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文化设施,对于推动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而信息化建设则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对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现状1. 数字化馆藏建设已初见成效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创新,各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始了数字化馆藏建设。

通过数字化处理,已经将大量文献、图书及期刊转化为电子资源,方便用户检索和使用。

数字化馆藏的建设也对馆藏资源的长期保存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信息技术的普及提升了图书馆服务质量信息技术的普及使得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现在的图书馆已经实现了自助借还书、智能检索等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些高校图书馆还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发了图书馆APP,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3. 图书馆数字化管理体系逐步完善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图书馆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利用信息技术,高校图书馆已经实现了对馆藏资源的数字化管理、读者信息管理以及馆藏数据统计等功能。

也为图书馆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手段和决策支持。

二、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1. 加快数字化馆藏建设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校图书馆将会加快数字化馆藏建设的步伐。

未来,数字化馆藏将不仅仅局限于文献、图书和期刊,还将包括音像资料、地方志、古籍善本等特色馆藏资源,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2. 强化馆藏资源共享未来,高校图书馆将会更加强化馆藏资源的共享。

借助于信息技术,各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共享平台将馆藏资源进行共享,同时也可以借助于云技术将馆藏资源与国内外其他高校图书馆进行联动,使得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更加丰富和多样。

3. 推进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未来,高校图书馆将会推进智能化建设,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

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的使用现状与对策

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资源的使用现状与对策
大学社会学院学报 , 2 0 1 2 ( 5 ) : 2 6 — 3 1 . [ 4 ] 胡德华 , 任磊 , 韩欢 . 开放存取 期刊质量 控制机 制 : P L o S案 例研究 [ J ] . 中国科技期 刊研究 , 2 0 1 0 , 2 1 ( 4 ) : 4 3 6 — 4 3 9 . ( 实习编辑 : 曲 磊)
MA Qi a n
AB S T RAC T : I n o r d e r t o f o r m a s e t o f O A j o u r n a l q u a l i t y c o n t r o l m e c h a n i s ms s u i t a b l e or f C h i n a ' s n a t i o n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 a n d
究方 法 。
在通 过分 析高校外 文 电子 资源 的使用 现状及利 用率 偏低 的原
因, 对如何有效提高外文 电子资源利用率提出一些对 策。
l 外文 电子 资源 的使用 现状
1 . 1 使 用 率 偏低
随着 网络的普及 , 电子资源利用率 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 。但
1 . 4 资金 投 入 不 足
不少高校 的外文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并不理想 , 其月点击量不足百 次。 由于外文电子资源的价格 比中文电子资源高出许多 , 其购买费
用 占电子资源总支出的 1 / 3 或1 / 2 , 低利用率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1 . 2 重 视 程 度 不够
高校 的图书建设经费 首先要 保证纸质 文献资源 的购买 , 其
存、 资源共享 。由于外 文电子资源因其价格 昂贵 、 利用率偏低 , 如
1 . 3 读者认识程度不高 外文 电子 资源可 以使 高校 师生 了解本 学科 的国 际前 沿 动

试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现状及对策

试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现状及对策

试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现状及对策高校图书馆是大学中最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也是学生、教师等学术人员学术交流和信息获取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应用逐渐成为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现状的角度出发,探讨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1. 现状目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大学生电子阅读室的建设和数字化图书馆的推广应用等,使得图书馆的资源服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通过数字化技术,高校图书馆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数字化馆藏,提供了文献信息的电子查询、下载和访问服务。

通过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和多样化的电子数据库,用户可以轻松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源,如学术文献、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等。

2. 问题虽然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得到了发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方面,电子资源采集、整理、编辑、更新,维护和提供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虽然建立了一些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在线学习平台,但是在学生使用方面还不够普及和适用。

一些电子内容还是静态的,比较传统、沉闷,难以吸引学生的使用,需要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内容来推广服务。

二、对策1. 加强电子资源的整合和管理应加大对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采集、整理、编辑、更新,维护和提供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投入。

同时,高校图书馆应该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完善电子资源存储、管理和使用的流程和规范,提高电子资源使用的效率和可信度,促进数字化学术资源共享。

2. 推广化、多样化、实践化的电子资源内容和服务高校图书馆应该采用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电子内容来推广服务,通过将电子资源与教学服务相结合,加强学校线上线下信息资源服务的有机融合,更加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让用图书馆电子资源成为学生学习的必由之路。

