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树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第一章:认识生物1.1、第一节生物的特征知识要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区别于非生物):(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其它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殖过程存在遗传变异等。

1.2、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知识要点:1、了解生活当中的一些生物,记录一下你所在周围的生物和生活环境。

2、把你所生活中的一些生物进行归类,进一步的了解生物。

3、学会去做调查和记录。

2、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2.1、第一节生物圈:知识要点:1、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1)生物圈组成: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了。

(3)生物圈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是生物共同的家园)2.2、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知识要点:2、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相互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生存需要营养物质、阳光、温度、水、空气等由环境提供。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捕食关系(例如:七星瓢虫扑食蚜虫。

)、竞争关系(例如:杂草与水稻夺取阳光和养料。

)、合作关系(例如:蚂蚁合作搬运食物。

)、寄生(例如:寄生在人体内的蛔虫与人。

)、共生(例如:小丑鱼居住在海葵的触手之间。

)等。

2.3、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知识要点: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影响着生物,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同事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1)生物能适应环境: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方式等适应环境。

(2) 生物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活动疏松土壤,种植植物防风、固沙等有利的,老鼠打洞、取 食破坏水坝草地等不利的。

2.4、第四节生态系统 知识要点:4、生态系统:在一定的地域内,所有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知识树七年级上册

初中生物知识树七年级上册

生物圈的 范围
生物 圈是 最大 的生 态系 统
生物圈是最 大的生态系

物镜
显微镜的构
造和作用
规范方法 使用显微

练习 使用 显微 镜
方法步骤
制作临时装 片的方法
植物细胞 的基本结

观察 植物 细胞
方法步骤
制作临时 装片的方
法 动植物 细胞的
区别
观察
动物
细胞
动物细胞 的基本结

细胞膜控制 物质进出
生物具 有的特

区别生物 和非生物
科学探究
的基本方






调查的一 般方法
关注生 物的生

调查 我们 身边 的生 物
生物和它们 的生活环境
生物因素、非生 物因素对生物的
影响
生物 与环 境的 关系
生物对环境的 适应和影响
生态系统
食物链与
的组成
食物网
生物
与环 类型及特点
单细胞生 物的结构
与生活
单细胞生物 与人类的关

只有 一个 细胞 的生 物体
认同细胞 构成生物

苔藓
形态结构 生活方式
它对生物圈 的作用
它与人类 的关系
藻类、 苔藓、 蕨类 植物
胚芽胚轴子叶 胚根
观察种 子的结

子叶 胚根 胚轴
胚芽
识别裸子 植物和被
子植物
种子 植物
菜豆种子 和玉米种 子的异同
第三单元第五章
我国主要的 植被类型
过度开发、 过度放牧 形成爱绿、
护绿的意识
我国植被面临 的主要问题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精华版)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们快速复和掌握相关知识。

以下是重点内容的简要概述:1. 生物的基本概念- 生物的定义和特征:生物是指存在于地球上的各种有机体,具有生命活动,并能进行自我繁殖的物种。

- 生物的组成:生物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 生物的分类:根据生物的细胞结构、营养方式和体型等特征,将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界、门、纲、目、科和属。

2. 细胞结构和功能- 细胞的结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保护细胞,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细胞核控制细胞活动。

- 细胞器的功能:包括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分别负责细胞的能量供应、蛋白质合成和物质运输等功能。

-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

3. 物质的运输和代谢- 水分和溶质的运输:通过细胞膜的渗透、扩散和运输蛋白等方式,物质在细胞之间进行运输和交换。

-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产生有机物质和释放氧气。

- 呼吸作用:生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分解为能量,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分解和合成反应: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涉及复杂的分解和合成反应,将有机物质转化为其他物质。

4. 生物的繁殖与遗传- 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个体通过有性生殖产生有遗传变异的后代,通过无性生殖产生遗传信息完全相同的后代。

- 遗传物质:DNA是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携带着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

- 遗传规律:孟德尔的遗传学定律描述了基因的隐性和显性传递、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等规律。

5. 生物多样性与自然保护-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形成了生物多样性。

- 自然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应加强对自然环境和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这份知识点总结提供了七年级生物上册的核心内容,学生们可以根据此文档进行重点复习和备考。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11、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由小到大)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相同)和变异(不同)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最大的生命系统。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

2、细胞1.细胞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2.生物体的成长与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是分不开的。

3.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1)线粒体:线粒体形状为棒状,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外膜是平滑而连续的界膜;功能: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细胞动力车间”。

(2)内质网:内质网是指细胞质中一系列囊腔和细管,彼此相通,形成一个隔离于细胞质基质的管道系统。

功能: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的及脂质合成“车间”。

(3)中心体:中心体是细胞中一种重要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每个中心体主要含有两个中心粒。

存在于动物及低等植物细胞中。

功能:中心体是细胞分裂时内部活动的中心。

(4)叶绿体: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功能: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含有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5)高尔基体:亦称高尔基复合体、高尔基器。

是真核细胞中内膜系统的组成之一,是由单位膜构成的扁平囊叠加在一起所组成。

扁平囊为圆形,边缘膨大且具穿孔。

功能:高尔基体主要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6)核糖体:旧称“核糖核蛋白体”或“核蛋白体”,普遍被认为是细胞中的一种细胞器,除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筛管细胞外,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存在。

