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
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

---------------------------------------------------------------最新资料推荐------------------------------------------------------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绪论与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1、西方心理学史的编纂原则:时代精神说和伟人说精神说和伟人说最早由波林在 1950 年发表的《实验心理学史》作出区分,在波林看来,时代精神作用就是社会的文化条件阻止或者促进科学的发展。
伟人说则主张科学上的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和力量决定的。
从根本上说,时代精神说和伟人说的统一原则就是处理好个人与其时代历史条件的辩证关系,而且这种时代条件不光是社会文化条件,还应包括政治、经济诸条件。
2、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1)普罗泰戈拉他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这句话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有重要意义。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上、伦理上的美德可以由教育养成,他最早从自然研究转移到注意人事问题,引起人们关心人怎样思想、怎样欲望等问题,这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回想,从而看出他支持先天论。
他认为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只是设法把人所固有的知识引出来,这也是他产婆术的依据。
1/ 25他认为灵魂和肉体从根本上说是不同的东西。
3)柏拉图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思想。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由理念构成,世界万物都是理念派生出来的,只有理念才是唯一真实可靠的东西。
灵魂也来自理念,且可以在人死亡后离开人体回归理念世界,从而灵魂可以永生、轮回转世。
柏拉图把人分成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和他的灵魂或心理三分法对应,即理性、意气和情欲。
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
他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先天就有的,所谓学习就是在教学的帮助下对先天知识(理念形式)的回忆,这就是理念回忆说。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绪论第一节西方心理学史得基本情况一、西方心理学史得研究对象西方心理学史就是研究西方心理学得产生、发展与演变得一门历史学科。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西方心理学得形成有三个故乡:●古希腊就是心理学起源得故乡,●德国就是心理学诞生得故乡,●美国就是心理学发展得故乡。
行为主义心理学就是西方心理学得“第一大势力”;精神分析心理学就是西方心理学得“第二大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西方心理学得“第三大势力”二、西方心理学史得研究方法(一)史论结合法: 史,指史料、史实;论,指理论、论断,即观点、论点。
(二)纵横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放在一定得历史背景下进行前后比较;横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与同时代得心理学家、流派进行比较。
(三)具体抽象两步法: 历史研究得完整过程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两步方法。
具体抽象具体(四)四步说明法: 针对每个心理学流派或每位心理学家思想得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形成结果、理论意义一一作出说明。
三、西方心理学史得学习意义(一)有助于掌握西方心理学得历史规律把构成现代心理学得许多领域与分支综合起来,认识各事实与理论之间得相互关系。
(二)有助于培养理论思维能力与批判精神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得能力,提高鉴别能力与批判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学习心理学大师得创新精神与人格魅力学习心理学家推陈出新与开拓创新得精神。
了解心理学家得生平,了解其人格形成与发展对她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得意义。
(四)有助于促进我国心理学得建设鉴古知今,避免西方心理学史上得错误,使我国心理学健康得发展。
四、西方心理学史得史学史历史研究被称为史学;历史研究得历史被成为史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得史学史就是?就是西方心理学史研究得历史。
(一)西方得心理学史研究第一个时期就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得研究。
(被忽视)三位心理学家:1、波林,1929年出版《实验心理学史》2、墨菲,1929年出版《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3、海德布雷德,1933年出版《七种心理学》、《心理学得一百年:1833—1933》第二个时期就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得研究。
西方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西方心理学史知识点整理1、范式的含义(p2)(1)从心理方面来说,范式是科学群体的共同态度和信念是从事某一学科的科学家的共同分享的立场和观点。
(2)从理论方法方面来说,范式是科学家群体所公认的理论模型或研究框架。
