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加药方案注意事项
循环水清洗预膜及正常加药方案

循环水清洗预膜及正常加药方案一、循环水清洗循环水清洗是指将水通过循环系统中的管道、设备和容器进行清洗,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清洗循环水的目的是保持系统的良好工作状态,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寿命,并确保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
以下是循环水清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准备工作在清洗循环水之前,首先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包括清洗剂、水源、清洗设备等。
2.关闭系统在清洗之前,需要先关闭循环系统的阀门、泵等设备,确保系统处于停止运行状态。
3.排空水将循环系统中的残余水排空,可以通过打开系统的排污阀门来完成。
4.清洗循环水将清洗剂加入循环系统中,并通过泵将清洗剂推送到所有的管道、设备和容器中。
根据不同的清洗需求,可以采用机械清洗、化学清洗或者热水清洗的方法。
5.冲洗在清洗循环水之后,需要进行冲洗的操作。
冲洗的目的是将清洗剂和残留的污染物彻底冲洗掉,使系统完全恢复清洁。
6.恢复运行在循环水清洗完成后,可以重新开启系统,并检查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一切正常。
二、预膜预膜是指在循环水系统中形成一个保护层,以防止管道、设备和容器表面出现腐蚀、结垢等问题。
以下是预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选择预膜剂根据循环水系统的材质和水质特点,选择适合的预膜剂。
常用的预膜剂有磷酸盐类、硅酸盐类、聚合物类等。
2.加入预膜剂将选好的预膜剂加入循环水系统中,并通过泵进行充分搅拌,确保预膜剂均匀分散在整个系统中。
3.循环运行预膜剂在循环水系统中的作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发挥出来,因此需要将系统进行长时间的循环运行,通常为24小时以上。
4.检查效果预膜剂发挥作用后,可以通过检查系统表面的膜层厚度、管道的清洁程度等来评估预膜效果。
5.维护预膜为了保持预膜的效果,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循环水系统,及时清除污垢、调整水质等。
正常加药是指根据循环水系统的需求,对水进行添加药剂的操作,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正常加药的方案和注意事项:1.水质分析加药前需要对水质进行分析,了解水中的PH值、硬度、浊度、含氧量等参数,以确定所需的药剂种类和用量。
循环水系统水处理加药细则

循环水系统 | 水处理加药人员日常工作细则1、加药原则(1)必须准确、按时、按量进行加药;(2)采用间断排污时,应在排污之后加药;(3)每次在配药前,均需将配药桶冲洗干净后,才能将药剂倒入配药桶中,且将药剂加完后均需对配药桶冲洗2~3次;(4)如采用两种杀菌灭藻剂应交替投加,且加入时间间隔均匀分布;(5)加入杀菌灭藻剂的当天不投加阻垢缓蚀剂;(6)详细记录日常加药情况及排污置换情况。
2、加药方式根据系统现状和药剂特性,可将杀菌灭藻剂直接加入集水池中。
阻垢缓蚀剂的加药方式为:在循环冷却水集水池旁配置一配药槽,配药槽上部有补水管,下部有排污口,药剂加入配药槽中用补充水稀释后,用计量泵连续均匀地逐渐加入集水池中.3、加药位置药剂加入集水池中不要靠近排水口,以免药剂不进入循环水系统就被直接排走;药剂在池中要有一个混合的时间,使其混合均匀;不要靠近某一台泵的入口加药,这样会造成药剂浓度分布不均匀。
4、加药方法(1)阻垢缓蚀剂的加入方法:按量将药剂加入已洗净的配药桶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补充水将药剂稀释3~5倍左右(稀释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加药时间,根据需要也可以不稀释),搅拌混匀后,开启加药泵调节加药阀,使药剂连续均匀地加入集水池中,并控制在20~24小时以内加完。
(2)杀菌灭藻剂的加入方法:采用冲击间歇式投加方式进行操作,按量将药剂直接加入集水池中,使循环水在一段时间里保持相当的药剂浓度,从而获得最有效的杀生和剥离效果。
5、注意事项(1)将水处理药剂按牌号整齐堆放于库房中,以免混淆、错用。
(2)需根据水质化验结果(浓缩倍数、浊度、总磷)与循环水控制指标及加药表进行对照,按要求进行排污、置换或加药操作。
(3)加药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避免药剂与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
如果不慎将药剂与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干净。
