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除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合集下载

《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或首两位能整除)》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或首两位能整除)》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然而,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得不够扎实。在讲解过程中,我意识到需要更多地关注这部分学生,通过反复讲解和举例,帮助他们理解除法运算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他们通过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加深了对除法的理解。但同时我也发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部分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每个学生的参与度,我考虑在以后的课堂中采用轮流发言或小组竞赛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
-通过动画或板书演示,逐步展示如何进行进位处理,强化学生对步骤的理解。
-设计对比练习,让学生通过比较正确与错误的计算过程,自我检查并发现错误的原因。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检查,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自我纠错能力。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或首两位能整除)》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平均分配物品的情况?”比如,我们有13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朋友,该如何计算每个人能分到多少个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除法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三年级数学上册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1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1教学设计 苏教版

三年级数学上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1教学设计(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概念和方法;2.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步骤;3.能够灵活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进行数学计算。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步骤;2.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进行数学计算。

三、教学内容1.知识点介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当这个一位数整除十位数时,我们可以用「首位能整除」的方法进行计算。

例如:98÷7,由于7乘以2等于14,而14正好等于98的十位数9和个位数8的和,所以可以计算结果为14。

2.基本概念a.两位数:由十位数和个位数组成的数。

b.一位数:仅由个位数组成的数。

c.首位:指一个多位数的最高位数字。

3.解题步骤例如:86÷4,由于4能够整除8,所以用下面的步骤求解:(1)86÷4的商数等于86的十位数除以4得到的商数,即8÷4=2。

(2)86÷4的余数等于86的个位数加上10乘以8÷4,即6+10×2=26。

(3)将商数2和余数26放在一起即可,计算结果为21余2。

所以,86÷4=21余2。

4.练习题1.62÷2=2.76÷3=3.85÷5=4.97÷7=5.63÷9=6.58÷2=7.89÷3=8.36÷4=9.72÷6=10.99÷9=四、教学方法1.课前预习法: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教材,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步骤,为课堂教学打好基础。

2.板书法:通过清晰、简洁的板书,让学生更直观、明了地理解这一知识点和解题步骤。

3.分组讨论法: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合作解题,相互检查答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巩固练习法:通过应用练习题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巩固、加深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通用9篇)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通用9篇)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通用9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通用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案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P7-8教学目标:1、以历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笔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方法)教学难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过程的理解。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小棒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下面各题40×2 42÷2 84÷4 90÷360÷3 36÷3 99÷9 66÷2(42÷2要说说是怎样想的)二、导入我们知道,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时,应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板书课题)三、教学例题1、出示挂图。

⑴学生看图⑵问:①从图中你可以知道些什么?要求什么?②要求“每班能分到多少个”该怎样列式?(板书52÷2)③52÷2=?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尝试,让一生板演)计算的过程有没有什么发现?十位上的5除以2不能除尽,那么这题到底怎样来计算,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小棒代替羽毛球来分一分。

(一捆小棒代替一筒羽毛球)⑶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操作结果:你是怎样分的?最后每个班分得几个羽毛球?⑷教师根据生的汇报再次演示分法:①先把5捆平均成2份,每份2捆,剩下1捆,再把1捆拆开,变成十根再与剩下的2根合起来就是12根,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最后得到26根。

②先把剩下1捆拆开先分,再分2根③全部拆开分⑸问:请同学们比较一下,第①②种分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⑹这两种分法都是先把整捆的分,多下来的捆拆开来分。

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

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数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上下册第7页的例题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要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进行除。

教材分析: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和简单的有余数除法,口算整十数除法,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十位能整除,并认识了除法竖式的基础上来学习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为继续学习多位数除法奠定基础。

基于以上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从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与态度方面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情境中,经历探索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能够正确的计算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2、在学生经历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以及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

3、在学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首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首位不能整除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原理。

教学方法:为了较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打算让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探索出计算方法,理解计算的原理,利用学生已有的除法基础,引导学生自形成正确的笔算计算程序和方法,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形成本节课除法的计算技能。

教学具准备:为了有效组织学生的探索和发现学习活动让学生准操作小棒若干根椐新课程理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一创新情境,引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三练习巩固,形成技能。

四全课小结加深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出示例题的场图谈话:体育老师在安排两个班级的体育活动时,遇到了一个问题。

如何把图中的羽毛球平均分给两个班级,怎样列出算式?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列出算式:52÷2提出问题:那到底怎么分呢?先想一想,然后再用小棒分一分。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全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全册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全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教学反思:对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掌握得较好,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这部分,有部分学生乘法口诀不熟练,需重新复习;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学习基本掌握;学生的竖式书写需规范,培养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整除的)教学反思:通过动手操作,教师引导,多数学生对52÷2的口算方法的理解较为透彻,对于52÷2的笔算过程,我采取了先让学生尝试算的办法,再在巡视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万以内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千以内的数,因此在认识万以内的数时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快。

在课的开始,利用计数器,让学生进行数数。

先看着计数器,老师拨学生数。

把拨的过程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看,从而让学生理解10个10地数,10个10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再者,由计数器让学生认识万的数位是哪个地方,表示的是什么,来感受万的大小。

