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案例
常见的教育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
在教育实践中,教育法律案件层出不穷,涉及教育行政管理、学校管理、教师权益保护、学生权益保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选取几个典型的教育法律案例进行分析,以期对教育法律实践提供借鉴。
一、案例一:某学校违规收费案案情简介:某市一所中学在招生过程中,向学生收取了额外的择校费、住宿费等费用,并未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执行收费。
学生家长向当地教育局投诉,经调查核实,该校确实存在违规收费行为。
案例分析:本案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不得以任何名义非法收取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经营者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收取费用。
”该校在招生过程中违规收费,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
处理结果:当地教育局对该校进行了严肃处理,责令其退还违规收取的费用,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通报批评。
启示:本案提醒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收费行为,切实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
二、案例二:教师因言论自由被解聘案案情简介:某教师在课堂上发表了对学校管理的不满言论,被学校认为违反了职业道德,遂被解聘。
教师不服,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案例分析:本案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享有学术自由、言论自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三十条规定:“劳动者有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教师的言论虽然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批评,但并未违反法律法规,学校以此为由解聘教师,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
处理结果: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支持了教师的仲裁请求,认为学校解聘教师的行为违法,要求学校恢复教师的劳动合同关系。
启示:本案表明,教师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学校在处理教师言论问题时,应尊重教师的合法权益,不得滥用职权。
教育法律法规近年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一:未成年人保护案2019年,某市一名初中生小明因家庭原因在学校受到欺凌,身心受到严重影响。
小明家长向学校反映情况,但学校未采取有效措施。
小明家长随后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投诉。
经调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学校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要求学校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分析:此案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该法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保护制度,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依法进行调查,对学校进行了行政处罚,维护了小明的合法权益。
二、案例二:教师职称评定争议案2020年,某市一名教师小李在职称评定中与同事发生争议。
小李认为自己符合职称评定条件,但学校却未将其纳入评定范围。
小李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投诉。
经调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发现学校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要求学校重新组织评定。
分析:此案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该法规定,教师享有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参加学术交流等权利。
小李在职称评定中遇到争议,依法向教育行政部门投诉,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进行调查,维护了小李的合法权益。
三、案例三:学生食品安全事故案2021年,某市一所小学发生学生食品安全事故,多名学生出现食物中毒症状。
事故发生后,家长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投诉。
经调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涉事学校进行了行政处罚,并要求学校加强食品安全管理。
分析:此案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该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应当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保障学生、幼儿的饮食安全。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依法进行调查,对学校进行了行政处罚,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四、案例四:教师权益保护案2022年,某市一名教师王老师在工作中受到不公平对待,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王老师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投诉。
