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奶粉的配方设计与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对溶解冲调性的影响

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工艺关键技术对溶解冲调性的影响

居 中 ; 而 粒 径≤0.25 mm的 颗 粒 , 速 度 就 比 较 慢 。 图1
烧杯中, 称取13.6 g婴幼儿配方奶粉, 将奶粉迅速倒入
中, 横坐标从左至右8个点数值分别代表
烧杯的同时启动秒表开始记时, 记录奶粉下沉时间以
0.15,0.20,0.25,0.30,0.35,0.40,0.45,0.50 mm 的 奶 粉 颗 粒
设备: 板式换热器, 均质机, 净乳机, 配料缸, 高速 剪切乳化缸, 胶体磨, 三效蒸发器, 高压泵, 喷雾干燥
R esearch Papers 研究报告
塔, 流化床, 罐装机等。
对配方奶粉用不同目数的筛网进行筛分, 分别得
1.3 方 法
到 0.15,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mm 等 8 种
乳化!预热过滤!均质!杀菌浓缩!喷雾干燥!流化床冷却
出, 奶粉粒径与下沉速度基本成正比关系, 颗粒越大
!检验!罐装!入库
下沉越快, 且大致分3个阶段, 粒径≥0.45 mm的颗粒,
1.3.2 下沉速度和溶解时间测定
下沉速度较快; 粒径在0.25~0.45 mm之间的, 下沉速度
量 取50~55 ℃的 蒸 馏 水100 mL放 入200 mL高 型
术的研究。 通讯作者: 尤玉如
222007 年第 35 卷第 10 期( 总第 203 期)
经 常 因 速 溶 性 不 够 好 、颗 粒 小 、均 匀 性 差 、溶 解 不 充 分 等溶解冲调性的问题, 而倍受广大消费者的质疑, 已 成 为 国 产 品 牌 奶 粉 品 质 提 升 的 一 大 瓶 颈 。本 文 从 研 究 奶粉颗粒粒径与奶粉溶解及冲调性的关系出发, 着重 探讨了婴幼儿奶粉关键生产技术的改善与颗粒状态 的关系, 得到了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 提高了婴幼 儿 配 方 奶 粉 的 溶 解 、冲 调 性 。

全脂奶粉制作工艺流程

全脂奶粉制作工艺流程

全脂奶粉制作工艺流程原料乳验收→预处理→预热杀菌→浓缩→喷雾干燥→冷却→筛粉→包装→装箱→检验→成品制作方法1.原料乳验收和预处理:原料乳必须新鲜,不能混有异常乳,比重应为1.028~1.032(20℃),酸度不超过20°T,含脂率不低于3.1%,乳固体不低于11.5%。

杂菌数不超过20万个/毫升。

合格牛奶要进行过滤和净化等处理。

2.预热杀菌:目的是杀死乳中微生物和破坏酶的活性。

一般采用高温短时间杀菌法,或超高温瞬时间杀菌法。

若使用片式或管式杀菌器,通常采用的杀菌条件为80~85℃、保持30秒钟,或95℃,保持24秒钟。

若用超高温瞬时杀菌装置,则为120~150℃,保持1~2秒钟。

生产加糖乳粉时,加糖方法有三种:(1)预热杀菌时加糖;(2)蔗糖碾细后杀菌,将粉末与喷雾好的乳粉混合,然后装罐;(3)预热杀菌时加一部分糖,然后装罐时再加剩余的糖。

一般生产含糖35%的加糖乳粉时,可采用(2)、(3)法。

但按国家规定标准,加糖乳粉中蔗糖含量应在20%以下。

3.浓缩:原料乳经杀菌后,应立即进行真空浓缩。

一般浓缩至原料乳体积的1/4左右。

浓缩设备,一般小型乳品厂多用单效真空浓缩锅,较大型的乳品厂则都用双效或三效真空蒸发器,也有采用片式真空蒸发器的。

浓缩结束,浓缩乳应进行过滤,一般采用双联过滤器。

4.喷雾干燥:先将过滤的空气由鼓风机吸进,通过空气加热器加热至130~160℃后,送入喷雾干燥室。

同时将过滤的浓缩乳由高压泵送至喷雾器或由奶泵送至离心喷雾转盘,喷成10~20微米的乳滴与热空气充分地接触,进行强烈的热交换和质交换,迅速地排除水分,在瞬间完成蒸发,干燥。

