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椎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手术记录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研究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研究李尚坤;余恒旺;黎治荣【摘要】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tent-assisted angioplasty (SAA)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Methods 62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trea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ed group (31 cases) and control group(31 cases).Patients in observed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ndovascular stent angioplasty,while others received the treatment of medical therapy.The changes of hemodynamic parameters,complications and prognosi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After treatment, narrow peak flow velocity, resistance index(RI)and ipsilateral atlas resistance index of observ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while suffering from side atlas peak flow velocity and blood flow of observed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cure rate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but the complication rate of observed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SAA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treatment of symptomatic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 in the elderly,the long outcome is favorable.%目的:探讨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高龄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临床疗效。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一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合并对侧椎动脉闭塞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一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合并对侧椎动脉
闭塞
郭建雄;袁军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2(044)008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治疗一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合并对侧椎动脉闭塞.方法:2010年6月~2011年2月,对9例一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合并对侧椎动脉闭塞行经椎动脉开口支架成形术.结果:术后9例患者椎动脉的残余狭窄率均小于10%,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本组病人在随后6个月的临床随访中,复查支架部位超声,均未发现再狭窄发生.结论:椎动脉开口支架成形术治疗一侧椎动脉闭塞合并对侧椎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是改善后循环缺血预防椎-基底动脉系统卒中的安全、有效方法.
【总页数】3页(P956-958)
【作者】郭建雄;袁军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5
【相关文献】
1.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疗效观察 [J], 周发明;王世凤
2.双侧椎动脉起始段狭窄一侧支架置入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与再狭窄关系 [J], 贾凌云;华扬;李景植;杨洁;唐旸烁
3.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42例分析 [J], 李志丹;王云峰;李浩
4.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42例分析 [J], 李志丹;王云峰;李浩
