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第1章-第6章在线测试标准答案
刑法学各章习题集

《刑法学》习题集第一章刑法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的().A,组成B,结构C,组成和结构D,总则和分则2,下列哪个刑法的解释属于有权解释( ).A,司法解释B,学理解释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3,我国现行刑法是第(B)部刑法.A,一B,二C,三D,四4,我国现行刑法的实施时间是().A,1997年10月B,1979年1月C,1980年1月D,1997年3月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刑法规范由那些组成(ABC).A,刑法典B,单行刑事法律C,附属刑法D,国际刑法规范2,刑法与其他法律相比具有的显著特点是().A,刑法保护的范围更加广泛B,刑法的条文最多C,刑法只能由人民法院适用D,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3,刑法总则第92条关于"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的规定属于().A,学理解释B,立法解释C,司法解释D,限制解释4,依照我国法律规定,有权对刑法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有().A,公安部B,司法部C,最高人民检察院D,最高人民法院三,名词解释题1,刑法2,刑法的体系3,刑法的解释4,立法解释5,司法解释四,简答题1,什么是刑法学刑法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2,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性质是什么3,怎样才能学好刑法和进行刑法学研究4,我国刑法的目的是什么5,我国刑法的制定依据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在我国刑法中得以体现的6,简述我国刑法中"但书"的含义和作用.五,论述题试述我国刑法的任务.第一章刑法概述(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A 3,B 4,A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2,A D 3,B D 4,C D三,名词解释题(略)四,简答题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它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刑法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具体包括:(1)刑法本身,如刑法的概念,性质,地位,目的,原则,适用范围等;(2)刑法规范与规定,即刑法对于犯罪与刑事责任的一般规定与具体规定;(3)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即理论刑法学;(4)对刑法规范的立法解释;(5)对刑法规范的司法解释,主要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具体适用刑法的司法解释;(6)刑法适用的规律,经验与问题.2.马克思主义刑法观认为,刑法是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在政治上的统治和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以国家名义颁布的,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如何惩罚犯罪的法律.我国刑法是指我们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根据人民的意志,由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及如何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简单来讲,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刑法的性质包括刑法的阶级属性和法律特征.(1)刑法的阶级属性刑法的阶级属性体现在刑法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刑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刑法维护统治阶级利益..(2)刑法的法律特征是指刑法区别于其它法律的特有属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规制内容的特定性.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法的法律规范.这种特定性,是刑法得以成为特殊法律的重要原因.第二,法益保护的广泛性.一般部门法都只是调整和保护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刑法不以特定的社会关系为调整对象,而是以特定的调整方法使它与其它部门法区别开来.第三,制裁手段的严厉性.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人身自由,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所以说刑法的强制手段最为严厉.第四,部门法律的补充性.只有当一般部门法不能充分保护法益时,才需要刑法保护.3.研究刑法学,也和研究其他社会科学一样,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为指导,遵循唯物主义认识论,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立足本国,放眼世界,使刑法学的研究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我们应该努力运用以下方法进行刑法学的研究:第一,分析的方法;第二,比较的方法;第三,历史的方法;第四,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刑法学研究中,一定要吃透立法精神,并予以充分的阐发,同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进一步完善刑事立法的建议.4.刑法第1条对制定刑法的目的和根据作了明确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5.刑法的制定根据分两个层次的内容:(1)刑法制定的法律根据宪法是我国刑法制定的最高法律根据.刑法根据宪法具体制定了一系列关于犯罪和刑罚的规范,用刑罚来同反对和不执行宪法原则规定的一切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的犯罪行为作斗争.(2)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和实际情况是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新刑法的制定,坚持了从实际出发,具体体现在:a根据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规定了新型的犯罪.b总结我国长期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将罪刑法定原则等写进了刑法,删除了一些不适合现阶段实际需要的制度,如类推.c借鉴了国际社会同有组织犯罪,洗钱犯罪,恐怖犯罪作斗争的经验,规定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等.6,当同一条款的后段要对前段内容作出相反,例外,限制或补充规定时,往往使用"但是"一词予以表示,"但是"开始的这段文字称为"但书".但书前的内容称为"本文".但书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对前段表示了相反关系,如13条的但书,教材认为是前段的补充.(2)对前段表示了例外关系,如第8条.(3)对前段表示了限制关系,如第73条第1,2款.(4)对前段表示了补充关系,如第37条.由此看来,但书对准确表达立法意图起着重要作用,解释和适用刑法时不可忽视但书. 五,论述题我国刑法的任务也称刑法的机能,刑法的作用,是指刑法在社会生活中应承担何种责任.刑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刑法的任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惩罚犯罪;二是保护人民.两者是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惩罚犯罪是手段,保护人民是目的.