同时,对于图书馆中的数字化内容,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积极推广,让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字学习的新鲜感和互动性。

试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现状及对策

试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现状及对策

试论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现状及对策高校图书馆是学校内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学习环境。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高校图书馆也开始积极引入电子资源,并将其应用于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中。

本文旨在探讨当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应用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电子资源应用现状1. 电子资源种类丰富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图书馆汇集了大量丰富的电子资源,包括数字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数据库等,可以满足师生们的学术需求。

2. 服务方式多样高校图书馆通过建设数字图书馆、提供在线资源检索平台、开展数字化服务等多种方式,为师生提供了便捷的电子资源查阅途径,并且可以开展远程服务,使得师生们在校内外均可获取到所需的信息。

3. 使用率不高尽管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种类丰富、服务方式多样,但是实际使用率却并不高。

部分师生依然更倾向于传统的纸质图书,对电子资源的了解和应用并不深入。

二、对策建议1. 加强电子资源的宣传推广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导读活动等,向师生宣传电子资源的优势和应用方法,增加师生对电子资源的了解,提高他们的使用意识。

2. 完善电子资源的技术支持为了提高电子资源的使用体验,高校图书馆需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引入和应用力度,例如提高资源检索平台的智能化程度、加强数字资源的格式统一化管理等,提高电子资源的可访问性和可用性。

3. 提高师生对电子资源的认知高校可以设置相关的学分课程或者社会实践环节,教授师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

也可以通过在课程中引入对电子资源的利用,推动师生对电子资源的认知,增加他们的使用意愿。

4. 拓展电子资源的应用领域除了学术类电子资源,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引入一些通识类、行业类的电子资源,例如文学读物、新闻资讯、专业技术书籍等,丰富资源类型,满足不同师生的需求,提高整体使用率。

5. 开展电子资源的效益评估通过对电子资源的使用情况、师生的反馈意见等进行调研和统计,并据此对电子资源的使用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为其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及现状分析摘要: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及其现状谈一下看法,并对怎样优化外文文献资源的建设和提高外文文献的利用率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重要性现状分析外文文献资是各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语种多、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内容新颖等特点,也是读者了解最新科技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

1 高校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性首先,作为文献资源中的一分子,外文文献反映了世界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是我们及时了解国际重要科研成果和科研动向的窗口,为我们科研人员研究新课题、推出新成果提供了重要的情报来源;其次,外文文献具有很强的语言文字价值,是高校学生提高外文水平、获取外文知识的绝佳工具。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和高校师生外语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大家对国外科学、管理、教育等学习的需求日益增加,所以高校图书馆外文书库的建设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2 高校图书馆外文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分析2.1 外文书籍价格昂贵,经费普遍短缺,文献来源单一由于外文图书昂贵的价格,多数高校的外文文献来源都普遍单一,一般采取的是接受国际赠书的方式。

一来是价格便宜,书本是免费赠送的,只需要支付大概10人民币左右一本的转运费;二来是采购方便,在国内几个指定的赠书转运中心就可现采到各种外文图书。

目前主要是通过接受美国“亚洲基金会”和“亚洲之桥”这两个国际赠书中心捐赠的外文图书。

2.2 外文文献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外文文献价格昂贵、语种多,很多高校图书馆因资金缺乏而不太重视外文文献的馆藏资源建设,使得外文文献出现馆藏数量不足,收藏品种单一等问题。

外文图书多是来自于国际赠书,因此存在赠书质量差和种类参差不齐的情况。

有一部分赠书是使用过的旧书,有些甚至年代久远,这些书存在内容陈旧、知识老化、失去时效,收藏价值较低的情况。

这些都是造成外文图书馆藏结构不合理,文献资源利用率偏低等的原因。

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重要的组成部分。

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作为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欧美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建设内容单一当前,我国许多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内容仅限于垂直领域的专业数据库,组成形式单一、内容少,无法满足学生和教师的多元化学术需求。

二、建设规模有限大多数高校特色数据库规模小,资源有限,也无法满足影响力大、学科面广的高校的需要。

三、建设水平较低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尤致于多数高校特色数据库缺乏电子期刊的建设,许多高校特色数据库还没有达到互联网时代的基本使用与管理标准。

