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采工作面支护方式设计(惠)
24053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平煤集团高庄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编号:已16、17-24053采煤工作面编制单位:采煤三队施工队长:杨秋甫技术负责人:陈松峰编制日期:2009-5-251第一章采煤工作面概况序号项目内容说明1 采位面置该采面位于四采区东翼2 采面范围走向:620m、倾斜:116m;回采总面积:71920m2;3 与及邻采近区煤关层系跨己回采的24030、24051、24052、24070、24072和24092布置的复采工作面。
4 与对地应面位相置工作面对应地表为丘陵5 采建面筑与物地关无影响2第一章采煤工作面地质条件项目内容序号说 明煤层赋存条件储量顶底板特性水文情况产状1走向N60o W倾向N30o E2341212345123煤坚固系数0.8-1.2瓦斯绝对涌出量相对涌出量煤质可采储量储量损失顶板岩性及关系顶板垮落步距顶板分类地板特性地板比压涌水老空水钻孔裂隙水0.068m3/min0.325m3/t牌号水份灰份挥发份煤层爆炸指数自然发火期1/3焦煤 6.5%25%34%36.42-40%1-3个月170000t13000t工作面大部分在采空区布置,直接顶板为上分层跨落再生顶板;跨煤柱块段直接顶板为灰色砂质泥岩,老顶为白色中粒砂岩。
直接顶初次垮落步距基本顶初次来压步距基本顶周期来压步距1-8m5-20m8-17m直接顶类别基本顶级别2类Ⅱ级为深灰色泥岩,遇水膨胀变软,局部底鼓。
3.0-9.7MPa涌水方式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量预计涌水点水质(PH值)老空水和顶板砂岩水20m3/h7无4老空水-对采面影响很大50m3/h3煤层综合柱状图名称厚度柱 状岩 性老顶己16-17煤层底板序号名称位 置对回采影响程度断层老巷1.9m12末状或块状深灰色泥岩工作面深部地质构造发育,据揭露情况,工作面有一条正断层,分别在机巷的17#、19#和20#附近揭露。
该采面共有9条老巷顶底板与煤层节理、层理发育情况及对回采工作面影响的综合评述对回采影响很大对回采影响较大2、底板为深灰色泥岩,遇水膨胀变软,局部底鼓,影响正常回采.地质构造直接顶3.3m5.2m6.0m浅灰色中粒砂岩再生顶板1、该采面为上分层放顶煤采面遗留浮煤,回采期间会遇见薄煤区影响生产,局部顶板绣结不好,加强顶板控制;过断层时,加强断层周围的顶板管理;4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采煤工作面巷道布置巷机面作工煤采3542巷联5第二节采煤工艺及顶板管理一、采煤工艺:1、主要工序说明:(1)打眼、装药、放炮:工作面炮眼布置为三花眼,上眼间距800mm,距顶400mm,底眼间距为800mm,距底300mm, 严格按照炮眼布置图和爆破说明书作业。
工作面综采改炮采施工技术

摘 要 : 庄 煤 矿 2 1 1综采 工作 面 采 至 距 D 。正 断 层 3 时工 作 面 顶 板 破 碎 , 综合 机 械 化 采 煤 带 来 诸 多 新 10 F 0m 给 困难 , 定 将 综 采 工 作 面 改为 炮 采 工 作 面 。 从 支 护 设 计 、 工 组 织 两方 面对 综 采 工 作 面 改为 炮 采 工 作 面 施 工 决 施 技 术进 行 了深入 探 讨 , 过 科 学 设 计 及 采 取 针 对 性 的措 施 确 保 了 回采 工 作 面 的 正 常 生 产 , 济 效 益 显著 。 通 经
度与采 高 比 , 一般 为 4— 8倍 。考虑 2 1 1工 作 面西 10 侧 为采 空 区 , 前方 受 大 断 层影 响 , 顶板 较 为 破 碎 , 煤
( ) 除工 作面运 输巷 转载 机 、 碎机 , 2拆 破 新安 装
收 稿 日期 : 0 1 9—0 2 1 —0 6 作 者 简 介 :李 中凯 ( 92 ) 男 , 南 沈 丘 人 , 程 师 ,9 4年 毕 业 17一 , 河 工 19
顶 板最 大 围岩压 力 根 据 经验 公 式 P =9 8 h k . . 1y
板输 送机 , 将其 改 为 D 型 单体 支 柱 配合 H J W D A型
金属 铰接 顶梁支 护 , 新安 装 S B 3 / 5 C型 刮板 输 G 60 10
送机 。
计 算 。其 中 , , 工 作 面合 理 支 护 强 度 , N m ; P为 k/ h 为采高 , 此处 为 2 8m; 为顶 板 岩 石 密 度 , 般 取 . 一 2 5tm ; . / 。 为工 作面 支柱 高度应 支护 的上 覆 岩层 厚
