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

合集下载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五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智慧广场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五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智慧广场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2.能够运用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风筝厂生产风筝的数量等。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加、减、乘运算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对于数学运算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引入除法运算的概念,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除法运算的方法。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456 ÷ 4
- 789 ÷ 3
- 321 ÷ 7
答案:
- 456 ÷ 4 = 114
- 789 ÷ 3 = 263
- 321 ÷ 7 = 46
2.题型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应用
题目:如果一个风筝厂每小时能生产45个风筝,那么生产320个风筝需要多少小时?
答案:
- 320 ÷ 45 = 7小时(余5个风筝)
4.题型四: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解决
题目:一个班级有35名学生,如果每个学生分得同样数量的风筝,那么需要准备多少个风筝?
答案:
- 35 ÷ 5 = 7(个风筝)
答案解释:首先计算35除以5的商,得到7,所以需要准备7个风筝。
5.题型五: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和估算
题目:计算以下除法运算的结果,并估算答案: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计算器、纸张、铅笔等,以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
4.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设置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以便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展示风筝厂的生产场景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实际应用案例:提供一些与除法运算相关的实际应用案例,如计算商品的折扣价格、计算平均分等,让学生了解除法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五单元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五单元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五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结果。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风筝厂见闻问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除法知识,如一位数除以一位数。

2.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二、新课讲解1. 讲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借助教具或图片进行演示。

2. 通过示例题,让学生跟随讲解一起计算,加深理解。

3. 引导学生总结计算步骤和注意事项。

三、练习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纠正错误。

四、应用1. 向学生介绍风筝厂见闻问题,让学生理解问题的背景和要求。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风筝厂见闻问题。

3. 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

五、总结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包括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2. 强调学生要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练习和解答,评价学生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评价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延伸:1. 布置作业,让学生继续练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题。

2.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类似的问题,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进行解决。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于学生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并给予正确的指导。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风筝厂见闻的教案

风筝厂见闻的教案

风筝厂见闻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历史和制作过程。

激发学生对风筝制作和飞行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风筝的起源和发展。

讲解风筝的基本结构和制作材料。

1.3 教学活动观看风筝的历史视频资料。

讨论风筝在不同国家的文化意义。

展示不同种类的风筝及其制作过程。

第二章:风筝制作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了解风筝飞行的原理。

2.2 教学内容讲解风筝飞行的基本原理。

指导学生制作自己的风筝。

2.3 教学活动分组进行风筝制作,每组选定一个组长负责协调。

学生动手制作风筝,包括剪裁、绑线、粘贴等步骤。

讨论风筝制作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三章:风筝飞行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风筝飞行的技巧。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耐心。

3.2 教学内容讲解风筝飞行的基本技巧,如控制线的长度、角度和风向。

指导学生进行风筝飞行实践。

3.3 教学活动在户外空地进行风筝飞行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风筝飞行比赛,比试风筝的高度和稳定性。

讨论风筝飞行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四章:风筝与文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筝在不同文化中的意义和传统。

培养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理解。

4.2 教学内容讲解风筝在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传统。

展示不同文化中的风筝图案和设计。

4.3 教学活动学生分组进行研究,了解不同国家的风筝文化。

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分享和讨论。

学生创作自己的风筝作品,展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和成果,培养自我反思能力。

激发学生对风筝制作和飞行的持续兴趣。

5.2 教学内容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和体验。

学生反思自己在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中的表现。

5.3 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课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的努力和进步。

第六章:风筝与科学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风筝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第一章:认识风筝教学目标:1. 了解风筝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和描述风筝的形状和尺寸。

