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地区的名人事迹五篇
孝亲敬老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以上

孝亲敬老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以上孝亲敬老名人事迹篇1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浙江绍兴柯桥区稽东镇石岙村下塘自然村,老乡们都在传着一个“久病床前有孝子”的故事。
村民们说的是村里方庆传和方云美夫妻两人,他们几十年来照顾彼此的养父母,留下了以孝为本的好家风,影响着全村人。
方庆传是养父母在1951年从邻村抱回养育长大的。
在其娶妻后不久,妻子却患上尿毒症。
虽然一家人竭尽全力救治,但受当时医疗条件以及家庭经济限制,23岁的方庆传依然失去了妻子。
而方云美也和方庆传一样有着相似的经历。
1950年,只有4个月大的方云美被养父母从嵊州领养回来,长大后也组建起了自己的小家庭,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选择了离婚。
就是这样两个有着相似经历的人,经人撮合,走在了一起,并在婚后育有一子一女。
如今女儿出嫁,儿子也娶妻生子。
而对于双方的养父母,他们尽心尽孝,报答养育之恩。
初结婚时,因为考虑到方庆传养父母已经年长,生活难以自理,方云美主动提出到方庆传家,共同照顾两位老人的生活起居。
在两人的精心照顾下,方庆传的养父母成了村里的高寿老人,养父在94岁时去世,养母去世也有92岁了。
“后来,庆传就提议把我父母接过来住。
”方云美说,在自己的公公婆婆去世后,丈夫提出把自己的父母接到家里来,这让她备受感动。
而对于方庆传来说,他更多的是想回报俩老对妻子的养育之恩。
“因为各自身世的原因,所以我们特别看重亲情。
”方庆传说。
感动的孝顺故事:谁说久病床前无孝子2022年底,方云美已93岁高龄的养母不小心摔伤,当时家中只有方庆传一人,他直接包车将岳母送到镇卫生院治疗。
因为病情较重,最后转送市区医院,确诊为大腿粉碎性骨折。
当时很多亲友建议保守治疗,但方庆传夫妇想让老人少一些痛苦,于是选择了进口人造骨头植入,并选配了较好的药物,花费2万多元。
住院的老人需要照顾,但方云美因为有10多年的脑梗塞病史,不能过于操劳。
让方庆传夫妇感到欣慰的是,他们的子女纷纷赶回来照顾外婆。
绍兴名人

绍兴名人大禹姚长子1 句践陈洪绶1 范蠡祁彪佳1 西施章学诚1 马臻夏丏尊1 曹娥范文澜1 蔡邕钱三强1 王羲之董希文1 王献之谢灵运0贺知章0陆游王守仁汤绍恩徐渭蔡元培0徐锡麟0秋瑾0陶成章0鲁迅马寅初0竺可桢0周恩来0朱自清0王充1谢安1王冕1大禹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禹受命治理洪水水患。
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句践越王勾践,春秋末年越国国君。
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
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
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
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
不得已与越议和。
前473年夫差被迫自尽。
句践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范蠡范蠡字少伯,春秋末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
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着《范蠡》二篇。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
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西施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之美誉。
马臻马臻,东汉时期水利学家,于顺帝永和五年任会稽太守。
到任之初,即详考农田水利,发动民众,创建三百里镜湖。
绍兴的伟人和名人事迹

绍兴的伟人名人事迹1随手翻开《绍兴名人故事》这本书,我细细地品读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让我觉得自己作为一个绍兴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因为绍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名士之乡”。
以后,不管我走到哪里,只要别人问我是哪里人,我都会自豪而又响亮的回答“我是一个绍兴人!”我还会不厌其烦地跟他们讲绍兴的许多名人的经典故事。
《绍兴名人故事》是一本绍兴人的“故事词典”,“词典”里让我了解了治水的大禹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知道了历史上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也是我们地道的绍兴人;知道了诗人陆游;鉴湖女侠秋瑾;大文学家鲁迅先生;伟大的总理周恩来;书法家王羲之……83位名人,88个故事。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十二岁那年家中发生变故,家道一下中落,生活变得艰难极了。
