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合集下载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原理与应用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原理与应用研究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原理与应用研究引言基因编辑技术是一项革命性的生物科技工具,能够直接修改生物体的遗传信息。

CRISPR-Cas9是一种高效、灵活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基因编辑工具。

本文将介绍CRISPR-Cas9的原理及其在基因编辑、疾病治疗和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CRISPR-Cas9的原理1. CRISPR-Cas9系统的组成CRISPR-Cas9系统由CRISPR RNA(crRNA)、转录压缩型RNA(tracrRNA)和Cas9核酸酶组成。

CRISPR RNA与tracrRNA 相互结合形成双链RNA,与Cas9核酸酶结合后形成复合物。

2. 基因编辑的机制CRISPR-Cas9是一种天然的免疫系统,用于抵御细菌和病毒入侵。

通过对Cas9核酸酶进行适当的改造,可以使其在靶向中准确剪切DNA序列。

CRISPR RNA与目标DNA序列的互补配对后,Cas9核酸酶将目标DNA切割成两片。

接下来,细胞内的修复机制会介入修复剪切处,从而产生各种不同的修复结果。

二、CRISPR-Cas9的应用研究1. 基因组编辑CRISPR-Cas9的高效性和准确性使其成为研究人员进行基因组编辑的首选工具。

通过改变CRISPR RNA的序列,可以在目标基因上引入突变,研究基因功能和表达调控机制。

2. 疾病治疗CRISPR-Cas9在疾病治疗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通过修复或删除与疾病相关的突变基因,可以治疗遗传疾病、癌症等疾病。

此外,CRISPR-Cas9还可以用于生成特定基因型的动物模型,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疾病的机制。

3. 农作物改良CRISPR-Cas9技术在农作物改良领域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编辑农作物基因组,可以提高其抗病性、耐旱性、抗虫性等重要性状,以增加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此外,CRISPR-Cas9还可以用于改良植物的野生栽培品种,提高其营养价值和抗性。

4. 生物学研究CRISPR-Cas9技术在生物学研究领域被广泛应用。

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普通生物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姓名李沛哲专业班级:草业科学1702学院:动物科技学院学号:2017046402018年6月目录1.研究背景 (3)2.CRISPR的发展历程 (4)3.CRISPR的工作原理 (5)4.CRISPR/Cas9技术在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6)5.Cas9的应用优势 (7)6. 存在的问题 (7)7.展望 (8)【摘要】:CRISPR/ Cas9是一种用于靶向特定基因的DNA修饰工具,产生于细菌和古细菌,是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就像文字纠错软件,可以检测到病毒DNA并将其消灭并修复。

经过不断发展,已有多个物种应用这一系统用于研究,还可能将应用于基因编辑的科研、临床治疗等,现已证明CRISPR/ Cas9技术拥有一定优势,比如设计简单,操作容易,但是背后还存在道德伦理问题,以及该技术本身存在的问题如脱靶效应。

【关键词】:CRISPR/ Cas9 基因编辑疾病治疗免疫防御1.研究背景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开始发展,这标志着生物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分子生物学家第一次获得了操纵DNA分子的能力,使研究基因和利用它们开发新的药物和生物技术成为可能。

广义来说,基因组工程指的是对基因组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其上下片段(如表观遗传标记)或其输出(如转录本)的过程。

在真核生物中,特别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十分容易且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对改变基础科学、生物技术和医学有着巨大的作用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中,蛋白质是由编码基因决定的。

基因突变时,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也会改变,有些蛋白质会提前终止翻译,遗传疾病就会发生。

特异性的修饰基因组靶点,可以用来治疗遗传病,人们研究修饰位点时,在细菌和古细菌中找到了某种RNA,它可以用来标记位点,命名为gRNA。

CRISPR/Cas9蛋白和gRNA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切割都发生在正确的位置。

CRISPR/ 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一种用于靶向基因特定DNA修饰的工具,细菌在其成长环境中需要不断对抗病毒,CRISPR指的是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其产生于细菌和古细菌,它们为了应对病毒的攻击而逐渐进化,产生了这种系统,在CRISPR作用之下,可以检测到病毒的DNA并将其消灭,该机制中,Cas9是一种蛋白质,作用是寻找并切断病毒的DNA,使其降解,crRNA(CRISPR- derived RNA)与tracrRNA(trans- activating RNA)会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该复合物能特异性识别靶基因序列,引导Cas9核酸内切酶在定位点将双链DNA剪断,然后,其非同源末端与修复机制相连接,将重新连上断裂处的基因组DNA,精准插入特定的DNA片段,这就是说,假如能够造成双链断裂,则可以诱发细胞进行修复,方式为干预或融入新基因,另外还有一种修饰DNA的方法即将外源DNA的一个片段整合进断裂处。

