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酸碱平衡 缓冲溶液
《无机化学》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x
C盐+x
K
θ a
[H ][A [HA]
]
则[H
]
Kθa[HA] [A ]
由于同离子效应,HA解离度降低。
c酸– x ≈ c酸
c盐+ x ≈ c盐
[H ] KθaC酸 C盐
pH
pK
θ a
lg
c酸 c盐
结论: a.弱酸~弱酸盐组成(例HAc~NaAc):
pH
pKa
lg C酸 C盐
b.弱碱~弱碱盐组成(例 NH3·H2O~NH4Cl):
b
0
②近似公式: C
Kb
500时
C - [OH ] C
[OH ]
K
θ b
(Kθb
)2
4CK
θ b
2
[OH ] CKb
例:已知25℃时, KθHAc 1.75105 计算该温度下
0.10mol·L-1的HAc溶液中[H+]、[Ac-]及溶液pH,并计算该 温度下HAc的解离度。
解:设解离平衡时,[ H+ ]= x mol·L-1
解:
pH
pKa
lg CHAc C NaAc
lg(1.75105 ) lg 0.1 0.1
4.76
(1) 加 HCl 溶液后,HAc和 Ac- 的浓度分别为:
C HAc
0.10 90 0.01010 100
0.091(mol /
L)
C NaAc
0.10 90 0.01010 100
0.089(mol /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沉淀-溶解平衡
4.1 近代酸碱理论简介 4.2 强电解质溶液 4.3 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4.4 缓冲溶液 4.5 盐类的水解 4.6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无机化学~第七章酸碱平衡

Ka0 越大,酸给质子能力越强,酸性越强; 越大,酸给质子能力越强,酸性越强;
讨论: 讨论:
越大,碱得质子能力越强,碱性越强。 kb0 越大,碱得质子能力越强,碱性越强。
共轭酸碱对HA 共轭酸碱对HA和A- 有如下关系 HA和
Kaθ·Kbθ= Kωθ
另外,多元酸、碱在水中逐级离解,强度递减。 另外,多元酸、碱在水中逐级离解,强度递减。
[C O ] = =
2− 2 4
[H ] = C [ H ] + K ⋅[ H ] + K ⋅ K K ⋅[ H ] [ HC O ] = = C [ H ] + K ⋅[ H ] + K ⋅ K
+ 2 + + 2 a1 a1 a2
+ 4 a1 + 2 + a1 a1
] [
] [
]
a2
C
[H ]
+ 2
三、酸度对弱酸(碱)型体分布的影响 酸度对弱酸( 1.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 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 分析浓度: 分析浓度:指溶液中所含的某酸(碱)总的 物质的量浓度。 平衡浓度: 平衡浓度:指平衡状态时,溶液中某一型体 的浓度。 体系达平衡后,某酸(碱)各型体的平衡 浓度之和等于该某酸(碱)的分析浓度。
半反应1 半反应1 半反应2 半反应2 NH3(碱1)+ H2O( 酸 2 ) H+ NH4+(酸1) OH-(碱2)+ H+ OH- (碱2) + NH4+ (酸1)
NH3(碱1) + H2O (酸2)
共轭酸碱对
续
NH4Cl的水解 (相当于NH4+弱酸的离解) Cl的水解 相当于NH 弱酸的离解) NH4+ + H2O H3O+ + NH3
各种缓冲溶液原理

各种缓冲溶液原理缓冲溶液是一种能够维持溶液pH值稳定的溶液。
在化学和生物学实验中,缓冲溶液被广泛应用于调节和稳定实验条件。
本文将对不同种类的缓冲溶液原理进行详细介绍。
1.酸碱缓冲溶液:酸碱缓冲溶液是最常见的一类缓冲溶液。
酸和碱以碳酸氢根离子(HCO3-)或磷酸氢根离子(H2PO4-)等为例,在一定比例下存在于溶液中,可以通过吸收或释放H+离子来维持溶液的pH值稳定。
当溶液向酸性方向偏移时,缓冲系统可释放H+离子,中和溶液的酸性。
相反,当溶液向碱性方向偏移时,缓冲系统可吸收H+离子,中和溶液的碱性。
2.配位缓冲溶液:配位缓冲溶液是通过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之间形成稳定络合物来实现。
