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研究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研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对探究性学习的热情不足、知识储备不够,许多事情由教师“包办代替”,真正让学生探究的问题很少。
这次通过学习决定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课题的提出作为初二的的学生,己经能够生活自理,自己的衣服洗了有时很快就干了,有时很长时间都不能干,因此这次探究的主题就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课题启动时教师这样引入:同学们你们都有洗过衣服,那么同一件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干得快,又在什么情况下干得比较慢呢?于是全班七嘴八舌说开了,有的说放在太阳下晒,有的说用火烤,有的说把它展开晒,有的说挂在通风的地方,还有的说用脱水机把水甩干来再晒……,正当学生争论不休时,教师又接着问, “既然大家都觉得不同的方法衣服干的快慢不一样,那么,是哪些因素影响了衣服里面水的蒸发的快慢呢?”这下,学生又争论开了,有的说是风吹,有的归结为衣服里面水的多少,有的指向光照……从学生的热情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教师把这些因素一一写在黑板上,然后说,大家提到的这些因素到底有没有作用,有哪些影响,还要经过实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这次,我们就把“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作为研究的课题。
选题很重要,我们所选择的这个课题是学生及其家长在生活实际中碰到的问题。
湿衣服晾干这是家家户户都会遇到的事情,这种优势资源为学生访问、调查、实验探索提供了广阔的活动舞台,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它。
于是,学生们带着自己的问题去那里调查。
因素的设计从全面出击到重点突破在全班交流中,学生汇报了各自调查的情况,老师肯定了学生意见的合理性,又说,调查得到的结果只是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要用实验来验证。
接着老师要求学生根据各自认同的“因素”分别组成小组,有“液体温度”组、“空气流动快慢”组、“液体表面积的大小”组,然后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过的探究方法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于是,学生分组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到各个小组参与讨论并进行指导。
大约讨论了10分钟,教师让各小组向全班介绍设计的实验方案。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点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点拨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低蒸发越慢.同样湿的衣服在阳光下千得快,在树阴下干得慢.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小蒸发越慢.同样多的水,装在盘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3.液面上的空气流动.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慢蒸发越慢.同样湿的鞋子在通风的地方干得快,在没风的地方干得慢.水的沸点有时并不是100℃摄氏温度规定沸点的温度是100℃,这是在latm下纯水的沸点.实验时所测水的沸点有时并不是100℃,常是因为当时的气压不是latm,还可能因水中有杂质、实验时存在误差等原因.包括水在内的一切液体的沸点都和气压有关.课文解读1.汽化与液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需吸热.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液化时会放热.2.液体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要达到沸点,二是需要吸热.只有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液体才能达到沸腾.如果液体温度达到沸点而不能继续吸热,液体也不会沸腾.3.液化的两种方法:一是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二是压缩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有些气体液化时必须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才能达到液化的目的.4.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吸热,升华吸热可以制冷.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放热.蒸发与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讨论1.相同点:蒸发与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需要吸热.2.不同点:A.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缓慢进行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而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发生的;C.液体蒸发时需吸收热量,温度降低;而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D.蒸发吸收的热量主要来自液体本身,所以蒸发有致冷作用,而沸腾需要的热量从热源获得.例1 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思维点拨:酒精的沸点是78℃,放在80℃的热水中,会吸热后由液态变成气态.让酒精离开80℃的热水后,酒精在空气中放热液化,又回到原来的液态.例2如图所示,在一个大容器中装有水,同时在水里放了一根试管,试管中也装有水,在用酒精灯给大容器中的水加热至沸腾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 ).A.温度能达到沸点,能够沸腾B.温度不能达到沸点,不能沸腾C.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思维点拨:液体能否沸腾,主要看液体是否具备沸腾的两个必要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从外界吸热.如果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液体就能沸腾,如果只具备一个条件,液体都不会沸腾.液体能否从外界吸热,主要看液体的温度与外界温度的关系,如果液体温度低于外界温度,则能从外界吸热,否则不能吸热.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很高,大容器中水的温度能够达到沸点,且能够继续从酒精灯火焰吸热.小试管放在沸腾的水中,小试管中水达到沸点后,与大容器中的水没有温度差,不能从周围沸腾的水中继续吸热.例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思维点拨电灯灯丝变细是在发光的高温状态时,升华了;大雾是小水珠,“散去”是水珠变成了气态;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大量的热,如果被水蒸气烫伤,其程度远严重于开水烫伤;蒸发的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汗液在蒸发时,要带走人体的热量,酷暑季节,人体就是靠汗液蒸发吸热来平衡人体体温的.例4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马上用干布擦拭却擦不干,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时间后鸡蛋自己也会变干,请你解释上述现象.