经调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发现学校在处理教师权益问题时存在违规行为,要求学校对王老师进行补偿,并加强对教师权益保护工作的监督。
义务教育法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即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某市某小学作为一所公立小学,承担着对适龄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
王某的女儿小芳(化名)年满6周岁,应当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然而,由于王某与某小学在入学问题上产生纠纷,导致小芳未能按时入学。
二、案件经过1. 王某与某小学签订入学协议2019年8月,王某与某小学签订入学协议,约定小芳将于2020年9月1日入学就读某小学一年级。
协议签订后,王某按照约定缴纳了学费等相关费用。
2. 王某发现某小学存在违规招生行为2020年6月,王某在了解到某小学存在违规招生行为后,认为某小学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侵犯了小芳的受教育权。
于是,王某向某教育局提出投诉,要求撤销某小学的招生资格。
3. 教育局调查处理某教育局接到王某的投诉后,立即对某小学的招生行为进行调查。
经调查,某小学确实存在违规招生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
4. 王某要求某小学履行义务教育责任某教育局对某小学的违规招生行为进行了处罚,并要求某小学改正错误。
然而,某小学在改正错误后,仍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对小芳的义务教育责任。
5. 王某将某小学诉至法院在多次协商无果的情况下,王某于2020年10月将某小学诉至法院,要求某小学履行义务教育责任,保障小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法院审理1. 法院受理案件某人民法院受理了王某的诉讼,并依法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2. 法院审理过程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依法调取了王某与某小学签订的入学协议、教育局的调查报告等相关证据。
同时,法院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庭审辩论。
3. 法院判决经过审理,法院认为,某小学作为公立小学,有义务对适龄儿童实施义务教育。
某小学存在违规招生行为,侵犯了小芳的受教育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法院判决某小学在判决生效后,立即履行对小芳的义务教育责任,保障小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教育法律经典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3月,某市某中学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校园欺凌事件。
受害者小王(化名)在校园内被多名同学围殴,导致其身体多处受伤,心理受到严重创伤。
事发后,家长向学校及相关部门投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案件经过1. 校园欺凌事件2019年3月的一个下午,小王在学校食堂吃饭时,因言语冲突与同学小李(化名)发生争执。
随后,小李召集其他同学围殴小王,持续了约10分钟。
在此过程中,小王多次呼救,但无人理会。
事后,小王被送往医院治疗,身体多处受伤。
2. 家长投诉事件发生后,小王的家长向学校及相关部门投诉。
学校对此事高度重视,立即成立调查组进行调查。
经调查,确认此次事件为校园欺凌,并对涉事学生进行了严肃处理。
3. 社会关注事件曝光后,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媒体纷纷报道此事,呼吁加强对校园欺凌的打击力度。
政府部门也对此事高度重视,要求学校及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三、案件处理1. 学校处理学校对此次事件高度重视,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对涉事学生进行严肃处理,给予相应处分,并要求其进行公开道歉;(2)对受害者小王进行关心和慰问,安排心理辅导,帮助其尽快恢复身心健康;(3)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完善校园欺凌举报机制,提高师生安全意识。
2. 政府部门处理政府部门对此事高度重视,要求以下措施:(1)对涉事学校进行严肃问责,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2)加强对校园欺凌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法律意识;(3)建立健全校园欺凌防控体系,加大对校园欺凌的打击力度。
四、案例分析1. 校园欺凌的危害校园欺凌对受害者造成的伤害是多方面的,包括身体伤害、心理创伤、学业影响等。
本案例中,小王因校园欺凌事件导致身体多处受伤,心理受到严重创伤,学业受到影响。
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不仅损害了受害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校园和谐稳定。
2. 学校责任学校是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有责任预防和制止校园欺凌。
本案例中,学校在事件发生后采取了积极措施,但仍有以下不足:(1)对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教育工作不够到位;(2)对涉事学生的处理不够严厉;(3)对受害者的关心和慰问不够及时。