从保护方面来看,具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保卫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4,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一,单项选择题1,罪刑法定原则最早见于().A,1215年英王签署的《大宪章》B,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C,美国《独立宣言》D,1810年《法国刑法典》2,重法具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在本质上违反了().A,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3,累犯从重,自首从宽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B).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重刑主义是与下列哪一个刑法基本原则相违背的().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刑罚人道原则2,罪刑法定原则派生的内容有().A,禁止有罪类推B,禁止重法溯及既往C,排斥习惯法D,排斥绝对不定期刑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A,重罪重罚B,轻罪轻罚C,罪刑相称D,罚当其罪4,刘某,17岁,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法院根据我国刑法第17条第3款,对其从轻或减轻处罚,符合我国刑法的(ABC).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D,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三,名词解释题1,刑法的基本原则2,罪刑法定原则3,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4,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四,简答题1,简述刑法基本原则的意义.2,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五,论述题1,试述罪刑法定原则.2,试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立法体现.六,案例分析题甲某在公共汽车上扒窃一名乘客的钱包,内有人民币800元,盗窃刚得手即被该乘客发现,后群众将甲某扭送至公安机关.检察院对甲某提起公诉后,法院最后定罪量刑时,以此时正处在"严打"时期,社会治安不好为由,以盗窃罪从重判处甲某有期徒刑5年.请问:法院的判决是否正确,说明理由.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 2,B 3,B 4,B.二,多项选择题1,A B C 2,A B C D 3,A B C D 4,A B三,名词解释题(略)四,简答题1,刑法基本原则是贯穿于全部刑法规范和刑法适用中的准则,是刑事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刑法基本原则具有强大的威力,它们既有利于积极同犯罪作斗争,又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既有利于推进法制化进程,又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性;既有利于实现刑法的目的,又有利于达到刑罚的最佳效果.2,我国刑法第4条规定的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是宪法中规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贯彻和体现,其含义是: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样情节的犯罪人,在定罪处罚时应当平等;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当依法受到保护,而且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不得因犯罪人或者被害人的特殊身份,地位,或者不同出身,民族,宗教信仰等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罚适用.五,论述题1.罪刑法定原则的原意为"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受处罚",其基本内容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法定化,即犯罪和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其二是实体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犯罪所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规定;其三是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用清晰的文字表述确切的意思,不可含糊其辞或模棱两可.我国刑法第3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罪刑法定原则派生出以下原则:排斥习惯法;排斥绝对不定期刑;禁止有罪类推;禁止重法溯及既往;明确性原则;严格解释原则;实体的正当程序原则.我国刑法第3条明确对罪刑法定原则加以表述,并在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中全面,系统地体现了该原则:第一,如同1979年刑法典一样,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实现了犯罪的法定化和刑罚的法定化.犯罪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了犯罪的概念;明确规定了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刑罚的法定化具体表现为:明确规定了刑罚的种类;明确规定了量刑的原则和各种刑罚制度;明确规定了各种具体犯罪的法定刑.第二,新刑法典取消了1979年刑法典第79条规定的类推制度,这是罪刑法定原则得以真正贯彻的重要前提.第三,新刑法典重申了1979年刑法典第9条关于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并作了进一步明确,具体的规定.第四,在罪名的规定方面,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已相当完备.分则条文由1979年的103条增加到350条,罪名数由1979年的130个增加到400多个.第五,在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或罪状以及各种犯罪的法定刑的设置方面,新刑法典和其后的刑法修正案以及单行刑法也增强了法条的可操作性.对于大量犯罪,尽量使用叙明罪状;在犯罪的处罚规定上,注重量刑情节的具体化.2.试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和立法体现.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对该原则应当从立法和司法两个层面加以理解.就刑事立法而言,刑法对各种犯罪的处罚原则规定,对刑罚裁量,刑罚执行制度以及对各种犯罪法定刑的设置,不仅要考虑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而且要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在刑事司法层面上,法官对犯罪分子裁量刑罚,既要看犯罪行为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而且要看整个犯罪事实包括罪行和罪犯各方面因素综合体现的社会危害性程度,要讲求刑罚个别化.现行刑法全面贯彻和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首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是确立刑法分则中每一具体犯罪的法定刑的准则;罪重,法定刑也重;罪轻,法定刑也轻.其次,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是确定刑法总则中某些规范的依据,第三,刑法设立的主刑附加刑结合,轻重有序,上下衔接,可以灵活运用的刑罚体系,各类具体犯罪可以分割,能够伸缩,幅度较大的法定刑,为罪责刑相适应的司法适用奠定了基础.六,案例分析题不正确,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法院定罪量刑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在分析罪重罪轻和刑事责任大小时,不仅要看犯罪的客观社会危害性,而且要结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从而确定其刑事责任程度,适用相应轻重的刑罚.