功能: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将遗传密码转换成氨基酸序列并从氨基酸单体构建蛋白质聚合物。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树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树
异的来源。
人体的营养和消化
营养物质
人体所需的六大类营养物质(水 、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
和蛋白质)及其作用。
消化系统
消化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消 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的消 化作用。
吸收与运输
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的吸收过 程,以及血液和淋巴在营养物 质运输中的作用。
营养与健康
合理膳食的原则和意义,以及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对健康的
推广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促进全社会共同参与。
THANKS
感谢观看
生物的种类
包括植物、动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生物圈的范围
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水分、温度等。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 树
目录
• 生物与生物圈 •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 生物圈中的人 •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01
生物与生物圈
认识生物
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 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03
04
人类的起源
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以及现 代人类与类人猿的相似之处和
区别。
生殖系统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 功能,包括生殖器官、生殖细
胞和生殖过程。

2024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4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

2024七上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获取现成的有机物。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例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够由小长大,并且产生后代。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 调查的一般方法: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 生物的归类方法:- 按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 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按用途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3. 生物圈。

- 概念: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

- 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

-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如鼠妇大多集中在阴暗的环境中,向日葵向光生长。

- 温度: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温度影响植物的开花。

- 水:干旱会使植物的叶萎蔫,甚至死亡。

-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如狼捕食羊。

- 竞争关系:如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

- 合作关系:如蚂蚁群体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 寄生关系:如蛔虫寄生在人体肠道内。

5.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骆驼尿液少,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调查的一般方法•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生物的分类•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P15•▲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P15•▲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1、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水和适宜的温度2、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光、温度、水和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如: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看课本上的例子4、生态系统的组成植物——生产者生态系统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细菌、真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空气、阳光、水等5、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很多食物链,他们之间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具有一定限度的。

8、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因为一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比较稳定,不易分解,而且生物体无法排出,这些有毒物质随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所以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

9、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种类有: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草原生态系统——草原;海洋生态系统——海洋;淡水生态系统——河流、湖泊、池塘;湿地生态系统——沼泽;农田生态系统——农田;城市生态系统——城市。

10、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11、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2、科学探究的意义和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与交流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13、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看书P3614、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内含酸、甜、辣和色素)、叶绿体 15、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16、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细胞核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

17、*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形成细胞膜形成细胞壁18、人体的基本组织及功能包括:上皮组织——保护、分泌;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调节和控制;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生物知识树我们学习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要踏实认真,不要好高骛远。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为大家整理了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阅读!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它是农学、医学、林学、环境科学等科学的基础。

二、生物科学的新成就:1、试管婴儿;2、杂交水稻;3、克隆技术;4、基因工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生物技术强国之一。

三、环境问题:1、森林正在减少,乱砍滥伐。

森林火灾的此起彼伏,大面积毁林。

2、工厂排放的废水,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

3、沙尘暴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

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虫太阳水树人动物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调查的一般方法:1、明确调查目的。

2、选择材料用具。

3、方法步骤:(1)选择调查范围。

(2)分组。

(3)设计调查路线。

(4)调查记录。

(5)归类整理分析。

二、生物的分类。

1、按形态结构分:植物、动物、其他生物;2、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3、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有生命活动的领域及其居住环境的整体,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

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制定计划4、实施计划5、得出结论6、表达和交流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不同以外,其他条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如:蚯蚓松土。

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

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四节生态系统一、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1、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动物)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

四、食物网的定义:一个生态系统中,多条食物链交错连接,构成了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

五、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得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的稳定,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该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1、森林生态系统2、草原生态系统3、海洋生态系统4、淡水生态系统5、湿地生态系统6、农田生态系统7、城市生态系统8、河流生态系统等。

二、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1、生物圈中的各种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看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2、整个生物圈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3、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人教版初一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显微镜的构造。

二、使用显微镜的方法步骤:1、取镜和安放2、对光3、观察三、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越大,看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一、玻片标本。

1、种类:切片、涂片、装片2、制作:需要载玻片和盖玻片二、植物细胞的结构。

1、模式图。

细胞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细胞质内含有液泡、叶绿体2、细胞壁的作用: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3、西瓜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分。

4、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一、人和动物的细胞形态不同,基本结构是一样的。

动物细胞模式图。

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

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不同点是: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有液泡,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动物细胞没有叶绿体。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

1、无机物:水和无机盐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

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

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

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

水稻有12对。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

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

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1、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

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1、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2、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一、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1、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

2、另外几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

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

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以草履虫为例:如图。

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

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一、病毒的种类。

1、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专门寄生在人和动物细胞里的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一类是专门寄生在细菌内的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二、病毒的结构和生活1、病毒的结构是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的。

没有细胞结构。

2、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的细胞里。

离开了活细胞会变成结晶体。

一有机会侵入活细胞就会重新开始生命活动。

三、病毒与人类的关系病毒靠寄生生活,给人类、饲养动物、栽培植物带来了极大危害。

如:流行性感冒、肝炎、艾滋病、口蹄疫、鸡瘟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疫苗预防疾病。

疫苗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病毒。

单元小结1、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是绝大多数细胞共有的基本结构。

3、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信息。

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

4、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5、生物体的结构是有层次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