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病毒性感冒

合集下载

小儿感冒发烧、细菌性感冒与病毒性的区别

小儿感冒发烧、细菌性感冒与病毒性的区别

小儿感冒发烧*细菌性感冒与病毒性的区别上幼儿园半年以来感冒的次数明显增加,如果不是特别严重如发烧什么的,妈妈一般不带我上医院了,就在家吃点药。

每次感冒了都在网上搜到底应该选择什么药,搜的次数多了,妈你妈发现自己也成了半个医生。

昨天夜晚宝宝发高烧到39.2度,妈妈赶紧喂了一点退烧的美林,又根据宝宝的病程、症状,对照网上的说明详细分析了宝宝本次感冒的类型,果断的吃了阿奇霉素。

今天一早到育新的北医三院找张大夫瞧病,验血后医生开了两天的静脉注射阿奇霉素和随后三天的口服阿奇霉素。

希望宝宝的感冒快点好!把网上搜到的最给力的一篇贴到这儿供以后参考。

/ganmao/20100330/ljwrctyv9n9xv-1210475687.html什么是细菌性感冒:一般来讲,如果舌头颜色是深粉红色、白细胞下降的话多是,舌头颜色是淡粉红色、白细胞上升的话多是细菌性感冒。

因为病毒性感冒可以导致心肌炎、引发肺炎和风湿类疾病,所以感冒后到私人门诊打点滴了事,可能会误将病毒性感冒当成细菌性感冒,从而延误治疗使病情加重。

患者需要先判别好感冒类型后再用药,滥用抗生素不但治不好感冒,还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出现呕吐、恶心等症状,加剧病情。

就简单一点了。

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比较相似。

下面六个方面是细菌性与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区别。

1、流行性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的特点,短期内有多数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上感发热病人。

2、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鼻腔流涕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

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倾向是病毒感染。

3、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而脓痰是细菌性感染的重要证据。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而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

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则多为细菌性感染。

小儿感冒的家庭护理

小儿感冒的家庭护理

小儿感冒的家庭护理感冒是小儿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据医学观察,一个孩子在一年内往往反复发生感冒数次之多,尤其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容易感冒。

小儿感冒轻重程度相差很大,轻者,只是流清水鼻涕、鼻塞、喷嚏、或者伴有流泪、微咳,咽部不适。

一般3~4天能自愈。

有时也伴有发热、咽痛、扁桃体发炎以及淋巴结肿大。

发热可持续2~3天至1周左右。

小儿感冒时还常常伴有呕吐、腹泻。

重者,体温高达39~40℃或更高,伴有畏寒、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全身症状。

小儿感冒是极为普通的小毛病,但是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不当,常常可以引起许许多多并发症,常见的有鼻窦炎、口腔炎、喉炎、中耳炎及淋巴结炎。

也可引起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气管炎及肺炎等等。

有时小儿感冒还会通过血液循环播散于全身,引起败血症、脓胸、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危及生命。

此外,还会引起免疫性疾病,如心肌炎、风湿热、急性肾炎等疾病。

所以说,小儿发生感冒时,做家长的一定要照医嘱做好家庭护理。

小儿感冒家庭护理重要的一条是要让孩子充分休息,病儿年龄越小,越是需要休息,待症状消失后才能恢复自由活动。

其二是按时服药。

就大多数感冒而言,多数是由于病毒所致,抗菌药物无效,特别是早期病毒感染,抗生素非但无效,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

服用“百服咛”能较好地解除感冒引起发热、鼻塞、咳嗽等不适,避免并发症发生,及早康复。

其三,小儿感冒发热期,应根据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分别给予流质或面条,稀粥等食物。

喂奶的孩子应暂时减少次数,以免发生吐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其四,居室安静,空气新鲜,禁烟,温度宜恒定,不要太高,或太低、太湿,有喉炎症状时更应注意,这样才能让患儿早早康复。

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者发生并发症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以免发生意外。

小儿感冒是否要服抗生素冬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有些孩子动不动就着凉感冒,整个冬天都病恹恹的,这既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也给家长带来负担。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但同时也是疾病传播的场所之一。

为了保障孩子们的身体健康,预防常见疾病的传播十分重要。

下文将介绍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以确保孩子们在健康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

一、病毒性感冒的预防与管理病毒性感冒是幼儿园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具有较高的传染性。