的支护 措施 进行 顶板支 护非 常关键 。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规定为切实加强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头及两巷超前支护管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采煤工作面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结合焦煤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焦煤公司除采用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开采或有其它特殊要求以外的所有采煤工作面。
第二条采煤工作面端头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1、采用单体柱铰接梁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2、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对棚支护的炮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π型钢梁一致。
3、采用悬移支架支护的采煤工作面,优先使用端头支架加强支护,使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迈步对棚支护端头时,端头π型钢梁迈步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一对棚,够一架悬移支架宽度时,要及时加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与工作面循环进度一致。
4、采用综采(放)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
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放)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100毫米。
5、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的采煤工作面(设计采高>3.5米),端头支护必须使用端头架或过渡架。
端头π型钢梁对棚与排头架间距不超过500毫米,超过500毫米时要增加对棚,够一支架宽度时,要及时换成综采支架。
端头对棚迈步步距为600±100毫米。
6、端头π型钢梁长度为3.6米,一梁不少于4柱,柱间距(中-中)为1100±100毫米(可以适应机头及安全口宽度进行调整梁长、柱间距),两端单体柱距梁端100±100毫米,端头对棚同步梁间距(中-中)为600±100毫米,并对梁间距为(中-中)200±50毫米。
7、顺槽采用U型钢棚支护,或采用工钢棚支护时矿压显现明显,必须采用单体柱π型钢梁进行超前换棚,π型钢梁长度与巷宽相适应。
2024年炮采、普采工作面采煤工艺及安全操作(五篇)

2024年炮采、普采工作面采煤工艺及安全操作炮采是一种落后的采煤工艺方式,但对复杂的地质条件适应性强,设备简单,所以,广泛使用于条件比较复杂的中小型煤矿。
一、炮采工艺方式炮采工作面的工艺过程有: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回柱放顶等。
(一)破煤爆破落煤的生产过程包括打眼、装药、填炮泥、联炮线、放炮等工序。
1、爆破应达到的要求爆破落煤应满足“两高”、“两少”、“五不”的要求“两高”:炮眼利用率高,保证工作面的循环进度;爆破自装率高,保证爆破后煤体松散适度,尽量减少人工攉煤量,同时要防止煤抛到采空区一侧,提高煤炭采出率。
“两少”:尽量增加每一次爆破的炮眼个数,以减少放炮次数,缩短爆破消耗的时间;合理布置炮眼和装药量,降低炸药和雷管消耗,提高经济效益。
“五不”:不崩坏顶板;不崩倒、崩坏支架;不崩翻刮板输送机;不爆底煤,减少工人起底煤的工作量;不出大块煤,减少工人二次破碎煤的工作量。
另外,对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进行爆破作业时的特殊安全要求如下:(1)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工作面,必须使用取得产品许可证的煤矿许用炸药和煤矿许用雷管。
(2)放炮工必须由经过专门培训、取得爆破合格证的专职爆破工担任。
爆破作业只准爆破工1人操作。
(3)在爆破作业时,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和“3人联锁放炮制”。
(4)炮眼封泥必须使用水泡泥,水泡泥外剩余部分炮眼,应用粘土泡泥充填封实,严禁放半炮和出现放炮“打筒”现象。
