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合集下载

大学生消费行为价值引导论文

大学生消费行为价值引导论文

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摘要]本文针对大学生消费行为普遍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提出了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价值引导应该采取的措施,希望大学生走出消费的盲区,树立健康、文明的消费观,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行为价值引导对策现阶段,大学生的消费观并未成熟,这种情况的出现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因此,要有针对性的引导大学生消费行为。

一、大学生消费存在的问题在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改变了以往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他们的消费范围和以前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学生在消费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个人消费两极分化严重进入大学的学生因为家庭背景的不同导致学生本人的消费观念也各不相同。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月消费在几千元以上实属正常,但是在大学校园里也不乏贫困生,他们一个月的生活费甚至不到200元。

面对大学生呈现的两极分化,我们要关注每个大学生,因为他们的消费状态会导致相应的消费心理,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和正确的引导。

(二)虚荣心理思想严重,攀比之风加重大学生在平时的消费过程中,相互攀比的事情时有发生。

有的大学生看到别人买了一件好衣服,自己平时宁愿节衣缩食,花费自己的生活费用,来满足自己物质上的虚荣心,这种盲目的消费不仅对自己不负责任,同时也是对个人信誉的不负责。

大学生严重的虚荣心只能导致同学之间攀比风气加重,进而影响到自己的学业,可谓害人害己。

二、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因素较多,综合来看,主要有外因和内因两部分因素决定。

(一)外部环境因素1.“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消费主义价值观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流行的一种社会道德现象,是指导和调节人们在消费方面的行动和关系的原则、思想、愿望、情绪及相应的实践的总称。

它是当今西方资产阶级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主义”理念文化作为一个舶来品,也通过日益发达的媒体资源涌入中国,不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

大学生本身是一个思想活跃,追求自我的群体,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输出的消费主义思想影响下,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种消费观念。

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

消费主义思潮影响下大学生消费心理及行为
消费行为偏感性
大学生在消费决策中容易受到情感 和感觉的影响,他们可能因为一时 的冲动或情感的波动而购买某些产 品。
追求攀比与炫耀心理
攀比心理
大学生之间存在攀比现象,他们希望通过购买高档或名牌产品来 证明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价值。
炫耀心理
大学生希望通过购买昂贵或稀有的产品来展示自己的财富和社会地 位,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消费压力与焦虑
攀比和炫耀心理往往导致大学生承受较大的消费压力和焦虑,他们 可能为了满足虚荣心而过度消费,甚至陷入债务困境。
追求享受与纵欲心理
追求物质享受
大学生希望通过购买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 享受消费带来的舒适和便利。
纵欲心理
大学生在消费中容易受到纵欲心理的影响,他们可能因为一时的快 乐或满足而过度消费,导致不必要的浪费和财务问题。
大学生消费观念中融入了更多的时尚和个性化元素,他们更愿意购买独
特、新颖、个性化的商品或服务。
家庭对大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产生直接影响。家庭经济 条件较好的学生,可能更容易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而家庭 经济困难的学生,则可能需要在有限的预算内进行消费。
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特点
消费主义思潮强调追求时尚、品 牌、品味,鼓励人们通过消费来 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同时追 求短暂的快感和满足感。
消费主义思潮对大学生消费心理的影响
追求时尚与潮流
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和个性形成期,消费主义思潮容易影 响他们对时尚和潮流的追求,导致他们过度消费和购买不 实用的商品。
攀比心理
消费主义思潮容易引发大学生的攀比心理,他们可能会为 了追求与同学相同的生活水平而过度消费,导致经济负担 加重。

大学生消费观念

大学生消费观念

大学生消费观念引言大学生是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消费群体,他们在消费市场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然而,与过去相比,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背景、特点以及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逐渐提高。

与此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消费诱惑和选择。

过去,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主要以满足基本需求为主,比如食物、住房和学习用品等。