一、建设多学科涉猎的综合性特色数据库高校图书馆应该注重多种领域多学科并重,建设多样性的特色数据库。

只有构建这样的综合性特色数据库,才能满足多样化的学术需求。

二、依托高校学科发展需求推进特色数据库建设高校图书馆应该把特色数据库建设与学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发掘学科专业优势,以学科优势为特色数据库建设的主线,推进高校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工作。

三、加强与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加强与国外图书馆及其特色数据库的交流和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创新,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为支撑,提高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四、加强用户体验与服务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用户体验和服务,把特色数据库建设与读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数据库管理和维护,使得读者能够方便得到所需的信息,并能够进行有效的学术研究。

总之,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决不能仅仅停留于建设单一类型数据库的阶段,而应立足学科专业优势,依据学科发展的需求,建立多学科综合性的特色数据库,加强对学术研究和教学的支撑作用,提升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水平,提高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学术知名度。

高校图书馆外文资料利用现状及对策

高校图书馆外文资料利用现状及对策

上提 出了搞好高校 图书馆外 文资料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 : 高校 图书馆 ; 外文资料 ; 文献资 源建设 中图分类号 : 2 8 G 5. 6 文献标 识码 : A
目前国 内的科 研从立项开始 , 就要进行查新 咨询 , 尤其 要参照 国外 领先水平 。这一重要 的调研 活动大多始 自外文资料 , 阅读外文 图书则是 了解各 国在各个领域 中理论 水平 的最好途径。然而 由于诸 多原 因, 国内
不可幸免地陷入 了这种困境 。从全 国整体来说 ,0 1 9 2 0 年 2所高校订购外 刊 76 6种 ,0 2年 l4所高校订购 97 7种,而 目前国外 每年发行刊物 0 20 l 5 在l 8万种左右 。 面对有限的经费 , 各主要高校图书馆外刊订购品种不得不
网服 务奠定基础成为当务之急 。进一步完善馆际互借互阅工作 , 搞好 馆
环境 下,掌握高校 图书馆外 文资料需求的变化趋势 以及提高其 利用率 , 对高校图书馆的工作 至关重要 。
1 外文资料管理和利用现状分析
() 1经费严重短缺造成外文资料订购量的大幅下降。随着教育改革的 持续深入 , 各高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展 , 新的重点学科建设如雨 后春笋 , 新的 硕士点 、 博士点不断崛起 , 新产品的开发研究 , 面向社会 的经济合作 , 要求 高校图书馆具备高质量、 大容量的外文资料。 然而, 经费短缺 . 外刊压缩 , 品 种短缺 的现实 , 已危及到 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 。经费是 图书馆活动 的最基 本要素 , 是激活图书馆资源 , 发挥图书馆功能 的基础 , 资金不足将严重影响 文献信息资源的集聚与开发 。作为国内三大图书馆之一的高校图书馆 . 也
维普资讯
科技 情报开发 与经 济
文 章 编 号 :0 5 6 3 ( 06)9 0 2  ̄3 10 — 0 3 2 0 A IND V L P E T& E O O Y C— E HI O M TO E E O M N N C NM

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信息资源的重要承载者和传播者,其数据库建设一直是学术界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热点之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备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术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需求日益增长,传统图书馆服务已经无法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信息获取需求。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成为提高学术信息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资源分散、重复建设、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亟需深入研究和解决。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研究,既是当前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举措。

1.2 研究意义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纸质图书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数字化图书馆数据库成为了重要的信息资源保障。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可以丰富信息资源内容,提高信息检索效率,为师生的学术研究和课程教学提供更多便利。

通过建设特色数据库,高校图书馆也可以提升自身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提高其在学术界的地位。

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也对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深化改革和创新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通过研究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可以为高校图书馆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深入研究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意义和发展策略,对于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旨在为提升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水平提供可行性建议。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现状,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特点,为深入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二是探讨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方向;三是提出发展策略,包括加强资源整合和共享、优化数据库服务体系、加强数字化技术应用和提升用户体验等,旨在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提供可行性建议;四是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发展,提出建议与思考,为我国高校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持续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 利用网络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展开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优化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外文电子图书; 数据库;高校图书馆人类文化已步入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数字化出版时代,电子图书的出现是信息时代文献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了进一步满足广大读者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多元化、高层次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

