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有趣的绘本故事

合集下载

幼儿园绘本故事5篇

幼儿园绘本故事5篇

幼儿园绘本故事5篇一、《小红帽的冒险》从前有一个小红帽,她有一顶红色的帽子。

有一天,小红帽奶奶生病了,妈妈让她去奶奶家看望她,还叮嘱她不要离开大路。

小红帽一路上听着鸟儿的歌声,看着美丽的花朵,不知不觉走进了一片又深又黑的森林。

正当小红帽走在森林中时,突然有只大灰狼跳了出来。

它凶狠地问小红帽:“小姑娘,你要去哪里?”小红帽害怕地说:“我要去奶奶家看望她。

”大灰狼咧嘴一笑:“哈哈哈,我知道你去奶奶家的路,我比你还快,我会先吃掉你的奶奶,再等着你。

”小红帽听后非常担心奶奶的安危,于是她决定抄近路去奶奶家。

她想的东西很多,没有注意到灰狼已经走在她的前面。

当她到达奶奶家时,大灰狼已经冒充奶奶躺在床上。

小红帽走近床前,发现奶奶面貌变了。

大灰狼张开大嘴向她扑来。

就在这时,一只善良的猎人经过奶奶家,听见了小红帽的尖叫声。

他闯进屋里,用枪击退了大灰狼,救出了奶奶和小红帽。

二、《小鸟的礼物》在一个美丽的公园里,住着一只漂亮的小鸟。

小鸟有一颗赤诚的心,总是把食物和快乐带给其他动物。

一天,小鸟看到了其他动物都在忙着为自己找到食物,于是决定做点什么。

小鸟飞到了一棵大树上,找到了一只鸟巢。

巢里有好多小鸟鸟蛋。

小鸟看着幸福的家庭,想象着它们孵化出来后的幸福生活。

正当小鸟感到自豪和满足的时候,突然,一只迅猛的老鹰向巢里扑来。

小鸟毫不犹豫地冲向老鹰,用自己的小身体挡住了它的攻击。

尽管小鸟受了伤,但它成功地保护了鸟蛋。

飞鸟们用感激和敬意包围着小鸟,他们用自己的声音为它送去祝福。

小鸟的勇敢行为感动了众多动物,并留下了一个美好的记忆。

三、《小兔子和云朵》小兔子喜欢在田野上奔跑玩耍,每次看到蓝天白云,他就会想:云朵一定是非常舒服的床。

于是,小兔子决定找块软绵绵的云朵用来做床。

小兔子跳跃着寻找云朵,但是他总是扑了个空。

他想尝试爬上树梢,好能接触到云朵,但是他发现云朵离他很远。

小兔子感到非常失望,他觉得云朵是那么遥远,他都无法触及。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小兔子感到耳朵被轻轻地吹拂。

幼儿园绘本教育随笔

幼儿园绘本教育随笔

绘本:《火焰》教学有感
讲述绘本故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活动,班上的幼儿每次在听故事的时候,我都能看到幼儿眼睛散发的光芒。

《火焰》讲述的是一只名叫火焰的狐狸,在自己的孩子被猎人捉走之后,历经千辛万苦将自己的孩子解救出来的果实。

火焰在解救自己的狐狸宝宝的时候,遭遇了持枪的猎人、凶恶的猎狗。

可是火焰没有害怕,没有退缩,勇往直前解救出了自己的孩子。

绘本画风充满童趣,能够充分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用简单的话语描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幼儿在自己进行阅读的时候也能够通过图画了解故事大意。