CRISPRCas9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CRISPRCas9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基因打靶小鼠制作流程
2.5-3 mouth
设计
•打靶载体 •鉴定方案
ES打靶
• 药物筛选 • 中靶鉴定
37-54 day
注射
• 囊胚注射 • 胚胎移植
繁育
• 繁育 • 建系
sgRNA筛 选
囊胚打靶测 试
注射
• 囊胚注射 • 胚胎移植
繁育
• 繁育 • 建系
鉴定
• 基因型鉴定 • 突变检测
胚胎冷冻
鉴定
• 传统KO,需要较长的同源臂(3000-5000bp),且打靶载体定的 构 建难度大,耗时长,
• 既然同源重组效率高,同源臂降低也可发生高效重组, 且多位点同时 发生同源重组也可实现
• 以CKO为例,介绍结合Cas9发生KI,完成CKO模型
常规CKO
借助Cas9切割,利用KI实现常规CKO
调节基因转录的Cas9模式
We next examined whether CRISPRi could block a transcription factor from binding to enhancer sites This suggests that dCas9 can sterically compete with transcription factors that have tight binding affinity for DNA elements, further implying that CRISPRi can be used to perturb and map the regulatory roles of distal and proximal enhancers.
基因敲除 Knock-out
基因敲除 Knock-out

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Zujia.W摘要: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 CRISPR/Cas)技术是近两年出现的一种定点基因组编辑新工具,具有灵活、高效、廉价且易于操作等优点。

这种新的基因编辑工具的出现,为基因功能、疾病分子机制的研究带来了便利,并且在研究和使用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蛋白基因编辑转录调控基因治疗ABSTRACT: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 (CRISPR/Cas) has been developed as a new targeted genome editing tool since the last 2 years. Because it's flexible, efficient, cheap and easy to operate, it quickly surpass the previous technologies to become the hottest genome editing tool.The emergence of this new gene editing tool have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for researcher in gene functi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disease.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use,this technology is going through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expanding its scope of application.Key words: CRISPR/Cas genome edting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gene therapy基因编辑技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的突变,敲除、插入等改变。

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作者:李沛哲来源:《科学导报》2019年第49期摘要:CRISPR/Cas9是一种用于靶向特定基因的DNA修饰工具,产生于细菌和古细菌,是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就像文字纠错软件,可以检测到病毒DNA并将其消灭并修复。

经过不断发展,已有多个物种应用这一系统用于研究,还可能将应用于基因编辑的科研、临床治疗等,现已证明CRISPR/Cas9技术拥有一定优势,比如设计简单,操作容易,但是背后还存在道德伦理问题,以及该技术本身存在的问题如脱靶效应。

关键词:CRISPR/Cas9基因编辑疾病治疗免疫防御1.研究背景20世纪70年代DNA重组技术开始发展,这标志着生物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分子生物学家第一次获得了操纵DNA分子的能力,使研究基因和利用它们开发新的药物和生物技术成为可能。

广义来说,基因组工程指的是对基因组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其上下片段(如表观遗传标记)或其输出(如转录本)的过程。

在真核生物中,特别是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能够十分容易且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对改变基础科学、生物技术和医学有着巨大的作用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中,蛋白质是由编码基因决定的。

基因突变时,其编码的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也会改变,有些蛋白質会提前终止翻译,遗传疾病就会发生。

特异性的修饰基因组靶点,可以用来治疗遗传病,人们研究修饰位点时,在细菌和古细菌中找到了某种RNA,它可以用来标记位点,命名为gRNA。

CRISPR/Cas9蛋白和gRNA彼此之间相互作用,使得切割都发生在正确的位置。

CRISPR/Cas9(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是一种用于靶向基因特定DNA修饰的工具,细菌在其成长环境中需要不断对抗病毒,CRISPR指的是一种适应性免疫系统,其产生于细菌和古细菌,它们为了应对病毒的攻击而逐渐进化,产生了这种系统,在CRISPR作用之下,可以检测到病毒的DNA并将其消灭,该机制中,Cas9是一种蛋白质,作用是寻找并切断病毒的DNA,使其降解,crRNA(CRISPR-derived RNA)与tracrRNA (trans-activating RNA)会结合形成一种复合物,该复合物能特异性识别靶基因序列,引导Cas9核酸内切酶在定位点将双链DNA剪断,然后,其非同源末端与修复机制相连接,将重新连上断裂处的基因组DNA,精准插入特定的DNA片段,这就是说,假如能够造成双链断裂,则可以诱发细胞进行修复,方式为干预或融入新基因,另外还有一种修饰DNA的方法即将外源DNA的一个片段整合进断裂处。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与应用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与应用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与应用随着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科学家们也不断开创着新的探索路径。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就是其中一种重要的突破。