为了预防和控制病毒性感冒的传播,幼儿园需采取以下措施:1. 增加卫生宣传:定期开展关于疾病预防的卫生教育活动,向幼儿和家长宣传正确的洗手、咳嗽礼仪等预防措施。

2. 加强环境卫生: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整洁和干净,加强通风换气,定期对教室、玩具等进行清洁消毒。

3. 控制传染源:对已感染的幼儿及时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避免病毒传播。

要求幼儿在发热期间不得入园。

4. 预防接种:鼓励幼儿接种流感疫苗,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的机会。

二、手足口病的预防与管理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易于在幼儿园内传播。

以下是预防和管理手足口病的措施:1. 个人卫生教育:加强对幼儿的个人卫生教育,教导他们如何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 环境卫生控制:定期对幼儿园环境进行整理和清洁消毒,特别是公共区域、餐具和玩具等。

3. 隔离和报告:对出现手足口病症状的幼儿及时隔离,并及时通知家长,同时配合卫生部门的疫情报告工作。

4. 健康监测:幼儿园应密切关注幼儿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管理措施。

三、传染性皮肤病的预防与管理传染性皮肤病在幼儿园中也较为常见,包括疱疹、疥疮等。

以下是预防和管理传染性皮肤病的措施:1.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对教室、床铺等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传染源的存在。

2. 个人卫生习惯:引导幼儿养成勤洗手、不共用物品等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交叉感染。

3. 及时隔离和治疗:对出现传染性皮肤病症状的幼儿及时隔离,并请家长及时就医治疗。

4. 定期检查:定期对幼儿进行皮肤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性皮肤病。

病毒性细菌感染有什么症状呢?

病毒性细菌感染有什么症状呢?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病毒性细菌感染有什么症状呢?
导语:病毒性细菌感染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大多数出现这种疾病的人都会伴有发烧现象,其中婴幼儿出现这种现象的几率最高,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
病毒性细菌感染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大多数出现这种疾病的人都会伴有发烧现象,其中婴幼儿出现这种现象的几率最高,出现这种疾病的时候,应该及时进行治疗,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的话,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病毒性细菌感染都有哪些症状吧!
1、发病率大多数感冒是病毒性感染,几乎占到80%~90%,不足10%的为细菌性感染所致。

其中婴幼儿细菌感染的机会比大年龄组的儿童高些,且往往在病毒性感冒3~5天后合并细菌感染。

病毒性感冒有一定的群体性,如家庭中有同样的患者;细菌性的多为散发性。

2、症状与体征发热——病毒性的热度多为稽留热,退热药的效果较好。

细菌性的热度多为弛张热,即波动较大,而且伴有寒战,退热药效果稍差。

精神状态——病毒性的中毒症状较轻,热退精神好;细菌性的中毒症状重,热退精神仍不好。

感冒症状——病毒性的流清涕,痰少且稀薄,可伴有皮疹;细菌性的有脓涕,咳痰多且为黄浓痰,不见皮疹咽部检查——病毒性感染的咽扁桃体充血,色较鲜红,表面光滑,可见泡疹和滤泡;细菌性的咽扁桃体充血,色较暗,表面不平,可有脓性分泌物、脓点。

3、辅助诊断周围血白细胞计数——病毒性感染一般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有时也升高但是中性白细胞比例不升高,淋巴细胞多偏高;细菌性感染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白细胞比例也升高,有是白细胞总数不高,但是中性白细胞比例升高。

CPR实验(C——反应蛋白实验)。

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知识讲座

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知识讲座

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知识讲座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知识讲座病毒性感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而对于幼儿园的孩子们来说,更是一种很容易传播的病菌。

为了帮助幼儿园的孩子们更好地预防病毒性感冒,我们通常在幼儿园进行病毒性感冒预防知识讲座。

以下是讲座中详细讲述的内容。

一、什么是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也称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在儿童中,最常见的病毒性感冒病毒是A型和B型病毒。

二、病毒性感冒传播途径有哪些?病毒性感冒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传播,其中最常见的是直接接触感染者、喷嚏和咳嗽,以及与感染者共用餐具、茶杯等行为。

此外,病毒也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空气中的病毒会传播到他人身上。

此外,病毒也可能与一些表面接触,如公共场所的门把手、栏杆等。

三、病毒性感冒的症状有哪些?病毒性感冒的症状包括:1. 高烧(通常在38°C以上)2. 发热3. 轻微的恶寒4. 极度的疲劳5. 肌肉或全身疼痛6. 喉咙痛7. 咳嗽8. 打喷嚏9. 流鼻涕10. 其他症状,如头痛、身体不适等。