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作为长子的鲁迅,幼嫩的肩膀上扛起了照顾全家的重任,帮“药罐子”父亲采药的过程中常常耽误了学习,在尽力帮母亲做家务而一次次被老师误解迟到的原因下,把委屈的眼泪憋进肚里,而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书桌的右上角刻了个“早”字。
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进了鲁迅的心里。
从此,不让任何原因耽误自己的学习,从而成为了我们今天所敬仰的名人。
这同他从小刻苦学习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是分不开的。
而我们呢?作为21世纪最幸福的这一代,我们多像温室里的小花呀!现代的小皇帝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好日子”,上学放学由父母车子来回接送,不做家务,还任性撒娇,穿名牌,吃香的,喝辣的,做作业还要父母催,只顾自己享受,从不感受父母赚钱的辛苦。
有时考个好成绩,还要敲竹扛,奖励吃个肯德基什么的,想想这些真是羞愧万分啊!如果83位名人,小时候有一点点像我们的话,难道还会有我们今天这个繁荣而昌盛的绍兴吗?难道还会有这些让我们骄傲的名人经典故事吗?名人故事,名人精神,这是一笔多么巨大的精神财富,看完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和熟悉过程中,学习名人精神,弘扬名人精神,让名人精神激励我们健康地、快乐地成长。
绍兴的伟人名人事迹2一说起绍兴,许多人就会想到它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
绍兴地区名人事迹五篇

绍兴地区的名人事迹1清宣统元年(1909年),赵尔巽调四川总督,随之入川,任四川巡警道,第三十三混成协协统,旋升陆军第十七镇统制,,特给陆军副都统衔与同盟会员程潜等编练新军,成为西南主要军事力量。
? 辛亥武昌起义,响应革命,宣布四川独立,被推为四川大汉军政府副都督。
后因巡防队索饷哗变及川籍军人反对,不得已离川。
民国元年(1912年),任黑龙江督署参谋长,1912年,被袁世凯聘任为临时总统军事顾问。
1913年10月后改任护军使兼署民政长、巡按使、黑龙江省将军。
民国5年7月,受段祺瑞任命为广东省长。
民国翌年7月,任广东新军司令。
张勋复辟,首先通电声讨,响应孙中山“护法”主张,电请来粤主持大计。
7月17日,孙中山率起义海军及部分国会议员抵粤,备受欢迎与支持,并从省长警卫军中拨出二十营改编为护法军。
段祺瑞对此大为不满,为逼走庆澜,下令改长广西,遂不得不离开广东。
后寓居上海。
民国11年,应张作霖之邀,重返东北,任东北特区行政长官兼中东铁路护路军总司令。
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将铁路沿线俄人所占100多万亩土地全部收回。
民国14年辞职。
此后长期从事慈善救济与抗日救亡事业,先后任华北慈善联合会会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国民政府赈济委员会委员长等职,为赈灾奔走呼号,不辞劳瘁。
民国20年“九·一八”事变后,联络各界人士,组织辽吉黑热民众抗日后援会,自任会长,积极募款支持东北义勇军。
次年,日军进攻上海,又向国内外募捐,并承担宣传、医疗、运输等工作,支持十九路军抗日。
于1931年2月至1932年5月任国民党监察院委员,1931年10月至1933年4月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1933年4月任全国航空建设委员会委员。
1935年7月起,任中央救灾准备金保管委员会常务委员。
1938年8月,任全国赈济委员会常务委员兼主持第五救灾区工作。
常年奔走于山陕豫之间,惨淡经营。
民国22年5月,冯玉祥、吉鸿昌等在张家口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即送去银元10万,以充军饷。
绍兴地区的名人事迹五篇

绍兴地区的名人事迹五篇绍兴地区的名人事迹优秀范文1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学术界确实很难找到关于朱氏和绍兴的关系。
“朱自清到过绍兴,但他没有留下关于绍兴的具体文字。
”朱文斌说,关于绍兴的风物,他有提到花雕和兰亭,但只一笔带过。
唯有一篇《航船中的文明》,写了作者从绍兴府桥乘坐夜航船到西兴渡口的经历,用反讽的手法对航船中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进行了批判。
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姜建在论文《朱自清与鲁迅文学传统》中标注,朱自清总共见过鲁迅3次:1926年8月30日在上海消闲别墅出席欢迎鲁迅的晚宴,1932年11月24日和27日赴鲁家邀请鲁迅去清华大学演讲。
“但鲁迅没有答应。
”文学博士李先国说。
朱自清跟家乡唯一清晰、深厚、有迹可寻的联系,就是他曾经执教的上虞春晖中学。
1920年,朱自清从北大哲学系本科毕业。
来上虞之前,他在杭州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是省立一师“后四金刚”之一。
来到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后,又成为早期春晖中学的教育革新者,倡导男女同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先进教育思想。