教学内容:1. 介绍风筝的定义、历史和分类。

2. 观察不同形状的风筝,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其特点。

教学活动:1. 展示各种风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风筝的形状、颜色和图案。

2.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制作风筝的经历,讨论风筝的尺寸和材料选择。

练习题:1. 描述一下你见过的一款风筝,包括它的形状、颜色和图案。

2. 计算一下你家风筝的长度和宽度,并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比例。

第二章:风筝的面积和体积教学目标:1. 学习计算风筝的面积和体积。

2.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面积和体积的概念。

2. 学习计算矩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和体积。

教学活动:1. 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体验计算风筝面积和体积的过程。

2. 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不同形状风筝的面积和体积。

练习题:1. 计算一个长为5米、宽为3米的风筝的面积和体积。

2. 假设一个风筝的形状是三角形,底边长为4米,高为3米,计算它的面积和体积。

第三章:风筝的平衡和稳定性教学目标:1. 了解风筝平衡和稳定的重要性。

2. 学习计算风筝的质心位置,并掌握调整风筝平衡的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风筝平衡和稳定的概念。

2. 学习计算风筝质心的位置。

教学活动:1. 讨论风筝平衡和稳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调整风筝的形状和重量分布来达到平衡。

2. 通过实际操作和模拟实验,让学生体验调整风筝平衡的过程。

练习题:1. 假设一个风筝的重心位于其中心,如果我们将重心向风筝的一侧移动5厘米,会发生什么变化?2.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如何通过调整风筝的形状和重量分布来达到平衡。

第四章:风筝的设计和制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设计能力。

2. 学会制作风筝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内容:1. 介绍风筝设计和制作的基本原则。

风筝厂见闻的教案

风筝厂见闻的教案

风筝厂见闻的教案第1篇:风筝厂见闻的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3.情感目标:提高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教学过程:一、第五题学生自己看题,理解题意,找学生说一说,要求什么,应该怎样求?然后进行*计算。

对做得又好又快的学生进行表扬。

二、第六题一篇文章有480个字,要在6分钟内打完,平均每分钟要打多少个字?教师出示题目学生进行快速练习。

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三、第七题魔术箱,本题目有一定的难度,主要是训练学生加、减、乘、除及各部分的关系。

学生先思考怎样做,在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做?想好后在小组内讲一讲。

最后进行*计算。

四、第八题学生*思考,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指导学生理解再调两辆车够不够?学生回答后*计算。

五、第九题出示题目后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比较出哪一天的成绩好?引导学生说出要先求出平均数才能进行比较。

六、布置作业第十题。

课后反思: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

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体会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提高了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三年级上《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教学反思《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1、结合具体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紧紧围绕课本中有关风筝的主题图展开教学。

将主题图内容编成有情节的故事讲给孩子们,或是请学生自己在预习时就以故事的形式讲一讲,可以使学生能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进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来,然后再积极鼓励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从细节入手,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

本单元的重点就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为使学生能理解算理,充分运用各种学具,利用小棒摆一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理解算理、学习算法。

特别是笔算第一次商后有余数的除法,利用学具的*作能顺利的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人:永利使用人: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容:教材P2—3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课本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指名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相关问题。

活动二: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一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才能按时完成任务?”师: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1)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2)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60÷2=30(只)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给出评价。

2、问题二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风筝?”(1)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2)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240÷6=()(只)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当小结。

3、问题三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蝴蝶风筝?”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活动三:练一练1、自主练习第一题:在学生理解除法法算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计算,并鼓励学生边口算边说说过程,然后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并总结规律与特点。

3、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第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边口算边说说口算的过程)40÷4 =600÷3 =280÷4 =560÷7=90÷9 =490÷7 =400÷8 =270÷3=480÷6 =270÷9 =240÷8 =300÷5=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

三年级数学风筝厂见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通过参观风筝厂,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风筝的基本构造:风筝的头部、翅膀、尾巴等。

2. 风筝的制作过程:选材、设计、剪裁、组装、调试等。

3. 数学在风筝制作中的应用:长度、面积、角度等测量和计算。

三、教学方法1. 参观教学:组织学生参观风筝厂,实地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

2. 案例教学:分析风筝制作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风筝的制作过程,分享各自的观察和体会。

