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
引导学生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引导学生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批注式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标注、注解、总结等方式对文本进行理解和分析,以提高阅读深度和广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关于引导学生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批注式阅读的重要性在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之前,首先要让学生正确理解批注式阅读的重要性。
要告诉学生,批注式阅读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提高阅读效率。
而且批注式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阅读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
只有明确了批注式阅读的重要性,学生才会认真对待批注式阅读,才会主动将其融入到自己的阅读习惯中去。
二、教师示范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要想引导学生批注式阅读,首先教师自己要熟练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并能使用批注式阅读的技巧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批注式阅读作品,向学生展示批注式阅读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巧。
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对文本进行标注、注解,进行模拟批注式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三、向学生提供适合批注式阅读的文本材料在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适合批注式阅读的文本材料。
这些文本既要符合学生的阅读水平,又要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资料等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批注式阅读中得到知识的启发,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四、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批注式阅读的体会在进行批注式阅读后,教师要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批注式阅读体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技巧、体会等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比赛,让学生通过比赛互相学习、切磋,进一步提高批注式阅读的效果。
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

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批注式阅读,又称“主题式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读者针对所读内容,主动地进行笔记、标记或记录,对文本内容进行加工和深度理解的一种阅读方法。
批注式阅读可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
在教学中,批注式阅读也被广泛运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实施。
批注式阅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批注式阅读的核心在于“主动”,既要读者主动地去思考,把所读的内容加工成自己的知识,也要主动地去与他人交流和对话,使所学知识更深刻的被记忆和理解。
因此,批注式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能力。
2.提高学生阅读和学习效率批注式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和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好地应对过多的学习材料。
通过批注和笔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文章内容,并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1.提示学生进行批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示学生进行批注,强调为何要进行批注,并提供相关的批注工具和材料。
同时,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怎样进行批注,例如如何选择重点和标记方便的符号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组织学生讨论所读内容,并进行批注。
通过集思和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的反思和理解。
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批注技巧和独立思考能力。
3.课堂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置相关的批注式活动,例如把学生分成两组,进行阅读比赛,看哪一组能更快地找到文字中的重点并进行批注。
这种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专注于阅读,同时还能够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度。
4.课后作业教师可以把批注式阅读纳入课后作业中,让学生通过批注来巩固所学知识,并锻炼阅读和理解能力。
批注式作业还能够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和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
三、批注式阅读的注意事项1.注意批注的质量学生在进行批注时,应当考虑到批注的质量问题。
不要因为追求速度而随便标注,而应该把批注当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一种手段,从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阅读质量。
现代文批注式阅读100篇

1.《百年孤独》
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家族在20世纪拉丁美洲的历史,以及它们如何应对复杂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
作者用充分的想象力和对人性的敏锐观察,将这个家族中不同成员之间的关系、血浓于水般的情感以及因历史而引起的内心危机,生动地呈现出来。
尤其是书中最后一章“死亡”,作者用凝重而优雅的文字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永不忘怀之画面。
