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ppt课件

2020/10/28
•4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1、定义
u干线综合管廊一般设置于道路中央下方,负责向支线综合管廊提 供配送服务,主要收容的管线为通信、有线电视、电力、燃气、自 来水等,也有的干线综合管廊将雨、污水系统纳入。其特点为结构 断面尺寸大、覆土深、系统稳定且输送量大,具有高度的安全性, 维修及检测要求高。
•13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2、发展历程
(1)国外 4)俄罗斯。俄罗斯莫斯科陆续建成的综合管廊容纳了自 来水、通讯、电力、燃气管道、污水管道、热力、甚至 部分保温燃料油管等管道。
2020/10/28
莫斯科陆续建成的综合管廊
•14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2、发展历程
(1)国外 5)日本。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综合管廊建设最先进的国家。目 前,日本综合管廊建设已经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大规模 综合管廊建设。其国内管线管理以综合管廊管理为主。
2020/10/28
•15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2、发展历程
(1)国外 5)日本。东京综合管廊。
2020/10/28
•16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2、发展历程
(1)国外
国外 情况
总体来看,国外的技术发展早,建成规模大,管线种类综合。
2020/10/28
•17
一、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概述及发展状况
1992年上海浦东大开发,在张杨路着手建设国内第一条现代化的综合管廊 (干线型),综合管廊沿道路两侧同时敷设,采用双室箱涵断面,同时将易 燃易爆的燃气管道也容纳在内。综合管廊投资达3个亿,1994年土建竣工, 2001年配套全部结束,全长11.125千米。这算是我国第一条较具规模并已投 入运营的综合管廊。
上海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及分析

上海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现状及分析摘要:近年来,各地加大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建设,本文阐述了上海市历年来管廊建设的成功案例,就目前实施的项目进行了分析,总结经验,提出推行中的难点,列出展望,相关建议供专业人士参考。
关键词:上海市综合管廊;市政;现状分析引言市政管线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具体是指设置在道路下用于容纳两种及两种以上公用市政管线,并设有专门的各类管线检修口、吊装口和检测系统的市政管线隧道。
按其功能定位,可以分为干线型综合管廊、支线型综合管廊、缆线型综合管廊等。
我国早在50年代北京首次修建综合管廊,进入90年代以后,很多城市加快城市化进程,为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密度、交通密度,减少路面反复开挖、美化城市环境、增强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开始兴建综合管廊。
据资料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已有225个城市、62个县开工建设市政综合管廊4009公里,总投资3726亿元,实际完成廊体建设2000公里以上。
1、上海市综合管廊建设的政策支持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地下管线问题,为切实加强地下管线管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在36个大中型城市开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工程,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综合管廊项目,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具有条件的城市结合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道路新建,在重要地段和管线密集区建设综合管廊,有序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上海市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2014年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了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同济大学主编的《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DGJ08-2017-2014)。
201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推进本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若干意见》。
2017年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市交通委共同印发《关于本市地下管线纳入地下综合管廊的若干意见》。
综合管廊设计及后期服务经验分享

2
综合管廊节约土地资源的经济性比较
厦门市湖边水库片区与2007年开始开发建设,片区面积总 4.06km2,原有高压电力架空线贯穿片区。
片区采用综合管廊,对高压电力进行了缆化,管廊共设 5.2km,总投资1.79亿;
维扬路南延
沪陕高速
Ge3n.e3ral研Id究ea 协调过程