然而,如今的大学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品质化的消费体验。

他们更加关注品牌、时尚以及社交媒体的影响等因素。

特点个性化消费观念现代大学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消费。

他们更加注重购买符合自己个性和兴趣的产品。

比如,他们更愿意购买设计独特的衣服和配饰,而不是普通的大众品牌。

他们更注重自身形象的打造和展示,通过特色服装和个性化的装饰品来表达自己的个性和态度。

注重品质和体验与过去相比,现代大学生更加注重产品的品质和消费体验。

他们更愿意购买高品质的产品,而不是以价格为唯一标准来选择。

他们追求更加美观、耐用和环保的产品。

此外,他们也更加注重消费的体验,比如跟朋友一起去高端餐厅吃饭、旅行、参加社交活动等。

受社交媒体影响社交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大学生来说,社交媒体不仅是获取信息和交流的工具,同时也对他们的消费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社交媒体,他们可以获取到各种各样的消费信息和建议。

同时,社交媒体上的美食、旅行和时尚等内容也会引发大学生的购买欲望和兴趣。

影响对个人的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对个人生活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个性化的消费观念使他们更加有自信和个性,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

其次,追求品质和体验的消费观念使他们对生活质量要求更高,更加注重生活的品味和享受。

然而,消费观念的改变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过度消费和攀比导致的经济压力以及不良的消费习惯等。

对社会的影响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也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躺平”现象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

“躺平”现象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

“躺平”现象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2-11-11T08:16:18.654Z 来源:《中国教工》2022年第13期作者:蔡雪朦[导读] “躺平”成为继“佛系”“丧”等词语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新兴网络热词蔡雪朦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00摘要:“躺平”成为继“佛系”“丧”等词语之后出现的又一个新兴网络热词, “躺平”、“躺平主义”和“躺平族”等被舆论媒体横空塑造,这一社会现象反映了当代部分青年的现实诉求,给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剖析其对我国社会造成的影响和应对方法,既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引领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时代需要。

关键词:“躺平”现象;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引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深化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理论指导作用。

作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状况,既关乎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又与党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

为了帮助大学生走出思想价值误区,引导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很有必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中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一、“躺平”现象反映出的实质诉求从精神方面来看,“躺平”就是放空,放松自我,不强求,没有对未来的期望,不给自己心理压力,不去争抢什么。

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的年轻人选择不结婚,不生子,每天宅在家里,安于现状,生活很“佛系”。

从物质方面来看,不去刻意追求物质利益,不去讨好任何人,怎么舒服怎么来。

他们不再相信天道酬勤,反而选择相信“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躺平”诚然是一种个体选择,但其背后的社会心态需引起重视,更要警惕“躺平”的蔓延会成为青年人特别是大学生的“毒鸡汤”。

倘若整个社会弥漫着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风气,其危害性自然不言而喻。

因此,这种不同于传统主流观点的处事方式,值得深思。

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问题研究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群体,大学生的消费观不仅反映了他们个人的价值取向和生活态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未来社会的消费趋势。

深入研究新时代大学生的消费观问题,对于理解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引导健康消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的消费观问题,通过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现状分析,揭示其消费观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首先界定了相关概念,明确了研究范围和对象,然后通过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消费心理、消费环境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深入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消费观的形成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消费观、优化消费环境、提高消费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1. 研究背景: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及其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及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消费时代,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其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消费环境的变革为大学生消费观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互联网、移动支付等新技术的发展,消费渠道和支付方式日益多元化,这使得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更加便捷和个性化。

这种消费环境的变革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消费陷阱、盲目消费等,对大学生的消费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大学生的消费观对其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消费观是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大学生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态度。

健康的消费观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其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也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作为未来的消费主体,大学生的消费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市场的需求和产业的发展。

研究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消费观的变化及其重要性,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心理,为高校教育和社会引导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还能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市场参考。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

论当代大学生消费观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价值观。

大学是一个学校向社会转型的过度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也经历着从学生走向社会的转型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大学生的消费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制约着当代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形成。

文章首先主要探讨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消费误区和问题;其次针对这些问题,探究其成因;最后就大学生如何树立正确理性的消费观,提出笔者的几点建议,以期促进当代大学生健康的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观;问题分析引言随着市场经济和精神文化的不断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公民。

因此,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必须理性、合理的消费,不能铺张浪费。

但是,由于大学生所处的年龄及其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消费观,在日常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消费误区和问题。

如何深入的剖析问题的内在成因,并通过各种途径解决这些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值得每一个人深思的。

1 简述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消费时一个社会人必须经历的一种社会过程。

消费的含义是指所有能促进和带动消费者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各种消费行为和心理的综合。