2.《飞鸟集》
这部诗集是泰戈尔最重要代表作之一,书中大多数诗歌都是泰戈尔根据印度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所创作。
通过大量使用隐喻、形象化语言和神话传说;泰戈尔将印度文化中神圣老道、生命力强大、无畏奋斗和常胜不易三大理念表达得栩栩如生。
此外;泰戈尔也通过飞鸟集将博大老道思想传承到后代当中去。
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所谓批注式阅读,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随时在书页的天头、地脚及旁边等处,用符号或文字记下自己的思考,或是读者的感想、质疑,或是读者的评价、补充,形成简洁明了并与原文呼应的批语和注解。
通过作者与读者的简单交流,既延伸了作者的本意,又使读者的思绪在文字间跳跃飞扬。
一、批注式阅读是启发想象的动力当今语文课堂上的阅读,多是学生在老师的牵制下,被动地阅读。
老师倾向于对课文的遣词造句、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技巧等等的分析,学生缺乏主动思考的积极性,被老师的思维惯性带入老胡同,人云亦云,没有思考的冲动。
论语所讲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对这种现象弊端的精辟总结。
好多学生每次总是比老师要求的阅读进度超前很多,积极性很高,但最终却收获寥寥,这就是目前的阅读现状。
爱读书,却只是简单地被故事情节所吸引;废寝忘食地读,但是读完便罢,没有深度地思考;书的精髓内化,更是无从谈起。
这样的读书方式,就像是做了一个梦,梦里或捧腹、或唏嘘,但醒来后问起具体的细节,却终是大梦南柯,一切了无痕迹。
貌似热闹繁荣的表象背后,掩饰不住阅读思考与积累的苍白枯黄。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积极主动、极富创新性的阅读方法。
它培养的是学生边读边思边批注的习惯,有机地结合了大脑的思维与双手的灵活,最大程度地把手脑并用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批注式阅读强调的是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内容要点、逻辑层次、思想感情、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独立思考的观点。
它张扬的是个性,流露的是感情,体现的是交流。
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批注,就怎样批注,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
能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主动性,增强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形成阅读个性,让读书成为启发想象的精神源动力。
二、如何培养学生批注阅读的能力1.培养学生读书做批注的良好习惯在批注阅读的开始阶段,老师要对学生讲清楚什么叫批注式阅读,并详细举例说明批注式阅读的类型,以及重要性,逐步引导学生对批注的兴趣。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方法和策略研究

一、批注式阅读的内涵及研究现状批注式阅读由特级教师孙立权首次提出,他认为批注式阅读即意(批注)随文(文本)生,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把林林总总的阅读所得、所感、所疑都书写在书眉页侧,与正文相映成趣。
部编版语文教材明确要求学生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
在进行批注式阅读时,学生首先进行自我批注,完成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完成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在与老师交流总结时完成学生与教师、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这样的阅读方式能真正实现“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对话过程”的要求。
在知网(CNKI)以“批注式阅读”为主题检索,可以检索到245篇相关文献,其中有71篇文献研究了“小学批注式阅读”。
71篇文献按主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倡导在小学课堂上运用批注式阅读,此类研究较少,且多停留在一些现象描述或个人化的感性认识上,缺乏深入的系统研究。
另一类是占大多数的讨论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例如郑月明老师的《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解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认为在实施批注式阅读教学时,先做好示范,激发学生对批注式阅读的兴趣,然后利用阅读教学课进行批注的方法指导,最后将批注式阅读延伸到课外。
王慧杰老师《基于批注式阅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首先运用预习式批注方法,优化阅读起点;然后引入质疑式批注方法,培养阅读思维;最后利用评价式批注方法,促进阅读鉴赏。
分析数据及相关文献,不难发现,相对于中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研究较少,且成果多集中于泛泛讨论批注式阅读的教学策略,缺少具体到某篇课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因而可操作性不强。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四上第六单元“批注”明确提出“学习用批注方法阅读”的教学目标,结合葛子妤老师执教的《牛和鹅》,从提问题、夸写法和谈感受三方面写批注,实现批注式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批注意识和批注技巧,在圈画点评中实现深度学习。
二、小学批注式阅读教学的初次探索(一)由浅入深,初识批注师:同学们请你看看课文,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和别的课文的不同之处呢?预设:课文旁边多了许多小字的框框。
批注式阅读

(3)解释法:对文中重点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进 行解释。
如不理解的词语可在下面画上“—”,利用工具书把意思批注在词语旁边。
批注式阅读的操作方法:
(4)补白法:顺着行文思路,依照作者的写法,抓住文章 留白处,插图展开联想,进行补写、续写或扩写等。如 《一件珍贵的礼物》一文作者给出了文章的前部分,让大 家发挥想象结合情境续写下面的故事,像这样的练习也可 作为我们阅读课上的一个随堂练笔,为日记课提供素材。 (5)联系法:联系课文题目或文章内容,你还知道哪些与 此文相似的知识呢。如《蝴蝶救了澳洲大陆》说说你还知 道哪些外来物种给人类带来的灾害呢? (6)欣赏法:对字的准确生动、词的灵动形象,句的修辞 运用、段的构成方式、篇的巧妙布局等进行欣赏并加以积 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会这种写作方法,在自己的文章 中要学会运用。
二、批注式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有哪些 帮助?