本案中,甲某盗窃数额较大,已构成盗窃罪,根据刑法第264条,盗窃数额较大(500-2000元)的,应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法定刑幅度内量刑,不能因为案件处于严打期而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否则就使得被告人承担的刑罚与其犯罪轻重不相适应,造成轻罪重判,违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在空间效力上,采取的是以()为主,兼采其他原则.A,保护原则B,属人原则C,属地原则D,普遍原则2,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般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的犯罪().A,危害国家安全的,中国刑法才予以适用.B,法定最低刑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才适用中国刑法.C,犯罪地的法律也认为是犯罪的,才适用中国刑法.D无条件的一律适用中国刑法.3,我国刑法在时间效力上,采用的是().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新兼从轻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一个A国人在一列行驶于我国境内的B国列车上对C国公民实施故意杀人的行为,应当适用().A,A国刑法B,B国刑法C,C国刑法D,我国刑法5,甲国公民从乙国劫持丙国的民用飞机到泰国,后逃至我国领域内,我国司法机关适用我国刑法对该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所体现的是().A,保护管辖原则B,折衷管辖原则C,属地管辖原则D,普遍管辖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刑法的空间效力包括(AB).A,刑法对地的效力B, 刑法对人的效力C, 刑法对事的效力D, 刑法对时的效力2,外国人在中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只有符合如下条件,才能适用中国刑法(AB).A,犯罪地的法律也予以处罚B,依照中国刑法规定的法定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C,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的犯罪D,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犯罪3,各国解决刑事管辖权的原则,概括起来有().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三,名词解释题1,刑法的效力范围2,刑法的空间效力3,属地管辖原则4,属人管辖原则5,保护管辖原则6,普遍原则7,刑法的溯及力8,从旧兼从轻原则四,简答题1, 简述关于法定刑轻重的几种比较情况.2, 简述我国刑法中的属人管辖权.3, 简述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4, 简述我国刑法的普遍管辖权.五,论述题1,试述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2,试述我国刑法对属地管辖权的规定.六,案例分析题1,纪某,李某均系中国公民,受雇于美国一轮船公司.2002年9月,该轮船停泊于法国某港口时,二人因与船长(英国人)发生争吵,合谋将船长杀死,并抢劫了其他船员的财物后逃逸.3个月后,二人被法国警方捕获,引渡回中国归案.问:对于纪某,李某的行为是否可以按照我国刑法进行处理为什么2,被告人甲某,外籍人,系我国某医科大学留学生.2003年6月10日晚7时许,我国某医科大学留学生之间发生殴斗,甲某用刀刺中另一国家留学生乙某腹部,乙某因肝脏破裂抢救无效而死亡.问:对于甲某的行为是否可以按照我国刑法进行处理为什么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D 3,D 4,D 5,D二,多项选择题1,A B 2,A B 3,A B C D三,名词解释题(略)四,简答题1. 简述关于法定刑轻重的几种比较情况.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最高刑较轻;如果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刑较轻.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该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有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2.答: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是对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的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只是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公民所犯之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刑法第10条还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这表明我国法律的独立性和国家主权的不受干预性.3.答:刑法第8条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该条是关于我国刑法的保护管辖权的规定,即我国刑法对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的犯罪的适用规定.根据该条规定,外国人在我国领域外对我国国家或公民犯罪,我国刑法有权管辖,但这种管辖权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一是,这种犯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必须是3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低于3年有期徒刑的轻罪不适用;二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对按照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则不适用.上述两方面的限制必须同时具备.该条的规定,是我国刑法保护国家和公民利益的一个重要体现,作出这样的规定,对于保护我国国家利益,保护我国驻外工作人员,考察访问人员,留学生,侨民的利益是完全必要的.4.答:刑法第9条规定:"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根据该规定,凡是我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中规定的罪行,不论罪犯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领域外,在我国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如不引渡给有关国家,我国就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论述题1,试述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刑法的时间效力是指刑法的生效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刑法生效所发生的行为是否具有溯及力的问题.刑法的生效时间有两种规定方式:一是从公布之日起即生效;二是公布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施行.刑法失效的时间即终止效力的时间,由国家立法机关规定.我国刑法的失效有两种形式:一是由国家立法机关明确宣布了某些法律失效;二是自然失效,即新法施行后代替了同类内容的旧法,或者由于原来特殊的立法条件已经消失,旧法自行废止.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习惯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果适用,则有溯及力,如果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对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第十二条几个问题的解释》,这里的"处刑较轻",是指刑法对某种犯罪规定的刑罚即法定刑比修订前刑法轻.法定刑较轻是指法定最高刑较轻;如果法定最高刑相同,则指法定最低较轻.