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RTK在地形测量中应用的总结

合集下载

GPS-RTK测量技术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GPS-RTK测量技术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GPS-RTK测量技术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分析GPS-RTK(Real-Time Kinematic)是一种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其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下面对GPS-RTK测量技术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GPS-RTK技术可以用于地形测量和制图。

通过在地面上布设多个GPS基站,可以实时获取大量高精度的空间位置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制作地形图、三维模型和数字高程模型等,为地质勘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研究等提供准确的空间参考。

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

在建设道路、桥梁、铁路等工程时,通过GPS-RTK技术可以实时测量工程现场各个点的位置和高程,并准确地绘制出工程的平面图和剖面图,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和导航数据。

GPS-RTK技术还可以用于监测工程结构的变化和形变。

在大桥、高楼和堤坝等工程中,通过将GPS接收机安装在工程结构上,可以实时监测结构的位移、沉降和变形等,并及时预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GPS-RTK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测绘地籍和土地管理。

通过GPS测量可以获取土地界线和边界的精确位置,为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和土地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提高土地资源的管理效率。

GPS-RTK技术在测量工程中还可以应用于海洋测量和深海勘探。

通过在海上或深海区域设置GPS基站,可以对船只和探测设备进行实时定位和导航,准确测量海洋地形、海底地质和水文等数据,并为海洋勘探和水下工程提供精确的定位和导航服务。

GPS-RTK测量技术在测量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定位和导航,用于地形测量、工程监测、土地管理和海洋测量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GPS-RTK技术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将会更加广泛和深入。

GPS-RTK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摘要: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迅猛发展的潮流下,rtk测量技术也在日益成长,rtk测量技术逐步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应用。

通过rtk技术能够在野外实测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精确结果,本文首先分析了gps-rtk的原理,其次,就gps-rtk在实际作业中的所运用的方法和gps-rtk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特点以及要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gps-rtk;坐标转换;误差分析;中图分类号: p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gps-rtk技术在实际地质测量工作中的应用原理1.1gps以及rtk定位技术1.1.1 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

gps 是美国军方于1958年开始的一个项目,1964年投入使用,20世纪70年代,新一代卫星定位系统gps在美国陆海空三军的合力研究下诞生了。

主要目的是为陆海空三大领域提供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导航服务,并用于情报收集、核爆监测和应急通讯等一些军事目的,经过20余年的研究成果积累,到1994年,由24颗gps卫星组成的星座全球覆盖率高达98%。

1.1.2 rtk定位技术rtk是real-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差分法的简称,这种新型的测量方法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不得不说是gps应用的一个里程碑,在野外实测中能达到厘米级精度,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1.2 gps-rtk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原理gps-rtk利用卫星信号,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实时动态差分法的定位技术,它将gps与数传技术相结合,实时解算并进行数据处理,在2秒内就可以得到高精度位置信息的技术。

基准站接收到gps接受观测位和测站坐标的相关数据,以数据统一调制解调器为媒介,将gps观测数据及站点的坐标信息用电磁信号的形式发送给流动站。

流动站完成初始化后,接受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同时,另一方面也自主接受 gps 观测到的相关数据,在系统内将二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再经过坐标转换、和投影改正等,最终给出可精确到厘米的坐标位置。

GPS-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摘要GPS-RTK技术是GPS测量技术发展的新突破,目前最大精度已经达到厘米级,已经成为一种快速采集数据和导航定位的有效工具。