5.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疗效分析 [J], 曲友直;赵振伟;高国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外段狭窄的研究

【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 椎动脉 ; 动脉硬化
【 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码 】 A
【 收稿 日期 1 0—42 2 90—8 0
M A H . t0 e |
( e at e tf e r oy C iee a w y 0 £ e t s i1) D p r n N uo g . hn s R i a C nr Ho t m o l l 2 l a pa
【 bt c] bet eT a a e a t, ai l n n—em r u ft t l e eto r ba a ey( A) t oio t A satO jci :o vl t t f yf s it adl g t sl o e a m n f vt r r r V s n s fue r v e u eh s e e bi y o r e t snp c ree l t e s o r
St d f t n lc me t n a t r s l r t e t b a r r f u e e m e t u yo e t a e n r i ce o i v r r l t yo t r g n s p i e o c e a e o s
Cr anl t Um S en0Si S
架成形手术治疗 。 结果 : 例患者 同时植入颈动脉支架 , 4 2例患者 同时植入双侧椎动脉支架 ,O例患者共置入支架 4 4 6枚 , 技术成 功率 10 平均随访 1 个 月, 中 6例在半年后行 D A复查 时有 2例 出现再狭 窄, 0 %。 8 其 S 狭窄率分别为 1%和 1%。 0 5 未见临床上后
一例颈内动脉血管成形术的护理

颈内动脉狭窄多发⽣于⾼龄患者,常表现为头晕、⼀过性⿊朦,早期临床表现易和椎—基底动脉供⾎不⾜相混淆。
近年随着影像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管造影术的普及,对于确诊颈内动脉狭窄已不是难事。
经⽪颈内动脉⽀架置⼊术是治疗此病的⼀种新⽅法,⽬前在国内只有少数医院开展了此项技术[1].临床对于其治疗和护理还处于不断完善和更新时期。
我院于2003年开始开展此项技术,2003年10⽉17⽇⾸次成功为⼀例颈内动脉狭窄⽼年患者实施介⼊治疗,效果满意。
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76岁,系军队离休⼲部。
缘于1995年6⽉⽆明显诱因出现⼝⾓歪斜,⾏⾛不稳,头颅CT⽰:“脑梗塞”,活⾎化瘀治疗后好转出院。
同年10⽉不慎跌倒致“蛛膜下腔出⾎”,昏迷20余天,在我院抢救治疗后苏醒,遗留左侧下肢⽆⼒,轻度跛⾏。
于2003年9⽉4⽇因头晕、⾏⾛不稳以“脑⾎栓后遗症”收⼊院。
⾏CT检查⽰: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脑⽩质疏松症;颈部超声提⽰:双侧颈总动脉斑块形成,双侧颈内动脉斑块形成伴中重度狭窄。
为进⼀步确诊,9⽉24⽇在局⿇下⾏全脑⾎管造影术,显⽰:右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约3cm斑块,动脉狭窄80%,双侧椎动脉轻度狭窄,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约50%狭窄,余未见异常。
1.2⼿术记录:常规消毒,铺⽆菌⼱,利多卡因局⿇后,取右侧股动脉为穿刺点,采⽤Seldinger技术置⼊9F鞘管,在导丝引导下将9F导引导管置于右侧颈总动脉上段造影,发现: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为80%,测狭窄段约2.5cm长。
沿导引导管将0.014导丝缓慢通过狭窄处固定,沿导丝将5~20mm球囊置于狭窄处预扩张后造影,狭窄段开放直径约3.5mm,将⽀架置于狭窄段释放,⽀架张开良好,造影⽰:颈内动脉⾎管及脑⾎管正常。
术中⽣命体征平稳,术后意识清晰,肢体活动良好。
2护理要点 2.1⼼理护理:保持良好的⼼理状态,是保证⼿术成功的关键。
经⽪颈内动脉⽀架置⼊术是⼀项新技术,患者对⼿术过程不了解,加之年龄偏⼤,难免担⼼治疗效果不佳⽽产⽣⼼理压⼒。
椎动脉支架植入讨论记录范文

椎动脉支架植入讨论记录范文
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椎动脉病变的手术方法。
它通过在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部位放置支架来恢复血液流量,改善供血。
椎动脉支架植入手术一般在全身麻醉下进行。
首先,医生会通过在腿部或手臂上选择一个合适的动脉进行穿刺,然后将导丝和导管引入血管内,沿血管逐渐推进到达椎动脉病变的部位。
接下来,医生会使用特殊的显影剂来清晰显示椎动脉的狭窄或闭塞情况,确保支架的放置位置正确。
最后,医生会选择适当尺寸的支架,将其通过导丝引入椎动脉,并将其展开至血管壁上,解决狭窄或闭塞问题。
手术完毕后,医生会进行必要的检查,确保手术效果良好,然后将导管和导丝取出,完成手术。
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常常具有较好的疗效和恢复期。
手术后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创口清洁,避免剧烈活动或重负荷。
医生通常会给予相关的药物治疗,如抗血小板药物,以保持支架的通畅。
术后定期复诊和体检也是必要的,以评估手术效果和随访患者的状况。
总之,椎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椎动脉病变的方法,但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和医嘱需要患者严格遵守。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咨询医生。
