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同步练测(语文版,必修5)第四单元 13 祸兮福兮]

合集下载

中学教材全解2013 2014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 第一单元3边城同步练测

中学教材全解2013 2014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 第一单元3边城同步练测

3 边城一、基础训练在前进着的吉普车里,再仔细看:ZXXK来源()那不是水,而是缥缈的地气⑤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这不是水,而是缥缈的地气⑥ u)黝(yǒguàn)黑黝A.老鹳河(..B.②④⑥A.①③⑤ i)票(cǎ彩. D.①④⑥C.②③⑤ B.竹篁(huáá)削砍劈拨(bng).:Z+xx+k.来源二、课堂练习ó)nu傩送(.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ápn)ǎC.碾坊(zhn)鞶鼓(..,老船夫正在渡船上,同个卖皮纸的过白日:Zxxk.来源干瘪(biě)一个却非把一个不能接受所给的钱,渡人有所争持。

.正似乎因为那个过渡人送钱气派有钱送给老人不可。

ǒgng)(D.糍粑bā)拱手(..这撑渡船人就俨然生使老船夫受了点压迫,些强横,客栈(zh)àn.使这人不得不把钱捏在迫着那人把钱收回,气似的, 2.下列各组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一手铜钱向那人跳上了码头,手里。

但到船拢岸时, A.蚩尤嗤笑妍媸嗤之以鼻船舱里一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

老船夫手.艾蒿篙子缟素稿木死灰B就无法去追赶那个人,还得拉着船让别一个人上岸,挺拔C.庭院游艇铤而走险喊小山头的孙女:杂糅蹂躏矫揉造作D.温柔“翠翠,翠翠,为我拉着那个卖皮纸的小伙子,).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不许他走!” A.这个小山村风景秀美,依山傍水,空气清新。

....翠翠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当真便同黄狗去拦着.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真是长篇大B...那第一个下船人。

那人笑着说:。

论.“请不要拦我!……”,一部家书,拳拳爱子之心C.傅雷先生苦心孤诣“不成,你不能走!”....正说着,第二个商人赶来了,就告给翠翠是什溢于言表。

他非说成是郭沫若的,.这部作品本来是老舍的,D只翠翠明白了,更紧拉着卖纸人衣服不放,么事情。

真是张冠李戴。

“不许走!不许走!”黄狗为了表示同主人的意说:....其余商人都也便在翠翠身边汪汪汪地吠着。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5人教版 第4课第2节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最新高中语文:必修5人教版 第4课第2节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同义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说的同义词是指相对同义词。

B.同义词的词义只是基本相同或相近,在某些方面会有细微差别。

C.同义词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词汇意义完全一致,但在色彩意义上存在差别;二是词汇意义有共性,但又不完全一致,但是色彩意义相同;三是词汇意义有共性,但又不完全一致,同时色彩意义也存在差别。

D.有的同义词基本没有差别,如“优秀”“优异”“优良”。

解析:选D。

“优秀”“优异”“优良”在词义上有差别。

2.从每题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横线上。

(1)自习课不允许大声说话,否则会________别人的学习。

(A妨碍B妨害)(2)不少领导干部经不起物质利益的引诱而________,大搞以权谋私,严重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

(A退化B蜕化)(3)他经过十几载寒窗苦读,最终取得了博士________。

(A学力B学历)(4)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是历史________我们青年人的使命。

(A赋予B赋以)解析:(1)妨碍: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妨害:害于。

(2)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由强变弱;蜕化:比喻人变质、变坏,腐化堕落。

(3)学历:是指文凭高低。

学力:是指学习的能力。

(4)赋予:用于上对下交给;赋以:用……给。

答案:(1)A(2)B(3)B(4)A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组是()(1)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三孔”,以悠久的历史、宏大的规模、丰富的文物珍藏、丰厚的文化________以及极高的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于世。

(2)记者在北京博士后研究员________会上看到,卫生、交通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很迫切。

(3)北大在长期发展和斗争________中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生动地体现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民族精神。