我公司对全线进行了初步踏勘,并向有关部门征询、收集有关本项目的资料,结合扬州经济技术 开发区各方意见,经过充分论证和比选,提出设计方案。本项目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2017年3月,组织项目组现场踏勘,对场地道路现状、管网现状进行调查。 (2)2017年4月,现场踏勘后形成初步方案与开发区规划局、扬州市规划局对接路线方案,确定道路 线性方案。 (3)2017年4月,业主按规划线位报批项目建议书,并委托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地勘 及测量工作。 (4)2017年5月4日,由开发区建设局召开维扬路南延管线协调会,确定入廊管线种类及数量。(后 续进一步与各家管线产权单位详细对接,确定管线入廊需求。) (5)2017年5月19日,项目组与扬州市公路管理处对接G328节点方案。 (6)2017年5月25日,维扬路南延在扬州市规划局通过会议评审(确定管廊断面、线位及管综)。 (7)2019年4月,与省公路处沟通过沪陕高速节点方案。 (8)2019年4月,与水利部门沟通确定管廊过河方案。
——
百年运营总费用
4179万元/km
4686.4万元/km
注:表格管廊数据参考厦门管廊运行费用估算,直埋管线研究结果参考刘曦林等专家的研究成果。
本次断面设计
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与管理PPT课件

03 综合管廊工程管理
运营管理与维护
运营管理
确保管廊正常运行,提供安全 、可靠的管道服务。
维护计划
制定定期维护和检查计划,确 保管廊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维修保养
对管廊进行必要的维修和保养 ,防止设施老化。
应急预案
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确保快速响应。
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系统建设
数据采集与监控
信息共享
标准化建设
制定综合管廊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确保工程质 量和安全,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法律法规保障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保障 综合管廊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
节能减排
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节能技术,降低能耗和排放,实现低碳环保。
资源循环利用
对管廊内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国际典型案例介绍
巴黎地下综合管廊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综合管廊之一,巴黎地下管廊具有完善的监控和维护系统,确 保了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
日本东京地下综合管廊
东京的地下管廊在设计和建造上充分考虑了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较高的 安全性能。
案例对比分析与启示
国内外案例在建设规模、技术应用、运维管理 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 际情况和发展需求。
综合管廊工程建设与管理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综合管廊工程概述 • 综合管廊工程建设 • 综合管廊工程管理 • 综合管廊工程案例分析 • 综合管廊工程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综合管廊工程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综合管廊是一种地下基础设施,将各 类管线集中在一个构筑物中,方便管 线的维护和管理。
测绘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案例城市综合管廊是一种集输配电、供水、供热、供气、通信以及排水等功能于一体的地下综合管线通道系统。
它的出现,使得城市管线更加统一、规范,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测绘技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来介绍测绘技术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的应用。
案例一:地下管线三维精确测绘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精确测绘地下管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通过测绘技术,可以将地下管线的位置、长度、宽度等信息进行准确测量,为管线的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例如,在某城市的综合管廊建设中,测绘技术团队使用高精度全站仪对地下管线进行了三维精确测绘。
他们首先在地面上设置控制点,并通过全站仪测量各个控制点的坐标。
然后,他们利用激光扫描仪对地下管线进行扫描,获得了地下管线的准确形状和尺寸。
最后,他们使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测绘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了精确的地下管线图,并将其用于综合管廊的施工规划和设计。
案例二:地形测量在管廊规划中的应用在城市综合管廊的规划中,地形测量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通过地形测量,可以了解到地势的起伏、土地的坡度等信息,为管廊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例如,在某城市的综合管廊规划中,测绘技术团队使用无人机进行了地形测量。
他们搭载了高分辨率相机和激光雷达设备,对城市的地貌进行了全面的测量和记录。
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他们得出了地形高程图、坡度图等信息,并将其应用于管廊的布置和设计。
