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训练教案
技能训练项目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名称【项目名称】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技能名称】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学生能够了解【技能名称】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运用【技能名称】解决实际问题。
- 学生能够提高【技能名称】的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技能名称】的兴趣和热情。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讲解- 【技能名称】的定义、发展历程、应用领域。
- 【技能名称】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实践操作训练- 【技能名称】的基本操作步骤。
- 【技能名称】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
3. 案例分析- 分析【技能名称】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技能名称】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提问、图片展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技能名称】的兴趣。
2. 理论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技能名称】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笔记,巩固知识点。
3. 实践操作训练- 教师示范【技能名称】的操作步骤,强调注意事项。
-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案例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技能名称】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
5. 总结与反思-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技能名称】的重要性。
- 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分享学习心得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估其技能掌握程度。
2. 结果评价- 通过学生完成的作品、案例分析报告等,评价其【技能名称】的应用能力。
3. 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参考资料- 相关教材、专业书籍、网络资源等。
2. 实践操作设备- 实践操作所需的仪器、设备等。
3. 案例分析资料- 相关案例、行业报告等。
教案范文:【项目名称】: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一、教案名称计算机操作技能训练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
技能训练目标教案

技能训练目标教案教案标题:技能训练目标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和目的。
2. 学生能够识别和制定适合自己的技能训练目标。
3. 学生能够制定有效的技能训练计划和策略。
4. 学生能够评估和调整自己的技能训练进展。
教学准备:1. 板书或投影仪。
2. 学生笔记本和笔。
3. 技能训练案例研究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5分钟):1. 利用板书或投影仪展示标题:“技能训练目标教案”。
2. 向学生解释技能训练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为什么制定明确的目标对于技能训练的成功至关重要。
探究(15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他们认为技能训练目标的重要性。
2.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解释(10分钟):1. 向学生解释如何识别和制定适合自己的技能训练目标。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想要提高的特定技能,并鼓励他们写下自己的目标。
示范(15分钟):1. 提供一个技能训练案例研究,让学生看到如何制定有效的技能训练计划和策略。
2. 解释案例中的目标、计划和策略,并与学生一起讨论案例的有效性。
实践(15分钟):1.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技能制定一个具体的技能训练目标,并编写一个简要的训练计划和策略。
2. 学生可以选择与他们已经学习的学科或兴趣爱好相关的技能进行训练。
总结(5分钟):1. 要求学生分享他们的技能训练目标和计划,并互相提供反馈和建议。
2. 强调评估和调整技能训练进展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定期回顾和更新他们的目标和计划。
延伸活动:1. 要求学生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实施他们的技能训练计划,并记录他们的进展和挑战。
2. 学生可以在下一堂课上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他们在实践中学到的东西。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分享中的参与程度。
2. 评估学生编写的技能训练目标和计划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3. 评估学生在延伸活动中实施技能训练计划的进展和反馈。
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要确保学生理解技能训练的目的和重要性。
基本技能训练教案

基本技能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基本技能训练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高其技能水平。
2.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基本技能的训练:阅读、写作、口语、听力和数学计算。
教学步骤:1. 阅读技能训练:a. 引入:通过提问学生对于阅读的理解和重要性。