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只有一个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低刑是指该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如果刑法规定的某一犯罪有两个以上的法定刑幅度,法定最高刑或者最高低刑是指具体犯罪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刑幅度的最高刑或者最低刑.2,试述我国刑法对属地管辖权的规定.刑法第6条第1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这是我国刑法关于刑法空间效力的基本原则.这里的"领域",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根据第6条第2款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这里的船舶或航空器,既可以是民用,也可以是军用,既可以是在航行途中,也可以是处于停泊状态,既可以是航行或停泊于我国领域内,也可以是航行或停泊于外国领域内或公海及公海上空.根据国际条约.我国驻外使领馆内的犯罪也视为在我国领域内犯罪.所谓法律有特别规定,是指:(1)刑法第11条规定:"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因而并不直接适用我国刑法的规定.(2)刑法第90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居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因而该条也属于例外的情形.(3)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规定,刑法不在这两个地区适用.(4)现行刑法施行后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特别刑法的规定.刑法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该款是针对隔离犯的特殊情况对属地管辖的具体标准作了明确的规定.六,案例分析题纪某,李某在我国领域外实施犯罪,应适用我国刑法.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本案中被告人纪某,李。
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

刑法学1试题及答案第一题:罪犯A因犯下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两年,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A重新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
请分析 A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可以享受的法律地位以及A再次犯罪的刑罚确定原则,并说明依据。
答案: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A可以享受刑罚免除的法律地位。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8条的规定,经法律规定可以对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宣告缓刑的,可以对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裁定缓刑。
法律明确规定,在缓刑考验期满后,案件执行机关应当对判决决定作出终结,并为罪犯免除刑事责任。
因此,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A可以免于服刑。
然而,如果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A再次犯罪,则需要受到重新刑罚的确定。
根据刑法第63条第1款的规定,凡是受过缓刑判决,缓刑考验期限届满后又犯新罪的,可以判处原判决的刑罚。
依照该条规定,罪犯A因重新犯罪,应当受到判决刑罚的制裁。
总结:在缓刑考验期满后,罪犯A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如果在此期限届满后再次犯罪,需要重新受到判决刑罚。
这是根据刑事诉讼法和刑法的相关规定所确定的。
第二题:请简述“必要防卫”的法律要件以及适用条件,并结合案例说明。
答案:必要防卫是指在遭受非法侵害时,为了防止或者抵制非法侵害而采取的行为。
根据刑法第20条第1款的规定,必要防卫的情节必须符合以下要件:1. 非法侵害:必要防卫行为只允许在受到非法侵害的情况下进行。
非法侵害包括他人对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或其他合法权益的非法侵害。
2. 立即必要:必要防卫的行为必须是立即必要的,即不能使用过度的武力。
防卫行为必须是用于抵制或防止非法侵害的最低限度的行为。
3. 被侵害者:必要防卫只允许被侵害者采取行动,而不能由第三人代替被侵害者采取防卫行为。
以上是必要防卫的基本要件。
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必要防卫的适用条件。
案例:甲在家中休息,突然发现一名陌生人翻墙进入自己的院子,并试图破门而入。
甲为了防止陌生人进入并对自己及家人造成伤害,持家中的防狼器械击伤了陌生人。
《刑法学》第1章-第6章在线测试标准答案

《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 54:40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处罚.A 、可以定罪B 、不得定罪C 、根据情形D 、由法官裁定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 )相适应A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B 、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C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犯罪分子所承担的刑事责任D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对社会危害程度3、我国刑法根据各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规定了( )处罚原则A 、轻重有别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人民代表裁定D 、法官4、关于刑法溯及力的下面说法正确的.A 、当时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修订后的新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新刑法.B 、当时法律认为是犯罪,但新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当时刑法.C 、当时法律和新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新刑法应当追诉的,适用新刑法D 、如果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继续有效.5、我国刑法的社会主义本质已经弱化甚至不再强调A 、阶级性B 、法律性C 、道德性D 、文化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广义刑法是指一切( )的法律规范的总和.A 、规定犯罪B 、刑事责任C、刑罚D、其它2、制定刑法的根据包括( ).A、法律根据B、实践根据C、经济根据D、道德根据3、刑法基本原则有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阶级性原则4、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A、定罪上一律平等B、量刑上一律平等C、行刑上一律平等5、各国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上主张原则主要有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按解释的效力分类,刑法的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和国家解释.正确错误2、无论我国公民还是外国公民在我国犯罪,都受我国刑事管辖.正确错误3、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所承担条约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可以对在国外犯罪在我国境内被发现的外国人行使刑事管辖权.正确错误4、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正确错误5、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正确错误《刑法学》第02章在线测试《刑法学》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6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人大网上学习刑法学1-6章作业答案