思维点拨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当遇到温度较低的物体时会放热液化成小水滴,这就是我们常见的冷饮杯“出汗”,鸡蛋擦不干,是因为蛋的温度较低,不停有水蒸气液化,当过一段时间后,鸡蛋温度升高了,不但没有水蒸气液化了,蛋上的水分也蒸发汽化了.注意:(1)①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②液体温度计所测温度应高于温度计内液体的凝固点,低于液体的沸点.(2)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称为液化,水蒸气遇冷的物体时会发生液化现象.(3)①在读数之前首先要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②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此时的温度就是沸点.(4)作水的沸腾图象,首先应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水的沸腾特点探究例5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的温度计.(2)如图甲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烧杯上方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图乙所示.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4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4)在丁图中画出水的温度一时间图象.分析与解 (1)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2)将热水倒入烧杯中,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管壁时会发生液化现象,在管壁上出现了一层小水珠,所以很难看清示数.(3)①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6℃.②当温度到达98℃时就不再升高了,所以温度不变时即为沸点,此时吸热,温度不变;(1)根据表中数据进行描点,然后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左图所示.(2)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叫升华;物体由气态变为固态叫凝华;在物态变化的六个过程中,熔化、汽化和升华过程都需要吸收热量。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生活中,晾衣服的时候人们通常把衣服摊开晾在有阳光、通风的地方。
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呢?衣服上的水在蒸发的时候是跟什么因素有关呢?【猜想与假设】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猜想二: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猜想三: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
【参考器材】两块相同的玻璃片、水、酒精、小扇子(或垫板)、滴管、棉签、酒精灯【实验步骤】1、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取两块相同的玻璃片,其中一块放在酒精灯上加热,用酒精棉签在冷、热玻璃片上分别涂上两个大小相等的印记,稍等片刻,发现加热过的玻璃片上的酒精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__________有关,液体的_______越_______,蒸发越快。
2、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取两块相同的玻璃片,用滴管在玻璃片上分别滴一滴酒精,将一块玻璃片上的酒精摊开,稍等片刻,发现表面积大的酒精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__________有关,液体___________越______,蒸发越快。
3、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取两块相同的玻璃片,用酒精棉签在玻璃片上涂上两个大小相等的印记,用扇子(或垫板)给后涂的印记扇风,扇一会儿,发现后涂的印记反而先干。
结论: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的__________有关,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_越____,蒸发越快。
【实验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___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__的大小、液体表面_______________的快慢有关。
根据实验结论完成下列表格:液体表面空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蒸发快慢气流动情况相同相同快。
10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放热特点(教师版)

初中物理自主招生讲练10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化及放热特点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知识点的认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的温度.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低蒸发越慢.同样湿的衣服在阳光下千得快,在树阴下干得慢.(2)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表面积越小蒸发越慢.同样多的水,装在盘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3)液面上的空气流动.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慢蒸发越慢.同样湿的鞋子在通风的地方干得快,在没风的地方干得慢.【命题方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什么?是命题的重点.例1:下列事例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A.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B.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C.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D.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分析:(1)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2)减慢蒸发,就是从降低温度、减小液体面积和减弱空气流动这三个方面来考虑.解:A、电热吹风机吹湿头发,是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头发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B、地下管道输水与传统的土筑明渠输水相比,减小了渗漏,也减小了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即减慢了蒸发,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从提高温度和加快空气流动两个方面,加快了衣服上水分的蒸发,不合题意;D、扫帚把洒在地面的水向周围扫开,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分的蒸发.故选B.