四、教学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风筝,激发学生对风筝制作的好奇心。

2. 参观风筝厂:组织学生参观风筝厂,让学生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

3. 分析风筝制作中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风筝的构造,分析制作过程中涉及的数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风筝的制作过程,分享各自的观察和体会。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风筝制作过程中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风筝制作过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能否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4. 学生参与小组讨论的活跃程度。

六、教学准备1. 准备风筝厂的参观地点,确保参观环境安全、适宜。

2. 准备风筝的实物或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讨论。

3. 准备相关的数学工具和材料,如尺子、计算器等。

4. 准备小组讨论的指导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风筝的基本构造和制作过程,掌握风筝制作中的数学知识。

2. 教学难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八、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风筝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风筝,激发学生对风筝制作的好奇心。

2. 参观风筝厂:组织学生参观风筝厂,让学生实地了解风筝的制作过程,观察并记录关键步骤。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 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

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五四制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青岛版3年级数学第1卷第1单元集体备课课题教材分析一、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一)本单元是在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有余数除法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们好基础。

本单元教学内容: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估算、笔算,除法的验算。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掌握整十数和几百几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口算了。

单元教学目标2、能结合现实情境,估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并能解释估算的过程。

能正确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3、经历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口算、笔算、验算的过程,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4、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重难点教学难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及算理。

教学策略课时划分本单元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在教学中,要注重直观操作,充分利用学习工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我们应该重视口算,加强评估,在探索和学习的全过程中实施评估。

计算应与解决问题紧密结合。

练习设计注重多样性和趣味性。

1.准时交货1班2,风筝制作3班3,风筝包装1班1备课人上课时间课题整百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课型新授总课时数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目标的密切联系。

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难点教学课件媒体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复习:8÷427÷336÷435÷518÷232÷418÷924÷4你能说说怎样口算吗?2、同学们喜欢风筝吗?都知道风筝是怎样做出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去风筝厂看一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设计人:曹永利使用人:风筝厂见闻---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2—3 :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课本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指名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并板书相关问题。

活动二: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一师:我们先来看“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鹰风筝才能按时完成任务?”师: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1)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2)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60÷2=30(只)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给出评价。

2、问题二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燕风筝?”(1)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2)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240÷6=()(只)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适当小结。

3、问题三师:我们再来解决“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只蝴蝶风筝?”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活动三:练一练1、自主练习第一题:在学生理解除法法算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计算,并鼓励学生边口算边说说过程,然后全班交流。

2、自主练习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并总结规律与特点。

3、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第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整百、整十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边口算边说说口算的过程)40÷4 = 600÷3 = 280÷4 = 560÷7=90÷9 = 490÷7 = 400÷8 = 270÷3=480÷6 = 270÷9 = 240÷8 = 300÷5=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第5、8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拓展练习:1、课本自主练习第6题。

学生自己找出规律完成填空,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适当给予帮助。

2、自主练习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第9题学生提出问题后再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4、智慧冲浪:见《乐园》第2页。

订正时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5—7信息窗2除法笔算1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

2、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总结笔算法则,确定竖式中商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直接写得数60÷2= 90÷3= 120÷4=80÷4= 20÷2= 240÷2=二、新知探究1、出示信息窗,学生认真观察提问:你从信息窗总获得哪信息?指名学生说说。

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指名说说,根据学生提的问题师选择性板书。

2、①出示问题:一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燕子风筝?学生列算式,教师板书。

63÷3=②、学生小组讨论算法借助小棒理解算理。

③、教师用竖式板书算法:板书:63÷3=21(只)竖式略重点讲解竖式的写法,特别是商的位置。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补充练习:96÷3 84÷4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计算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订正时小结计算方法。

3、问题二:二组平均每小时做了多少只老鹰风筝?(1)学生列式,教师板书:32÷2=(2)怎样计算呢?借助小棒摆一摆,再算一算(3)根据学生计算情况指导竖式的写法。

(4)验算:怎样验算除法呢?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讲解。

(5)练习:用竖式计算并验算:56÷4=指名板演集体订正,订正时重点强调商的写法和验算的方法。

四:练一练1自主练习第1、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2、自主练习第2题:要求让学生计算并验算,然后全班交流。