相比传统测量方法,它的高效率、高精度以及全天候作业的特点已经得到广大测绘人员及相关部门的广泛应用。

本文主要介绍GPS-RTK运用的基本原理、系统组成、应用范围、技术特点、误差来源,发展方向等。

本文就RTK作业要求、配置以及定位过程做了详细阐述,并以新农村测量为例简要介绍了GPS-RTK技术的主要优缺点,论述了GPS-RTK的主要误差来源,消除使用误差的方法,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GPS-RTK; 误差来源;误差改正;传统测量ABSTRACTGPS-RTK technology is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development of GPS measurement technology, is currently the largest precision has been achieved cm level,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tool for rapid data collection and navigation.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asurement issue, its high efficiency, high precision, all-weather operation has been widely used gener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personnel and related departmen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the use of GPS-RTK system, application scope,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sources of error,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e RTK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configuration and positioning proces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new rural measurement were presented. The mai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GPS-RTK technique, discusses the main error sources in GPS-RTK, use the method to eliminate error,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Keywords: GPS-RTK;source of error; error correction; traditional measurement目录目录 (3)1绪论 (5)1.1地形测量概念 (5)1.2地形测量内容 (5)1.3地形测量方法 (6)2 GPS定位技术 (7)2.1GPS系统组成 (7)2.2GPS工作原理 (8)2.3GPS误差和削减措施 (9)2.4GPS选点 (11)2.5布设特点 (11)2.6GPS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统 (13)2.6.1 WGS-84坐标系 (13)2.6.2 1954年北京坐标系 (13)2.6.3 坐标系统的转换 (14)2.6.4 基准 (14)2.6.5 坐标系变换与基准变换 (14)3 动态GPS技术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16)3.1RTK技术原理 (16)3.2RTK的特点 (17)3.3RTK控制测量 (18)3.4RTK碎部测量 (19)4 GPS-RTK实例分析 (21)4.1GPS-RTK测量 (21)4.2RTK作业要求 (23)4.3RTK精度控制 (24)4.4RTK静态测量实例 (25)4.5GPS-RTK测量误差分析 (28)4.6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关键技术 (29)结论 (31)致谢 (32)参考文献 (33)1 绪论1.1 地形测量概念地形测量指的是测绘地形图的作业。

GPS-RTK在地形测量中应用的总结

GPS-RTK在地形测量中应用的总结

GPS-RTK在地形测量中应用的总结摘要:随着GPS RTK测量技术的日益成熟,RTK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

文章阐述了RTK的作业原理,规范RTK的作业方法,提出在今后的地形测量中运用RTK测量技术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 GPS-RTK;地形测量;应用总结1 引言目前,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它因为操作简单,实时定位精度高而广泛应用于很多测量单位。

而传统的测量主要以布设导线和极坐标的形式,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对测区进行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耗时费工,并受自然地形条件的限制。

随着RTK 测量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大大改善了传统测量模式,GPS RTK测量技术的发展是一场革命性的突破,它具有操作简单,定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误差不累计不传播,节省人力物力,效率高,不受通视条件限制等优点。

在地形测量中,RTK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2 RTK技术概述2.1 RTK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RTK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GPS-RTK测量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 测量技术的一个新突破。

RTK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 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的GPS 卫星进行连续地观察,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的发送给用户观测站。

用户接收机实时的解算整周模糊度,并得出用户接受机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基准站实时地将测量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基准站坐标等用无线电传送给运动中的流动站,在流动站通过无线电接收基准站发射的信息,将载波相位观测值实时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坐标差△X、△Y、△Z;坐标差加上基准站坐标得到流动站每个点的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转换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在地形测绘中GPS—RTK测量技术的运用分析

在地形测绘中GPS—RTK测量技术的运用分析

在地形测绘中GPS—RTK测量技术的运用分析地形测绘是测量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的科学,它是现代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图制图的基础。

GPS—RTK测量技术是一种高精度的地形测绘技术,它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实时运动定位(RTK)技术结合,能够实现对地面特征和地形的高精度测量和定位。

本文将分析GPS—RTK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运用,探讨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GPS—RTK测量技术的原理和特点GPS—RTK测量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实时运动定位(RTK)技术的结合,这种技术结合了GPS卫星定位系统的全球定位能力和RTK技术的高精度定位能力,在地形测绘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精度定位能力:GPS—RTK测量技术能够实现毫米级甚至亚米级的高精度定位,这种精度可以满足大多数地形测绘的需求。

2. 实时性强:GPS—RTK测量技术能够实时获取卫星信号,并通过RTK技术实时计算出测量点的坐标,因此可以快速实现地形测绘的实时定位和测量。

3. 适应性强:GPS—RTK测量技术不受天气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适应性强。

4. 易于操作:GPS—RTK测量技术操作简单,仪器轻便,易于携带和操作,可以适用于各种地形条件下的测量。

2. 地表覆盖分析:GPS—RTK测量技术可以通过对地表覆盖进行实时测量和定位,可以用于土地利用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

3. 地震灾害监测:GPS—RTK测量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地壳的运动和变形,在地震灾害监测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4. 水文地质测量:GPS—RTK测量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河流、湖泊等水体的变化,可以用于水文地质测量和监测。

5. 建筑工程测量:GPS—RTK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时定位和测量,对工程施工具有重要帮助。

4. 在资源勘探领域:GPS—RTK测量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变化,对资源勘探领域具有重要帮助。

