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常用方法-纸片法测大肠菌群(精)
菌落总数的速测技术—纸片法

菌落总数的速测技术—纸片法菌落总数主要是作为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程度的标记,具有重要卫生学意义,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
菌落总数作为卫生检验指标菌的常检项目之一,国标法检测程序比较烦琐,倾注平板时受温度影响较大,影响检测结果。
因此,进展迅速、简便、经济的检测办法势在必行,最主要的是缩短检测时光,提高检出率,便利生产在线检测和现场检测等。
1.速测原理将养分培养基、凝胶和(TTC)显色剂等加载到试纸片,经加样、培养后,细菌菌落在测试片上显现出红色菌斑,通过计数报告结果。
2.速测范围纸片法用于各类食品及原料中菌落总数的测定,也可用于与食品接触的容器、操作台和其他设备表面的卫生检测。
3.速测步骤 (1)样品处理。
无菌称取样品25g(或25mL)放入含有225mL无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瓶或均质杯内,经充分振摇(均质)做成1:10的稀释液。
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10稀释液1mL,注入含有9mL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用1mL灭菌吸管反复吸吹制成1:100的稀释液。
以此类推,做出1:1000等稀释度的稀释液,每个稀释度更换一支灭菌吸管。
(2)接种。
普通食品选2~3个稀释度举行检测,含菌量少的液体样品(如食用纯水和矿泉水等)可挺直用原液检测。
将测试片放在水平台面上,揭开上面的透亮薄膜,用灭菌吸管吸取样品原液或稀释液1mL,匀称加到中心的纸片上,轻轻将上盖膜放下,静置5min使培养基凝固,最后用手轻轻地压一下。
每个稀释度接种两片。
(3)培养。
将测试片叠在一起放回原自封袋中,透亮面朝上,水平置于恒温培养箱内,堆叠片数不超过12片。
培养温度为36℃±1℃,培养15~24h。
4.结果判定 (1)细菌在纸片上生长后会显示红色斑点,挑选菌落数适中(101~100个)的纸片举行计数,乘以稀释倍数后即为每克(或毫升)样品中所含的细菌菌落总数。
菌落数在100以内时,按实有数报告。
菌落数>100时,用2位有效数字,2位有效数字后面的数字,以四舍五入办法计算,并以10的指数来表示。
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食品安全一直备受人们关注,而微生物大肠菌群是食品中常见的一种微生物污染物。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检测方法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首先,传统的培养法是一种常见的检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样品在特定的培养基上培养,利用大肠杆菌的生长特性进行检测。
然而,这种方法存在着检测周期长、操作繁琐、灵敏度低等缺点,无法满足现代食品安全监测的需求。
其次,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应用逐渐成为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的主流。
PCR法是其中的一种常用技术,它利用特定的引物和酶对DNA进行扩增,通过检测扩增产物来判断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肠菌群。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检测周期短等优点,已经成为食品微生物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另外,免疫学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检测技术。
ELISA法是其中的代表,它利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来检测样品中的大肠菌群。
这种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快速检测,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安全监测领域。
除了上述方法外,近年来基于生物传感技术的检测方法也逐渐受到关注。
生物传感器利用生物分子与传感器进行特异性识别,通过信号转导来实现对微生物的检测。
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对于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总的来说,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的检测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局限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测要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能够为食品安全领域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促进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纸片法和发酵法检测餐具大肠菌群结果比较

纸片法和发酵法检测餐具大肠菌群结果比较关键词:大肠菌群;纸片法;发酵法中图分类号:r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279-0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对餐具消毒明确规定:餐(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1]。
所以加强餐具监测及评价、公布餐具卫生状况、正确引导科学消费已成为监督监测工作的重要任务[1]。
在餐具大肠菌群检测工作中大肠菌群快速检测纸片法(以下简称纸片法)具有用材简单,操作方便,且出结果快(18h)等优点,所以自1994年被正式列入国标检测方法[2] 以来,在餐具大肠菌群检测工作中得到广泛使用。
但我们在长期检测实践中也发现该方法存在个别结果不易判别的不足。
为保证餐具大肠菌群检测结果准确性,我们在2011年对我县大,中,小餐馆随机抽取的消毒后餐具检测时,用纸片法和发酵法同时对360份送检的餐具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材料1.1.1试剂大肠菌群食(饮)具快速检测纸片(南京三爱实业有限公司研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监制)。
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北京陆桥公司。
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北京陆桥公司。
灭菌滤纸片(5cm*10cm)本实验室制备。
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1.2 样本从我县大,中,小餐馆随机抽取的消毒后餐具 360份。
1.2 方法按gb14934-1994[1]中纸片法和发酵法同时进行检测。
1.2.1 纸片法每份餐具样品贴纸片两张,每张纸片面积25cm2(5cm×5cm),用无菌生理盐水润湿大肠菌群检测用纸片后,立即贴于待检餐具内侧表面,30s后无菌操作取下,置于无菌塑料袋内;将采好样的纸片置37℃条件下培养18h,若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为大肠菌群阴性,纸片变黄并在黄色背景上呈现红色斑点或片状红晕为阳性。
1.2.2 发酵法将制备好的灭菌滤纸片(5cm*10cm)2张用无菌生理盐水润湿后紧帖于待检餐具,1分钟后取滤纸片置入50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中,充分振荡后制成原液。