(4)投加水处理药剂的方法,需严格按有关要求执行,并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1、根据每天水质分析化验结果,对排污水量、补充水量及加药量进行必要的控制,使之达到要求指标。
循环水加药操作规程

循环水加药操作规程
《循环水加药操作规程》
一、目的
循环水加药是为了保持水质稳定,防止水质污染,防止管道堵塞,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确保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二、范围
适用于工业循环水系统、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暖通空调循环水系统等各种循环水系统。
三、操作规程
1. 确定加药剂种类和剂量:根据循环水系统的水质、管道材质和工作压力等情况,确定加药剂种类和加药剂量。
2. 执行加药操作:按照加药剂种类和剂量,将加药剂加入到加药槽中,根据设备的加药量控制系统设定合适的加药剂量。
3. 监测加药效果:加药后,通过水质分析、管道清洁度、设备运行情况等监测加药效果,确保达到预期的水质稳定和设备运行状态。
4. 调整加药剂量:根据监测结果,有必要时对加药剂量进行调整,保持水质稳定和设备正常运行。
四、注意事项
1. 加药时应按照规定的剂量加入,避免过量或者不足。
2. 加药剂要贮存在干燥、阴凉、通风处,避免受潮。
3. 加药操作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加药剂。
4. 加药后要及时清洗加药设备,防止加药剂残留对设备造成腐
蚀。
五、加药记录
每次加药操作应做好加药记录,记录加药时间、加药剂种类、加药剂量、加药效果等信息,以备查阅和分析。
六、附则
本规程由相关技术人员制定,并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查通过。
对于加药操作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应及时向质量管理部门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循环水加药操作规程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正确进行加药操作,保障设备和产品的安全和质量。
循环水药剂添加方案

循环水药剂添加方案第一步:确定水质目标和药剂选择首先,要确定循环水的目标水质,例如PH值、硬度、溶解氧等。
然后,根据循环水的种类和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水药剂。
常见的水药剂包括防腐剂、杀菌剂、缓冲剂、调节剂等。
根据循环水系统的特点和设计,确定水药剂的添加方式。
一般有定量添加和比例添加两种方式。
定量添加是指按照事先确定的剂量将药剂直接添加到循环水中。
比例添加是指根据循环水的流量和药剂的浓度,通过控制药剂泵的运行时间和流量来实现药剂的添加。
第三步:调整药剂添加时间和剂量根据循环水的使用情况和水质的变化,适时调整药剂的添加时间和剂量。
一般来说,循环水的使用量和水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例如,在水质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药剂的添加量或延长添加周期;而在水质较差或水生物滋生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药剂的添加量或缩短添加周期。
第四步:记录和监测对循环水药剂的添加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水质进行监测。
记录应包括药剂的种类、添加时间、剂量等信息,以便于后期的分析和参考。
监测可以通过采样分析、仪器检测等方式进行,对水质的变化进行及时观察和反馈,以便根据监测结果来调整药剂的添加方式和剂量。
第五步: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循环水系统和药剂添加设备的运行情况,如药剂泵的工作是否正常、药剂储存容器是否漏液、药剂管道是否通畅等。
同时,对系统中的过滤器、换热器等水处理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稳定。
总结:循环水药剂添加方案的制定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情况和需求来确定,并要定期进行调整和维护。
通过科学合理的药剂选择、正确的添加方式和及时的监测维护,可以保证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水质的稳定,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的风险。
循环水加药药剂、药量说明

循环水岗位加药和日常操作管理规定一,循环水加药药剂、药量说明近期循环水系统藻类、菌类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且外界气温逐渐降低,阳光日照时间减少;建议将循环水系统加药药剂量做如下调整:1、每个白班投加SW-675无磷缓蚀阻垢剂75Kg;有效成分控制在6-12PPm现在约为6ppm2、杀菌剂加入方法:1)(1至4月份和11月份至12月份)121杀菌灭藻剂每次投加50Kg,133杀菌灭藻剂(氧化性)每次投加50Kg;121杀菌灭藻剂和133杀菌灭藻剂每周一白班交替投加。