GPS—RTK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的高精度定位能力、实时性强、适应性强和易于操作等特点,将会使其在地形测绘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浅析GPS 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浅析GPS 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浅析GPS RTK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傅泳烨 赵永康(吉林省地矿测绘院,吉林 130000)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当代测量仪器的功能也愈发先进。

本文结合通化县二密铜矿泥石流沟测区简单介绍GPS RTK在地形图测量中应用,并提出几点体会,并着重介绍GPS 在地形图测量中应注意的细节问题。

关键词:GPS RTK技术;地形图测量;应用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载波相位差分技术,即处理两个测量站载波相位观测的差分方法,将基准站采集的载波相位发给流动站接收机,进行求差结算坐标,可以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具有定位精度高,没有积累差,测站之间无需通视,观测时间短,全天候作业,操作简便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程放样、地形图测量及控制测量等各个方面。

一、简要原理GPS RTK接收机在同一时刻计算出与三颗以上卫星的距离,利用后方交会法可求得此刻坐标。

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输给流动站。

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形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出此刻厘米级定位。

二、工程概况本文以通化县二密铜矿测区为例。

地理位置位于吉林省通化市通化县。

测区范围约为0.8平方公里,属山地,大部分为树林覆盖,不便行走。

考虑到测区地形复杂且通视困难,决定采用GPS与全站仪结合的方式进行施测。

设计依据规范为《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GB/T 18341-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CH2001-1992。

成果主要技术指标为平面系统: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正形投影3°分带,中央子午线126°,高程系统:1956黄海高程系。

1:1000地形图基本等高距1米。

三、准备工作测区基础控制的起算点分别从吉林省cors与当地国土部门收集两套坐标:国家2000与当地1980西安坐标,测区内范围内不少于3-4个C级点。

在地形测绘中GPS—RTK测量技术的运用分析

在地形测绘中GPS—RTK测量技术的运用分析

在地形测绘中GPS—RTK测量技术的运用分析地形测绘是指通过使用不同的技术手段来测量地表的形状、大小和高程等信息。

而在地形测绘中,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实时运动定位(RTK)测量技术的运用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对在地形测绘中GPS-RTK测量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地形测绘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一、GPS-RTK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GPS-RTK测量技术是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一种高精度定位和导航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然后利用这些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出接收器和卫星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接收器位置的确定。

而RTK技术则是实时运动定位技术,它能够对GPS信号进行有效的预处理,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测量精度。

通过这种技术的结合,可以实现对地形的高精度测量。

二、GPS-RTK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1. 高精度地形测量在地形测绘中,精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

传统的测量仪器可能无法满足对地形高精度测量的需求,而GPS-RTK技术可以实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精度,对于地形的测量能够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

2. 复杂地形的测量复杂地形通常包括峡谷、高山、河流等地貌,对于这些地形的测量需要仪器能够迅速、准确地读取地表的信息。

传统测量仪器可能受到地形的限制,而GPS-RTK技术可以通过卫星信号实现远距离、复杂地形下的测量,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精度。

3. 实时数据的获取GPS-RTK技术能够实现对地形的实时测量,快速获取所需数据。

对于需要即时应用的工程项目,实时的数据获取能够为后续的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的支持。

4. 长期变形监测对于一些长期变形监测的项目,比如基准点的移位、地表沉降等,GPS-RTK技术能够提供连续、长周期的观测数据,为地质和地形变化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2. 高效性GPS-RTK技术能够实现对复杂地形的快速测量,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效益。

四、GPS-RTK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案例1. 道路工程设计在道路工程设计中,需要对道路的纵断面和横断面进行测量,以便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GPS—RTK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GPS—RTK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GPS—RTK测量技术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GPS-RTK技术改变了当前工程测绘工作的格局,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了测绘成本,并解决了测绘工作的难题。

工程应加快获取RTK技术,更有效地进行测绘工作,不断提高工程的施工水平。

本文进行地形测量中GPS-RTK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

标签:GPSRTK技术;测深仪;地形测绘引言通过合理应用GPSRTK技术,提高当前水库水下地形测量质量和效率,确保准确数据,提高整体运营效率,不断优化创新,实现中国数字水下测量技术的创新发展,因此员工必须持续应用创新应用,解决现阶段测量中存在的问题,加强数据优化和处理,引导整体技术水平提高。