(5)采煤工作面可以采用分组装药,但一组装药必须一次起爆,严禁在一个采煤工作面使用两台放炮器同时进行放炮。
为达到上述要求,就要根据顶板的稳定程度、煤层厚度和硬度及节理等情况,采用合理的炮眼排列、角度、深度及每眼装药量等。
2、合理的炮眼布置及爆破参数采煤工作面的炮眼布置包括有炮眼布置方式、炮眼深度、角度和炮眼间的距离等内容。
合理炮眼布置一般根据煤层的厚度、煤质的软硬、煤层的层理与节理以及煤层顶底板的情况来确定。
(1)采煤工作面的炮眼布置方式。
试论炮采工作面顶板如何支护

摘 要: 该文通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 的关系、 支柱 初撑力对顶板支护 的作 用、 工作面煤帮放炮后的及时支护对控制项板 的作用 、 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初撑力和及 时支 护在炮采工作面顶板管理中的重要性 四个 方面 阐述 了采 场上覆岩层 的运动 规律及 回采工作面支架与围岩 的关 系论述 了炮采 工作面减少顶板下沉量和 降低 顶 板 破 碎 程 度 的 两 个 重 要 因素 一 保 证 一 定 的支 柱 初 撑 力 和 及 时 支 护 的 重要性 , 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 炮采工作面 初撑 力 及时支 护 支护要点 O 引言
现在 矿 上 炮 采 工 作 面 采 用 的 支 护 材 料 为 “ 体 液 压 支 柱 单
( D 一2 0 、 D 一2 0 P Z 2 0 P Z 5 0型 )配合锯齿长钢 梁锯 齿长钢梁 为钢 性
支 护材料 , 单体液压支柱 属于恒阻 式支柱 , 这种组合 的支架具有 以 煤炭开采过程中 , 工作面支 架的性能、 受力情况 , 支护方式成 为 下优 点 : 合理控制好工作面顶板的关键因素 , 如何减 少炮采工作面顶板下沉 21支柱初撑力依靠乳化泵供 给, . 故初撑力大操作简单可靠。 量和 降低顶板破 碎程度 ,就 需要保证 一定 的支柱 初撑 力和 及时支 22 阻 力靠 支柱三 用阀控 制 , - 与活柱下缩无 关( 支柱 的始动 阻 护, 从而合理控制好炮采工作面项板 , 安全生产 。 力即为额定工作阻力 ) 。 1 工 作 面 支 架 与 围 岩 的关 系 23 由于支柱初撑 力大,支柱来压 时呈可靠的恒阻状态工作 , . 在开采煤炭 的过程中 , 整个工作面上覆岩层 中邻近煤层的老项 因此整个工作面支柱 工作阻力比较均 匀。 岩 层 形 成 的结 构 是 由“ 壁 、 作 面 支 架 、 空 区 已冒 落 的 矸 石 ” 煤 工 采 这 24 支 架 实 际支 撑 力较 高 。 。 种体系所支撑 ,又 由于煤 壁与冒落的矸 石具有截然不同 的特性 , 因 由于 以 上优 点 ,决 定 了 它能 较 好 的适 合 各 类顶 板 控 制 的 需要 。 此 工 作 面 支 架 的性 能 、 力 情 况 , 护 方式 就 成 为 合 理 控 制 好 工 作 受 支 支柱初撑力大 , 很快可达 到额定 工作阻力 , 并且承载均 匀 , 以很好 可 面项板 的关键 因素, 这便是我们在研究炮采工作面顶板 管理 问题 中 的防止松软破碎 顶板寓层造成 的破坏 。 也正是这种 支架 的优 良性能 首先要探讨 的一 个重 要课题 。只 有支架 支撑 力分布理 , 护方式及 支 为来炮采工作 面顶板管理 工作的煤矿 保持在一个较 好 的管理 水平 方法适当 , 才能确保维护好采煤 工作面顶板 , 才能保证矿 工 的生命 上打 下了坚 实的基础 。要继续发挥 出这种支架 的优点 , 到合理的 做 安全和煤炭生产 的正常进行。 控 制好工作面 顶板 , 证安全生产 , 必须保证架设 支柱时 须 达 保 就 从 已有 的资料分析 , 工作面支架与围岩 的关系如 下 : 到规定 的初撑 力,而 初撑 力的大小直接取决于泵站的输 出压力 , 这 11支架与围岩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在 小范 围内支架 可视 为 . 就 要求我们在 日常的工作 中必须将泵站 的管理工作 放在设备管理 个反力 , 围岩形成 的项板压力则 可视为是作用 力 , 两者应 相互适 的首位 , 严格 执行好乳化 泵的管理制度 , 实做 到杜绝 泵站压力 不 切 应, 使其 大小 相 等 , 而且 尽 可能 的作 用 在 一 个 点上 。 够 的现象存在 , 按配 比要求及时加好乳 化液 , 以防止支柱 生锈造成 12 工作面支 架受力 的大小及其在工 作面 分布 的规律 与支 架 . 支 柱 三 用 阀 漏 液 而 影 响支 柱 的初 撑 力 ,在 此 基 础 上 教 育 好 职 工 , 使 本身 的性 能有关。 以往煤炭生产 中大量的 事实证明 , 钢性 、 急增 阻 职工在 现场升柱时 必须 正确操作 使支柱的初撑 力达到注 液枪压力 式、 微增 阻式 、 恒阻式支架 受力的情况在工作 面分布状 态是 不一致 表上规定的 9 K 0 N。 