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功能
湿地有什么生态功能

湿地有什么生态功能湿地在保持水源、抵御洪水、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湿地生态功能。
仅供参考。
湿地生态功能一、防洪:在一些流域的上游,泥炭地和草甸就像海绵一样,吸收雨水并使水分缓慢渗透到土壤中,从而减少破坏性洪水暴发对人的生命和生计的威胁。
当泥炭完全饱和而无法吸收更多水分时,池塘和泥炭植被都有助于减缓和减小径流。
湿地生态功能二、补给地下水:当地下水降低时,湿地可以补充地下水;而当地下水位过高时,湿地又可以充当地下水的排泄区。
稳定海岸线和抵御风暴潮:滨海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盐沼),就像前线护卫一样,抵御潜在的危害。
湿地植物的根系牢牢扎入海岸,抵抗风浪对岸线的侵蚀,它们就像一道屏障,减缓了风暴潮和潮汐涌浪的势头,从而也降低了其高度和破坏力。
湿地生态功能三、净化水质:通过将污染物“锁定”在沉积物、土壤及其植被中,湿地发挥着净化水质的重要作用。
特别是对农业地表径流和生活污水中富含的高浓度的氮和磷,湿地有更显著的净化作用,从而防止饮用水的氮磷浓度过高,还可以减少地表水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
湿地生态功能四、维护生物多样性:湿地具有极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许多动植物只能生长在湿地中,如果没有湿地,他们将无法生存。
事实上,滨海湿地,如红树林、珊瑚礁、河口和海草床等,分布着部分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物量最高的群落。
湿地生态功能五固碳:湿地可以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湿地植物中,有很强的固碳功能,在固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湿地生态功能六、提供生态产品:湿地资源种类繁多,包括食物(如鱼和大米)、建筑木材、薪柴、植物油、盐、药用植物、编织用的茎叶以及动物饲料等。
其中鱼类是10亿人口主要的蛋白质来源,还为另外20亿人口提供了至少15%的动物蛋白;大米是世界上30亿人口的主要粮食。
湿地生态功能七、文化价值:人类在其存在之初就已经意识到水是生存的绝对必需品。
湿地的主要功能

湿地的主要功能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环境资本之一,也是自然界富有生物多样性和较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湿地的水陆过渡性使环境要素在湿地中的耦合和交汇作用复杂化,它对自然环境的反馈作用是多方面的。
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如食物、原材料和水资源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社会功能。
它能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消除毒物、净化水质,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很强的区域之一,它对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蓄滞洪水、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稳定海岸线、控制土壤侵蚀、保墒抗旱、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的生态功能主要体现在物质循环、生物多样性维护、调节河川径流和气候等方面。
一是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
湿地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湿地植被具有种类多,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许多的自然湿地为水生动物、水生植物、多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特别是水禽提供了必须的栖息、迁徙、越冬和繁殖场所。
对物种保存和保护物种多样性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维持野生物种种群的存续,筛选和改良具有商品价值的物种,均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没有保存完好的自然湿地,许多野生动物将无法完成其生命周期,湿地生物多样性将失去栖身之地。
同时,自然湿地为许多物种保存了基因特性,使得许多野生生物能在不受干扰的情况下生存和繁衍。
因此,湿地当之无愧地被称为生物超市和物种基因库。
二是调蓄径流洪水,补充地下水。
湿地在控制洪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等方面的功能十分显著,是其他生态系统所不能替代的,湿地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湿地还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三是调节区域气候和固定二氧化碳。
由于湿地环境中,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吸收和释放二氧化碳十分缓慢,形成了富含有机质的湿地土壤和泥炭层,起到了固定碳的作用。
湿地的水分蒸发和植被叶面的水分蒸腾,使得湿地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了能量和物质交换,对周边地区的气候调节具有明显的作用。
高考复习微专题20-湿地作用(生态功能)PPT课件

