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作文开头结尾技巧》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考场作文的开头结尾》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名师整理)最新⼈教部编版语⽂中考《考场作⽂的开头结尾》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教学过程⼀、课堂导⼊同学们,有⼀句话叫做“开篇如爆⽵,结尾如撞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章开头要像放鞭炮⼀样,⼀鸣惊⼈;结尾呢,应该像撞钟⼀样,清⾳有余。
可见,写⽂章开头和结尾多么重要呀!为了让同学们能写好作⽂,我们这堂课就来学习作⽂的开头与结尾。
⼆、复习预习11、五笔写作法:轻点⼀笔——概说事件交代⼀笔——介绍原委(穿插⼀笔——烘托点染)简叙⼀笔——略写事件巧折⼀笔——写出波澜(详写⼀笔——优美、⽣动细节化)深化⼀笔——表达感悟2、起承转合写作法三、知识讲解知识点1“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半”,作⽂的开头⽅法有很多,但是我们应该⾸先记住这样⼀个原则,就是“⼀简,⼆新,三美”。
简,就是开头要简洁明了,不啰嗦。
新,就是开头新颖别致,跟别⼈的不⼀样,与众不同。
美,就是开头能给⼈以美感。
那开头的⽅法有什么呢?1、开门见⼭式。
即⼀开头便照应题⽬,简洁明快,开门见⼭。
2、旧瓶新酒法。
为表达中⼼的需要,有些考⽣信⼿拈来,将记忆中现成的诗词、流⾏歌曲填换新的内容,往往妙趣横⽣,令⼈拍案叫绝。
引⽤名⾔警句、诗歌、谚语、⼈物语⾔等。
3、设问置疑式。
提出问题,引起注意。
①先提出⼀个悬⽽未决的问题。
②先截取⼀2个精彩的事件⽚断。
③先交待⼀个起线索作⽤的物件。
④先安排⼀个引发故事的场景。
⑤先介绍与故事情节紧密相关的⼈物4、细致描写式。
描写⼈物,描写景物,描写动物,总之⽤美的语⾔写出特点。
5、修辞⼿法式。
由此及彼,运⽤排⽐、⽐喻,引⼈⼊胜。
6、题记导⼊法。
以题记为开头,或阐述⾏⽂缘由,或牵引内容,或揭⽰⽂旨,其语⾔往往精练⽽富有哲理。
从中透视其亮点,触摸到其情感的脉搏,让⼈赏⼼悦⽬。
7、对⽐衬托式。
由⽇常所见引起所要写的内容。
知识点2⼈们称好的⽂章的结尾为“豹尾”,要求结尾简练、⽣动、恰到好处。
作⽂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考场作⽂的质量呢?下⾯介绍⼏种常见的结尾技巧。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作文开头结尾技巧》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中考作文辅导—开头结尾篇一、引人入胜的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
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
文章的开头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可以设置疑问,引人入胜;可以描写环境,烘托气氛;也可以用谚语、诗词,起势峻陵,别具匠心,别具一格。
例:小草不会一直嫩绿,总会有枯萎的时候;花儿不会一直艳丽,总会有凋谢的时候;天空不会一直晴朗,总会有乌云密布的时候;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无数的困难,人生才会精彩不停!此段用“小草、花儿、天空”引出“人生”的话题,恰合题意,运用排比,且语句长短相间,显示了从容不迫,信手拈来之文学功底。
中考作文开头技巧*技巧一:引用切题法名人名言、诗歌辞赋、俗语谚语,其语言富于文采,又具有很强的哲理意蕴和启示作用,如能恰到好处地给予运用,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寻味,使文章开头的语言呈现出光彩来。
例1:陕西一考生《助跑与成功》的开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冰心的一首短诗,它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1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
点评:这篇作文开头通过引用冰心的短诗,得出了与标题紧密相切的“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的中心论点,为下面的深入论证树起了必要的“靶子”。
而且,这样的开头足以显示作者深厚的语文积累,对作文获得高分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例2:满分作文《那声音,常在我心田》开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那是一方美丽的土地,一方让人无法割舍的土地。
我把生命的根留在那里,那里,有一种声音,如微风,清清凉凉,抚慰心田;有一种声音,如阳光,飘飘洒洒,洒满温情。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指导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的:让学生了解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明确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1.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1.3 教学内容:1.3.1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作用1.3.2 中考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1.3.3 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安排第二章: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2.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开头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开头质量。
2.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2.3 教学内容:2.3.1 作文开头的基本方法2.3.1.1 直接导入法2.3.1.2 背景引入法2.3.1.3 设问导入法2.3.2 作文开头的技巧2.3.2.1 引人入胜的的开头2.3.2.2 生动形象的开头2.3.2.3 创新独特的中考作文开头第三章: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3.1 目的:让学生掌握作文结尾的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的结尾质量。
3.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3.3 教学内容:3.3.1 作文结尾的基本方法3.3.1.1 自然结尾法3.3.1.2 总结结尾法3.3.1.3 悬念结尾法3.3.2 作文结尾的技巧3.3.2.1 画龙点睛的结尾3.3.2.2 深刻感悟的结尾3.3.2.3 创新独特的结尾第四章: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4.1 目的:让学生掌握开头和结尾的衔接与过渡技巧,使作文整体流畅。