左颈外动脉狭窄、左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成形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血管内成形治疗手术记录单姓名: 性别:女 年龄 科别: 神内2 住院号: 门诊号: 手术时间:手术名称: 左颈外动脉狭窄、左椎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成形术手 术 者:麻醉方式:镇静镇痛监测+局麻手术过程10:20镇静镇痛监测,左上肢血压140/90mmHg ,心率70次/分。
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10ml 穿刺点处局麻,采用改良Seldinger 技术穿刺右股动脉成功,置入8F 动脉鞘,8F动脉鞘接高压肝素盐水,沿鞘送入接有Y 阀、三联三通管、高压肝素生理盐水的8FGuiding 导管+6FVTK 导管+2.6m 泥鳅导丝,在泥鳅导丝导引下将 Guiding 导管置于左颈外动脉口,退出泥鳅导丝及VTK 导管,手推造影示左颈外动脉起始部狭窄(90%),左颈内动脉闭塞,在路径图指引下送入Boston Sciencific filtenivire3.5-5.5mm190cm 保护伞通过颈外动脉狭窄处至枕动脉开口处并打开保护伞,多角度造影证实保护伞与血管贴壁良好,在路径图指引下沿保护伞导丝送5.0-7.0mmBoston 球囊至左颈外动脉狭窄处,用Encore TM26压力泵加压至4atm 持续10秒,快速抽憋球囊,手推造影证实残余狭窄率10%,撤出球囊,送入8*30mmPrecise 支架至狭窄处,造影证实对位准确后释放支架,随后手推造影见左颈外动脉通过颞浅动脉与脑膜支形成侧枝向左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供血明显增多,退出保护伞。
将Guiding 导管送至左锁骨下动脉行椎动脉造影,见左椎动脉开口处狭窄60%,送微导丝头端置于左椎动脉V2段,沿微导丝送入Taxis 、Express3.5*16mmmm 球囊扩张支架至狭窄处,手推造影证实球囊支架对位良好,加压至10atm,持续5秒,快速抽憋球囊,造影证实支架与血管贴壁良好,残余狭窄率20%,将球囊后撤4-5mm ,再次加压球囊,加压至12atm,持续5秒,快速抽憋球囊,手推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率10%,前向血流好,撤出球囊,观察5分钟,患者无不适反应,撤出导管、导丝,暂留鞘,手术结束。
右椎动脉开口、左颈总动脉分叉处支架植入术手术记录单VA-CC

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血管内成形治疗手术记录单姓名:时振声性别:男年龄:78岁科别:神内二住院号:252261 门诊号:574482 手术时间:2005.10.24手术名称:右椎动脉开口、左颈总动脉分叉处支架植入术手术者:姜卫剑、金旻、杨学军麻醉方式:镇静镇痛监测+局麻手术过程:8:00时病人于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监测及镇静镇痛监测下行右椎动脉开口及右颈总动脉分叉处支架植入术。
术前查体,左上肢血压140/70mmHg,心率82次/分。
神情,语利,颅神经无异常,四肢肌力5级,双侧病理征阴性。
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10ml穿刺点处局麻,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成功,置入8F动脉鞘。
此时予3000u肝素入壶。
沿鞘送入接有Y阀、三通三联板、高压肝素生理盐水的8FGuiding+5FVTK导管+185cm泥鳅导丝,将Guiding送至右锁骨下动脉近心端,撤出5FVTK+泥鳅导丝,可见Guiding因血管迂曲后撤,遂换用263cm泥鳅导丝选至右锁骨下动脉远端支撑。
造影显示右椎动脉开口狭窄,狭窄率85%。
在路径图指引下将185cm的PT2微导丝送至右侧椎动脉V2段,在路径图指引下,沿微导丝将直径3.5x5.5mm Boston Scientific的Filterwire保护伞送至右椎动脉V2段,撤出微导丝,撑开保护伞,造影显示保护伞与血管壁贴合良好,前向血流好,撤出长泥鳅导丝。
沿保护伞导丝将Boston 4.0x20mm球囊送至狭窄段,造影显示对位准确后分别3次缓慢加压至6Atm、4Atm、6Atm,均持续3秒后快速减压,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率60%。
撤出球囊,沿导丝送入Express 6mm×18mm球囊支架至狭窄处,造影证实对位良好,缓慢加压至6atm,持续3秒,快速减压,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率40%,再次加压至11atm,持续3秒,快速减压,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率30%,再次加压至13atm,持续3秒后快速减压,多角度造影支架与血管壁贴壁良好,狭窄段前向血流好,病变部位残余狭窄率10%,观察10分钟,病人无不适反应,撤出支架输送系统。
椎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案例

椎动脉支架植入手术案例咱今儿个就来讲讲老王的故事,老王啊,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大叔,平时就爱下下棋、遛遛弯儿。
可最近呢,老是感觉头晕乎乎的,就像脑袋上顶了个棉花球似的,走路都有点摇摇晃晃,像个刚学步的小娃娃。
家人一看这可不得了啊,就赶忙把老王送到了医院。
医生那可是一通检查啊,又是抽血,又是做CT的,最后发现原来是椎动脉出了问题。
这椎动脉就像给咱脑袋供血的小河流,要是堵住了,那脑袋能不抗议嘛。
老王的椎动脉里长了斑块,就把这血管给弄得窄巴巴的,血液流得不畅快了。