A.积聚引见里程B.积聚引荐历程C.积淀引荐历程D.积淀引见里程解析:选C。

积淀:积累沉淀;所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

(中学教材全解)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兰亭集序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1

(中学教材全解)高中语文 第四专题 兰亭集序同步练测 苏教版必修1

(中学教材全解)高中语文第四专题兰亭集序同步练测苏教版必修1一、基础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癸.丑溃.围魁.梧暌.违B.叨.扰韬.晦饕.餮丝绦.C.怂.恿耸.肩悚.然讼.案D.砧.板嗔.怪榛.莽箴.言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毕:全部B.仰观宇宙之.大之:指示代词,这样C.不知老之将至.至:到达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陈:陈述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悟言一室之内。

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4.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清澈而急流的水,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

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

C.若合一契。

像符契一样相合。

D.足以极视听之娱。

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

二、课堂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虽趣舍万殊B.木直中绳,以为轮C.知明而行无过也D.每览昔人兴感之由6.下列对文段内容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极写乐的基础上引出了对人生的感慨。

B.人生一世虽各有所好,但终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C.人生难测长短,所以“死生亦大矣”。

D.作者感慨人生来去匆匆,难以把握,所以非常消极悲观。

语文版-语文-至2013至201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5综合检测4

语文版-语文-至2013至2014学年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5综合检测4

综合检测(四)(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积累(15分)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A.从者病,莫能兴.兴:高兴B.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畜:牲畜C.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息:气息D.正复为奇,善复为妖.妖:反复【解析】A项,兴:起来。

B项,畜:指平日积聚,储藏。

D项,妖:不善,恶。

【答案】 C2.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幼而不孙弟B.涂有饿莩而不知发C.御六气之辩D.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解析】A项,“孙”通“逊”,顺从长辈;“弟”通“悌”,尊敬兄长。

B项,“涂”通“途”,道路;“莩”通“殍”。

C项,“辩”通“变”【答案】 D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左丘明耻.之”中的“耻”一致的一项是()A.匿怨而友.之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C.《齐谐》者,志怪.者也D.曲则全.,枉则直【解析】例句中“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A项,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友。

B项,莽苍,形容词作名词,近郊、郊野景象。

C项,怪,形容词作名词,怪异的事物。

D项,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答案】 A4.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古今异义现象的一项是()A.五十而知天命..B.牺牲..既成,粢盛既洁C.鱼出游从容..D.上士..闻道,勤而行之【解析】A项,古义,自然界的规律;今义,上天的意志,泛指命运。

B 项,古义,祭祀用的牲畜;今义,①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②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

C项,古今义相同,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D项,古义,资质优秀的人;今义,某些国家的军衔,军士的最高一级。

【答案】 C5.下列各句中,特殊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吾道一以贯之B.未之有也C.覆杯水于坳堂之上D.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解析】A项,宾语前置句。

B项,宾语前置句。

C项,状语后置句。

D 项,宾语前置句。

【答案】 C二、阅读鉴赏(40分)(一)课内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高中同步测试卷·语文版语文必修5: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同步测试卷·语文版语文必修5: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Word版含答案.doc

高中同步测试卷(四)第二单元番石榴飘香(B卷)(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与丝路学研究(节选)1868年,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中国地貌和地理进行了规模宏大的综合考察。

他从亲身的考察和得到的历史资料中发现,古代在中国的北方曾经有过一条称得上是丝绸之路的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大动脉,由此在沿途留下了许多足以令后世赞叹和瞻仰的遗迹和文物。

李希霍芬的偶然发现,在以后半个世纪中竟演变成一场对中国历史遗迹和珍贵文物的浩劫。

数以万计的堪称国宝的珍贵文物,从此流失海外。

与此同时,丝绸之路经过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考察和研究,也从中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文明中心向西延展到了地中海东部利凡特海岸一些具有古老文明的城市。

