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作品全录Word版
曹禺作品全录

01 《雷雨》02 《日出》03 《原野》04 《北京人》05 《王昭君》06 《蜕变》07 《争强》08 《家》09 《艳阳天》10 《黑字二十八》11 《胆剑篇》12 《桥》13 《明朗的天》14 《财狂》15 《镀金》16 《冬夜》17 《新村正》18 《正在想》二、小说诗歌01. 今宵酒醒何处02. 诗两首03. 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04. 不久长,不久长05. 南风曲06. 贺词——张校长七十大庆07. 赠友人08. 前进,英雄的中国人民09. 谁活在我们心当中10. 拉紧绞索11. 我们要歌唱——敬读毛主席词二首12. 胜利的奠基13. 赠一六六中学一百二十年校庆14. 编钟15. 悼董行佶同志16. 贺唐代梨园遗址碑剪彩揭碑17. 游汨罗江悼屈子祠18. 悼屈子19. 病中噩梦20. 二人21. 花22. 冬菊23. 病中偶记25. 如果26. 无题27. 一片绿叶28. 无题29. 玻璃翠30. 《巴金国际学术讨论会》题诗初稿31. 老了三、文艺评论01. 我对于大会的一点意见02. 永远向前03. 文学艺术的裔嘲就要到来04. 要深入生活05. 必须认真考虑创作问题06. 不断努力,写更好的作品07. 让我们的事业飞跃前进08. 提高戏剧艺术的质量09. 切忌浅尝辄止10. 谈读书11. 杂谈文艺工作12. 多读书,读透书13. 语言学习杂感14. 奋起金棒驱迷雾好锄大地种新花15. 不容抹煞的十七年16. 迎接霞光灿烂的文艺春天17. “黑线专政”论抹煞不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丰功伟绩18. 团结全国戏剧工作者,高歌猛进!19. 北京市文联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开幕词20. 几点随想21. 多写、多写、再多写22. 思想要解放创作得繁荣23. 道路宽广大有作为24. 迎接社会主义戏剧繁荣的新时代25. 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词26. “黄泉前后人,少壮须努力!”27. 满怀信心28. 学习鲁迅29. 出色的贡献30. 在全国中青年话剧作者读书会上的开幕词31. 对中青年剧作者的希望32. 重视编辑工作,办好戏剧刊物33. 热烈的祝贺真诚的希望34. 不要辜负人民的期望35. 空谷足音36. 肩负起时代交给我们的重托37. 振奋精神繁荣戏剧38. 能开天地春39. 为心爱的事业奋斗40. 在中华梨园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41. 北京市第五次文代会开幕词42. 我的希望43. 在全国文联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四、剧评剧论01. 关于话剧的写作问题02. 编剧术03. 悲剧的精神04. 十月革命与《带枪的人》05. 漫谈《英雄万岁》对战争题材的处理06. 漫谈剧作07. 赞《激流勇进》08. 话剧的新收获09. 两出好话剧10. 迎接百花怒放的季节11. “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12. 重看《龙须沟》13. 读剧一得14. 纪念易卜生诞辰一百五十周年15. 看话剧《丹心谱》16. 看《最后一幕》17. 话剧《杨开慧》座谈撷要18. 一声惊雷19. 谈吉剧20. 惊雷的回响21. 大胆地睁开眼睛22. 与宗福先谈《于无声处》23. 闪闪发光的一出好戏24. 看秦腔《西安事变》有感25. 道路宽广大有作为26. 《求凰集》序27. 谈《报春花》28. 戏剧创作漫谈29. 《〈茶馆〉的舞台艺术》序言30. 写在《威尼斯商人》上演之前31. 《老舍的话剧艺术》序32. 深刻地观察时代33. 赞维吾尔族歌剧《艾里甫——赛乃姆》34. 漫谈小剧本创作35. 一代名家,不同凡响36. 