随之沉降于干燥室底部,通过出粉机构不断地卸出,及时冷却。

最后进行筛粉和包装。

5.出粉、冷却:喷雾干燥室内的乳粉要求迅速连续地卸出及时冷却,以免受热过久,降低制品质量。

乳品工业常用的出粉机械有螺旋输送器、鼓型阀、涡旋气封阀和电磁振荡出粉装置等。

先进的生产工艺,是将出粉、冷却、筛粉、输粉、贮粉和称量包装等工序联接成连续化的生产线。

鲜奶到奶粉生产工艺流程

鲜奶到奶粉生产工艺流程

鲜奶到奶粉生产工艺流程1. 鲜奶收集
- 从牧场或农户收集新鲜的牛奶
- 立即冷却并运输到工厂
2. 奶品检验
- 对鲜奶进行理化检测和微生物检测
- 确保奶质符合标准
3. 热处理
- 使用高温杀菌或超高温瞬时杀菌方式
- 杀灭有害微生物,延长保质期
4. 分离
- 通过离心分离法将全脂奶分离成脱脂奶和奶油 - 根据产品配方调整脂肪含量
5. 浓缩
- 使用真空蒸发或反渗透膜浓缩技术
- 将浓缩后的浓缩液调整到所需固体含量
6. 喷雾干燥
- 将浓缩液通过高温喷雾干燥塔喷雾干燥
- 形成奶粉颗粒
7. 包装
- 对干燥后的奶粉进行包装
- 采用真空包装或充氮包装延长储存期
8. 检验入库
- 对成品奶粉进行理化和感官检验
- 合格产品入库存储,准备出货
以上是鲜奶到奶粉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在实际生产中可能还包括其他辅助工序,如添加营养成分、调整品质等,以满足不同产品需求。

奶粉生产工艺流程

奶粉生产工艺流程

奶粉生产工艺流程关键字:奶粉生产奶粉工艺生产流程通过干燥脱去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水分来保存不同食品的方法已经使用了几个世纪。