4.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4.3 教学内容:4.3.1 开头和结尾衔接与过渡的重要性4.3.2 衔接与过渡的方法和技巧4.3.2.1 自然过渡法4.3.2.2 引用过渡法4.3.2.3 句子过渡法第五章:实战演练与修改5.1 目的:让学生通过实战演练和修改,提高作文开头和结尾的质量。
5.2 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练习。
5.3.1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常见问题分析5.3.2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实战演练5.3.3 学生作文开头和结尾的修改指导第六章:优秀作文开头和结尾案例分析6.1 目的:通过分析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使学生领悟到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技巧。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技巧教案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基本技巧,提高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
2. 培养学生对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视,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3.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丰富学生的写作词汇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文开头的技巧:引人入胜、悬念迭起、开门见山、定义解释等。
2. 作文结尾的技巧:画龙点睛、回味无穷、前后呼应、总结全文等。
3. 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通过实际写作练习,运用所学到的开头和结尾技巧。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一些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引发学生对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兴趣和重视。
2. 讲解:详细讲解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基本技巧,并提供相关实例进行讲解。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练习,运用所学到的开头和结尾技巧。
4. 点评:对学生的练习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进行指导。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学生在日常写作中运用开头和结尾技巧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文开头和结尾的基本技巧,提供相关实例进行讲解。
2.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练习,运用所学到的开头和结尾技巧。
3. 互动法:学生之间进行写作交流和分享,互相学习和借鉴。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写作作品的质量:是否能够运用开头和结尾技巧,使作文更加吸引人和有深度。
2. 学生对作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视程度:是否能够在日常写作中主动运用所学技巧。
3. 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积极性:是否对作文开头和结尾的技巧产生兴趣,并积极参与写作练习。
六、教学资源1. 优秀作文示例:提供一些优秀作文的开头和结尾,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2. 写作练习材料:提供一些写作题目和素材,供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练习。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建议1. 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作文开头和结尾的技巧,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2. 鼓励学生多读优秀作文,从中学习借鉴开头和结尾的写作方法。
3. 定期进行写作练习,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作文的开头与结尾 写作技巧指导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作文的开头与结尾写作技巧指导(含范文)初三语文教研室整理上篇怎么写作文开头?好的开头,有如春云初展,鲜花含露,叫人一见钟情。
如何在一开头就先声夺人呢?技巧1、开门见山亮明观点举例1、每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个声音。
在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这个声音一直留在我的心底,伴随着我的成长。
举例2、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座古朴的心灵城堡,城堡里写满了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
在城堡的中央,有一块美丽的碑石,铭记着我们心里深处的记忆。
这些美丽好像一泓清泉,事实荡涤着我们的心灵,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
举例3、让大地代表我的真诚,向大海许下我的诺言,让泰山记下我的祝愿。
我永远感谢你——我的老师。
举例4、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演绎自己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我莫属。
举例5、乖巧的我从没有想过叛逆;听话的我从没记得反抗;但文静的我,有时,也想任性一回。
举例6、凭窗远眺,我的眼前万紫千红。
风轻轻吹过,和着夏季的炎热,掺着花草的清新,扬起缕缕青丝时,告诉我,我眼中的色彩是青春,我的青春色彩变幻。
技巧2、巧用修辞,展示风采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巧用修辞能够给文章增添许多风采。