简单来说,CRISPR是“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的缩写,是一种镶嵌在细菌基因组中的DNA序列。

而Cas9则是一种酶,它能够在DNA链上切割特定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处进行修补或替换等操作。

这种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打破了传统DNA序列的限制,为生命科学、医学等领域带来了诸多崭新的应用前景。

一、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发现要追溯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和二十一世纪初。

当时两个独立的科学家团队分别在细菌中发现了具有“抵御病毒侵袭”的特殊结构。

这个特殊结构包含了一些DNA碎片,这些碎片被认为是细菌之前被感染的病毒留下的“痕迹”。

这些碎片会被细菌保存下来,并通过一种特殊的复制方式在某些情况下“遗传”给后代。

当细菌再次遭到病毒入侵时,这些DNA碎片就能够在细菌中产生一种特殊的酶(Cas)来对抗入侵病毒。

科学家就利用这种机制将这种痕迹DNA序列进行修饰,为基因编辑技术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在2012和2013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Jennifer Doudna教授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Feng Zhang教授等科学家通过自己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使其更加高效和准确。

二、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潜力极大。

下面我们就来简要介绍一下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场景。

1. 治疗遗传性疾病很多遗传性疾病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例如囊性纤维化等。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直接对基因进行修饰,从而消除这些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科学家们已经尝试使用CRISPR技术成功治疗了小鼠身上的遗传性肌肉萎缩症等疾病,这项技术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及其应用前景生物科技领域日新月异,全球科学家们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和使人类健康更有保障的目的。

CRISPR-Cas9是近年来在基因编辑领域中出现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因其独特的特性和通用的使用性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CRISPR-Cas9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

1. CRISPR-Cas9技术的原理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是通过改变生物体中的DNA序列来修改其基因表达的方式。

其核心组成部分是Cas9蛋白和RNA分子。

Cas9是一种蛋白质酶,而RNA分子则用于识别目的DNA序列。

通常,在实验室中,研究人员会将CRISPR-Cas9系统导入细胞中,继而使用特定的酶来剪断细胞中特定位置的DNA序列。

一旦DNA序列被剪断,细胞会自然地寻找一种方式来修复其自身的DNA。

2. CRISPR-Cas9技术的应用CRISPR-Cas9技术已经被应用于人和动物体内的基因编辑、疾病治疗和植物的基因改良等方面,是目前各种基因编辑技术中最受欢迎的一种。

其应用前景可谓无限。

下面,我们详细介绍CRISPR-Cas9技术在人类医学领域、农业领域和环境领域的应用。

2.1 人类医学领域CRISPR-Cas9技术已经被用于治疗因基因突变引起的一些疾病,如克隆氏症等遗传病。

研究人员还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技术治疗某些因感染导致的疾病,如HPV等。

此外,CRISPR-Cas9技术还可以用于自体细胞治疗和癌症治疗等方面。

2.2 农业领域在农业领域,CRISPR-Cas9技术也被广泛应用,用于植物基因改良。

例如,该技术可以用来增加植物的耐旱性、增加产量和防止病害等。

2.3 环境领域在环境领域,CRISPR-Cas9技术可以用于改变某些细菌的遗传元素,以分解有毒物质或净化自然环境。

3. CRISPR-Cas9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CRISPR-Cas9技术无疑是目前基因编辑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备受关注。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应用前景分析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应用前景分析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的应用前景分析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基因编辑技术也变得越来越普及,CRISPR-Cas9技术作为目前最为常用的基因编辑技术,其在医疗、农业、工业等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会从技术原理、应用现状以及未来前景等角度探讨CRISPR-Cas9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一、技术原理CRISPR-Cas9是一种通过人为干预基因组中DNA序列的技术,它利用特定的酶Cas9,对DNA进行切割,将其中的错误基因删除或者进行修复。