的。而我矿 炮采工作面 的支 护材料是 : 单体液压支柱( 外注式 ) 配合 3 工作 面 煤 帮 放 炮 后 的 及 时 支 护 对控 制顶 板 的作 用 锯 齿长 钢梁 , 这种支 架属于恒阻式支架。根据许 多资料及 实验证 明, 炮采工作面在 刚放完炮 时及放炮 过程 中却 有一段煤帮 区空顶 恒 阻式支架受力 比较均匀。 的时间 ,这就等价于 在这段时间 内明显增大 了梁端到煤壁 的距离 , 1 支架工作阻力与顶板下沉量的关 系 ; . 3 在煤矿 实际工作 中证 这一段 时间内就 会增 大顶板破 碎面积 , 果减 少顶板破 碎面积就 必 如 实, 降低工作面顶板 下沉量后 可对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带来极大 的 须缩短 这段 空顶 的时间 , 这就要 求我们在放炮 后必须及时的移梁并 好处, 项板下 沉量过 大会造成 : 工作面顶 板压 力过大 , 项梁 变形严 架柱 支护 , 而降低顶板破 碎面积 , 从 也就是 说缩短 空顶时间 才能达 重, 支柱压 死, 易发生局部 冒顶等现象。这会给工作面 的正常生产带 到不 出现或相 当于不 出现 空顶 现象 , 这样可 以减 少放炮后项板和离 来极大 的困难 , 因此在 一定 条件下可得 出这样 一个结论 : 制顶板 控 层幅度和下沉量 , 保证顶板 的完整 , 便于 项板 的管理工作。 即 是控 制 顶板 下沉 量 。 4 支 柱 初 撑 力 和 及 时 支 护 在 炮 采 工 作 面 顶 板 管理 中 的重 要 性 在 国外实测 中所统计 到的 “ △L 的 曲线图可 以得 出这样 一 ” 控顶 的关键 就在于放 炮后 的及 时支护及架 设支柱 时的初撑力 个 结论 : 制 项 板 下 沉 量 是 有 一 定 限 度 的 , 过 这 个 限度 , 加 支柱 控 超 增 达 到“ 业规程 ” 作 规定 的数 值 。只 有 做 好 以上 两 项工 作就 可 以 降低 项 工 作 阻力 对 项 板 下 沉 量 影 响较 小 , 低 于 这 个 限 度 却 影 响 极 大 。如 但 板 下沉 量 , 少 顶 板 台 阶 下沉 现 象 , 高 顶 板 完 整 性 , 而 便 于 我 们 减 提 从 何 使 支 架 迅 速 达 到 工 作 阻 力 是 降 低 工 作 面 项 板 下 沉 量 的 关键 , 实 为
炮采工作面支护方式设计(惠)

小发路煤矿炮采工作面支护方式设计参考一、工作面支护强度计算1、合理支护强度的计算采用经验公式计算:Pt= 9.81×h×r ×R=8×9.81×1.8×2.62 =370.11(kN/m2)式中:Pt—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2)h—采高(m)r—顶板岩石容重(t/m3),R—工作面上覆岩石厚度一般取4-8倍的采高,取89.81—重力常量选取370.11kN/m2为工作面合理支护强度。
2、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计算:n=Pt/Rt×N=370.11/300×0.85≈1.45(根/m2)Rt—单体液压支柱额定工作阻力, 300KN;N—单体额定工作阻力实际利用系数,一般取0.85;3、根据合理的支护密度,结合顶板岩性,为满足护顶需要,确定排距为1.0m、柱距为0.5m;实际支护密度为4÷(0.5×4.2)=1.90根/m2>1.45根/㎡满足要求。
4、选择合理的控顶距根据工作面实际采高和岩性,采用“三四”硐管理顶板,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
5、切顶排支柱:方案1使用切顶密集+戗柱作为切顶排的特殊支护。
支护规格支柱中-中400mm.,在切顶位置两棚支柱间加打一棵戗柱形成切顶排支柱,柱距0.4m。
方案2:使用切顶密集+中-中5米一个木垛。
二、工作面支护工作面支护:采用普通支护与特殊支护相结合。
1、普通支护:(1)普通支护形式:该面采用齐梁直线正悬臂棚式支护,选用DZ22-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A-1000型铰接顶梁,扶一梁一柱走向棚,正悬臂棚支柱支设在距梁尾300mm处,顶梁垂直于煤壁,梁销小头向上,支柱三用阀注液孔朝下。
(2)支柱排、柱距的选定:根据顶板控制设计,选定支柱的柱距为0.5m ,排距为1.0 m ,支护密度为1.90根/m2。
靠老塘侧柱子打对柱。
支柱打成直线,柱距偏差不大于±50mm,排距不超过±100mm。
炮采工作面支护与回采工艺管理规定范本