【11178】我国刑法的解释从方法上分类可分为()。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文理解释D.论理解释E.学理解释11178我国刑法的解释从方法上分类可分为()。
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文理解释D.论理解释E.学理解释11158刑法区别于其他部门法的显著特点之一是()。
A.有鲜明的阶级性B.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C.为经济基础服务D.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范围要广泛得多11156刑法是国家的()。
A.根本大法B.基本法律C.一般法律D.重要法规10265有权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为()。
A.最高人民法院B.全国人大C.全国人大常委会D.最高人民检察院E.高级人民法院83448对累犯从重处罚的刑罚制度体现了我国刑法的()。
A.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B.罪刑法定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10226"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体现的是()。
A.罪刑法定原则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D.罪责自负原则10229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的()相适应。
A.人身危险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B.社会危害性和承担的刑事责任C.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D.犯罪态度和承担的刑事责任10233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中国领域内B.犯罪的行为人和受害人均在中国领域内C.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D.犯罪的行为人或者受害人有一方在中国领域内83589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问题采取的是()。
A.从旧原则B.从新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99482有关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B.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都不适用我国刑法C.我国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罪,都要追究其刑事责任D.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所实施的行为,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原则上不能适用我国刑法E.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10268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况中适用我国刑法的有()。
刑法总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江苏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高质量的刑事立法是良好的刑事司法的前提。
()A:错B:对答案:B2.中国古代法律具有“诸法合体,以刑为主”的鲜明特征。
()A:对B:错答案:A3.()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以及刑法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等部分。
A:刑事司法实践B:刑事立法C:实体刑法D:刑法学的基本理论答案:C4.(),也叫沿革刑法学,是研究刑法思想和刑罚制度的产生、发展、演变规律等的学科。
A:国内刑法学B:国际刑法学C:刑法史学D:外国刑法学答案:C第一章测试1.在半径为的长直金属圆柱体内部挖去一个半径为的长直圆柱体,两柱体轴线平行,其间距为,如图.今在此导体上通以电流I,电流在截面上均匀分布,则空心部分轴线上点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A:B:C:D:答案:C2.英国的工业革命所进行的时间是()。
A:18世纪30年代到18世纪末B:18世纪70年代到19世纪中期C: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D:18世纪60年代到18世纪末答案:C3.制约情绪的因素主要有()。
A:生理状态B:认知过程C:外部事件D:情绪的生理基础答案:ABC4.刑法立法解释具有与刑法同等的效力。
( )A:错B:对答案:B5.根据解释的效力进行区分,刑法的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宪法解释。
( )A:错B:对答案:A6.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
广义的刑法包括( )。
A: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B: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C: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D: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答案:A7.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机关是( )。
A: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B:各级人民法院C:各级司法行政机关D:各级人民检察院答案:A8.刑法的法律性质表现为()A:刑法规定内容的特定性B:刑法强制方法的严厉性C:刑法保护社会关系范围的广泛性D:刑法的谦抑性。
答案:ABCD第二章测试1.19世纪初,拉丁美洲第一个宣布独立的国家是海地。
()A:错B:对答案:B2.因罪行轻重不同、主观恶性不同、改造表现不同而给予差别对待,是行刑平等的实质体现。
刑法总论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建筑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广义的刑法学包括()A:实体刑法B:刑罚执行C:刑事诉讼法D:犯罪对策答案:ABCD2.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
()A:对B:错答案:A3.刑法作为部门法,具有()特征A:刑事法B:任意法C:强行法D:公法答案:ACD4.从研究的犯罪的特定种类出发,可以分为()A:环境刑法学B:经济刑法学C:军事刑法学D:行政刑法学答案:ABCD5.狭义的刑法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现行刑法。
()A:对B:错答案:A第一章测试1.我国1997年刑法典一共有条文( )A:502条B:452条C:412条D:384条答案:B2.我国第一部刑法实施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79年7月B:1997年10月C:1997年3月D:1980年1月答案:D3.①立法解释是由立法机关作出的解释,既然立法机关在制定法律时可以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以抢劫罪论处,那么,立法解释也可以规定“携带凶器窃的,以抢劫罪论处”。
②当然,立法解释毕竟是解释,所以,立法解释不得进行类推解释。
③司法解释也具有法律效力,司法解释与立法解释相抵触时,应适用新解释优于旧解释的原则。
④不过,司法解释的效力低于立法解释的效力,所以,立法解释可以进行扩大解释,司法解释不得进行扩大解释。