该技术是基于天然的CRISPR(CRISPR意为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免疫系统发展而来。

天然的CRISPR系统是细菌和古细菌为了防御病毒的攻击而进化而来的一种自我免疫机制,CRISPR序列是一种由短重复序列和间隔序列组成的DNA片段。

当细菌遇到病毒或噬菌体时,CRISPR序列会记录下病毒或噬菌体的DNA信息,以便将来再次遭遇同样的病毒时可以迅速识别和击落它。

CRISPR-Cas9技术就是利用这种机制进行人为基因编辑的。

二、应用现状1.医疗领域CRISPR-Cas9技术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一方面,该技术可以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

目前全球有超过6000种基因突变可以用这种技术进行修复,包括囊性纤维病、血友病、地中海贫血等。

此外,该技术也可以用于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治疗癌症等疾病。

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在进行CRISPR-Cas9技术在癌症治疗方面的尝试,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治疗癌症方面可以取得显著的效果。

2.农业领域CRISPR-Cas9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该技术可以被用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耐灾力。

比如,一些植物可能因为自身抗性不足而受到某些病害的侵袭,而利用CRISPR-Cas9技术可以使这些植物具有更优秀的抗性,从而提高其产量。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用于饲料、肉食和种子的改良,例如通过删除某些蛋白质基因,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与应用Zujia.W摘要: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蛋白(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 CRISPR/Cas) 技术是近两年出现的一种定点基因组编辑新工具,具有灵活、高效、廉价且易于操作等优点。

这种新的基因编辑工具的出现,为基因功能、疾病分子机制的研究带来了便利,并且在研究和使用过程中不断创新发展,扩大了其应用范围。

关键词: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关联蛋白基因编辑转录调控基因治疗ABSTRACT: 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 /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 (CRISPR/Cas) has been developed as a new targeted genome editing tool since the last 2 years. Because it's flexible, efficient, cheap and easy to operate, it quickly surpass the previous technologies to become the hottest genome editing tool.The emergence of this new gene editing tool have brought great convenience for researcher in gene function, molecular mechanisms ofdisease.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use,this technology is going through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expanding its scope of application.Key words: CRISPR/Cas genome edting transcription regulation gene therapy基因编辑技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编辑”,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的突变,敲除、插入等改变。

基因编辑技术主要包括:化学和UV诱导的基因突变;DNA重组酶介导的基因置换;锌指酶(ZFNs)和类转录激活效应因子核酸酶(TALENs)基因编辑系统,以及2013年问世的以gRNA为向导的CRISPR/Cas系统[1]。

CRISPR/Cas系统的组成CRISPR/Cas系统最初在细菌中被发现,是细菌体内重要的适应性免疫的结构基础,帮助细菌抵抗病毒和噬菌体。

细菌体内的CRISPR/Cas系统包括介导DNA识别的CRISPR RNA(crRNA),和介导DNA切割的Cas核酸酶。

典型的CRISPR基因主要由Cas基因家族和CRISPR序列原件构成。

CRISPR序列是高度保守的一段序列,由严格保守的21-48bp的重复序列(repeats)和高度可变的间隔物序列(Spacers)交相间隔组成。

CRISPR基因的典型结构目前,主要鉴定发现了三种CRISPR/Cas系统,而TypeⅡ是最常见最常用的一种CRISPR/Cas系统,该系统发挥作用只需要一种Cas 蛋白——Cas9。

通过晶体结构分析发现[2],Cas9蛋白主要包含有两个结构域,分别是发挥识别功能的REC结构域,发挥剪切功能的NUC结构域。

其中NUC结构域又由RuvC, HNH 和PAM-interacting (PI)组成,当RuvC和HNH同时发挥切割作用时,就可以形成DNA的双链断裂(DSB)。

CRISPR/Cas9技术的发展利用CRISPR/Cas9技术,通过设计特异性的sgRNA,可以实现特异性的DNA识别,并且在靶向位置完成切割,再通过细胞本身的DNA修复机制,完成断裂处的修复,从而实现目标基因的“编辑”。

随着CRISPR/Cas9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研究的深入,从经典的CRISPR/Cas9技术中也衍生出了各种更为精准有效的应用技术。

通过修饰改变Cas9的功能结构域,完成了对CRISPR/Cas9技术的一次次创新。

一.Cas9切口酶(Cas9 nikase, Cas9n)将Cas9蛋白的NUC结构域(切割域)中RuvC或HNH任意一个切割结构位点诱导突变,使其失去切割DNA的活性,这样的Cas9蛋白就称为Cas9切口酶(Cas9 nikase, Cas9n)。