五、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应该注意什么?第4课时教学内容:教材p5—7信息窗2除法笔算1教学目标:1、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总结笔算法则,确定竖式中商的位置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指名口算480÷6 = 270÷9 = 240÷8 = 300÷5=2、笔算指名板演96÷3= 48÷3= (要验算)二、新授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信息窗2的内容,请看问题三:三组能做多少只蝴蝶风筝?还剩几根竹条?1、学生独立试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请同学们自己笔算,有困难的可以小组交流。

指名板演。

2、集体订正。

订正时引导学生说说:做风筝用了多少根竹条?余数“3”代表的是哪部分?3、有余数的除法怎样验算呢?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4、引导学生观察:商、除数、余数三者之间的联系并发现: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结果等于被除数。

并讲明用这个规律来验算有余数的除法。

5、练习:笔算并验算:35÷2= 80÷7=指名板演并订正,订正时注意强调验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1、用竖式计算并验算90÷6= 73÷3= 42÷3= 94÷4=2、自主练习6、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怎样验算除法?怎样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第5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2练习教学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会进行笔算。

教学重难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并会进行笔算。

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口算:300÷6 = 640÷8 = 360÷4 = 480÷8=280÷4= 630÷9= 350÷5= 180÷3=160÷4= 120÷2= 540÷9= 200÷5=2、笔算并验算:(订正时注意让学生交流算法)64÷2= 70÷5= 72÷3= 84÷7=3、火眼金睛辩对错课本第9页第10题(先让学生自己判断,找出错误并改正,然后全班交流。

)二、应用训练1、课本第8页第8、9、11、13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2、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9页第12题三、课堂总结 :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笔算并验算:64÷2= 70÷5= 72÷3= 84÷7=第4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2、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习惯。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二、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过程: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课本情境图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2、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活动二:解决问题1、师:我们先来看“246只鹰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这个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自己列出算式:246÷2=学生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教师板书246÷2=123(只)2、列竖式教师讲授列竖式的方法,边讲边板书竖式。

(强调商的写法)3、小结:师: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生小组讨论并交流)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活动三:练一练1、自主练习1题:学生根据要求独立做,然后全班交流笔算方法。

2、自主练习2题:学生自己读题,弄懂题意后独立做,指名板演,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活动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学生交流师根据情况总结方法。

板书设计246只鹰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246÷2=123(只)活动四:作业:用竖式计算:801÷9= 467÷2= 184÷4=327÷3= 519÷3= 655÷5=337884382897教学反思:第四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3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2、能正确进行除法验算。

教学重难点:3、除法验算的方法4、有余除法的验算方法教学设计:一.复习笔算72÷4 18×4 36÷3 4×9指名板演集体订正二、新授1、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信息窗3的知识,请看第2个问题。

2、出示问题:老鹰风筝一共能装多少盒?学生看信息图理顺信息和问题,问怎样列式?指名列式,师板书:438÷3=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指导。

4、集体交流:和上节课的内容比有什么不同点?学生交流发现:百位、十位没有分完还有余数,余下的数和十位数字或与个位数字合起来再除。

5、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每次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6、验算提问:怎样检查除法算的对不对?明确:用商和除数相乘,如果等于被除数,就说明对了。

学生讲,教师板书,完成验算。

(竖式略)7、练习计算465÷5并验算。

使学生明白:商×除数=被除数8、孔雀风筝能装多少盒?让学生独立做。

订正板书:9、学生讨论交流:有余数的除法,怎么验算?明确:先用商乘上除数,再加上余数四、巩固练习自主练习第3题五、作业自主练习第4、5题。

课后反思:第五课时教学内容:信息窗3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法则。

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和速度。

教学设计:一、基本训练1、口算40÷2 500 ÷5 30×7200÷4 180÷3 560÷ 7320÷8 0÷92、计算并验算96÷8 223÷2 682÷6抽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二、拓展应用1、自主练习12页第7题学生分两大组做题,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验算除法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