德国历史学家赫尔曼在1910年发表的《中国和叙利亚之间的古丝路》完成了对丝绸之路的学术认证。

后来经过他编著书籍加以宣扬,丝绸之路为世人熟知。

平心而论,丝绸之路原本只是对亚洲东部和中部的历史毫无所知的欧洲人,在经过实地考察之后从大量的历史遗存中了解到的,当时已经人烟稀少的中国西部地区在千百年前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且在古代亚洲东部地区和地中海之间,由于频繁的使节往来、商品交换、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形成的必不可少的交通要道,也有过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繁荣历史。

东方曾经有过的这种文明,本来足以使进入环球航行时代以来欧洲列强所标榜的“欧洲中心论”发生动摇。

然而自从欧洲学术界提出丝绸之路之后,接下来就有“古巴比伦移民中国”“腓尼基人航抵山东”“中国人种西来”“仰韶彩陶文化西来”“中国青铜工艺西来”的学说接踵而来,似乎无论哪一样新发现、新材料都在显示中国文明的根在西方。

足见丝绸之路的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欧洲人或者说欧洲的学术界想要指明东方文明源自西方。

人教版高级中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百年孤独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高级中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百年孤独同步练习.doc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百年孤独同步练习-学习高中语文的要注重平时知识点的积累,以下是第四单元百年孤独同步练习,请大家认真进行练习。

ﻪ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ﻪﻭA.就范孤注一掷提炼成群结对 B.部暑两全齐美广袤掉以轻心ﻪC.追溯揆情度理零售拾人牙慧D.缥缈振聋发聩毕竟引疚自责ﻪ2.对词语中加粗字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寄居(依附)狞笑(面目凶恶可怕)走马观花(急跑) 因人成事(信赖、依靠)ﻭB.滑腻(细致) 孽根(妖魔、鬼怪) 云谲波诡(怪异、变幻) 余勇可贾(买进)C.文牍(公文、书信) 嚣浮(不踏实) 纸上谈兵(车队、士兵) 虚与委蛇(敷衍)ﻭD.披览(打开)笃信(沉重、严重) 应接不暇(应付) 穴居野处(居住)ﻪ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ﻪA.在企业的激烈竞争中,他屡出新招,颇多权术,真称得上是改革大潮中的“智多星”。

ﻪﻭB.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不一致的相关法律法规需要修改或废止,同时还要制定一批新的法律法规。

ﻪC.不管是工作中的事情,或是朋友托付的事情,甚至街坊邻里找他办的事情,他总是千方百计尽心尽力地办好。

D.这次我区“一模”语文成绩虽然不够理想,但是对大部分同学来说,这难免不是一件好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市场经济的概念虽已深入人心,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充分作用。

ﻭB.由于一至四号“神舟”无人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

ﻪC.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都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ﻪD.交管部门首次在长安街上使用交通疏导流动提示牌,以5.下列各句缓解“两会”期间会务交通对社会交通造成的压力。

ﻪﻭ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ﻭA.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题题单元综合测评(第四单元)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练习题题单元综合测评(第四单元)

单元综合测评(第四单元)(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有的人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报热门专业,理由是能学以致用,__①__是一种误解。

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__②__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

屏弃功利性__③__使人抱着乐观的态度去学习;__④__有用才去学习会使人产生心理负担,__⑤__总要担心以后会不会真的有用。

抱着功利之心去挑选专业,往往会牺牲自己真正的兴趣,__⑥__毕业后谋到了不错的职位,也不一定就工作得很开心。

息“高考志愿、热门专业、学以致用”,再考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①处用“这”来指代上一句话,用“其实”进行引转。

此处用“这其实”“其实这”“实际上”都是可以的。

“是将学到的知识用于实践,不是看什么东西有用才决定去学”“是……不是……”为并列关系,②处不需填内容,当然填“而”也不影响这种关系。

③处需要一个客观表达“屏弃功利性”作用的词“能”或“会”。

至此答案已确定为B项,后面可以来验证:④处依旧承接③句客观表达的语气,选“认为”,⑤处解释原因,⑥处和后文的“也”照应。

【答案】 B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骆驼是沙漠与热带的象征,它表示大明疆域辽阔,皇帝威震四方;大象是兽中巨物,它四腿粗壮有力,________,表示国家江山的稳固。

