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怎样操作?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搅拌装置试验步骤一、标准亚甲蓝溶液(10.0g/L±0.1g/L标准浓度)配制1、测定亚甲蓝中的水分含量ω。
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质量mh,精确到0.01g。
在10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b,精确到0.01g。
按式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ω:ω=(mh—mb)/mb×100式中:mh——亚甲蓝粉末的质量(g);mb——干燥后亚甲蓝的质量(g)。
注:每次配制亚甲蓝溶液前,都必须首先确定亚甲蓝的含水率。
2、取亚甲蓝粉末(100+ω)(10g±0.01g)/100(即亚甲蓝干粉末质量10g),精确至0.01g。
3、加热盛有约600mL洁净水的烧杯,水温不超过40℃。
4、边搅动边加入亚甲蓝粉末,持续搅动45min,直至亚甲蓝粉末全部溶解为止,然后冷却至20℃。
5、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洁净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洁净水至容量瓶1L 刻度。
6、摇晃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标准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亚甲蓝标准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配制好的溶液应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并避光保存。
二、制备细集料悬浊液1、取代表性试样,缩分至约400g,置烘箱中在105℃±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颗粒,分两份备用。
2、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mL±5mL洁净水的烧杯中,将搅拌器速度调整到600r/min,搅拌器叶轮离烧杯底部约10㎜。
搅拌5min,形成悬浊液,用移液管准确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然后保持400r/min±40r /min转速不断搅拌,直到试验结束。
三、亚甲蓝吸附量的测定1、将滤纸架空放置在敞口烧杯的顶部,使其不与任何其它物品接触。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测定其含量,以评定集料洁净程度,以亚甲蓝值MBV表示。
本方法适用于小于或小于的细集料,也可用于矿粉的质量检验。
当细集料中的通过了小于3%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即作为合格看待。
2、试验步骤标准亚甲蓝溶液(L±L标准浓度)配制2.1.1测定亚甲蓝中的水分含量w。
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质量Mh,精确到。
在10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g,精确到。
按式(T0349-1)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w:W=(Mh-Mg)/Mg×100式中:Mh———亚甲蓝粉末的质量(g);Mg———干燥后亚甲蓝的质量(g)。
2.1.2取亚甲蓝粉末(100+w)(10g±)/100(即亚甲蓝干粉末质量10g),精确至。
2.1.3加热盛有约600mL洁净水的烧杯,水温不超过40℃。
2.1.4边搅动边加入亚甲蓝粉末,持续搅动45min,至直亚甲蓝粉末全部溶解为止,然后冷却至20℃。
2.1.5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洁净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洁净水至容量瓶1L刻度。
2.1.6摇晃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标准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亚甲蓝标准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
配置好的溶液应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并避光保存。
制备细集料悬液2.2.1取代表性试样,缩分至约400g,置烘箱中在105℃±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颗粒,分两份备用。
2.2.2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mL±5mL 洁净水的烧杯中,将搅拌器速度调整到600r/min,搅拌器叶轮离烧杯底部约10mm。
搅拌5min,形成悬浊液,用移液管准确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然后保持400r/min±40r/min转速不断搅拌,直到试验结束。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装置技术指标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装置技术指标细集料亚甲蓝试验是用来评估细集料的含水量及吸水性能的一种常用试验方法。
而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装置则是用于进行这一试验的设备。