四、如何预防病毒性感冒?以下几点是预防病毒性感冒的最佳方式:1. 手卫生。

幼儿园里的老师应该教孩子们经常洗手。

幼儿园里还应该供应充足的肥皂和纸巾,以便孩子们随时擦拭嘴巴和鼻子。

2. 疫苗接种。

所有过去6个月和5岁以下的孩子都建议接种流感疫苗。

3. 避免长时间的接触和亲密接触。

如果孩子生病了或患有病毒性感冒,那么请确保他们远离其他孩子和公共场合。

4. 改善孩子的生活习惯。

例如,晚上早点睡觉,不熬夜。

5. 改善空气环境。

例如安装空气净化器,并保持室内通风。

五、病毒性感冒的治疗方法有哪些?病毒性感冒通常可以在家中进行治疗。

以下是一些治疗方法:1. 饮食调节。

要摄入充足的水和维生素C,以加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并帮助身体抵抗流感病毒。

2. 保持卧床休息。

身体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够更快地恢复健康。

3. 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

宝宝病毒性感冒发烧怎么办全攻略(精)

宝宝病毒性感冒发烧怎么办全攻略(精)

宝宝病毒性感染,发烧了发高烧本身,是不会使“脑筋变坏,智能变差”的,以往有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医疗知识尚未普及,发高烧背后的原因没有区分清楚。

其实,只有脑炎、脑膜炎等疾病脑质本身受病毒破坏才会伤及智能或感官机能,而非发烧把人烧笨,烧聋了。

婴幼儿体温控制中枢稳定性不如成人,轻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烧40℃,发烧时家长只要知道如何处理,至于诊断病因应该交给专业的医师,不必过份忧心。

根据统计,不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烧,体温很少超过41℃,如果超过这个温度,罹患细菌性脑膜炎或败血症的可能性比较高,应特别警觉。

至于脑细胞所能耐受的高温极限,可能必须到41.7℃,细胞蛋白质才会因高温变质,造成不可回复的损伤,这种极端的高温,很少伴随疾病发生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内在的消耗,病人头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

婴幼儿容易脱水,发烧造成水分蒸发,你给宝宝要多喝水,另外让医生给你们宝宝开些药物,同时你可以辅助以退热贴。

宝宝健康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你要保重身体,祝福宝宝早日健康。

下面这个百度来的,你参考一下,我们都学习一下*******************************************************************************************小儿发烧全解人体的下丘脑有一个体温调节中枢,作用就像空调机的温度设定。

正常时婴幼儿设定的温度比成人稍高,婴幼儿肛温大约在摄氏37.5℃,上下变动1℃左右。

成人和较大儿童口温大约36.8℃,上下变动0.5℃。

例如人体感染病原体后,引起白血球反应,产生“致热原”,就会刺激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使设定温度提高。

当设定温度被调到39℃时,人体增加肌肉收缩产热,或者减少出汗散热,将体温提升到39℃为止。

所以发烧前,可能会发冷发抖,再突然高烧,某些细菌产生毒素时,这种现象特别明显。

许多父母观察到,孩子容易在夜间发高烧。

这是因为婴幼儿身体含水比例较成人高,只要轻度缺水就影响散热,容易发烧。

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与控制方案 幼儿园健康

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与控制方案 幼儿园健康

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与控制方案随着幼儿园的普及和孩子们的集中生活,病毒性感冒在幼儿园中的传播风险也越来越高。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性感冒,幼儿园及家长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幼儿园病毒性感冒的预防与控制方案。

一、教育幼儿园员工和家长1. 有效的病毒性感冒预防和控制需要全社会的参与,而在幼儿园中,员工和家长的角色尤为重要。

幼儿园应当加强对员工和家长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为了使员工和家长更好地了解病毒性感冒的相关知识,幼儿园可以邀请卫生专家进行健康讲座,向大家介绍有关病毒性感冒的病情、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

3. 在幼儿园内部,可以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不断加强员工和家长对病毒性感冒的预防和控制意识。

二、保持室内空气清新1. 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是传播病毒性感冒的主要途径之一。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对于预防和控制病毒性感冒至关重要。

