:a.物理性质:易燃、有毒,容易水解二氧化硅。
b.用途:化学工业:用于有机合成反应,如取代反应、还原反应等。
表面处理:用于表面涂层,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
5.硅酮:a.物理性质:耐热性好、导电性能优异。
b.用途:电子工业:用于制备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电子器件。
电池工业:用于制造锂离子电池等高性能电池。
总结:硅及其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无机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高中化学硅的知识点

高中化学硅的知识点硅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化学符号为Si,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14位。
它是地壳中最常见的元素之一,约占地壳质量的27.7%。
硅在自然界中以氧化硅(SiO2)的形式存在,主要以石英、石英砂、硅灰石等矿物的形式存在。
以下是关于高中化学中硅的一些重要知识点:1.硅的性质:硅是一种灰色晶体,与大多数金属不发生化学反应,但在高温下可以与氧、氮、卤素等元素反应。
硅具有高的熔点(1414℃)和沸点(3265℃),是一种良好的导热材料和半导体。
2.硅的制备:硅的主要制备方法是通过冶炼石英矿或其他含硅矿石,通过高温还原的方法得到纯度较高的硅。
3.硅的重要化合物:硅在化合物中形成了许多重要的化合物,如二氧化硅(SiO2),也称为二氧化硅,是最常见的硅化合物。
它是一种无机非金属固体,具有很强的硬度和热稳定性。
另一个重要的硅化合物是硅酸盐,如硅酸钠(Na2SiO3)和硅酸铝(Al2(SiO3)3)等。
4.硅的应用:硅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
硅通过加工和改性可以制成硅半导体材料,用于制造电子器件和计算机芯片等高科技领域。
硅也可以制成硅橡胶,用于制造密封件、电线绝缘等。
硅还可以作为合金添加剂,用于改善金属的硬度和耐腐蚀性。
此外,硅还用于生产玻璃、陶瓷、光纤等。
5.硅在生物体中的作用:硅在生物体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植物组织中富含硅,如稻谷的秆和叶片。
硅可以提高植物的机械强度,增加其抗病性和逆境适应能力。
此外,硅还被认为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于维持骨骼、血管的健康以及预防骨质疏松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6.硅的环境影响:尽管硅是一种天然存在的元素,但大量的硅可以造成环境问题。
例如,硅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高,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此外,硅的粉尘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刺激,引发肺部疾病。
7.硅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硅可以用作还原剂,与很多氧化物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
例如,将二氧化硅与铝粉或铁粉加热可以得到相应的金属硅。
高中化学 硅的性质及方程式

硅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晶体硅是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硬而脆的固体,它的结构类似金刚石,具有较高的沸点和熔点,硬度也很大,它的导电性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
(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①常温下,除与氟气、氢氟酸及强碱溶液反应外,与其他物质不反应(雕刻玻璃)②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氯气等少数非金属单质化合(4)制备:在电炉里用碳还原二氧化硅先制得粗硅:,将制得的粗硅,再与Cl2反应后,蒸馏出SiCl4,然后用H2还原SiCl4可得到纯硅。
有关的反应为:。