恰当使用修辞,抒发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语言靓丽多彩,读之令人耳目一新,开头不凡,给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举例1、春的脚步是又轻又柔的,你听!“沙沙沙”,春踏过了树叶;夏的脚步是又急又快的,你听,“哗哗哗”,夏抚摸了流水;秋的脚步是又重又实的,你听“咚咚咚”,秋摘下了果实;冬的脚步呢?冬的脚步像是水波扩散,无声无息。
而妈妈的脚步,似春,似夏,似秋,又似冬。
举例2、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起、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
练习:以《幸福》为题目,运用修辞手法,写一段开头。
举例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一种骄傲的幸福;“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一种思念的幸福;“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是一种豪迈的幸福。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写作结尾抒情议论训练》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画龙也需“点睛”——记叙文结尾抒情议论训练教学目标:1.认识记叙文结尾中议论和抒情的地位和作用。
2.掌握运用议论抒情结尾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及难点:在结尾中运用议论抒情的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一、导入:作文在我们的语文考试中占了半壁江山,作文的成败关系这语文成绩的好坏,不少同学一提起作文就头疼。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作文课,希望对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有所帮助。
现阶段我们练习的主要是记叙文。
一篇优秀的记叙文丰富生动的记叙、描写犹如“画龙”,抒情和议论则是“点睛”之笔,能使一篇貌似平常的文字变得精辟,璨然生色,就像画在壁上的龙,一经点上眼睛,就立刻电闪雷鸣,腾云而去。
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在记叙文结尾中运用抒情议论的写作技巧。
引出“画龙也需“点睛”——记叙文结尾抒情议论训练”——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二、学一学:1.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什么是抒情、议论?(齐读)记叙文的议论,就是作者在记叙文中对所记叙的人物、事情等加以评述:或表达看法,或评价得失,或分析影响,以揭示事物的本质,深化文章的主题。
(《都市精灵》关于鸟鱼1兽的议论)记叙中的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人物或事物、描绘景或物的过程中,用饱含感情的语言,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或喜或悲,或热爱或厌恶,或赞美或批评)抒发和表达出来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
即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我的老师》“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呵!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什么时候,我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间接抒情间接抒情是借助其它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等)抒发感情。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中考《记叙文写作升格攻略》专题复习教案(含答案)

图难于易化大为细——叙述性文章场面的定格与分解写作策略教学目标1.理解场面的定格与分解为叙述性文章写作带来的便利;2.明确场面的定格与分解的操作方法;3.尝试进行场面的定格与分解后“点”的详细描写。
教学重点通过场面的定格与分解化大为小,简化叙述性文章的写作头绪。
教学难点1.选择怎样的场面进行定格;2.如何分解、描述场面中的“点”。
教学用具 PPT、黑板板书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预先板书好副标题“叙述性文章场面的定格与分解写作策略”,并投影本课的标题)齐读本课的标题。
请学生解释标题中的两个概念——“叙述性文章”“场面”。
(简单地说,1“叙述性文章”是指整体侧重叙述事件、塑造形象的文章,“场面”是指由人景物多种内容共同组成的画面。
)你能随口说出在课文中学过,或者生活里经历的一个场面吗?(我们现在所处的就是一个场面,至少包含这个大报告厅、台上的我们和台下的老师们。
)可见场面的内容是丰富的,而由场面组成的事情可以写的内容自然就更多。
怎么才能够简化写作头绪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两个写作策略——叙述性文章场面的定格与分解。
二、场面的定格1.请阅读学案“习作评价”部分两位学生写的习作,加以比较,并讲一讲你认为哪一篇写得更好及理由。
注意阅读思考后及时做好批注。
(教师点评学生的回答:这是开放性的习作评价,学生讲得有道理的都应当予以认可。
)2.这两篇习作虽然选择了相同的素材,文章整体字数也相仿,但是第一篇显然写得更好,其实我认为两位作者动笔之前就分出了高下——他们的写作思路和文章结构方式不同。
(教师在黑板图解两文写作思路和结构方式的差异:第二篇重点放在第三段,先后简要叙述了八个返乡过程中的场面,而第一篇侧重三个场面的描写:奶奶场上脱粒、爷爷回来、清晨放鸭,所以后者有足够的篇幅来具体描述这三个场面,而第二篇只能简要概述每个场面。
)3.我们不妨通过场面的定格的方式简化写作头绪,跳跃性叙述(板书)。
场面定格是指2在叙述事情时将写作的目光聚焦在2—3个场面上详细描述,在保持事情整体完整的前提下避免事无巨细什么都写,什么也写不好。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中考《考场作文提分技巧》专题复习教案

课后记
请朗读下列文章,圈划你喜欢的或者优美的语句,说一说这些句子好在哪里?注意做好旁批。
成长路上,感谢有你
张晓风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你在,我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是啊,成长路上,有你陪伴,我已不需要更好的世界。——题记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姥姥家度过的,那里的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还混合着青草味。而前屋小姨那一头飘逸的长发,让我做梦也想拥有。我很坚决的不理发,但又有点笨,梳头这样的巧活我很难学会。以至于当比我小一岁的妹妹都会扎着个小辫一晃一晃的在院里四处蹦跶时,我连最简单的发式也不会。
你是世间最暖的书包利民源自①那时爷爷有满肚子的故事。也曾一度以为爷爷一定看过许多许多书,要不怎么一开口都是那些让我们流连的传说掌故?