炮采工作面支护与回采工艺管理规定范本炮采工作面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对于保障矿山的安全、高效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炮采工作面的支护和回采工艺管理,确保工作面的稳定和矿山的安全,制定了以下管理规定:一、工作面支护管理规定1. 支护材料选择与使用原则:(1) 选择质量可靠、稳定性好的支护材料;(2) 支护材料应具备足够的抗压、抗剪和抗弯能力;(3)支护材料的使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过严格检测和试验。
2. 支护材料存储与保管规定:(1) 支护材料应存放在指定的仓库中,防潮、防火、防盗;(2) 支护材料存放要注意分类、整齐,方便使用和管理;(3) 支护材料应定期检查,发现破损、变质或者质量不合格应及时处理。
3. 工作面支护施工管理规定:(1) 工作面支护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严禁随意修改和变化;(2) 支护施工现场要保持整洁、安全,严禁乱堆乱放和翻动未使用的支护材料;(3) 支护施工工艺要符合施工方案,严禁任意更改施工工艺。
二、炮采回采工艺管理规定1. 炮采回采前的准备工作:(1) 制定回采方案,明确回采的路线和采高;(2) 确保回采区域的通风状况良好,保证矿工的安全;(3) 确保回采设备的完好,进行必要的检修和维护。
2. 炮采回采操作规范:(1) 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具备相关技能和经验;(2) 回采过程中必须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确保安全;(3) 回采过程中,必须按照方案指定的采高和采掘顺序进行操作。
3. 炮采回采管理与安全规定:(1) 确保采矿工作面周边的支护设施完好,及时修复破损;(2) 加强对回采工作面的巡查和监控,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3) 严禁在炮采回采过程中酒后作业或者进行其他违规行为。
以上是炮采工作面支护与回采工艺管理的基本规定范本,矿山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矿山的安全生产。
2022版煤矿安全规程知识试题与答案

2022版煤矿安全规程知识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已经2021年()应急管理部第27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
[单选题] *A.10月22日B.12月22日C.8月17日*2.修订后的《煤矿安全规程》,自2022年()起施行。
[单选题] *A.2月1日B.4月1日*C.6月1日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活动,必须遵守《煤矿安全规程》。
[单选题] *A.煤炭生产B.煤炭生产和煤矿建设*C.煤矿建设4.入井( 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穿带有反光标识的工作服。
入井( 场)前()饮酒。
[单选题] *A.可以B.严禁*C.适当5.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
[单选题] *A.审批B.登记C.投入使用*6.煤矿发生事故后,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必须立即采取措施组织抢救,矿长负责抢救指挥,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
[单选题] *A.技术负责人*B.生产负责人C.安全负责人7.斜井井筒检查孔距井筒纵向中心线不大于()m,且不得布置在井筒范围内。
[单选题] *A.25*B.30C.358.采用冻结法开凿立井井筒时,冻结深度小于()m时,在永久井壁施工全部完成后方可停止冻结。
[单选题] *A.300*B.400C.5009.由下向上施工()以上的斜巷时,必须将溜矸( 煤)道与人行道分开。
人行道应当设扶手、梯子和信号装置。
[单选题] *A.25°*B.28°C.26°10.总粉尘浓度,井工煤矿每月测定()次;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
粉尘分散度每6个月测定1次。
[单选题] *A.1B.2*C.311.呼吸性粉尘浓度每月测定()次。
[单选题] *A.1*B.2C.312.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
割煤时必须喷雾降尘,内喷雾工作压力不得小于()MPa。