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37. 少壮须努力38. 作莎士比亚的知音39. 《西游记》与美猴王40. 看话剧《金子》随想41. 工人阶级真是了不起42. 一出鼓舞人心的好戏43. 要生活,也要胆识44. 《攻坚集》序45. 为评弹说几句话46. 评论需要学识与胆识47. 《莎士比亚研究》发刊词48. 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49. 神妙的舞台50. 《广播剧选》序言51. 新年的祝愿52. 我所喜爱的舞剧53. 谈我国电视剧的发展54. 关于《绝对信号》的通信55. “威利,你为什么要这样?”56. 《李宏林电视剧本集》序57. 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改编58. 为振兴川剧欢呼59. 一面镜子60. 让《火热的心》更多一些吧!61. 潜江新花62. 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63. 看了《青丝恨》的排练64. 回忆蒲州梆子65. 我所知道的奥尼尔66. 永远珍美的玫瑰67. 创造我们民族的舞台美术68. 话剧的新时代就要到来了69. 危机里蕴有着生机70. 人的悲剧71. 莎士比亚属于我们72. 我对歌剧的几点意见73. 为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而作74. 美玉75. 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圣人76. 喜听广播剧《陈妙常》77. 赞“大学生电视剧”78. 一部电激雷鸣的史剧79. 我的感受80. 谈徐晓钟的导演艺术81. 谈川剧《田姐与庄周》82. 我看《火神与秋女》83. 演课本剧好84. 大力繁荣小剧场戏剧85. 《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序。
雷雨-OK版

③揣摩戏剧语言
请把课文节选部分 分为两场,分别找出其 中的矛盾冲突,以及矛 盾冲突的焦点。
第二幕 周、鲁两家的冲突。
第一场:周朴园同鲁侍萍的冲突
第一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的经过
(相遇述旧怨)
第二层,周朴园认出鲁侍萍后的态度
(相认生新恨)
矛盾焦点
第一场:周朴园与侍萍的冲突
矛盾焦点:
三十年生死恩怨(爱情的纠葛)
1928 年,入南开大学政治系,翌年转入清 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在校期间,继续演剧并攻 读了大量的中外剧作,广泛涉猎欧美文学作品, 特别喜欢古希腊悲剧和莎士比亚、易卜生等人 的戏剧作品,这为他以后的戏剧创作打下了坚 实的基础。 于1933年毕业前夕,年仅23岁,即完成了 处女作《雷雨》。继而又发表了《日出》 (1936)、《原野》(1937)。他的三部曲, 犹如一道道的丰碑,矗立在中国的剧坛上,从 而决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发展上,特别是话剧 文学上的奠基地位。
①她现在与你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
②根本就无所谓什么亲戚。 ③她没有死,现在就立在你面前。 ④那次她母子被人救起了。
周鲁两家的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周朴园是封建资本家的代表,鲁家母子是 善良的下层劳动人民,他们在阶级地位和思想 意识上存在着截然对立的矛盾,这一悲剧深刻 地反映了阶级剥削和压迫,暴露了半封建半殖 民地社会的罪恶。 阶级冲突
使 夫妻相见不相认却相恨
父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斗
母子相见不相认却相怨
兄弟相见不相认却相仇
课文开头一段“舞台说明”的作 用是什么?