硅:①元素符号:Si②原子结构示意图:③电子式:④周期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ⅣA族⑤含量与存在: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6.3%,仅次于氧,在自然界中只以化合态存在⑥同素异形体:晶体硅和无定形硅硅及其化合物的几种反常现象:Si的还原性大于C,但C却能在高温下还原出Si 可从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由于高温下生成了气态物质CO2它的放出降低了生成物的浓度,有利于应反正向进行,故可发生反应:SiO2+2C Si+2CO↑部分非金属单质能与碱溶液反应,但其中只有 Si与碱反应放出H2 常见的非金属单质与碱溶液的反应有:Cl2+2NaOH==NaCl+NaClO+H2O①3S+6NaOH2Na2S+Na2SO3+3H2O②Si+2NaOH+H2O==Na2SiO3+2H2↑③在反应①②中,Cl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在反应③中,Si 为还原剂。
非金属单质一般不与弱氧化性酸反应,而硅不但能与氢氟酸反应,而且还会产生H2硅酸不能由相应的酸酐与水反应制得制取硅酸的实际过程很复杂,条件不同可得到不同的产物,通常包括原硅酸(H2SiO4)及其脱水得到的一系列酸。
原硅酸经两步脱水变为SiO2,SiO2是硅酸的酸酐,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同体,不能直接用它制备硅酸,用SiO2制取硅酸时,可先将SiO2溶于烧碱中,再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或通入过量的CO2,析出的胶状物就是原硅酸,将原硅酸在空气中脱水即得硅酸,反应原理可理解为:SiO2+2NaOH==Na2SiO3+H2ONa2SiO3+CO2+2H2O==Na2CO3+H4SiO4↓H4SiO4==H2SiO3+H2O非金属氧化物的熔沸点一般较低,但SiO2的熔沸点却很高非金属氧化物一般为分子晶体,但SiO2为原子晶体。
硅知识点总结

硅及其化合物_________ 年一月一日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只有以化合态存在的硅,常见的是二氧化硅、硅酸盐等。
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硅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W A族,硅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既不易失去电子又不易得到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1、单质硅(Si):(1)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硬度大。
(2)化学性质:①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只能跟 F2、HF和NaOH溶液反应。
Si + 2F2 = SiF4 Si + 4HF = SiF4 T+ 2H2 T Si + 2NaOH+ H20= Na2SiO3+ 2H2 T②在高温条件下,单质硅能与 02和CI2等非金属单质反应。
高温高温Si + 02 Si02 Si + 2CI2 SiCl4(3)用途: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半导体材料等。
(4)硅的制备:工业上,用 C在高温下还原Si02可制得粗硅。
Si02+ 2C= Si(粗)+2C0 T Si(粗)+ 2CI2= SiCl4 SiCl4 + 2H2= Si (纯)+ 4HCI2、二氧化硅(Si02):(1)Si02的空间结构:立体网状结构, Si02直接由原子构成,不存在单个 Si02分子。
(2)物理性质: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
(3)化学性质:Si0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 ,能与强碱溶液、氢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①与强碱反应:Si02 + 2Na0H= Na2Si03+ H20 (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0H溶液和NazS03溶液,避免Na2Si0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
②与氢氟酸反应[Si02的特性]:SQ2 + 4HF= SiF4 T +2出0 (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应用塑料瓶)。
高温③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02+ CaQ^= CaSi03(4)用途: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水晶镜片、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