教育法律法规精选案例(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法律法规逐渐完善,教育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本文精选几个教育法律法规案例,旨在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法律意识,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案例一:教师侵害学生权益案1. 案情简介2018年,某小学教师李某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体罚,导致学生身体受伤。
学生家长向学校投诉,学校经调查核实后,给予李某行政处分,并赔偿学生家长经济损失。
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学生有权接受教育,学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得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教师应当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不得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
”3. 案例分析此案中,教师李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在得知情况后,及时进行调查处理,保障了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案例二:教育行政处罚案1. 案情简介2019年,某中学教师王某因违规补课被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查处。
经调查,王某在非工作时间组织学生进行有偿补课,严重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王某作出行政处罚,并取消其教师资格。
2.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一)非法办学或者擅自改变学校名称、层次、类别、专业设置等;(二)擅自招生、招录学生;(三)擅自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四)非法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教育机构;(五)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3. 案例分析此案中,教师王某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相关规定,进行有偿补课。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体现了教育法律法规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案例三:教育合同纠纷案1. 案情简介2020年,某教育培训机构与家长签订了一份教育培训合同,约定培训机构为家长的孩子提供一定时间的学习辅导。
义务教育法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部分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未能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导致适龄儿童、少年无法正常接受义务教育。
本案即是一起因地方政府不履行法定职责而引发的纠纷。
二、案情简介张某某,男,2005年8月出生,系XX县某村村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张某某应于2011年秋季学期开始接受义务教育。
然而,由于XX县教育局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将张某某纳入义务教育阶段,导致张某某未能及时入学。
张某某的家长多次向XX县教育局反映情况,要求其履行法定职责,将张某某纳入义务教育阶段。
但XX县教育局以各种理由推诿,未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张某某入学问题。
无奈之下,张某某的家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XX县教育局履行法定职责,保障张某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三、法院审理本案经人民法院审理,认定事实如下:1. 张某某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入学条件;2. XX县教育局未在规定时间内将张某某纳入义务教育阶段,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3. XX县教育局未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已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张某某入学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之规定,人民法院判决如下:1. XX县教育局在判决生效后三十日内,将张某某纳入义务教育阶段,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2. XX县教育局承担本案诉讼费用。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XX县教育局作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负有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法定职责。
然而,其未能及时履行职责,导致张某某未能按时入学,侵犯了张某某的受教育权利。
人民法院依法判决XX县教育局履行法定职责,保障张某某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体现了法律的公正与权威。
本案具有以下法律意义:1. 强化了义务教育法的实施力度,保障了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2. 提高了地方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法律意识,促使他们依法履行法定职责;3. 为类似案件提供了参考,有助于维护适龄儿童、少年的合法权益。
一则教育方面的法律案例(3篇)

第1篇案情简介:张某,男,8岁,某市居民。