点评:(1)加快或减慢蒸发,都是从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去考虑;(2)将知识应用于生活,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例2:在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作出了如下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A.液体温度高低,B.液体的表面积,C.液面上气流的快慢,D.液体的种类.(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重的酒精,把一杯放在烈日下,另一杯放在阴凉处,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酒精的多少.该同学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猜想A(选填“A”、“B”、“C”或“D”).(2)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猜想D.要求简要写出实验的方法.分析:题目中提到的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有四个,因此研究时要用到控制变量法.在(1)中,就要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来确定研究的目的是哪一个猜想.(2)验证猜想D,设计实验时,就要控制液体的种类不同,其它量相同.解:(1)由题意知,相同的烧杯,都放在室外,所装的液体都是酒精,这样就体现了它们的表面积、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液体的种类都相同;但由于一个在阳光下,一个在阴凉处,说明两者的温度不同,由此可知是为了验证猜想A.(2)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路可设计如下的试验方法: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重的酒精和水,把两烧杯都放在烈日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剩余的酒精与水的多少.故答案为:(1)A.(2)取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等重的酒精和水,把两烧杯都放在烈日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两杯中剩余的酒精与水的多少.点评:在研究液体蒸发快慢时怎样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此题的考查重点.【解题方法点拨】在此问题上一定要采取控制变量法去解决.控制变量:物理学中对于多因素(多变量)的问题,常常采用控制因素(变量)的方法,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而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从而研究这个因素对事物影响,分别加以研究,最后再综合解决,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它是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思想方法,广泛地运用在各种科学探索和科学实验研究之中.一.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共7小题)1.在某些公共场合的洗手间会配有干手器,洗完手将手摊开放在干手器下,会感觉到有热风吹到手上,并且手上的水很快蒸发,其原因不是()A.提高了水的温度B.加快了水面上空气的流动C.增大了水的表面积D.手吸收了热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A.给盛有水的杯子加盖B.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中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D.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后放入冰箱3.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
《汽化和液化》资料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汽化和液化》资料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一、物理学: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三个,即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与气体间接触的表面积大小以及液面上气体流动的快慢。
二、气象学: 要考虑到自然界蒸发的实际情况,所以影响蒸发速度的主要因子有四个:水源、热源、饱和差、风速与湍流扩散强度。
(一)水源没有水源就不可能有蒸发,因此开旷水域、雪面、冰面或潮湿土壤、植被是蒸发产生的基本条件。
在沙漠中,几乎没有蒸发。
(二)热源蒸发必须消耗热量,在蒸发过程中如果没有热量供给,蒸发面就会逐渐冷却,从而使蒸发面上的水汽压降低,于是蒸发减缓或逐渐停止。
因此蒸发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热量的供给。
实际上常以蒸发耗热多少直接表示某地的蒸发速度。
(三)饱和差蒸发速度与饱和差成正比。
饱和差愈大,蒸发速度也愈快。
(四)风速与湍流扩散大气中的水汽垂直输送和水平扩散能加快蒸发速度。
无风时,蒸发面上的水汽单靠分子扩散,水汽压减小得慢,饱和差小,因而蒸发缓慢。
有风时,湍流加强,蒸发面上的水汽随风和湍流迅速散布到广大的空间,蒸发面上水汽压减小,饱和差增大,蒸发加快。
除上述基本因子外,大陆上的蒸发还应考虑到土壤的结构、湿度、植被的特性等。
海洋上的蒸发还应考虑水中的盐分。
在影响蒸发的因子中,蒸发面的温度通常是起决定作用的因子。
由于蒸发面(陆面及水面)的温度有年、日变化,所以蒸发速度也有年、日变化。
高三复习-影响蒸发快慢的5个因素

工 业 技 术106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粉煤灰是煤燃烧后的产物,主要由火力发电厂通过烟气过滤、电分离等方法收集后排放。
全球每年产生的粉煤灰约5~6亿吨,而且预测其产量还将不断增加[1~2]。
粉煤灰主要成分是含硅和铝的化合物,多数在建筑工程上使用。
粉煤灰的利用一般作为水泥、混凝土和陶瓷的生产原料;或者作为道路路基的填充材料、矿区的矿井填充物、土壤改良物质等[3]。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要求,对粉煤灰的综合利用越来越重视[4]。
我国的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较低,如何提高粉煤灰的利用率,特别是将其转化为附加值高的产品,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问题[5,6]。
目前有较多的文献都报道了以粉煤灰为原料合成N a X 型分子筛以及它们在吸附、分离和离子交换等领域的应用[7-9]。
在较高的晶化温度(90℃)下,得到了分散度高、晶形好的正八面体的N aX 型分子筛。
本文就是利用廉价的工业废料——粉煤灰为基本原料制备分子筛,在不同水热条件下分别合成X型沸石分子筛,研究温度对产物的影响。
并将制备出的分子筛样品应用于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吸附。
从而降低成本,变废为宝,对淮南地区粉煤灰的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实验过程1.1实验药品与仪器本实验所用HC l溶液、NaO H、K 2Cr 2O 3、HNO 3等均为分析纯,粉煤灰来自安徽大唐淮南洛河火力发电厂。
仪器:X射线衍射仪XRD (DX-2000型,丹东方圆仪器有限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S E M (K Y K Y -E M 3000型,中科科仪技术有限公司),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RF-1800型,日本SHIMADIU公司),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TU一1901型,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1.2原料粉煤灰的预处理为提高原料在反应中的活性,常采用机械磨细、筛分、高温焙烧、酸处理等方式。