本文将从技术指标的角度,对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一、试验原理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装置的原理是利用亚甲蓝溶液与细集料之间的化学反应来判断细集料的含水量和吸水性能。
亚甲蓝溶液在与水接触后会发生颜色变化,从蓝色变为无色,这个过程是可逆的。
当亚甲蓝溶液与细集料中的水分接触时,水分会与溶液中的亚甲蓝发生反应,使溶液变色。
通过测量变色的程度,可以推断细集料的含水量和吸水性能。
二、装置结构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装置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试验容器:用于放置细集料和亚甲蓝溶液的容器。
通常采用玻璃容器,具有较好的透明度,便于观察颜色变化。
2. 亚甲蓝溶液:用于与细集料中的水分发生反应。
通常采用已配制好的标准溶液,确保试验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搅拌装置:用于将细集料和亚甲蓝溶液充分混合。
搅拌装置通常采用磁力搅拌器,以避免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 温控装置:细集料亚甲蓝试验对温度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一个温控装置来保持试验温度的稳定。
常见的温控装置包括水浴或恒温箱。
5. 变色检测装置:细集料亚甲蓝试验的关键在于测量溶液的颜色变化程度。
常见的变色检测装置包括分光光度计、比色计等,用于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或颜色值。
三、技术指标细集料亚甲蓝试验装置的技术指标对于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技术指标:1. 温度控制精度:试验要求在恒定的温度下进行,因此温度控制精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一般要求在±0.5℃以内。
2. 搅拌速度控制精度:搅拌速度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搅拌速度控制精度也是一个重要指标。
一般要求在±10转/分钟以内。
3. 变色检测精度:变色检测装置的精度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常见的光学仪器精度要求在±1%以内。
砂(细集料)亚甲蓝值测定原始记录

样品名称
规格型号
结构部位
样品状态
检测日期
环境条件
主要仪器设备及
编号
检测依据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
□ 粒径0~2.36mm □ 粒径0~0.15mm
序号
试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说明
1
色晕持续时间(mim)
有无色晕判断:
有√ 无×
消耗亚甲蓝(mL)
有无色晕
2
色晕持续时间(mim)
消耗亚甲蓝(mL)
有无色晕
序号
试样质量m(g)
加入亚甲蓝溶液的总量V(mL)
亚甲蓝值MBV
单值
平均值
1
2
亚甲蓝的快速评价试验
试验序号
试样质量m(g)
加入亚甲蓝溶液的体积V(mL)
是否出现明显色晕
1
2
备注
检测:复核:日期: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测定其含量,以评定集料的洁净程度,以亚甲蓝值MBV表示。
1.2本方法适用于小于2.36㎜或小于0.15㎜的细集料,也可用于矿粉的质量检验。
1.3当细集料中的0.075㎜通过率小于3%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即作为合格看待。
2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1)亚甲蓝(C16H18CIN3S·3H20):纯度不小于98.5%;(2)移液管:5mL、2mL移液管各一个;(3)叶轮搅拌机:转速可调,并能满足600转/min±60转/min的转速要求,叶轮个数3或4个,叶轮直径75㎜±10㎜;注:其它类型的搅拌器也可使用,但试验结果必须与使用上述搅拌器时基本一致。
(4)鼓风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5)天平:称量1000g,感量0.1g及称量100g,感量0.01g 各一台;(6)标准筛:孔径为0.075㎜、0.15㎜、2.36㎜的方孔筛各一只;(7)容器:深度大于250㎜,要求淘洗试样时,保持试样不溅出;(8)玻璃容量瓶:1L;(9)定时装置:精度1s;(10)玻璃棒:直径8㎜,长300㎜,2支;(11)温度计:精度1℃;(12)烧杯:1000mL;(13)其它:定量滤纸、搪瓷盘、毛刷、洁净水等。
3试验步骤3.1标准亚甲蓝溶液(10.0g/L±0.1g/L标准浓度)配制3.1.1测定亚甲蓝中的水分含量ω。
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质量m h,精确到0.01g。
在10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 g,精确到0.01g。
按式(T0349-1)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ω:ω=(m h—m g)/m g×100 (T0349-1) 式中:m h——亚甲蓝粉末的质量(g);m b——干燥后亚甲蓝的质量(g)。
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校准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

