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玄奘与唯识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唯识宗是我国隋唐时期形成的佛教十三宗之一。它源于印度
大乘佛教有宗一派。这一派以印度无着和世亲开端,中经印度戒
贤,终由我国唐代著名译经家玄奘及其弟子窥基所创立。

唯识宗又名法相宗,其特点是首先分析世界各种物质的和精
神的现象 因此被称为法相学;其次论述主观意识如何变现出这些
现象,被称为唯识学。可见,法相学是唯识学的开端,唯识学是法相
学的终结,二者分别是这一学派的前后两个阶段。从这个意义上
说,称它为法相唯识学更符合实际情况。

玄奘俗姓陈,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出家为僧。他勤奋好学,游
历足迹遍及今天的河南、河北、四川、陕西等地,从师十几位高僧,
于公元627年到达唐都长安。玄奘在国内游学期间,继承了国内的
摄论、地论、毘昙、涅槃、成论各学派,对各派有深入研究。但他同时
感到各派学说在成佛途径上相互差异,而且有些与佛教经典不合。
例如,是所有人都能成佛,还是只有部分人能够成佛;人是在经过
累世修行之后成佛,还是现世死后即可成佛?这些问题都是佛教徒
最关心的问题,然而各派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能取得一致看法。
玄奘听说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讲授《瑜伽师地论》,能够融通各
种学说,于是立志到印度求经。他于公元629年西行,历经西域16
年,到达北天竺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国,前后经过4
受《瑜伽师地论》。此外,玄奘在今天印度境内的迦湿弥逻国向僧称
学俱舍论,在钵伐多国学摄论,在那烂陀寺附近的杖林山向胜军法
师学唯识论等等。由于玄奘在印度各地广泛接触著名论师,精通大
小乘教义,于是著《会宗论》调合大乘空、有二宗,并以此战胜了小
乘教徒的挑战,取得了比印度佛教还宏大的成就。玄奘于公元645
年携带大批梵文佛经回国,在长安大慈恩寺集僧徒译经,历时19
年,共译出75部梵文经卷,共计1350卷。由于玄奘精通佛教经典
中的经、律、论三藏,佛教徒因称他为三藏法师,名声与地位和禅宗
南宗创始人惠能相等。

玄奘的著作现在已经散佚,他所翻译的佛经《成唯识论》集中
体现了他的宗教思想,因而被这一派教徒奉为经典。他的弟子窥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宗派的理论体系,著作近50种,其
中主要为《成唯识论述记》。因此,我们在这里主要依据这两部书分
析唯识宗的思想。

唯识宗继承印度佛教大乘有宗的传统,不是单纯否定客观世
界的物质性,比大乘空宗各派把世界说成空幻不实更具有严密的
理论体系,它把世间一切现象划分为两大类,一

类是自然物质现
象,称之为色法;另一类是精神心理现象,称之为心法。色法和心法
总共包括一百法,即心法八种,包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
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八识;心所有法五十一种,包括触、作意、
受、思、想、欲、胜解、念、定、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
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瞋、痴、慢、疑、恶见、忿、恨、忧、恼、嫉、
悭、诳、谄、害、骄、无惭、无愧、掉举、惛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
散乱、不正知、悔、随眼、寻、伺五十一种心理状态;色法十一种,包
括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十一种;心不相
应法二十四种,包括得、无想定、灭尽定、无想灭、命根、众同分、生、
老、住、无常、名身、文身、句身、异生法、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
第、时、方、数、和合、不和合二十四法;无为法六种,包括虚空无为、
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灭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六法。
在唯识宗看来,这一百法不论属于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不是
独立存在的客体,而是由内识这一本体变现出来的。《成唯识论》
说:“确实没有客观存在的色法,只有内识变现而生色法”;“确实没
有客观外境,只有内识变现而生外境”;“各种法相都不能离开识而
独立存在,人们应当相信一切都是识的产物。”唯识宗所说的作为
世界本体的识和其他教派的中道、真如本体一样,被他们说成是永
恒不变的最高境界,人们只要证悟了识能变现百法,就达到了成佛
不灭的境界。

唯识论者在宣传成佛时采用了从本体到百法,再从百法返归
本体的认识论。具体说来,就是利用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证由本体的
识到八识,再利用唯心主义的臆断论证由八识到世界,为最终证明
本体识的存在进行了烦琐的论证。

玄奘与窥基等人由本体识推衍出八种范畴,这就是眼识、耳
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这八种识被他们说
成是相互制约的整体结构。本体识要认识外界,必须借助八识,它
们在认知方面起着不同作用。唯识论者把前六识划归一奘,这六识
都以外界为对象,与外界直接发生联系。眼识的作用是辨色,耳识
的作用是闻声,鼻识的作用是嗅气,舌识的作用是尝味,身识的作
用是触形,意识的作用是知觉,以全部外境为认识对象。第七识划
为一类,它不以外境为认识对象,而是以阿赖耶识为依据,其作用
是思量自我,固而又称思量识。第八识划为一类,它包含着智慧的
种子,也叫种子识

,其作用是指挥前七种识分别起作用,是前七识
的根本依据。

唯识论者在论证八识变现外境时,提出了见分和相分的概念。
所谓见分就是识的认识能力,相分就是识的认识对象。唯识宗认为
人之所以有外境的感觉,是由于八识变现出来的相分,而没有真正
离开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外境。也就是说,不论自然方面还是精
神方面,全都是相分,例如眼识变现出色,耳识变现出声,鼻识变现
出气,舌识变现出味,身识变现出形,意识变现出各种感情状态和
心理活动等等。第七识末那识只变现出一个似我的相分,第八识阿
赖耶识变现出客观世界,因为它包含种子种子和前7识相互影
响,因缘而生万物,既然种子是精神方面的,它所产生的万物自然
也是精神方面的,目的在于用种子学说解释世界起源。可以看出,
八识是先由自身变现出它们所认识的外境,然后再去认识这个外
境。由于唯识宗把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剥夺得一干二净,所以他们
的认识过程并非主观见之于客观,而是主观自我认识,也就是先由
八识变现出各自的认识对象,然后再去认识。

玄奘等人认为只取消了认识对象的客观性还不够,必须把其
有认识能力的眼、耳、鼻、舌、身、意等物质基础加以否定,才能达到
彻底的效果。佛教把认识的载体部分叫做根,称眼、耳、鼻、舌、身、
意为六根,其作用是感知外境。唯识宗认为这种教义仍有意识依赖
于物质的嫌疑,所以他们说物质性的根不能起认知作用,最多只能
对认识起点辅助作用,主要是非物质性的净色根在起作用。可见,
唯识宗为宣传六根清净,在认识的主观能力方面取消了认识的物
质性,陷入了彻底的唯心主义泥坑。

唯识宗的理论归结为一点,就是要论证客观世界是本体识的
产物,他们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阿赖耶识。在宗教实践中,经过烦
琐的修证,可以转识成智,回归本体。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存在于
众生之中,它包含受污染的有漏种子和至善清洁的无漏种子,有漏
种子使人陷入现实世界的苦海,只有经过不断积善熏习,才能转为
无漏种子。阿赖耶识的种子并不因人死而消灭,它会转入人的来
生,只有经过长期的修行,就会灭尽有漏种子,把识变为智慧,就能
给自己创造一条通向天国之路,修炼成佛。

唯识宗尽管在否认客观世界物质性方面是隋唐佛教中最彻底
的宗派,但它从印度照搬大量名词概念,进行烦琐的名相论证,不
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一般人难于接受,所以在唐初盛行一个时
期以后便衰落了,退出了佛教历史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