通过调查研究数据,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总体上时科学、合理和理性的,但是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消费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制约着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的形成。

笔者简要从下述几方面论述这些问题。

1.1攀比心理重,消费中两级分化严重当代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攀比心很重,消费中两级分化严重。

特别是来自农村和城市上的学生,在消费上存在很明显的两极分化,消费极不均衡。

通过样卷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中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占有量超过65%。

学校中63.5%的学生拥有电脑,在对大学生月平均消费调查中发现,月平均300—500的学生只占4.1%,而月平均消费800—1500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8%。

消费主义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消费主义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Ab s t r a c t C u r r e n t l y ,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i n C h i n a h a v e o b v i o u s c o n - s u me r i s m t e n d e n c y , g u i d i n g t h e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t o f o r m a c o n - e e p t o f s c i e n t i i f c c o n s u mp t i o n ,i s a n i mp o r t a n t t a s k o f he t i d e o - l o g i c a l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i n c o H e g e s a n d u n i v e r s i t i e s . T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s e s t h e p r e s e n t c o n s u mp t i o n o f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i n C h i n a ,r e v e a l i n g o f c o n s u me r i s m i n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p e r f o r - ma n c e , p r o p o s e e f f e c t i v e me a s u r e s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t h e e d u c a t i o n o f
思 政 教 育
消费主义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消费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消费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消费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汇报人: 2024-01-06
目录
• 消费主义思潮概述 • 消费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的影响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
挑战与对策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消费主义思潮概述
消费主义思潮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消费主义思潮是一种以追求物质财富 和物质享受为核心的价值观和生活方 式,强调个人消费行为和消费体验的 重要性。
特点
追求物质享受、追求品牌和时尚、强 调个人自由和个性化、追求短期收益 和即时满足。
消费主义思潮的起源与传播
起源
消费主义思潮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 纪初的美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 发展,人们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 和更多的物质财富。
传播
消费主义思潮随着全球化和现代通讯 技术的发展而传播到世界各地,特别 是西方发达国家。
高校应加强对学生消费行为的引导和管理,鼓励学生理性消费,避免盲目追求物质享受和过度消费。园文化氛围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体 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和人生观。
VS
高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03
消费行为。
05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消费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值观念、消费行为和心理健康等方面。
高校应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培养理性消费行为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素 质。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1
深入研究消费主义思潮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的影响机制,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育对策提 供理论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主义时代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摘要:消费主义价值观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择业交友、心理健康、价值观念等形成了消极影响。

为应对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侵蚀,高校应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和国情教育,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大学生,提高其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免疫力。

关键词:消费主义;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我们正处在一个商品经济异常发达的时代,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一个深刻改变我们生活的消费社会已经形成,由此产生的消费主义思潮也已成为深入影响人们生活和思想观念的社会思潮。

消费主义通过大众媒体不断地宣扬其特有的价值观,而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最快、对大众传媒最热衷的群体无疑更直接地受到了消费主义的影响。

一、消费主义价值观及其危害
消费主义起源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福特创造的流水线生产为商品生产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使资本主义生产进入了标准化、规模化时代,商品的大批量生产必然要求大规模的消费,人类从此告别了节俭生活和按实际需要消费的时代,消费主义价值观也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对利润的追求是资本的本性,马克思提出的G——W——G’的资本流通公式说明了资本生产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地追求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生产之初,人们对商品的消费更多的是对使用价值的消费。

随着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出现,资本主义生产达到了较高水平,人们的日常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大规模生产的产品出现滞销,如何尽可能地销售产品、扩大市场就成了资本运转中的主要问题,正是这种要求促成了资本主义高速发展阶段消费主义的产生。

美国销售分析家维克特·勒博曾宣称:“我们庞大而多产的经济……要求使消费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消费东西,用前所未有的速度去烧掉、穿坏、更换或扔掉。


为了满足资本不断增殖的需要,如何不断地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消费更多的他们实际未必需要的产品,就成了资本流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用文化去制造需要,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使人们不断产生新的消费欲求的消费主义思潮应运而生了。

