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汉字的联想》教案

合集下载

《汉字的联想》公开课教案

《汉字的联想》公开课教案

《汉字的联想》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汉字”中的《汉字的联想》。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观察汉字的结构特点,引发学生对汉字的联想;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汉字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汉字书写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联想的能力,学会运用联想记忆汉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汉字结构的理解。

2. 教学重点:通过汉字的联想,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汉字,引发学生对汉字的联想,导入新课。

2. 新课讲解:a. 讲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

b. 分析汉字的结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联想。

c.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汉字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3.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有趣的汉字。

4. 例题讲解:讲解汉字联想的方法,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运用联想记忆汉字。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堂练习。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汉字的联想》2. 内容:a. 汉字的起源和演变b. 汉字的结构特点c. 汉字联想的方法d. 课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例:汉字:明,联想:日月同辉)(例:汉字:林,正确书写:林)2. 答案:a. 汉字:花,联想:百花齐放汉字:鸟,联想:百鸟争鸣汉字:山,联想:崇山峻岭汉字:水,联想:波澜壮阔汉字:人,联想:人才辈出b.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汉字的联想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汉字的联想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汉字的联想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汉字的联想(通用9篇)人美版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汉字的联想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欣赏、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用中国画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大胆联想和创作。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交流、分析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大胆地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笔墨技法,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子形象,创作新颖的作品。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中国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情感的体验中增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形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体验用汉字为题材进行水墨画创作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利用汉字的构形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及用中国画形式进行创作的笔墨技法。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板书毛笔国画颜料笔洗生宣象形字卡片学生:国画颜料毛笔洗笔筒毡子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连图猜字,连连看”。

引出象形文字:根据物体的外形特征创造出来的文字。

这些文字像画一样美丽,多有趣的联想呀!出示课题《汉字的联想》。

二、新授:1、提问:我们的祖先最早是如何记录发生的事情呢?(结绳记事)2、小故事: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结绳记事→岩画→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简化字3、想一想:汉字最初是由什么演变来的?汉字是从图画记事演变来的。

(字由画生)4、观察汉字演变表:①早期的象形文字这么生动有趣,为什么今天不再用它了?书写麻烦,线条复杂,写法不统一,有局限性。

②对比早期以图形为主的字和近现代的字,从外形上看,你发现了什么?早期:形象具体,基本能认出来;线条复杂,不好书写。

近现代:形象概括抽象,笔画横平竖直,线条相对简单,易记好书写。

③小结:汉字的演变过程是一个由具象到抽象,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

5、欣赏有趣的字:羊、竹、美、饮、休的演变。

6、小结:汉字艺术是博大精深的,随着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已经由图案化的形象符号演变为由线条构成的文字,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神奇美丽的书法艺术。

2024年《汉字的联想》公开课教案

2024年《汉字的联想》公开课教案

2024年《汉字的联想》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六单元《汉字的联想》。

主要内容包括: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联想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魅力。

2. 学会运用联想方法,提高汉字记忆和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汉字的联想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及联想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文具盒、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这些汉字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汉字的联想。

2. 走进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脉络,感受汉字的魅力。

3. 汉字联想方法讲解(15分钟)(1)通过例字“人”,引导学生从字形、字义、字音等方面进行联想。

4.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给出一个汉字,如“心”,让学生运用联想方法,找出与之相关的汉字。

(2)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代表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15分钟)出示一组汉字,如“日、月、水、火”,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方法,进行组词和造句。

6. 随堂练习(10分钟)(1)给出汉字“山”,进行组词。

(2)给出汉字“木”,进行造句。

六、板书设计1.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2. 汉字联想方法(1)以字形为基础(2)结合字义、字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汉字联想方法,组词5个。

(2)用汉字联想方法,造句3个。

2. 答案:(1)组词:人生、人间、人心、人类、人参。

(2)造句:月光照亮了大地;水滴石穿;火光照亮了夜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汉字的联想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汉字的联想教案

汉字的联想教案

汉字的联想教案篇一:文字的联想教案《文字的联想》教案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刘柏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2、技能目标: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情感目标: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如何发掘的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介绍文字的起源及意义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的汉字了,简化汉字之前是繁体的汉字。