它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舞台气 氛。这种气氛同剧情紧密配合,烘托了人 物烦躁、郁闷不安的情绪,预示着一场雷 雨的到来。不仅为完整地塑造人物服务, 而且感染了读者和观众,也随之产生一种 压抑感。
第十七章 曹禺汇编

曹禺1933年创作了处女作四幕剧《雷雨》,暴露了具有浓厚封建性 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和罪恶,揭示了旧制度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 以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现实主义的艺术力量震动了当时的戏剧界,标 志着中国话剧艺术开始走向成熟,几十年来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话 剧之一。
1933年大学毕业后,曹禹入清华研究院,专事戏剧研究。翌年到天 津河北女子师范学校任教。1935年写成剧本《日出》,深刻解剖了 30年代中国的都市生活,批判了那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罪恶社 会,曾获《大公报》文艺奖。它与《雷雨》前后辉映于剧坛,奠定 了曹禹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3、促进了大型多幕戏剧的发展。曹禺以前,现代剧作多 数为独幕剧和中型戏剧。《雷雨》等剧作,都是大型 戏剧,演出时间2、3小时,剧情比较复杂,反映的生 活内容更丰富广泛。《雷雨》《日出》以后,现代大 型戏剧创作多起来了。
第二讲 话剧创作
(一)《雷雨》 《雷雨》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1、曹禺的剧作《雷雨》以20年代初期的中国社 会为背景,通过对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 产阶级家庭里的父子、夫妻、兄弟、主仆之间 的复杂关系和尖锐冲突的描写,深刻的暴露了 剥削阶级家庭的黑暗、腐朽混乱和资产阶级的 残暴和虚伪,并且为一群被侮辱被损害者提出 了悲愤的控诉。作品还描写了早期中国工人阶 级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产阶级上层 社会的风雨飘摇,以及它必然走向崩溃的危机, 达到了作者借此意在“暴露大家庭的罪恶”的 创作目的。尽管剧本存在着陆较浓厚的宿命论 和神秘色彩,仍不失为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悲 剧。
《雷雨》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色
2、《雷雨》在艺术上巨大成功首先在于它的戏剧结构的 严谨和翔实,曹禺以极为经济的手段把过往的历史压 缩在现实的情景中,把外部的社会矛盾压缩在周公馆 内部的矛盾纠缠中,把侍萍一家人的命运压缩在周朴 园一家的内部冲突中,使这个简单的乱伦故事几乎容 纳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各种尖锐的社会的和思想的矛盾 冲突。
曹禺《日出》(四幕剧)

曹禺《日出》(四幕剧)“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道德经》七十七章“上帝就任凭他们存邪僻之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
装满了各样不义、邪恶、贪婪、恶毒。
满心是嫉妒、凶杀、争竞、诡诈、毒恨。
行这样事的人是当死的。
然而他汀不但自己去行,还喜欢别人去行。
”——《新约·罗马书》第二章“我的肺腑啊,我的肺腑啊!我心疼痛,我心在我里面颂躁不安,我不能静默不言。
因为我已经听见角声和打仗的喊声。
毁坏的信息连络不绝。
因为全地荒废。
我观看地,不料地是空虚混沌;我观看天,天也无光;我观看大山.不料,尽都震动,小山也都摇来摇去;我观看,不料,无人;空中的飞鸟也都躲避。
我观看,不料,肥田变为荒地。
一切城邑都被拆毁。
”——《旧约·那利米书》第五章“弟兄们,凡有弟兄不按规矩而行,不遵守从我们所受的教训,就当远离他。