【开篇简捷,直奔主人公和主要事件,这也是600字左右的中考作文必须做到的。“以为爷爷看过很多很多书”与第⑥段照应,使全文文脉通畅】
②最喜欢夏日的夜晚,家人都坐在院里的老榆树下,微凉的风从每一片叶子上滑落【风竟可“滑落”,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别致】,爷爷的烟袋便点燃了满天的星光【这句话生动形象,引人想象。我们一般写作:“爷爷点燃了烟袋,烟头就像天上的星星。”作者直接用“点燃”连缀起本体和喻体,更简洁】。通常是我们一群小孩子在叽叽喳喳一番之后,爷爷也已满足地吸了一袋烟,把烟袋锅在鞋底上轻轻地磕,然后再塞满烟丝【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的味精,必不可少】。这个时候,我们就全安静下来,知道爷爷又要开始讲故事了。
教师寄语:我们的生活不缺乏精彩,也不缺少美好与爱。希望同学们有一颗敏锐易感的心,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默默感悟,细细描摹,去展现我们生活中的美好、善良与爱。
齐读教师赠语:
爱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不是悲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作文辅导—开头结尾篇一、引人入胜的开头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
好开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果。
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
文章的开头可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可以设置疑问,引人入胜;可以描写环境,烘托气氛;也可以用谚语、诗词,起势峻陵,别具匠心,别具一格。
例:小草不会一直嫩绿,总会有枯萎的时候;花儿不会一直艳丽,总会有凋谢的时候;天空不会一直晴朗,总会有乌云密布的时候;人生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遇到坎坷挫折的时候.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无数的困难,人生才会精彩不停!此段用“小草、花儿、天空”引出“人生”的话题,恰合题意,运用排比,且语句长短相间,显示了从容不迫,信手拈来之文学功底。
中考作文开头技巧*技巧一:引用切题法名人名言、诗歌辞赋、俗语谚语,其语言富于文采,又具有很强的哲理意蕴和启示作用,如能恰到好处地给予运用,可以为文章主题的出现营造一种哲理氛围,使文章中心突出、耐人寻味,使文章开头的语言呈现出光彩来。
例1:陕西一考生《助跑与成功》的开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冰心的一首短诗,它告诉我们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1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
点评:这篇作文开头通过引用冰心的短诗,得出了与标题紧密相切的“成功需要‘奋斗’与‘牺牲’,成功需要一条长长的助跑线”的中心论点,为下面的深入论证树起了必要的“靶子”。
而且,这样的开头足以显示作者深厚的语文积累,对作文获得高分也能起到积极的影响。
例2:满分作文《那声音,常在我心田》开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那是一方美丽的土地,一方让人无法割舍的土地。
我把生命的根留在那里,那里,有一种声音,如微风,清清凉凉,抚慰心田;有一种声音,如阳光,飘飘洒洒,洒满温情。
那是海的洗礼,浪的张扬,时时触碰着我瓢忽不定的心扉。
注意:课后分专题摘抄*技巧二:景物渲染法这种开头方法,先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然后再引出主题,能起到制造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和中心的作用,抒情味道浓。
或借用某一情景作为媒介,从中引出要写的人或事,委婉舒展,引人遐想,并为下文叙述开拓思路。
