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标训练含解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标检测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在集体会见来华出席上合组织成员国安全会议秘书第十三次会议的外方代表团团长时指出,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严厉打击“东突”等“三股势力”,积极防范热点问题负面影响扩散外溢,为确保地区长治久安和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扩员之后,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潜力更大,肩负的责任更重,承载着地区各国人民和国际社会更多期待。下列对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将取代联合国以维护世界和平

B.追求和平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C.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D.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凸显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但它并不能替代联合国的作用,故选A。

【答案】A

2.2020年1月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2020年,全球即将面临的恐袭形式将更为复杂多变。在欧美国家,零星发生、手段多样的“独狼式”袭击已然成为最令各国“头疼”的反恐新梦魇。全球各国权力打击恐怖主义是因为()

①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②打击恐怖主义成为时代的主题

③恐怖主义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

④恐怖主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认识恐怖主义的危害性,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故选A。

【答案】A

3.2020年5月23日,2020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共享推动合作携手消除贫困”。“中国最终会实现2020年消除贫困的目标。”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驻华代表屈四喜指出,“中国的经验表明,只要采取正确的策略坚持前行,在国家、区域和国际层面上形成更好的协同,全球贫困消除目标是可以达成的。”这体现了()

①我国为世界消除贫困作出了重要贡献②号召世界各国积极行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采取行动③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的主题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世界发展与消除贫困的认识,我国消除贫困的做法对世界各国都有积极借鉴作用,故选B。

【答案】B

4.2020年5月24日新华网报道:上合组织秘书长阿利莫夫在接受采访时说:“当今世界仍然存在着不同国家利益、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制度的分歧甚至对立,但无论怎样,我们是共同的人类,人民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不同信仰、制度、民族和国家可以和平共处、有序竞争,让共同利益压倒分歧对立,让人类理性选择世界的未来。”下列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不正确的是()

A.需要世界各国一致行动,共同担当

B.各国要树立共同利益观

C.中国要主导并主宰世界

D.众多国际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它由我国首倡,但并非要主导世界,故选C。

【答案】C

5.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政治依据是()

①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②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③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④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的理解,突出政治方面,故选B。【答案】B

6.2020年1月30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外交部2020年新年招待会上表示:我们期待,2020年的世界多一些开放、少一些封闭。我们将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

战略。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各国人民()

A.以我为主,他国为辅

B.增进包容与合作

C.关怀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

D.相互合作,无条件开放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各国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各国之间要互相包容、互相合作,但并非无条件开放,答案应为B。

【答案】B

7.2020年1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内瓦出席“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全面阐述了我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主张。这表明我国()

①以开放为动力,以合作为目标

②推动国际治理,重塑世界格局

③承担国际责任,贡献中国智慧

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我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体现我国的大国担当与责任,在参与国际事务中贡献中国智慧,故选D。

【答案】D

8. 2020年4月11日,北京时间20:35分左右,英国BBC News、中国新华网及其他媒体紧急发布突发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叙利亚的打击已经开始,推断来自地中海上美国战舰及潜艇的导弹攻击了叙利亚疑似制造、储存和运送化学武器的设施。这表明()

A.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B.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C.局部地区动荡不安

D.联合国的作用正在削弱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的理解,材料中体现的是局部地区的不稳定、甚至面临局部战争的威胁,答案为C。

【答案】C

9. 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下列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①天下之人,皆相视如一家之亲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德主刑辅”

③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④“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材料结合我国古代朴素的维护和平的思想,来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故选C。

【答案】C

10.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践行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演绎了参与全球治理的精彩“三部曲”,积极参与制定海洋、极地、网络、外空、核安全、反腐败、气候变化等新兴领域治理规则……中国政府的上述举措()

①有利于世界各国的共同进步与繁荣

②表明我国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充分展现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④生动诠释中国梦与世界梦相融相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做法,体现我国为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答案为D。

【答案】D

11.习近平主席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对“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理解正确的是()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②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才能实现互利共赢③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是每一个国家的共同愿望④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致力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侧重考察学生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和意义的理解,答案为D。

【答案】D

1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危机通常会迅速波及全球,危及国际社会整体。面对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把握其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东盟国家,2020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都是国家之间在相互依存中通过国际机制建设应对国际危机的例证。否则这些危机完全可能像20世纪20—30年代的大危机一样,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材料告诉我们()

①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

②国家间要加强合作应对危机

③解决危机要求各国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

④只有面对危机才有必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各国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理解,面对全球性问题,各国之间必须共同承担责任。答案为A。

【答案】A

二、简答题(20分)

13.材料一:2020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近年来我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哪些贡献?(6分)

材料二: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也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这一理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

(2)为什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能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被写入多个联合国决议?(8分)

材料三: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20年年会上发表了题为《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再次深刻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提出“面向未来”的中国方案。

(3)我们中学生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些什么?(6分)

【答案】:(1)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投行;设立丝路基金;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以及联合国大会第一委员会等通过的五项决议中,先后纳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②面对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③由中国首倡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表达了人类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愿望,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为人类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重要价值的构想,为人类共同美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3)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培养全球意识,关心人类共同利益,了解国际社会,关注世界的需求,为人类和谐共处付出努力。如:树立平等开放的国际意识,关心世界的发展;增强忧患意识,关心全人类;树立全球意识,培养国际视野;尊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努力吸收和借鉴不同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学习,提升国际交往能力;树立远大理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报效祖国等。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简答题,答题必须注意要结合材料与书本知识点,材料中涉及的知识点都可以列举出来。本题主要考察了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与做法,以及青少年的做法,在课本中都有体现。

三、辨析题(20分)

14.材料:2020年3月13日,总部设在荷兰海牙的禁止化学武器组织发表新闻公报说,禁化武组织总干事尤祖姆居对伊拉克已全面销毁化学武器表示祝贺;2020年4月27日,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在板门店举行会晤并签署《板门店宣言》,宣布双方将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停和机制转换而共同努力。

据此,有的同学认为: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世界不再有纷争与战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

【答案】:(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2) 材料表明,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方向

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互动方式。(3)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4)尽管国际形势缓和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各类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考验着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整个世界复杂多变。

(5)当前,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影从未远离。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因此,我们要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学生对当今国际形势的认识,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仍然存在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答题过程中,一要注意辨析题的格式,二要时代主题与国际形势分析清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