按照马可波罗在亚洲旅行的笔记记载,蒙古人通过在阳光F干燥牛乳以生产奶粉。

现在奶粉的生产在大工业化的现代工厂中进行。

脱脂奶粉具有最多约3年的货架期,全脂奶粉约为最长6个月的货架期,这是因为贮存过程中奶粉中的脂肪氧化,逐渐在风味上变败。

干燥干燥即为液体产品-乳-中的水分被除去以使得产品以固态存在。

乳粉中的水含量在 2.5到5%之间,在这样低的水含量下没有细菌能够繁殖,了乳的货架寿命,大大降低了重量和容积,减少了产品的贮存和运输费用。

冷冻干燥已被应用于生产高质乳粉,在这一加工过程中,乳中的水分在真空中蒸发,这一方法在保证乳质量上取得长足优势,因为蛋白质不会受到任何损害。

如果在比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干燥,乳粉或多或少总会受到影响。

冷冻干燥并没有广泛应有,部分原因是其能耗太高。

工业化干燥方法是对产品进行加热,水分以蒸汽形式被蒸发出去,残留物即为干燥的物质一奶粉。

乳品工业基本使用两种方法干燥,滚桶和喷雾干燥。

在喷雾干燥方法中,乳首先在蒸发器中浓缩,然后在干燥塔内干燥。

在干燥的第一阶段,干固物颗粒间自由状态的过剩水分被蒸发去除。

在最后阶段乳固体颗粒上孔隙中的和毛细管中的水分也被蒸发掉。

第一阶段相对容易、快而最后阶段需要更多的能量和时间,如果干燥的过程则产品的质量明显受热的影响—比如在滚桶干燥的情况下奶粉可能含有焦粒而影响质量。

奶粉的不同用途奶粉有许多用途,例如乳的再制。

用于烘烤业,加入到生面团中增加面包的容积和提高持水能力,该种面包的新鲜度会保持更长时间。

混入起酥面团使之更酥脆。

在面包和起酥面团中代替鸡蛋。

巧克力工业中生产牛奶巧克力。

应用于食品工业及餐饮行业生产香肠和不同品种的预制肉品。

做为婴儿食品中母乳替代品。

生产冰淇淋。

动物饲料。

表17.1特级脱脂乳粉(ADMI* 脂肪乳粉的技术条件)特性[12.61] 喷雾干燥[25.17] 滚筒干燥不超过不超过乳脂肪含量1.25%1.25%湿含量4.00%4.00%滴定酸度0.15%0.15%可溶指标1.25ml**15ml细菌评价50000/g50000/g焦粉盘B(15.0mg)盘C(22.5mg)*ADMI= 美国干乳协会(这个协会也已经公布了干乳的等级标准,包括分析方法)**除了标明是高热”(HH)的奶粉以外,允许的最大值为 2.0ml脱脂奶粉脱脂奶粉是至今为止最常见奶粉的类型。

婴幼儿配方乳粉干法生产混合工艺介绍

婴幼儿配方乳粉干法生产混合工艺介绍
9 0
1 2 5
DHA变异 系数 ( C V值 )( %)
1 . 7 7
1 . 2 1
ARA变异系数 ( C V值 )( %)
2. 0 7
1 . 5 4
1 6 0
1 . 8 6
1 . 7 8
使用二维运动混合机或三维运动混合机。 二维运动混合机工作 六烯酸( D HA) : 二 十碳 四烯酸 ( ARA) = 5 . 0 : 4 . 7 : 3 . 4 比例分 别
行验证。
关键词 : 混合 均 匀度 干法生产 婴 幼儿配 方乳粉
中图分 类号: T S 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 1 6 7 2 . 5 3 3 6 ( 2 0 1 3 ) 1 0 — 0 0 5 5 — 0 2

Abs t r ac t : I t i s a b o ut t he d r y—m i x p r o c e s s i n I n f a n t f o r mu l a p r od u c t i o n. t o t e s t he t mi xi n g t i me a nd t h e l o a d i ng r a ng e o f he t pr e —mi x i ng
以供 同行 参考 。 方乳粉生产包括三种 工艺, 即湿法工 艺、 干法工艺及干湿法复 产工的混合工艺 ,
合生产 。 对于干法生产和干湿法复合生产 , 其加工过程都包括 1粉粒体混合的机理 粉粒体混合工序 。 所谓粉粒体混合 , 是指把两种或两种 以上不 同成分组成 的粉粒体 , 依靠 外加的适当操作 , 尽量使各成分 的 浓度分布达到均匀化的一种操作。 混合均匀度是评价混合加工 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 , 也是生产厂家定期检测加工设备运转性

幼儿配方奶粉

幼儿配方奶粉

主要成分(如乳糖改为葡萄糖聚合物,以及中链脂肪酸油取代部分长链脂肪酸油)已经修正为适合早产儿使 用。推荐太子乐低体重全营养素,根据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及营养状态特点所研制。实验证明具有接受性好, 营养吸收率高,婴儿体重增加快的优势。
选购常识
母乳是母亲送给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份礼物。它既是维系母子亲情的纽带,也是宝宝健康成长的最佳营养来源, 而在缺少母乳以及母乳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所需营养时,就需要选择一些婴幼儿生长需要的补充、辅助食品,以 弥补母乳的不足。婴幼儿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尤其是随着其消化功能不断地增强,需要的营养是不同的,因 此选择适合宝宝生长发育的奶粉就显得格外重要。
生产工艺
湿法生产工艺
采用湿法生产工艺,新鲜奶源进入工厂,首先通过各种严苛的质量检验,并进行杀菌等各种处理工艺后,以 小时为控制单位,直接以全密封管道的形式流入安吉兰德有机奶粉制作流水线,进行生产准备。完全以液态形态 进行配方调配后,各配方组成成分充分融合,配比精确,再以新鲜的配方奶液直接喷雾制粉,制粉后更易吸收。 全新的液态工艺,最大限度降低了原料营养物质的热损耗,确保最终产品营养成分更接近天然,更容易被肠道消 化和吸收。
因为婴幼儿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全,除母乳以外的其它动物乳品如牛乳、羊乳都有不可避免的缺陷,不适 宜直接喂哺婴儿。而配方奶粉是根据不同生长时期婴幼儿的营养需要进行设计的,以牛奶(或羊奶、大豆等)蛋白 质、乳清粉、大豆、饴糖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其他营养物质,模拟母乳营养成分,经加 工后制成的粉状食品。无一般乳制品喂养婴儿的种种缺陷,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基本营养需求,并易于消化, 是国内外较理想的代乳品,是除母乳外婴幼儿食品的首佳选择。
母乳是最天然、最好的食物,省钱、恒温又方便,还可以把母亲的防御物质传递给婴儿,增强婴儿疾病抵抗 能力,随着母乳喂养知识的普及,母乳的功效也都为母亲们都所知晓,所以母亲都想最大化的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以给孩子最好的营养供给。