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食品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而微生物污染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中,大肠菌群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指标,其检测方法对于评估食品的卫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的方法,以期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首先,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样品的准备和处理、细菌培养、细菌计数和鉴定等步骤。
在样品的准备和处理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交叉污染,保持操作台面和仪器的清洁,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接下来是细菌培养的步骤,通常采用的是在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利用恒温培养箱进行培养。
培养时间一般为24小时,待菌落形成后进行细菌计数和鉴定。
在细菌计数过程中,可以利用涂布法或滤膜法进行计数,最后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
其次,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具体的检测目的和食品样品的特点来确定。
一般来说,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传统培养法、膜过滤法、PCR法等。
传统培养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但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膜过滤法适用于水样等液态样品,可以获得更精确的细菌计数;PCR法则可以快速、准确地进行细菌鉴定,对于特定的微生物种类有很高的特异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此外,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的质量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检测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污染和误操作。
同时,还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培养基和试剂等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此外,还应定期开展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方法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当重视食品微生物大肠菌群检测工作,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确保食品的卫生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共同为食品安全贡献力量。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和无菌操作技术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和无菌操作技术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和无菌操作技术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它们可以帮助食品生产企业及时发现和控制食品中的微生物污染,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和无菌操作技术的原理、方法以及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一、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方法,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等。
常见的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技术包括PCR法、毒素检测法、酶活性检测法等。
1. PCR法PCR法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
其原理是利用DNA扩增技术,将微生物DNA扩增成可检测的数量,然后通过荧光探针或染料检测扩增产物,确定食品中是否存在特定微生物。
2. 毒素检测法毒素检测法是指通过检测食品中的毒素水平来判断其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
常用的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质谱分析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快速测定食品中的毒素水平,判断食品是否安全。
3. 酶活性检测法酶活性检测法是通过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产生的酶活性来判断其是否受到微生物污染。
霉菌会产生一些特定的酶,可以通过检测这些酶的活性来判断食品是否受到霉菌污染。
二、无菌操作技术无菌操作技术是指在食品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生产环境和设备的无菌,避免微生物污染。
无菌操作技术包括清洁消毒、空气过滤、人员培训等方面。
1. 清洁消毒清洁消毒是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包括对生产设备、生产环境、工作台面等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
选择合适的清洁消毒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时间进行清洁消毒操作,可以有效杀灭细菌、霉菌、酵母菌等微生物。
2. 空气过滤空气过滤是指通过高效过滤器对生产场所的空气进行过滤,去除空气中的微生物和颗粒物。
特别是在一些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的生产环节,如酿酒、发酵等领域,空气过滤技术尤为重要。
3. 人员培训人员是食品生产过程中最容易造成微生物污染的因素之一,因此对生产人员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培训是必不可少的。
餐具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安全操作规定

餐具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安全操作规定
一、背景
大肠菌群检验是餐具卫生检验的常规项目之一,因其快速、简便、可靠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餐饮场所。
为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员工操作时的安全性,特制订此规定。
二、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各类餐饮场所的餐具大肠菌群快速检验操作。
三、检验流程
1.取下滤网,清洗干净并擦干;
2.取下滤网复位卡,清洗干净并擦干;
3.拆下采样棒尖端罩,取出一支采样棒;
4.将采样棒放入样品中,旋转10秒钟左右,使采样棒表面充
分接触样品;
5.取下采样棒,将其放入管中,挤压采样棒上的液体,使其
流入管中;
6.取下检测纸片,插入管中并旋紧盖子;
7.摇匀,放置15-20分钟。
检测时间过久或时间不足将会影
响检测结果;
8.观察检测纸片上是否有两条蓝线,如有则表示样品中存在
大肠菌群。
快速检验纸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