我们在你们中间未尝不按规矩而行,未尝白吃人的饭。
倒是辛苦劳碌,昼夜作工。
我们在你们那里的时候,曾吩咐你们说,若有人不肯工作,就不可吃饭。
”——《新约·帖撒罗尼迦后书》第三章“弟兄们,我劝你们都说一样的话,你们中间也不可分党。
是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
”——《新约·哥林多前书》第一章“我是世界的光,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约翰福音》第八章“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也必复活。
”——《约翰福音》第十一章“我又看见一片新天新地,回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启示录》第二十一章人物陈白露——在××旅馆住着的一个女人,二十三岁。
方达生──陈白露从前的“朋友”,二十五岁。
张乔治——留学生,三十一岁。
王福升——旅馆的茶房。
潘月亭——××银行经理,五十四岁。
顾八奶奶——一个有钱的蠕妇,四十四岁。
李石清——××银行的秘书,四十二岁。
曹禺《雷雨》

曹禺《雷雨》《雷雨》是一部四幕悲剧。
剧本以集中的时间(从一天的上午到午夜两点钟),集中的场景(周家的客厅和鲁家的住房),高度提炼了周鲁两家30年的旧恨新仇。
曹禺在谈到他创作时说:“《雷雨》对我说是个诱惑,是我的一种蛮性的遗留,是抓牢我心灵的一个麾法,是我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
”《雷雨》在戏剧舞台上多次公演, 1997年还被拍成 20集电视连续剧。
第一幕:一个灰暗郁闷的夏天的上午。
周公馆里上上下下都在忙着,只有美丽阴鸷的太太繁漪无事可做。
老爷周朴园从矿上回来两天了,由于不久前矿警开枪打死了30多个工人,矿上最近一直在闹罢工。
身为煤矿公司的董事长,他正忙着同警察局长商讨对付工人的办法,自然没有见到太太繁漪。
好在繁漪对周朴园也并不关心,她心里自有惦念的人。
周家的女仆四风刚煎好药,太太繁漪下楼来了,她向四凤打听昨天大少爷周萍是什么时候回家的。
四风心里非常紧张,因为刚才从她爹鲁贵那里得知,大少爷和他继母繁漪之间原来有段私情,而且四凤的母亲待萍今天才从济南回来,太太立刻就要她来府上谈话,不知道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四凤把老爷让太太喝的药端上来,繁漪勉强喝了一口,因为嫌苦,让四凤倒了。
这时繁漪的亲生儿子,周家的二少爷周冲欢跳着进屋向母亲访安。
他只有17岁,但他告诉母亲自己爱上了年轻美丽的四凤,并希望父亲能把他的教育费分一半给四凤上学。
繁漪很吃惊,但她见周冲连父亲的反对也不怕,反而觉得欣慰了许多。
她想起了自己的负心人周萍由于害怕父亲而厌弃自己,不禁悲从中来。
周萍进屋找父亲有点事,他只和弟弟打了招呼,对繁漪十分冷淡。
周冲不知二人有瓜葛,善意地问哥哥:“你不知道母亲病了吗?”不等周萍回答,繁漪便醋意十足地说:“你哥哥怎会把我的身体放在心上。
”周萍找到周朴园请父亲允许他明天就到矿上去,周朴园考虑了一下,答应了。
他对周萍说,繁漪有点精神失常,要请德国的克大夫替她看病。
周朴园处理完公务,踱进屋来,他看到繁漪没有喝药,便强迫繁漪喝下去。
曹禺先生作品

曹禺先生作品曹禺(1910-1996),中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写过8部剧本。
曹禺祖籍湖北潜江。
清宣统二年八月二十一日(1910年9月24日)生于天津,原名万家宝,字小石。
在清华读书时有“小宝贝儿”的绰号。
“曹禺”是他在1926年发表小说时第一次使用的笔名(姓氏“万”的繁体字的“草”字头谐音“曹”)。
曹禺是“文明戏的观众,爱美剧的业余演员,左翼剧动影响下的剧作家”(孙庆升:《曹禺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
这句话,大致概括了曹禺的戏剧人生。
曹禺的妻子李玉茹是著名京剧旦角演员。
曹禺,卓越的中国现代戏剧家。
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
生于天津一个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