写下了《春晖的一月》、《教育的信仰》、《团体生活》等文学和教育文章。
“从1924年2月下旬到1925年暑假,朱自清在春晖中学教了一年半书,但他的家属住了5年时间。
”上虞春晖中学名人故居管理员徐东根老师19日告诉记者,1925年暑假过后,朱自清就去了清华大学教书。
在徐老师看来,短暂的春晖经历同样让这位大学者、教育家深深眷恋,这除了体现在他留下家属继续住在春晖外,还体现在他到清华不久,即写下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虽然写的是清华园的荷塘,但也有春晖的影子在其中。
春晖中学早期也有一个荷塘,从气息上他可能把两者合二为一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朱自清第二个儿子朱闰生就是在春晖出生的。
”在春晖中学朱自清故居的“朱自清年表”上,其中一栏写着:“1925年,‘五卅’后一日,二儿闰生生于白马湖。
”朱闰生从山西财政厅退休后,曾经来过春晖中学寻访父亲的足迹。
绍兴好人好事事迹

绍兴好人好事事迹摘要:一、引言二、绍兴好人好事事迹介绍1.见义勇为2.乐于助人3.敬业奉献4.孝老爱亲三、绍兴好人好事事迹的意义1.传递正能量2.提高社会道德水平3.激发更多人做好事四、结论正文:一、引言绍兴,位于我国浙江省,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孕育了无数英雄豪杰和先进人物。
在这片土地上,好人好事的事迹层出不穷,他们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介绍绍兴地区近年来的几例好人好事事迹,旨在传递正能量,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激发更多人做好事。
二、绍兴好人好事事迹介绍1.见义勇为绍兴市民张先生在回家途中,遇到一名正在被抢劫的女士。
他毫不犹豫地上前制止,成功将抢劫犯制服,并将其交给警方。
张先生的见义勇为行为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乐于助人绍兴某社区的李奶奶,长期帮助邻居照顾孩子,还经常为行动不便的老人购买生活用品。
她的乐于助人的精神得到了邻居们的一致好评。
3.敬业奉献绍兴某医院的医生小王,工作认真负责,多次为病人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参与救治。
他始终以救死扶伤为已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4.孝老爱亲绍兴村民陈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在床的母亲,不离不弃。
他的孝老爱亲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
三、绍兴好人好事事迹的意义1.传递正能量绍兴地区的好人好事事迹,向社会传递了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鼓舞了人们为更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
2.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这些好人好事事迹,展示了绍兴人民的高尚品质和良好的道德风貌,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3.激发更多人做好事通过宣传绍兴地区的好人好事事迹,激发更多人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做好事,让社会充满温暖和爱心。
四、结论绍兴地区的好人好事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递了正能量,提高了社会道德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绍兴名人资料

绍兴名人大禹姚长子1句践陈洪绶1范蠡祁彪佳1 西施章学诚1马臻夏丏尊1曹娥范文澜1蔡邕钱三强1王羲之董希文1王献之谢灵运0贺知章0陆游王守仁汤绍恩徐渭蔡元培0徐锡麟0秋瑾0陶成章0鲁迅马寅初0竺可桢0周恩来0朱自清0王充1谢安1王冕1大禹帝尧时,中原洪水泛滥造成水患灾祸,百姓愁苦不堪,禹受命治理洪水水患。
他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过家门而不入,整天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
经过13年治理,终于取得成功,消除了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因为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
句践越王勾践,春秋末年越国国君。
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
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兴兵参加黄池之会,以彰显武力率精锐而出。
越王勾践抓住机会率兵而起,大败吴师。
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与勾践连战惨败。
不得已与越议和。
前473年夫差被迫自尽。
句践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范蠡范蠡字少伯,春秋末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道家学者和经济学家。