b. 指导:教授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测、主旨概括等。
c. 练习:提供适当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并回答相关问题。
d. 反馈: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技巧进行评价和指导。
2. 写作技能训练:a. 引入:通过展示一篇优秀的作文,引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b. 指导:教授写作的基本结构、语法和词汇的使用。
c. 练习:给学生提供写作任务,如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介绍或描述一个场景。
d. 反馈: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改进意见。
3. 口语技能训练:a. 引入:通过展示一段精彩的演讲或对话,激发学生对口语的兴趣。
b. 指导:教授口语表达的技巧,如流利度、语音语调和逻辑思维。
c. 练习:进行口语练习,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
d. 反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改进建议。
4. 听力技能训练:a. 引入: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音频,引发学生对听力的兴趣。
b. 指导:教授听力技巧,如听取关键信息、理解上下文等。
c. 练习:给学生提供听力材料,让他们完成相关任务,如回答问题或填写信息表格。
d. 反馈:对学生的听力理解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改进建议。
5. 数学计算技能训练:a. 引入: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
b. 指导:教授数学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加减乘除、分数计算等。
c. 练习:给学生提供一系列数学计算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和解答。
d. 反馈:对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提供改进建议。
教学评估: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写作作品、口语表达、听力理解和数学计算题目的评价,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评估,并提供个别指导和改进建议。
体育技能训练教案

体育技能训练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体育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体育技能的要领;2.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规定的器材进行技能训练;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能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二、教学内容1. 基本体育技能的训练要领;2. 器械和场地的选择与使用;3. 运动技能的练习方法;4. 运动技能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1. 活动准备- 学生集合,进行热身活动;- 教师检查器械和场地的准备情况,确保安全。
2. 技能训练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分别进行以下技能的训练: a. 篮球- 带球和运球的基本动作训练;- 投篮动作的练习;- 篮板球的争抢技巧;- 防守姿势和盯人技巧的训练。
b. 足球- 带球和传球的基本动作训练;- 射门动作的练习;- 过人技巧的训练;- 防守姿势和拦截技巧的训练。
c. 游泳- 基本泳姿的学习和训练;- 呼吸技巧和换气的练习;- 游泳姿势的调整和修正;- 游泳速度和耐力的提高训练。
d. 田径- 跑、跳、投的基本动作训练;- 起跑姿势和冲刺技巧的练习;- 跳远、跳高等项目的技巧训练;- 砲举、铅球等项目的基本要领训练。
3. 技能应用学生分组进行比赛或表演,运用所学技能展示自己的实力和进步。
四、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2. 对学生的技能运用进行评价,并给予相应的建议和奖励;3. 鼓励学生在课后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并与家人分享所学的技能。
五、教学延伸1. 将体育技能运用到其他生活场景中,如户外运动、健身等;2. 参加学校举办的体育比赛,积极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3. 寻找兴趣相同的伙伴一起进行团队项目的训练和比赛。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体育课的教学实践,学生们对基本体育技能的学习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展示了良好的学习风貌。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安全,确保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通过学习体育技能,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合作和竞争意识。
中级基本功技能训练教案

中级基本功技能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熟练掌握基本功技能的动作要领和基本功训练的方法;2. 提高学生的体能、协调性和柔韧性;3. 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基本功技能的动作要领。
(1)站立动作,站立姿势、站立平衡、站立稳定;(2)步法动作,前进步、后退步、侧步、转身步;(3)手法动作,直拳、勾拳、直击、摆拳;(4)腿法动作,直踢、侧踢、膝击、踢腿;(5)防守动作,躲闪、格挡、招架、闪避。
2. 基本功训练的方法。
(1)站立动作训练,站立平衡训练、站立稳定训练;(2)步法动作训练,步法灵活训练、步法快速转换训练;(3)手法动作训练,手法准确度训练、手法速度训练;(4)腿法动作训练,腿法力量训练、腿法灵活度训练;(5)防守动作训练,防守反应训练、防守技巧训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基本功技能的动作要领和基本功训练的方法;2. 教学难点,手法、腿法的准确度和速度训练。