案例三:地下空间三维建模与冲突检测在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中,不同管线之间的冲突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测绘技术可以应用于地下空间的三维建模与冲突检测。
例如,在某城市的综合管廊建设中,测绘技术团队利用激光扫描技术对地下空间进行了三维建模。
他们通过激光扫描仪获取地下空间的点云数据,并运用建模软件将其转化为三维模型。
然后,他们将各个管线的CAD模型与地下空间的三维模型进行叠加,进行冲突检测。
【论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要点与施工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要点与施工分析[摘要]综合管廊的建设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避免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城市用地,并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有利条件。
同时,减少了城市道路重复开挖,对优化城市环境,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全国各大城市都已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综合管廊。
本文根据某工程案例,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施工1.城市综合管廊概述城市综合管廊指的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来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构筑物以及其附属设施,它包括用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所需的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电力、通信等的市政公用管线,其中它不包括工业管线。
综合管廊要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维护工作,以此来满足管线的使用和运营维护所需,并同步建设消防、供电、照明、通风、排水、标识等的附属设施。
2.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优势2.1 实现市政管线统一管理城市综合管廊内包含多个专业的管线,在城市的统一监督管理下,实现了管线的统一维护管理,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线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2 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城市的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少。
为了美化现代化城市的形象,城市逐渐将传统的电话线、电力线、通讯线等架空管线转移到地下,这也导致了城市地下管线越来越多,各类管线的规划设计越来越复杂,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综合管廊设计能够实现有序的布置城市各类管线,从而大大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2.3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城市综合管廊的前期建设成本较高,然而其一旦建成,就能够节省大量的后期维护管理费用,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其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1)需要更新、补充管线时不需要反复开挖路面,有利于减少管线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同时避免了道路开挖对道路周边植被的破坏,节省了大量的维护、管理、修复费用。
(2)地下的各类管线很容易受到地下水以及土壤中酸碱物质的腐蚀,而将各类管线放置于综合管廊内能够有效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管道的维护更新成本。
浅谈综合管廊断面设计

浅谈综合管廊断面设计摘要:由于城市综合管廊在对地下空间的利用、自然灾害的抵御、各管线后期的养护、有效解决拉链路问题等方面有着传统管线埋设方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尝试综合管廊的规划和建设,综合管廊已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大势所趋。
本文通过对综合管廊断面设计进行研究探讨,为综合管廊的实践提供案例分析和探索。
关键词:综合管廊;综合管廊断面形式;案例分析Abstract:Due to the unparalleled advantages of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ation,Resistance to natural disasters,pipeline maintenance and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zipper road’,more and more countries are trying their best i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utility tunnel,and urban utility tunnel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modernization. In this paper,the comprehensive study of the design of the cross-section of utility tunnel provides a case study and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the utility tunnel.Key words:Utility tunnel;Utility tunnel section form;Case study一、综合管廊概述综合管廊亦称共同沟,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铺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是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临沂市西安路综合管廊人廊管线分析及其管廊横断面设计