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汉字最初的形态呢?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文字,远古时候的人们看到什么就根据他所看到的用简单的图画线来表示,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文字就叫象形文。

这些象形文就像在画图画一样,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的方法用图画来装饰我们的文字。

(板书:字的联想)一、讲授新课1、看一看让学生欣赏一些现代的文字装饰图片,了解生活和文字紧密相连。

教师讲解: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启示,无论象形还是会意,文字和世界万象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家再来欣赏一些装饰美术字的应用,想想你还在哪里见过这种例子?让学生举例看到这样的字?2、学一学教师讲解方法,学生体会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装饰美术字,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些(本文来自: 千叶帆文摘:汉字的联想教案)联想的基本方法吧,文字的联想主要有三种方法:(一)字意联想:从字的意思联想到很多事物,用联想到的物体代替文字的某个笔画。

(板书)(二)字形联想:联想到的物体和文字的某个笔画形状较接近。

(板书)(三)夸张变形联想:根据字的意思把笔画进行夸张变形。

(板书)3、试一试课件展示并示范,欣赏教材中个别的范例,提问学生都用到了什么方法。

12、汉字的联想(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12、汉字的联想(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汉字的联想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艺术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汉字的联想,发挥创意,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掌握汉字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对汉字的艺术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汉字的联想,发挥创意,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的理解。

2. 汉字的基本结构的掌握。

3. 通过汉字的联想进行绘画创作的技巧。

教具学具准备:1. PPT课件:展示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汉字的基本结构,以及一些通过汉字联想创作的绘画作品。

2.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汉字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 讲解汉字的基本结构,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结构特点。

二、欣赏汉字艺术作品(10分钟)1. 向学生展示一些通过汉字联想创作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欣赏和评价,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学生创作(10分钟)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汉字,进行联想。

2. 引导学生将联想的内容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采用线条、颜色、构图等方式进行创作。

四、分享和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过程。

2. 引导学生对同伴的作品进行评价,从审美、创意、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板书设计: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汉字的基本结构3. 汉字的联想创作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汉字,进行联想创作,下一堂课分享。

课后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学生对汉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通过欣赏汉字艺术作品,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在学生创作环节,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联想进行绘画创作,表现出较高的创造力。

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

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人美版(2012)美术四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和构造,培养对汉字文化的热爱。

2. 培养学生运用联想思维,将汉字结构与生活事物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汉字联想的基本方法,能运用所学进行创作。

二、教学内容1. 汉字的起源与演变2. 汉字的结构与特点3. 汉字联想的方法与技巧4. 汉字联想创作实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汉字联想的方法与技巧,汉字联想创作实践。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联想思维,将汉字结构与生活事物相结合,进行创新性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汉字演变图例、汉字联想作品案例。

2. 学具:绘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激发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汉字的结构与特点,引导学生关注汉字的美感。

3. 汉字联想方法与技巧讲解:结合具体例子,教授学生如何运用联想思维,将汉字结构与生活事物相结合。

4. 汉字联想创作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汉字的联想2. 主体部分: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的结构与特点、汉字联想的方法与技巧、汉字联想创作实践。

3. 配图:汉字演变图例、汉字联想作品案例。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以汉字为主题的联想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汉字联想的感想。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是否得到激发?2. 学生是否能掌握汉字联想的方法与技巧,进行创新性创作?3.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4. 针对学生的反馈,如何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汉字联想的方法与技巧讲解”部分。

这一部分是整堂课的核心,关系到学生能否掌握汉字联想的方法,进行创新性创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汉字联想的方法与技巧讲解1. 联想思维的概念与重要性向学生解释联想思维的概念。

《汉字的联想》精品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

《汉字的联想》精品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

《汉字的联想》精品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六单元“有趣的汉字”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汉字的联想、形声字的认识和运用、通过汉字联想进行故事创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汉字的联想方法,提高对汉字的兴趣和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形声字进行识字和词汇拓展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字的联想方法及其应用。

难点:形声字的识别和运用,通过汉字联想进行故事创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卡片、黑板、粉笔。

学具: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幅画有不同汉字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汉字的特点。