医生就跟老王和他的家人说:“咱得给这血管想个办法,不然老王这头晕的毛病可不好治。
”这时候就提到了椎动脉支架植入手术。
这手术听起来挺吓人的,老王心里直打鼓,想着自己这血管里要放个东西,能行吗?医生就耐心地解释:“您就把这个支架想象成一个小支架,就像在塌陷的山洞里支起几根结实的柱子一样。
我们把这个小支架放到您那狭窄的椎动脉里,就能把血管撑开,让血液痛痛快快地流过去,这样您脑袋就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了,头晕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手术那天,老王紧张得不行。
不过医生和护士都特别贴心,一边准备手术器械,一边还跟老王唠嗑,分散他的注意力。
麻醉师给老王打了麻醉药后,主刀医生就开始大展身手了。
医生通过一个小小的切口,把导管小心翼翼地送到椎动脉的位置。
这就像在狭窄的管道里小心翼翼地穿线一样,一丁点儿差错都不能有。
然后呢,再把那个小小的支架顺着导管送到狭窄的地方。
当支架准确地在预定位置撑开的时候,就像在堵塞的河道里架起了一座坚固的小桥,血液立马就欢快地奔腾起来了。
手术结束后,老王被推出了手术室。
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虚弱,不过能明显感觉到头晕的症状减轻了不少。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老王又能像以前一样,精神抖擞地下棋、遛弯儿了。
这个椎动脉支架植入手术啊,就像是给老王的身体做了一次“血管疏通大工程”,让他重新恢复了健康活力。
这也多亏了现在的医疗技术发达啊,不然老王还得被头晕这个小恶魔折磨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手术记录单
姓名: 性别:男年龄:59岁科别:神内二住院号:造影号:
手术时间:
手术名称:右椎动脉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手术者: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术中用药:
术前术中术后
尼莫同(ml/h) 3 8 10
血压(mmHg)165/70 185-140/105-75 135/70
心率(次/分)61 65 60
肝素钠(u)3000 500
手术过程:
今日14:00在局部麻醉+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下,于
右股动脉入路行右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
术前2小时尼膜同
3ml/h泵入。
术前查体:P61次/分,BP165/70mmhg,神清语利,面
纹等深,伸舌居中。
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双侧病理征未引出,
深浅感觉正常,布氏征(—),克氏征(-),NIHSS评分0分。
常
规消毒、铺巾后,1%利多卡因10ml穿刺点周围浸润麻醉,采用改
良Seldinger技术穿刺右股动脉成功,置入8F动脉鞘,此时给予肝
素3000u入壶;沿动脉鞘送入260cm超滑导丝+5F VTK导管+8F
Guiding(外接Y阀+三联三通,Y阀持续滴入肝素盐水)导管组,260c
m超滑导丝送至右锁骨下动脉远端并引导5FVTK导管至右锁骨下动脉近端,沿5FVTK导管将8F Guiding置于右锁骨下动脉右椎动脉开口处,撤出5FVTK导管。
多角度造影显示右椎动脉起始部明显狭窄,狭窄率85%,长约5mm。
做右椎动脉正侧位路径图,在路径图指引下将Filterwire保护伞(3.5-5.5mm190cm)小心越过狭窄处送至右椎动脉V2段远端,撤出保护伞鞘管打开保护伞,造影显示保护伞位置良好,此时P58次/min,BP170/80mmhg,尼莫通调至8ml/h。
在路径图引导下沿保护伞导丝将4mm×13mmFirebird 球扩支架送至狭窄段,多角度观察对位准确后,球囊逐渐加压8atm释放支架,持续约2秒,可见支架顺利张开,此时造影显示支架与血管壁贴合欠佳,残余狭窄率50%,行第2次球囊扩张,压力9atm持续2秒后快速减压,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率30%,行第3次球囊扩张,压力13atm持续2秒后快速减压,造影显示支架与血管壁贴合良好,无移位,表面光滑,残余狭窄率10%,前向血流好。
扩张前血压140/75mmHg,心率56次/分,扩张后血压180/100mmhg,心率62次/min,尼莫通调至10ml/h。
撤出支架输入系统。
观察20分钟再行右侧椎动脉正侧位造影显示右侧椎动脉狭窄段支架位置准确,贴壁良好,右侧椎动脉前向血流好,未见血管急性闭塞,基底动脉及分支显示良好。
此时血压185/105mmhg,心率65次/min,给予亚宁定25mg壶入。
沿保护伞微导丝送入保护伞回收系统,撤出保护伞,伞内未见脱落碎屑,再行右侧椎动脉正侧位造影显示右侧椎动脉狭窄段支架位置准确,贴壁良
好,前向血流好,未见血管急性闭塞,基底动脉及分支显示良好。
撤出260cm超滑导丝+Guiding,留置固定动脉鞘。
15时手术结束,术后血压135/70mmhg,心率60次/min,查体同前,即刻NIHSS评分与术前无差别,此时给予肝素500u入壶。
行急诊头颅CT后安返病房。
术后注意:1监测足背动脉搏动,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2.监测生命体征,据血压情况调整尼莫通泵入速度,控制血压在130/70mmhg以内,防止高灌注;3.根据头CT结果调整抗凝治疗。
印象:右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狭窄率85%,长度5mm。
右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术后(残余狭窄率10%)
医师签名:
上级医师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