②总统座驾的油箱经过深度装甲强化,由一层特殊的泡沫材料包裹,防止燃料在紧急情况下燃烧。

这台________的座驾还能够抵御化学武器的攻击,并配有自动供氧设备。

③强大的道德基础会在精神上约束民众的行为,并积蓄起复兴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力量才是国家最________的战略力量。

A.固若金汤坚如磐石坚不可摧B.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坚不可摧C.坚如磐石坚不可摧固若金汤D.固若金汤坚不可摧坚如磐石【解析】“坚如磐石”指像巨大的石头那样坚固。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质量检测:第四单元《神游物外》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版高二语文《必修五》质量检测:第四单元《神游物外》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四单元《神游物外》质量检测(时间:45分钟分值:60分)一、基础知识(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冥.(mínɡ) 鲲.鹏(kūn) 坳.堂(ào) 抟.扶摇(chuán)B.夭阏.(è) 蜩.鸠(tiáo) 决.起(jué) 榆枋.(fānɡ)C.舂.粮(chōnɡ) 朝.菌(cháo) 蟪.蛄(huì) 大椿.(chūn)D.斥鷃. (yàn) 蓬蒿.(hāo) 泠.然(línɡ) 数.数然(shuò)2.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3分)( )A.《齐谐》者,志怪者也适莽苍者,三餐而反B.此小大之辩也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C.旬有五日而后反小知不及大知D.御六气之辩而征一国者3.下列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3分)( ) A.举.世誉之而不加劝B.而后乃今将图南.C.彼于致.福者D.而征.一国者5.下列“其”字不作代词的一项是(3分)( )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C.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D.奚以知其.然也。

6.翻译下列语句。

(7分)①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是比喻说理,还是举例说理?(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天之苍苍”的实例,“水之积也不厚”“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等比喻究竟侧重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类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2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祸兮福兮
一、基础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若颣.(lâi)饮.马(yìn) 惩.罚(chãng) 韦.编三绝(wěi)
B.易泮.(pàn) 挑剔(tī) 痉挛(jìng) 翘首以待(qiáo)
C.不刿(guì)应.届(yìng)) 晕.车(yùn) 如法炮.制(páo)
D.着.眼(zhuó) 狡黠.(xiá) 哨卡.(qiǎ) 椎.心泣血(zhuī)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短相形,高下相盈.盈:满
B.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若:好像
C.建德若偷,质真
..若渝质真:纯真的德
D.受国不祥
..,是为天下王不祥:指灾祸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曲则全,枉则.直
人之道则.不然
B.不自是.,故彰
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
C.不笑不足以.为道
损不足以.奉有余
D.不自见,故.明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4.下列句子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句是( )
A.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B.不患人之不己知
C.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D.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
5.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高下相盈
B.建德若偷
C.受国之垢
D.正言若反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曲则全”中“曲”指委曲,委曲指的是能拐弯,与现在讲的受委屈不完全相同,意义上
更宽泛。

B.“圣人执一为天下式”是说圣人洁身自爱,所以成为天下人的楷模,“一”,指自身。

C.“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都是大道自然本性的表现。

也就是说人得
到了大道的自然本性,无意作为而顺物之自然,却能真正有所作为。

D.“不争”是老子“道”体现生活准则的重要特征。

只有与物不争,与事不争,逃离社会或
遁入山林才能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

二、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四十一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七十七章,节选)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七十八章)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勤而行之.
B.以.其无以易之是以.圣人云
C.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D.天之道,其犹张弓与.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8.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诚全而归之——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就全部在他身上体现出来。

B.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因此圣人遵守“道”的原则行事,成为天下的典范。

C.不笑不足以为道——道不被人嘲笑就不成其为道了。

D.正言若反——正面的话听起来像反话一样。

9.老子在上面选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
三、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老聃死,秦佚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曰:“然。