湿地“诗地”资源的重要价值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 夕阴,气象万千。……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乎?……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反映了湿地的什么价值?
A 于.上游来水量大小,故选项A正确。
10.黄河下游流域的干燥度主要为1.5~3。有关黄河下游湿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上游来水量大小 B上游来水量减小使沿海沼泽湿地面积扩大 C南水北调东线可使河流湿地大幅增加 D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是提高该河段湿地率有效措施
材料一 三江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水土资源的空间匹配格局对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具有 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由于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数量、质量及其空间匹配状况均 发生了明显的变化。2000年以来,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整体表现出“土地资源丰富,水资源欠缺”的态势, 并且其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的错位现象,已非惯称的“水土资源丰富和匹配”。材料二 下图为2008 年三江平原地区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示意图和三江平原地区湿地分布图。
微专题 20----湿地作用(生态功能)
"湿地",泛指暂时或长期覆盖水深不超过2米的低地、土壤充水较 多的草甸、以及低潮时水深不过6米的沿海地区,包括各种咸水 淡水沼泽地、湿草甸、湖泊、河流以及泛洪平原、河口三角洲、 泥炭地、湖海滩涂、河边洼地或漫滩、湿草原等。
探究问题: (1)列举拉鲁湿地面临的问题,简述其对拉萨城市生态的主要作用。
(1)描述乌拉盖河流域的地形特点。 (2)简述乌拉盖湿地减少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
重要湿地知识点梳理总结

重要湿地知识点梳理总结1. 湿地的定义:湿地是指土壤中含有水分或水表面覆盖着植被的区域。
湿地包括沼泽、沼泽、沼泽、湿地、河流、湖泊和洪泛区等。
湿地具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包括水资源调节、生物多样性维护、气候调节和土壤保护等。
2. 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
首先,湿地可以调节水资源,吸收和存储水分,减少洪水和干旱的风险。
其次,湿地是重要的栖息地,许多植物和动物依赖湿地生存。
此外,湿地还可以净化水质、固碳和调节气候等。
3. 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
许多珍稀濒危物种依赖湿地生存,如水鸟、湿地植物和湿地动物等。
湿地生态系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链和生态环境,对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4. 湿地的价值:湿地是人类社会的重要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
首先,湿地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水资源、渔业资源和湿地植物等。
其次,湿地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如水资源调节、洪水控制和海岸保护等。
最后,湿地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5. 湿地的面临的挑战: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湿地面临着许多威胁和挑战。
首先,湿地被过度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
其次,污染和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
最后,非法捕捞和非法采矿等行为也对湿地生态系统造成了破坏。
6. 湿地保护和管理: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保护和管理。
首先,需要建立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加强对湿地生态系统的管控和保护。
其次,需要加强湿地的恢复和修复工作,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最后,需要加强社会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和意识。
总之,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
保护和管理好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文的梳理总结,可以增强人们对湿地保护的重视和意识,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湿地趣味知识

湿地趣味知识
湿地是指由水体、湖泊、河流或海洋所形成的自然环境,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和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
以下是一些湿地的趣味知识:
1. 湿地类型:湿地可以分为沼泽、泥炭地、湖泊、河口湾等不同类型。
每种湿地都有其特有的特征和生物群落。
2. 湿地功能:湿地有很多重要的功能,包括水源涵养、水质净化、防洪调蓄、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湿地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具有重要意义。
3. 物种多样性: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栖息地之一,许多珍稀濒危物种都依赖湿地生存。
例如,湿地是候鸟迁徙的重要站点,吸引了大量的鸟类。
4. 著名湿地:世界上有许多著名的湿地,如美国的伊万霍湖、肯尼亚的马赛马拉湿地、中国的三江平原等。
这些湿地具有独特的景观和生物群落,吸引着众多游客和研究者。
5. 湿地保护: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湿地正面临着退化和破坏的威胁。
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都在采取措施来保护湿地,并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限制开发等方式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
总之,湿地不仅是自然界的宝贵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生态系统。
了解湿地的趣味知识可以增加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及价值

精品基础教育教学资料,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使用!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及价值一、知识讲解(一)湿地的直接利用功能有:1.提供水资源及丰富动植物产品;2.提供矿物资源及能源和水运条件。
(二)湿地的间接利用功能有:1.调蓄水量、调节气候;2.沉积营养物质和净化污水;3.与地下水交流和防止海水入侵;4.独特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5.具有景观和旅游价值;6.具有教育和科研价值。
二、同步训练某国湿地约占国土面积的25%,湖泊众多,素有“千湖之国”之称。
读该国区域图,回答1~2题。
1.据图分析,该国湿地众多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②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③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④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低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该国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体现在( )①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②美化环境,观光旅游③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④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解析 1.A 2.A第1题,结合材料可知,该国为芬兰。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地势较低,排水不畅;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冰川作用形成众多湖泊;气候寒冷,地下水水位高。
选A。
第2题,湿地的生态价值主要是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涵养水源、补充地下水、净化水体等。
选A。
芦苇是一种湿地挺水植物,它在秋季对水量要求较低,淹水时间过长反而会抑制其长势。
读图,回答3~4题。
3.“夏秋天水一色,冬春草洲无边”是对鄱阳湖壮观景色的真实写照,该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生产周期性特点B.降水的季节性变化C.气温的季节性变化D.植被的季节性变化4.鄱阳湖芦苇分布面积的变化说明了( )A.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变小了B.连年干旱,丰水期“晚来早走”C.生态环境明显改善D.降水增多,丰水期“早来迟走”[解析] 3.B 4.B 第3题,鄱阳湖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多雨、冬春少雨;多雨季节,湖泊水域广阔,天水一色;少雨季节,蒸发旺盛,湖水减少,显出湖底,出现草原景观,草洲无边。
湿地的生态功能和效益