外文图书是国外最新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总结,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能迅速反映国外各领域的最新理论成果,尤其是对于高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图书馆的购书经费相对短缺以及外文原版图书订购费用高、利用率低等原因,外文图书的采购量呈逐年下滑趋势,而高校读者对外文资料的需求却在日益上升。

[1]因此,通过网络调查分析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我国高校图书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现状1.1 研究方法笔者于2009年6月10—15日,根据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www. edu. cn)提供的全国普通高校名单,采取直接登录网站网页的方式,依据学校办学能力及性质相似的原则,筛选出全国各省市60所有代表性的高校,其中“211高校”30所、省属二本以上高校30所。

本论文主要利用网络调查的方法对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并利用统计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

[LL] 1.2研究结果1.2.1 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来源分析。

在被调查的60所高校图书馆中,71.67%的图书馆收藏有外文电子图书资源。

这些资源主要来自以下5个渠道:第一是电子书商。

这是最主要、最重要的来源,电子书商通过其商业化的运作模式,往往在提供的图书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提供的检索软件功能也比较全面,如NetLibrary专为图书馆定制的TitleSelect和TitleDirect功能模块,可以在网上提交订单,这些功能使电子图书的订购过程更加流畅。

第二,单独一家出版社或几家出版社联合组建的电子图书公司。

它们往往无法在图书数量上形成较大规模,检索软件也比较简单,但在图书新颖性方面却胜过其他电子书商,如Safari就以提供IT领域的覆盖全面而有深度的电子图书为目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书目内容。

第三,政府发展计划项目。

比如中美百万册电子图书、美星数字图书馆等。

这类数据库只对指定学校开放,资源有限。

第四,自建外文电子数据库。

在遵守版权法的基础上,将本校的一些外文电子图书进行扫描处理,在小范围内供教学科研使用。

第五,互联网上免费的外文电子图书资源。

随着开放获取活动的开展,这类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重视。

由于自建和免费的电子图书数据库具有不稳定的特点,所以本文在统计数据时只统计电子书商、出版社、政府的发展计划项目提供的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

1.2.2 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资源统计。

被调查的60所高校图书馆共建有17种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具体情况见表1、2。

2 我国高校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1 “211高校”比普通高校更重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211高校”引进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上均明显高于普通高校。

被调查的6 0所高校平均引进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1.83个,其中“211高校”2.8个,普通高校0.63个, “211高校”平均拥有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数量是普通高校的4.44倍;“211高校”引进4 个以上数据库的学校占4333%,普通高校则为0;另外,还有46.67%的普通高校没有订购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

在数据库的建设质量上,“211高校”图书馆引进的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主要来源于电子书商和出版社,如大部分“211高校”都引进了Ebrary、Neblibrary、Springer、EEBO、EECO 等高质量数据库的1种或几种,同时也兼顾引进其他一些政府发展计划项目的数据库。

[2]“211高校”比普通高校重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的原因主要有3个:第一,“211高校”大部分是综合性高校,办学层次较高,各方投入的经费较多;第二,“211高校”对于科研工作更加重视,读者对于外文原版图书的需求量较普通高校大;第三,“211高校”读者的信息素养要强于普通高校,这是直接导致“211高校”引进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在数量和质量上更胜一筹的客观原因。

2.2 专业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的专业数据库是文献信息的精髓,图书馆应根据本校读者结构和重点学科开发情况组建独特内容的专业数据库。

专业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是专业数据库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大部分高校引进的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都以综合性为主,在覆盖的全面性和深度方面稍有欠缺。

在经过高校合并潮后,我国有很多医学院校、财经院校等相继并入一些211高校,但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却没有引起相应的重视,尤其是对于专业的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

虽然越来越多的专业电子图书数据库如Karger(医学类)、Safa ri(IT类)、Morgan Claypool(工程类)等可以供图书馆引进,但从表1可以看出,只有极少数的高校订购了此类数据库。

在被调查的高校中,清华大学和中山大学在专业电子图书数据库的建设上做得比较好。

2.3 资源揭示不够完善图书馆拥有的馆藏资源种类很多,电子图书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据调查,电子图书的利用率虽然稳定,但还是相对比较低,尤其是外文电子图书的利用率。

在对60所高校图书馆的网站进行调查时,通过相应的链接能找到“外文电子图书”的学校占55%,另外45%的高校图书馆将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和其他的电子资源混排在一起。