批注式阅读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直接面对 文本,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学生在文本的圈、点、勾、画 进行批注,边批注,边思考,记下自己的读书体会,哪怕是 一个词,久而久之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养成良好的读 书习惯,真正使学生学有所得,张扬学生的个性,提升阅读 能力和发展学习能力。一堂课3/5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批注阅 读。2/5的时间相互交流。重在“不求知识同一,鼓励自主 创新。”让学生实现 “我的课堂我作主”实验一段时间后, 可以更开放一些。学生可以在课内读整本的书。
2、圈画字词反复读 圈画生字词,练习读好含有拼音或生字词语的语句,可同桌互读,也 可全班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互相帮助,更正读音,人人当“小老师” 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引导学生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引导学生批注式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摘要】批注式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引导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和培养他们的阅读技巧,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将批注式阅读纳入课堂教学中,可以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阅读,提升阅读效果。
持续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对他们阅读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阅读意识和阅读能力。
教师应该重视批注式阅读的引导,将其作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批注式阅读, 学生, 阅读能力, 引导, 方法, 技巧, 阅读理解, 兴趣, 课堂教学, 有效策略, 持续引导, 阅读水平1. 引言1.1 了解批注式阅读的重要性批注式阅读是指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标记、注释、总结等方式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阅读的内容。
了解批注式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学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批注式阅读有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深度。
通过批注,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思考、分析和总结,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批注式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阅读意识。
通过批注,学生可以思考作者的意图、推理论证以及逻辑结构,从而培养独立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这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扎实提高阅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批注式阅读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和思维框架。
通过批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理解记录下来,形成自己的思维导图和逻辑链条,从而更好地理清思路、凝练知识,提高阅读效果和学习效率。
了解批注式阅读的重要性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提升学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引导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的方法,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将会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1.2 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是阅读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阅读意识指的是学生对阅读的认识、态度和意识形态,包括对阅读的重视程度、阅读的目的和意义等方面。
批注式阅读--批注式阅读教学

“读文而无评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 故评注不可已。”
——(清)唐彪《读书作文谱》
批注
批注式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指学生在阅读中依靠自己的生 活经验与语文经验,感知文章语言,并运用文字或 符号将自己对文章的所思、所感、所惑,在文章中 标记或书写下来,体现学生阅读的思维轨迹的一种 阅读方式。
……
批注点
题目 作者 词语 句子 首尾段
标点 描写方法 文章矛盾处 情感波澜处
……
题目
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质疑
题目
从标题的含义以及作用入手
作者
介绍作者的文学常识
作者
联想之前学过的该作者的文章
标点
探究标点符号背后的内容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
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 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 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 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 ,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 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 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 来吧……”
鉴赏型批注
【鉴赏】 “天大寒,砚冰坚”短短六个字,表现出了冬天的奇寒。一
个“大” 字给与了我们大雪纷飞、冰封大地的严寒之感,甚至 连砚台里刚磨好的墨水都已经冻成坚硬的冰块了,可见不只是室 外,连室内也是冰冻三尺,这种恶劣的自然 环境的描写,为下 文做铺垫。