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校准方法及不确定度评定林 芳(莆田市计量所,福建莆田351100)摘 要:本文从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的组成及试验原理,剖析其主要计量参数,探讨对应的校准方法,并对校准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为相关计量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校准方法;不确定度评定中图分类号:TN305 97 文献标识码:A 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代码:460 4099DOI:10.15988/j.cnki.1004-6941.2020.12.038CalibrationMethodandUncertaintyEvaluationofFineAggregateMethyleneBlueTesterLINLinfangAbstract:Thisarticleanalyzesitsmainmeasurementparametersfromthecompositionandtestprinciplesofthefineaggregatemethylenebluetester,discussesthecorrespondingcalibrationmethods,andevaluatestheuncertaintyofthecalibrationresults,providingtechnicalreferenceforrelatedmeasurementworkKeywords:fineaggregatemethylenebluetester;calibrationmethod;measurementuncertainty0 引言细集料亚甲蓝试验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测定其含量,以评定集料的洁净程度,以亚甲蓝值MBV表示。
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作为该试验的专用仪器,其量值准确与否,直接关系亚甲蓝值MBV的测定,并最终影响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的性能。
1 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的组成及试验原理细集料亚甲蓝测定仪通常由电动搅拌系统、转速和时间控制系统、电机支架三部分组成,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电子教案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细集料亚甲蓝试验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测定其含量,以评定集料洁净程度,以亚甲蓝值MBV表示。
1.2本方法适用于小于2.36mm或小于0.15mm的细集料,也可用于矿粉的质量检验。
1.3当细集料中的0.075mm通过了小于3%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即作为合格看待。
2、试验步骤2.1标准亚甲蓝溶液(10.0g/L±0.1g/L标准浓度)配制2.1.1测定亚甲蓝中的水分含量w。
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质量Mh,精确到0.01g。
在10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g,精确到0.01g。
按式(T0349-1)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w:W=(Mh-Mg)/Mg×100式中:Mh———亚甲蓝粉末的质量(g);Mg———干燥后亚甲蓝的质量(g)。
2.1.2取亚甲蓝粉末(100+w)(10g±0.01g)/100(即亚甲蓝干粉末质量10g),精确至0.01g。
2.1.3加热盛有约600mL洁净水的烧杯,水温不超过40℃。
2.1.4边搅动边加入亚甲蓝粉末,持续搅动45min,至直亚甲蓝粉末全部溶解为止,然后冷却至20℃。
2.1.5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洁净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洁净水至容量瓶1L刻度。
2.1.6摇晃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标准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亚甲蓝标准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
配置好的溶液应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并避光保存。
2.2制备细集料悬液2.2.1取代表性试样,缩分至约400g,置烘箱中在105℃±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m颗粒,分两份备用。
2.2.2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0.1g。
亚甲蓝值测试仪操作规程

细集料亚甲蓝值测试操作规程
1、将滤纸架空放置在敞口烧杯的顶部,使其不予任何其他物品接
触。
2、细集料悬浊液在加入亚甲蓝溶液并经400r/mi n±40r/min转速
搅拌1min起,在滤纸上进行第一次色晕检验,即用玻璃棒沾取
一滴悬浊液滴于滤纸上,液滴在滤纸上形成环状,中间是集料
沉淀物,液滴的数量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mm~12mm之间,外围环
绕一圈无色的水环,当在沉淀物周围边缘放射出一个宽度约
1mm左右的浅蓝色色晕时,试验结果称为阳性。
3、如果第一次的5ml亚甲蓝没有使沉淀物周围出现色晕,再向悬
浊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液,滴于滤纸上,进行第二次色晕试验,若沉淀物周围仍未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沉淀物周围