2. 幼儿园应当保持室内通风,定期开窗换气,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

3. 幼儿园可以考虑使用空气净化设备,通过对空气中的病毒和细菌进行过滤和杀灭,减少病毒性感冒的传播风险。

三、加强卫生消毒管理1. 幼儿园应当加强对环境卫生的管理和消毒工作。

定期对幼儿园的教室、活动区域、餐厅等地方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有效将病毒和细菌消灭在萌芽状态。

2. 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如洗手、剪指甲、饮食卫生等方面,都要加强管理和指导,避免病毒感染途径。

3. 鼓励幼儿园员工和家长带领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清洁等。

四、及时发现和隔离疑似感染者1. 幼儿园应当建立健全的学生健康监测机制,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及时发现疑似感染者。

2. 一旦发现学生出现感冒症状,幼儿园应当立即进行隔离措施,并及时通知家长。

在孩子的病情得到控制之前,暂时不宜上学,以免导致病毒传播。

五、加强与卫生部门的合作1. 幼儿园应当与当地卫生部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病毒性感冒的疫情动态和防控政策,以便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知识深入理解

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知识深入理解

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知识深入理解1. 病毒性感冒的定义在幼儿园这样一个集体生活的环境中,病毒性感冒很容易传播。

病毒性感冒是由呼吸道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喉咙痛、流涕和乏力等症状。

尤其是孩子们的免疫系统相对不够成熟,更容易受到感染。

2. 病毒性感冒的传播途径病毒性感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就是当一个患有病毒性感冒的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病毒会随着飞沫进入空气中,并且通过呼吸道进入另一个孩子的身体。

病毒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比如当孩子们触摸感染了病毒的物体后再用手触摸自己的口鼻,也容易导致感染。

3. 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措施为了预防幼儿园病毒性感冒的传播,家长和老师们需要共同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孩子们的个人卫生意识,教育他们正确洗手和咳嗽礼仪,确保他们在接触食物前和接触自己的口鼻后都要洗手。

其次是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幼儿园的空气清新。

另外,定期消毒一些容易接触到的物品,比如玩具和桌椅,也是非常必要的。

4. 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预防幼儿园病毒性感冒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家长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

政府和社会应该一起致力于加强对幼儿园的卫生管理,提供更好的防护设施和设备,确保孩子们能在一个更安全和健康的环境中成长。

5. 总结回顾通过对幼儿园病毒性感冒预防知识的深入理解,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个人卫生意识和幼儿园卫生管理的重要性。

预防病毒性感冒不仅仅关乎孩子们的健康,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健康。

希望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能让幼儿园成为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地方。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对幼儿园病毒性感冒的定义、传播途径、预防措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从简到繁的阐述,以及对主题文字的多次提及,使得读者对预防幼儿园病毒性感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们也共享了个人观点和理解,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对此问题的关注和重视。

在撰写本篇文章时,我们充分考虑了知识的文章格式,同时尽力使文章内容丰富、深刻,总字数超过3000字,避免出现字数统计,以保证文章的丰富度和独到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感冒症状
病毒性感冒即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诱因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

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

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感冒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干、咽痛、咳嗽、声音嘶哑等症状。

全身表现有头痛、浑身酸痛、疲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不发热,或低热,或高热、畏寒等症状。

病程一般为3~7天。

病毒性感冒症状分为以下几种:
1、普通感冒,宝宝会有感冒症状。

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

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

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

2、病毒性咽炎、喉炎和支气管炎
急性病毒性咽炎为咽部发痒和灼热感,疼痛不持久,也不突出。

临床特征为声嘶、讲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咽炎或咳嗽。

急性病毒性支气管炎表现为咳嗽、无痰或痰呈粘液性,伴有发热和乏力。

其他症状常有声嘶、非胸膜性胸骨下疼痛。

3、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约一周。

多于夏季发作,多见儿童。

4、咽结膜热,表现有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合膜明显充血。

病程4—6天,常发生于夏季,游泳中传播。

儿童多见。

5、细菌性咽-扁桃体炎,起病急,明显咽痛、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

病毒性感冒的诱因:主要有受寒、淋雨、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等。

患者的鼻涕、唾液、痰液含有病毒,通过打喷嚏、咳嗽、说话将病毒散播入空气中,感染他人。

健康人也可由于接触患者的毛巾、脸盆或餐具等感染病毒而得病。

冬季是感冒高发季节,反复遭遇了降温、升温天气,这一冷一热反复变化,空气潮湿,特别容易滋生病毒、细菌,使风寒侵入体内而致感冒。

这样的感冒多为上感”,系病毒或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所致。

患儿的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热,有的孩子还伴有头痛、咽痛、恶心、全身痛等。

目前知道的引起孩子病毒性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比如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等。