Cas9n由于其中一个切割活性位点发生突变,就不能完成DNA的双链切割,只能切割DNA的一条链,形成单链断裂(SSB)。

如果将Cas9n和两条不同的sgRNA联合使用,就可以形成交错的双链断裂(DSB),再激活DNA的修复机制。

这种断裂方式能够进一步提高CRISPR/Cas9系统的特异性和效率,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应用潜力[3]。

二.失活Cas9(Dead Cas9,dCas9)将Cas9蛋白的NUC结构域(切割域)中RuvC和HNH两个切割结构位点都诱导突变,获得的Cas9蛋白失去了切割DNA的活性,这种Cas9蛋白称为失活Cas9(Dead Cas9,dCas9)。

dCas9与sgRNA组成的复合物可以靶向地结合到目标DNA位点,但不能发挥切割、“编辑”的功能,仅仅只起到“识别”的作用。

这种dCas9-sgRNA复合体,可以起到“干扰”基因表达的作用。

因为dCas9蛋白的结合,影响了基因的表达,或者诱导了目标基因的沉默,所以这种系统也称为CRISPR/Cas9 inference(CRISPRi)[4]。

除了抑制作用以外,dCas9也可发挥激活基因表达的作用。

这种功能通过某种“激活物”(activitor)(如VP16,VP64)[5]与dCas9结合而实现。

dCas9通过与一些效应酶或者效应转录因子结合,从而发挥抑制或激活基因表达的作用,这种功能在表观遗传学,癌症,神经失调等研究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潜能。

三.光激活Cas9(Light-activated Cas9)Cas9蛋白上的赖氨酸残基是制动CRISPR/Cas9系统的的重要位点,赖氨酸的暴露能够抑制CRISPR/Cas9系统的作用发挥。

其中,Cas9蛋白上的163位赖氨酸和886位赖氨酸能够在光的调控下影响CRISPR/Cas9系统的功能[6]。

光激活CRISPR/Cas9系统含有两种融合蛋白:(1)CIb1,与Cas9蛋白融合,起到靶向基因组序列的作用;(2)CRY2,一种光敏蛋白,含有一段光解酶的同源区域。

当受到蓝光刺激时,CRY2与CIb1异源二聚化,Cas9-CIb1就会大量募集到靶位点,发挥转录调控作用[7]。

这种光激活CRISPR/Cas9系统可以受到蓝光照射的调控,在时间上或空间上特异性地发挥基因编辑的作用。

CRISPR/Cas9技术的应用一.基因编辑(Genome editing)CRISPR/Cas9系统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生物工程与生物医学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例如: 可快速建立基因突变的动物或细胞模型,从而揭示遗传变异或表观遗传变异与生物功能或疾病之间的关系; 可作为新的作物育种技术,实现抗极端环境、病虫害以及无外源DNA 残留的重要农作物的快速获得; 还可在藻类或玉米中直接导入有效的乙醇合成代谢途径,获得可持续生产的低成本生物燃料; 还可利用基因组编辑改造细菌细胞工厂,生产大宗化学品与精细化学品如药品前体等[8]。

近些年最为振奋人心的研究结果莫过于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人类细胞中阻断了HIV-1的感染[9]。

这意味着CRISPR/Cas9技术是我们用于攻克人类复杂疾病、重大疾病的有利工具。

二.转录调控除了基因编辑,CRISPR/Cas还被用于调控内源基因的表达。

CRISPR干涉(CRISPR interference, CRISPRi)技术[4],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可逆抑制目的基因的表达,其原理是在gRNA引导下dCas9定向结合到DNA 上,对RNA 聚合酶复合体产生位阻效应,干扰转录延伸从而降低基因转录水平。

三.表观遗传调控表观遗传修饰在生物生长发育和遗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DNA甲基化或组蛋白乙酰化是表观遗传的标记,由一系列的酶调控。

将dCas9 与组蛋白修饰因子和DNA 甲基化相关蛋白融合,能在特定位点人为添加或去除表观遗传标记,这将为研究表观遗传学修饰在调控基因网络中的作用提供一个更灵活的平台。