关于硅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硅的知识点总结如下:
1. 物理性质:硅是半导体材料,具有灰黑色、硬脆的固体性质,且熔点较高,为2303K。
2. 化学性质:硅在常温下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但能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
此外,硅也能与强碱
溶液反应生成硅酸盐和氢气。
3. 用途:硅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关键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和半导体制造业等领域。
此外,硅还用于制
造陶瓷、玻璃、耐火材料等。
4. 制备方法:工业上通常采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的方法制取硅,即用焦炭还原石英砂或用氢气还原四
氯化硅来制备高纯度硅。
5. 硅酸盐:硅酸盐是由硅、氧和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矿物之一。
常见的硅
酸盐包括长石、云母、黏土等。
6. 硅酸盐工业:硅酸盐工业是以含硅元素物质为原料通过高温加热制取技术制成陶瓷、玻璃、水泥等硅酸盐
产品的工业。
综上所述,硅作为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电子工业、半导体制造业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了解硅的性质、用途、制备方法和硅酸盐工业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应用硅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硅及其化合物
硅(台湾、香港称矽xī)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Si,旧称矽。
原子序数14,相对原子质量28.0855,有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两种同素异形体,属于元素周期表上第三周期,IV A 族的准金属元素。
硅也是极为常见的一种元素,然而它极少以单质的形式在自然界出现,而是以复杂的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岩石、砂砾、尘土之中。
硅在宇宙中的储量排在第八位。
在地壳中,它是第二丰富的元素,构成地壳总质量的26.4%,仅次于第一位的氧(4 9.4%)。
晶体硅为灰黑色,无定形硅为黑色,密度2.32-2.34g/cm-3,熔点1410℃,沸点2355℃,晶体硅属于原子晶体。
不溶于水、硝酸和盐酸,溶于氢氟酸和碱液。
硬而有金属光泽。
硅有明显的非金属特性,可以溶于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中,产生(偏)硅酸盐和氢气。
硅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IV主族,它的原子序数为Z=14,核外有14个电子。
电子在原子核外,按能级由低硅原子到高,由里到外,层层环绕,这称为电子的壳层结构。
硅原子的核外电子第一层有2个电子,第二层有8个电子,达到稳定态。
最外层有4个电子即为价电子,它对硅原子的导电性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正因为硅原子有如此结构,所以有其一些特殊的性质:最外层的4个价电子让硅原子处于亚稳定结构,这些价电子使硅原子相互之间以共价键结合,由于共价键比较结实,硅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密度;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除氟化氢和碱液以外)发生反应;硅晶体中没有明显的自由电子,能导电,但导电率不及金属,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具有半导体性质。
加热下能同单质的卤素、氮、碳等非金属作用,也能同某些金属如Mg、Ca、Fe、Pt等作用。
生成硅化物。
不溶于一般无机酸中,可溶于碱溶液中,并有氢气放出,形成相应的碱金属硅酸盐溶液,于赤热温度下,与水蒸气能发生作用。
[8]
分类:纯净物、单质、非金属单质。
(1)与单质反应:
Si + O₂ == SiO₂,条件:加热
Si + 2F₂ == SiF₄
Si + 2Cl₂ == SiCl₄,条件:高温
(2)高温真空条件下可以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2MgO + Si=高温真空=Mg(g)+SiO₂(硅热还原法炼镁)
(3)与酸反应:
只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₄↑ + 2H₂↑