曾献策扶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去。
着《范蠡》二篇。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
被后人尊称为“商圣”。
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西施西施本名施夷光,越国美女,天生丽质,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的“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经典传说”。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
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之美誉。
马臻马臻,东汉时期水利学家,于顺帝永和五年任会稽太守。
到任之初,即详考农田水利,发动民众,创建三百里镜湖。
绍兴历史名人

绍兴历史名人绍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孕育出了众多的历史名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几位绍兴的著名历史人物。
蔡元培蔡元培(1868年11月初五-1940年3月5日),字静斋,号言谷,是中国近代教育家、爱国人士、科学家、文化名流,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先行者之一。
蔡元培是绍兴理学第十七世嫡长传人,家族为绍兴十九家。
蔡元培早年留学日本,受到西方现代文化的熏陶,从而开始了他的教育改革工作。
后来,他创办了南洋公学(现南京大学),成为了中国现代大学教育的奠基人之一。
他对于教育的贡献不仅在于学校的创办,更是在于其倡导了“实事求是”的教育理念。
蔡元培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鲁迅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名为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领域里的文化名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现代文学之父”。
鲁迅的文学创作大部分都反映了中国民间的苦难和社会的黑暗,曾经说“我用我亲身经历的痛苦和我的所见所闻写出来的,是中国最后精神的字句。
” 他的思想引发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革命。
钱钟书钱钟书(1910年11月21日-1998年12月19日)是一位著名的学者、教育家和文化名流。
他是学者钱穆的儿子,在教育上受到了严格的庭训。
钱钟书早年身为学者,曾有多次留学生活,学成归来后是教育及文化界的名流,以其卓越的口才和学识广博而著称于世。
钱钟书对于中国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很高的声望。
特别是他的《围城》一书,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的珠玉之作。
钱钟书对于文化的批判也非常尖锐,曾经说过,“我们要批判二百年以来的所谓文化。
因为这种文化发展不能与人民共存。
这种文化是剥削所构筑的文化。
”邵逸夫邵逸夫(1907年11月2日-2014年7月21日),是中国著名的影视制片人、商业巨子、慈善家、文化名流。
他是香港邵氏家族的掌门人,执掌着全球知名的邵氏兄弟影业公司。
邵逸夫一生从事影视行业,对于香港影视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绍兴地区的名人事迹优秀范文1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学术界确实很难找到关于朱氏和绍兴的关系。
“朱自清到过绍兴,但他没有留下关于绍兴的具体文字。
”朱文斌说,关于绍兴的风物,他有提到花雕和兰亭,但只一笔带过。
唯有一篇《航船中的文明》,写了作者从绍兴府桥乘坐夜航船到西兴渡口的经历,用反讽的手法对航船中男女分坐的“精神文明”进行了批判。
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姜建在论文《朱自清与鲁迅文学传统》中标注,朱自清总共见过鲁迅3次:1926年8月30日在上海消闲别墅出席欢迎鲁迅的晚宴,1932年11月24日和27日赴鲁家邀请鲁迅去清华大学演讲。
“但鲁迅没有答应。
”文学博士李先国说。
朱自清跟家乡唯一清晰、深厚、有迹可寻的联系,就是他曾经执教的上虞春晖中学。
1920年,朱自清从北大哲学系本科毕业。
来上虞之前,他在杭州省立第一师范任教,是省立一师“后四金刚”之一。
来到上虞春晖中学执教后,又成为早期春晖中学的教育革新者,倡导男女同学、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等先进教育思想。
写下了《春晖的一月》、《教育的信仰》、《团体生活》等文学和教育文章。
“从1924年2月下旬到1925年暑假,朱自清在春晖中学教了一年半书,但他的家属住了5年时间。
”上虞春晖中学名人故居管理员徐东根老师19日告诉记者,1925年暑假过后,朱自清就去了清华大学教书。
在徐老师看来,短暂的春晖经历同样让这位大学者、教育家深深眷恋,这除了体现在他留下家属继续住在春晖外,还体现在他到清华不久,即写下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虽然写的是清华园的荷塘,但也有春晖的影子在其中。