四.RNA编辑除了编辑双链的DNA,CRISPR/Cas9也可用于编辑单链的RNA 序列[10]。

编辑RNA的CRISPR/Cas9系统由PAMmer,ssRNA,gRNA,Cas9蛋白组成。

PAMmer与PAM的功能一样,能被Cas9特异性识别并指导Cas9结合并切割ssRNA。

因为RNA比DNA具有更多的功能,所以用于编辑单链的RNA序列的CRISPR/Cas9系统具有更为灵活和广泛的用途。

CRISPR/Cas9的伦理和技术挑战尽管CRISPR/Cas9技术为生命科学领域研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和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伴随其产生的一些伦理和生物安全问题也必须得要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CRISPR/Cas9技术介导的疾病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脱靶现象,我们不希望在治好了一种疾病的同时,却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

然而,新的全基因组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干细胞技术,使得在基因治疗过程中通过全基因组测序的手段来挑选特定位点被修复,而其他位点又未发生非特异编辑的细胞系来进行进一步的应用成为可能,从而消除人们对干细胞中基因组编辑的安全性的担忧[11]。

短短的几年,由在细菌和古细菌等原核生物中发现的遗传物质靶向编辑系统演变而来的CRISPR/Cas9 技术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发展,使得研究人员能快速地对遗传物质进行随心所欲地操作或修饰,与成熟的ZFN 和TALEN 等基因靶向编辑系统相比,CRISPR/Cas9 系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如构建简单、方便、快捷,安全性高、毒性小等。

相信基于Cas9 的基因编辑工具极有可能是未来进行精确和高效的基因修饰的解决办法,在临床治疗、基础理论研究和农牧渔业等领域必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并且将会对分子生物学研究和基因治疗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1] Mali P, Yang L, Esvelt K M, et al. RNA-guided human genome engineering via Cas9.[J]. Science, 2013, 339(6121):823-826.[2] Nishimasu, H., Ran, F.A., Hsu, P.D., Konermann, S., Shehata, S.I., Dohmae, N., Ishitani, R., Zhang, F., Nureki, O., 2014. Crystal structure of Cas9 in complex with guide RNA and target DNA. Cell 156, 935e949.[3] Ran, F.A., Hsu, P.D., Lin, C.Y., Gootenberg, J.S., Konermann, S.,Trevino, A.E., Scott, D.A., Inoue, A., Matoba, S., Zhang, Y., Zhang, F.,2013a. Double nicking by RNA-guided CRISPR Cas9 for enhanced genome editing specificity. Cell 154, 1380e1389.[4] Cheng, A.W., Wang, H., Yang, H., Shi, L., Katz, Y., Theunissen, T.W.,Rangarajan, S., Shivalila, C.S., Dadon, D.B. and Jaenisch, R. (2013)Multiplexed activation of endogenous genes by CRISPR-on, an RNA-guided transcriptional activator system. Cell Res., 23, 1163–1171.[5] Gilbert, L.A., Larson, M.H., Morsut, L., Liu, Z.R., Brar, G.A., Torres, S.E., Stern-Ginossar, N., Brandman, O., Whitehead, E.H., Doudna, J.A., Lim, W.A., Weissman, J.S., Qi, L.S., 2013. CRISPR-mediated modular RNA-guided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in eukaryotes. Cell 154, 442e451[6] Hemphill, J., Borchardt, E.K., Brown, K., Asokan, A., Deiters, A., 2015. Optical control of CRISPR/Cas9 gene editing. J. Am. Chem. Soc. 137, 5642e5645.[7] Polstein, L.R., Gersbach, C.A., 2015. A light-inducible CRISPR-Cas9 system for control of endogenous gene activation. Nat. Chem. Biol. 11, 198e200.[8] 郑小梅, 张晓立, 于建东,等.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进展, 2015(1):1-9.[9] Liao, H.K., Gu, Y., Diaz, A., Marlett, J., Takahashi, Y., Li, M., Suzuki, K.,Xu, R., Hishida, T., Chang, C.J., Esteban, C.R., Young, J., Izpisua Belmonte, J.C., 2015a. Use of the CRISPR/Cas9 system as an intracellular defense against HIV-1 infection in human cells. Nat. Commun. 6,6413[10] O’Connell, M.R., Oakes, B.L., Sternberg, S.H., East-Seletsky, A., Kaplan, M., Doudna, J.A., 2014. Programmable RNA recognition and cleavage by CRISPR/Cas9. Nature 516, 263e266.[11] 梁丹, 吴宇轩, 李劲松. CRISPR-Cas9技术在干细胞中的应用[J]. 生命科学, 201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