(4)与碱反应:Si + 2OH⁻+ H₂O == SiO₃²⁻+ 2H₂↑(如NaOH,KOH)注意:硅、铝是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放出氢气的单质。
相关方程式:
Si+O₂=加热= SiO₂
Si + 2OH⁻ + H₂O == SiO₃²⁻+ 2H₂↑
Si+2F₂== SiF₄
Si+4HF== SiF₄↑+2H₂↑
SiO₂ + 2OH⁻== SiO₃²⁻+ H₂O
SiO₃²⁻+ 2NH₄⁺+ H₂O == H₄SiO₄↓ + 2NH₃↑
SiO₃²⁻+ CO₂ + 2H₂O == H₄SiO₃↓+ CO₃²⁻
SiO₃²⁻+ 2H⁺== H₂SiO₃↓
SiO₃²⁻+2H⁺+H₂O == H₄SiO₄↓
H₄SiO₄ == H₂SiO₃ + H₂O
3SiO₃²⁻+ 2Fe³⁺== Fe₂(SiO₃)₃↓
3SiO₃²⁻+2Al³⁺==Al₂(SiO₃)₃↓
Na₂CO₃ + SiO₂ =高温= Na₂SiO₃ + CO₂ ↑
1.单质(无定形态,晶体)
①物性:熔沸点高,硬而脆,灰色,金属外貌
②化性 a.常温下溶于碱液:
Si+2OH-+H2O=SiO32-+2H2↑
Si+4OH-=SiO44-+2H2↑
b.与金属和非金属反应:
2Mg+Si=Mg2Si
Si+Cl2=SiCl4(400°C)
Si+O2= SiO2
Si+C=SiC (2000°C)
3Si+2N2=Si3N4(1000°C)
Si+2S =SiS2(高温)
2Mg+Si=Mg2Si
c.硅遇氧化性酸发生钝化,可溶于HF-HNO3的混合酸中:
3Si+4HNO3+18HF=3H2SiF6+4NO+8H2O
硅与氢氟酸:Si+4HF=SiF4+2H2↑
d.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Si(s)+3H2O(g)=H2SiO3(s)+2H2(g)(加热)
③制备(粗硅)
SiO2+2C=Si+2CO↑(加热)
SiCl4+2Zn=Si+2ZnCl2(加热)
SiO2+CaC2=Si+Ca+2CO
SiH4=Si+2H2(加热)
2.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即与水接触不生成硅酸,但人为规定二氧化硅为硅酸的
酸酐
①结构:Si与O以四面体形式连接在一起,形成原子晶体
②物性:溶沸点高(SiO₂中Si—O键的键能很高),无色,难溶于酸(氢氟酸及热浓磷酸除外)
③化性:能溶于热碱SiO2+2NaOH=Na2SiO3+H2O
能溶于氢氟酸SiO2+6HF=H2SiF6+2H2O(玻璃容器不能盛放浓碱溶液和氢氟酸;
在高温下,二氧化硅能被碳、镁、铝还原:
SiO₂+2C=Si+2CO↑
若c过量,则发生反应:
Si+C= SiC(金刚砂)(高温)
注:SiO₂是表示组成的最简式,仅是表示二氧化硅晶体中硅和氧的原子个数之比
3.硅酸及其盐
⑴硅酸(正硅酸H4SiO4;焦硅酸H6SiO7;偏硅酸H2SiO3;二偏硅酸H2SiO5)
性质:二元弱酸,PH≥14时,主要以SiO32形式存在;PH在11-13之间,主要以Si2O52存在;
PH<11缩合成较大同多酸根离子;
PH再低时,以硅酸凝胶析出;PH=5.8,胶凝速率最快。
⑵硅酸盐
①溶解性:除碱金属硅酸盐可溶外,其它皆难溶。
常用的为可溶盐为Na2SiO3水溶液,又称为水
S O O O O
玻璃、泡花碱。
长期贮放NaOH 、Na 2CO 3的瓶子不用玻璃塞,而用橡胶塞。
②硅酸盐的水解:SiO 32-水解呈碱性,若在其中加入NH 4+ 或通入CO 2则会发生完全水解:
SiO 32- + 2NH 4+ + 2H 2O → H 2SiO 3↓ + 2NH 3·H 2O
SiO 32- +2CO 2+2H 2O==H 2SiO 3+2HCO 3ˉ
用途:Na2SiO3常做黏合剂,黏合瓦楞纸,洗涤剂添加物
③常见硅酸盐组成结构结构:
a.单聚硅酸根 单个的硅氧四面体,Si:O=1:4
正硅酸根 SiO 44-
b. 二聚硅酸根 两个硅氧四面体通过共用一个氧原子连结起来,Si:O=1:3.5 焦硅酸根 Si 2O 76-
c.链聚硅酸根 许多硅氧四面体连结成无限长的链,相邻两个硅氧四面体共用1个氧原子。
阴离子硅酸根链之间分布着带正电的金属离子,靠静电引力使链结合在一起,这类硅酸盐具有纤维状结构,如石棉 [Si n O 3n+1](2n+2)-
d.片状聚硅酸根
每一个硅氧四面体通过共用3个氧原子分别与邻近3个硅氧四面体连结,形成片层状结构,片层之间靠金属离子的静电引力结合在一起,如云母
e.网络状聚硅酸根
硅氧四面休间通过共用4个氧原子而组成各种三维网络结构。
如果在某个硅氧四面体中有铝原子
代替了硅原子,形成的铝硅酸根网络骨架中就带了负电荷,因此在骨架的空隙中必须有平衡骨架负电荷的阳离子存在。
如用作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的沸石分子筛
f.分子筛——人工合成铝硅酸盐
自然界中存在的某些硅酸盐和铝硅酸盐具有笼形三维结构,可以有选择地吸附一定大小的分子,称为沸石分子筛。
优点:分子筛的选择性远远高于活性炭等吸附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