有效成分控制在2-4PPm.现在约为3.6ppm2)(5至10月份)121杀菌灭藻剂每次投加75Kg,133杀菌灭藻剂(氧化性)每次投加75Kg;121杀菌灭藻剂和133杀菌灭藻剂每周一白班交替投加。
有效成分控制在4-6PPm.现在约为5ppm3、循环水排污量控制在0.1-0.3%;旁通量3-5%,具体按数据油生产部根据循环水质情况统一下发生产指令。
注意:生产管理部会根据外界温度、光照、季节变化和循环水水质情况做不同调整,每次调整都会以指令形式下发到岗位,循环水岗位需严格按指令执行。
二,污水站药剂加入规定1)甲醇、尿素、磷肥:每班按cod:n:p=200:5:1比例加入。
以磷肥为例a,好氧池:cod<800磷肥加入量:1kg800<Cod<10001.5kg1000<Cod<15002kgb,尿素添加量以磷肥为基准=5*(磷肥加入量)c,甲醇加入量按生产部指令执行。
2)片碱:配置浓度为2%的片碱溶液,(每500升水加入10kG片碱),根据调节池和快混池的PH值及时调整计量泵冲程。
3)阳离子:配置浓度为0.1%的阳离子溶液,(每1000升水加入1kG阳离子)阳离子流量为10L/H,阳离子加入量1-2PPM,每一方进水量对应10%计量泵冲程,根据脱泥机入口观察口絮凝情况(花絮状)及时调整计量泵冲程。
4)阴离子:配置浓度为0.1%的阴离子溶液,(每1000升水加入1kG阳离子)阴离子流量为10L/H,阴离子加入量1-2PPM,每一方进水量对应10%计量泵冲程。
循环水系统水处理加药细则完整版

循环水系统水处理加药细则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循环水系统?| 水处理加药人员日常工作细则1、加药原则(1)必须准确、按时、按量进行加药;(2)采用间断排污时,应在排污之后加药;(3)每次在配药前,均需将配药桶冲洗干净后,才能将药剂倒入配药桶中,且将药剂加完后均需对配药桶冲洗2~3次;(4)如采用两种杀菌灭藻剂应交替投加,且加入时间间隔均匀分布;(5)加入杀菌灭藻剂的当天不投加阻垢缓蚀剂;(6)详细记录日常加药情况及排污置换情况。
2、加药方式根据系统现状和药剂特性,可将杀菌灭藻剂直接加入集水池中。
阻垢缓蚀剂的加药方式为:在循环冷却水集水池旁配置一配药槽,配药槽上部有补水管,下部有排污口,药剂加入配药槽中用补充水稀释后,用计量泵连续均匀地逐渐加入集水池中.3、加药位置药剂加入集水池中不要靠近排水口,以免药剂不进入循环水系统就被直接排走;药剂在池中要有一个混合的时间,使其混合均匀;不要靠近某一台泵的入口加药,这样会造成药剂浓度分布不均匀。
4、加药方法(1)阻垢缓蚀剂的加入方法:按量将药剂加入已洗净的配药桶中,在不断搅拌下加入补充水将药剂稀释3~5倍左右(稀释的目的是为了平衡加药时间,根据需要也可以不稀释),搅拌混匀后,开启加药泵调节加药阀,使药剂连续均匀地加入集水池中,并控制在20~24小时以内加完。
(2)杀菌灭藻剂的加入方法:采用冲击间歇式投加方式进行操作,按量将药剂直接加入集水池中,使循环水在一段时间里保持相当的药剂浓度,从而获得最有效的杀生和剥离效果。
5、注意事项(1)将水处理药剂按牌号整齐堆放于库房中,以免混淆、错用。
(2)需根据水质化验结果(浓缩倍数、浊度、总磷)与循环水控制指标及加药表进行对照,按要求进行排污、置换或加药操作。
(3)加药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应穿戴好防护用品,避免药剂与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
如果不慎将药剂与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进行冲洗干净。
循环水加药间操作规程

循环水加药间操作规程一、目的和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保证循环水加药间操作的安全性和规范性,确保加药过程的顺利进行。
适用于所有循环水加药间的操作人员。
二、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知识,并经过专业培训合格。
2. 操作人员应熟悉所有设备的操作和加药工艺流程。
3.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劳动防护用具,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等。
三、安全措施1. 在操作前,操作人员要检查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如有异常现象,应及时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加药间内禁止吸烟,严禁使用明火。
3. 操作人员应随时保持警觉,严禁玩忽职守,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
四、操作流程1. 操作人员进入加药间前要先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具,并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
