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诊断食管癌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内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进食过程困难、胸骨后疼痛、消瘦等症状。

早期诊断对食管癌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而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是常用的诊断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在食管癌的诊断中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X线钡餐造影是通过经口摄入钡剂,然后进行X线检查,观察食管的形态和功能。

它的优点是简单、非侵入性,适合初步筛查和观察食管的形态。

对于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可以显示食管梗阻、狭窄、纤维化和溃疡等变化,对于食管肿块的位置、形态和大小也可以进行初步判断。

X线钡餐造影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上存在一些局限性,因为早期食管癌的病变通常轻微,可能无法通过X线钡餐造影显示出来。

X线钡餐造影还无法显示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与X线钡餐造影相比,CT影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广的应用范围。

CT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食管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和浸润范围,还可以评估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

CT影像还可以提供多个角度和层面的扫描,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CT影像在食管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CT影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无法准确显示早期食管癌和食管癌的微小病灶和局部扩散。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各有优势和不足。

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简便、非侵入性的方法,适合初步筛查和观察食管形态。

但它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上存在一些局限性。

而CT影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广的应用范围,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对于食管癌的诊断和分期有更大的帮助。

CT影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需要综合应用多种影像学方法来提高食管癌的诊断准确性。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食管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人,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性。

早期诊断对于治疗和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是常用的食管癌诊断技术,它们在诊断效果上有一定的差异。

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传统的诊断手段,对食管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在该检查中,患者需要口服钡剂后,通过X射线拍摄食管和胃的影像。

钡剂可以显示食管的形态、轮廓和明显的病变,如狭窄、溃疡和息肉等。

这种检查方法简便、快速,并可提供一些特定的信息。

X线钡餐造影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它只能提供二维的影像,不能提供食管癌的内部结构、侵犯深度和周围组织的详细信息。

这限制了它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中的应用。

X射线辐射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危险,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和孕妇。

因为钡剂不易通过病变部位,X 线钡餐造影可能无法准确诊断局部浸润较轻的食管癌。

与X线钡餐造影相比,CT影像在食管癌的诊断中更具有优势。

CT影像能够提供食管癌的三维信息,包括其大小、形状、侵犯范围、邻近结构的受累情况等。

CT还可以用于评估食管周围淋巴结的转移情况,对术前的分期和术后的复发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T还可以进行增强扫描,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可以更准确地显示食管癌的血供情况,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CT影像也存在一些缺点。

CT扫描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患者保持相对静止,这对于一些病情较严重或不能忍受长时间扫描的患者来说可能较为困难。

CT扫描的辐射剂量较大,尤其是在做增强扫描时,可能对患者的健康带来一定的风险。

与钡餐造影相比,CT的检查费用更高,不适合贫困地区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在食管癌的诊断中都有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

针对不同的患者情况和临床需要,医生需要综合考虑病情、患者特点和检查费用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检查方法。

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上,CT影像更具优势,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更准确地评估病情。

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如对较轻度病变的诊断或对较低经济条件患者的筛查等,X 线钡餐造影仍然是一种经济、快速的选择。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目前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诊断。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的诊断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经典的食管癌诊断方法,其优点是简便易行、成本低廉,并且能够观察到食管在吞咽过程中的动态变化。

在X线钡餐造影中,患者饮服带有钡剂的液体,然后通过连续拍摄X线片来观察食管的形态和功能。

通过X线钡餐造影,可以检测到食管的狭窄、溃疡、肿块等病变。

X线钡餐造影还可以评估食管的蠕动功能和排空情况,对于食管癌的分期和评估患者的治疗反应也有一定的价值。

X线钡餐造影也存在一些缺点。

由于钡剂的粘稠度较高,无法充分展示食管壁的细节结构。

由于X线照射的限制,钡餐造影在检测淋巴结肿大和远处转移等方面的敏感性较低。

X线钡餐造影无法提供横断面的解剖结构信息,对于较小的病灶和近端食管的病变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

与X线钡餐造影相比,CT影像诊断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CT影像诊断采用X射线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三维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食管的解剖结构和病变细节。

在CT影像诊断中,患者需要平躺在扫描床上,通过连续的横断面扫描获取影像。

CT影像诊断能够准确评估食管的外形、内腔的狭窄情况、淋巴结的侵犯以及远处器官的转移情况等。

CT影像诊断还可以提供血管影像,对于评估食管癌的血供情况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帮助。

近年来,随着CT技术的不断进步,二维CT、螺旋CT和多层次CT 等新技术在食管癌的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尽管CT影像诊断具有高分辨率和全面性的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限制。

CT影像诊断需要患者进入机器内,对于一些不能平躺或不能耐受造影剂的患者来说可能有一定的困难。

由于CT影像诊断对辐射的依赖性较高,对于孕妇和儿童患者的应用存在一定的风险。

CT影像诊断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较长的扫描时间,不适用于大规模筛查和连续监测。