其中流感病毒引起者为流行性感冒,发病突然,传播迅速。

一般来讲,如果舌头颜色是深粉红色、白细胞下降的话多是病毒性感冒
舌头颜色是淡粉红色、白细胞上升的话多是细菌性感冒。

病毒性感冒的医院检查一般是血液检查,有一下几项:
1、血象
白细胞计数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消失。

合并细菌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2、免疫荧光或免疫酶染法检测抗原
取患者鼻洗液中黏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或酶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检出抗原。

有助于早期诊断。

3、多聚酶链反应(PCR)测定流感病毒RNA
此法可直接从患者分泌物中检测RNA。

目前改进应用PCR-酶联直接检测流感病毒RNA,比病毒细胞培养敏感。

4、病毒分离
将急性期患者的含漱液接种于鸡胚羊膜囊或尿囊液中进行病毒分离。

5、血清学检查
采集患者急性期(病后5日之内)和恢复期(病后3~4周)的血清,用当前行血凝抑制试验。

感冒发热病人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住所要总是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发热有些高时可用冷水擦身或温水擦身(水温以32~34℃为宜),或30%~50%酒精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或头枕冰袋,多饮开水,吃清淡和稀软的食物、。

常用的抗病毒药有病毒唑,病毒灵,中药有金银花,板篮根等,对症药有感冒中成药,一些感冒冲剂,退热药、还有抗病毒滴鼻液,滴眼液等、感冒的药物治疗并不是非常重要的,重要的是护理好,监测体温,防止热惊,让小儿保证充足的睡眠,补充足够的水分和
营养,注意病情的转归,合并症的发生、因为,感冒是自限性疾病,病毒在体内有一定的生存期、到病程自然好转、另外,一些抗病毒药的疗效也不是非常可靠,有的杀伤白细胞,造成白细胞减少,因此,临床上多使用中药清热解毒,如金银花,板篮根等、症状重的服用一些对症药,如感冒冲剂,退热药。

饮食均衡 --抵抗力自然好些、,多摄取维生素 C --每日吃 4-5个橙或饮 2杯橙汁,也可服用维生素C片1000毫克、。

多喝水:可以加快病毒的排出,最好是白开水,如果喝不下去,可以加果汁或茶调口味。

病毒性感冒食谱:
1、白菜萝卜汤:白菜心500克,切成碎末,白萝卜120克,切成薄片,加水800毫升,煮至400毫升后,加红糖适量。

每次200毫升,一天2次,连服三四天即可治愈。

2、苹果蜂蜜水:苹果5个去皮,切成小块,加水1升,煮沸5分钟,自然冷却到40摄氏度,加少许柠檬汁和适量蜂蜜搅拌均匀,每天多次少量饮用。

3、姜丝萝卜汤:姜丝25克,萝卜50克切片,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加红糖适量。

每次200毫升,每天1-2次。

4、葱蒜粥:取干净的葱白10根,切碎,大蒜3瓣,大米50克,加水煮成粥。

每次150毫升,每日2次。

5、葱头饮料:洋葱头1个,切碎,加鲜牛奶250毫升,煮开,自然冷却,加适量蜂蜜,睡前服用100毫升。

6、姜丝可乐:鲜姜丝50克,加1000毫升可乐,煮沸,热饮,每次100毫升,每天数次。

7、桔皮冰糖饮料:鲜桔皮50克,加冰糖适量,用开水冲泡代茶饮用。

预防病毒性感冒,应注意季节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尤其是夜间睡觉要避免受凉;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应劳逸结合,过分疲劳,导致抵抗力下降,极易感染病毒性感冒、饮食宜清淡,要多食富含高维生素的蔬菜,水果,儿童不宜进食冷饮;感冒发热患者需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减少活动、住所要经常通风,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家庭应尽量不用空调,房间内空气可采用食醋加以熏蒸消毒、病毒性感冒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体质较弱者近期应少出入公共场所,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多喝水;一旦发现自己出现发烧,咽喉疼痛等不适症状,要及早到医院就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