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开发利用 湿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经济补偿,引 导其积极参与湿地保护。
科学研究
加强湿地科学研究和监测,深入了解 湿地的生态特征和变化情况,为保护 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公众参与和教育
公众参与
通过公众参与,提高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意识,鼓 励公众参与湿地保护的决策和行动。
01
02
03
提升环境质量
湿地能够净化空气、水源 ,吸收污染物,为人类提 供清新的生活环境。
增加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众多植物和动物的 栖息地,为人们提供了丰 富的生态景观和生物资源 。
提供休闲场所
湿地的自然风光和生态环 境使其成为人们休闲、娱 乐和健身的好去处。
提升环境形象
城市形象标志:湿地成为城市中一道美 丽的风景线,也是城市的形象标志之一 。
提高。
非经济效益
要点一
生态文化和精神价值
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和精神价值,如提供生态旅 游和户外活动的场所,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 保护意识。
要点二
生物多样性保护
湿地是众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保护湿地有助于维 护生物多样性,对人类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04
湿地的社会效益
提高生活质量
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 湿地的水质净化:湿地植物和微生物能够吸收、降解和转 化污染物,净化水质,提高水质稳定性。
03
湿地的经济效益
直接经济效益
渔业和农业产出
湿地为渔业和农业提供了重要 的生产资源,包括鱼类、贝类 、禽类等水产品,以及水稻、
莲藕等农作物。
旅游业收入
湿地因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 样性而成为旅游胜地,为当地带来 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湿地生态系统 特征 功能 景观价值和意义