放射出约1mm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4、停止滴加亚甲蓝溶液,但继续搅拌悬浊液,每1min进行一次色
晕试验,若色晕在最初的4min内消失,再加入5ml亚甲蓝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再加入2ml亚甲蓝溶液,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搅拌进行色晕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为止。
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集料亚甲蓝试验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确定细集料中是否存在膨胀性粘土矿物,并测定其含量,以评定集料洁净程度,以亚甲蓝值MBV表示。
1.2本方法适用于小于
2.36mm或小于0.15mm的细集料,也可用于矿粉的质量检验。
1.3当细集料中的0.075mm通过了小于3%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即作为合格看待。
2、试验步骤
2.1标准亚甲蓝溶液(10.0g/L±0.1g/L标准浓度)配制
2.1.1测定亚甲蓝中的水分含量w。
称取5g左右的亚甲蓝粉末,记录质量Mh,精确到0.01g。
在100℃±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若烘干温度超过105℃,亚甲蓝粉末会变质),在干燥器中冷却,然后称重,记录质量Mg,精确到0.01g。
按式(T0349-1)计算亚甲蓝的含水率w:
W=(Mh-Mg)/Mg×100
式中:Mh———亚甲蓝粉末的质量(g);
Mg———干燥后亚甲蓝的质量(g)。
2.1.2取亚甲蓝粉末(100+w)(10g±0.01g)/100(即亚甲蓝干粉末质量10g),精确至0.01g。
2.1.3加热盛有约600mL洁净水的烧杯,水温不超过40℃。
2.1.4边搅动边加入亚甲蓝粉末,持续搅动45min,至直亚甲蓝粉末全部溶解为止,然后冷却至20℃。
2.1.5将溶液倒入1L容量瓶中,用洁净水淋洗烧杯等,使所有亚甲蓝溶液全部移入容量瓶,容量瓶和溶液的温度应保持在20℃±1℃,加洁净水至容量瓶1L刻度。
2.1.6摇晃容量瓶以保证亚甲蓝粉末完全溶解。
将标准液移入深色储藏瓶中,亚甲蓝标准溶液保质期应不超过28d。
配置好的溶液应标明制备日期、失效日期,并避光保存。
2.2制备细集料悬液
2.2.1取代表性试样,缩分至约400g,置烘箱中在105℃±5℃条件下烘干至恒重,待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2.36mm颗粒,分两份备用。
2.2.2称取试样200g,精确至0.1g。
将试样倒入盛有500mL ±5mL洁净水的烧杯中,将搅拌器速度调整到600r/min,搅拌器叶轮离烧杯底部约10mm。
搅拌5min,形成悬浊液,用移液管准确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然后保持400r/min±40r/min转速不断搅拌,直到试验结束。
2.3亚甲蓝吸附量的测定
2.3.1将滤纸架空纺织在敞口烧杯的顶部,使其不与任何其他物品接触。
2.3.2细集料悬浊液在加入亚甲蓝溶液并经400r/min±
40r/min转速搅拌1min起,在滤纸上进行第一次色晕检验。
即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浊液滴于滤纸上,液滴在滤纸上形成环状,中间是集料沉淀物,液滴的数量应使沉淀物直径在8mm-12mm之间。
外围环绕一圈无色的水环。
当在沉淀物周围边缘放射出一个宽度约1mm左右的浅蓝色色晕时,试验结果称为阳性。
2.3.3如果第一次的5mL亚甲蓝没有使沉淀物周围出现色晕,再向悬浊液中加入5mL亚甲蓝溶液,继续搅拌1min,再用玻璃棒沾取一滴悬浊液,滴于滤纸上,进行第二次色晕试验,若沉淀物周围仍出现色晕,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沉淀物周围放射出约1mm的稳定浅蓝色色晕。
2.3.4停止滴加亚甲蓝溶液,但继续搅拌悬浊液,每1min进行一次色晕试验。
若色晕在最初的4min内消失,再加入5mL 亚甲蓝溶液;若色晕在第5min消失,再加入2mL亚甲蓝溶液。
两种情况下,均应继续搅拌并进行色晕试验,直至色晕可持续5min为止。
2.3.5记录色晕持续5min时所加入亚甲蓝溶液总体积,精确至1mL。
2.4亚甲蓝快速评价试验
2.4.1按2.2.1及2.2.2要求制样及搅拌。
2.4.2一次性向烧杯中加入30mL亚甲蓝溶液,以400r/min±40r/min转速持续搅拌8min,然后用玻璃棒粘取一滴悬浊液,
滴于滤纸上,观察沉淀物周围是否出现明显色晕。
2.5小于0.15mm 粒径部分的亚甲蓝MBVf 的测定
2.6按T0333DE 筛洗法测定细集料中含泥量或石粉含量。
3 计算
3.1细集料亚甲蓝MBV 计算,精确至0.1
10⨯=m
V MBV 式中:MBV ——亚甲蓝值(g/kg ),表示每千克0-2.36mm 粒级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
M ——试样质量;
V ——所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 )。
3.2亚甲蓝快速试验结果评定
若沉淀物周围出现明显色晕,则判定亚甲蓝快速试验为合格,若沉淀物周围未出现明显色晕,则判定亚甲蓝快速试验为合格。
3.3小于0.15mm 部分或矿粉的亚甲蓝MBVf 计算,精确至0.1.
101
1⨯=M V MBVF 式中:MBVf ——亚甲蓝值(g/kg ),表示每千克0-0.15mm
粒级或矿粉试样所消耗的亚甲蓝克数;
M1——试样质量(g );
V1——加入的亚甲蓝溶液的总量(mL )
3.4细集料中含泥量或石粉含量计算和评定按T0333的方法进行。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