[单选题] *A.1B.2*C.313.煤层瓦斯压力达到或者超过()MPa的区域,必须采用地面钻井预抽煤层瓦斯, [单选题] *A.2B.3*C.514.开采保护层的区域防突措施,或者采用井下顶( 底)板巷道远程操控方式施工区域防突措施钻孔,并编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发路煤矿炮采工作面支护方式设计参考
一、工作面支护强度计算
1、合理支护强度的计算
采用经验公式计算:
P
t
= 9.81×h×r ×R=8×9.81×1.8×2.62 =370.11(kN/m2)
式中:P
t
—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强度(kN/m2)
h—采高(m)
r—顶板岩石容重(t/m3),
R—工作面上覆岩石厚度一般取4-8倍的采高,取8
9.81—重力常量
选取370.11kN/m2为工作面合理支护强度。
2、工作面合理的支护密度计算:
n=P
t/R
t
×N=370.11/300×0.85≈1.45(根/m2)
R
t
—单体液压支柱额定工作阻力, 300KN;
N—单体额定工作阻力实际利用系数,一般取0.85;
3、根据合理的支护密度,结合顶板岩性,为满足护顶需要,确定排距为1.0m、柱距为0.5m;实际支护密度为4÷(0.5×4.2)=1.90根/m2>1.45根/㎡满足要求。
4、选择合理的控顶距
根据工作面实际采高和岩性,采用“三四”硐管理顶板,最大控顶距4.2m,最小控顶距3.2m。
5、切顶排支柱:方案1使用切顶密集+戗柱作为切顶排的特殊支护。
支护规格支柱中-中400mm.,在切顶位置两棚支柱间加打一棵戗柱形成切顶排支柱,柱距0.4m。
方案2:使用切顶密集+中-中5米一个木垛。
二、工作面支护
工作面支护:采用普通支护与特殊支护相结合。
1、普通支护:
(1)普通支护形式:该面采用齐梁直线正悬臂棚式支护,选用DZ22-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A-1000型铰接顶梁,扶一梁一柱走向棚,正悬臂棚支柱支设在距梁尾300mm处,顶梁垂直于煤壁,梁销小头向上,支柱三用阀注液孔朝下。
(2)支柱排、柱距的选定:
根据顶板控制设计,选定支柱的柱距为0.5m ,排距为1.0 m ,支护密度为1.90根/m2。
靠老塘侧柱子打对柱。
支柱打成直线,柱距偏差不大于±50mm,排距不超过±100mm。
(3)工作面端头支护:
机头采用四对八架л型钢大棚支护及机尾三对六架л型钢大棚支护。
工作面机头
处采用四对八架л型钢大棚支护,保持1.0m的超前峒,四架超前,四架拖后,一梁三柱,交替前移,对棚间距0.6m,大棚靠老塘侧四排金属顶梁,配单体支柱,随大棚前移挂梁,一梁二柱支护,支柱支设在梁子两端头0.3m处。
靠老塘侧柱子打对柱,基本柱打对柱。
工作面机尾处采用三对六架л型钢大棚支护。
端头第一架棚与巷道支护间的距离不大于0.5m,结合部要用木料或枇子和笆片搭接严密。
(4)工作面材料、运输顺槽的超前支护:
上、下顺槽超前支护距离不少于30米
1、运输顺槽破碎机后超前支护采用HDJB-1000×600“十”字型顶梁、HDJA-1000“一”字型顶梁配合型号为DZ18-30/100、DZ20-30/100或DZ22-30/100单体支柱支护,支护两排单体支柱,长度不低于30m,柱距1.0m。
若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出现变形时,可用点柱或架棚支护;若巷道原顶网不完好时,超前支护时应铺单层金属网护顶;在回采过程中,不影响设备前移的超前支护予以保留至切顶线。
2、轨道顺槽超前支护采用HDJB-1000×600“十”字型顶梁、HDJA-1000“一”字型顶梁和HDJB-1000×600“十”字型顶梁网状铰接,配合型号为DZ18-30/100、DZ20-30/100或DZ22-30/100单体支柱支护,“十”字型顶梁布置在两边,长边沿走向铰接;超前支护距离保证从煤壁算起不低于30m,距煤壁30m范围内采用三排单体支柱支护。
人行道侧排距为1.2m,电缆道侧0.6m,柱距1m。
若超前支护以外的巷道出现变形时,可打点柱支护或架棚支护。
三、工作面平、剖面布置图
1000mm
1800mm
剖面 A-A
剖面 B-B
700mm
4200mm
1800mm
3200mm
工作面剖面图
方案一:使用切顶密集+戗柱作为切顶排的特殊支护。
支护规格中-中400mm.方案二:使用切顶密集+中-中5米一个木垛。
C
A
B
A
B 30m 超前架棚
材料道
运输机道
倾向架棚
工作面平面布置图
三对六架л型钢大棚支护
四对八架л型钢大棚支护
HDJB-1000×600“十”字型顶梁
HDJA-1000“一”字型顶梁
HDJB-1000×600“十”字型顶梁
HDJA-1000“一”字型顶梁
30m 超前架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