与传统消费观念不同的是,现时代的消费是被文化刺激而产生的消费,是一种符号性的消费。

消费主义用外在的物质符号系统来表现人类所追求的价值,使人们认为自我价值实现程度的根本标志就是占有物质财富的多少和所消费的商品档次的高低。

为了引导并刺激人们进行消费,大众传媒的商品广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等无孔不入地侵入人们的生活,使人们时刻受到各类广告的“轰炸”,被那些广告制造出来的“需要”所牵引。

在那些无所不在的商业广告中,“商品自由地承担了广泛的文化联系与幻觉的功能,独具匠心的广告能够把罗曼蒂克、欲望、美、成功、科学进步与舒适生活等等各种意象附着于肥皂、洗衣机、摩托车及酒精饮品等平庸的消费品之上”。

消费主义就是这样将人类追求的这些文化元素巧妙地与各类商品融合在一
起,通过这些附加的形象和符号来改变商品的原始意义和价值,刺激人们的各种欲望,从而不断地产生购买需要。

消费主义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影响甚大,而在这些影响中,消极的影响比积极的影响更大。

1在物质层面上,消费主义生活方式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是消费的本来意义,但消费主义却背离了这一本来意义。

在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指导下,评价商品是否具有价值不是看其使用价值而是看它是否符合“时尚”。

时尚消费不再为了满足实际需要,而是通过消费向他人炫耀自己的财富和身份地位,显示自己的社会优越感。

短暂、多变是时尚的基本特征,时尚消费意味着仍然存在使用价值的商品因为不够时尚而被淘汰,购买一短暂使用一淘汰一再购买更时尚的商品,成为现代人消费的主要特点,其结果必然造成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

据统计,这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盛行造成了占世界人口20%的人口消费了世界80%的流动财富的局面。

随着经济的不断全球化,这种消费主义生活方式大有向全世界蔓延的趋势。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士地荒漠化、水污染、大量生物灭绝等全球性生态危机已经向消费主义敲响了警钟。

因消费主义而产生的大量资源消耗使资源成为人类争夺的首要目标,国际因争夺资源而爆发的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升级,威胁着世界的和平和人类的安宁。

2在精神层面上,消费主义价值观造成了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精神危机
人与一般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人性的升华是人类逐步摆脱“物”的束缚、越来越远离自然本能的过程,人类对自身动物性的超越表现在对精神世界的不断追求,通过向精神世界的探求给生活创造丰富而深刻的意义。

但消费主义所倡导的人类生活与人性的这种追求是背道而驰的,它鼓励人们在消费中寻找人生的意义,大肆宣扬“我所占有的和所消费的东西即是我的生存”。

使人们把占有和消费尽可能多、尽可能时尚的物品当做人生的终极追求,最终使人成为“物”的奴隶。

现实告诉我们,虽然现代人在物质上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条件,但精神上却比前人更焦虑、更痛苦、更压抑、更忧郁,自杀已经成为人类特别是发达国家人们死亡的重要原因。

正如丹尼尔·贝尔所说:“现代主义的真正问题是信仰问题。

用不时兴的语言来说,它就是一种精神危机。

”事实表明,人的需要是无穷尽的,这种无穷尽的需要不可能在消费主义所提倡的物质享受中得到满足,只能在精神的王国中才能实现,在消费主义价值观指导下追求幸福无疑是南辕北辙。

二、消费主义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一代,他们生活在我国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年代,独生子女的比例非常高,又处在需求的旺盛期,在大众传媒、家庭消费、同辈群体的感染下,更容易受到消费主义的影响。

从大学生群体中发生的各类现象中,我们可以看到消费主义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是很大的:
1在消费上表现出非理性倾向
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尊、好强是大学生的重要心理特征,消费主义所倡导的通过时尚消费显示个人身份和地位的消费倾向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影响不容忽视。

他们都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个性和比别人优越的地方,但他们是纯粹的消费者,绝大多数人都是通过父母的资助维持日常支出。

在消费主义刺激下,豪华型消费、炫耀型消费、情绪化消费、超前消费、攀比型消费等非理性消费现象在大学生中时有发生,甚至因消费欲求的无限膨胀与有限购买力之间产生矛盾而引发盗窃、卖淫、抢劫等各类犯罪行为,对大学生健康成长和他们的家庭都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

2在职业选择上更趋功利性
消费主义提倡物质享受,使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倾向于选择舒适而高薪的职业。

近年来的大学生就业趋势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