快速检验纸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在社会中备受高度重视,随着近些年对于各类微生物所呈现出的食品污染备受各界关注,如何开展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对此,本文基于快速检验纸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快速检验纸片;检测应用对于食品而言,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以及销售等不同环节中,均有可能会导致细菌等微生物的污染问题,在生产期间需要基于适当的方式提供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这也是肾小管部门的重要职责。
从市场现状来看,传统的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方式有着比较多的实验方法,但是整体操作复杂并且时间比较长,所以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虽然有许多的检测技术方式能够促使相关检测的精度更高,但是大多数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对于检测速度的要求更高,这也间接提高了快速检验纸片技术的重要性。
对此,探讨快速检验纸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具备显著实践性价值。
1.快速检验纸片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和结果1.1菌落总数测试片法首先是基于菌落总数的测试片法。
针对基于滤纸为载体的菌落总数测试技术方式而言,这一种检测技术方式可以被称为DIY的检测技术方式,具体而言实验期间实验人员可以通过滤纸裁剪称为适当的尺寸,针对裁剪之后的滤纸浸入到氯化三苯四氮唑的无菌培养基当中,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基本完成在菌落总数测试中快速检验纸片的制作[1]。
在菌落总数的侧二十操作过程中,可以将1ml待测液均匀涂抹在干燥的快速检验纸片当中,基于压平纸片之后放置在37℃的培养箱当中进行16小时的培养,这样的方式能够快速检验植片当中出现的计数红点,同时计数红点便是待测液的细菌总量。
为了更好的验证DIY快速检验纸片满足检测的基本要求,可以将同样的待测液基于国标的技术方式进行检测,这一种检查检验的结果与国标检测和DIY的快速检验纸片检验结果无明显的差异。
与此同时,在DIY快速检验纸片干燥之后,可以将其分装在聚丙烯塑料口袋当中,从而在更长时间维持菌落总数的测定性能。
餐具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餐具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在餐饮行业中,餐具的卫生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确保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餐具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成为了餐饮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
本文将介绍餐具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保障餐具卫生安全问题。
餐具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的原理餐具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是通过检测餐具表面所沉积的大肠菌群来判定餐具是否安全可用。
纸片表面上存在着特殊的培养基,通常采用液体培养基。
当纸片接触到含有大肠菌的样品时,菌落会在纸片上生长,这时就需要通过颜色检测观察餐具是否存在大肠菌群。
餐具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的使用方法1.取出检验纸片,观察包装是否有瑕疵、破损等问题,确保检验纸片完好无损。
2.将检验纸片放于餐具表面,轻轻按压几秒钟后取下。
如果需要检测双面,可以分别检测每个面。
3.将检验纸片放入培养皿中,并且倒入液体培养基至培养皿内,将培养皿密封(一定要密封),并且按照说明书中所示的指导我们进行培养。
4.培养期一般为24-48小时,视情况而定。
5.观察纸片的颜色变化。
琼脂液变颜色就会说明是否没有被污染(通常而言,紫色或透明是代表底色,像是变黄或绿色,就说明餐具存在问题)。
餐具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的保养规程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及纸片的卫生安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存放:检验纸片应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及高温高湿环境,以免影响纸片质量。
2.使用:使用前应检查纸片的包装是否完好,如发现破损,变色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3.清洁:纸片使用完毕后,在取下前应该先用酒精进行消毒清洁,防止污染其他表面。
4.丢弃:使用后的纸片应当直接丢弃,避免二次污染和误用的发生。
同时,在丢弃纸片时应当注意安全,避免造成餐饮环境的污染。
结论餐具大肠菌群的快速检测纸片已成为餐饮行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通过快速、便捷的检测方式,可以有效地保障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餐具大肠菌群快速检验纸片的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是餐饮企业保障餐具卫生安全的重要一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 学资源库
过渡页 结果报告
一
根据纸片的阳性片数,查大 肠菌群MPN检索表,报告。
谢 谢
︶
液体样品吸取3个1mL分别涂布于3张纸片,再 吸取l:10和l:100稀释液各3个1mL,分别涂布于3张 纸片; 固体样品,吸取l:1混悬液3个1mL(mg),分别 涂布于3张纸片,再吸取l:10、1:100稀释液各3个 mL(mg),分别涂布于3张纸片,而后用手轻轻压平, 置36℃±1℃恒温箱培养15h,观察结果。
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常用方法纸片法测大肠菌群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 学资源库
目录页
一
设备和培养基
操作步骤 结果报告
二
三
—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 学资源库
过渡页
设备和培养基
一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 学资源库
培养箱、天平、均质器或乳钵、试管、1.0mL和 10.0mL吸管、广口瓶或三角瓶、玻璃珠、试管架、溴 甲酚紫TTC培养基。 纸片(纸片制备:定性滤纸,切成10cm×12cm, 叠成5cm×6cm大小的双层纸片,经烘干或高压灭菌后 备用)、塑料袋(为耐高温的聚丙烯塑料薄膜袋,可按实 验要求压合成一定规格,115℃灭菌15min后备用)。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 学资源库
过渡页 操作步骤
一
1.样品处理 2.接种 3.结果判定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
样品处理 ︵
纸 片 法 测 大 肠 菌 群
液体样品按国标乳糖发酵法进行;固体样 品取25g,研碎加入225mL灭菌生理盐水混匀。︶ຫໍສະໝຸດ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
接种 ︵
纸 片 法 测 大 肠 菌 群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
结果判定 ︵
纸 片 法 测 大 肠 菌 群
︶
阴性结果:纸片保持紫蓝色不变,无论有否色 斑点或红晕均为阴性; 阳性结果及可疑现象:纸片上呈现红色斑点或 红晕,其周围变黄整个纸片变黄均为阳性。若 所检样品为未经消毒的食(饮)具,纸片结果是全 黄且无红色斑点或红晕,可直接列为阳性;如 若是已消毒的,应按发酵法做证实试验或加pH 7.4的无菌PBS溶液证实,以免误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