1、GPS-RTK测量技术概述1.1GPS-RTK测量技术的含义real-timekinematic(RTK)是实时动态差异方法,也称为实时动态测量技术。

通过载波相位测量和数据传输技术完成工程测绘工作。

该技术基于经验证的GPS 技术,这是GPS技术的延伸。

目前的RTK技术基于载波相位技术,通常包括移动站接收器、基准站接收器和数据链三个方面。

通过基准点的接收器接收卫星导出的测量和映射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分析,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将处理的数据发送到移动站,然后计算接收的GPS信号以获得三维坐标,从而获得的数据可以精确提高到厘米级,而不管测量效率和精确度如何,RTK技术对工程测绘行业的影响是不可比拟的。

1.2GPS-RTK测量技术的误差分析GPS-RTK测量技术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只有对其数据误差进行了解,才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促使相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减小误差,进而开展高水平的测量工作。

GPS-RTK测量技术产生的误差主要包括:(1)基准转换站中产生的误差,主要包括坐标系统转换产生的误差和控制点误差;(2)用户接收设备存在的误差,其中,由于天线相位中心变化产生的误差,相关人员可以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消除,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无法避免的误差,技术人员只能采取措施减小误差,从而减小这些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PS-RTK在地形测量中应用的总结
摘要:随着GPS RTK测量技术的日益成熟,RTK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

文章阐述了RTK的作业原理,规范RTK的作业方法,提出在今后的地形测量中运用RTK测量技术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关键词: GPS-RTK;地形测量;应用总结
1 引言
目前,RTK(Real Time Kinematic)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它因为操作简单,实时定位精度高而广泛应用于很多测量单位。

而传统的测量主要以布设导线和极坐标的形式,使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对测区进行控制测量和地形测量,传统的测量方法,耗时费工,并受自然地形条件的限制。

随着RTK 测量技术的成熟和广泛应用,大大改善了传统测量模式,GPS RTK测量技术的发展是一场革命性的突破,它具有操作简单,定位速度快,定位精度高,误差不累计不传播,节省人力物力,效率高,不受通视条件限制等优点。

在地形测量中,RTK技术可以取得良好的生产效益。

2 RTK技术概述
2.1 RTK测量技术的工作原理
RTK技术是全球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与数据通信技术结合的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

GPS-RTK测量技术,是GPS测量技术与数据传输技术的结合,是GPS 测量技术的一个新突破。

RTK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 测量技术,其基本思想是:在基准站上设置1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的GPS 卫星进行连续地观察,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的发送给用户观测站。

用户接收机实时的解算整周模糊度,并得出用户接受机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

基准站实时地将测量的载波相位观测值、伪距观测值、基准站坐标等用无线电传送给运动中的流动站,在流动站通过无线电接收基准站发射的信息,将载波相位观测值实时进行差分处理,得到基准站和流动站的坐标差△X、△Y、△Z;坐标差加上基准站坐标得到流动站每个点的WGS-84坐标,通过坐标转换参数转换得出流动站每个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

RTK定位测量系统一般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卫星信号接受系统,在测量中应至少包含1个基准站接收机,若干个流动站接收机;(2)数据传输系统;
(3)软件系统,数据传输系统由基准站的发送与流动站的接受组成,它是实现实时动态测量的关键设备。

软件解算系统具有能够实时解算出流动站空间三维坐标的功能。

2.2 RTK测量技术的优点
RTK测量技术的应用,传统测量方法是无法模拟的,它具有明显的优势。

(1)通视条件:在地形测量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恶劣的工作环境:山地、灌木丛或是林木茂密甚至是悬崖峭壁等,在这种通视条件差,环境恶劣的地方采用常规测量方法的话,显然就费时费工,同时还难以达到精度要求的。

由于RTK测量不受天气、通视条件限制,只要能收到卫星信号和基准站信号即可工作,所以它对于该测区提供了很多以前不能实现的工作模式和工作方法,对该测区的控制测量提供极大的灵活性和多变性,极大了提高了工作效率。

(2)定位精度高:平面精度,10+2×10-6×d;高程精度,20+2×10-6×d。

(3)操作简单方便:随着GPS RTK技术的日益成熟,仪器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断升高,对作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低,只需要打开接收机和手薄,通过蓝牙把接收机和手薄连接,设置好参数即可作业。