奶粉加工工艺演示稿

奶粉加工工艺演示稿

乳清蛋白变性率
几乎无损
β乳球蛋白变性率
0.43%
营养损失程度
维生素C损失率 0-25%
维生素B1损失率 5-10%
叶酸损失率
10%
蛋氨酸损失率 10%
胱氨酸损失率 4.60%
可溶性钙损失 较少
超高温灭菌乳(UHT) 原乳、还原乳
135-150℃,2-4-6秒
长(常温下纸包180d,复合 膜30d)
91%
板式热交换器
分离器 均质机 脱气机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五分。
鲜奶加工工艺 预处理/巴氏杀菌工段
原奶

接收

脱气 计量
冷却
4℃
奶 仓
平 衡 槽

鲜奶预热 (68℃)
冷却至4℃
脱气
净乳/脱脂
巴氏杀菌机
(72-85℃/10-20秒)
预杀菌奶储罐冷藏 (4℃,<24小时)
标准化 均质
(150bar)
第三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五分。
乳粉的生产方法 乳粉的生产方法分为冷冻法和加热法两大类。
(一)冷冻法:低温冷冻干燥法,被用于进行牛初乳的加工。
(二)加热生产法: 普遍采用加热干燥法,其中喷雾干燥法是世界公认
的最佳乳粉干燥方法。 1.平锅法 : 2. 滚筒干燥法 : 3. 喷雾干燥法 : 优点:①干燥速度快,受热时间短,水分蒸发速度很快,
图2 配方乳粉生产工艺流程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二点 五分。
第一章、Raw milk reception 原料乳验收
• 原奶由牧场经槽车运到工厂,先进行温度检测, 然后取样进行质量检测。
• 原料乳验收标准:按《生乳收购标准》收购, 拒收异常乳(掺杂使假乳、生理异常乳、化学 异常乳、微生物污染乳、病理异常乳)。

奶粉生产工艺流程工艺

奶粉生产工艺流程工艺

奶粉原理-工艺-技术篇:对于奶粉的工艺流程解析。

奶粉生产工艺流程(三)原料对用于生产奶粉的原料的质量具有极严格的要求,表17.1表明每g奶粉的细菌数不得超过50000,有些国家甚至30000,在没有再污染的前提下,这与产品复配后每升细菌总数约5000(或3000)相当,由于喷雾干燥过程中真空蒸发,控制浓缩物中的耐热细菌在真空蒸发过程不生长繁殖也同样非常重要。

离心除菌机处理或微滤也就因此应用于奶粉生产以除去乳中的细菌芽孢,高终产品的微生物质量。

用于奶粉生产的牛乳在送到奶粉加工厂之前不允许进行任何强烈的、超常的热处理。

这样的热处理会导致乳清蛋白凝聚,影响奶粉的溶解性、气味和滋味。

使用过氧化物酶实验或乳清蛋白实验可以检测牛乳所受热处理是否过于强烈。

以上两个实验都能表明牛乳是否受过高温下的巴氏杀菌。

乳的常见一般预处理在脱脂奶粉的生产中,牛乳随着脂肪分离而变清。

如果脂肪含量在一个直接标准化系统中进行标准化,情况也是一样,除非是滚桶干燥,否则用于全脂奶粉生产的标准化乳通常不需均质。

用于奶粉生产的脱脂乳热处理必须达到磷酸酶实验阴性。

生产全脂奶粉的乳的热处理需要达到脂酶失活,也就是通常用高温巴氏消毒以达到过氧化物酶实验阴性。

滚桶或滚鼓干燥滚桶干燥即是将乳分散在由蒸汽加热的转动的圆鼓上,当乳触及热鼓表面,乳中的水分蒸发出来并被空气带走,高温的热表面使蛋白变为一种不易溶解且使产品变色的一种状态。