2. 检查循环水系统的各个部位是否有渗漏情况,如有需要及时处理。
3. 根据加药计划,准备好所需的药剂和加药设备。
4. 打开加药设备的电源,并进行相关设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5. 根据配比比例,将所需药剂逐步加入加药设备中,并在加药过程中不断搅拌,以确保药剂充分溶解。
6. 加药完成后,关闭加药设备的电源,停止搅拌,并将设备进行清洗和维护。
7. 检查加药设备的运行记录,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维修人员。
五、紧急处理1. 在加药过程中,如果发生药剂泄漏或其他紧急情况,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及时报告相关负责人。
2. 如果出现操作设备故障或其他安全风险,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采取安全措施,并及时报告维修人员。
六、操作记录1. 每次加药操作完成后,操作人员应填写相应的操作记录,包括加药时间、药剂种类、药剂用量等信息。
2. 操作记录应保存在加药间相关的文件夹中,并定期进行整理和归档。
七、培训和考核1.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以保证其操作技能和知识的更新和提升。
2. 操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情况应有相关记录,并定期进行复查。
八、操作纪律1. 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修改或忽视规定。
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使用注意事项

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使用注意事项1.了解冷却水系统情况:在使用冷却水处理药剂之前,首先要了解冷却水系统的整体情况,包括系统容量、循环水流量、水质指标和设备使用情况等。
只有了解冷却水系统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好地选择和使用冷却水处理药剂。
2.合理选择药剂种类:根据冷却水系统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冷却水处理药剂。
常见的冷却水处理药剂有抗腐剂、缓蚀剂、杀菌剂、颗粒分散剂等。
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单剂使用或者复合使用多种处理药剂。
3.注意药剂的浓度和用量:在使用处理药剂时,要确保药剂的浓度和用量按照要求使用。
药剂浓度太低无法起到预期效果,而浓度太高则可能对设备有不良影响。
因此,必须按照药剂说明书的要求,正确控制药剂的浓度和用量。
4.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在药剂使用期间,需要定期检测冷却水的水质参数,如pH值、硬度、浊度、总溶解固体、总碱度等。
通过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药剂的使用方法和浓度,以确保水质合格和系统正常运行。
5.注意药剂的存储和使用环境:冷却水处理药剂一般都是化学物质,因此需要注意存储和使用环境。
药剂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远离火源和明火。
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戴好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安全镜等,以防止药剂对皮肤和眼睛造成刺激或损害。
6.配合其他维护工作:冷却水处理药剂的使用只是冷却水系统维护的一部分,还需要配合其他维护工作。
比如定期清洗冷却水管道和冷却塔,清理沉淀物和水垢等,以保持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7.常规维护和保养:除了使用冷却水处理药剂,还要进行常规维护和保养。
定期检查冷却设备的工作状态,清理冷却塔和冷却器的堵塞,定期更换陈旧的设备和管道等。
通过常规维护和保养,可以保证冷却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之,循环冷却水处理药剂的使用是保证冷却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正确选择药剂种类、控制药剂浓度和用量、定期检测水质参数等都是确保药剂使用效果的关键。
同时,还要配合其他维护工作和常规保养,以保证冷却水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水加药方案注意事项
一、循环水药剂的作用:
CLP-401C阻垢缓蚀剂的作用
可以阻止水垢的形成、沉积或增加碳酸钙的溶解度,同时可以抑制或降低金属和合金腐蚀速率,改变金属相合金腐蚀电极过程。
为复合磷酸盐物质。
2)投加操作方法