X线与CT检查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应用比较

X线与CT检查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应用比较

X线与CT检查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应用比较发布时间:2021-09-02T10:50:19.083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5月9期作者:蔡胜利李永霞刘士银陈宇侯成飞[导读] 探讨X线与CT检查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蔡胜利李永霞刘士银陈宇侯成飞(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放射科;江苏南京211800)摘要:目的:探讨X线与CT检查在早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

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2018年5月到2021年2月胸外科接受的食管癌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和CT两种检查方式,对照分析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并进行比较,观察早期食管癌诊断符合率。

结论:X线的诊断符合率远远高于CT(P<0.05)。

对于食管癌患者早期诊断,X线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而CT检查能够观察到周围是否存在侵犯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而为后续治疗提供参考,临床可联合采用两种诊断方式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关键词:X线;CT检查;早期食管癌;作为一种临床常见恶性肿瘤,食管癌主要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食管中段,该病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且病情进展快,复杂性高,如不及时治疗就会导致梗阻和溃疡的发生,患者在发生食管癌后会出现吞咽困难,颈部及胸骨后、剑突下疼痛和呕吐等症状。

早期食管癌是指癌组织仅浸润食管黏膜及黏膜下层,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没有特异性表现,因此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与其他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如不及时诊断和开始后续治疗,则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被延误,从而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食管癌的主要转移方式是通过淋巴结和和血液转移,癌细胞扩散速度较快,可蔓延到全身各个部位,并累积其他器官,增加疾病的风险,因此临床上非常重视对早期食管癌的诊断,并开展针对性治疗,从而尽早将病情控制住,促进预后效果的改善[1-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到2021年2月因吞咽哽咽感,胸骨后和剑突下疼痛及食物滞留和异物感等症状在我院胸外科门诊和病房就诊的食管癌患者50例,50例患者中包括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在31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54.7岁,病程1到22个月,平均病程6.8个月,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活检和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食管癌确诊病例,研究对象均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均无严重心脑血管异常及肝肾病变,非孕期哺乳期女性,无造影剂过敏史等。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食管癌是指发生在食管上皮内的恶性肿瘤,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一旦发现时往往已经进展到晚期。

及早发现和诊断对食管癌的治疗和预后非常重要。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是食管癌诊断中常用的检查手段,它们能够对食管癌进行初步的诊断和评估。

本文将对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优劣势。

一、X线钡餐造影在食管癌诊断中的应用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常规临床检查手段,通过口服钡剂,再用X线摄影机拍摄食管和胃的排空及充盈状态,以显示器内的钡剂充盈及其对周围组织的压迹,从而对食管和胃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检查。

在食管癌的诊断中,X线钡餐造影可以观察食管腔的充盈、壁的变形及管壁的表面状况。

对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X线钡餐造影有其独特优势,因为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清晰地显示食管黏膜的改变,如溃疡、息肉、狭窄等,从而明确食管癌的部位和形态。

X线钡餐造影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它无法显示淋巴管状的肿块,对于食管癌的早期病灶和浅表性病变的敏感性较低,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X线钡餐造影也无法观察深部组织的情况,不能准确评估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这对于食管癌的治疗和预后预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CT影像技术是医学影像诊断中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在多个方向上对人体进行立体扫描,得到高分辨率的断层图像,能够显示不同密度的组织和结构。

在食管癌的诊断中,CT影像能够清晰显示食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情况,包括食管壁的增厚、局部扩散和转移灶等。

通过CT的增强扫描,还能够明确肿瘤的血供情况和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临床的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与X线钡餐造影相比,CT影像对食管癌的早期病灶和浅表性病变更加敏感,能够在早期发现癌组织的异常厚度和局部浸润情况。

CT影像还可以全面评估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和转移情况,能够为外科手术的设计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更为全面的信息。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是指发生在食管部位的恶性肿瘤。

常见的食管癌有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两种类型,其中鳞状细胞癌占据了绝大多数。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大部分患者在晚期才会出现吞咽困难、胸部疼痛、体重下
降等症状。

早期的食管癌很容易被忽视,直到晚期才进行诊断和治疗。

对于食管癌的诊断,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是两项常用的检查手段。

它们可以提供丰富的影像信息,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位置、范围和浸润深度。

X线钡餐造影是通过口服含有一种叫做钡的物质,然后拍摄胸部X线片来观察食管内
部的情况。

在食管癌的早期,这种检查能够清楚地显示食管壁的轮廓和粘膜的变化。

但是
它对于小肿瘤和浸润深度的判断相对有限,因为它只能提供二维的影像信息。

相比之下,CT影像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和对比度,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三维影像信息。