宋濂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能坚持抄录书籍,表现出了宋濂刻 苦勤学的精神和坚定的意志。
权劝学》中的吕蒙,吕蒙一开始不爱学习,但在孙 权的劝导下,“乃始就学”,后来终于学有所成。 看了他们,我再想想自己,平时在学习上还是不够 勤奋,经常还需要老师和父母的提醒、督促,实在 惭愧!古人的这种勤奋求学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批注点
题目 作者 词语 句子 首尾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注式阅读
教材是一个例子,如何用好例子,不妨试试批注阅读;读了很多文章,就像鸟儿从天空飞过,提笔枯窘,不妨试试批注阅读;离开老师不知道如何欣赏一篇文章,不妨试试批注阅读。
静下心来,学会分析,学会解读,学会鉴赏,学会体悟。
提升阅读写作能力,批注阅读乃首选方法。
(一)批注,可以有如下六种类型。
1.阐释型批注:这种批注,用来理解阐释文章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着重解决读懂“写
什么”的问题。
其中包括:
对词语的阐释——学生阅读文本,勾画出含义深刻的词语,写出词语的本义和在语境中的意义。
对句子的理解——当文中出现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时,学生要能理解这些句子的深层含义。
对段落的概括——段落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对段落的大意加以概括,进而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对主题的把握——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
2.赏析型批注:这种批注,用来欣赏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着重解决读懂“怎么写”的问
题。
其中包括:
词句——词语和句子运用的巧妙之处。
段落——段落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中的作用。
篇章——整篇文章在构思和表达上的精妙之处。
3.质疑型批注:这种批注,是对原文内容和表达的探究。
无论是文章的内容还是表达,都需要用探究的目光去审视它,其内容都是没有漏洞的吗?其遣词造句都是无懈可击的吗?有没有更好的表达?带着这样的视角去观照一篇文章,实际上是对这篇文章进行了更深层面的品读,在“信任——怀疑——探究——明晰”的心理和思维经历中完成了读者和作者的深度对话。
4.补充型批注:这种批注,要根据原文的主题和思路,补充相应的内容。
例如,叙事类文体,可以补充人物的言行心理,补充故事发生的场景,补充情节的发展变化等。
说理性文体,可以补充作者所论述的道理,或者补充支撑道理所需的论据,等等。
5.感悟型批注:这种批注,要写出由原文内容引发的感悟。
6.联想型批注:这种批注,要写出由原文内容引起的联想。
这六种类型的批注,可以分为两组,前三种(阐释型批注、赏析型批注、质疑型批注)侧重于对文本的“读”,是对文本的接受;后三种(补充型批注、感悟型批注、联想型批注)由“读”转向在此基础上的“写”,是对文本的再创。
这之中,体现了学生对文本的“读——思——悟”的过程。
前三种批注的能力层级是逐步提升的。
阐释型批注仅仅是感知文本的写作内容,能力层级相对较低,是学生与文本的浅层对话,赏析型批注需要在此基础上对文本进行鉴赏,能力层级有所提升,对话也渐渐走向深入,质疑型批注则需要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进行探究和质疑,这是一种较高层级的阅读能力,也使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在思维水平上,三种批注既表现出不同层次,又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完成学生与文本的全方位高水平对话。
后三种批注的能力层级也是逐步提升的。
补充型批注只是对原文的补充,相当于简单的“修补”,感悟型批注需要学生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表达个人的感悟和主张,不同的读者,感悟自然有高下之分。
而联想型批注则需要由原文联想到之外的其他内容,已经是文本的超越了。
这三种批注,已经越来越体现出阅读主体的主观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彰显出文本的外延和辐射价值。
对“批注”进行上述六种类型的分类,避免了批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批注这一极具个性特征的对话过程变得有了深度,变得有章可循。
(二)一、批注阅读的各种符号
1.描写精彩的句子或片断:~~~2.关键段落:———
3.表示要着重理解的字词句:……4.表示有疑问或暂时不理解之处的:?
5.表示应熟记和背诵的:★★★6.表示需要摘选的词语:○○○
二、批注式阅读的方法
1.批标题
(1)标题在文中的作用:概括内容、表达中心、线索、点明时间地点感情。
(2)你存在的疑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批词语
(1)选词。
至少挑选5个,寻找课文中有价值、有品位的词语5个。
例如成语、形容词、动词等;可以注音、解释、造句、赏析。
(2)写句。
最好的方法是先摘抄5个,选择其中的3个词语写话,训练学生的片断写作能力。
3.批内容(20字左右)
(1)答题格式:什么人做什么事。
(2)表达尽量准确。
4.批结构
(1)不管文章多长,尽量分为3——4个部分。
划分不要过细,标准不要过于统一,只要有道理即可。
(2)内容概括用词要准确。
一般10字左右,太长过于啰嗦,太短概括不清楚。
5.批情感
(1)注意多角度梳理人物的情感。
(2)用词要准确。
例如:愤怒、憎恶、怨恨、热爱、敬佩等。
6.批写法
(1)认识常见的写作手法。
(象征、对比、衬托、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见大、先抑后扬、先扬后抑)
(2)学会判断文章最主要的写作手法。
7.批句子
(1)学会判断和挑选文中的重要句子。
A、修辞句。
(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等)
B、哲理句。
(内涵深刻的句子,大多是出现在文末的议论句)
C、关键句。
(中心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
D、描写句。
(景物描写、人物描写)
(2)一般选择3种句子进行批注,但赏析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和层次。
8.批段落
(1)开头段。
(点题、总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渲染人物心情)
(2)过渡段。
(过渡或承上启下)
(3)总结段。
(总结全文、提升中心、照应开头)
9.批感悟
(1)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对生活的感悟。
(3)对自我的反思。
10.自我出题
(1)题目有价值。
(2)自设的题目要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