这个环节,我觉得计数器可以由课件改成真的计数器,通过让学生来拨一拨进行直观形象地感受。

通过同桌数一数,师生数一数等活动,让学生学会数数,加深万以内数的认识。

联系生活,截取生活中用到的数字素材,让学生去感知数的大小,并对一些生活中的数字能够正确估计。

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学生数数的能力比较薄弱,因此在数数的地方花了比较长的时间,以后的学习中还是得加强。

学生对于数字的大小理解还不够,不明白1万到底是多少,所以我选取了生活的很多场景,让他们在生活中去理解一万的多少,效果还是比较客观的。

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着力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主要有以下方面特点:1、创设生动的情境,体现数学的生活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在设计时,许多环节体现了生活化的数学。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里、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口答:20里面有()个十,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0里面有()个十,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两个人一共买了18枝铅笔,平均每个人买几枝?口答算式,问:你胜利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⑴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观察图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会列式吗?⑵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

⑶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⑷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再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⑸小结。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⑴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样列式?⑵猜猜46?商是几十多?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⑶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⑷学习用竖式计算。

各小组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后汇报交流。

⑸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1、想想做做.2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

谈话:说说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余数。

说说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2、想想做做4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独立练习。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验算

教学目标: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里、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1、口答:20里面有()个十,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0里面有()个十,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两个人一共买了18枝铅笔,平均每个人买几枝?口答算式,问:你胜利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⑴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观察图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会列式吗?⑵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

⑶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⑷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再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⑸小结。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⑴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样列式?⑵猜猜46?商是几十多?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⑶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⑷学习用竖式计算。

各小组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后汇报交流。

⑸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1、想想做做.2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

谈话:说说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余数。

说说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2、想想做做4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独立练习。

《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或首两位能整除)》(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或首两位能整除)》(教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启发:按照刚才的算法,竖式上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整理:先算十位上的4除以2,再算个位上的6除以2。
(2)课件演示计算过程:
①先算十位上的4除以2商是几,写在哪一位上呢?
课件演示:在商的十位上出示2。
为什么这个2要写在十位上呢?
整理:4个十除以2得到的是2个十。
启发:按照除法竖式计算,要用商2乘除数2,二二得(四),你知道这4写在哪里吗?(课件出示:4)这一步表示什么意思?
整理:用商十位上的2乘2得4个十,写在十位上4的下面,表示已经分掉4个十,4减4正好分完,十位上没有余数。
②接下来要算什么了?(个位上的6除以2)为了看的清楚,可以把个位上的6移下来,课件演示:画横线并板书6。
6除以2得3,3写在哪里呢?(
整理:3写在商的个位上。
商个位上的3也要乘2,二三得(六),表示个位上又分掉6,写在移下来的6下面,6减6等于0,说明正好分完。
不足之处:练习时缺乏趣味性。
课堂教学建议:在教学时,我安排了口算题,以为既然能口算了就必定能列竖式。其实能口算只是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要想把生活经验转变成数学经验,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尊重学生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升。
(二)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算理和算法。
1.246÷2=
(1)课件演Leabharlann 竖式计算过程。你会算吗?先算什么?商是几?写在哪儿呢?(1写在百位上)1为什么写在商的百位上?(2个百除以2得1个百)
接下来该怎样算呢?学生交流。(突出第二、三步要移下来再算)
(2)小结。
引导:下面让我们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246除以2是分几步算的?每一步算的算的什么?商写在哪里?
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分两步计算,先算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算个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商写在个位上;个位上计算时要先移下来再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教学目标:
1、经历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和非整十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的探索过程,能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会笔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里、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情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有条理地思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口算和笔算方法的探讨。

教学难点: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答:20里面有()个十,4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70里面有()个十,8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2、解决实际问题。

两个人一共买了18枝铅笔,平均每个人买几枝?口答算式,问:你胜利怎样想的?你会用竖式计算吗?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教学整十数除以一位数⑴出示场景图左半部分,提问:观察图画,说说你知道了什么?要求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你会列式吗?
⑵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说出摆与分的过程。

⑶相互交流,知道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

⑷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再让学生说一说每组两题在计算上的联系和区别,帮助学生形成算法。

⑸小结。

2、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⑴出示场景图右半部分,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想求什么问题?要求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应该怎样列式?
⑵猜猜46÷2商是几十多?你能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吗?
⑶小组交流分的情况:拿出几捆几根小棒,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每人分得多少枝?
⑷学习用竖式计算。

各小组讨论竖式的计算方法后汇报交流。

⑸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情况板书竖式,并讲解笔算过程。

三、巩固深化,拓展提高
1、想想做做.
2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师生共同评价板演情况。

谈话:说说在计算时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注意余数。

说说在计算中应注意什么?进一步巩固笔算方法。

3 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独立练习。

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4 问: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要知道哪种树苗每棵的价钱贵一些,你打算怎么办?独立解答,在班内共同订正。

四、作业:
想想做做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能告诉大家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