CT检查可显示食管癌的位置、大小、形态和浸润深度等信息,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分期和病变的程度,起到辅助诊断和术前评估的作用。

CT还可以帮助检测肿瘤的转移情况,如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

CT检查还可以进行增强扫描,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血管的情况,有助于评估肿瘤的血供情况。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在食管癌的诊断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X线钡餐造影能够
提供早期食管癌的初步诊断信息,而CT影像则能够提供更准确、详细的诊断信息,对于肿瘤的定位、分期和术前评估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进行食管癌的诊断时,常常会结合使用这
两项检查手段,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食管癌是一种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常见于50岁以上男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在食管癌的诊断中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比较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在诊断效果上的差异。

一、X线钡餐造影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可用于食管与胃肠道各种疾病的诊断。

钡餐造影的原理是将钡剂吞入体内,通过X光透视观察钡剂在食管、胃、十二指肠和小肠等消化道器官内的情况。

通过观察钡剂的流动情况、形态、大小、密度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位置。

在食管癌的诊断中,X线钡餐造影可以显示食管黏膜下结节、狭窄或僵硬,变形或扩张。

同时,通过钡剂与病变部位的对比度,可以初步判断病变的大小、形态等。

但是,X线钡餐造影在诊断食管癌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其对病变的深度和转移情况的观察效果较差,易于漏诊或误诊。

二、CT影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利用X射线探测技术进行体式成像的高级医学影像学技术,可以对身体内部不同所在深度的组织进行分层成像。

食管癌在CT影像中呈现为不规则的软组织结节,可清晰显示病变部位的大小、形态、轮廓、密度、血管侵犯情况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等。

CT影像还可以显示病变的深度、范围和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手术指导有重要意义。

此外,随着CT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互联网的发展,近年来出现了基于CT影像进行虚拟胃肠镜和三维重建的技术,可以更直观地观察病变部位的形态和位置,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手术安全性。

三、两种影像的比较综上所述,虽然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各具特点,但在食管癌的诊断中,CT影像优势更为明显,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患者的治疗效果,但靠谱的展现方式依然不够完美,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对比食管癌是指恶性肿瘤发生在食管上皮细胞中的一种疾病,其中九成以上为鳞状细胞癌,且多发生在食管中下段。

食管癌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发病时已进入中晚期,因此对于食管癌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影像学检查,而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是两种常用的诊断方法。

本文将对比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

1. 显像时间短:X线钡餐造影是一种实时影像技术,能够实时观察钡剂通过食管的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异常。

而CT扫描需要一定的扫描时间,并非实时性影像。

2. 病变范围全面:X线钡餐造影可以直接观察到食管的形态、腔径、粘膜异常、梗阻、狭窄等情况,不仅可以发现病变部位,还可以观察到周围组织和淋巴结的情况。

3. 适应证广泛:X线钡餐造影适应于大多数食管癌患者,无论是初发病例还是复发病例均可应用。

而CT影像对于浅表型或早期食管癌的诊断效果相对较差。

4. 适应症明确:X线钡餐造影可以帮助鉴别食管癌以外的其他疾病,如贲门失迟缓、食管憩室、食管裂孔疝等,对于钡餐检查结果不明确的患者,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

二、CT影像诊断食管癌的优势1. 病变定位准确:CT影像可以对食管癌的位置、大小、浸润范围及脉管侵犯情况进行准确评估,能够帮助医生确定手术方案和术前评估。

2. 显像分辨率高:CT影像具有高分辨率的优势,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食管癌的病理变化,包括血管和淋巴结的情况。

3. 易于与其他影像相结合:CT影像可以与其他分型技术(如造影、MRI等)相结合,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 无创检查:CT影像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患者不需要接受钡剂的摄入,避免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的钡剂过敏反应。

由于食管癌的病程较长,且患者的临床表现不一致,因此单独应用X线钡餐造影或CT 影像可能会漏诊或误诊。

目前临床上常采用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的联合应用进行食管癌的诊断。

首先进行X线钡餐造影,观察食管的形态、腔径、粘膜异常、狭窄、梗阻等情况,确定是否有食管癌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诊断食管癌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4-14T15:39:41.3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作者:王焱
[导读] 食管癌属于人体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因该疾病可经血液及淋巴结进行转播或转移。

【摘要】目的:探讨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诊断食管癌的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8月接收的食管癌患者60例,分别借助X 线钡餐造影和CT扫描影像学诊断,参照手术病理结果对比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效果。