关于上述四句话正误的判断,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第②句正确,其他错误B:第④句正确,其他错误C:第③句正确,其他错误D:第①句正确,其他错误答案:A4.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B:将《刑法》第一百七十ー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C: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D: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答案:C5.刑法中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 )A:法律B: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和命令C: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D: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答案:ABD第二章测试1.以下古语中,体现了罪刑相适应思想的是( )A:刑无等级、法不阿贵B: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C: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D: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答案:B2.“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是:(1)禁止湖及既往(————的罪刑法定);(2)排斥习惯法(————的罪刑法定);(3)禁止类推解释(————的罪刑法定);(4)刑罚法规的适当(————的罪刑法定)。
刑法学在线测试 (1)正确答案

刑法概说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三章刑法的效力范围测试《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 BA、可以定罪B、不得定罪处罚C、根据实际情形D、法官裁定2、刑罚的轻重,应当与( C )相适应A、犯罪分子所犯罪行B、犯罪分子承担的刑事责任C、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D、危害社会程度3、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受不受我国刑事管辖. BA、受B、不受C、据情形而定D、4、不是刑法规定的刑法基本原则的是 D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阶级性原则5、当时的法律认为不是犯罪,而修订后的新刑法认为是犯罪的,新刑法有无溯及力 BA、有B、没有C、根据情形决定D、法院裁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制定刑法的根据包括( AB ).A、法律根据B、实践根据C、经济D、道德2、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ABCA、定罪上一律平等B,,量刑上一律平等C行刑上一律平等D执行上一律平等3、我国刑法总则从性质区分,体系包括刑有.ABCDA生命刑B自由刑C财产刑D资格刑4、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特殊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下面那些有属特殊规定ABCA、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B、民族自治地方C、港澳特别行政区D、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5、刑法的三相基本原则有.ABCA、罪刑法定原则B、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阶级性原则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2、有权进行司法解释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3、凡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所规定的罪行,不论犯罪分子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也不论其罪行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还是我国领域外,只要犯罪分子在我国境内被发现,我国应当行使刑事管辖权∨4、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的不为罪.没有规定的刑罚酌情适用刑罚。
刑法学(一)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烟台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 以下不是刑法学研究对象的是()A: 司法解释B: 立法解释C: 犯罪原因D: 刑法规范答案:C第一章测试1. 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刑法修正案是对刑法的修订与补充,在地位上独立于刑法典B: 在法律体系中,刑法是子法,也是其他法律的保障法C: 刑法既是善良人的大宪章,也是犯罪人的大宪章D: 刑法的渊源包括刑法典、单行刑法与附属刑法答案:A2. 关于刑法的性质,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刑法的法律后果最严厉,也最行之有效,故应通过厂泛而频繁地适用刑法,来打造法治高地B: 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虽厂泛,但其并不调整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其调整具有不完整性C: 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刑法具有法律后果的严厉性D: 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刑法具有调整社会关系的厂泛性答案:A3. 最高人民法院某法官出版专著《关于刑法适用的若于解释》,其属于()A: 学理解释B: 立法解释C: 司法解释D: 有效力的解释答案:A4. 在对鳖事后逃逸“中的蟋逸“解释时,根据《现代汉语词典》,速”是逃跑,笣”是隐匿,从而认为您逸'馈是离开现场并隐匿起来的解释属于()A: 文理解释B: 主观解释C: 论理解释D: 当然解释答案:A第二章测试1. 以下不属于法定基本原则的是()A: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B: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D: 罪刑法定原则答案:A2. 关于罪刑法定原则,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罪刑法定对司法权的限制表现为成文法主义,禁止类推解释,禁止事后法以及禁止绝对不定期刑B: 罪刑法定对立法权的限制表现为明确性原则、适当处罚原则以及不均衡、残虐刑罚的禁止C: 罪刑法定是刑事法治的基石,其通过对国家公权力的限制以保障公民权利,故其不仅要限制司法权的不当发动,也要限制立法权的不当行使D: 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罪与刑的法定,只要法律对罪与刑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即可认为实现了罪刑法定答案:D3. 关于适用刑法平等原则,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适用刑法平等表现为定罪上的平等、量刑上的平等和执行上平等B: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要求所有人在适用刑法时百分之百的平等,所以,我国刑法依据年龄标准,将犯罪人分为成年人与未成年人,同时规定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不可以适用死刑等规定是对本原则的违反C适用刑法平等原则是《宪法》怯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在刑法中的重申,其强调刑法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之外特权D: 适用刑法平等既包括对公民保护上的平等,也包括对犯罪人处罚上的平等答案:B4. 