(4)观测时间短:比起常规测量,RTK测量大大节省了工作时间,它不需要设站定向,不需要考虑通视,采集测量点的三维坐标时间短,只需要几秒钟即可获得碎步点的数据。

3 RTK控制测量
3.1一般规定
RTK控制测量前,应根据任务需要,收集测区高等级控制点的地心坐标、参心坐标、坐标系统转换参数和高程成果等,进行技术设计。

RTK平面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一级控制点、二级控制点、三级控制点。

RTK高程控制点按精度划分等级为五等高程点。

平面控制点可以逐级布设、越级布设或一次性全面布设,每个控制点宜保证有一个以上的等级点与之通视。

RTK测量可采用单基准站RTK测量和网络RTK测量两种方法进行。

在通信条件困难时,也可以采用后处理动态测量模式进行测量。

已建立CORS网的地区,宜优先采用网络RTK 技术测量。

RTK测量卫星的状态应符合表1规定。

表1 RTK测量卫星状态的基本要求
3.2 平面控制测量GPS平面控制测量是整个地形测量的起算数据,也是求取平面坐标转换参数的关键。

因此,在建立GPS平面控制网时必须充分考虑投影变形合平面起算点兼容性的问题。

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中央子午线合高程投影面来减少投影变形的影响,也可以采用抵偿高程面使投影变形最小并与国家坐标一致。

对于起算点兼容性问题,在一个GPS控制网中如果同时联测了不同等级的控制点,如果控制点之间存在误差,建议用同等级的点进行无约束平差。

牺牲外符合精度提高内部控制网的精度。

另外,控制网网形的布设对于控制网的平差成果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建议采用较多的异步环,平差中尽量选择图形条件较好的三角形或多边形构网进行平差。

3.2 GPS高程控制测量在取得可靠的平面成果后,联测足够数量的水准点是RTK取得合格高程成果的保证,一般要求联测三个以上的水准点,并要求点位分布均匀,这是取得测量区域的似大地水准面的保证。

4 地形测量
RTK测量技术不受天气、地形、通视等条件的限制,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采集工作。

RTK的外业观测与常规测量中的外业观测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安置接收机天线,设置接收机中的参数(截止高度角、采样间隔),以及开机,关机等工作需要工作人员完成外,整个观测工作是由接收机自动完成。

传统的地形测量采用三角网、导线网方法进行施测,首先要做图根点,需两两通视,然后再某一点上架好仪器,配备3名人员进行测量;采用RTK时,将基准站尽量设在测区地势较高、视野开阔的已知点上。

完成基准站的设置后,只需要一个观察基准点工作是否正常,其它人持流动站接收机进行操作,可同时设置几个流动站,利用一个基准站便可以各自独立开展工作,这样进行地形测量提高了效率,也节约了工作成本。

RTK地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2规定
表2 RTK地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5成果数据处理与检查
5.1RTK地形测量外业采集的数据应及时从数据记录器中导出,并进行数据备份,同时对数据记录器内存进行整理。

5.2RTK地形测量外业观测记录采用仪器自带内存卡和测量手簿,记录项目及成果输出包括下列内容:
(1)转换参考点的点名(号)、残差、转换参数;
(2)基准站、流动站的天线高、观测时间;
(3)流动站的平面、高程收敛精度;流动站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平面和高程成果数据;
5.3导出的成果数据在计算机中用相应的成图软件编辑成图。

5.4用RTK技术施测的图根点平面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外业检测采用相应等级的全站仪测量边长和角度等方法进行,其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

检测结果应满足表3的要求。

表3 RTK图根点平面检测精度要求
5.5用RTK技术施测的图根点高程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外业检测采用相应等级的三角高程、几何水准测量等方法进行,其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

检测结果应满足表4的要求。

表4 RTK图根点高差检测精度要求
6 资料提交和成果验收
6.1 RTK测量任务完成后,应提交下列资料:
(1)技术设计、技术总结和检查报告;
(2)接收机检定资料;
(3)按要求应提交的控制点点之记。

6.2RTK成果验收内容工作包括:
(1)技术设计和技术总结是否符合要求;
(2)转换参考点的分布及残差是否符合要求;
(3)观测的参数设置、观测条件及检测结果和输出的成果是否符合要求;
(4)实地检验控制点的精度及选点、埋石质量。

(5)实地检验地形测量各质量元素的质量。

7 结语
综上所述,GPS-RTK测量点位精度高,避免了常规测量中人为误差的引入,且每个点的误差为随机误差,不存在积累。

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可在作业现场提供点位坐标和精度。

操作者可随时监控所测量数据质量,大大减轻了测量人员内外业劳动强度。

RTK技术给现代地形测量带来了重大的技术变革,随着其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必将给测量带来更大的便利,其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领域将更为广泛。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