湿地生态系统特征功能景观价值和意义
一、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
1.水生和陆生生物共存:湿地生态系统是水生和陆生生物共存的特殊环境,提供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季节性或长期积水:湿地具有季节性或长期积水的特点,这决定了其特殊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
3.特殊的土壤和植被:湿地的土壤通常富含水分,具有特殊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同时,湿地植被对于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二、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1.水文调节:湿地具有调节水文的功能,能够储存和释放水分,有助于调节河流流量,减轻洪涝灾害。
2.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空间,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维护者。
3.营养物质循环:湿地参与了碳、氮、磷等元素的循环,对于维持地球生命系统的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三、湿地生态系统的景观价值
1.自然风光:湿地的自然风光令人心旷神怡,是城市和乡村中宝贵的自然景观资源。
2.野生动物栖息地:湿地为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等提供了栖息地,是观鸟爱好者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3.休闲和娱乐场所:湿地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和娱乐的场所,可以进行野餐、垂钓、摄影等活动。
四、湿地生态系统的意义
1.生态平衡维护:湿地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起着关键作用。
2.气候变化缓解:湿地通过吸收和储存碳元素,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同时,湿地的存在有助于稳定当地的气候条件。
总的来说,湿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而独特的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景观价值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缓解气候变化以及提高人类生活环境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湿地
湿地具有哪些生态功能
作为界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客体,湿地兼有水、陆特征,是自然界中最富生物多样性生态景观和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之一,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和宝贵的自然资源价值:
首先可以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
在多雨或涨水的季节,过量的水被湿地(象海绵)储存起来,直接减少了下游的洪水压力。
然后,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里,再慢慢地释放出来,补充给河流或下渗补充地下水,有效地缓解枯水期河流缺水或断流的问题。
其次是调节气候。
通过蒸发,湿地可持续不断地向大气输送大量的水气,调节区域的气候,降低旱灾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拉萨气候干燥,有那么一大片湖泊和湿地,水分蒸发,可使城市的空气湿润,没有这片湿地,拉萨的气候条件就更加干燥。
专家们呼吁,高原都市拉萨旁有一大片湖泊和沼泽地,千万要保护好,不仅有利于城市市民的生活,而且也有利旅游者的身体健康。
第三起到净化天然水体的作用。
水流经过湿地,流速减缓,有助于污染物的沉淀,特别是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有毒、有害和矿化物质,对水体起净化作用。
因此,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成为一种简便、节省、实用的初级污水处理技术。
第四,控制土壤侵蚀、保护海岸线。
湿地及其植被,可稳固基地和削减海浪和海水的冲击力,有效防止海岸线、河口湾和江河堤岸的侵蚀。
第五,保护生物多样性。
湿地的特殊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造避敌的良好条件,是大量珍稀濒危鸟类、两栖类、爬行类、鱼类、哺乳类和高、低等植物生长和栖息的好场所。
湿地保护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四大领域之一。
如果把森林比作“大地之肺”,那么湿地则常常被誉为“大地的肾脏”、“天然水库”和“天然的物种库”。
保护湿地成为国际环境保护的热点和各国防洪的一项重要生态措施。
而湿地也开始成为一些旅游者进行生态旅游的目标。
中国有多少湿地被确认为国际重要湿地?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的国家之一,从寒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全国各地都分布有湿地,总面积达250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6%,世界排位仅次于加拿大、俄罗斯。
而且,中国具有独特的青藏高原湿地,是两大江河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同时,位于山东黄河出海口的三角洲地区,大面积的湿地也是自然资源和野生动、植物极为丰富的地区。
象黄河源头和出海口的湿地一样,分布在中国其他地区的湿地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据统计,亚洲57种濒危的野生鸟类中,在中国湿地就有46种;全世界有鹤类15种,在中国湿地就占有9种,约占2/3。
因此,我国的湿地保护在国际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国际自然保护界对此十分关注。
根据国际《拉姆萨尔公约》的规定,签约国必须善用逼供保护其境内具有生态价值的湿地,以保护其丰富的野生生物种类。
目前,中国共有7处湿地被《拉姆萨尔公约》确认为国际重要湿地,它们是:青海湖鸟岛、江西鄱阳湖、吉林向海、黑龙江扎龙、湖南东洞庭湖、海南岛东寨港、香港米浦及后海内湾。
目前中国湿地被破坏的现状严重吗?
近几十年来,中国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日趋降低。
近40年来,中国沿海地区大约丧失海滨滩涂100多万公顷,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0%。
不仅如此,内陆湿地破坏情况也较严重。
例如,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沼泽区,自50年代垦荒以来,已有300万公顷湿地变为农田。
目前所剩的200万公顷自然湿地也面临消失的危险。
三江平原湿地是一个巨大的温湿调节器,对调节当地的气候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作为一个巨大的天然水源,旱可以蓄水,涝可以分洪,使三江洪水不能肆意为虐。
现在,这种功能已随湿地大面积的开发、森林覆盖率急速降低而趋衰退。
湿地的破坏,威胁着珍稀濒危和经济动植物的栖息地。
其东北部是野生动植物的王国,这里生长着1000多种药用植物、纤维植物、蜜源植物及饲料植物等。
作为东北亚候鸟的繁殖中心,这里栖息的鸟类超过150种,兽类35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8种,如丹顶鹤、白鹳、白尾海雕、虎头海雕、白头鹤、梅花鹿,二级保护动物18种,还大量出产乌苏里貉、麝鼠、环颈雉和狍子等经济动物。
在国际湿地、水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仅三江平原东北部可直接利用的动植物的价值即达20亿元。
但是,随着湿地的大量开发,一些珍稀动物已濒临灭绝。
根据国际鹤类基金会1994年5月的航测,三江平原西部七星河流域和嘟噜河流域湿地面积比1979年前分别缩小了3/5和2/3,候鸟的栖息地正被大量压缩,数量急剧减少。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三江平原的开发虽然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商品粮,但开发中带来的生态破坏应该给予充分的估计。
据有关专家的测算,由于工业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其直接环境损失价值达40亿~60亿元之多。
80年代以前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尤其是对湿地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
特别是早期的开发,盲目性较大,加之林木乱砍滥伐,野生动物大量捕杀,使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进而也影响了农业自身的发展。
从总体上看,造成湿地严重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不合理围垦,包括围湖造田、围海造地、截留水源、滩涂开垦等;二是过度开发生物资源,包括屡禁不止的猎杀、捕捞、采挖,以及大量开采泥炭;三是污染日趋严重,主要是水污染的严重程度已经远远地超出净化水体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