配位缓冲溶液的pH值在线性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最常用的配位缓冲剂是EDTA(乙二胺四乙酸)和相关化合物,它们能够与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
当酸或碱添加到配位缓冲溶液中时,配体的配位结构改变,从而吸收或释放H+离子来维持溶液的pH值稳定。
3.磷酸缓冲溶液:磷酸缓冲溶液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缓冲剂之一、磷酸有三种离子形态:正离子(H2PO4-),负离子(HPO42-)和双负离子(PO43-)。
在pH值低于4时,磷酸以正离子形态存在;在pH值介于4和6之间时,磷酸以负离子形态存在;在pH值大于6时,磷酸以双负离子形态存在。
通过调节磷酸的比例可以在不同pH值下实现缓冲作用。
4.氟化物缓冲溶液:氟离子(F-)具有强力的缓冲性能,因为它与水形成的氟化水(HF/H2O)体系能够同时释放H+和F-离子。
在氟化物缓冲溶液中,HF与F-的比例可以调节H+离子的浓度,从而维持溶液的pH值稳定。
氟化物缓冲溶液的pH范围通常在2~7之间。
5.非水缓冲溶液:非水缓冲溶液是由有机溶剂或无机盐溶解在非水溶剂中形成的溶液体系。
有机溶剂如醇类、酮类和酯类具有缓冲性能。
在非水缓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的化学平衡反应可以调节离子和分子的浓度来维持溶液的pH值稳定。
无机化学第四章 缓冲溶液

H+ + Ac-
0
0.1
x 0.1+x
Ka
0.1 (0.2 (00.1.1 )x0).1x 0.02.1x0.2 0.1 0.10.1 x 0.1 0.1
Ka
[H]ຫໍສະໝຸດ KacHAC cAC
例:现有1.0L的缓冲溶液,内含0.01mol的
HAc和0.03mol的NaAc,计算该缓冲溶液的
pH。已知Ka(HAc)=1.75×10-5。
[H+ ]=Ka
c酸 c共轭碱
1.75105
0.01 0.03
例:现有1.0L的缓冲溶液,内含0.05mol的
NH3和0.04mol的NH4Cl,计算该缓冲溶液的 pH。已知Kb(NH3)=1.75×10-5
[OH- ]=Kb
c碱 c共轭酸
[H+ ]=Ka
c酸 c共轭碱
通过两边同取负对数,得到缓冲溶液的pH计算
以HAc -NaAc体系为例:
HAc
H+ + Ac-
(大)
(小) (大)
(1)若在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外来H+将质子 传给Ac- ,平衡左移,溶液的pH保持基本不变。
缓冲体系中的共轭碱发挥抵抗外来强酸的作用, 故称之为缓冲溶液的抗酸成分。
(2)当溶液中加入少量强碱时,H+被OH-消 耗,HAc的解离反应向右移动,补充消耗掉的 H+离子。溶液的pH值基本不变。
结论
HAc — NaAc 混合溶液具有抵抗外来少量 强酸、强碱而保持pH基本不变的能力。
一、缓冲溶液的缓冲作用和组成
实验说明:HAc -NaAc混合溶液具有抵 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而保持pH不变的能力。 这种能够抵抗外来少量强酸、强碱或稍加稀释 而保持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2024无机化学《酸碱平衡》教案

教案•酸碱平衡基本概念与原理•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缓冲溶液原理及应用•沉淀溶解平衡与溶解度计算目•酸碱滴定法原理与实践操作•酸碱平衡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录酸碱平衡基本概念与原理酸碱酸碱的强弱030201酸碱定义及性质酸碱反应类型中和反应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也称为酸碱中和。
酸碱与金属的反应酸能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碱能与某些金属(如铝、锌等)反应生成偏铝酸盐和氢气。