张某的父母均为普通职工,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张某自幼儿园起就在某知名民办小学就读,成绩优秀,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然而,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张某所在的城市开始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
根据该政策,张某所在的民办小学不再具备招生资格,张某的父母希望张某能就读于附近的一所公办小学。
张某的父母向某市教育局提出申请,希望张某能以特长生的身份就读于该公办小学。
然而,某市教育局认为,张某并无特殊才艺,不符合特长生的条件,因此拒绝了张某父母的申请。
张某的父母对此表示不满,认为教育局的做法侵犯了他们的合法权益,遂将某市教育局诉至法院。
一、法院审理过程1. 一审阶段一审法院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接受义务教育,不因家庭经济困难、残疾、疾病、民族、性别、宗教信仰等原因而受歧视。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同时,根据《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是指适龄儿童、少年按照户籍所在地,在划定的学校招生区域内,免试就近入学。
”张某作为适龄儿童,有权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某市教育局应当保障其入学权利。
一审法院判决某市教育局在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按照法定程序,为张某安排就近入学。
2. 二审阶段某市教育局不服一审判决,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案件评析1. 法律依据本案中,法院判决某市教育局败诉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和《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这些法律法规明确了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以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的义务。
2. 政策实施问题本案反映出我国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教育法律法规案例事件(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张某某,男,15岁,某市XX中学八年级学生。
2021年4月15日下午,张某某在课间休息时,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走廊追逐打闹,过程中李某不慎摔倒,头部撞击到墙壁,导致头部受伤,送往医院治疗。
经诊断,李某头部受伤,需住院治疗,并造成轻微脑震荡。
事故发生后,张某某的家长认为,学校未能及时制止学生在课间休息时的追逐打闹行为,导致李某受伤,要求学校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学校则认为,事故发生时,课间休息时间,学校已尽到管理职责,且张某某与李某之间的追逐打闹行为与学校无关,不同意赔偿。
二、争议焦点本案的争议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学校是否尽到管理职责,是否存在管理失职行为;2. 张某某与李某之间的追逐打闹行为是否属于学校应承担责任的范畴;3. 学校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及数额。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不承担责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并采取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伤害。
四、法院判决经审理,法院认为:1. 学校在事故发生时,已尽到管理职责,对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进行管理,不存在管理失职行为;2. 张某某与李某之间的追逐打闹行为,虽然发生在学校范围内,但学校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不存在违反教育、管理职责的行为;3. 张某某与李某之间的追逐打闹行为,属于未成年人之间的嬉戏打闹,学校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法院判决:驳回张某某家长的诉讼请求。
五、案例分析本案中,学校在事故发生时,已尽到管理职责,对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进行管理,不存在管理失职行为。
同时,张某某与李某之间的追逐打闹行为,虽然发生在学校范围内,但学校已尽到教育、管理职责,不存在违反教育、管理职责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 例:
• 河南濮阳县高考作弊案被查处
2004年高考期间,濮阳县三中考点田某、肖某等7人经事 先预谋在考试时利用手机为考生提供考试信息,并收取考 生好处费。事情败露后,7名直接参与作案的人员已被刑 事拘留,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河南省教育行政部门决定 :取消濮阳县三中今明两年承办国家教育考试的资格。
案
例:
•拖欠教师工资 追究县长责任 2003年12月26日 《南方日报》载: 昨日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进一步落实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县 长负责制,“凡拖欠教师工资的,追究县长的责任”,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职 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省政府规定,按省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教职 工人数,按编制数配备教职工。凡进入编制的教职工,县(市、区)财政必 须通过银行开设的个人工资账户按时统一发放工资。凡拖欠教师工资的,追 究县长责任。 据了解,目前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有的地方还不 能保证按定编足额发放教师工资,学杂费被错位使用甚至被用于发放教师工 资的现象还在一些地方存在。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各级地方政府要 尽快按公共财政体系要求,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有限的资金用好。各级政 府要按照《教育法》的要求,确保教育的投入。 从今年开始,全省各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的农村教育工作实绩将纳入 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省委组织部和省教育厅每年组织考核,考核 结果将作为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如果出现“教职工工资没 有实行由县财政统一发放的”、“当年有新拖欠教师工资的”,将被直接评 为不合格。对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将给予黄牌警告。
案
例:
•教师对学校的处理决定不服,怎么办? 丰某,2001年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在某中学,任初一(二 )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他不鼓励学生死记 硬背,也不采取题海战术,而是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和综合素质,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2003年,他所带的班 参加中考成绩不突出,升学率也不高,于是学校据此做出 决定,扣发丰某全年奖金。丰某感到很是不解,为什么国 家一再提倡素质教育,要坚决改变以升学率高低为主要指 标评估教育政绩优劣、教学水平高低和教师工作好坏的做 法,而学校却以升学率较低为由扣发其全年奖金。丰某对 学校的处理决定不服,应该怎么办
案 例:
校舍供人非法经营 液化气酿成惨剧
某小学教学大楼底层原用于值班,3月份借给外地某燃料 厂,该厂用其作为驻此小学所在地的办公室。6月8日下午 ,房间里发生可燃性气体爆炸,造成9人烧伤的重大事故 ,其中有2名教师,2名学生。据了解,该燃料厂未经市有 关部门批准,就擅自在此地非法经营燃料液化气,并将易 燃易爆的危险品放置于学校教学楼处。
案
例:
•校长履行管理职责被打伤 某小学校长王某,曾因该校教师袁某调离时带走了公物, 按学校管理规定,对袁作出扣工资25.50元的处理。袁的夫 兄曾某道听途说,不辨是非,先后四次对王校长进行威胁 ,多方寻衅。在此之后,王路过曾家附近,曾某再次上前 侮辱,并喊来10多个家人将王围住大打出手,王当即被打 得鼻子出血,口吐白沫,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过路群众再 三劝阻,曾某等人才住手,扬长而去。王被送进卫生院, 经抢救两个小时后才苏醒,后又转区、市医院治疗37天, 共花去医疗费、护理费4000元。后经市级法医所鉴定王校 长的伤势为:脑震荡,多发性软组织挫伤,现有脑外伤综 合症,影响工作。
案 例:
• 学校、教师权益岂容侵犯
某乡镇企业管理局离休干部王某抢占中学校园,私自靠学校院墙,盖 私房,扒毁学校后墙,并对前来制止的该校教师大打出手,侮辱谩骂 ,致使全校停课,工作无法进行。学校领导多次到当地政府和有关司 法部门反映情况,要求惩办凶犯,但因王某的所谓“老干部”身份和 各方面的关系,有关部门层层推诿,迟迟不予追究,使王的气焰更为 嚣张,并扬言:“多大的官我也不怕,谁也不能把我怎样。”后来, 一位省级领导对此事作出批示,有关部门作出如下处理:一、王某向 单位党组织写出书面检查,向该校全体老师和领导班子赔礼道歉;二 、由王某拆去新建起的院墙,按原样垒好被扒毁的学校后墙;三、地 区乡镇企业管理局和市教育局党组要做好双方的思想工作,以利于问 题的妥善解决。但对这三条处理意见,王某只执行了“按原样垒好被 扒毁的学校后墙”,对其它意见拒不执行。他既未写出检查和赔礼道 歉,也没有拆去自己私建的院墙,并对学校领导时有辱骂行为。
案
例:
•教师参加继续教育被学校扣发工资,怎么办?
杨某,30岁,1999年师专毕业,在某乡中学任初中物理教师。工作 以来,杨某教学能力突出,很快成为学科的骨干教师。2002年,为 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经杨某申请,当地教委和学校批准其到某 师范大学进修。杨某十分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进修机会,在一年的 进修期间,不仅成绩优秀,还发表了数篇论文。然而,进修结束后 ,她才发现学校将她进修期间的工资扣了一半,并告知:进修期间 ,没有在学校正常工作的,一律扣发一半工资。学校可以扣发参加 进修的教师的工资吗?杨某应该怎么办?
案 例:
女儿被留家观察 父亲扰乱学校教学秩序被拘留
• 2003年5月,西安市阎良区关山镇孙家村村民郑某从疫
区返乡,因与在孙家村小学上学的妹妹有接触史,校方 依照通知规定,在例行对学生的身体检查中,要求女儿 在家留观14天。其父对此不满,5月6日一大早就到学校 问缘由。校方作出解释后,郑某仍然不理睬,在学校内 拨通关山镇教育组的电话,破口大骂教育组工作人员, 还当场撕毁了区教育局文件,连续吵闹1个多小时。
案男,12岁.某乡小学五年一班学生 叶某父母均长 年在外地工作、由他的爷奶照顾他: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 高,没有太多精力去管教,加之又过分宠爱孩子,使得叶 某非常任性,欺侮同学,破坏学校财产,有时连老师也敢 骂,是学校出名的“小霸王”。学校老师对其多次批评教 育,叶某置若罔闻,学校先后给予其警告、严重警告和记 过处分,但都没有效果,叶某反而变本加厉。经大家一致 要求,学校作出开除叶某决定。学校做法合理吗?叶某该 怎么办? 学校无权开除叶某。叶某可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诉,或 向人民法院起诉。
案 例:
•适龄儿童被拒绝就近入学
某乡小学由于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是 众多学生家长理想的学校。1999年,为了能够更多创收, 在现有条件下,学校决定,在秋季招生中,压缩计划内儿 童入学名额,扩大收费生比例,王某家住这所小学的服务 区内,今年就要升入一年级。当他的父母带着他按时去学 校报名时,却被告知计划内名额已被报满,只能按收费生 交3000元入学,否则,不能入学。学校的行为合法吗?王 某该怎么办?