2、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必要性(笔记+书p4)(1)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2)心理学史为心理学提供了一个整合力量;(3)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理论素养①可以锻炼我们的理论思维能力②学习分辨心理学史上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理论,有助于我们提高判断问题的能力。
③在疏离心理学发展的来龙去脉时,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学习心理学史,有助于培养我们健康怀疑和批判精神。
(5)了解心理学的分裂状况,从而把握当代心理学的全貌,我们就不能满足于只了解一种理论或一种流派观点了。
不同流派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不同的方法与程序,因此我们应对当代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有一个大概了解。
3、西方心理学的两个起源(书p19)在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实验心理学为分野,西方心理学可分为两大时期,即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前的前科学心理学时期和科学心理学建立之后的科学心理学时期。
在2000多年的前科学时期里,西方心理学有两条发展线索,即西方心里虚而在哲学内起源和西方心理学在科学内起源。
西方心理学的哲学或哲学心理学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提供了概念和理论的基础。
西方心理学在科学内的起源则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精神,并且奠定研究方法基础。
4、那些研究影响了心理学的独立(1)神经生理学的研究(书p15)生理学家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创造了一些有价值的科学方法,形成了介乎生理学和心理学之间的生理心理学,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奠定牢固基础。
(2)颅像说和脑机能定位(书p16)颅相学承认了脑是心理的器官,使人们注意到心与脑的关系问题;另外,机器了脑机能定位的研究。
(3)人差方程的发现(书p18)人差方程式的发现刺激了人们对反应时间研究的兴趣,给早期的而实验心理学提供了直接的研究课题。
西方心理学史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
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
(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全版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全版第一章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是传统科学心理学的一部分来源。
本书前两章,将专门对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作一概述。
第一章主要介绍英、法两国经验主义心理学思想(也包括联想主义和感觉主义心理学在内).第二章则主要介绍德国理性主义心理学思想。
第一节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历史背景17世纪至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是推翻封建主义制度,逐步确立资本主义统治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里,经济上,首先是英国,后来是法国,封建生产关系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步确立,资产阶级逐渐掌握了国内外贸易和国民经济的命脉。
政治上,英国通过17世纪的革命,法国通过18世纪的革命,新兴的资产阶级先后从封建主手中夺取了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随之,两国社会的基本矛盾由封建主同资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矛盾,开始转变为新的资产阶级统治者同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矛盾。
科学上,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反对宗教神学斗争的推动下,自然科学有了长足的进步。
开始形成为独立的科学部门的一些分支,如生理学、解剖学和医学,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特别是力学、数学和天文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些科学成果促进了人的思想解放,为近代唯物主义批判封建神学和经院哲学提供了科学依据。
哲学上,由于两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资产阶级发展程度的不一致,资产阶级力量的强弱不等,所以资产阶级哲学产生了不同的派别。
在资产阶级力量强大、进入革命高潮的时候,由于资产阶级是一个上升的进步阶级,加上自然科学中只有力学、数学比较发达,尚处于分门别类的研究、大量搜集材料的阶段,因而英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均采取机械唯物主义的形式,如英国的霍布斯、洛克和法国的孔狄亚克和拉·美特利等。
在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逐渐走向保守、反动的时候,资产阶级又抛弃了唯物论,拣起宗教神学的唯心论和不可知论,如英国的贝克莱和休谟。
西方心理学史

1.科学心理学的建立条件-----社会历史条件,德国资本主义生产日益得到迅速的发展;要想发展现代工业生产,不仅需要有探察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活动方式的科学,而且还需要有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独立科学。
哲学背景,当时德国在科学与哲学关系上的倾向,就是强调一切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基础上,应当抛弃关于经验以外的物质与精神何者为第一的玄学争论。
冯特想超越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实际上把各种哲学加以混合。
科学背景,19世纪后期,德国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自然科学,并在大学里开设自然科学课程,提倡观察和实验。