3 我国高校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建设的对策研究3.1 积极组织集团采购目前我国高校有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各省市也有相关的一些文献保障机构, 比如江苏省文献保障体系(JALIS)、北京地区文献保障体系(BALIS)等。

各集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主要服务对象的需求,对欲购买的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组织集团试用,再根据试用情况,进行集团购买。

我国很多“211高校”拥有的Neblibrary、EEBO、EECO等数据库就是采用这种模式引进的。

集团采购一方面可以降低购买费用,另一方面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签订合同或协议的方式与出版商或电子图书销售商就复制次数、转载等问题达成共识,从而避免版权纠纷。

在开展集团采购时,各文献保障体系应尽可能做好采购宣传,增加参与采购的单位数量,让更多高校得到集团采购的实惠。

目前有很多大学城组建的教学联合体,如江苏南京仙林大学城教学联合体、徐州教学联合体等,在资源的联合采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3.2 实现与OPAC之间的整合功能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发展,各类电子书刊和数据库层出不穷,数据库检索平台各不相同、收录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读者想了解图书馆是否收藏某本书,需逐一登录有关电子图书数据库及OPAC系统,检索过程繁琐。

将电子图书与OPAC进行系统整合,实现一站式检索,对于提高电子图书的利用率、节约图书购置经费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对于电子期刊及电子图书与OPAC系统间的整合展开了大量的研究[3—4]。

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大部分提供了MARC数据,与OPAC之间的整合功能一般都比较好。

但由于国内高校图书馆引进的图书管理系统各不相同,在实现整合功能时存在一些问题。

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已经对这类问题展开了积极的探索,如北方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图书馆将大部分外文电子图书整合进OPAC等。

[5]未来图书馆应引进、开发新的电子图书服务系统,以适应多种载体类型文献资源并存的状况。

同时还要进行统一著录,将电子图书整合到馆藏中,便于管理和利用。

3.3 加强免费外文电子图书资源的建设随着开放存取活动的发展,免费的网络学术信息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大,并以其独特的性能日益成为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重要的信息源。

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收集互联网上的免费外文电子书刊资源,使之成为馆藏资源的有力补充,满足读者对外文电子图书的需求。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免费外文电子图书主要来源途径如下:1)电子书商在网站上提供的部分免费电子资源,比如Netlibrary;2)Google Books里有相当数量的图书提供全文电子链接,而且所提供图书的质量较高,以英文图书为主;3)部分出版社提供的免费图书,比如Cambridge press等。

获取方式主要是通过搜索引擎、各类学术信息门户等。

目前我国高校收集的比较有价值的免费外文电子图书如下:免费外文电子图书、EScholarship Editions、Knovel四种免费化学参考书、NAP免费电子图书、ing.co m、Free Books 4 Doctors等。

3.4 加强资源共享,开展馆际合作自1999年全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会议召开以来,我国图书馆界跨系统、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协作越来越多,并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资源共享在全社会已经形成共识。

当今图书馆合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馆际互借,开展得比较多的是印刷型图书和期刊的馆际互借,在电子图书方面开展的服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是外文电子图书。

主要原因在于引进的很多数据库有版权保护方式,限制了互借服务的发展。

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部分高校图书馆在尊重版权的前提下,对外文电子图书的部分内容、部分章节提供文献传递服务,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

[6]4 结语随着高校图书馆与电子图书发行公司合作的不断深化,一些质量好、标准高、收藏价值大的电子图书正逐步在读者的教学科研中发挥作用。

为了提高外文电子图书的利用率,高校图书馆应对数据库进行宣传,同时大力加强外文电子图书数据库的使用培训,使外文电子图书成为纸本图书切实有效的补充。

[参考文献][1] 黄华.外文图书利用率低的原因及对策[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7(3):80—81.[2] 关志英.三种西文电子图书系统的比较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3(5):34—3 9.[3] 巩林立.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与OPAC系统整合初探[J].图书馆杂志, 2005(10): 44—46.[4] 陈进,王杰贞,刘宝杰. 图书馆书目数据与电子图书资源整合[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 (1):86—88.[5] 张秋萍,袁昊. Ebrary电子图书与OPAC系统整合[J].图书馆杂志, 2008(1):3 3 —35.[6] 龙旭梅, 宋金燕.西文电子图书对图书馆的影响与对策[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6(5):23—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