狐狸母亲在整个故事中表现出了强大的勇气,体现了母爱的力量。

幼儿在听故事的时候产生的强烈的共鸣,有幼儿说:“狐狸妈妈好勇敢”、“狐狸妈妈真聪明”、“我的妈妈也是这么厉害的”、“要是我的妈妈,她也会去救我的”。

幼儿通过听故事对母爱有了更直观的认知,认识到妈妈在自己的宝宝在遇到危险或者困难的时候是会奋不顾身的。

有些幼儿甚至能够说出妈妈表现出的有些举动是爱自己的表现。

火焰在拯救自己孩子的时候,并不是横冲直撞,而是运用了智谋,巧妙地救出自己的孩子。

幼儿通过读绘本了解到,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要慌张,要开动脑筋,运用适当的方法解决难题。

幼儿教案-幼儿园绘本故事《谢谢你好吃的面包》师育随笔

幼儿教案-幼儿园绘本故事《谢谢你好吃的面包》师育随笔

幼儿园绘本故事PPT课件《谢谢你好吃的面包》教师教育随笔从一粒种子变成一个大大面包,它们经历了一段长长的旅途。

面包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一起来看看这个有趣的故事吧。

土地中的小小麦粒变成了餐桌前的大大面包,小麦粒的生长中包含着人们的辛劳付出,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美好馈赠。

小朋友要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哦!每年的4月2日起我园都会开展图书节系列活动,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参与度最高的就是“苗苗故事剧场”。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培养其创编故事的能力是语言教育的发展目标之一,而《谢谢你,好吃的面包》中以叙事性语言为主的特点,恰恰为幼儿创编故事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创编故事《谢谢你,好吃的面包》在本次创编活动之前,孩子们以组为单位投票推选此次要创编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他们选择的图书都是故事情节突出、人物和对话都比较多的。

这与他们的已有经验有关。

为了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促进已有经验更大的提升,我向幼儿推荐了《谢谢你,好吃的面包》这本图书。

开始我也有些顾虑,是不是牵着孩子走了?但是我又考虑到,当幼儿的经验达不到时,教师的引导如果能够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可在开展创编活动时,我极力想把孩子们向我的预先设定引导,由于内容的局限性,我提了很多个封闭性的问题,孩子们反应平平,没有任何语言活动中该有的兴奋和抒己见,活动进入了瓶颈。

这时,“园本教”成为我打开瓶颈之门的钥匙,在教研之后,我新设计了活动内容和提问,扔掉自己的剧,用心倾听孩子们想说什么。

首先抛出了一个问题:“面包是怎么来的?”孩子们在这个问题的导向下一步步深入,引发出更多的与此有关的问题。

幼儿的思考如下。

在孩子们对脉络很清晰的状态下,我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如果请你来把面包的制作过程演出来,我们可以怎么演?”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被点燃,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我对孩子们的答案是有一定预设的,可他们的回答远远超出了我的预设,大家很快达成了一致。

5篇绘本阅读教师教育随笔(5篇范文)

5篇绘本阅读教师教育随笔(5篇范文)

5篇绘本阅读教师教育随笔(5篇范文)第一篇:绘本阅读教师教育随笔绘本阅读教师教育随笔(1)“蹲下来”,做孩子的朋友和幼儿朝夕相处,我们每一天都要讲很多话,而我们用的最多的一个词,那就是“小朋友”。

说多了似乎也就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殊之处。

其实,细细一推敲,它正是体现了师幼之间的一种“朋友”关系。

我们能够将关系亲密的人称为“朋友”,那我们每一天亲切的称幼儿为“小朋友”时,不是也就应用对待朋友的态度感情去和幼儿交流吗?只有我们将幼儿真正当作我们的“小朋友”,才会用朋友的身份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虚心征求和倾听幼儿的意见,赏识幼儿的优点和进步,从孩子的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用一颗童心去理解他们的发现和行为。