例1满分作文《我们携手走进童年》开头:屋外的桂花树开满了花,轻风一吹,桂花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落在树下的小人头上、肩上。
那个人就是我。
见桂花飘落下来,我会挥舞着短短的手臂在风中自嗨。
哇,好香的花朵呀,那种清香的感觉真是太美太美。
点评:这是一篇追忆童年的文章。
这样的文章对初中生来说并不陌生,可这篇文章在组织选2材上,小作者却有很明显的用心,下了一番工夫。
童年可写的东西很多,作者只选了一个场景,即桂花树下,这个场景写得十分优美动人,颇有画意诗韵,让人产生无边的遐思。
然后作者写了在桂花树下玩水枪,等爸爸回家,与伙伴们数星星与吃玉米等生动的情景,表达了对童年深深的怀念之情。
例2北宜昌一考生《那悠扬而美丽的琴声》的开头:西沉的红日,仿佛是喝醉了酒似的,把缕缕落寞的橘红涂满天际。
古老而沧桑的小道上充满着迷离的格调,宁静而幽雅。
天地万物似乎都酣醉在这片短暂的美丽之中,没有了一切声响。
点评:这篇作文的开头采用背景描绘法,为下文讲述故事营造了一种凄迷而静谧的氛围。
这样的作文开头形式新颖,烘托性强,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例3 《那天,阳关好暖》:“一缕金黄色的阳光从窗口斜射在桌子上,照在信封上,那天阳光好暖啊……”点评:“一缕”“金黄色”“斜射”“好暖”这些词都很有文采。
*技巧三:巧用修辞法1.用排比句,气势磅礴例1 《美,在我们中间》的开头:“生活中处处有美:美的花,美的景,美的服饰,美的心灵……美,在我们中间。
”这个开头用了排比句,且各分句的语言也很对称,既有节奏感,又有美感,很好地突出了“美无处不在”的主题,可谓是语言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
3又如《诚信——世间最美的》的开头:“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亮的。
漫漫人生,我采撷世间最美的——那弥足珍贵的——诚信。
”点评:如诗般的排比句,给人以高雅之感。
例2“家里向阳的房子是自己住,家里最厚的棉被在自己床上,家里最漂亮的花放在自己那间小屋的阳台上。
自己的屋里有四种灯:写字台前读书用的明亮灯、电脑桌边上网用的护眼的灯、卧室上空同学联欢时用的彩灯、枕边触手可及的柔和的床灯,而妈妈的房间里就一个老式的节能灯!一瞬间,往事历历在目,那灯光以无声的语言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那是情的河流在汩汩流淌,那是爱的甘霖从天而降。
”此段采用了排比修辞句,娓娓道出妈妈的爱遍及我的吃、穿、住、用生活细节,母爱如苍穹的蓝天、辽阔的大地、茫茫的大海,无处不在,整句结构行文,气韵流动,给人以节奏鲜明、韵律及钻之感,气势非凡。
2.用对偶句,严谨整齐如《记我的一次成功》的开头:“在前进的道路上,我经受过失败,也获得过成功。
失败使我警醒,成功使我欢乐。
”点评:这个开头两句话用了两组对偶句,对比鲜明,言辞斐然。
3.用比喻句,形象生动例1 《守住一颗平静的心》的开头:“人生如广阔的大海,人便是大海的一叶小舟,大海没有风平浪静的时候,所以人也总4有欢乐与忧愁。
当心急的时候,深吸一口气,守住一颗平静的心。
”点评:把人生比喻成大海,人比喻成小舟,语言形象生动。
例2 中考满分作文《对话》开头: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就如缕缕阳光,悠然洒下,合成光束,照进心间,驱开不散的阴霾;又如丝丝细雨,翩然落下,汇成小河,流入心房,滋润原本干涸的心田;还如房檐的水滴,一滴一滴地坠落,最终滴穿了磐石坚硬的隔阂。
这篇命题作文《对话》,思路相当开阔,开篇用排比、比喻,形象生动,以丰富的想象,设置了不同的意象,引出写作的中心。
主体部分用“对话,在于心与心的沟通”、“对话,在于情感的表达”、“对话,在于彼此间的理解”三个提示性语句,总领写作角度,分三个层次,展示出清晰的写作思路。
文章主体部分中列举了钟子期与俞伯牙的故事、高适的名言、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故事、雨果的名言,表达了对话题的理解,使整篇文章内容充实,十分耐读。
例3益阳一考生《将嘴角轻轻上扬》的开头:轻轻将嘴角上扬,脸上便会微微地泛起淡淡的笑容。
这小小的一个动作,就像是春天的樱花,在大地上纷纷绽放;就像那柔柔的清风,在水面上默默流淌;就像是春天的朝阳,能照亮你的整个心房。
点评:修辞能为语言增添无限风采,就像这篇作文的开头,作者巧用修辞法,将“微笑”分别比作“春天的樱花”、“柔柔的清风”、“春天的朝阳”等三种形象生动的事物,且这三5个比喻句又在形式上构成了一组排比句,而作者赞美“微笑”的情感即得到了最为充分地表达。