德国科学家注意吸收外国科学理论,创造性地把科学方法应用于研究生命过程。
2.冯特的心理学思想身心平行论----认为人的心理不是人脑生理过程所产生的结果,而是互相平行的独立的结果。
研究对象------自然科学研究间接经验,心理科学研究人类的直接经验。
研究任务----心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心理复合体的元素及其构造的方式和规律。
心理元素包括感觉--呈现人的经验的客观内容,感情---显示的是经验的主观内容。
感情三度说,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沉静。
认为任何一种感情都可以在此三个维度所组成的坐标图中定位。
心理复合体的结构,是由各种心理元素组成的,把由感觉组成的复合体称为观念,分意象与知觉两种;把由集中感情所组成的复合体成为感动。
心理复合体的形成,是由联想和统觉组成。
联想有融合、同化、复合、相继性联系四种。
复合体的规律----创造产物原则,由各种不同的心理元素组成的心理复合体产生了新的性质。
心理关系原则,指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其个别元素的意义。
心理对比原则,两种相反或者相对抗的意识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加强。
研究方法------内省法:通过个体对自己内心活动进行观察、体验和陈述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方法。
实验内省法:借助于实验进行内省的心理学方法研究感知、联想、反应时。
(完整版)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绪论第一节西方心理学史的基本情况一、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西方心理学史是研究西方心理学的产生、发展和演变的一门历史学科。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西方心理学的形成有三个故乡:●古希腊是心理学起源的故乡,●德国是心理学诞生的故乡,●美国是心理学发展的故乡。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精神分析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二大势力”;人本主义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二、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方法(一)史论结合法: 史,指史料、史实;论,指理论、论断,即观点、论点。
(二)纵横比较法: 纵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前后比较;横向比较法,把每位心理学家、流派与同时代的心理学家、流派进行比较。
(三)具体抽象两步法: 历史研究的完整过程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两步方法。
具体抽象具体(四)四步说明法: 针对每个心理学流派或每位心理学家思想的产生原因、发展过程、形成结果、理论意义一一作出说明。
三、西方心理学史的学习意义(一)有助于掌握西方心理学的历史规律把构成现代心理学的许多领域和分支综合起来,认识各事实和理论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有助于培养理论思维能力和批判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理论思维能力。
(三)有助于学习心理学大师的创新精神和人格魅力学习心理学家推陈出新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了解心理学家的生平,了解其人格形成与发展对他心理学理论和实践的意义。
(四)有助于促进我国心理学的建设鉴古知今,避免西方心理学史上的错误,使我国心理学健康的发展。
四、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史历史研究被称为史学;历史研究的历史被成为史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的史学史是?是西方心理学史研究的历史。
(一)西方的心理学史研究第一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之前的研究。
(被忽视)三位心理学家:1.波林,1929年出版《实验心理学史》2.墨菲,1929年出版《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3.海德布雷德,1933年出版《七种心理学》、《心理学的一百年:1833—1933》第二个时期是20世纪60年代之后的研究。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
西方心理学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哲学家们就
开始探讨心灵和心理过程的本质。
然而,正式的心理学研
究始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德国心理学家威廉·怀姆在1879年创立了第一个实验心理
学实验室,这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的起点。
他致力于研究
感觉知觉、意识和学习等主题。
在德国和美国,心理学家开始集中研究注意力和记忆等基
本心理过程。
在20世纪初,行为主义出现,强调观察可测量行为的研究方法。
在这个时期,行为主义者如约翰·B·沃
森和伯尔·斯卡纳在控制变量的实验条件下研究动物行为和
人类行为。
在20世纪中叶,认知心理学崛起,强调研究思维、学习和语言等内在的心理过程。
认知心理学家如乔治·米勒、诺曼·奥根斯坦和乔治·卡兹纳等人对认知过程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心理学分支
和理论,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认知
神经科学等。
现代心理学强调多学科的综合和应用,通过
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高质量的实验和研究。
总结起来,西方心理学历经古希腊哲学、实验心理学、行
为主义、认知心理学和现代多学科综合,不断发展演变,
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人类思维、情感和行为的研究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终稿)西方心理学史总结绪论与第一章西方心理学的起源与建立 1、西方心理学史的编纂原则:时代精神说和伟人说精神说和伟人说最早由波林在 1950 年发表的《实验心理学史》作出区分,在波林看来,时代精神作用就是社会的文化条件阻止或者促进科学的发展。