①将桶装CLP -401C缓蚀剂按照规定数量倒入加药桶内,用循环冷却水稀释至加药桶满。
②调节加药装置计量泵流量至35%-40%左右。
③启动加药泵,打开冷水泵入口管道上加药阀;观察药液注入情况是否正常。
④每小时巡检一次加药装置运行情况。
⑤流量调节以加药泵连续运行24小时一桶为宜,但不得抽空。
桶底液位不应低于10cm,如果液位过低,可补充一定量循环冷却水维持至下一次加药时间。
⑥每日定时加药,加药量可根据化验室对总磷(以PO43-计)分析结果4-6mg/l,在规定数量的基础上略有增减,以保证指标在范围之内。
⑵CLP-401A缓蚀剂加药操作
1)CLP-401A缓蚀剂的作用
可以抑制或降低金属和合金腐蚀速率,改变金属相合金腐蚀电极过程。
2)投加操作方法
①将桶装CLP -401A缓蚀剂按照规定数量不用稀释装入瓶子内,以水滴的形式滴入循环水池内,但要保证最长时间要在24小时以内。
可以缩短时间但不可以直接全部加入。
②每天投加一次,加药量可根据化验室对总锌(以Zn2+计)分析结果1.5-2.5mg/l,在规定数量的基础上略有增减,以保证指标在范围之内。
⑵CLB-501氧化性杀菌剂加药操作
1)CLB-501氧化性杀菌剂的作用
固体活性溴是一种氧化性杀菌剂,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够使微生物体内一些和新陈代谢密切相关的酶发生氧化而杀灭微生物及藻类物质。
2)投加操作
①将杀菌剂按照规定数量放入专用塑料框内。
②调整专用塑料框的水平高度,确保杀菌剂被冷水池冷水液位浸没溶解,但框堰不应低于水位。
③30-45分钟后测定余溴(氯),在0.3~0.8mg/l,每隔一小时测定一次,并连续测定3小时,记录所测定结果。
若测定余溴(氯)不足时应进行补加,如果余溴(氯)结果稳定则视加药正常。
④正常运行时,夏季每周投加2次,时间定为每周一、周五。
其它季节每周投加1次,
时间定为每周三。
具体根据菌藻繁殖和粘泥生成情况而定。
⑶CLB-507剥离剂加药操作
1)CLB-507剥离剂的作用
CLB-507为非氧化性杀菌,大部分非氧化性杀菌剂,由于其表面活性作用,穿透性强,能够改变细胞壁的渗透性,使菌体破裂,此外,杀菌剂吸附到菌体表面后,使酶失去活性和蛋白质变形,从而起到杀菌灭藻的作用。
较氧化性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便于保存和使用方便。
2)投加操作
①按照规定的数量和频率,直接投加至冷水池内。
②正常运行时,每月投加1次。
定为每月的第一个周六进行加药。
二、添加药剂的注意事项
①所有循环水药剂不得混掺;不能装入同一个容器内;不能把循环药剂加入同一地点。
②循环水站内的蓝色药剂桶只允许装CLP-401C,其他药剂禁止盛装占用。
③CLP-401C是用计量泵加入的;CLP-401A是用瓶装滴加在循环水池内的;CLB-501
是用四周有蜂窝状的塑料筐放入流动水处,缓慢溶解的。
CLB-507A是直接倒入循环
水池内的。
④CLP-401A不能与CLB-501同一地点加入。
⑤CLB-507A是每月加入一次的,但是在加入此药剂之后,其他药剂禁止投加。
并要循
环48小时后置换循环水,无泡沫后添加各种要求的药剂。
⑥系统由于生产需要,经常性的运行一段时间就要停运一段时间,使得系统管道非常
容易产生腐蚀,为了减缓管道的腐蚀,减少循环水的排放,建议在以后系统停运后,不要把系统中的循环水进行排放,而是关闭阀门把循环水密闭在管路中及水池内,
待下次系统开始运行前,先开启循环水泵循环运行3-5个小时,进行管路冲洗运行,然后把循环冲洗运行后的高浊度水排空,置换新水后投入生产运行,并按水池容量
计算进行CLP-401C阻垢缓蚀剂、CLP-401A缓蚀剂的初次投加。
⑦
A、严重泄漏时,短时间内浊度及COD等明显升高,水体发白、浑浊,应立即查漏
并堵漏。
B、尽快进行大排大补对循环水进行水体置换。
C、在边排边补期间,根据排水量投加CLP-401C阻垢缓蚀剂80-100mg/L、CLP-401A
缓蚀剂20-30mg/L,换水至浊度<20mg/L、COD在100mg/L以下、循环水水体颜色正常。
D、由于泄漏有机物含量增加,这更有利于菌藻繁殖及粘泥形成,因此应及时按保有
水量多次投加CLB-501氧化性杀菌剂(粉状)30-50mg/L(视余氯维持情况而定),控制余氯0.5-1.5mg/L,并每次维持4-6小时,循环运行约24-36小时。
E、在投加CLB-501氧化性杀菌剂杀菌灭藻处理,循环水中余氯消耗后,按保有水
量及时投加CLB-507A杀菌剂150-300mg/L对系统进行剥离处理,循环运行24-36小时,具体看污物、浊度情况来定。
F、剥离处理结束后,进行大排大补换水至度<35mg/L。
G、在水置换、杀菌剥离处理过程中进行大排大补换水期间控制总磷在
4.5-6.5mg/L,若不足应及时补加CLP-401C阻垢缓蚀剂、CLP-401A缓蚀剂,浓缩倍
数应在约2.5-3.5倍。
正常运行管理控制目标值(参考GB50050—2007标准及贵公司要求)
注:①应同时分析补充水、循环水水质,以便计算浓缩倍数K。
②严格按加药操作规程中的目标值控制循环水各项指标。
③按水平衡参数计算公式计算排污水量、补充水量,并实际计算量进行连续排污、补水。
④控制循环水中总磷控制目标值内,以确保药剂浓度。
⑤浓缩倍数K=电导率(循)/电导率(补)=Cl-(循)/Cl-(补)= 钙硬(循)/ 钙硬(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