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期间参加戏剧活动,曾担任易卜生《玩偶之家》等剧的主角。
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外文系,广泛钻研从古希腊悲剧到莎士比亚戏剧及契诃夫、易卜生、奥尼尔的剧作。
1933年大学即将毕业前夕,曹禺创作了四幕话剧《雷雨》,于次年公开发表,很快引起强烈反响,它不仅是曹禺的处女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
1936年和1937年,曹禺分别出版了他的重要剧作《日出》和《原野》。
曹禺抗战期间的重要剧作是《北京人》。
新中国成立后,曹禺创作的剧本主要有《胆剑篇》、《王昭君》等。
《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
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雨到来前后的闷热,其用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而且还在于暗示人物的情绪、心理、性格。
更值得称道的是剧作的语言:首先,《雷雨》是以高度个性化的语言进行写作--从它的台词里,观众(读者)能听(看)得出各位角色的年龄、性别、地位、性格、心理;其次,《雷雨》的语言带有浓烈的抒情味--它的语言发自人物的肺腑,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某些场合的台词(如第三幕周冲对四凤畅谈未来理想的台词)本身就是没有分行的抒情诗。
曹禺戏剧集

曹禺戏剧集《雷雨·节选·第一幕》开幕时舞台全黑,隔十秒钟,渐明。
景--大致和序幕相同,但是全屋的气象是比较华丽的。
这是十年前一个夏天的上午,在周宅的客厅里。
壁龛的帷幔还是深掩着,里面放着艳丽的盆花。
中间的门开着,隔一层铁纱门,从纱门望出去,花园的树木绿荫荫地,并且听见蝉在叫。
右边的衣服柜,铺上一张黄桌布,上面放着许多小巧的摆饰,最显明的是一张旧相片,很不调和地和这些精致东西放在一起。
柜前面狭长的矮几,放着华贵的烟具同一些零碎物件。
右边炉上有一个钟同话盆,墙上,挂一幅油画。
炉前有两把圈椅,背朝着墙。
中间靠左的玻璃柜放满了古玩,前面的小矮桌有绿花的椅垫,左角的长沙发不旧,上面放着三四个缎制的厚垫子。
沙发前的矮几排置烟具等物,台中两个小沙发同圆桌都很华丽,圆桌上放着吕宋烟盒和扇子。
所有的帷幕都是崭新的,一切都是兴旺的气象,屋里家俱非常洁净,有金属的地方都放着光彩。
屋中很气闷,郁热逼人,空气低压着。
外面没有阳光,天空灰暗,是将要落暴雨的神气。
开幕时,四凤在靠中墙的长方桌旁,背着观众滤药,她不时地摇着一把蒲扇,一面在揩汗,鲁贵(她的父亲)在沙发旁边擦着矮几上零碎的银家俱,很吃力地;额上冒着汗珠。
四凤约有十七八岁,脸上红润,是个健康的少女,她整个的身体都很发育,手很白很大,走起路来,过于发育的乳房很明显地在衣服底下颤动着。
她穿一件旧的白纺绸上衣,粗山东绸的裤子,一双略旧的布鞋。
她全身都非常整洁,举动虽然很活泼,因为经过两年在周家的训练,她说话很大方,很爽快却很有分寸。
她的一双大而有长睫毛的水凌凌的眼睛能够很灵敏地转动,也能敛一敛眉头,很庄严地注视着。
她有大的嘴,嘴唇自然红艳艳的,很宽,很厚,当着她笑的时候,牙齿整齐地露出来,嘴旁也显着一对笑涡,然而她面部整个轮廓是很庄重地显露着诚恳。
她的面色不十分白,天气热,鼻尖微微有点汗,她时时用手绢揩着。
她很爱笑,她知道自己是好看的,但是她现在皱着眉头。
目录《曹禺:戏里戏外》

《曹禺:戏里戏外》(原书名《曹禺影剧的情色与宗教》)著作人:张耀杰出版人:上海: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版次:2012年1月第1版。
阅读对象:本书是一部细读影剧大师经典文本、破解中国文化神道密码的文艺类学术传记作品。
影剧大师曹禺,是中国文化人中最具悲剧意识的一位,他的复杂多变、悲欢离合的影剧人生和人生影剧,同样是中国影剧文化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悲情故事。
该书内容既是阅读欣赏曹禺经典影剧作品神秘幽暗的艺术魅力的必读秘笈;同时也是影视戏剧专业在读大学生以及文艺爱好者,从事影剧创作和影剧欣赏的必读教材之一种。