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以下表述错误的是()A: 罪刑相适应原则在立法上的实现,不仅要求确立科学的刑罚体系,同时还要求依据罪行的轻重规定不同的刑事责任,依据人身危险性的不同规定不同的刑罚减缓制度B: 由于对犯罪的罪恶与刑罚的痛苦还无法用数学单位进行精准地计量,所以,罪刑相适应原则是无法实现的C: 根据恒为有犯罪且为了没有犯罪而给予刑罚处罚"的表述,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的轻重既要与巳然之罪(因为有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相适应,也要与未然之罪(为了没有犯罪)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D: 罪刑相适应原则在司法上的实现,要求定性的准确和量刑的适当答案:B5. 我国法定的基本原则包括()A: 罪刑相适应原则B: 适用刑法平等原则C: 罪刑法定原则D: 罪责自负原则答案:ABC第三章测试1. 我国刑法空间效力体系的建构,采取的是()A: 以属人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B: 以普遍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C: 以保护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D: 以属地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答案:D2. 我国国家工作人员李某在国外实施侮辱他人的行为且情节严重,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巳经构成侮辱罪,而侮辱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刑法学》第01章在线测试 剩余时间: 54:40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得“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得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您得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得行为,( )处罚、A 、可以定罪B 、不得定罪C 、根据情形D 、由法官裁定 2、刑罚得轻重,应当与( )相适应A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B 、犯罪分子所承担得刑事责任C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与犯罪分子所承担得刑事责任D 、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对社会危害程度 3、我国刑法根据各种行为得社会危害性程度与人身危险性得大小,规定了( )处罚原则 A 、轻重有别B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人民代表裁定D 、法官 4、关于刑法溯及力得下面说法正确得、A 、当时法律不认为就是犯罪,而修订后得新刑法认为就是犯罪得,适用新刑法、 B 、当时法律认为就是犯罪,但新刑法不认为就是犯罪得,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就应当适用当时刑法、C 、当时法律与新刑法都认为就是犯罪,并且按新刑法应当追诉得,适用新刑法D 、如果依照当时得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判决,该判决继续有效、 5、我国刑法得社会主义本质已经弱化甚至不再强调A 、阶级性B 、法律性C 、道德性D 、文化性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广义刑法就是指一切( )得法律规范得总与、A 、规定犯罪B 、刑事责任C 、刑罚D 、其它2、制定刑法得根据包括( )、A 、法律根据B 、实践根据C 、经济根据D 、道德根据3、刑法基本原则有A 、罪刑法定原则B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D 、阶级性原则4、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得具体体现A、定罪上一律平等B、量刑上一律平等C、行刑上一律平等5、各国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上主张原则主要有A、属地原则B、属人原则C、保护原则D、普遍原则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按解释得效力分类,刑法得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学理解释与国家解释、正确错误2、无论我国公民还就是外国公民在我国犯罪,都受我国刑事管辖、正确错误3、对于中华人民共与国缔结或者参加得国际条约所规定得罪行,中华人民共与国在所承担条约得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得,可以对在国外犯罪在我国境内被发现得外国人行使刑事管辖权、正确错误4、有权进行司法解释得就是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正确错误5、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正确错误《刑法学》第02章在线测试《刑法学》第02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6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得“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得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您得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犯罪客体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得为犯罪行为所侵害得( )、A、国家公民B、国家财产C、私人财产D、社会关系2、甲侮辱乙后,乙因羞愤而自缢,下面说法正确得就是、A、受到侮辱与死亡都就是直接结果B、受到侮辱与死亡都就是间接结果C、受到侮辱就是间接结果死亡直接结果D、受到侮辱直接结果死亡间接就是直接结果3、甲、乙两个青年在公共汽车上侮辱漫骂一位批评她们不遵守秩序得老人,致使老人心脏病突发当场死亡、老人犯病死亡结果与甲、乙得侮辱行为二人有无因果关系、、A、没有B、有C、不好说D、4、任何一个犯罪构成都必须就是( )得有机统一A、主观要件B、客观要件C、一切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D、5、人们常说得思想犯就是不就是犯罪、A、就是B、不就是C、根据情况而定D、法官裁定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犯罪行为具有得基本特征包括有A、具有一定得社会危害性B、具有刑事违法性C、具有应受惩罚性D、具有反道德性2、任何一个犯罪得成立都必须具有( )构成要件、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C、犯罪主体D、犯罪主观方面3、刑法理论将犯罪客体划分为A、一般客体B、同类客体C、直接客体D、异类客体4、有那些情形得人不能被认定犯罪并追究其刑事责任、A、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得举动B、在不可抗力下得举动C、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得行为D、紧急避险5、危害结果具有得特征包括A、危害结果得客观性B、危害结果得因果性C、危害结果得侵害性D、危害结果得多样性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得,不认为就是犯罪、正确错误2、犯罪分子得侵害社会得犯罪一定就是物质得、正确错误3、思想无罪,言论可以有罪、正确错误4、犯罪就是一种作为,不作为当然不能就是犯罪、正确错误5、对被胁迫实施犯罪得人不追究刑事责任、正确错误《刑法学》第03章在线测试《刑法学》第03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1:56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得“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得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您得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对年龄得规定A、14周岁以下B、已满14不满16周岁C、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D、18周岁以下2、不适用死刑得年龄限制、A、不满14周岁B、不满16周岁C、不满18周岁D、没有限制3、我国判断能否预见得标准、A、客观标准说B、主观标准说C、以主观标准为根据、以客观标准