四、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1)跑步、拉伸、活动关节,准备好身体;(2)做一些简单的击打动作,热身身体。
2. 基本功技能的动作要领讲解。
(1)站立动作的要领;(2)步法动作的要领;(3)手法动作的要领;(4)腿法动作的要领;(5)防守动作的要领。
3. 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介绍。
(1)站立动作训练方法;(2)步法动作训练方法;(3)手法动作训练方法;(4)腿法动作训练方法;(5)防守动作训练方法。
4. 基本功技能的动作练习。
(1)站立动作练习;(2)步法动作练习;(3)手法动作练习;(4)腿法动作练习;(5)防守动作练习。
5. 基本功训练的实践。
(1)站立动作训练实践;(2)步法动作训练实践;(3)手法动作训练实践;(4)腿法动作训练实践;(5)防守动作训练实践。
6. 教师点评和学生反馈。
(1)教师对学生的动作进行点评和指导;(2)学生对自己的训练效果进行反馈和总结。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们对基本功技能的动作要领和基本功训练的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体能、协调性和柔韧性。
幼儿园体育教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

幼儿园体育教案:基本动作技能训练1. 引言幼儿期是人体运动发展的关键阶段,通过体育教育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基本动作技能是培养幼儿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针对幼儿园的基本动作技能训练教案,帮助教师有效指导幼儿的运动发展。
2. 教学目标•培养幼儿手眼协调、身体协调和平衡感•提高幼儿基本动作技能水平•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互动意识3. 教学内容与方法3.1 站立姿势训练(10分钟)•身体直立,双腿并拢,挺胸抬头•手臂放松自然下垂,手掌向内3.2 行走训练(20分钟)•单腿跳跃:两腿交替跳起,保持节奏稳定。
•空间行走:左右转弯、踮起脚尖行走等。
3.3 投掷与接球训练(15分钟)•使用小球进行投掷和接球练习,教师示范并引导幼儿实践。
•练习不同高度、方向的投掷和接球动作。
3.4 奔跑训练(15分钟)•进行简单的短跑训练,鼓励幼儿全力奔跑。
•设立终点,比赛谁先到达,鼓励竞争与合作。
4. 教学评估与反馈•设置评估项目:站立平衡、行走稳定性、投掷准确性、奔跑速度等。
•观察幼儿在训练中的表现,并记录评估结果。
•针对得分较低的项目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5. 教学延伸可利用其他器械(如平衡木、踏板等)来增加训练难度;增加团队合作游戏等多样化活动以培养幼儿协作能力。
6. 总结基于基本动作技能训练教案的实施,幼儿将有机会发展他们的身体能力和协调性。
通过系统的训练,幼儿将逐渐掌握基本动作技能,并在体育活动中更加自信和乐于参与。
该教案只是提供一个大纲,具体实施时要根据幼儿的年龄、能力和兴趣做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案

教师教学技能训练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设定1.1 理解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解释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作用分析明确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1.2 学会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掌握SMART原则(具体、可衡量、可达成、相关性、时限性)练习编写符合SMART原则的教学目标第二章:教学内容设计2.1 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分析教学内容如何支持教学目标的实现探讨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的关系2.2 掌握教学内容的设计方法学习不同学科的教学设计模式练习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第三章:教学方法运用3.1 了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探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的适用场景分析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3.2 学会灵活运用教学方法练习结合不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学习如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理解教学评价的目的和类型探讨评价方法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匹配性4.2 掌握有效的教学评价与反馈技巧学习如何提供具体、建设性的反馈练习设计评价工具,如问卷调查、测试等第五章:课堂管理技巧5.1 理解良好课堂管理的重要性分析良好课堂管理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探讨课堂管理对师生关系的作用5.2 掌握实用的课堂管理技巧学习建立课堂规则、处理违纪行为的方法练习有效的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引导技巧第六章: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应用6.1 理解教学资源的价值分析教学资源对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的作用探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与优势6.2 学会整合与应用教学资源学习查找、筛选、整合教学资源的方法练习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第七章:课程设计与实施7.1 理解课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分析课程设计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影响探讨课程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与重要性7.2 掌握课程设计与实施的技巧学习编写课程大纲、教学计划的方法练习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课程活动第八章:教师职业素养与成长8.1 