教育法规
主讲:李先锋
案 例:
教育法案例
小学校长挪用教育经费,造成校舍倒塌师生死亡。
某地一所农村小学,学校的房舍由于年久失修,房舍损坏 劳动严重,上级主管部门为其专门拨出经费2万。让他们完 善整修校舍,而校长张某却把此款用来为其情妇小翠仙修 建了房屋。在一个阴雨天,校舍倒塌,致使三个学生和当 堂教师死亡,10人受伤。案发后,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 高度重视,对其立案审判。地方高级人民法院从重判处他 有期徒刑20年,没收一切非法所得。
案 例:
•
批准义务教育适龄学生退学并开具假证明
某农村中学,有一些正在学校就读的义务教育适龄学生的 父母找到学校,要求让他们的子女退学,外出打工,以求 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学校校长明知这是违背《义务教育法 》的行为,但碍于各种关系和私人情面,竟给三个学生非 法开出了初中毕业证明书,批准了两名学生的退学申请。
案 例: • 教师体罚学生的代价
2002年4月18日上午,上第三节英语课时,小明感觉身上系着的皮带 发紧,就摘下来,在手中摆弄。这时,教师吴某非常生气地走下讲台 ,扔掉小明桌上的文具,一手夺下小明手中的皮带,不由分说地冲小 明身上一顿狂抽。周围的同学们用颤抖的声音乞求老师别打了,可吴 并没有收手,而是又狠抽了小明几个嘴巴。据小明的 母亲讲,小明放 学回家后并没有讲在校挨打的事情。可当晚给他脱衣时,母亲发现他 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而且还发现小明的裤子湿乎乎的。小明便向妈 妈哭诉了在校挨打的事,并说当时由于太害怕了,以致于还尿了裤子 。除了身体上的伤之外,小明一直精神恍惚,不时地大喊大叫,还不 敢让关灯,并不时地呕吐。 事发后,学校对吴某进行了通报批评,暂停工作,取消了结构工资。 小明的家长对学校的处理很不满意,表示如果学校不能公平解决,将 对学校提起民事诉讼。
案 例:
• 学生因教室倒塌而受伤
某乡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乡,该乡的一所小学设在两间破 旧的土坯房中,校长多次向乡政府反映校舍问题,可由于 乡财政严重不足,一直无力解决。1997年秋天,当地连 续几天下大雨,本已破旧的土坯房墙体开裂,门窗变形, 情况更为危险。为了赶教学进度,学校仍然让学生们上课 ,终于酿成悲剧,其中一间土坯房倒塌.一名学生牛某被 埋在废墟中。好在校长及老师们奋力抢救,将其送往县医 院救治,牛某方获救,但伤势较为严重。谁应该为牛某的 受伤承担责任,牛某应该怎么办?
案
例:
•教师受到学生家长侮辱、殴打,怎么办?
段某,41岁,系某小学四年级一班的班主任。2003年10月的一天,段 某班上的学生侯某放学后在校园里和其他同学一起玩耍打闹,并相互 投掷石块。结果,侯某不小心打坏了学校大礼堂的一块玻璃。第二天 早晨,段某批评了侯某,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做了检查,并决定按照 学校有关规定由侯某赔偿被打坏的玻璃。当天下午,刚下完第二节课 ,侯某的父亲就冲入教室,不问青红皂白,对段老师挥拳便打。由于 毫无防备,段老师被打倒在地上,鼻子嘴角鲜血直流。侯某的父亲还 扬言,如再“欺负”他儿子,还要“教训”老师。等其他老师闻讯赶 来,侯某的父亲已扬长而去,大家急忙将段老师送往附近医院,经诊 断,段老师眼底出血,鼻骨骨折,身上多处软组织受损,经鉴定为轻 伤。段老师受到侮辱、殴打怎么办?
案 例:
• 学生被学校强行收取农村社会保险金
刚一开学,某县几乎所有的小学都强行向学生收取农村 社会保险金,每人200元。对许多家长而言,200元是个 不小的负担。可是不交,又怕自己的孩子无法向学校和 班主任交待。学生们该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