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子时也。

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佚吊.之吊:吊丧
B.必有不蕲.言而言蕲:祈求,希望
C.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遁:逃避,违反
D.哀乐.不能入也乐:音乐
11.下列加点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是遁天倍.情
B.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C.三餐而反.
D.安.时而处顺
12.比较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然则吊焉.若此
②向吾入而.吊焉
③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④必有不蕲言而.言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B.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1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老聃和秦佚都把生死看得很轻,在秦佚的眼里老聃的弟子也应都是超脱物外的人,但如
此伤心地长久哭泣,显然哀痛过甚,有失老聃的遗风。

B.庄子认为人体秉承于自然,方才有生死,如果好生恶死,这就忘掉了受命于天的道理。

C.在庄子看来,忧乐不能入,死生不能系,做到“安时而处顺”,就自然地解除了困缚,
犹如解脱了倒悬之苦。

D.庄子本人听凭天命,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与《逍遥游》所表现的哲
学思想迥异。

四、语言运用
14.根据所给例句仿写一句新语句。

盛唐的边塞诗格调悲壮,像雄浑的号角,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

15.上世纪50年代初,梅兰芳和俞振飞演出《断桥》,当梅先生用手戳许仙“这个冤家”的额头时,
俞先生被这突如其来的狠狠一戳身子向后一仰,险些就要跌倒,梅先生见状赶紧伸手去搀,等到搀住,心想白娘子不应该如此怜惜这个负心人,于是,再伸手向外一推。

这里的“一戳、一搀、一推”的连续动作,完全是即兴的补救做法,居然化腐朽为神奇,演绎成了让人竞相模仿的一段经典表演。

“一戳”、“一搀”、“一推”从艺术上讲是非常成功的,其潜台词是:一戳,表示白娘子对负心丈夫的怨恨和有些不屑一顾。

一搀,表示
一推,表示_
答案与解析
1.B
2.A(A项“盈”,通“呈”,呈现。


3.D(A项就/却;B项认为正确/这;C项能够/来。


4.C(C项为状语后置句,其它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


5.D(A项中的“盈”通“呈”;B项中的“建”通“健”;C项中的“垢”通“诟”;D项无通
假现象。


6.D(老子的“不争”并不意味着要“逃离社会”或“遁入山林”,此说法系无中生有。


7.B(A项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代词,代“道”;C项连词,表
顺承关系/连词,表转折关系;D项句末语气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介词,同,跟。


8.A(应译为“如果能够按照古语去做,那么,保全自身的效验确实就会在他身上体现出来”。

)
9.老子主要从“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出发,倡导为政者主动采取弱势,担当国家社稷的责
任。

10.D(乐:欢乐。


11.D(A项倍通“背”,B项县通“悬”,C项反通“返”)
12.A(①②都是代词,代老聃,③④都是转折连词,但是)
13.D(《庄子·养生主》与《逍遥游》的主旨一样,它们重在顺应自然,不为外物所滞。

)参考译文:
老聃死去,秦佚吊唁他,哭一阵就出来了。

老聃的弟子说:“你不是我们老师的朋友吗?”秦佚说:“是的。

”“那么这样吊唁,行吗?”秦佚说:“行的。

以前我认为你们都是得道之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刚才我进去吊唁时,看见有年长的哭他,像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的人哭他,像哭自己的父母。

你们聚集在这里,必定有不想说的话而说了,不想哭而哭了。

这是违反天性增加俗情的,忘记了天性的禀受,古人称之为违反天性的过错。

出生,是你们老师的应时;死去,是你们老师的顺乎自然。

应时而生而又顺乎自然而死,那么哀乐就不能进入身心,古人称这是自然的悬解。


14.北宋的婉约词意境优美,像清雅的荷花,一朵朵开得人生都芳香飘逸。

15.(一搀,表示)白娘子对许仙的关心(一推,表示)白娘子不应该如此怜惜这
个负心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