酸碱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碱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酸碱平衡原理酸碱平衡酸碱指示剂酸碱平衡的移动溶液pH值计算pH值定义01pH值计算方法02酸碱混合溶液pH值计算03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弱电解质定义及分类弱电解质定义弱电解质分类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电离平衡常数定义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影响电离平衡因素浓度温度浓度改变会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但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同离子效应多元弱酸、弱碱电离平衡多元弱酸电离平衡多元弱碱电离平衡缓冲溶液原理及应用缓冲溶液组成及作用机制组成作用机制当向缓冲溶液中加入少量酸或碱时,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平衡发生移动,从而减弱了溶液pH值的变化,保持溶液的酸碱度相对稳定。
缓冲容量与缓冲范围缓冲容量指缓冲溶液所能抵抗外来酸或碱对溶液pH值影响的能力,与缓冲组分的浓度及解离度有关。
缓冲范围指缓冲溶液能够有效维持pH值稳定的pH值范围,通常与弱酸或弱碱的解离常数有关。
常见缓冲体系及其应用常见缓冲体系应用维持生理pH 值稳定人体内的血液、细胞液等都具有缓冲作用,能够维持生理pH 值的稳定,保障正常生理功能。
要点一要点二药物制剂与储存在药物制剂过程中,缓冲溶液常用于调节药物的酸碱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在药物储存过程中,缓冲溶液也能够减缓药物因酸碱度变化而引起的降解和失效。
生物实验与研究在生物实验中,缓冲溶液常用于细胞培养基、酶反应体系等的配制,为生物实验提供稳定的酸碱环境;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缓冲溶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用于蛋白质纯化、DNA 提取等实验操作中。
化学反应中的酸碱平衡与缓冲溶液

化学反应中的酸碱平衡与缓冲溶液化学反应中的酸碱平衡与缓冲溶液是化学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在化学反应中,酸碱平衡和缓冲溶液的存在对于维持系统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酸碱平衡和缓冲溶液的概念、原理以及应用。
一、酸碱平衡的概念与原理酸和碱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两种物质,它们可以通过离子的释放和接收来改变溶液的酸碱性质。
酸是能够释放H+离子的物质,而碱是能够释放OH-离子的物质。
酸碱反应中,酸和碱的反应会生成水和盐。
在化学反应中,酸碱平衡是指酸和碱的摩尔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反应混合物呈中性的状态。
根据酸碱平衡的概念,pH值被用来表示溶液的酸碱性质。
pH值的计算公式为pH = -log[H+],其中[H+]代表氢离子的浓度。
pH值越低,溶液越酸性;pH值越高,溶液越碱性。
酸碱反应中的酸碱中和反应是维持酸碱平衡的重要因素。
在中和反应中,酸和碱以1:1的比例相互中和,并生成水和盐。
这样的反应可以消耗过量的氢离子或羟基离子,从而维持溶液的酸碱平衡。
二、缓冲溶液的概念与特性缓冲溶液是指具有一定酸碱性质的溶液,它可以抵抗外界酸碱物质的加入而保持其酸碱性质基本不变。
缓冲溶液通常由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以适当的比例混合而成。
缓冲溶液具有以下特性:1. 缓冲溶液能够维持其酸碱性质不随外界酸碱物质的加入而明显改变;2. 缓冲溶液具有一定的酸碱度,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溶液的酸碱性;3. 缓冲溶液中的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能够相互中和,从而维持溶液的酸碱平衡。