临沂市西安路综合管廊人廊管线分析及其管廊横断面设计作者:何海静来源:《建筑建材装饰》2016年第12期摘要:临沂市西安路(现状西外环~滨河路段)市政公用管线采用综合管廊形式,通过分析论证,确定电力、通信、热力、给水、燃气等管线入廊,其中燃气管线以内嵌式管沟方式敷设。
在此基础上,选用矩形管廊断面型式,分析确定了综合管廊断面。
关键词:综合管廊;市政管线;管线入廊;横断面设计引言综合管廊亦称共同沟。
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是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的城市基础设施。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可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有利于保障城市安全、完善城市功能、美化城市景观、促进城市集约高效和转型发展。
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城镇化发展质量。
有利于增加公共产品有效投资、拉动社会资本投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现阶段,我国综合管廊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住建部于2015年5月22日发布了最新版《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
对2012版规范做了诸多修订完善。
使综合管廊的规划、设计、建设和施工更加规范化。
在综合管廊工程规划建设中。
除了考虑综合管廊的总体布局之外。
最重要的技术难点是通过科学合理分析。
确定入廊管线的种类及数量。
以下将结合临沂市西安路综合管廊工程实例。
根据不同市政公用管线的特点。
详细论证不同市政公用管线纳入综合管廊的可行性。
并进行横断面设计。
1.项目概况西安路位于临沂市兰山区,呈东西走向,西起现状西外环。
东至滨河路。
道路红线宽度60 m,道路规划等级为城市主干路。
主线双向八车道。
西安路综合管廊工程全长约2460 m。
入廊管线包括电力、通信、热力、燃气、给水等。
2.入廊管线分析2.1市政管线需求分析根据各类市政管线专项规划。
总结西安路(现状西外环~滨河路段)道路下各市政管线需求(表2.1)。
2.2入廊管线论证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通信等城市工程管线可纳入综合管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管廊工程设计案例南京河西新区综合管廊工程一、方案背景为贯彻绿色和智慧的建设理念,把河西新城打造成城市发展建设新亮点,并建成完整的多层次城市智能化系统,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城市运行管理系统,在河西南部新城建设了综合管廊工程。
二、设计方案(1)线路规划(2)入廊管线选择(3)断面尺寸确定(4)断面布置设计(5)附属构筑设计(6)结构工程设计(7)附属设施设计(1)线路规划基本原则宜采用综合管廊的情况:1)交通运输繁忙或工程管线设施较多的机动车道、城市主干道以及配合地下铁道、地下道路、立体交叉等建设工程地段。
2)不宜开挖路面的路段。
3)广场或主要道路的交叉处。
4)需同时敷设多种工程管线的道路。
5)道路与铁路或河流的交叉处。
6)道路宽度难以满足直埋敷设多种管线的路段。
(2)河西新城管廊线路规划原则1)交通运输繁忙的南部新城主干道以及配合地下铁道、立体交叉等建设工程地段。
2)主要道路的交叉处、道路与河流的交叉处。
3)需同时容纳3种以上工程管线的道路。
4)已规划或未来繁华商业区域路段。
蒸汽管线110kV电缆220kV电缆(3)汇总河西南部新城规划资料有轨电车12号地铁蒸汽管线110kV电缆220kV电缆(3)汇总综合管廊线路规划资料有轨电车12号地铁(4)综合管廊线路规划方案红河路江东南路天保街黄河路系统布置1)管网结构在南部新城内拟沿主干路江东南路、红河路、天保街、黄河路规划布置3纵1横综合管廊。
2)管沟功能/型式干支混合型综合管沟,其中江东南路、红河路为双舱箱型结构,其余为单舱结构,容纳直接服务于沿线地区的各类管线。
3)规模实施总长度约8.8km。
总投资约3.9亿。
电力通讯蒸汽支管给水管2*DN300燃气DN300电力通讯给水管DN300、800过境水管燃气DN300标准断面尺寸比选1、考虑施工方便和空间利用选用矩形断面;2、满足安装、维护、管理通道、作业空间以及照明、通风、排水、消防等设施所需空间,并适当预留发展管位,考虑未来发展空间;检修通道宽度考虑巡检及设备检修要求确定尺寸。
3、考虑水、电分舱安全性更高;结合河西地质条件,推荐方案一:7600mm(宽)×4200mm(高)。
二、设计方案-断面设计方案一方案二(1)断面布置比选综合管廊断面布置方案一方案一:附属设施设置较为常规,管廊设置便利,但占据一定的路中地下空间。
(1)断面布置比选综合管廊断面布置位置方案二方案二:可以让出大部分道路地下空间,方便未来地铁及地下空间的规划利用,但管廊投料口及通风口布置需结合新交通轨间距和岛式车站布置,现有路北雨污水管接户及连接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调整。
(1)断面布置比选综合管廊断面布置位置方案三方案三:管廊布置更灵活,但占据中央地下空间,不利于道路地下空间更好的利用。
投料安装等对交通影响稍大。
1)考虑管线引出空间等因素需要;2)结合道路雨污水管线设计,尽量避免过多的碰撞;3)其它过路管线空间要求,避免道路反复开挖。
4)平均覆土低于2.5m 管线引出及过路存在困难,大于2.5m 造价会加大,建议2.5m 。
(2)竖向设计平均覆土方案一:综合管廊引出支管采用支管沟集中过路型式,类似过路管涵,燃气管线以预埋套管型式建设。