春晖中学早期也有一个荷塘,从气息上他可能把两者合二为一了。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朱自清第二个儿子朱闰生就是在春晖出生的。
”在春晖中学朱自清故居的“朱自清年表”上,其中一栏写着:“1925年,‘五卅’后一日,二儿闰生生于白马湖。
”朱闰生从山西财政厅退休后,曾经来过春晖中学寻访父亲的足迹。
“看到这个年表,他才知道自己原来在这里出生,非常高兴,拍了很多照片回去。
”徐东根是春晖中学1966届毕业生,1994年调到母校任教。
2005年退休后,他接过钥匙,成了名人故居的管理员。
从这时起,这位数学老师开始留意这些名人的生平事迹。
“我也看到过朱自清祖籍是绍兴的说法,看来这是真的。
”徐老师说,今后他在接待客人参观时要增加一句内容,告诉他们“朱自清就是我们绍兴人”。
绍兴地区的名人事迹优秀范文2翻开它,八十三位名人,八十八个故事,彰显成先贤的精神风范。
合上它,就能在脑海里留下美好的回忆。
这就是使人爱不释手的一本书----《绍兴名人故事》。
这是一本有学问的故事书:这一篇篇有智慧的故事,那每一篇的故事里都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在一片故事的珍珠盘里,我最喜欢那颗闪闪发亮的珍珠:一篇关于竺可桢的故事--学到终生。
一九七四年春节,已八十四岁高龄且重病在身的竺可桢躺在床上,发出一阵阵咳嗽声。
但当他听到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员的外孙女婿汪容的声音后,就让他进来给自己继续讲关于国际理论物理研究的一些前沿课题。
汪容讲起来,可是竺可桢戴上了助听器还是听不清,他则着脑袋,慢慢地身子跟着歪了,额上由于病痛冒出了一层层汗珠。
汪容看到外公这个样子很难过,劝说竺可桢休息一下,可竺可桢似乎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坚持要汪容把这一次的讲课内容记下来,对他说即使自己离开了人世,也一定要做一个明白人。
两个星期后,竺可桢已到了弥留之际,但他还是明白无误地记录了当天的气象,第二天便告别了这个世界。
竺可桢是我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他三十八年对每天天气和物候的日记记载无一间断。
那“学到终生”这永垂不朽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以及衷于事实的理念在世间流传。
绍兴是一片古老而富含深厚文化的土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越王句践卧薪尝胆,爱国诗人陆游临终示儿,到近代鉴湖女侠为报效祖国而英勇就义,竺可桢的学到终生等等,绍兴培育了一批批志士仁人、英雄豪杰。
数不清的名人像一颗颗夜明珠,撒遍和照亮了中国的大地。
读了《绍兴名人故事》,使我感触很深。
细细品味绍兴名人故事,如同品味绍兴老洒,这一阵阵洒香飘入鼻孔,沁人心脾……竺可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由此我想到了在生活中,有些人稍有一些感冒,就躺在床上不思学习和工作。
更有甚者,有一部分人,不想好好工作,怕吃苦受累,干活挑三拣四,通过各种不法手段总想不劳而获,没有理想和信念,没有目标,碰到一点困难就退却不思进取。
想想我们绍兴的名人,想想竺可桢,拖着重病的身体还坚决要求外孙女婿给自己讲课,还坚持每天记日记,我真感到惭愧。
如果我们都能学习竺可桢的精神,发扬绍兴名人优良传统,特别是我们学生,从小做起,将来学有所用,成为一名优秀的绍兴人,为绍兴的美好明天打好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细细品味这本优秀的书吧!学习一次次的智慧,学会永远的坚强!绍兴地区的名人事迹优秀范文3翻开《绍兴名人故事》之序页,一段优美的文字进入了我的视线——绍兴是一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
巍巍稽山,泱泱鉴水,注定了这是一方物华天宝、钟灵毓秀的好地方。
几千年来,在这里诞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
有饱受磨难的圣人虞舜,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有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这些故事有些是我以前知道的,但更多的是我读到的。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我们绍兴曾出现过那么多的名人,而从他们的故事中也让我懂得了许多深刻的道理。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不读书,宁愿死》这篇文章,主要讲述的是马寅初为读书而抗争的故事。
马寅初的父亲是位酒坊老板,他看到儿子天资聪颖,就希望他早日继承家业,多读书反而无用。
但马寅初却有更大的理想和抱负,不愿只做一只井底蛙。
每次父子俩谈论这件事意见不合后,脾气暴烈的父亲总会鞭打马寅初。
而马寅初终因受不了不能读书的事实而跳河自杀,幸得父亲好友相救又支付他的所有读书费用,他才如愿考入了天津北洋大学,之后,去美国留学,最终成为著名的经济学家。
读完了这则故事,半晌,我都无法言语。
马寅初读书意愿之强烈深深地震憾了我,也令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让我对学习的目的与意义有了新的理解,也引发我重新去审视自己的学习观。