三、缓冲溶液的应用缓冲溶液在许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应用示例:1. 生物化学实验:在生物化学实验中,一些生物体需要保持稳定的酸碱环境。
例如,生物体在血液中的pH值需要维持在7.35-7.45之间。
为了维持血液的稳定性,生物体内部存在着一种缓冲系统,可以抵抗外界的酸碱物质的干扰。
2. 医药领域:在医药领域中,缓冲溶液常用于药物的配制以及药物的稳定性研究。
无机化学 05-3缓冲溶液

Logo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
1. 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液 HAc – Ac-, HCN – CN-, H2CO3–HCO32. 弱碱及其共轭酸组成的缓冲液 NH3 – NH4+, CH3NH2 – CH3NH3+ … 甲胺-甲胺盐酸盐 3. 酸式盐及其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液 H2PO4- – HPO42- , HCO3- – CO32- … 缓冲溶液是由足够浓度的共轭酸碱对两种物质组成的 组成缓冲溶液的共轭酸碱对被称为缓冲系(buffer system)或缓冲对(buffer pair)。
12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Logo
总之 缓冲溶液的pH取决于缓冲系中弱酸的pKa,
温度对其有影响
[B ] pH pK a lg [HB ]
同一缓冲系的缓冲溶液,pH随缓冲比的改 变而改变 缓冲比等于1时,pH=pKa
缓冲溶液在稍加稀释时,pH 基本不变。 只有当稀释到一定程度(溶液电离度和离子 强度发生较大变化),溶液pH 会发生变化
13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Logo
例题
计算0.10 mol· -1 NH3 50mL 和 0.20 mol· -1 NH4Cl L L 30 mL混合溶液的pH。K(NH3)=1.79×10-5
KW Ka 5.58 1010 Kb
pH pK a lg
9 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 许贯虹
Logo
(二)缓冲溶液的机理
HAc + H 2O
NaAc
H 3O+
Na+
+
+
AcAc-
抗酸成分:缓冲对中的共轭碱
无机化学 第4章 酸碱平衡与滴定法

例:
1.溶0.液1 等mo体l.L积-1混N合aH,溶2P液O4p与H0为.1多m少ol?.L-1Na2HPO4 ( H3PO4 : pKa1ө =2.12, pKa2ө =7.21, pKa3ө =12.67 )
2. 将25ml 1.0mol·L-1 NH3 .H2O与25ml 1.0 mol·L-1 NH4Cl混合组成缓冲液,求其pH值。 若在该缓冲溶液中加入1mL 1.0mol·L –1 NaOH, pH为多少?
c(H+)c(OH-) =KWө =10-14 pH+pOH=14
pH值的测定
pH试纸:由多种指示剂混合溶液浸透 试纸后晾干而成。
pH计直接测定
2.酸碱溶液pH值的计算
强酸(碱) 完全电离
例: 计算110-7mol .L-1 HCl溶液中的H+浓度。
若强酸(碱)浓度小于10-6mol .L-1 ,则必 须考虑水的质子自递所提供的H+ (OH-) 浓度。
101
101 101
c(H
)
K
θ a
9.9 10.1
pH 4.76
2.缓冲溶液的pH值
对于弱酸及其共轭碱组成的缓冲溶液,
c(碱) pH pKa lg c(酸)
同理,对于弱碱及其共轭酸组成的缓冲溶液,
pOH
pKb
lg
c(酸) c(碱)
缓冲溶液的pH值主要决定于酸(碱)的pKaө (pKbө ), 其次与c(酸)/c(碱)有关。对一确定缓冲体系,可通过在
3.水的质子自递反应
H2O+H2O ⇌ H3O++OH简写为: H2O ⇌ H++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页
二、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对于弱酸及其盐体系:
HA + H2O A-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3O+