特点是避免后期过路管破路施工,结构设计简单,但接出转直埋稍复杂。
(1)管线引出设计比选方案一方案二:供热、供水管线以专业支管沟型式分别引出;电力、通讯以预埋多孔管型式分别引出;燃气管线以预埋套管型式建设。
特点:施工稍复杂,但与被交道路直埋管线连接方便。
(1)管线引出设计比选方案二方案三:综合管廊引出支管采用埋管方式,管线引出后与直埋管线相接,燃气管线以预埋套管型式建设。
特点:施工稍简单,但存在远期过路管破路施工风险。
(1)管线引出设计比选方案三(2)管线引出构筑物设计(3)投料口设计(4)通风口设计推荐:方案一方案二根据要求每200m 设置一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一套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确保管廊内通风要求,通风口兼紧急逃生出口。
通风口采用通风井模式,其布置和设计视周边环境,与道路绿化统一考虑,充分融合(6)管廊过河段设计根据水系规划资料,管廊系统共计4次穿越景观水系,综合管廊将以河道中心线为基点,采用倒虹方式,从河道下方穿过(管顶距规划河底覆土不小于1m)。
结合管廊布置设常规出入口及事故紧急出口,管舱根据规范要求对紧急出口间距进行设置。
出入口方案一:结合绿化带设置;方案二:结合周边楼宇设计;方案三:结合地铁及其它过街通道设计。
建议在红河路设置参观通道。
(7)人员进出口设计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江东南路沿线与两个地铁车站均为标准站,管廊与地铁区间间距大不影响,与车站设计结合采用传统标准地铁站与管廊结合的模式,管廊倒虹下穿地铁出入口通道即可。
(8)与轨道交通设计结合结构设计标准(1)综合管沟构(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为1.0。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乙类建筑物,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g。
(3)结构构件裂缝控制等级为三级。
(4)结构构件耐火等级为二级。
(5)结构防水等级为二级。
1)主体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箱涵结构2)地基处理方案水泥土搅拌桩:提高地基压缩模量,减少管廊沉降3)基坑方案地面下3m 以内:采用放坡开挖(放坡比例1:2);地面下3m 以下:根据基坑底地基土层的情况,确定采用钢板桩或水泥土搅拌桩支护方案。
基坑方案➢钢板桩围护墙基坑底为粉土/粉细砂或软土厚度小于2m 时,采用悬壁式钢板桩围护墙进行基坑支护。
➢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围护墙基坑底软土厚度大于2m 时,采用水泥土搅拌桩重力式围护墙进行基坑支护。
深基坑方案(1)消防系统二氧化碳灭火泡沫灭火细水雾灭火电气火灾可带电消防需断电消防可带电消防气体火灾需切断气源规范未提及可消防优点二氧化碳气体消防不对任何物体造成损坏绝热性能好可以排除烟气和有毒气体灭火系统设备简单对灭火条件没有特殊要求可以有效降低火场温度缺点由于二氧化碳对人体有毒,因此须在人员撤离后才能施放二氧化碳由于长距离输送二氧化碳将带来压力下降及较大的蒸发量,使有效喷射量减少,故为保证整个综合管沟的消防,需设置较多数量的二氧化碳储存站,投资费用较高二氧化碳在日常储存中会发生泄漏损耗,需及时进行补充二氧化碳施放后,需采取机械排风措施才能将其排除系统较复杂,需设置较多的泡沫液储存装置及泡沫发生装置等电气消防时需先切断电源才能进行消防后需对设备进行清洗消防用水量较大消防后,需将积水排除➢按地下民用建筑,耐火等级一级设计;➢综合管廊按不超过200m 设置一个防火分区;➢在综合管廊的人员出入口处,设置手提式灭火器灭火器;➢综合管廊设置火灾报警系统;➢经比选,建议采用细水雾系统。
(1)消防系统综合管廊内需要排除的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各种管道维修的防空➢供水管道泄露➢综合管廊伸缩缝处理不当➢综合管廊结构防水处理不当➢综合管廊投料口处漏水➢高压细水雾调试综合管廊设置建筑防水分区,每个防火(防水)分区设置排水集水坑,并配置排水潜水泵。
(2)排水系统根据要求每200m 设置一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一套通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日常管道仓通风量按照不小于2次/h 换气计算,自动和手动控制确保管廊内通风要求。
(3)通风系统➢综合管廊内风机及其它用电设备的供配电设计;➢综合管廊内各用电设备的电缆敷设设计;➢综合管廊内的照明设计;➢综合管廊内的接地系统设计。
(4)供电及照明设计➢火灾报警系统在控制中心设置火灾报警上位机一套、火灾报警控制器一套、分布式光纤测温控制单元一套(四通道)➢安全防范系统在管廊出入口等重要位置设有安全防范用监控摄像机、门禁系统,在通风口设置红外防入侵探测器。
➢综合通讯系统为了便于管理人员日常通讯以及管廊内巡检联系,设置综合通讯系统。
➢传输系统本工程采用数字化光平台传输系统。
打印机HMI操作站100MB单模光纤环网GPS 时钟同步防火墙HMI 操作站监控系统网络示意图监控中心交换机100MB 单模光纤环网二期一期图例:单模百兆光纤以太网双绞线Ethernet PowerLink 总线多模光纤工程师维护站(5)报警及通讯系统设计1)江东南路和红河路综合管廊共用一套集中控制系统,集中控制室布置位置与人员出入口统筹考虑,同时预留与上位系统的接口。
2)每个防火分区设置如下检测及控制项目:➢集水坑水位信号;➢通风设备、排水泵的工作状态信号;➢温、湿度检测及信号;➢氧气及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及控制;➢细水雾消防系统的工作状态信号;➢火灾报警连锁信号。
(6)仪表及监控系统设计综合管廊三维设计截图示意综合管廊三维设计截图示意北京通州运河核心区管廊工程综合管廊商务北区标准出线口四、问题与建议(1)规划先行(2)地下空间资源整合,统筹规划。
(3)现状衔接问题:老城区设计比较困难,节点选择难。
(4)管廊与管线设计协同,引入BIM技术合理安排施工次序。
(5)对污水入廊要慎重,加强污水专项规划与管廊规划的对接;(6)通气口、出入口与周边环境的协调。
(7)加强管廊与海绵城市的衔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