伟人说则主张科学上的一切进步和变化都是直接由指引和改变了历史进程的独特的伟人的意志和力量决定的。
从根本上说,时代精神说和伟人说的统一原则就是处理好个人与其时代历史条件的辩证关系,而且这种时代条件不光是社会文化条件,还应包括政治、经济诸条件。
2、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心理学思想。
1)普罗泰戈拉他主张人是一切事物的尺度,这句话对人本主义心理学有重要意义。
他第一个明确提出,政治上、伦理上的美德可以由教育养成,他最早从自然研究转移到注意人事问题,引起人们关心人怎样思想、怎样欲望等问题,这对于心理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2)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认为知识即回想,从而看出他支持先天论。
他认为知识是人的理性中固有的,教育只是设法把人所固有的知识引出来,这也是他产婆术的依据。
1/ 25他认为灵魂和肉体从根本上说是不同的东西。
3)柏拉图柏拉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思想。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由理念构成,世界万物都是理念派生出来的,只有理念才是唯一真实可靠的东西。
灵魂也来自理念,且可以在人死亡后离开人体回归理念世界,从而灵魂可以永生、轮回转世。
柏拉图把人分成三个等级,哲学王、武士和劳动者,和他的灵魂或心理三分法对应,即理性、意气和情欲。
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情、意的心理现象三分法。
他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先天就有的,所谓学习就是在教学的帮助下对先天知识(理念形式)的回忆,这就是理念回忆说。
这一学说成为后来欧洲心理学关于天赋观念和内省法的最初表达形式。
柏拉图提出一种联想的观点,即认为对感性对象的学习,实质上就是基于感性对象与理念形式相似或者两者经常有联系,从而唤起人们的回忆。
这是关于联想的相似律和接近律的最早描述。
4)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代表古希腊繁荣时期哲学思想的顶峰,也是欧洲历史上对心理现象做过全面系统描述的第一人,他的《论灵魂》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门著作。
---------------------------------------------------------------最新资料推荐------------------------------------------------------ 亚里士多德认为魂是生活的动力、生命的原理,是身体的形式,灵魂与身体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这是心身统一为生命现象的唯物论观点。
但是他又认为灵魂是生命的本质,身体只是灵魂的工具,只有灵魂才使得肉体的动作得以实现。
亚里士多德反对柏拉图知、情、意的三分法,他认为灵魂是整体的,不可能分为部分,但灵魂的功能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认识功能,另一个是动求功能。
前者包括感觉、记忆、想象和思维,后者包括欲望、动作、意志和情感。
他的这种分法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知与意的二分法。
他在探讨回忆的条件时,指出相似的、、接近的和相反的事物有助于回忆。
这是近代联想主义者称之为相似律、接近律和对比律的雏形。
3、近代哲学心理学思想。
1)笛卡尔笛卡尔认为,知识和能力是先天具有的,因此,他主张天赋观念论。
他的反射论思想对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认为人的心灵和身体这两个实体可以相互影响,心灵仿佛是身体运动的指挥者。
这就是他所谓的心身交感论。
3/ 252)洛克洛克是联想主义心理学的创立者,他第一个提出联想的概念,认为联想是观念的联合,为联想主义心理学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观念有两个来源,一类来自感觉,另一类来自反省。
3)斯宾诺莎斯宾诺莎认为心与物这两种属性是属于同一实体,心或物的变式都只是这同一实体的变式,这就是他的心身一元论思想。
他把知识分为三种: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只承认理性的可靠性,否认感性的可靠性。
他认为联想的条件是同时经验到的,并提出情绪是由联想而推移的现象,认为情绪有两类,一类是心的主动状态,一类是心的被动状态。
4)莱布尼茨莱布尼茨认为世界是由单子构成的,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灵魂是人体中的最高单子。
由此,他对心身关系提出了预定和谐的心身平行论。
他认为,灵魂单子和身体单子是互不影响的,其间没有因果关系,它们按照各自的规律活动,预定和谐论作为笛卡尔的对立面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5)赫尔巴特赫尔巴特第一次明确宣称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并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概念。
---------------------------------------------------------------最新资料推荐------------------------------------------------------ 意识阈是指一个观念要从完全抑制状态进入一个现实观念的状态必须跨过的一道界限,它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意识可以和无意识相互转化。
而任何观念进入意识内,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就是统觉团。
赫尔巴特的思想对韦伯、费希纳、冯特和弗洛伊德的思想都有直接的影响。
4.赫尔姆霍茨对神经冲动传导速率测定的意义。
赫尔姆霍茨的研究的重要意义是使心理学家认识到心理过程是可以进行试验和测量的,过去无法形容的灵魂居然可以时间化,从而打破了心理不能实验和测量的神话。
5.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韦伯定律:K= I/I。
I 代表刚刚能引起较强感觉的刺激增加量, k 是常数, I 代表原来的刺激量。