强烈的热处理使奶粉的持水性能上升,这一特性对于预制食品工业是很有用的。

槽供料和喷雾供料的差别在于滚桶干燥上奶被供到热鼓表面的方式。

图17.1是一个槽供料的原理图,预处理后的乳被送至由铸铁鼓和四壁构成的槽中,乳在热鼓表面迅速被加热形成一薄层,这层乳中的水分被加热蒸发而干燥,干燥的料持续被每一鼓上的刮刀刮下来。

干燥的乳落入螺杆传送器,在期间磨成碎片。

这些碎片,被传送到一个磨碎机,同时硬颗粒和焦粒在滤网中被分离出去。

根据生产能力,一个双滚桶干燥器约1~6m长,鼓直径为0.6~3m,这一尺寸取决于膜厚度、温度、转鼓速度和干粉的干固物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脂肪
亚油酸的强化
▪ (1)牛乳与人乳的脂肪含量较接近,但构成不同,其中 牛乳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低而饱和脂肪酸高,且缺乏 亚油酸。在母乳的脂肪中亚油酸含量为12.8%,而在牛 乳中仅占总脂肪酸的2.2%左右。
▪ (2)调整时可采用植物油脂替换牛乳脂肪的方法,以增 加亚油酸的含量。
▪ (3)亚油酸的量不宜过多,规定的上限用量为:n-6亚 油酸不应超过总脂肪量的2%,n-3长链脂肪酸不得超过 总脂肪的1%。
▪ 12~36月龄婴儿 ▪ 断乳或较大婴儿配方乳粉在欧洲很普遍,这些配方乳粉比
标准婴儿配方乳粉含蛋白质稍多一些,存在的脂肪和碳水 化合物的类型与标准婴儿配方乳粉相似。
二、婴儿乳粉配方及成分标准
▪ 我国的婴儿乳粉品种也很多,但经过轻工部鉴定并在全国 推广的婴儿乳粉主要是配方Ⅰ、配方Ⅱ和配方Ⅲ。
▪ 婴儿乳粉配方Ⅰ是一个初级的婴儿配方乳粉,产品以乳为 基础,添加了大豆蛋白粉,强化了部分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等,营养成分的调整存在着不完善之处。配方Ⅰ的配方组 成及成分标准见下表。
▪ 一般婴儿乳粉含有7%的碳水化合物,其中6%是乳糖,1%是麦 芽糊精。
6.维生素
▪ 婴儿用调制乳粉应充分强化维生素,特别是A、C、 D、K、烟酸、B1、B2、叶酸等。
▪ 其中,水溶性维生素过量摄入时不会引起中毒,所 以没有规定其上限。
▪ 脂溶性维生素A、D长时间过量摄入时会引起中毒, 因此须按规定加入。
▪ 其他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乳化原则一般按照国家标准中 亚油酸的规定或者营养学研究进行强化。
4.生物功能性设计理论
▪ 在哺乳动物的乳汁中比较常见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免疫 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菌酶和乳过氧化物酶、转铁蛋白、 维生素B12结合蛋白、叶酸结合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剂和 各种生长刺激因子,还有核苷酸、牛磺酸等其他生物活性 物质。
2.蛋白质
▪ 根据母乳中蛋白质含量和婴幼儿营养学研究结果,一般蛋 白质含量为12.8%-13.39%为宜。
▪ 以大豆或谷物蛋白为主的配方因其蛋白质的有效利用率较 低,应适当提高其含量标准。母乳中蛋白质的含量为1.0 %~1.5%,酪蛋白:乳清蛋白为4:6。
▪ 而牛乳中酪蛋白含量高,在婴幼儿胃内易形成较大的坚硬 凝块。从蛋白质消化性出发,可采用乳清蛋白或植物蛋白 调整蛋白质的组成和含量。
▪ (2)调整牛乳中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构成比例。 牛乳与母乳相比,牛乳脂肪中必需脂肪酸含量低,以亚油 酸为例,在母乳中3.5%~5%,在牛乳中为1%。相比与母乳, 牛乳的脂肪不容易被消化和利用。
▪ (3)调整配方乳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特别是 调整α-乳糖和β-乳糖的比例4:6,甚至可添加一 些功能低聚糖调节婴儿肠道菌群。
▪ 而干法生产则是将生产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原料用特殊的干 燥设备加以混合,然后再包装出厂的一种工艺。它的优点: 节约能源,生产周期短,成本低。缺点:产品感官质量欠 佳,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容易混不均匀,产生的微生物指标 不好控制。