[H3O ][A ] K a [ HA] Ka [H3O ] [ HA] [A ] [A ] pH pK a lg [ HA]
缓冲比
上式称为亨德森-哈塞巴赫方程,又称缓冲公式。 式中,HA是弱电解质,加之共轭碱(A-)的同离子 效应,致使HA的解离度更小,故平衡时: c(HAc) ≈ ca c(Ac-) ≈ cb
第6 页
3.作用原理 (1) 弱酸及其对应的盐—以HAc-NaAc缓冲体系为例 存在共轭酸碱对HAc-AcHAc是共轭酸,释放质子 Ac-是共轭碱,结合质子 NaAc是强电解质完全解离,HAc 解离平衡: 为弱酸,有同离子效应,降低了 HAc H+ + Ac- HAc的解离度,使HAc仅发生微弱 解离。在混合溶液中cHAc(来自弱 NaAc Na+ + Ac- 酸)和cAc-(主要来自NaAc)都较 大,存在HAc的解离平衡。
欲配制的缓冲 溶液的 pH 值 应选择的缓冲组分
pH 5 pH 7 pH 9
HAc - NaAc NH 3 H 2O -NH 4Cl
pKa 4.74 pKa2 7.21 14 pK b 9.26
第17页
NaH 2 PO4 - Na 2 HPO 4
所选择的缓冲对不能与反应物或生成物发生作用, 药用缓冲溶液还必须考虑是否有毒性等。 缓冲溶液的总浓度控制在0.1~0.5mol/L之间较适宜 为了使缓冲溶液具有较大的缓冲容量,应尽量使 缓冲比接近于1。并计算出所需共轭酸、碱的量。 用精密pH试纸或pH计对缓冲溶液的pH进行校正。
代入公式,得 :
0.099 pH 4.75 lg 4.75 0.01 4.74 0.101
溶液的pH比原来降低了约0.01单位,几乎未改变。 而若向纯水中加入,则改变约4个单位。
第16页
三、缓冲溶液的配制
选择适当的缓冲对 原则: 缓冲溶液的pH应该落在pKa-1 < pH < pKa+1 之间,并尽量接近共轭酸的pKa,这样所配缓冲溶 液具有较大的缓冲容量。
第7 页
加入少量H+ ,它与Ac-结合生成
HAc,平衡向左移动;
HAc + H2O H3O+ + Ac+ OHH2O
加入少量OH- ,它与H+结合生成 水,平衡向右移动 。
第8 页
BCO2 + H2O H2CO3
+ + HCO H H+ 3
共轭酸
共轭碱
抗碱成分
抗酸成分
第9 页
在HAc-NaAc缓冲体系中加入少量酸(如盐酸)时,溶液 中大量的Ac-与H+结合生成HAc,同时其解离平衡左移。 当建立新平衡时,cHAc略有增加, cAc-略有减少,而溶液 中cH+几乎不变。所以NaAc是缓冲溶液的抗酸成分。
第22页
第四节
缓冲溶液
营养学专家指出,碱性食物对大鱼大肉的现代人来说 多有裨益,但这跟食物的酸碱度没有多大关系,其好 处在于被归类为“碱性”的食物普遍含有现代人所缺 乏的营养物质,食物的酸碱度本身对人体酸碱度及健 康影响甚微。
第1 页
食物本身是酸性或碱性,不代表摄入体内的PH值是一定的。 林秀红说,多数碱性食物摄入体内表现为碱性,但也有的碱 性或降低,甚至变为酸性。以牛奶为例,钙离子燃烧之后的 灰分,遇水生成氢氧化物,是强碱。可是在人体中,90%以上 的钙都是以固体的形式存在,碱性虽强,却体现不出来。 同理,肉类属于呈酸性食物,其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 蛋白质中的氮元素在我们体内则大部分以氨基酸的形式存 在,并且是很多生物碱的中心原子,那么在体内它可以起到 提高pH值的作用。肉本身是酸性的,但多数进入体内的酸 性很小,甚至变为碱性。
NaCl溶液中加入0.010 mol/ HCl,溶液的pH 由7变为2,ΔpH=5
0.10mol/L HAc-0.10mol/L NaAc溶液溶 液中加入0.010 mol/L HCl,溶液的pH 由4.75变为4.74,ΔpH=0.01 第4 页
结论
HAc-NaAc 混合溶液具有抵抗外来少量
强酸、强碱而保持pH基本不变的能力。
第5 页
1. 定义 2. 组成
能够抵抗外加少量酸碱或水的稀释, 而 保持pH基本不变的溶液称为缓冲溶液。 抗碱组份 —— 抗酸组分
弱酸及对应的盐
HAc
── NaAc
弱碱及对应的盐
酸式盐及其次级盐溶液
NH4Cl ── NH3· H2O
NaH2PO4 ── Na2HPO4
缓冲溶液具有缓冲作用,是因为缓冲溶液中含有 共轭酸碱对的两种物质,即抗碱组分和抗酸组分, 通常把这两种组分称为缓冲对或缓冲系。
第18页