《曹禺:戏里戏外》全书目录题记:曹禺影剧的斯芬克斯之谜第一章、曹禺早年的戏剧与情爱一、童年时代的神道环境二、南开中学的戏剧活动三、处女小说的男权意识四、中学时代的神圣初恋五、骂人有理的时评杂感六、一网打尽的天谴诅咒七、清华园内的演剧与情爱八、曹禺《雷雨》的横空出世九、《雷雨》的发表和出版第二章、“绝子绝孙”的《雷雨》一、原始情绪中的文化密码二、《雷雨》中“最‘雷雨’的性格”三、周朴园的保家护种四、周蘩漪的乱伦通奸五、鲁大海的天谴诅咒六、周冲的阳光天堂七、周萍的人性幽暗八、鲁四凤的在劫难逃九、天谴天堂的诗化悲剧第三章、应运而生的《日出》一、《雷雨》的演出与论争二、李健吾的《雷雨》评论二、田汉、张庚论《雷雨》四、与张彭春的再次合作五、陈白露与民国美女王右家六、曹禺对王右家的一往情深七、王右家与罗隆基的情爱传奇八、王右家与罗隆基的绝情离异九、应运而生的《日出》十、《日出》演出的轰动效应十一、周扬与黄芝冈“批评的批评”第四章、《日出》中的阳光天堂一、陈白露的“有余”与“不足”二、“奉有余”的黄省三三、“损不足”的李石清四、从“有余”到“不足”的潘月亭五、“阎王”加“财神”的金八六、空喊高调的方达生七、以人为本的现代文明八、“予及汝偕亡”的天谴诅咒九、怕官仇富的阳光天堂第五章、《原野》中的野蛮复仇一、《原野》的创作与演出二、保家护种的焦母三、退化变种的焦大星四、野蛮复仇的仇虎五、花金子的黄金天堂六、白傻子的愚不可及七、原始情绪的全面推演第六章、舍家爱国的《蜕变》一、从南京到重庆二、关于编剧术的演讲三、《全民总动员》四、与时俱进的《正在想》五、《蜕变》中的权与法六、天谴罚罪的思想改造七、舍家爱国的丁大夫八、清官救星梁公仰九、“屁”一般的孔秋萍十、天人感应的阳光天堂第七章、《北京人》的男权美梦一、《蜕变》后的精神失落二、方瑞与杨振声的旧情往事三、杨振声与曹禺的师承关系四、《北京人》的戏外故事五、阴盛阳衰的男权王国六、情景交融的秋声秋韵七、天人感应的精神强暴八、天涯比邻的谬托知己九、天堂净土的精神超度第八章、《艳阳天》的“阴魂不散”一、美仑美奂的神话故事二、春水花月的美好婚恋三、盛夏之夜的“舍身爱人”四、一男二女的男权美梦五、自欺欺人的替天行道六、“舍身爱人”的男权神话七、与周恩来的亲密交往八、架不起的彼岸之《桥》九、《艳阳天》的“阴魂不散”第九章、《明朗的天》的戏剧人生一、新时代的文艺高官二、《我对今后创作的初步认识》三、一男二女的婚姻离散四、《明朗的天》的戏剧人生五、《胡风在说谎》六、反右运动的踊跃表现第十章、垂老之年的人生感悟一、《胆剑篇》的“怪力乱神”二、周恩来论“新的迷信”三、政治风浪中的失魂落魄四、《王昭君》的超凡入圣五、拨乱反正的公开表态六、垂老之年的人生感悟后记:曹禺影剧的密码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 《雷雨》
02 《日出》
03 《原野》
04 《北京人》
05 《王昭君》
06 《蜕变》
07 《争强》
08 《家》
09 《艳阳天》
10 《黑字二十八》
11 《胆剑篇》
12 《桥》
13 《明朗的天》
14 《财狂》
15 《镀金》
16 《冬夜》
17 《新村正》
18 《正在想》
二、小说诗歌
01. 今宵酒醒何处
02. 诗两首
03. 四月梢,我送别一个美丽的行人
04. 不久长,不久长
05. 南风曲
06. 贺词——张校长七十大庆
07. 赠友人
08. 前进,英雄的中国人民
09. 谁活在我们心当中
10. 拉紧绞索
11. 我们要歌唱——敬读毛主席词二首
12. 胜利的奠基
13. 赠一六六中学一百二十年校庆
14. 编钟
15. 悼董行佶同志
16. 贺唐代梨园遗址碑剪彩揭碑
17. 游汨罗江悼屈子祠
18. 悼屈子
19. 病中噩梦
20. 二人
21. 花
22. 冬菊
23. 病中偶记
25. 如果
26. 无题
27. 一片绿叶
28. 无题
29. 玻璃翠
30. 《巴金国际学术讨论会》题诗初稿
31. 老了
三、文艺评论
01. 我对于大会的一点意见
02. 永远向前
03. 文学艺术的裔嘲就要到来
04. 要深入生活
05. 必须认真考虑创作问题
06. 不断努力,写更好的作品
07. 让我们的事业飞跃前进
08. 提高戏剧艺术的质量
09. 切忌浅尝辄止
10. 谈读书
11. 杂谈文艺工作
12. 多读书,读透书
13. 语言学习杂感
14. 奋起金棒驱迷雾好锄大地种新花
15. 不容抹煞的十七年
16. 迎接霞光灿烂的文艺春天
17. “黑线专政”论抹煞不了毛主席、周总理的丰功伟绩
18. 团结全国戏剧工作者,高歌猛进!