费希纳定律:S=KlgR,其中 S 是感觉强度, R 是刺激强度, K 是常数。
第二章内容心理学 1、冯特 1)1879 年于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也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如果这个都不记得了,千万别说自己是学心理学的。
5/ 25。
) 2)1881 年创办《哲学研究》,实际上是实验心理学第一种杂志。
3)实验内省法:把实验法和内省法结合起来,以实验条件控制内省,即在实验控制的条件下观察自我的心理过程,以消除主观内省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实验内省法的原则:1.要让被试了解自我观察开始的时间,以便使被试做好一定的心理准备;2.观察自我的过程开始以后,被试必须集中注意于内部的心理活动,避免各种无关刺激的影响;3.必须控制实验条件,使自我观察的过程能重复进行以便于验证;4.经常变化刺激条件,如增加或减少刺激,或调整刺激的强度,以使被试能把刺激和自己的心理过程分离开来。
4)心理与生理的关系:心身平行论。
人的心理不是大脑生理过程产生的结果,心理过程与生理过程是两个独立的、平行的系列。
虽然心理过程总是有生理过程相伴随,但心理过程并不依赖生理过程,心理过程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受生理过程支配。
5)最基本的心理元素:---------------------------------------------------------------最新资料推荐------------------------------------------------------ 感觉和情感。
感觉由作用于感官的刺激所引起,它具有强度和性质两种特性。
情感则是直接经验的主观方面,它伴随感觉而产生,是感觉的主观补充。
6)情感三维说: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兴奋沉静统觉:德国理性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即表示那种把特定心理内容由意识的范围提升到注意焦点的过程,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选择性注意。
它具有心理组合的功能。
7)心理复合的规律:1.创造性综合原则。
由各种不同的心理元素组成的心理复合体并非原有元素的简单相加,元素的组合产生了新的性质; 2.心理关系原则。
不同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个元素的意义; 3.心理对比原则。
两种相反或相对抗的意识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加强。
8)民族心理三要素:语言、神话和风俗。
9)对冯特的评价贡献:1.使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2.创立关于感觉和情感的学7/ 25说。
3.所创立的实验心理学和民族心理学折射出冯特对心理学未来研究取向的构想。
4.心理学发展的促进者,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心理学者;局限: 1.片面地将实验内省法局限于初级心理过程,该方法事实上可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2.片面地认为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事实上心理学是可以应用的。
2、艾宾浩斯 1)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是一项首创工作具有历史意思,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了一个新局面,即用实验法研究所谓的高级心理过程,打破了冯特的错误论断。
2)深刻的概括了心理学史的本质,即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有一个短暂的历史。
3)与狄尔泰论战,认为心理学史人文科学,用解释理解的方法研究心理学,而艾宾浩斯是用实验说明的方法研究心理学,引出说明与解释之争。
第二章意动心理学 1、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研究对象:意动。
研究方法:经验法(主要包括内部知觉或反省,自然观察法) 2、斯顿夫现象学:一种哲学体系,由斯顿夫的学生胡塞尔于 1900 年所著《逻辑---------------------------------------------------------------最新资料推荐------------------------------------------------------ 研究》中提出,起源于康德。
现象学认为,不能把现象同物区分开来,呈现在我们意识中的一切都是现象,人们只认识自己被意识的现象。
斯顿夫认为,一切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直接经验。
3、形质学派形质学派,又称格拉茨学派,于 18901900 年间由厄棱费尔和麦农创立。
将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应用到形、形质问题的研究上,认为形、形质的形成有赖于意动。
1910 年该学说又经威塔塞克的努力继续传播。
之所以被称为形质学派是因为其主要成就在于形质的形成。
对格式塔心理学有直接影响。
在知觉理论上,是由元素主义到格式塔心理学的桥梁。
4、二重心理学二重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是内容和意动的统一,领导者是符茨堡学派的领袖屈尔佩(冯特的学生),第一个明确提出二重心理学主张的则是麦塞尔(屈尔佩的学生)。
二重心理学的目的在于调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与布伦塔诺的意动心理学。
但是他们没能把内容和意动看做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相反却认为二者在经验中可以互相分离。
对二重心理学的评价:贡献:9/ 251) 提出心理学努力的方向,对内容和意动的整合 2) 通过实验发现了无意象思维的存在局限:1) 内容与意动的区别是站不住脚的 2) 为了解决心理学是否研究内容和意动的问题,而仅仅说我们可以兼收并蓄,这是极端的折中主义的懒汉做法第四章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心理学 1、什么是意识流?詹姆士主张,意识不是一些割裂的片断,而是一种整体的经验,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所以叫做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