作参考D、以上说法都不对4、甲想伤害乙,持刀向乙大腿扎了一刀,随即逃走,不料扎中乙得动脉血管,又因当时无人到场抢救,乙流血过多而死亡、甲负A、故意杀人罪刑事责任B、故意伤人罪刑事责任C、故意伤人致死罪刑事责任D、故意杀人既遂得罪刑事责任5、可能具备正当防卫得就是A、防卫挑拨B、相互得非法侵害行为C、为保护非法利益而实施得防卫D、制止不法侵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有关我国犯罪主体得论述正确得就是A、犯罪主体必须就是自然人B、犯罪主体可以不就是自然人C、作为自然人得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D、作为自然人得犯罪主体可以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2、下面那些犯罪可以就是单位犯罪、A、受贿罪B、行贿罪C、走私罪D、逃汇套汇罪E、投机倒把罪3、行为人得行为可以认为不就是犯罪得有A、不可抗力事件B、意外事件C、过于自信得过失D、疏忽大意得过失4、下面属于正当行为得有A、正当防卫B、紧急避险C、自救行为D、正当业务行为E、履行职务得行为F、基于权利人承诺或自愿得损害G、法令行为5、研究正当行为得意义A、有利于理解犯罪得本质特征,能更好地区分罪与非罪得界限B、有利于保障公民充分行使法定权利,履行法定义务,促进社会得进步与发展C、有利于鼓舞人民群众积极地与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培养广大公民顾全大局得意识D、打击犯罪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犯罪主体必须就是自然人、排除单位。
正确错误2、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正确错误3、不处于发病期得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所禁止得危害行为则构成犯罪与应负刑事责任、正确错误4、明知自己得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得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热=任这种结果发生而构成犯罪得,才就是故意犯罪、正确错误5、事先防卫与事后防卫都不属于正当防卫、正确错误《刑法学》第04章在线测试《刑法学》第04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3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得“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得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您得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存在犯罪停止形态有可能得就是A、过失犯罪B、间接故意犯罪C、直接故意犯罪D、疏忽大意犯罪2、自动放弃可能重复得侵害行为就是A、犯罪未遂B、犯罪终止C、犯罪中止D、犯罪预备3、对从犯得刑事责任认定,我们通常采用A、同等处罚说B、必减说C、得减说D、加重说4、自己伪造信用卡诈骗财务A、连续犯B、牵连犯C、吸收犯D、5、下面说法正确得就是A、联络犯与组织犯就是共同犯,帮助犯不就是共同犯B、联络犯就是共同犯,组织犯与帮助犯不就是共同犯C、联络犯与帮助犯不就是共同犯,组织犯就是共同犯D、联络犯组织犯与帮助犯都就是共同犯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构成预备犯得就是A、途中行为B、尾随行为C、守侯行为D、寻找行为2、共同犯罪行为可以就是A、共同得作为B、共同得不作为C、作为与不作为得结合D、二人以上过失犯罪3、不构成共同犯罪得就是A、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B、同时犯C、二人以上实施危害行为,罪过形式不同得D、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得E、超出共同故意之外得犯罪F、事后同谋得窝藏行为,包庇行为4、不构成教唆犯得就是A、被教唆人犯拒绝了教唆犯得教唆B、被教唆当时接受了教唆,但随后又打消犯意,没有进行犯罪活动C、被教唆人当时接受了教唆犯关于犯某种罪得教唆,但实际上她所犯得不就是教唆犯所教唆得罪D、教唆犯对被教唆人进行教唆时,被教唆人已有实施该种犯罪得故意5、就是继续犯得要件有A、必须就是一个犯罪行为B、必须就是持续地作用于同一对象C、必须就是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继续D、必须就是从着手实行到行为终了继续一定时间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故意犯罪得停止状态,就是指故意犯罪在其产生、发展与完成得过程及阶段中,因客关原因二停止下来得各种犯罪状态、正确错误2、犯罪既邃就是故意犯罪得完成形态、正确错误3、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邃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确错误4、加重结果犯,就是指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得行为,发生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外得重结果,因而刑法规定加重刑罚得犯罪形态、正确错误5、牵连犯,就是指以实施某一犯罪为目得,其方法行为或结果行为又触犯其她罪名得犯罪形态、正确错误《刑法学》第05章在线测试《刑法学》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4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得“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得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您得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刑罚得制定就是由( )指定得、A 、最高人民法院B 、国务院C 、司法部D 、全国人大 2、罚金数额不多或者虽然较多但交纳不困难得,应( )、A 、强制交纳B 、随时交纳C 、一次或者分期交纳D 、减少或者免除交纳 3、刑事处罚与行政处分得关系、A 、都就是由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组织给予得B 、都就是行政机关给予得C 、刑事处罚就是由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单位给予得,行政处分就是行政机关给予得D 、刑事处罚就是由政机关给予得,行政处分就是犯罪分子单位或基层组织给予得 4、什么就是量刑适当得首要根据、A 、犯罪性质B 、犯罪情节C 、对于社会得危害程度D 、犯罪得事实 5、拘役与有期徒刑执行得机关异同、A 、都就是公安机关B 、都就是监狱C 、前者就是公安机关,后者就是监狱D 、前者就是监狱,后者就是公安机关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我国刑法规定得主刑有A 、管制B 、拘役C 、有期徒刑D 、无期徒刑E 、死刑2、管制得特点A 、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B 、限制犯罪分子一定得自由C 、对犯罪分子自由得限制具有一定得自由D 、由公安机关执行与群众监督改造3、拘役得特点A 、剥夺犯罪分子得自由B 、剥夺自由得期限较短C 、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D 、享受一定得待遇4、有期徒刑得特点A 、剥夺犯罪分子得自由B 、具有一定得期限C 、在监狱或者其她执行场所执行D 、强迫参加劳动,接受教育与改造5、罚金与行政罚款区别正确得有A、罚金实行罚方法,罚款就是行政处罚B、罚金适用于犯罪分子,罚款适用于一般违法分子C、适用机关不同D、适用法律根据不同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管制就是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执行与群众监督改造得刑罚方法、正确错误2、拘役就是短期剥夺犯罪分子得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得刑罚方法、正确错误3、拘役与有期徒刑执行得机关不同、正确错误4、死刑案件除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正确错误5、当犯罪人被法院一审依法判决后,应立即执行、正确错误《刑法学》第06章在线测试《刑法学》第06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9:55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