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 • 在人体内缓冲溶液非常重要。人体内的pH只 所以能保持在7.35~7.45之间,是因为人体内存在 多种缓冲对。人体血液中存在的主要缓冲对有: 血浆中: H2CO3-HCO3-; H2PO4--HPO4 2-;血浆 蛋白酸-血浆蛋白盐 • 研究证明:在这些主要缓冲对中,H2CO3HCO3-共轭酸碱对在血液中浓度最高,缓冲能力 最大,对维持血液正常的pH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 [Ac 解:由公式 pH=pK +lg a [HAc]
pH = 4.75 + lg(0.1/0.1)= 4.75
答:0.2mol/L HAc与0.2mol/L NaAc混合液的pH值为4.75
第14页
【例】在100mL浓度各为0.10 mol/L的HAc和NaAc缓 冲溶液中,加入0.1mL 1mol/L的HCl溶液,计算pH如 何改变?(已知HAc的pKa=4.75。) 解:(1) 原缓冲溶液的pH为:
[Ac ] 0.10 pH pK a lg 4.75 lg 4.75 [HAc] 0.10
(2) 加入HCl溶液后, HCl浓度变为
1 0.1 HCl 0.001mol L1 100 0.1
第15页
此时发生反应:HCl + NaAc = HAc + NaCl 则:[HAc] = 0.1 + 0.001= 0.101 mol/L [Ac-] = 0.1 – 0.001= 0.099 mol/L
第12页
Cb 上式又可近似为: pH = pK a-lg Ca
缓冲溶液的pH取决于缓冲对中弱酸的解离常 数Ka和和缓冲液中的缓冲比; 对于同一缓冲溶液, Ka相同,其pH只取决于 缓冲比。当缓冲比等于1(即cb=ca)时,缓冲溶 液的pH=pKa。
第13页
【例】等体积的0.2mol/L HAc与0.2mol/L NaAc混合, 计算其 pH值。(已知HAc的pKa=4.75)
抗酸离子反应方程式: Ac- + H+
HAc
在该缓冲体系中加入少量强碱,增加的OH-与溶液中的H+ 结合生成H2O,H+浓度的减少使得HAc的解离平衡右移, 以补充H+的减少。建立新平衡时,cHAc略有减少, cAc-略 有增加,而溶液pH几乎不变。所以HAc是缓冲溶液的抗 碱成分。 抗碱离子反应方程式: OH- + HAc Ac- + H2O
pH pK a lg
nHCO
3
nCO2
3
0.1 10.00 10.25 lg nCO 2
3
nCO 2 0.056mol
3
答:所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0.056×106=6.0g
第20页
水到底有没有缓冲能力?
在50ml水中加入1滴0.1mol· L-1HCl,计算体系pH的
变化。
cH
0.1 0.05 1 0.0001 m ol L 50.05
pH = 4
体系的pH值由7迅速变为4。
第21页
当加入1滴0.1mol· L-1NaOH时:
cOH
0.1 0.05 0.0001 m ol L1 50.05
pH = 10
体系的pH值由7迅速变为10。 由此证明:水没有缓冲能力
第10页
当加水稀释时,溶液中的cH+减少,而解离度增加, 补充了cH+的减少,因而pH维持相对稳定。
当加入大量的酸、碱,溶液中的HAc或Ac-消耗殆 尽,就不再具有缓冲能力。所以缓冲溶液的缓冲能 力是有限的。如果外界条件的改变超过了该溶液的 缓冲能力,则溶液的pH不再维持稳定。 (2) 弱碱及其对应的盐—自学 (3) 多元酸的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自学
第2 页
一、缓冲溶液的组成和作用原理
实验
样品1:0.10 mol· L-1 NaCl溶液
样品2:含 HAc 和 NaAc 均为
0.10 mol· L-1的混合溶液
操作:滴加强酸 HCl 至
c(HCl)=0.010 mol· L-1
观察现象:pH的变化
第3 页
0.10mol/L NaCl溶液 0.10mol/LHAc-0.10 mol/L NaAc溶液
第19页
【例】在研究酸雨造成某低土壤酸化问题时,需要 pH=10.00的碳酸盐缓冲溶液,在500mL 0.20mol/L的 NaHCO3中,需要加入多少克碳酸钠来配制?
已知:H2CO3 的Ka1 = 4.30×10-7;Ka2= 5.62×10-11; 解:该缓冲溶液中: n(HCO3-)= 0.2×0.5 = 0.10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