马寅初不能读书宁可去死。
而我呢?爸爸妈妈辛辛苦苦工作来的钱全用在了我身上,兴趣班、零食、玩具、名牌衣服……可我还不领情,觉得这是我应该得到和享受的。
就像对于读兴趣班,我认为父母是在扼杀我的精力和童年,却不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
学习上也是三心二意,对于老师和父母反复指出的缺点——不抓紧时间、动作慢,也是“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或者听的时候觉得惭愧,有道理,却从未真正想过如何从根本上改正这个缺点,让自己更进一步!对比马寅初,我羞愧难当,恨不得有道地缝能让自己钻进去,对自己的一些情绪与做法产生了深深自责。
有许多次,兴趣班我都不想上,特别是冬天,觉得起床既冷又麻烦,还不如躲在被窝里既暖和又舒服。
究其原因,是我根本没有一颗渴望获得知识的心。
富足的生活让我安逸,更让我懈怠。
我吃穿不愁,更得垄望蜀,追求名牌,一切都因虚荣心在作怪!同时,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也让我产生一种为老师学为父母学的心态,而不是自觉主动地投入,失去了学习的乐趣与动力!读了这个令人深思的故事,不光给了我学习的动力,更催我奋进,给我激励。
也让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幸福,能出生在这个尊重知识的年代,一切以知识为上,以知识为重。
我更庆幸能出生在绍兴这片肥沃的土壤上,身边曾出现过如此多的`名人贤达,他们的行动感染着我,他们的精神滋养着我。
我能感觉到他们期待的目光正热切地注视着这块土地,注视着他们的子子孙孙,怎样把家乡建设的更美好!请相信我们,绍兴这个古老的城市在我们的手中,必将焕发出更强烈更迷人的光彩。
而我们这一代,会在绍兴名人精神的激励下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绍兴地区的名人事迹优秀范文4我手中拿着这本充满着书香味的《绍兴名人故事》,翻开它,就像走进了先贤们的心灵世界,阅读它,就像与先贤对话,它能使我洞察人生,丰富阅历,磨练心志。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八十三位名人的八十八个故事,品读这些故事,如同品尝着醇香的绍兴老酒,让人备感惬意。
我不仅被故事中的生动而又动人的情节所吸引了,也深深地为故事中透出来的名人的非凡精神和人格所折服,所激奋。
最让我感动的是智永和尚的故事。
智永很小的时候就做了和尚,学写书法,他闭门苦练坚持了几十年,光是写坏的毛笔整整装了五大箩筐。
冬天,智永早早地起床练字,一双手冻得又红又肿。
炎热的夏天,他又在阁楼上大汗淋漓地苦练书法。
由于智永的认真刻苦,他的字越来越有长进,许多人都来拜访他,人永欣寺的门槛都被踏坏了。
读到这里,我内心觉得很羞愧,是啊,我也在学书法,可有时常常要找理由偷懒,有时写字好像是为了完成任务,总是草草了事。
我们现在的条件比起那时来好多了。
可是,我总不能像他那样勤学苦练,想到这儿,我不禁满脸羞涩,暗下决心也要像智永和尚那样勤练书法,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用心去领悟每一件事的内涵。
有“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之称的蔡元培,虽然家里贫穷,但这不能改变小元培好学的志向。
他经常去亲戚家的私塾馆中拼读,他从小尊师勤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时十分专心。
一次楼下失火了,而正在楼上读书的他却一点也没有发觉,直到家里人把他拉下楼去。
还有一次,蔡元培夜里读书,蚊子特别多,他边打边赶,影响读书的效果,无奈之下,他找来一只坛子,把自己的两条腿伸进去,坛口再捂上报纸,这样蚊子就不会再来打扰他了,这事成了邻里间流传的勤学佳话。
蔡元培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都能有所成就,我就更应该发奋学习,博览群书,在学习的'道路上,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立言立德,用自己的知识服务于社会。
八十三位名人,擎起了绍兴历史和文化的丰碑,八十八个故事,彰显着先贤的精神风范。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境界。
小故事,大道理,如同一抹云彩,恰似生活与人生的美好;如同一缕阳光,释放着生命与智慧的光芒。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学习名人精神,弘扬名人精神,让名人精神鼓励我们健康地快乐地成长,让名人成为我们奋力前行的精神动能。
绍兴地区的名人事迹优秀范文5在《绍兴名人故事》里,有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如同品尝着醇香的绍兴老酒,让人备赶惬义。
书中有孝女曹娥,她沉瓜寻父,跳江救父,她的孝心不禁让人流泪;有鉴湖女侠秋瑾,她每天闻鸡起舞,学成后到日本留学,她反对封建社会,秘密组织浙江各地会党起义。
秋瑾就义于清政府的刀下。
审讯时,挥笔写下“秋雨秋风愁煞人”七个大字做为供状。
她一身侠骨,百世留芳,让人肃然起敬;有卧薪尝胆的勾践,他带领的越国被吴国战败后,越王勾践忍辱求和,带妻子和大臣范蠡在吴国当了三年奴仆。
回国后立志发奋图强,一定要把国家治理好报仇雪耻。
他在自己的小屋里悬挂了一颗苦胆每次进出都要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