1.湿法生产
操作要点
▪ (1)采用10℃左右经过预处理的原料乳在高速 搅拌缸内溶解乳清粉、糖等配料,以及维生素和 微量元素。
婴幼儿奶粉的配方设计 与生产工艺
杨成涛 2012208044
引言
▪ 母乳是婴幼儿最合适最完美的天然食品。
▪ 但由于个人、社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使母亲的母 乳不足或没有母乳的情况客观存在,这就需要寻 求一种母乳替代品来保证婴儿的健康成长。
▪ 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母乳的替代品可以满足3岁 以下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和营养要求。
表1 每100mL乳中营养物质含量(g)
乳的 成分 人乳 牛乳
蛋白质 乳清蛋白 酪蛋白
0.68 0.42 0.69 2.21
脂肪
3.5 3.3
乳糖
7.2 4.5
灰分 水 热能(KJ)
0.2 88.0
274
0.7 88.6
226
一、 配方设计依据(0~6个月)
▪ (1)调整乳清蛋白和酪蛋白的比例,达到母乳中蛋白质 的比例。(如:乳清蛋白:酪蛋白=6:4);同时,根据母 乳中蛋白质组成不同进行组成上的调整(如相应添加α乳清蛋白、降低β-乳球蛋白)。
生物指标的检验。 ▪ 2.营养强化剂的预混
由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量较小,一般1t产品 只需要几千克。因此,须先和糖预混以缩小混合 比例。但白砂糖应先粉碎至100目以上,以保证 和其他配料混合均匀。
▪ 3.混料机的选择和混料车间的环境 混料机一般选用三维混料机,此混料机在自转的同时能
进行公转。混料车间应严格按照良好操作规范(GMP)标 准设计,环境温度应在20℃以下,相对湿度在60%以下。
用对食品的营养性影响很大。
6~36个月龄婴儿
▪ 6~12月龄婴儿的大部分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0~6月龄婴儿获得的数据。当前的推荐摄入量除了 考虑6个月以后活动水平增加及一定程度生长速度减缓, 也考虑到较小婴儿和较大婴儿的发育差别。尽管缺少1岁 婴儿后半年营养素需求量的实验数据,很少有人认为这个 年龄组的推荐摄入量需要进行全面修订。
婴幼儿配方乳粉
▪ 婴幼儿配方乳粉是以牛乳为主要原料,通过调节 成分模拟母乳的婴幼儿配方食品。
▪ 根据适用于不同阶段的婴幼儿可大致分为:0~6 个月婴儿乳粉、6~36个月较大婴儿乳粉和幼儿 成长乳粉。
▪ 但牛乳与人乳的成分存在较大差异。并且由于婴 儿处于特殊的生理阶段(消化功能不完善,代谢 过程不成熟),妨碍其营养素的吸收、运转。因 此,对牛乳成分必须做调整。
▪ 牛乳中乳糖含量比人乳少得多,牛乳中主要是α-型,人 乳中主要是β-型。
▪ 调制乳粉中通过加可溶性多糖类,如葡萄糖、麦芽糖、糊 精等或平衡乳糖,来调整乳糖和蛋白质之间的比例,平衡 α-型和β-型的比例,使其接近于人乳(α:β=4:6)。
▪ 较高含量的乳糖能促进钙、锌和其他一些营养素的吸收。 麦芽糊精可用于保持有利的渗透压,并可改善配方食品的 性能。
▪ 4.混合工艺参数的控制 混料时间应为25~40min。
▪ 5.产品的检验与质量控制 要增加中间检验的频次,包括理化指标和营养素,以确
保真正混合均匀。
7.矿物质
▪ 牛乳中的无机盐量较人乳高3倍多。而婴幼儿的肾脏功能 尚未健全,不能充分排泄体内蛋白质所分解的过剩电解质, 摄入过多的微量元素会加重婴儿肾脏的负担。调制乳粉中 采用脱盐办法除掉一部分无机盐。
▪ 微量的铜、镁、锰、铁等元素的存在对于婴幼儿的造血效 果和发育极为重要,应该适当强化。
▪ 添加微量元素时应慎重,因为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 及微量元素与牛乳中的酶蛋白、豆类中植酸之间的相互作
▪ (4)根据母乳和牛乳中维生素、矿物质的差异 进行强化,以及对一些生理活性物质的添加。
二、成分设计(0~6个月)
1.能量
▪ 0-6个月龄婴幼儿此时处于生长发育比较快的时期,按体 重计算营养的需要量是成年人的3倍以上。