这种以平等融洽的关系带给的支持最易于幼儿沟通,也最容易被幼儿接纳。

绘本阅读教学随笔(2)出错的孩子也可爱玉章是一个好动的孩子,由于家长的管理不当,构成了孩子自以为是的性格,经常和小朋友闹事,之后还要来个“恶人先告状”。

小朋友和老师都不喜欢他。

但孩子毕竟是孩子,我坚信如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教育,必须会有起色。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次活动中,他过来告状,我就先让他说个够,当时不表态,对他进行冷处理,等他激动的情绪平息了,注意力开始转移了,这时再把他叫过来,明确地指出他的错误所在,并且事后与家长取得联系,要求他们配合老师指出他的过错,这种方式切中要害,慢慢地,玉章变了,变得乖巧多了,也听话了,讲理了。

看到他的这些变化,我很欣慰。

是的,孩子本质不坏,只是没有引导好,今后他会从其他小朋友中得到友谊,会比以前更快乐,而我也有了成就感,也很快乐。

绘本教学随笔(3)小奖品这天张海苒的妈妈来送孩子时告诉我,张海苒昨日回家说:“这天方老师表扬我了,还奖给我一朵小红花!”我明白表扬对于幼小的孩子意味着什么,但真没想到张海苒竟这么在意我对她的表扬和鼓励,因为在这以前我几乎没怎样注意她,更谈不上什么表扬了。

张海苒在早幼儿园不太爱说话,上课也不太爱回答问题,从不给老师惹麻烦,平时我也不太注意她,几乎没批评过她,表扬更没有几次,所以,我也常认为这样的孩子没什么问题。

看小班绘本阅读好饿的小蛇随笔

看小班绘本阅读好饿的小蛇随笔

看小班绘本阅读《好饿的小蛇》随笔好饿的小蛇》,我们上学期作为绘本阅读已经给孩子们看过,我想把绘本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大家作个交流。

《好饿的小蛇》这个题材,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相信所有的老师看后都会觉得“灵”。

我觉得,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符合了小班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共同特点。

如:画面图像简单,色彩丰富,形象鲜明;故事角色突出、人物不多、特征明显。

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等。

第二,作品具有特别个性。

那就是作品充满了幼儿天真的趣味,想象天马行空,小蛇吃什么水果肚子就会变成什么水果的模样,最后,一口把苹果树吞下去了,身体出奇地变成了一个树。

这跟小班孩子的生活经验、认知特点、思维特点完全匹配。

根据这个有趣的故事情节,我们截取其中的这一段,给幼儿准备画好的苹果树,如果采用蜡笔画,我们可以让幼儿用相应的颜色给苹果树涂上颜色,然后再添画苹果。

在示范时,老师结合绘本内容:“小蛇把苹果树吞了下去,瞧,小蛇变成了什么?”(苹果树)“那我们赶快把苹果树穿上好看的衣服吧。

”在给苹果树涂好漂亮的颜色后再进入下一个环节:添画苹果。

“这么漂亮的苹果树,怎么没有了果子呀?果子到哪里去了?”由此进一步引出添画苹果,难度也适当增加,孩子们肯定是非常的感兴趣。

如果将蜡笔画改成国画的形式——添画苹果,相信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我将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进一步与大家分享有关绘本《好饿的小蛇》与美术结合一起教学的点滴好饿的小蛇》,我们上学期作为绘本阅读已经给孩子们看过,我想把绘本与美术教学相结合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大家作个交流。

《好饿的小蛇》这个题材,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

相信所有的老师看后都会觉得“灵”。

我觉得,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特点。

第一,符合了小班年龄段孩子阅读的共同特点。

如:画面图像简单,色彩丰富,形象鲜明;故事角色突出、人物不多、特征明显。

故事情节简单、有趣等。

第二,作品具有特别个性。

那就是作品充满了幼儿天真的趣味,想象天马行空,小蛇吃什么水果肚子就会变成什么水果的模样,最后,一口把苹果树吞下去了,身体出奇地变成了一个树。

小班教育随笔记录《绘本

小班教育随笔记录《绘本

小班教育随笔记录《绘本从之前设计的各个艺术活动来反思绘本集体教学活动,我一直在思考怎样的绘本能够用作艺术欣赏活动素材,绘本,它区别于故事,绘本的精美图画应该也是可以作为教学重点来挖掘艺术价值的。