相信读到这样富有文采的开头,谁也会禁不住地对整篇作文都产生好感的。
4.设问/反问,发人深思例一:考生写《人生最需要掌声》的开头:“人生最需要掌声。
许多人时常感叹:知音难求。
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点评:这是个能激动自己的开头,如同刚打开水闸门一样,使自己的写作如洪水般一泻千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写好了开头,也便留给了批阅者“成功的一半”的印象。
*技巧四:开门见山法在开头摆明观点,直接进入事件的记叙,表明主旨。
例1 中考满分作文《我有一双闲不住的手》的开头:“说起我这双手,要是用‘闲不住’来形容,那真是既形象又准确。
它总是摸摸这儿,动动那儿,没有闲的时候。
”点评:这个开头,只有两句话,但每句都扣住题目中的“闲不住的手”来写,不蔓不枝。
切题原则除指扣住题目来写外,还指扣住文章的主题来写,即开头点题。
例2 《心愿》的开头:6“当一名老师,这个心愿在我的心里已经埋藏了很久。
”点评:这个开头,只一句话,既扣住了题目,又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还点明了中心。
技巧五:设置悬念法人都有好奇心,作文开头如能制造悬念,引人读文,也能显得精彩动人。
例1长沙中考作文《留点感激在心中》的开头:心中从来没这样糟糕过,试卷一发下来,我就知道不妙,老师冷冷的眼神像一把刀在心头轻轻擦过,心立刻就凉了。
点评:先制造悬念,然后巧妙回答,点明主旨。
既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又巧妙地引起下文。
例2 《最好的奖赏》:我曾经带着孩子式的幼稚的仇恨来看待我父亲。
印象中别人的父亲都是和蔼可亲的,对于自己孩子百般骄纵的。
但是我的父亲却不然。
技巧六:展示矛盾法例1:无锡一考生《精彩的足球赛》的开头:突然闯入一群不速之客,让我们的足球比赛告一段落。
每个人都站起来,抬起头,望着这群不请自来的家伙。
两个矮子,却像是两个头领。
还7有一个家伙嘟着嘴,肥脸蛋——像一只戴着假发的猪。
一群喽罗和一个破足球跟着他们。
“这是哪里来的一群人渣?”声音很冷,好像来自另一个国度。
没有人回答他们,也没有人离开。
难以忍受的沉默……一个眼神,我们聚在一起。
谁也不愿意把场地让给他们。
点评:这篇作文的题目为“精彩的足球赛”,但开头却从“突然闯入一群不速之客,让我们的足球比赛告一段落”的“争夺足球场地”的矛盾写起,很容易地抓住了读者的心思,让读者不得不将作文读下去。
从这一点来说,以展示矛盾法开头的作文,开头部分的“矛盾”确有为后文内容做铺垫的重要作用。
例2:江苏南通一考生《偶然中,我嗅到了“芬芳”》的开头:“阿姨,一碗面!麻烦快点儿!”我兴冲冲地找到一张桌子坐下。
今天中考,一定要填饱肚子上考场。
面很快就被放在桌子上。
这时,耳边响起了带浓浓兵房口音的话:“小姑娘,麻烦你往那儿坐坐。
”我抬头望了望,一个农民工形象映入眼帘,白色的汗衫都发了黄,皮肤黝黑黝黑的,脸上一丝憨憨的笑。
我不情愿地挪了挪身子,埋下头,吃我的面条。
什么味道?我刚要吃,一阵汗臭又扑鼻而来。
显然,这肯定是那个“黑子”身上的。
8我不满地抬起头……点评:从“我不情愿地挪了挪身子”及“我不满地抬起头”等处来看,这篇作文的开头显然也采用了展示矛盾法。
与《精彩的足球赛》不同的是,这篇作文开头展示矛盾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对人物“黑子”“欲扬”之前进行“先抑”,使作文产生“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美感的。
技巧七:回忆导入法例1:一考生《清晰的面孔》的开头:三年的初中生活转瞬即逝。
今天,我已经坐在了中考的考场上。
蓦然回首,一切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昨天,那张清晰的面孔真切浮现出来。
点评:这篇作文的开头,作者从“今天”“我”“坐在了中考的考场上”却“蓦然回首”写起,自然引起“正文”对“那张清晰的面孔”的“回忆”,切题自然,导入快捷,又能使作文在一开始就形成悬念。
所以说,记叙文若采用回忆导入法开头,将不失为一种聪明地选择。
例2:《又一次心痛》的开头:我是个16岁的女孩,在我心目中,什么颜色都不及白色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