19. 北京市文联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扩大会议开幕词
20. 几点随想
21. 多写、多写、再多写
22. 思想要解放创作得繁荣
23. 道路宽广大有作为
24. 迎接社会主义戏剧繁荣的新时代
25. 北京市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词
26. “黄泉前后人,少壮须努力!”
27. 满怀信心
28. 学习鲁迅
29. 出色的贡献
30. 在全国中青年话剧作者读书会上的开幕词
31. 对中青年剧作者的希望
32. 重视编辑工作,办好戏剧刊物
33. 热烈的祝贺真诚的希望
34. 不要辜负人民的期望
35. 空谷足音
36. 肩负起时代交给我们的重托
37. 振奋精神繁荣戏剧
38. 能开天地春
39. 为心爱的事业奋斗
40. 在中华梨园学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41. 北京市第五次文代会开幕词
42. 我的希望
43. 在全国文联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四、剧评剧论
01. 关于话剧的写作问题
02. 编剧术
03. 悲剧的精神
04. 十月革命与《带枪的人》
05. 漫谈《英雄万岁》对战争题材的处理
06. 漫谈剧作
07. 赞《激流勇进》
08. 话剧的新收获
09. 两出好话剧
10. 迎接百花怒放的季节
11. “从此旧剧开了新生面”
12. 重看《龙须沟》
13. 读剧一得
14. 纪念易卜生诞辰一百五十周年
15. 看话剧《丹心谱》
16. 看《最后一幕》
17. 话剧《杨开慧》座谈撷要
18. 一声惊雷
19. 谈吉剧
20. 惊雷的回响
21. 大胆地睁开眼睛
22. 与宗福先谈《于无声处》
23. 闪闪发光的一出好戏
24. 看秦腔《西安事变》有感
25. 道路宽广大有作为
26. 《求凰集》序
27. 谈《报春花》
28. 戏剧创作漫谈
29. 《〈茶馆〉的舞台艺术》序言
30. 写在《威尼斯商人》上演之前
31. 《老舍的话剧艺术》序
32. 深刻地观察时代
33. 赞维吾尔族歌剧《艾里甫——赛乃姆》
34. 漫谈小剧本创作
35. 一代名家,不同凡响
36. 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
37. 少壮须努力
38. 作莎士比亚的知音
39. 《西游记》与美猴王
40. 看话剧《金子》随想
41. 工人阶级真是了不起
42. 一出鼓舞人心的好戏
43. 要生活,也要胆识
44. 《攻坚集》序
45. 为评弹说几句话
46. 评论需要学识与胆识
47. 《莎士比亚研究》发刊词
48. 和剧作家们谈读书和写作
49. 神妙的舞台
50. 《广播剧选》序言
51. 新年的祝愿
52. 我所喜爱的舞剧
53. 谈我国电视剧的发展
54. 关于《绝对信号》的通信
55. “威利,你为什么要这样?”
56. 《李宏林电视剧本集》序
57. 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改编
58. 为振兴川剧欢呼
59. 一面镜子
60. 让《火热的心》更多一些吧!
61. 潜江新花
62. 一部值得一读的好书
63. 看了《青丝恨》的排练
64. 回忆蒲州梆子
65. 我所知道的奥尼尔
66. 永远珍美的玫瑰
67. 创造我们民族的舞台美术
68. 话剧的新时代就要到来了
69. 危机里蕴有着生机
70. 人的悲剧
71. 莎士比亚属于我们
72. 我对歌剧的几点意见
73. 为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而作
74. 美玉
75. 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圣人
76. 喜听广播剧《陈妙常》
77. 赞“大学生电视剧”
78. 一部电激雷鸣的史剧
79. 我的感受
80. 谈徐晓钟的导演艺术
81. 谈川剧《田姐与庄周》
82. 我看《火神与秋女》
83. 演课本剧好
84. 大力繁荣小剧场戏剧
85. 《论北京人艺演剧学派》序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