从幼儿自主表演的角度来看,虽然小班孩子的动作还比较稚嫩,但积累了一个半学期的动作技能之后,我们的艺术活动目标还应着力于鼓励幼儿表演表达出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引导他们自主表演,而不仅总是模仿老师的表演范例动作,并尝试让孩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

选素材《好饿的毛毛虫》是美国童书作家艾瑞克卡尔的作品,我选这本书的理由为:◆本书的绘画风格完全是儿童涂鸦期的手法孩子们一看就像自己的涂鸦一样,第一眼就因亲切感而拉近了距离,儿童对自己的涂鸦总是很珍惜,看涂鸦一样的画感觉像进入了自己的世界。

用像不像作为审美标准的成人也许有点排斥这本书,但这是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

◆单纯的构图幼儿在观赏一幅画时,首先吸引他们目光的是画面中心位置的内容,当下一幅画面同样在中心位置来表达,这种重复正符合孩子单纯到极致的视觉感受。

儿童的这种视觉特点也表现在儿童的绘画中,孩子们常常将最希望表达的内容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由此可见,卡尔的这种构图就是专门为孩子的视觉感受设计的。

◆色彩的视觉与味觉卡尔知道儿童对色彩的感受能力是极为惊人的,丰满亮丽的画面,迎合了儿童的视觉感受。

最为好玩的是,这本书通篇都在说吃,每一种水果的颜色都如它的味道一样浓郁,这条毛毛虫真像小朋友一样,看到什么都想吃!怎么组织活动从第一课时把目标定位在科学领域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自然过程和故事内容,到第二课时把目标定位在美术欣赏和表达,这需要教师进行有重点地引导。

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挖掘来为本次目标定位,我运用了以下策略:◆欣赏节奏一个星期之后毛毛虫越吃越多,星期六高潮迭起一次出现了那么多食物!到虫茧的那一页,就像音乐戛然而止,安静了两页。

突然从低八度跨越到高八度,似乎所有的乐器轰然奏起,一只绚丽的蝴蝶突现整个画面,为孩子带来了强大的视觉冲击。

最新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学随笔

最新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学随笔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学随笔导语:一本好的绘本,不仅仅局限于一个故事,它能渗透于任何一个方面,带给我们的也不仅仅是学到了什么,而是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学随笔【第一篇】:幼儿园绘画教学随笔兴趣是指对某项事物的爱好与追求。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兴趣源于对事物的好奇心,是一种自发的、内在的愿望。

如果这种好奇心能够得到满足、延缓,就能转化为持久而稳定的学习动力。

幼儿的绘画活动中如果生成了这种长效的动力,无疑会为幼儿认识、创造世界的活动打下最好的基奠。

幼儿对绘画的兴趣直接影响作用于绘画过程中的感知、表现表达及想象创造等多个环节。

可以说,兴趣是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前提,也是教师设计幼儿美术教学所要围绕的中心。

可是,在如何培养幼儿绘画兴趣的问题上,当前幼儿美术教学中却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有的教师过多的强调美术技能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必要性;有的教师又唯“兴趣”独尊,在绘画活动中缺乏引导,一味的放任自流,使幼儿绘画水平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长此以往反而使幼儿逐渐失去了对绘画的兴趣。

显然,这两种做法都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科学的教育原则,是对“培养幼儿绘画兴趣”这一问题的片面理解和认识。

在绘画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对绘画对象观察感知的兴趣,调动其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帮助幼儿保持、建立持久的绘画兴趣,是我们当前应该首要研究的课题。

毋容置疑,在幼儿绘画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体,但在培养激发幼儿绘画兴趣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却是必不可少的。