▪ 在生长发育方面消耗的能量约占总摄入能量的1/3,需 167~209kJ/(kg·d)。用以维持基础代谢的能量消耗也 多,需184~192kJ/(kg·d)。相对来说肌肉活动少,故 在这方面消耗的能量较少,仅占总能量需要的8%。关于 具体能量需求可参照我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的标准。
▪ 因此脂肪酸母乳化必须不但在数量上母乳化,也要使脂肪 酸分子结构母乳化。脂其在50%一70%之间。
特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母乳化
▪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α-亚麻酸、γ-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A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 (EPA)等。
▪ 配方Ⅱ产品用脱盐乳清粉调整酪蛋白与乳清蛋白的比例 为40:60,同时增加了乳糖的含量,添加植物油以增加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再加入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配方Ⅱ 的配方组成及成分标准见下表。
三、 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工艺
▪ 目前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生产大多采用湿法,需要将大量的 粉状配料重新溶解,然后和牛乳及营养添加剂混合喷雾干 燥,生产周期长,能耗大,成本高。
▪ (4)富含油酸、亚油酸的植物油有橄榄油、玉米油、大 豆油、棉子油、红花油等,调整脂肪时须考虑这些脂肪 的稳定性、风味等,以确定混合油脂的比例。
脂肪酸结构的母乳化
▪ 脂肪母乳化不仅应该在数量上改进,而且在具体的脂肪酸 类型和结构上也要进行改善。
▪ 如脂肪酸中消化性差的棕榈酸酯在母乳和牛乳脂肪中含量 大致相同,一般为20%-25%,但母乳中的棕榈酸酯的消 化吸收性远高于牛乳的。
▪ (2)混合后的物料预热到55℃,在线加入脂肪 部分;然后进行均质,均质压力为15~20MPa。
▪ (3)杀菌温度为85℃,16s。 ▪ (4)物料浓缩至18°Bé。 ▪ (5)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55~160℃,排风温
度为80~85℃,塔内负压196Pa。
2.干法生产
操作要点
▪ 1.原材料的计算和检验 生产前,每种原料都必须进行感官、理化、微
▪ 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特殊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乳化是 新的母乳化方向,在配制乳粉的生产过程中添加富含各种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脂,或者经过提取纯化的浓缩油, 是主要的母乳化方法。
▪ 关于DHA、EPA和AA的母乳化原则比较重要的是尽量减少 EPA的含量,提高DHA和AA的纯度,并着重提高AA所占的比 例,一般为2-3:1之间。
▪ 比较牛乳和母乳,以及不同时间段的乳汁中各种生物活性 物质含量可知,母乳中的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均高于牛 乳,见下表。
根据母乳化的要求,其添加量按照母乳中的含量而设定。
5.碳水化合物
▪ 母乳中碳水化合物90%是乳糖,乳糖是婴儿食品中最 好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 此外,新生儿也可消化吸收淀粉、葡萄糖和蔗糖等。 由于蔗糖有导致婴儿龋齿的危险,果糖会对果糖不耐 受的婴儿健康有危害,因此,如无特殊情况下配方应以 乳糖为主,不应添加蔗糖和果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