理解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分析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心理等方面的素养对教学的影响探讨教师职业成长的目标与方向8.2 培养教师职业素养与成长策略学习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教育心理等方面素养的方法练习制定个人职业成长计划,实现自我提升第九章:跨文化教学技巧9.1 理解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分析不同文化背景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探讨跨文化教学对培养全球化人才的意义9.2 掌握跨文化教学的技巧学习尊重、理解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方法练习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需求第十章:教学研究与创新10.1 理解教学研究的作用与意义分析教学研究对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的影响探讨教学研究的方法与流程10.2 掌握教学研究与创新的技巧学习如何进行教学实验、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练习结合教学实践,开展教学创新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设定:明确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教学过程的关键。
《钳工技能训练》教案

《钳工技能训练》教案教案名称:钳工技能训练教学目标:1.掌握钳工工种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具使用方法;2.熟悉常见的钳工工艺流程;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钳工工种的概述和职责;2.钳工工具及其使用方法;3.常见的钳工工艺流程;4.钳工操作技巧;5.钳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提问:“你们知道钳工是做什么的吗?”让学生简要描述他们对钳工的认识,并解释钳工在制造业中的重要性。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二步:钳工工种概述和职责(2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钳工的概述和职责。
钳工是制造业中一项重要的技术工种,负责加工和组装零部件,同时还需要进行测量、拆卸和维修等工作。
强调钳工工种对精度要求高、操作技能要求熟练、工作环境要求良好等特点。
第三步:钳工工具及其使用方法(30分钟)通过实物展示和操作演示,向学生介绍钳工常用工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包括常见的手工钳、扳手、套筒扳手、卡簧钳、螺丝刀等。
教师要重点讲解每种工具的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规范。
第四步:常见的钳工工艺流程(3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向学生介绍常见的钳工工艺流程,包括测量、划线、切割、钻孔、砂磨、组装等。
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各个工艺流程的理解。
第五步:钳工操作技巧(20分钟)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钳工操作时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包括正确的用力方式、合理的姿势和手指的使用方法等。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练习,让学生进行操作实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巧。
第六步:钳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20分钟)教师通过分享经验和解答学生问题的方式,向学生介绍钳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这些问题可能涉及到材料选择、工艺选择、操作失误等方面。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找到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七步:总结与反思(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所学知识和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min
引起学生注意,带领学生进入课堂
单糖
教师介绍糖类的功能,组成元素。以及分类依据。明确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多糖等。
打出ppt出示各种单糖的结构,注明其中单糖是指不能够再水解的糖类,包括:核糖,脱氧核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出示表格
引导学生完成表格中的五碳糖部分,六碳糖部分则由老师讲解完成表格。
脂肪。
脂肪的作用是:良好的储能物质(通过比较: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约17KJ能量,1g脂肪氧化分解释放约39KJ能量体现),很好的绝热体(极地动物和深海动物皮下脂肪层脂肪脂肪的作),缓冲减压,保护内脏。
磷脂,磷脂是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的重要组成成分,打出ppt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介绍磷脂。
对固醇的功能进行简单的介绍:固醇类包括有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作用不同。胆固醇:是构成细膜的重要成分之一,参与血液中的脂类运输。性激素:促进生殖器官和生殖细胞发育。维生素D:有效促进对钙和磷的吸收
6min
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包含单糖,二糖,多糖,其中单糖又可以分为五碳糖,六碳糖,五碳糖包含河塘,脱氧核糖两种,六碳糖包含葡萄糖,半乳糖,果糖,二糖则包含有蔗糖,麦芽糖,乳糖,其中淀粉是植物特有的糖类而乳糖则是动物特有的,多糖则主要包含有淀粉,糖原,纤维素,其中植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动物体内的储能物质是?多糖,纤维素的主要功能是?细胞壁的组成成分,支持保护细胞。