那么,教师如何在绘画活动中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将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转化为学习探究的主动性呢?结合多年的幼儿绘画教学实践,我提出几点浅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把握对象一个人从一出生,睁开眼睛看世界、动手接触世界那一刻起,就开始对这个世界上有形有色的事物产生了兴趣。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幼儿园大班绘本教育教学随笔:大班绘本《生气汤》教学反思《生气汤》是一本优秀的世界级绘本,它不仅是孩子的读物,也是成人的读物。

生气,每个人都经历过,孩子们也一样,妈妈不守信用或者与孩子抢夺一样玩具,都会生气。

因此我以《生气汤》绘本为载体,向幼儿讲述关于一件霍斯与妈妈之间发生的趣事,从而让幼儿了解生气是正常的情绪反应,经常生气会影响身体健康,让幼儿学会合理发泄自己的情绪。

因此我将目标定位于:1.能够仔细倾听,理解绘本中主人公心情转变的原因,学会合理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2.知道生气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了解经常生气会影响人的健康。

3.乐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保持自己快乐的心情。

首先从准备上看:幼儿都有过生气的经验,因而对故事主人公的行为是可以理解的。

我在准备的时候,对绘本进行了分析,选取了绘本中最主要的一些亮点做成,也便于幼儿的理解。

但在对幼儿回答的预设上还是比较欠缺,不能很好地将有利的信息直接反馈给幼儿,让其获取直接有效的经验。

再者从过程中看:整个过程都是围绕绘本故事中主人公由生气引发的一连串事件为主线的,我借由故事,从中挖掘有价值的点,反馈给幼儿。

第一部分是了解生气的危害,从观察图片,倾听故事,再引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上,让幼儿从故事然后回归到自身,用已有的经验来进行交流,我再进行小结,让幼儿知道生气不仅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会让身边的人不开心,更会让自己失去朋友。

虽然幼儿愿意说,但是我觉得大多孩子还是比较拘谨的,不能够很好地畅所欲言。

还有一些问题过得比较快,就像霍斯为什么生气,也只是让孩子听了一下,然后再说说,孩子们似乎还不是特别了解;另外对于幼儿的回答我也没有接应得很好,比如在问到“生气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时”,在孩子回答“想打人”时我就可以直接告诉他们这是不好的行为等等,我觉得在这一部分也应该是比较重要的,是勾起幼儿已有经验,让幼儿切身感受到生气的情绪,但在这里我匆匆地过了,没有与幼儿进行很好的互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随笔:有趣的绘本故事
一次偶然的机会,和班里的一位家长沟通中,无意间聊起了绘本,聊起了绘本的教学,聊起了绘本的内容,哪些绘本好,哪些绘本孩子特别的喜欢,在今后如何开展有关阅读方面的班级活动时,家长向我推荐了《神奇的校车》这本书。

这本书不单单只是语言,美学方面的内容,主要以科学知识为主的绘本。

第二天我借到了这本书,发现这本书的知识教育点有很多,难易层面也是容易被现阶段的孩子所能接受的,而且画面非常丰富,我想孩子们一定很喜欢,于是我把它做成PPT准备讲给孩子们听。

这本讲的是气候大挑战,在讲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特别的专注,他们对每一个环节,现象,陌生的词语都很好奇,在整个过程中,会有很多孩子大胆的提出他们的问题,“什么气候”“什么是化石燃料”“恐龙化石能不能变成燃料”“什么是氦气”“什么是温
室”“全球变暖我们会死吗?”到处可以听到孩子们在底下讨论的声音,“我见过节能汽车”“我见过太阳能发电板”·······哇,我当时很惊讶,课堂气氛也很难控制,因为孩子们这样探索的欲望被这样一本绘本所激发,他们愿意去思考,愿意去提问,我看到的也是那一双双渴望知道答案的小眼神。

通过这次的活动,我认为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一定要有一个具备能被探索的外界因素来支撑,因为在中班这个年龄阶段,大部分孩子是没有提问的意识,或者最多的提问是无效提问,所以需要这样的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