2. 新课内容讲解(20分钟)(1)讲解汉字的联想方法,举例说明。

(2)介绍形声字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并运用形声字。

(3)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汉字联想进行故事创编。

3.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汉字联想和形声字的运用。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练习成果,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汉字的联想》2. 主要内容:(1)汉字联想方法(2)形声字的认识与运用(3)汉字联想故事创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汉字联想的方法,写出三个词语。

(2)运用形声字,造一个句子。

(3)编写一个以汉字联想为主题的故事。

2. 答案:(1)示例:春天、花朵、阳光(2)示例:小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3)示例:小明的汉字书丢了,他运用汉字联想找到了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了汉字联想的方法,提高了对汉字的兴趣。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形声字的掌握情况,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方面,可以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联想,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汉字联想方法的掌握2. 形声字的识别与运用3. 汉字联想故事创编的实践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拓展性一、汉字联想方法的掌握1. 多样化的联想方式:引导学生从字形、字义、同音字等方面进行联想,拓展学生的思维。

《汉字的联想》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

《汉字的联想》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

《汉字的联想》教案和课堂教学实录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有趣的汉字”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汉字的联想、形声字的认识与运用、通过汉字联想进行思维训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汉字的联想性质,掌握通过汉字进行思维拓展的方法。

2. 学会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汉字联想,提高词汇积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汉字的联想方法及其运用。

难点:形声字的识别与联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幅描绘春天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元素。

通过图片中的元素引出与春天相关的汉字,如“花”、“草”、“树”等。

2. 例题讲解(15分钟)(1)讲解汉字的联想性质,举例说明形声字的构成及特点。

(2)以“花”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联想,如“谎”、“哗”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分发卡片,每组卡片上有一个形声字,要求学生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联想,找出与该字相关的汉字。

(2)学生完成后,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联想成果。

4. 知识拓展(10分钟)介绍汉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汉字的联想》2. 内容:汉字的联想性质形声字的构成与特点汉字联想的方法与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水”为例,运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联想,找出与“水”相关的汉字。

2. 答案:示例:洋、河、湖、海、泊、洪、滴、涌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联想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创新能力。

但在课堂教学中,对形声字的讲解还需进一步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收集与形声字相关的汉字,进行联想练习,提高词汇积累。

同时,组织一次“汉字联想大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汉字的联想》教案

件www.5y
目标预设: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难点: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猜一猜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的汉字了,简化汉字之前是繁体的汉字。

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汉字最初的形态呢?让学生思考再回答。

那我们就先来猜猜这几个古代文字是什么字?(展示字谜图片)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文字,远古时候的人们看到什么就根据他所看到的用简单的图画线来表示,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文字就叫象形文。

这些象形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叫它甲骨文。

(展示甲骨文图片)
这些甲骨文就像在画图画一样,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的方法,用图画来装饰我们的文字。

二、讲授新课
1.看一看:让学生欣赏一些现代的文字装饰图片,了解生活和文字紧密相连。

教师讲解: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启示,无论象形还是会意,文字和世界万象都紧密联系在一起。

大家再来欣赏一些装饰美术字的应用,想想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举例在哪看到这样的字?
2.学一学:教师讲解方法,学生体会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装饰美术字,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些联想的基本方法吧,文字的联想主要有三种方法:
(1)字意联想:从字的意思联想到很多事物,用联想到的物体代替汉字的某个笔画。

(2)字形联想:联想到的物体和文字的某个笔画形状较接近。

(3)夸张变形联想:根据字的意思把笔画进行夸张变形。

3.试一试:展示并示范,欣赏教材中个别的范例,提问学生都用到了什么方法,教师加以确定和补充。

4.想一想:欣赏作品(展示),从下面的字中,任选一个字做联想,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同一个字用多种方法来设计美化,选一种你喜欢的进行创作。

(花、虫、鱼、鸟、羊、雨、心、球、竹、烛、眼、门、口、晴)
5.做一做:展开你丰富的联想吧!让文字更形象,更别致,更有趣。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作业点评:将每名学生的作品向同学们展示。

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进行联想的?要求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和鼓励。

7.课后拓展:同学们都做的不错,通过联想,我们把文字变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了。

那么装饰这么美丽的文字,除了用画的方式,还能用其他的什么方式方法呢?回去想一想。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文字的联想,知道用什么方法能把我们的文字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趣。

课后我们再去想想怎样能把我们生活中的文字变得更加美丽。


件www.5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