和蒸发有关的因素

和蒸发有关的因素
蒸发是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其速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温度:温度升高会导致蒸发速率加快,因为分子在高温下具有更高的能量,更容易跨越液体-气体界面。
2. 湿度:空气中的湿度越低,蒸发速率越快,因为空气中的水分更易被吸收。
3. 风速:风速越快,蒸发速率越快,因为风可以带走水分分子,减少液体表面的水分子数量,从而增加液体-气体界面的面积。
4. 表面积: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速率越快,因为液体-气体界面的面积会增加。
5. 液体类型:不同类型的液体具有不同的蒸发速率,一般来说,易挥发的液体如酒精和乙醚,蒸发速率更快。
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综合影响了蒸发速率。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是什么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是什么
温度、湿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的速度等印度,都会影响蒸发的速度。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因为在任何温度下,分子都在不断地运动,液体中总有一些速度较大的分子能够飞出液面脱离束缚而成为汽分子,所以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哪些主要因素是什么
1影响蒸发的主要因素
1、与温度高低有关。
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无论在什么温度,液体中总有一些速度很大的分子能够飞出液面而成为汽分子,因此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
如果液体的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从液面飞出去的分子数量就会增多,所以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就越快;
2、是与液面面积大小有关。
如果液体表面面积增大,处于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数目增加。
因而在相同的时间里,从液面飞出的分子数就增多,所以液面面积增大,蒸发就加快;
3、是与空气流动有关。
当飞入空气里的汽分子和空气分子或其他汽分子发生碰撞。
2蒸发的原理
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通常用蒸发掉的水层厚度的毫米数表示,水面或土壤的水分蒸发量,分别用不同的蒸发器测定。
一般温度越高、湿度越小、风速越大、气压越低、则蒸发量就越大;反之蒸发量就越小。
从微观上看,蒸发就是液体分子从液面离去的过程。
由于液体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它们的平均动能的大小是跟液体本身的温度相适应的。
由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和相互碰撞,在任何时刻总有一些分子具有比平均动能还大的动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实验目的:
1、学会试验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
2、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实验原理: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面空气流通速度等情况,因素比较多。
在实际中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实验内容要求的两个因素不变,单独研究一个因素的变化对蒸发的音响,从而找出结论。
实验目标:
1、科学知识
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越快;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空气流通速度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2、科学探究
知道怎样进行科学的猜想,并能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实事求是进行数据记录的重要性和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实验器材:酒精、电吹风、秒表(手机)、蜡烛、火柴(或打火机)、四块大小、厚度、材料相同的布料。
实验过程
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与蒸发相关的知识,生活当中一定对蒸发现
象感受很深了,但是蒸发的快慢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跟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我们要探究的内容。
环节一:提出假设,科学预测
提出假设要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
先让学生们进行猜想,老师在做一些提示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将讨论结果记录下来之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最后确定以下三种假设:
液体的蒸发快慢可能与外界温度高低有关;
液体的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有关;
液体的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通速度大小有关。
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我们需要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来证明上面哪些假设是正确的。
我们看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可能不止一个,要研究多种变量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控制某些变量不变,寻找某一个因素与液体蒸发快慢的关系。
这就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控制变量法。
今天我们就要用控制变量法来研究这三种假设。
环节二:实验探究,发现新知
我们控制液体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通速度相同,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控制液体表面空气流通速度与温度相同,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控制温度与液体表面积相同,研究液体蒸发快慢与液面空气流通速度的关系。
计划向四块相同的布料分别加入等量的酒精,一块则平放在桌面上标号为A,一块用蜡烛加热标号为B,一块将其对折后放在桌面上标号为C,一块用吹风吹冷风标号为D,观察酒精完全蒸发的时间,用秒表记录下来,并将数据记录
环节三: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整理,得出结论。
环节四:迁移创新,素质提升
我们上面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了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有哪些,让同学们通过查资料看看还有哪些实验也可以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
下节课在全班可以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