结果:X线钡餐造影早期食管癌检出率77.78%明显高于CT影像检查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钡餐造影中晚期食管癌检出率95.24%与CT影像检查97.62%,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X线钡餐造影诊断早期及中晚期食管癌的效果均较好,具有一定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X线钡餐造影;CT影像;食管癌
食管癌属于人体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因该疾病可经血液及淋巴结进行转播或转移,具有发病率高、病情进展快、治疗难度高等特点,为患者生命及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相关研究指出[2],食管癌临床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发病因素多与长期喜热食、粗粮、饮酒等存在关联,会在一定程度增加患者发病率,若及时确诊治疗可相应提高治疗成功率。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在目前临床诊断食管癌患者中应用较多,本研究主要针对两者检测诊断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我院接收的60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6-75岁,平均(52.36±5.21)岁,病变位置:颈段6例,胸上段10例,胸中段19例,胸中上段6例,胸中下段4例,胸下段15例。

食管癌分期,I期18例,Ⅱ期23例,Ⅲ期17例,Ⅳ期2例。

1.2 方法
本研究60例患者均分别借助X线钡餐造影及CT影像检查,患者检查前均需禁食,时间不低于8h。

X线钡餐造影:应用500 mA型X线机进行检查,患者需采取立位及斜位,将Ⅱ度硫酸钡剂(钡与水,3:1比例混合)吞服,性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观察影像学资料并分析。

CT影像检查:应用64层螺旋CT扫描机进行检查,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前吞服50mL发泡剂(1.5%泛影葡胺),确保患者食管内充气,起有效扩张作用,与患者消化食管部位开展扫描检查,对影像学资料进行观察分析。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种方法检查食管癌患者早期及中晚期阳性率,其中I期为食管癌早期,Ⅱ期、Ⅲ期、Ⅳ期为中晚期。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分析均借助SPSS 20.0 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计数资料均应用率“%”描述,使用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研究食管癌患者中经病理检查,早期患者18例,中晚期患者42例。

经X线钡餐造影检查早期阳性率为77.78%(14/18),中晚期检出率为95.24%(40/42)。

经CT影像检查结果显示,早期阳性率为5.56%(1/18),中晚期检出率为97.62%(41/42)。

X线钡餐造影早期食管癌检出率明显高于CT影像检查阳性率,差异明显(P<0.05);X线钡餐造影中晚期食管癌检出率与CT影像检查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食管属于咽与胃间存在的消化管,是人们食物吞咽的主要管道,若不能有效保护食管,将增加食管癌发生风险。

目前临床使馆病变主要包括炎症及肿瘤,其中食管炎及食管癌患者临床表现均为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等,因此部分早期食管癌患者极易被误诊为食管炎,多于食管癌早期借助补液、消炎等治疗,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甚至部分患者晚期病情加重恶化后才引起重视对其健康造成极大影响[3]。

因食管癌病情进展速度快,生存率较低,早期患者治疗效果远高于中晚期患者治疗效果,因此前期诊断确诊准确治疗十分重要,因此应于患者食管存在吞咽困难、烧心等临床表现时,即刻检查,对病变性质进行确定,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4]。

有研究指出[5],目前临床诊断食管癌中多借助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进行检查,均存在一定应用价值。

X线钡餐造影检查可发现食管癌患者早期病变特征,多表现为局部食管黏膜皱襞处于不规则及毛糙状,呈现扭曲紊乱状态,部分患者伴有黏膜中断、损伤等状况,且黏膜局部存在充盈缺损影,出现上述情况需引起重视并做进一步检查确诊。

经CT影像检查可明确显示食管癌患者食道情况,对食管癌变范围进行明确,可作为临床判定食管癌分期的重要依据。

CT影像学检查在食管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可有效判定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腹腔内种植等,因该应用特点受到临床医师青睐[6]。

本研究结果显示,X线钡餐造影早期食管癌检出率高于CT影像检出率差异明显;提示,食管癌早期应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的效果更好,与X线钡餐造影可显示早期食管癌特征存在关联,表明临床借助X线钡餐造影检查有利于食管癌患者早期确诊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X线钡餐造影中晚期食管癌检出率与CT影像检查相比无显著差异。

提示,中晚期患者应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及CT影像检查均具有较高敏感度,其中CT影像检查因可明确食管癌分期,为临床预后判断及治疗方案选择均具有一定价值,因此也可将CT 影像检查作为食管癌患者检查有效方案,但需结合X线钡餐造影应用,以便提高疾病早期诊断准确率。

综上所述,食管癌患者应用X线钡餐造影检查的效果较好,早期、中晚期检出率均较高,可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金坨,林宽荣,李光海,等. 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诊断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4):41-42.
[2]牛万彬. 探讨食管癌的X线及CT影像诊断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8(15):28+14.
[3]陈仲耿. X线和CT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9):151-152.
[4]阿布力克木?阿布都许库尔. X线钡餐造影在早期食管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6):49-50.
[5]白忠秀. X线钡餐造影与CT影像对食管癌诊断的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2015,21(36):27-28.
[6]何超,林万里,任巧文. X线钡餐造影和CT影像表现在食管癌诊断中的价值[J].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4,15(02):146-1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