脂质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的脂质还包含有N、P等元素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固醇三种物质,其中固醇包括维生素D,性激素,胆固醇。生物体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4min
分别介绍二糖之后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结:二糖包含有哪三种糖?麦芽糖主要分布在?乳糖主要分布在?蔗糖主要分布在?他们的功能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通过二糖的学习,与老师一起对二糖进行初步的总结
6min
多糖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两个葡萄糖分子可以通过脱水缩合形成麦芽糖,那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形成什么物质呢?没错是多糖,多糖就是指有多个葡萄糖分子结合而成的物质,包括淀粉,糖原,纤维素等,通过一个汉堡包的图片介绍这三种多糖:他们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都是他们的结构功能却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4mi悉的生物大分子有多糖,蛋白质,核酸,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我们把组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基本单位成为单体,我们可以说组成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组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组成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把由多个单体组成的生物大分子物质成为多聚体。大家仔细看图中的单体,由图中的单体我们可以看出单体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而由各种单体组成的多聚体也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所以我们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没有碳就没有生命。
技能训练教案
班别:05级生物科学2班组别:第9小组姓名:郑桂敏
课题:糖类和脂质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糖类的种类和作用
说明生物大分子物质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难点:多糖的种类
生物大分子物质以碳链为骨架
教学媒体:ppt
时间安排:1课时
板书设计: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
一、细胞中的糖类
(1)元素组成:C、H、O
(2)种类:单糖、二糖、多糖
(1)输液中含有葡萄糖,你知道为什么吗?
(2)输液中能用蔗糖来代替葡萄糖吗?试列举一个能或不能的理由。
糖尿病人不仅应少吃甜味食品,为什么连米饭和馒头也要少吃?
比较:红烧肥肉、米饭、炒精肉片、辣豆腐、凉拌黄瓜,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你知道其中含能量最高的食物是哪种吗?(红烧肥肉。该食品中富含脂肪,而1g脂肪释放的能量高达39Kj。1g糖原氧化分解释放约17KJ能量)脂肪跟糖类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3)作用:最主要的能源物质
二、细胞中的脂质
(1)元素组成:C、H、O、有的还有N、P
(2)种类:脂肪、磷脂、固醇
(3)作用:
三、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行为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设计意图
导入
如果早上没有吃饭,上了四节课,同学们的感觉是怎么样的?想吃东西?为什么想吃东西呢?我们平时吃的各种食物都能为细胞提供能量,其中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说起糖类,你能够说出几种糖类的名字?那是不是所有糖类都是甜的呢?淀粉,纤维素这些也是糖类,但是他们却属于糖类,这是为什么呢?究竟糖类是什么物质呢?它那些元素组成?
回答问题,并且对与刚刚学习的知识进程总结归纳,对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min
让学生把知识用于实际生活中,与生活联系
脂质
介绍脂质的化学成分主要有:C、H、O;一些脂质还含有P和N,质分子中的氧含量少于糖类脂质分子中的氢含量多于糖类。脂质包含有脂肪,磷脂,固醇三种,其中脂肪是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物质,在人体内,脂肪主要存在于皮下,大网膜,肠系膜上,而在植物体内则主要存在在花生,芝麻等作物的种子上,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脂肪,脂肪究竟起什么作用呢?
认真听讲,同时回答老师的问题
5min
对单糖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对单糖进行小结增强学生的记忆
二糖
二糖顾名思义就是指两个单糖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糖类,包括蔗糖,麦芽糖,乳糖等。
从蔗糖开始介绍蔗糖的分布以及它是有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和一分子的果糖脱水缩合形成的,注意强调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的二糖。然后依照这种方式依次介绍乳糖和麦芽糖。
用ppt打出下面的表格,并引导学生,同学生一起填写该表格。
看图思考问题,并且运用以及学会的知识与老师一同完成表格的填充。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8min
小结
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表格对糖类进行一个小结,
我们对糖类进行了初步的学习,这里老师有几个问题要考考大家,人在患急性肠胃炎时浑身乏力,往往采取静脉输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